电气化改造接触网工程接触网下部及组立施工方案

电气化改造接触网工程接触网下部及组立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779.02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电气化改造接触网工程接触网下部及组立施工方案

11)驻站防护员必须和车站值班员保持密切的联系,清楚和掌握夜间施工的地点(公里数)、范围和内容。同时,驻站防护员还必须严密注视邻线到发车情况,并及时准确地用对讲机通知现场防护员,现场防护员用扩音器通知现场施工人员。

12)夜间施工必须加强防护力量,增设工地防护人员。工地防护员不但要听取驻站防护员的通报,还必须严密注视邻线来车方向的动态。当邻线来车时,作业车上的作业架因故障不能复位(或其他影响行车的意外情况)时,使用夜间停车信号灯,拦截邻线车辆。

13)施工车辆灯光使用应在保证施工照明的同时,不得干扰邻线未封闭区段行车,应特别注意灯光调节角度和强度,不得随意开关灯光和转变灯光角度,以免发出错误信号。

14)作业车在运行区段要加强了望暖通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作业车行至施工现场后,应严格控制车速,按规定车速运行,确保作业台上作业人员的安全。作业组的成员(包括司助人员)必须由作业负责人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各负其责,作业负责人应经常保持与防护人员的联系。

15)对夜间施工的关键地点应作明显标记,包括以下内容:道口位置、铁路上方或附近三线干扰(照明线、电力线、通信线)。

16)夜间每项作业完后,作业负责人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必须向施工负责人汇报,确认安全后,方可离岗。

17)汽车驾驶员在夜间行驶行的速度不得超过60公里/小时。

18)参加夜间施工作业人员,作业前应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保证在夜间施工作业中精力充沛;建立施工人员休息制度,卧床休息时间不得少于6小时,休息时间不足的不得参与施工。自轮运转设备的司乘人员连续值乘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

19)严格执行乌铁文件关于夜间施工的相关规定,执行冬季作业时间。夜间原则上不安排接触网基坑开挖作业,如遇特殊情况(抢险)必须在夜间进行基坑开挖时,制定出需确保夜间基坑开挖的安全措施,报工务设备管理单位、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同意后方可安排夜间开挖基坑。参加夜间施工的人员须每人配备一个照明工具。作业人员配备头灯,施工负责人及安全质量监控人员应配备手电。

20)在夜间进行接触网基础浇制时,施工现场必须保证够的照明度,在接触网基础浇制现场设置200W的照明灯2盏;如2盏照明还不能满足照明度时,增加照明灯,直到满足足够的照明。清理路料的作业人员每人必须携带头灯或手电进行现场机具、路料的清理工作。

1)四严禁:a、严禁无计划施工;b、严禁点前超量准备;c、严禁点内超范围、增加项目、擅自变更施工地点施工;d、严禁利用列车间隙上道作业。

3)进场人员都必须穿黄色防护服、戴安全赗;

4)持证上岗制度(包括自轮运转特种设备及司乘人员证件、吊车司机操作证)要落实

a、开挖作业区段按规定设置安全警戒绳;

b、安全防护员、驻站联络员必须按规定时间40分钟提前到位,各种防护备品配备到位,持证上岗。

c、施工中按照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书严格要求,规范施工。

d、在施工结束后,卡控人员必须组织检查,各种料具不得侵入钢轨头部外侧2m以内,确保不留安全隐患,施工人员未撤离现场,卡控人员不得撤离现场。

e、卡控人员根据每日施工卡控情况做好详细记录,按月汇总到项目部存档,安质部将不定期进行抽查。

f、自轮运转特种设备的防溜措施要卡死,即在车组停放后按照乌鲁木齐局规定打好铁鞋,在牵出线上还应加防溜枕。

5.2.12跨线路转运砂石料安全措施

1严格执行“一站,二看,三通过”规定作业。

2跨线搬运材料是必须争得现场防护员和带工人员同意,现场防护员必须与驻站联络员联系,确定10分钟内上下行线均无车通过时方可作业。

4防护人员和带工人员随身携带特快列车时刻表,特快列车通过前10分钟必须停止作业,严格执行特快通过时间表。

5防护员口哨通知列车通过时,带工人员及作业组长必须口哨回应。

5.2.13防风安全措施

1施工项目安排在非强风强沙尘时间段进行。

2加强联系,提前向当地气象部门索取三日内的气象资料,并注意接收相关部门的气象警报。

3提前做好相关安全预想和安全保护措施(安全避风点,随身携带安全绳,防尘口罩,铺设安全绳等)。

4获悉强风强沙尘气象警报后,立即停止施工。人员、机具、材料全部撤离到安全区,对已进行的组立的支柱进行加固处理。

5施工过程中突遇8级以上强风,应立即停止施工并躲避。来不及躲避的阵风(龙卷风),可立即爬下,采取就近抓抱安全的固定物体,临时躲避。

6遭遇沙尘暴,除立即将安全绳系在安全保护绳上,还应立即卧倒(低头,迅速戴上防尘口罩,头朝风向面向下,单手护头,不时晃动身体上的沙尘),就近抓抱较安全的固定物体,防止被沙尘暴掩埋和被强风刮走。

7作业人员不允许到涵洞、地势低洼处躲避沙尘暴,防止被沙尘掩埋。

5.2.14恢复工务设备措施

一、侧沟内基坑开挖恢复:

1、在侧沟地段进行基坑开挖作业,开挖的弃土不得掩埋侧沟,当日收工前必须对侧沟内的弃土进行全面清理,确保侧沟排水畅通,未清理彻底严禁收工。

2、必须恢复原侧沟断面尺寸,侧沟底部、侧沟平台上部、侧沟边坡上堆放的弃土,在24小时清理完毕,未达到验收标准严禁向前进行基坑开挖。

3、严禁在侧沟两端堆放砂石料、弃土,必须保证排水畅通。

4、在挡风墙地段进行基坑开挖作业,开挖的弃土不得堆放挡风墙线路内侧,24小时必须清理完毕。

二、压肩枕处理和路基浆砌护坡地段恢复:

1、基坑开挖影响压肩枕的,一是将压肩枕向外延伸放置在基坑外侧边缘与原两端压肩枕相平,同时,做好压肩外延路基边坡外观基础保持平整。二是特殊地段无法防止压肩枕,在3日内送至就近指定的巡养工区摆放。

2、线路道床外侧摆放的挡碴枕,因基坑开挖影响,先将挡碴枕抬出,基坑开挖完毕,将挡碴枕放回原位,严禁擅自掩埋处理。

3、因移动压肩枕、挡碴枕,用混凝土将压肩枕与基坑连接处抹平。

4、有浆砌护坡的路基地段进行基坑开挖,需拆除路基混凝土块地段,基坑施工完毕,施工单位必须将混凝土块回收,堆放在路基坡脚处,护坡与基坑连接处用混凝土抹平处理。

三、基坑开挖路基断面恢复:

1、基坑开挖完毕24小时内必须恢复路基原断面,严禁在路基边坡、路肩上堆放弃土。

2、在路堑地段开挖出的弃土,必须在24小时内将开挖出的弃土全部清理出拉沟以外。

3、因施工倒料造成的路基边坡损坏,在基坑灌注完毕24小时内恢复路基外观。

1、严禁将道碴作为砂石料填充物使用。

2、基坑开挖当日必须立即按照标准恢复道床外观,必须做到碴肩堆高,道床饱满,达到三平六道线。

3、基坑开挖前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道床支护,支护不达标准,严禁进行基坑开挖。

5.2.15施工安全重点卡控表

1、防护员上岗时必须配带齐安全防护用品。

2、到达施工地点后现场防护员及时通知驻站联络员,要求防护。每3分钟现场防护员与驻站联络员联系一次。

3、监控本线及邻线来车情况,防止施工作业人员上道发生危险。

1、经“三证”、“三项设备”等检查合格后方可上道作业。

2、上线作业时,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计划和调度命令作业。

3、装载货物时,严禁超出机车车辆限界,且捆绑牢靠。

1、施工时,严禁将金属物体搭接钢轨。

1、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

2、施工人员应该做好安全防护

1、检查线路上的施工材料任何时候不得侵入邻线,施工完毕后对拆除的既有设施进行检查,不得侵入邻线。

2、立杆车平台转向时必须慢慢转向,不得急转,严禁侵入邻线限界。

3、立杆后支柱严禁向线路侧倾斜。

1、靠近电力线,不符合安全作业距离的立杆,必须停电后方准施工。

2、由专业人员确认停电方准施工。

3、确认无施工人员后方准送电。

小组组长:项目经理刘新庆

小组成员:工程管理部部长高晓明安质环保部部长屈武力物资设备部部长陈宁辉综合办公室主任钟世林架子队队长周勇周凯声程强敬学平

由于是在营业线上进行施工作业,根据施工特点,分析本标段危险源如下表。

基坑塌方、挖断光电缆、轨道电路短接、轨道车掉道、高温胀轨

作业人员侵限、临线来车时不及时下道、高空坠落等

施工区、办公区失火,库房失火

不当饮食或人为造成引起的食物中毒

传播迅速、后果严重的传染病

地震、地裂、地表陷落、冰雹、暴雨、台风、大风、雷电、暴雪严寒等

注:铁通、供电应急备品委托设备管理单位备齐。

6.3危险源的预防与预警

项目部根据本标段的实际情况和危险性分析对中等及以上的危险源采取监控措施,每周检查一次,作业架子队每天进行检查;对危险性较小的危险源项目部每月检查一次,各作业架子队每旬检查一次,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消除。

接线盒(标准接头明盒)

通信电缆(HEYFLT2314*4)

电力电缆(YJV293*50)

电力电缆(YJV293*25+1*16)

光纤熔接机(含工具箱)

光时域反射仪(含工具箱)

注:铁通、供电应急备品委托相关设备管理单位备齐(在签订施工协议时注明)

6.5.1基坑塌方应急处理措施

2)基坑坍塌危及路基稳定及影响列车运行安全时,严格按照《安规》的2.2.12条有关规定办理,并及时组织施工人员进行迅速处理该路段险情,加强该路段24小时巡视监护,确保线路运行安全。

抢修小组立即组织抢险队伍,应备齐应急材料及工具,进入应急状态,控制事故蔓延发展,利用钢管、木板、沙袋、片石、水泥等材料以及就地取土等方法迅速抢险,对塌方处进行填埋,保证地基不再有塌方的危险。

信号旗2付、铁锨6把、响墩6个、防护信号灯4个、沙袋50个、安全警戒绳20米、彩条布40米、2寸钢管4根、木板0.2m3。

6.5.2挖断光电缆应急处理措施

抢修小组立即进入事故现场,对事故现场和事故原因展开调查,同时做好抢修准备工作:开挖接头坑,开挖的接头坑至少保证两个人可以工作,在损坏的光、电缆两侧电缆开挖5~10米电缆沟。

外协人员与光、电缆的使用单位协调解决处理方案。最好先采用临时过渡方案或起用备用光、电缆的方法代替受损的光、电缆使用,使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物资部门立即准备工程抢险的一切物资并以最快的速度送往事故现场。

抢险物资到位后,抢险组立即抢修,以最快的的速度恢复受损光、电缆的正常使用。

接续材料两套、工具箱一个、铁锨4把、铁镐4把、彩条布20米。

6.5.3轨道电路短接应急预案

立即查找施工现场问题所在,一般有金属导体将轨道电路短接,须立即将金属导体移除;如因支柱调整将轨道电路短接须立即将整正器拆除,恢复轨道电路绝缘。

如有大型金属物体将轨道电路短接,须立即报告应急组长,据现场发生事故的大小组织相应的机械设备和人员进行抢修,缩短事故时间,将影响行车安全的事故减少到最小。

6.5.4胀轨应急处理措施

在接触网支柱整正过程中,一旦发生胀轨,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发生胀轨时,应立即通知就近车站拦停行车,现场施工负责人首先应在工务部门施工人员指导下判断是否影响行车,若影响行车,并说明情况,申请封锁区间。

2)发生胀轨后,现场施工负责人应立即组织施工人员进行降温处理,采用水浇钢轨降温。在胀轨范围内(前后约50~100米内)从两端向中间浇水,同时采用防胀布浸水覆盖钢轨、浇水降温,听从工务部门施工配合人员的指导。

3)发生胀轨影响行车时施工负责人要立即通知设备管理单位(工务段、领工区或工区)抢修,并做好配合工作。

4)抢修完毕,需经设备管理单位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开通线路。

6.5.5轨道车掉道应急处理措施

4)应急小组立即赶到现场进行抢修。

6)在事故抢修完毕后,做好相应的记录,使事故具有可追溯性。

6.5.6防洪措施措施

1)加强与各设备管理单位的联系,一旦发生洪水灾害,配合各设备管理单位,迅速处理险情,保证路基稳固和行车安全,避免发生行车事故或人身伤亡事故。

2)施工人员不得在防洪渠附近、桥涵处驻扎、搭建帐篷等,防止汛期期间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3)严禁在防洪渠附近、桥涵处堆放材料、机械设备,避免材料设备堵塞防洪渠、桥涵,确保汛期泄洪畅通、路基稳定及行车安全。

4)项目部和各队要认真树立忧患意识,保持清醒的头脑,牢固竖立防汛抗灾的思想,提高防汛抗洪能力。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及时收听气象信息。积极有效的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把雨季对工程的影响考虑在前,以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7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1)环境保护要本着“三同时”原则与工程本体同步实施。强化环保、水保意识,遵守法律法规,实施绿色施工,厉行节能降耗,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

2)坚决执行环保法规,进场后积极与当地环保部门联系,根据有关法规和要求,制定本线环保管理办法,在施工中严格执行,实行干一项工程,竖一块牌子,留一方净土,为人民造福的目标。

3)工程部针对每项作业项目,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及环保措施,确保施工现场对环境不造成污染。施工前做好环保交底,未雨绸缪,避免事后采取补救措施。

4)保护好施工活动中的路基、桥梁、道路、隧道、树木及公共绿地,使其尽可能保持原状。

7)在使用燃料、油料、化学品、酸碱等物质,采用妥善的防护措施,不得任其泄漏而污染土地、河川。严禁焚烧塑料、橡胶等产生有害气体的化工产品。

9)施工机械应经常保持清洁和良好的外观形象,维护视觉形象。

10)动力机械进行尾气排放改造,达到国家环保总局对有关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保护大气环境。进行机械噪音整治,减少噪音扰民。

11)在立交桥上施工时,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杂物坠落,保护行人安全和环境卫生。

12)对易产生噪音污染的施工项目,不应安排在居民休息时间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否则必须采取隔噪音措施,以防影响市民休息。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安保和反恐工作的总体部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深化施工安全监管,加强应急疏散演练,切实提高安保和反恐应急反应能力,确保施工人员安全和稳定。

1)本预案适用于我项目部全起职工及劳务工。

8.3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及工作职责

副组长:乔志坤周凯声周勇程强敬学平

成员:李辉高晓明屈武利陈宁辉吴永强及各部门负责人

架子队成立相应机构,队长任本架子队安保和反恐工作应急处置小组组长。各架子队具体负责组织员工进行应急疏散演练,进行安全教育和管理以及事故的上报、处理和救援工作。

5)保护现场,收集证据原则。在实施救援过程中,要尽可能对现场进行有效保护,收集有关证据,为公安等有关部门查找原因,正确处理提供依据。

Q/CSG 1107001-2018 南方电网35kV~500kV变电站装备技术导则(变电一次分册)8.5事故处理程序及办法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