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公路改建工程环境保护专项施工方案2.3路基土石方工程:在进行路基土石方开挖过程中,现用机械设备将开挖红线范围以内的表层土开挖运至弃土场集中堆放和处理,以便工程完工后用作复耕、恢复植被或绿化。
2.4防护工程:在进行防护工程施工时,基坑开挖的松土、冻土、腐殖土等必须按照要求用车辆运输至指定范围内的弃土场集中堆放和处理,严禁随意丢弃在河沟内或路基外。
3.1本工程所处地区为林区,砂石料若采取外购,则要注意在汽车运输过程中,防止砂石料粉尘对环境空气造成明显不良影响。实行密闭措施,若采取就地利用洞挖材料作为施工道路的材料,则需在石料加工点实行严格的管理,对加工点采取定期洒水、封闭作业等有效防尘措施,破碎施工点要远离居民点、学校和农田,以防噪声和粉尘对居民的严重干扰和影响以及粉尘对农田农作物的影响。
3.2拌合场设置应远离居民生活区,周围500m范围内、特别是下风向区域内不能有居民生活区。设计中拌合场选址要符合要求。施工中要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不能随意更改施工地点。
3.3据施工现场的实测结果,施工路段使用洒水车洒水,可使扬尘减少70%左右。在道路施工期要洒水作业,尤其是灰土搅拌站和道路挖掘与路基填充时更是如此,要洒水以压实材料,在材料压实后,将定期洒水,以防起尘。对汽油等易挥发品的存放要密闭JC/T 2296-2014标准下载,并尽量缩短开启时间。
4、降低噪音、防止扰民措施
4.3加强对机械和车辆的维修以使它们保持较低的噪声,车辆运输中尽量避免鸣笛,减轻对居民的影响和干扰。机械车辆途经居住场所时减速慢行,不鸣喇叭。在比较固定的机械设备附近,修建临时隔音屏障,减少噪音传播。邻近居民点夜间施工时,灯光照明限在工地范围内。
5、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措施
5.1为保护林地免受破坏,不允许在林地取土、堆放材料和建临时营地。公路临时用地大多为旱地和荒地,为使对生态系统和农业的影响最小,对于临时用地施工结束后应该采取必要的复垦措施,表层耕作土(30cm)应妥善堆放,并在施工完成后回填。
5.2弃土场在弃土前应清除种植土,推在一边妥善集中堆放,待弃土后,对弃土场进行平整,再将种植土返回,保持原有的土地肥力。
5.3拌和场在施工结束后剩余的石料需清理干净,短期内恢复种植条件,复耕或植树种草。
5.4及时在公路两侧和临时道路及被占林地附近补种树苗和草皮,尽快恢复植被,减轻环境影响。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植树、种草等绿化。
5.5施工车辆应走临时便道以免损坏农田、林地等。
6.1加强施工材料的管理,严禁石料、油料等堆放在河流、沟槽边。以避免堵塞河床引起对水质的不利影响。
6.3施工废水,生活污水采用沉淀池、化粪池等生化办法处理,未经检测合格不得直接排放到河流、沟渠中。施工污染清洗集料或含有油污的废水采用集油池的方式处理。
6.5施工中有毒有害的危险品,实行专人管理,严防泄露。
7、不良地质体的环境保护对策
7.1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对不良地质体一一处理,消除隐患,为施工期及运营期间公路的安全运营打下良好的基础。
7.2施工过程中认真落实监测检验工作,建立目标责任制,加强环境管理和环境监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或及时上报协商解决。
7.3此外,在开挖爆破过程中应用采先进的爆破技术,防止爆破振动对临近地质造成影响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8、施工后期的场地恢复措施、毁损道路的恢复措施
8.1工程施工完毕后及时对既有的道路和施工便道的进行路面清理平整,保证施工道路的宽度和道路密实度和平整度,还当地一条合格的道路。
8.2对既有道路两侧的在施工期间损坏排水沟及时修复,对道路两侧植树损坏的及时复载,恢复道路两侧的绿化。
8.3在耕地上临时租用修建的施工道路,施工完毕后及时进行复耕处理,清除施工道路上的碎石碾压层某段农田标准化建设工程投标施工组织设计,对土壤进行有机土换填,确保土壤恢复种植成土,适合农作物种植。
8.4施工过程中的废弃物等,应在工程完工时及时清除干净,以免堵塞河道和妨碍交通。
8.5工程竣工后,在一个月内拆除工地及四周围栏,安全防护设施,和其他临时设施,并将工地四周环境清理整洁。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8.6临建工程临建工程的恢复处理原则是:及时拆除,恢复原有地貌。
①正式工程实施完成后及时将临时工程拆除。生产生活用房拆除并将水泥地面进行破碎外运至附近的弃土场或就地掩埋处理;
②将临时建筑拆除完成后,就地将表层腐质土翻松种草籽以恢复植被。
③距离线路较远的部分临时房屋建筑物(如项目部驻地等)在不影响大广高速公路景观的情况下CNAS-GL007:2020 电器领域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pdf,根据当地需要和原有协议移交村社管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