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调压井滑模混凝土浇筑专项施工方案(2019.7.14修)地表主要建构筑物、电气设备及其线路
凿岩机、通风机、各电机等
DB11/T 1775-2020 供热采暖系统水处理规程.pdf(2)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车辆伤害,噪声危害、粉尘危害等,其主要分布在登高作业、道路运输、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等处。
6.4.2应急组织体系
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图见下图:
应急救援组织体系结构图
(1)项目经理负责厂区内的一切人员及物资的调配。
(3)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的安全责任人。
(5)紧急情况下各部门负责人应听从警卫人员的指引。
6.4.4预警及信息报告
6.4.4.1危险源监控
危险源的监控由各危险源所在部门负责进行,监控方式主要以人工监控为主。
②定时:负责对危险源监控的人员,每日应认真对危险源进行监控,并将每日监控情况认真记录形成监控记录。
③定责: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上报,通知现场作业人员停止作业并撤出至安全地点。
危险源所在部门须有专门的预防措施、安全运行控制措施、日常的检查制度。根据危险源的风险特性采取相应的组织和技术措施,明确岗位及管理人员在出现异常情况时的反馈、报告和处置方案,有效控制危险源的触发因素和扩大因素。
6.4.4.2预警行动
依据项目部安全隐患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发展情况和紧迫性等因素,由高到低划分为Ⅰ级、Ⅱ级、III级三个预警级别。
①Ⅰ级预警: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发布Ⅰ级预警。
当发现公司存在导致发生较大事故的征兆时(如冒顶片帮、火药爆炸、溃坝事故等人员伤亡事故、二级应急未能短期内消除和解决,有继续恶化趋势的情况等)。
②Ⅱ级预警: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发布Ⅱ级预警。
当发现公司存在导致发生一般事故的征兆时(如高处坠落、车辆伤害等)。
③III级预警: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发布III级预警。
当发现公司存在导致发生事故的征兆时(如触电、轻微机械伤害事故等)。
当收集到的有关信息证明事故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由事故应急指挥部确定启动相应应急预案。
如果发生较大以上事故,可以越级直接向州、或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报告,由政府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应急救援小组组长发出预警指令后,各救援组要立即按既定方案采取应对行动,有效遏止事故,防止事故蔓延和扩大。
6.4.5应急响应与响应分级
6.4.5.1响应分级
按照生产安全事故中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严重程度,应急响应分为Ⅰ级响应、Ⅱ级响应、III级响应。
若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报请金平县政府启动政府应急预案。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2人受重伤或1人死亡事故
造成生产安全事故,造成1人受重伤
造成生产安全事故,造成1人受轻伤
8.4.5.2Ⅰ级生产安全事故响应程序
现场管理人员应迅速组织现场作业人员按照应急处置措施或现场处置方案进行自救互救,避免事故扩大或二次事故的发生。
③组长根据事故类别、救援工作的需要通知有关人员做好应急救援准备。
按照本事故应急预案及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指令开展应急救援行动。抢救伤员,保护现场,设置警戒标志。具体为:
①副组长负责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随时了解事故救援情况,及时上报组长;
②事故发生后,紧急疏散组迅速将警戒区内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撤离,以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③排险组接到指令后,根据发生事故的性质,携带专用防护器材及专用工具,安全防护服装,迅速到达指定现场。首先控制、清理或隔离危险源,防止连锁事故的发生;及时抢救伤员,积极搜寻被困和失踪及伤亡人员;划定警戒区域、设置警戒带、围栏等明显标志,部署警戒人员,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对事故现场的原始状态作出记录和标记。
④救护队接到指令后,在现场的安全区域内设立临时救护点,做好接受救治伤员的准备工作;积极救治伤员,做好运送转送伤员及伤亡人员等工作。
⑤疏散组接到指令后,立即组织无关人员按照疏散路线撤出危险区域,派专人保障救援线路畅通,并引导外部救援机构迅速赶赴事故发生地点进行救援;
⑥治安保卫组保护好事故现场,必要时根据事故扩散范围建立警戒区,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在警戒区的边界设置警示标识。除消防、应急处理人员、岗位人员、应急救援车辆外,其他人员及车辆禁止进入警戒区。保障救援队伍、人员疏散、物资运输等的交通畅通,避免发生意外事故。同时,协助发出警报、现场紧急疏散、人员清点、传达紧急信息、事故调查等,
⑦后勤保障组接到指令后,立即调集、发放救援物资及设备,并做好相关管理工作。及时组织安排救援资金、救援人员后勤和善后工作。
当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启动应急预案后,后勤保障组应保证应急资源、装备最快时间到达事故地点,并保证其资源、装备的有效性及完整性。
1)应急装备无法满足现场救援需求时;
2)救援人员无法满足现场救援需求时;
3)通过救援,事故险情仍然扩大,超出本级救援能力时;
当需要扩大应急时,事故部门或现场应急指挥小组应及时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向镇政府寻求社会救援。
6.4.5.3II、III级生产安全事故响应程序
现场管理人员应迅速组织现场作业人员按照应急处置措施或现场处置方案进行自救互救,避免事故扩大或二次事故的发生。
3)组长根据事故类别、救援工作的需要通知有关人员做好应急救援准备。
按照本事故应急预案及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指令开展应急救援行动。抢救伤员,保护现场,设置警戒标志。具体为:
1)副组长负责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随时了解事故救援情况,及时上报组长;
2)事故发生后,紧急疏散组迅速将警戒区内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撤离,以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3)排险组接到指令后,根据发生事故的性质,携带专用防护器材及专用工具,安全防护服装,迅速到达指定现场。首先控制、清理或隔离危险源,防止连锁事故的发生;及时抢救伤员,积极搜寻被困和失踪及伤亡人员;划定警戒区域、设置警戒带、围栏等明显标志,部署警戒人员,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对事故现场的原始状态做出记录和标记。
4)救护队接到指令后,在现场的安全区域内设立临时救护点,做好接受救治伤员的准备工作;积极救治伤员,做好运送转送伤员及伤亡人员等工作。
5)疏散组接到指令后,立即组织无关人员按照疏散路线撤出危险区域,派专人保障救援线路畅通,并引导外部救援机构迅速赶赴事故发生地点进行救援;
6)治安保卫组保护好事故现场,必要时根据事故扩散范围建立警戒区,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在警戒区的边界设置警示标识。除消防、应急处理人员、岗位人员、应急救援车辆外,其他人员及车辆禁止进入警戒区。保障救援队伍、人员疏散、物资运输等的交通畅通,避免发生意外事故。同时,协助发出警报、现场紧急疏散、人员清点、传达紧急信息、事故调查等;
7)后勤保障组接到指令后,立即调集、发放救援物资及设备,并做好相关管理工作。及时组织安排救援资金、救援人员后勤和善后工作。
当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启动应急预案后,后勤保障组应保证应急资源、装备最快时间到达事故地点,并保证其资源、装备的有效性及完整性。
①应急装备无法满足现场救援需求时;
②救援人员无法满足现场救援需求时;
③通过救援,事故险情仍然扩大,超出本级救援能力时;
①根据事态发展进行综合评估,已经超出或可能超出本公司应急指挥部的处置能力,需要更多的部门和单位参与处置时,由总指挥长(或副总指挥长)及时报公司主要负责人组织公司其他应急救援队骨干人员赶赴现场增援并请求区应急办启动相应级别的事故应急预案组织专业救援队伍参与处置工作。
6.4.6紧急应变处理一般程序
(1)当听到警报声响10秒后,办公室以最快的速度,通过对讲机通报警报原因,以便采取防范措施。
1)场内员工疏散顺序为:
2)承包商与访问客人由负责接待客人部门负责人指派专人。
3)疏散路图,原则为各员工上班的安全门,紧急情况为最靠近的安全门,取斧破门,撤离时保持秩序,依次进行,安全逃生。
(7)受伤者的应急准备(紧急救护)
1)紧急救护由业务消防队的救护组负责。
2)窒息人员,轻度中毒者需给以新鲜空气或氧气呼吸,并抬至空气通畅的上风处(如室处等),或可采取口对口呼吸。
3)心脏停止跳动者,可施心脏挤压法救护。
4)外伤人员要先清洗创伤部位,然后包扎止血处理。
5)烧伤者严禁水洗,要防止创伤面扩大。
6)视伤重情况,由办公室及救护组组长决定送医院治疗。
6.4.7各级人员应变细则
(1)事故发生现场的第一位目击者要以最快的速度告诉部门负责人(如项目经理)。
(2)当值警卫接到报告后,要记下报告者的工号、姓名、报告时间、地点,可能的要查看现场情况。
(3)值班警卫同时迅速向危急报告中心(即人事部)简捷报告;
2)发生意外的简要原因。
(4)办公室相关人员,要迅速通报项目经理,安全环保部主任,以决定是否拉响警报或向外求援,同时人事部要迅速准备,用广播通知有关部门负责人做好应急措施,并召有关人员到场。
1)发生意外的详细地点。
2)发生意外的严重原因。
(5)各时段值勤警卫要迅速到达出事点,并布置警戒线,保护现场,防范偷盗,疏导员工撤离现场,并通知相应人员到场。
1)疏散,要注意以下事项:
①在许可的情况下,离开前关闭所有仪器或电器的电源。
③在许可情况下,走时关上所有门窗。
⑤切勿因收拾个人物品而延误疏散。
⑥离开现场后,切勿在未许可下重返现场。
2)员工必须到指定地点集合,并等候安全环保部人员到达,安全主任作进一步指示。在办公室、生产线上的员工,集合地为正门口。
2)必要时上报政府有关部门,如公安局、劳动局等协助调查处理。
6.4.8爆炸紧急应变处理程序
(2)安全主任要迅速到达现场,并指挥现场清理。
若有伤亡时,要尽力抢救受伤人员,处理现场的电源等可能伤及人身的设施,并予以关闭,清除。
(3)由办公室公布调查结果,并公告奖惩事宜。
6.4.9电力供应系统中断紧急应变处理程序
(1)停电紧急处理程序。
1)停电检修,有关部门要事先通报,各部门事先采取措施,以防意外发生。
2)意外停电,各部门(特别是供电,供水等关键性部门)要采取措施,检查设备机器,并做好开车准备。
知会有关人员检查线路,检查配电房线路。
②检查不是因地落引起。
紧急启动备用电机。检查三相电压。合闸送电。
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如“干粉灭火器”等。
3)值班人员应定期参加消防知识与政府举办的消防操作培训。
4)定期检查消防器材。
5)油料专库保管,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严格执行动火规定。
①发现雷击现场的目击者,要在保护现场无变化的情况下,迅速上报安全负责人。
②对有电源的现场,需要电工切断电源,经验明无电后,方可采取措施。
①发生人员伤亡时,由办公室通报劳动局、电业局、公安局、检察院、工会,请予协助调查事故因。
②查明事故原因后,安全环保部教育全体员工,有关部门采取措施进行改进,以杜绝事故再度发生。
6.4.10山洪、泥石流紧急应变处理程序
1)各种设施或建筑的布置尽量远离河边及冲沟,在可能发生山洪和泥石流危害的位置建筑防御设施,如疏导河床和冲沟、修建护坡和挡墙,在山坡修砌排水沟等。
2)积极找相关部门获取水方气象预报信息,如有恶劣天气及时通知并做好防洪准备。
3)在汛期来临前组织预备防洪物资,成立抗洪抢险小组。
发生险情后要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撤离至安全地区。
组织抢险小组加高加固防御设施。
3)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抢出设备和财产。
6.4.11火灾紧急应变处理程序
1)第一名发现火灾者要指明地点,并通知在场人员。
2)发现火灾者同时要迅速上报部门负责人。
3)安全主管接到通知后要组织业务消防组人员到现场扑救火灾。
4)由安全生产部成员打“119”,并告诉名称、地点、火势情况。
1)发现火灾者要迅速采取措施,进行火灾的扑救,
2)若有人员被火势围困时,首先要救助被困人员。
3)扑救火灾时,要针对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
①需要切断动力来源的要事先切断动力供应,以防伤人。
②电火严禁在未断电前用水扑救,要事先切断电源,以防触电事故发生。
③登高救火要系安全带,以防高处坠落事故发生。
1)救火时可用消防水栓、灭火器、沙土等。
2)消防水栓的使用,水栓的一头接到消防用水管线上,另一方接上消防水龙头上,打开水阀后,用水龙头对准火焰的根部冲水,并防止火势蔓延。
①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它的喷射距离仅有2~3m,使用者要站在上风处,尽可能靠近火焰,手要握住喷筒木柄以免冻伤,使用时有保险的要拔除保险销,左手将鸭嘴向下压,同时向左旋转,即可喷射二氧化碳。常用于扑灭电气设备,精密仪器等火灾。
②干粉灭火器的使用:使用时,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握住提柄,将喷嘴对准火焰根部,拉出提环即可喷射。用于油类、仪表、可然性气体、电气设备的初起火灾。
4)消防设备的保养与检查。
(4)火灾事故原因及查处
1)由项目经理带领有关部门查明火灾事故原因。
2)针对火灾事故发生原因,由安全环保部负责整理。
3)由办公室针对火灾事故发生原因进行员工教育。
4)公布对火灾事故发生原因的调查结果,并张榜公布有关奖惩事宜。
6.5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根据调压井井壁混凝土衬砌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拟定采取以下措施:
(1)文明施工管理应按专业、岗位、区片等分片包干,分别建立岗位责任制度。
(2)施工现场文明施工检查是一项经常性的管理工作,可采取综合检查与专业检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随时抽查相结合,集体检查与个人检查相结合等方法。
(3)针对本工程施工的特点,首先应做好施工现场和施工道路的洒水,防止灰尘四处飞扬。
(4)对施工现场的设备、材料堆放、场地道路、临时生产和生活设施进行统一合理布局,并纳入施工组织设计,经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审核同意后执行。
(5)项目经理必须制定并监督执行文明施工的目标、标准、制度以及工程各阶段实施文明施工的计划和措施,指定各作业场所、材料堆放场、生活设施的文明施工责任人。其文明施工制度的内容包括:①各责任人的权利和义务;②环境管理;③场地设施管理;④安全用电和防火管理;⑤教育培训;⑥检查验收要求;⑦卫生管理。
(6)具体到现场文明施工应着重从以下几点抓起:
1)井内衬砌施工期间要确保已开挖井身有足够的照明,并在设置警示牌,确保井内交通运输畅通有序。
2)井内作业各种材料要按规格、品牌及批次和规范要求进行存放,并按照物质管理程序进行明确标示,使之井然有序,一目了然。
3)井壁衬砌施工期间洞口要派专人进行看守,并对进井人员实施挂牌登记,并在井口悬挂进井须知等标识牌,并严禁酒后进井作业。
4)井内各种管路,供电线路要整齐有序悬挂在井壁一侧,并派专人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井内供电、供水和供风等需要。
5)要求职工统一着装,以安全帽的样式和颜色作为区分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标示,质检质控人员胸前挂牌,并在开工前书面通报业主、监理工程师和设计人员,以便现场联系。
6)对易起尘土的部位施工时,在施工前和施工中先撒水压尘;对不宜采用撒水的部位采用围、盖或隔离的方式,使粉尘排放符合环保规定。
1)施工过程产生的污水如井内施工废水、积水、地面冲洗物包括水泥、淤泥和其它悬浮或溶解物质等,引入沉淀池沉淀过滤,使其水质达到国家标准后方可并入当地河流。
2)生活污水应进行处理,使其水质达到国家标准,并尽可能利用为施工用水,或并入当地河流。
3)对所有燃料、油和颜料等可能污染环境的材料应保持在合适的容器中,并放在指定地点以免意外泄漏进入河道。
5)禁止在河道最高水位线以下滩地和岸坡堆放、存放固体废弃物和其它污染物。禁止在河道内清洗装过油类或有毒污染物的车辆和容器。
7.2施工期粉尘控制措施
2)工地施工道路要定期打扫及洒水,开挖作业区应适当喷水以保证地面有一定的湿度,减少粉尘产生。
3)运输散体材料的车辆,配备两侧和尾部挡板,可能产生粉尘的物料或弃土不能装得高于两侧和尾部挡板至少300mm,并用防水布遮盖好,防止洒落以减少扬尘。
4)运输车辆在经过生活区时应控制速度,以控制扬尘的影响。
5)产生粉尘的物料应在固定地点由传送系统装到车辆上,传送带应三面加盖,装料口周围有一活动帘,该装置应设排气口并排入到袋式过滤系统。
6)水泥运送采用密闭的槽车通过封闭的系统运送至水泥贮仓内。
在施工过程中,应谨防燃油和机油泄漏。弃料应稳定堆放GBT 39614-2020 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质量评价规范.pdf,堆放高度不得超过挡板高度。
1)本工程责任范围内的生活区、施工场地采取设排水沟、截水沟、护坡等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的新增水土流失,做到在扰动的地表范围内,其水土流失强度小于现状水土流失强度。
2)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做好施工弃渣的治理措施,保护施工开挖边坡的稳定,防止料场、永久建筑物基础和施工场地的开挖弃渣冲蚀河床或淤积河道。
3)保护好施工征地地界外的生态环境和自然地貌,在所利用的土地上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避免土壤侵蚀,造成水土流失。
4)合理堆放建筑材料,以减少对植被的破坏。施工结束后,及时拆除一切合同规定必须拆除的施工临时设施,并按合同要求进行植被或土地的有效恢复。
154 TB 10002.3-2005 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 结构设计规范.pdf8.1专项方案专家论证报告(调压井滑模混凝土浇筑专项施工方案)
8.2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审批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