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3 33-某热电厂锅炉脱硫(湿法)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0053 33-某热电厂锅炉脱硫(湿法)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95.71 KB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0053 33-某热电厂锅炉脱硫(湿法)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满足标准质量等级要求及质量保证措施

一旦我方中标,将在此工程中全面贯彻ISO9001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强化质量管理,保证达到安装工程招标书要求的工程项目质量目标。

(1)确保质量标准,满足客户需求,精心组织施工聚苯板外保温施工方案,创造精品工程。

(2)本工程质量达到国家施工验收规范(合格)标准及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争创优质工程,杜绝不合格产品。

(3)单位工程质量均应验收合格,质量控制资料应齐整,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测资料应完整;主要功能项目的抽查结果应符合相关专业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

(4)认真抓好全体管理员工及工人的质量意识教育,开展质量小组POCD循环QC公关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质量意识的强化,使投入该项目的全体人员及工人深刻认识到质量与效益的关系,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和“精心施工”的思想。力争以优质的工程及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本公司赢得社会信誉。

1、主要项目质量保证措施

1.1.1砼及其原材料、配合比、外观质量的控制:

(1)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存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检查数量: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2)结构砼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砼强度的试件,应在砼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砼配合比的砼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批配合比的砼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③每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砼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④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3)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和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4)本工程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

1.1.2混凝土蜂窝,孔洞、缝隙夹层等质量的控制

(1)混凝土搅拌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

(2)砼应拌合均匀,颜色一致,其延续搅拌最短时间一般应按不小于120秒采用。

(3)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超过2m。浇筑板砼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1m,如超过上述高度,要采用串筒,溜槽等措施下料。

(4)在竖向结构中(柱、壁)浇筑砼,采取支模前在边模板下口抹8cm宽找平层,找平层嵌入柱、壁不超过1cm,柱、壁子应分段浇筑。边长大于0.4m且无交叉箍筋时,每段高度不应大于3.5m;采用竖向串筒导送砼时,竖向结构浇筑段的高度可不加限制。

(5)混凝土的振捣应分层捣固。

(6)捣实混凝土拌合物时,插入式高频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高频振捣器至模板的距离不能大于高频振捣器有效作用半径的1/2,为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结合良好,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cm,平板高频振捣器在相邻两段之间应搭接捣3~5cm。

(7)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堵缝等情况。如发现有模板走动,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砼凝结前修整完好。

(8)在钢筋密集处,如柱梁及主次梁交叉处浇筑砼时,可采用细石砼浇筑,使砼充满模板,并认真振捣密实。机械振捣有困难时,可采用人工捣固配合。

(9)预留孔洞处应在两侧同时下料,下部往往浇筑不满,振捣不实,应采取如在侧面开口浇灌的措施,振捣密实后再封好模板,然后往上浇筑。

(10)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严防漏振:插入式高频振捣器应采用垂直振捣方法,即振捣棒与砼表面垂直或斜向振捣,即振捣棒与砼表面垂直或斜向振捣,即振捣棒与砼表面成一定角度约40°~50°;高频振捣器插点应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顺序移动,不应混用,以免漏振。每次移动距离不应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R)在的1.5倍,一般振捣泵的作用半径为30~40cm,高频振捣器操作时快时慢拔。

(11)防止砂石中的混有粘土块等杂物。

(12)拆除钢筋砼结构侧面非承重模板时,砼应具有足够的强度(12公斤/cm2以上)表面及棱角才不会受到损坏,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过急,注意保护棱角,调运时严禁模板撞击棱角。

(1)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砼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方案执行。

(2)根据本工程结构,结合公司装备力量的实际情况采用九夹板、模板、木骨料、门架等模板及支撑体系。

(3)柱、池壁等下部留清渣口,并用压力冲洗干净。外模模板安装时不得用铁丝固定或铁马凳,采用中间焊有止回片的螺栓拉杠连续,控制墙体厚度,可在螺栓杠上焊上两片铁片控制厚度,对拉螺栓为一次性使用,该用的地方一定得用以保证构件尺寸准确。

(4)钢筋保护层垫块可在安装模板前绑在钢筋外面,预埋套管、铁件中间必须焊止水环,并安装牢固,位置准确,以免施工时移位和脱落。

(5)模板安装后要求表面平整、拼缝严密,结构上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灌注砼时用高压水将施工缝冲洗干净,再浇灌一层200mm厚的1:1水泥砂浆然后浇筑砼。地下室其要求与上部一样。

(6)上部结构模板要求: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正确。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模板应严密。

(7)面积较大竖向模板和支撑的支承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承面积,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足够的临时固定措施,以防倾覆。

(8)分段分层支模时,上层楼板模安装时,下层楼板砼应有足够的强度或具有足够的支架的支撑,上下层主枝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9)预埋件和预埋孔不得遗漏,安装牢固,位置准确。

(1)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2)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3)对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的比重不应小于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附比值不应大于1.3。

(4)钢筋焊接的接头形式,焊接工艺和质量验收应符合有关规定。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施焊。焊工必须有焊工考试合格证,并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焊接操作。

(5)钢筋的交叉点应扎牢,板和墙的钢筋网除靠近外围两行钢筋网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产生位置偏移;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全部扎牢。梁和柱的箍筋,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迭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

(1)塔体花岗岩砌筑用原材料、胶泥材料质量及施工质量控制详见第五章第三款。

(2)砌筑砂浆的水泥,应分批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复验,检验批应以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编号为一批。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超过三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按其结果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3)砂浆用砂宜采用中砂,并应过筛,且不得含有草根等杂物。为使砂浆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应掺入无机或有机塑化剂,不应采取增加水泥用量的方法。

(4)砌体应上、下错缝,内处搭接,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不得出现透明缝,严禁用水冲浆灌缝。

(5)砌体的转角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砌成斜槎,斜磋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2/3。

(6)设置在砌体水平灰缝内的钢筋,应居中置于灰缝中,水平灰缝厚度应大于钢筋直径4MM以上。砌体外露面砂浆保护层的厚度不应小于15MM。

管道制作安装材料质量及施工质量控制详见第五章第四款。

(1)柜、屏、台、箱、盘的金属框架及基础型钢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装有电器的可开启门,门和框架的接地端子间应用裸纺织铜线连接,且有标识。

(2)绝缘子的底座,套管的法兰保护网(罩)及母线支架等可接近裸露导体应接地(PE)或接零(PEN)的连续导体。

(3)金属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全长应不少于2处与接地(PE)或接零(PEN)干线相连接;非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跨接铜芯接地线,接地线最小允许截面积不小于4mm2;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不跨按接地线,但连接板两端不少于2个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连接固定螺栓。

(4)金属导管严禁对口熔焊连接;镀锌和壁厚小于等于2mm的钢导管不得套管熔焊连接;三相或单相的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于钢导管内。

(5)测试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管理制度的保证措施

2.1建立质量责任制:项目经理、项目总(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量检查员、安全检查员、材料员、机管员、预算员等管理机构人员建立质量责任制(其细则另编)。

2.2图纸会审:要认真熟悉图纸、领会设计意图,明确工艺要求,核对图纸尺寸和各专业图纸之间有无矛盾。先组织自审中发现的问题或建议,由项目工程师整理成书面意见,分发有关单位,后由业主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及其有关单位进行会审,会审意见整理成书面文件,经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签章,作为施工的依据文件。

2.3技术交底:设计图纸交底,施工组织设计交底,主要重要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并具体提出达到质量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各项交底应具备文字记录,要有双方签字。

2.4技术复核:轴线、标高、预留孔洞、预埋件及各部位尺寸均应进行复核,未经复核不得连续施工(沉降观测记录有业主及监理、施工方共同测定)。

2.5原材料、半成品的检验制度、出厂合格证或型号不明确及对质量怀疑的均进行复核,先检验后使用,严禁将不合格的产品使用在工程上。所有的钢筋、水泥必须先入库,再按规定抽样检查,合格后方可出仓使用(物理或化学检测)。

2.6隐蔽工程验收:需要进行隐蔽验收的额项目(隐蔽在土内、混凝土内或经包封后不容易检查的部位)完工后,应立即组织验收,必须要有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现场代表的签字盖章。

2.7浇筑混凝土的签证制度:浇筑砼前各工种要进行认真检查并签字,再经专职检查员检查签字及项目工程师签字后提交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复查并签字,最后由监理工程师签发浇筑令。

2.8基础、主体构验收;基础、主体工程施工完毕,应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监督单位、施工单位参加的验收,并做好签证手续。

2.9工程质量的检验评定:每一分项工程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检查评定,在班组自检的基础上由项目工程师组织施工员,质检员参加评定,必要时邀请有关部门共同参加评定。

2.10同建设、监理、设计单位的配合。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强化对各环节的质量检查,同设计单位、监督单位建立起良好的工作关系,虚心接受业主和监理、监督、设计单位工程质量的检查与监督。对已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要及时验收。严格隐蔽工程验收制度。施工过程中遇有问题,应及时向业主、监理、设计及监督单位反馈。

安全保证体系及主要危险源安全

1、建立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完善安全目标管理体系,制定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检查责任制,逐层签定落实“安全责任状”责任状应有指标、保证措施及奖罚办法,目标管理具体落实到班组及个人。严格按责任制的生产管理程序,严格按规章制度管好安全生产。除上级有关安全管理检查制度、值日制度、防火制度、安全奖罚制度及班前活动制度等,以健全项目部安全生产系统管理。

主要危险源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措施

(1)、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电工完成。电工等级应与工程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

(2)不得在高、低压线路下方施工,高低压线路下方,不得搭设作业棚、建造生活设施,或堆放构件、架具、材料及其他杂物等。

(3)脚手架搭设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必须介质安全操距离。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必须符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

(4)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架空线路的最低点与路面的垂直距离应不小于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GB/T 1.1-2020) 宣贯学习资料(2020年4月)(5)旋转臂架式起重机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边缘与10KV以下的架空线路边线最小水平距离不得小于2M。

(6)在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线路中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

(7)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专用保护零线连接。专用保护零线(简称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的零线或长一级漏电保护器电源侧的零线引出。

(8)当施工现场与外电线路共用同一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应根据当地的要求作保护接零,或作保护接地。不得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地。

(9)作防雷接地的电气设备,必须同时作重复接地。

(10)在只允许做保护接地的系统中,因条件限制接地有困难时DB1302T 529-2021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点确定规范.pdf,应设置操作和维修电气装置的绝缘台,并必须使操作人员不致偶然触外物。

(11)施工现场的电力系统严禁利用大地作相线或零线。

(12)正常情况下时,下列电气设备不带电的外露导电部分,应做保护接零: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