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30m后张法预应力箱梁施工工艺后张法预应力箱梁施工工艺
详见“后张法预应力箱梁施工工艺框图”
1.2.1.原材料检验
DL/T 5546-2018标准下载1.2.1.1.混凝土用原材料
1.2.1.2.非预应力钢筋
钢筋外观无裂纹、重皮、锈坑、死弯及油污等。
钢筋有出厂合格证,外观检查合格后每批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要求抽取试样,分别作拉、弯复查试验。如有一项不合格,则加倍取样,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不合格。
1.2.1.3.预应力钢绞线
1.2.2.钢筋加工及绑扎
钢筋的堆放场地平整、干燥,在运输过程中防止锈蚀、污染和避免压弯,各类钢筋摆放做到使用方便,标识明确。钢筋焊接采用搭接电弧焊,焊接长度单面焊10d+2cm,双面焊接长度5d+2cm。钢筋连接点不应设于最大应力点处,接点应相互错开,接头间相互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且不小于35d。钢筋按图纸尺寸进行下料和弯制。
钢筋绑扎在制梁底模上进行,绑扎顺序为:先安装底板、腹板钢筋→(支端模)→穿波纹管→(装内模)→安装梁顶面钢筋。采用铁线绑扎与点焊钢筋骨架相结合的方法。
采用细石混凝土垫块,其抗腐蚀能力和抗压强度高于构件本体混凝土。
梁体钢筋绑扎完成后穿成孔波纹管。波纹管与定位网绑紧、绑牢。浇筑前在孔道内穿入PVC管。成孔波纹管偏离设计位置允许误差:管道坐标梁长方向±30mm、梁高方向±10mm、管道间距(上下)10mm。
制作的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且能多次反复使用。接缝平顺,模面平整,转角光滑,连接孔准确。模板的全长及跨度按图纸要求设置反拱及预留压缩量。模板制作施焊时,按照焊接工艺规定焊接,焊缝高度和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底模支座处平整度在1mm以内,两端支座高差在2mm以内,其余部位平整度控制在2mm/m之内,沿纵向按二次抛物线预设反拱。侧模以4m为单元分片制作。端模加工、安装时保证锚穴位置准确。
1.2.3.2.模板的安装和拆卸
钢模安装位置准确,连接紧密,模板接缝处密贴不漏浆。内模拼装成整体后用宽胶带粘贴各个接缝。
外侧模拆模时通过顶压机构使侧模脱离梁体后再吊移。
通过液压系统收缩内模,采用卷扬机缓慢匀速将内模移出,拉出后由吊车分段吊走。及时拆卸滑道并清点各种配件。
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60%以上;梁体混凝土芯部与表层、箱内与箱外、表层与环境温差均不大于15℃,并保证梁体棱角完整。在气温急剧变化时不得拆模。
1.2.3.3.模板的使用规定
新制模板进场后进行试拼,检查验收项目有:模板的各部位尺寸及几何形状、模板的稳定性、预埋件的准确位置、模板的强度和刚度、制造精度、表面平整度、连接牢固性及焊缝等。模板的验收由技术、物资设备、施工、安检人员组成验收小组对模板进行验收,做好验收记录,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底模在正常使用时,随时用水平仪检查底板的反拱及下沉量,不符合规定处及时整修。清除底板表面与橡胶密封条处的残余灰浆,均匀涂刷隔离剂。
1.2.4.混凝土施工
1.2.4.1.配合比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选定是箱梁混凝土施工的关键,根据其体积大、等级高的特点考虑强度、弹模、初凝时间、工作度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
1.2.4.2.混凝土拌制
混凝土在拌合时,按选定的理论配合比换算成施工配合比进行投料拌合,称量精度:水、水泥、掺合料、外加剂的用量为±1%,粗细骨料的用量为±2%(均以质量计)。投料顺序:先投入细骨料、水泥和掺合料,搅拌均匀后,加水并将其搅拌成砂浆,并向搅拌机投入粗骨料,充分搅拌后,再投入外加剂,并搅拌均匀为止。每一投料阶段的搅拌时间不少于30s,总搅拌时间不少于3min。
减水剂采用粉剂型,在施工前14~18小时预先配制成所需浓度的溶液,粉剂在溶液中溶解均匀,无沉淀和结块。为充分发挥减水剂的作用,在拌和时其溶液与水同时加入。
混凝土随拌随用,搅拌与泵送能力相互匹配。搅拌过程中,如因故障中断时,视停机时间决定混凝土是否使用。
1.2.4.3.混凝土运输
运输采用罐车运输的方式,门吊+料斗浇筑的方式。
1.2.4.4.混凝土灌筑
灌筑方法:浇注工作一次成型,其水平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先后两层混凝土的间隔时间不超过初凝时间。每跨梁的灌筑时间不超过6h。为控制灌腹板混凝土从底坡角处反涌现象,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做适当的停顿(具体时间由试验确定);二是在腹板底坡脚处设挡板。
灌筑顺序:底板—腹板—顶板。斜向分层、水平分段,两侧腹板对称灌筑。
振捣方法:采用侧振为主插入式高频振捣器为辅。插入式高频振动棒采用垂直点振,不平拉,并防止过振,漏振。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严禁碰撞预留波纹管。振捣时间要保证混凝土有足够的密实度。
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在5~25℃;模板温度控制在5~35℃。
灌筑梁体混凝土时,混凝土下落距离小于2m,以免混凝土离析。禁止管道口直对腹板槽倾倒混凝土。
在顶板混凝土灌筑后对桥面进行压面,要求坡度顺直,表面平整,平整度控制在5mm/m以内。
1.2.4.5.混凝土的检验与评定
混凝土试件要求分别从箱梁底板、腹板及顶板随机抽取,每孔箱梁的抗压试件组数为14组;1组作为拆模依据,1组作为预张拉依据,1组作为初张拉依据,3组作为终张拉依据,2组为28d抗压强度的随梁养护试件,5组为28d标养试件(稳定后为4组),1组备用;弹性模量试件为3组,试件组数共计17组。
1.2.4.6.梁体养护
浇注完毕后即进入自然养护。自然养护时的桥面采用棉毡、海绵或麻袋等土工布覆盖保湿,采用喷淋对梁体进行保湿养护,梁体喷水以能保持混凝土表面充分润湿为度。当环境相对湿度小于60%时,洒水养护28天。当环境相对湿度在60%以上时,洒水养护不少于14天。炎热天气采取边拆边盖、边拆边浇水的工艺措施。
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梁体表面喷涂养护剂,采取保温措施,禁止对混凝土洒水。
1.2.5.预应力施工
1.2.5.1.工艺流程
制束→穿束→终张拉→端头钢绞线切割。
1.2.5.2.张拉设备
1.2.5.2.1.设备选用
千斤顶:选用YCW2500/200型液压千斤顶。
油压表的选用:精度不低于1.0级、最大读数为60MPa、表盘读数分格不大于1MPa、表盘直径大于150mm防震型油压表。
1.2.5.2.2.设备计量标定
张拉千斤顶、油泵、油压表配套标定(采用测力环或传感器),并做好标识,配套使用。千斤顶的校正系数在1.0~1.05之间。油压表校正有效期为一周,校正后的油压表用铅封封口。标定后的千斤顶正常有效期为一个月。
油压表在下列情况重新进行标定:油表校正有效期超过一周;油表使用超过允许偏差;油表在使用时受到剧烈震动、冲击,指针不归零及失稳者。
1.2.5.3.2张拉的一般操作流程
梁体的张拉必须在梁体的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
0→15%σK(作伸长值标记,测工具锚夹片外露)→σK→补拉至103%σK(静停持荷2分钟,测伸长值,测工具锚夹片外露)→锚固→回油到0(测总回缩量、测工作锚夹片外露)。
1.2.5.4.质量控制
梁体混凝土强度弹模达到设计值后开始张拉。为防止梁发生扭曲,要求两侧腹板对称同时张拉,即4台顶同时作业。
在整个张拉过程中,要检查有无断、滑丝现象。终张拉完24小时后,检查工作锚夹片回缩及钢绞线有无断、滑丝现象。全梁断丝、滑丝总数不得超过钢丝总数的5‰,并不得位于同一侧,且一束内断丝不得超过一丝。
张拉力控制以油压表读数为准,以预应力钢绞线伸长值予以校核,在锚固后两端伸长值之和不超过计算值的±6%。
钢绞线每端回缩量不大于6mm。
锚固后夹片表面平整,同束夹片外露量差不超过1mm。
钢绞线及夹片因处理滑丝、断丝而留有明显刻痕或其他伤痕,或同一束钢绞线张拉超过3次时,要予以更换。
终张拉完成后,测量梁体上拱度和弹性压缩量。
每跨梁张拉时,由专人负责及时填写张拉记录。
在终张拉完成后按设计要求对锚具进行防锈处理。
混凝土及抹灰表面施涂油性涂料施工工艺标准(933-1996)1.2.5.5.钢绞线切割
钢绞线切断端头距锚环外露距离为3~3.5cm,采用砂轮机切割。
1.2.6.管道压浆与封锚
1.2.6.1.压浆与封锚工艺流程
压浆前准备工作→水泥浆的配制→管道压浆→压浆质量检查→凿毛、清理浮浆→锚具防水处理→配制无收缩混凝土→封锚→养护
1.2.6.2.管道真空辅助压浆
预应力钢绞线终拉完毕后在48h内进行管道压浆。压浆前管道内清除杂物及水。压浆时及压浆后3d内CECS437-2016 工业化住宅建筑外窗系统技术规程,梁体和环境温度不低于5℃。
1.2.6.2.1.水泥浆拌制
加入压浆料,掺用高效减水剂,掺量由试验室确定。不使用含氯化物或其他对预应力钢绞线有腐蚀作用的外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