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空调制冷系统安装施工工艺标准泵的轴线标高应低于循环贮液桶的最低液面标高,其间距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2)泵的进、出口连接管管径不得小于泵的进、出口直径,两台及两台以上泵的进液管应单独敷设,不得并联安装;
ZJM-008-4639-2020标准下载(3)泵不得空运转或在有气蚀的情况下运转。
3.2.3.1制冷系统管道安装:
①制冷系统的阀门,安装前应按设计要求对型号、规格进行核对检查,并按照规范要求做好清洗和强度、严密性试验。
②制冷剂和润滑油系统的管子、管件应将内外壁铁锈及污物清除干净,除锈后的管子应将管口封团,并保持内外壁干燥。
③从液体管引出支管.应从干管底部或侧面接出,从气体管引出支管,应从干管上部或侧面接出。
④管道成三通连接时,应将支管按制冷剂流向弯成弧形再进行焊接,当立管与干管直径相同且管道内径小于50mm时,需在干管的连接部位换上大一号管径的管段,再按以上规定进行焊接。
⑤紫铜管连接宜采用承插焊接,或套管式焊接,承口的扩口深度不应小于直径,扩口方向应迎介质流向。
⑥紫铜管切口表面应平齐,不得有毛刺、凹凸等缺陷。
⑦乙二醇系统管道连接时严禁焊接,应采用丝接或卡箍连接。
①阀门安装的位置、方向、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反装。
②安装带手柄的手动截止阀,手柄不得向下,电磁阀、调节阀、热力膨胀阀、升降式止回阀等,阀头均应向上竖直安装。
③热力膨胀阀的感温包,应装于蒸发器末端的回气管上,应接触良好,绑扎紧密,并用隔热材料密封包扎,其厚度与管道保温层相同。
④安全阀安装前,应检查铅封情况、出厂合格证书和定压测试报告,不得随意拆启。
①所有测量仪表按设计要求均采用专用产品,并应有合格证书和有效的检测报告。
②所有仪表应安装在光线良好、便于观察、不妨碍操作和检修的地方。
③压力继电器和温度继电器应装在不受振动的地方。
系统吹扫、气密性试验及抽真空:
①系统吹扫:采用洁净干燥的空气对整个系统进行吹扫,将残存在系统内部的铁屑、焊渣、泥砂等杂物吹净;在系统的最低点设排污口,用压力为0.5~0.6MPa的干燥空气进行吹扫;如系统较长,可采用几个排污口分段进行;用白色靶板检验,5min内靶板上无铁锈、尘土、水份、及其他杂物为合格。
②系统气密性试验:制冷剂为氨的系统,采用压缩空气进行试验;制冷剂为氟利昂的系统,采用瓶装压缩氮气进行试验;对于较大的制冷系统也可采用压缩空气,但须经干燥处理后再充入系统。以发泡剂(如肥皂水等)检验,对系统所有焊口、阀门、法兰等连接部位进行重点检漏。在试验压力下,以发泡剂检验不泄漏、不出现压力降为合格。系统气密性试验压力见表3.2.3
表3.2.3系统气密性试验压力(MPa)
③系统抽真空试验:气密性试验后,采用真空泵将系统抽至剩余压力小于5.3kPa(40mm汞柱),保持24h,氨系统压力不发生变化为合格,氟利昂系统压力回升不应大于0.53kPa(4mm汞柱)。
①制冷系统充灌制冷剂时,应将装有质量合格的制冷剂的钢瓶在磅秤上进行称量并做好记录;用连接管与机组注液阀接通,利用系统内真空度将制冷剂注入系统。
②当系统内的压力至0.196~0.294MPa时,应对系统再次进行检验。如有泄漏应予以修复,无泄漏再继续充灌制冷剂。
③当系统压力接近钢瓶压力时,即可启动压缩机,以加快充装速度,直至符合有关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制冷剂重量。
3.2.3.2燃油系统管路安装:
(1)机房内油箱的容量不得大于1m3,油位应高于燃烧器0.10~0.15m,油箱顶部应安装呼吸阀,油箱还应设置油位指示器。
(2)为防止油中的杂质进入燃烧器、油泵及电磁阀等部件,应在管路系统中安装过滤器,一般可设在油箱的出口处和燃烧器的入口处。油箱的出口处可采用60目的过滤器,而燃烧器的入口处则应采用140目较细的过滤器。
(3)燃油管路应采用氩弧焊或氩电联焊焊接,焊接前应清除管内的铁锈和污物,焊接后应进行吹扫。
(4)燃油管道的最低点应设置排污阀,最高点应设置排气阀。
(5)装有喷油泵回油管路时,回油管路系统中不应装有旋塞、阀门等部件,保证管路畅通无阻。
(6)在无日用油箱的供油系统中,应在储油罐与燃烧器之间安装空气分离器,井应靠近机组。
(7)管道无损检测抽检比例和合格等级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8)当管道系统采用水冲洗时,合格后应及时用干燥的压缩空气将管路中的水分吹干。
3.2.3.3燃气系统管路安装:
(1)燃气系统管路应采用无缝钢管明装敷设;特殊情况下采用暗装敷设时,必须便于安装和检查。
(2)燃气管路的敷设,不得穿越卧室、易燃易爆品仓库、配电间、变电室等部位。
(3)当燃气管路的设计压力大于机组使用压力范围时,应在进机组之前增加减压装置。
(4)燃气管路进入机房后,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球阀、压力表、过滤器及流量计等。
(5)燃气管路宜采用焊接连接,应做强度、严密性试验和气体泄漏量试验。
(6)燃气管路与设备连接前,应对系统进行吹扫,其清洁度应符合设计和有关规范的规定。
4.1.1制冷设备与制冷附属设备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制冷设备、制冷附属设备的型号、规格和技术参数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产品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验报告;
(2)设备的混凝土基础必须进行质量交接验收,合格后方可安装;
(3)设备安装的位置、标高和管口方向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地脚螺栓固定的制冷设备或制冷附属设备,其垫铁的放置位置应正确、接触紧密;螺栓必须拧紧,并有防松动措施。
检查方法:查阅图纸核对设备型号、规格;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和性能检验报告。
4.1.2直接膨胀表面式冷却器的外表应保持清洁、完整,空气与制冷剂应呈逆向流动;表面式冷却器与外壳四周的缝隙应堵严,冷凝水排放应畅通。
4.1.3燃油系统的设备与管道,以及储油罐及日用油箱的安装,位置和连接方法应符合设计与消防要求。
燃气系统设备的安装应符合设计和消防要求。调压装置、过滤器的安装和调节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且应可靠接地。
检查方法:按图纸核对、观察、查阅接地测试记录。
4.1.4制冷设备的各项严密性试验和试运行的技术数据,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对组装式的制冷机组和现场充注制冷剂的机组,必须进行吹污、气密性试验、真空试验和充注制冷剂检漏试验,其相应的技术数据必须符合产品技术文件和有关现行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检查方法:旁站观察、检查和查阅试运行记录。
4.1.5制冷系统管道、管件和阀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制冷系统的管道、管件和阀门的型号、材质及工作压力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具有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
(2)法兰、螺纹等处的密封材料应与管内的介质性能相适应;
(3)制冷剂液体管不得向上装成“Ω”形。气体管道不得向下装成“U”形(特殊回油管除外);液体支管引出时,必须从干管底部或侧面接出;气体支管引出时,必须从干管顶部或侧面接出;有两根以上的支管从干管引出时,连接部位应错开,间距不应小于2倍支管直径,且不小于200mm;
(4)制冷机与附属设备之间制冷剂管道的连接,其坡度与坡向应符合设计及设备技术文件要求。当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表4.1.5的规定;
表4.1.5制冷剂管道坡度、坡向
压缩机吸气水平管(氟)
压缩机吸气水平管(氨)
油分离器至冷凝器水平管
(5)制冷系统投入运行前,应对安全阀进行调试校核,其开启和回座压力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
检查数量:按总数抽检20%,且不得少于5件。
检查方法:核查合格证明文件、观察、水平仪测量、查阅调校记录。
4.1.6燃油管道系统必须设置可靠的防静电接地装置,其管道法兰应采用镀锌螺栓连接或在法兰处用铜导线进行跨接,且接合良好。
检查数量:系统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查阅试验记录。
4.1.7燃气系统管道与机组的连接不得使用非金属软管。燃气管道的吹扫和压力试验应为压缩空气或氮气,严禁用水。当燃气供气管道压力大干0.005MPa时,焊缝的无损检测的执行标准应按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且采用超声波探伤时,应全数检测,以质量不低于Ⅱ级为合格。
检查数量:系统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查阅探伤报告和试验记录。
4.1.8氨制冷剂系统管道、附件、阀门及填料不得采用铜或铜合金材料(磷青铜除外),管内不得镀锌。氨系统的管道焊缝应进行射线照相检验,抽检率为l0%,以质量不低于Ⅲ级为合格。在不易进行射线照相检验操作的场合,可用超声波检验代替,以不低于Ⅱ级为合格。
检查数量:系统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查阅探伤报告和试验记录。
4.1.9输送乙二醇溶液的管道系统,不得使用内镀锌管道及配件。
检查数量:按系统的管段抽查20%,且不得少于5件。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查阅安装记录。
4.1.10制冷管道系统应进行强度、气密性试验及真空试验,且必须合格。
检查数量:系统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旁站、观察检查和查阅试验记录。
4.2.1制冷机组与制冷附属设备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制冷设备及制冷附属设备安装位置、标高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2.1的规定;
表4.2.1制冷设备与制冷附属设备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经纬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
水准仪或经纬仪、拉线和尺量检查
(2)整体安装的制冷机组,其机身纵、横向水平度的允许偏差为1/1000,并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3)制冷附属设备安装的水平度或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1000,并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4)采用隔振措施的制冷设备或制冷附属设备,其隔振器安装位置应正确;各个隔振器的压缩量,应均匀一致,偏差不应大于2mm;
(5)设置弹簧隔振的制冷机组,应设有防止机组运行时水平位移的定位装置。
检查方法:在机座或指定的基准面上用水平仪,水准仪等检测、尺量与观察检查。
4.2.2模块式冷水机组单元多台并联组合时,接口应牢固,且严密不漏。连接后机组的外表,应平整、完好,无明显的扭曲。
检查方法:尺量、观察检查。
4.2.3燃油系统油泵和蓄冷系统载冷剂泵的安装,纵、横向水平度允许偏差为1/1000,联轴器两轴芯轴向倾斜允许偏差为0.2/1000,径向位移为0.05mm。
检查方法:在机座或指定的基准面上,用水平仪、水准仪等检测,尺量、观察检查。
4.2.4制冷系统管道、管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道、管件的内外壁应清洁、干燥;铜管管道支吊架的形式、位置、间距及管道安装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连接制冷机的吸、排气管道应设单独支架;管径小于等于20mm的铜管道,在阀门处应设置支架;管道上下平行敷设时,吸气管应在下方;
(2)制冷剂管道弯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3.5D(管道直径),其最大外径与最小外径之差不应大于0.08d,且不应使用焊接弯管及皱褶弯管;
(3)制冷剂管道分支管应按介质流向弯成90O弧度与主管连接,不宜使用弯曲半径小于1.5D的压制弯管;
(4)铜管切口应平整、不得有毛刺、凹凸等缺陷,切口允许倾斜偏差为管径的1%,管口翻边后应保持同心,不得有开裂及皱褶,并应有良好的密封面;
(5)采用承插钎焊焊接连接的铜管,其插接深度应符合表4.2.4的规定,承插的扩口方向应迎介质流向。当采用套接钎焊焊接连接时,其插接深度应不小于承插连接的规定。
采用对接焊缝组对管道的内壁应齐平,错边量不大于0.1倍壁厚,且不大于1mm。
表4.2.4承插式焊接的铜管承口的扩口深度表(mm)
(6)管道穿越墙体或楼板时,管道的支吊架和钢管的焊接应按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检查数量:按系统抽查20%,且不得少于5件。
检查方法:尺量、观察检查。
4.2.5制冷系统阀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制冷剂阀门安装前应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强度试验压力为阀门公称压力的1.5倍,时间不得少于5min;严密性试验压力为阀门公称压力的l.l倍,持续时间30s不漏为合格。合格后应保持阀体内干燥。如阀门进、出口封闭破损或阀体锈蚀的还应进行解体清洗;
(2)位置、方向和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北京某31层酒店弱电施工组织设计(3)水平管道上的阀门的手柄不应朝下;垂直管道上的阀门手柄应朝向便于操作的地方;
(4)自控阀门安装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电磁阀、调节阀、热力膨胀阀、升降式止回阀等的阀头均应向上;热力膨胀阀的安装位置应高于感温包,感温包应装在蒸发器末端的回气管上,与管道接触良好,绑扎紧密;
(5)安全阀应垂直安装在便于检修的位置,其排气管的出口应朝向安全地带,排液管应装在泄水管上。
检查数量:按系统抽查20%,且不得少于5件。
检查方法:尺量、观察检查、旁站或查阅试验记录。
4.2.6制冷系统的吹扫排污应采用压力为0.6MPa的干燥压缩空气或氮气,以浅色布检查5min,无污物为合格。系统吹扫干净后,应将系统中阀门的阀芯拆下清洗干净。
CH∕T 7002-2018标准下载检查方法:观察、旁站或查阅试验记录。
4.4.1空调制冷系统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4.4.2防腐与绝热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