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水厂2期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二节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制度
1、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
即人机固定。谁操作哪台机械设备应固定下来不能随意变动,岗位固定,责任分明。
凡施工机械操作人员必须进行技术培训,经过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证》方可独立操作。
新购入或新调入机械设备向操作人员交机时,或机械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发生变动时,或机械送厂大修及修好出厂时以及机械备出、入库时,均应办理交接手续GH/T 1298-2020标准下载,以明确责任。
4、机械设备大检查制度
要定期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和设备的使用和保养状态,进行检查,发现问题,限期改进。
1、建立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制度,按一般机械的有关规定和产品的专门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保养,以确保使用安全。
2、机械设备应采用定人定机、持证上岗管理办法,建立专机责任制度,由该机操作工人负责管理,经常进行检查和保养,发现不正常情况时,应暂停使用,并随即请机械维修人员检查、解决,严禁带病运转。
3、开展“红旗”设备评选活动,每月评选一次,对“红旗”设备的获得者实行奖励。
建筑机械设备包括例行保养(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两种。
1、例行保养对机械设备地每日(班)工作前、工作中和工作后进行的保养作业。其基本内容包括:
⑴清洁:清除机械设备上的污垢,洗掉灰尘,保持机容整洁。
⑵润滑:定期加注或更换润滑油。
⑶调整:检查和倾听各部分配件间隙是否正常,特别是对安全装置如制动器、离合器的灵活可靠性,并认真调整适当。
⑷紧固:对机体各部的连接件及时做好检查坚固。
⑸防腐防潮:采取措施做好机身及电器设备的防潮、防腐工作。
机械设备运转到所规定的保养定额工时时,要停机进行保养作业,其保养周期是根据机械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和实际工作经验制定的,它是机械设备“计划预期检修制”的组成部分。定期保养根据机械设备的复杂程度和特性以及作业环境等因素来确定机械设备的等级和内容。各级保养必须按照保养规程规定的间隔和作业项目,作业测试按期执行,不应有所偏废。保养可分为一级保养、二级保养、三级保养、四级保养四大类。
机械设备的修理,是对机械设备的自然损耗进行修复,排除机械运行的故障,对损坏的零部件进行更改、修复。对机械设备的预检和修理,可保证机械的使用效率,延长使用寿命。机械设备的修理可分为大修、中修和零星小修。小修一般不列入修理计划中,而与保养相结合;而大修、中修需要列入修理计划,并按计划预检修制度执行。
凡是投入工程施工使用的检测器具,如经纬仪、水平仪、磅秤、钢尺、万用表、兆欧表以及质量检查器具等,在投入使用前,必须送有资质检测的机构进行检测、校正、达到其使用功能后方可使用,同时,还应对一些检测器具使用后,按规定的期限送检或校正。
第九章施工合理化建议和降低成本措施
二、采用现代管理技术和计算机软件技术,利用CAD制图绘制的平面布置图,施工详图二次设计图,利用“神机妙算”预算软件进行工程预算编制统计报表,成本分析;利用软件进行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和进度工期的控制调整。
三、同时鼓励提倡所有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充分利用以往成功的经验,搞一些小发明、小创造用于施工实践中。
四、保持与市政、市容、环保、交通、治安等配合协调
1、土方开挖前向市政管理部门了解周围市政管线情况,采取相应保护措施。
2、积极与市容管理部门配合,接受他们的监督和检查,工地定期报告货物车辆,工地内外排废污水情况,接受他们的统一管理。
3、积极配合当地公安机关对外来人员的监督管理,外来人员都应办理暂住证,教育广大职工遵纪守法,遵章守规。
4、积极收集学习当地有关法规、文件及时办理有关手续,制定工地遵章守纪制度。
五、保持与周围居民、单位等公共关系协调
我们了解到现场附近有居民区,由于我方施工,以及本工程特殊的施工位置,必然给周围单位、居民带来工作、生活上的麻烦,这并非双方所愿,我们将本着“相互谅解,以诚相待,事先控制”的原则,积极主动与周围单位居民管理部门协调处理各类矛盾,把各类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为双方造就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1、深入单位、居民,向他们了解我方在施工时对他们的影响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法。
2、落实协调人员,针对问题进行解决,与单位、居民建立共识协议、签约,讲明施工会给单位、居民带来生活和工作上的不利情况,使协调工作得到事先控制。
3、根据签约,邀请单位、居民代表共同来参与协调工作,既作为协调员的身份,又作为社会监督员的身份,使信息发放和返回,再作相应对策和措施。
4、通过工作上的合理安排,尽量避免夜间高噪音的施工作业,使施工作业与单位、居民的正常生活不个矛盾。
6、积极开展创“双标化工地”活动,在居民出入口设置警示灯及劝告牌,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
我们的施工管理宗旨是“为业主着想,对用户负责”。节约成本,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是双方共同的目标,我们将采取如下技术措施,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⑴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合理组织劳动力,减少返工、窝工现象。
⑶开展技术革新及QC小组活动;大力推行“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造价。
⑴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把好每道工序关。对模板的支设要严格检查,减少因模板支设方法不当、过振等不利因素而造成的涨模、跑模现象。
⑵加强水、电、暖卫等工程的施工管理,做到与土建密切配合,尽量减少凿墙洞,减少返工修补损失。
⑶严格执行样板制度,通过建设、监理、施工三方认可后方可展开全面铺开,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⑷加强节能工作,施工用水、电设专人管理,消灭长流水,长明灯。
⑸装修施工时做好粗抹灰的材料节约工作,落地灰均要回收利用,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⑹加强调度工作,充分发挥施工企业的统一协调作用和优势,做好流水交叉组织施工,及时解决现场问题,并合理安排使用周转料和施工机械设备,严格控制进退场时间,避免浪费。
3、强化物资管理及合理调配
⑴做好原材料的回收利用。充分利用我单位自有的机械设备,以及各种周转材料,如:组合钢模、脚手架等,减少外购、外租,降低施工成本。
⑵加强物资管理,杜绝采购供应歪风,严格各项物资管理制度,执行采购及分供方评估控制程序,完善管理机制。
⑶对材料费用的控制:严格控制材料计划数量,防止盲目多提多购,造成积压,从材料采购单入手控制材料费,在市场价格低落时购入或签订材料采购合同,同时注意废旧回收。
⑷加强材料采购、检验控制,严格把关,采购材料先考察、后订货,确保工程材料质量,并及时供货。在材料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工程量,采取限额领料的形式,建立起一套从计划→采购→使用的管理制度,减少材料费用在各个环节的耗损因素。
⑸现场料具管理:做到对所有使用材料进行质量、数量验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杜绝不合格品进现场。在材料使用上做到合理用料,所有进场材料按规定分类码放整齐,实行限额领退材料制度,领退手续齐全,减少浪费,提高经济效益,创管理一流,产品质量一流,信誉一流。
⑹推行岗位责任制,做到齐抓共管,分口把关,技术人员做到认真阅图,精心提料,施工人员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⑴根据成本目标,执行成本管理程序,对成本的每项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调整,若发现成本偏差,随即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⑵做好分包队伍的结算管理工作,在预算定额内减少零星用工。
⑶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计划技术、合理安排工期,利用我单位所具备的高科技优势,加强施工进度控制。
1、精心土方调配和土方性质鉴定,有效利用现有施工场地内存土,减少外运土方,减少二次搬运。
2、钢筋合理配料,不超长,不浪费,严禁长料短用,粗钢筋采用对焊和直螺纹连接,将钢筋合理消耗降低至最低值。
3、混凝土施工达到清水混凝土标准,减少抹灰作业,提高功效,缩短工期,降低物耗。
4、楼梯采用钢制踏步,阴角处设置L30×3角钢,使楼梯混凝土一次成型,不需做面层装修。
5、结构施工时,在混凝土内预埋成品硬塑槽,使阳台、雨棚、窗上口等部位设置凹槽滴水线与结构混凝土一次成型,减少二次装修作业。
第十章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第一节消除质量通病机构
成立项目部质量通病防治小组,由项目工程师任组长,现场质检员和班组质检工作成员,对施工全过程严格把关。
质量防治、消除质量通病组织机构
防治、消除质量通病置人员:
成立消除工程质量通病小组:
组员:技术科和质量科科长、贯标办主任、项目经理、项目部质检员、技术员、操作班组长。
由组长带领现场各组员,配合公司质量科、技术科和贯标办共同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并组织验证。并由质检员做好相应记录,累计经验,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分析产生质量通病的原因,从而在以后的施工中更好的防治甚至消除质量通病。
第二节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回填土应按规定每层取样测量夯实后的干容重,在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后才能回填卜一层。
2、严格控制每层回填厚度,禁止汽车直接卸土入槽。
3、严格选用回填土料质量,控制含水量、夯实遍数等是防止回填土下沉的重要环节。
4、机械夯填的边角位置及墙与地坪,散水的交接处,应仔细夯实,并应使用细粒土料回填。
5、雨大不应进行填方的施工。如必须施工时,应分段尽快完成,且宜采用碎石类土和砂土、石屑等填料。现场应有防雨和排水排施,防止地面水流入坑(槽)内。
1、模板安装前,先检查模板的质量,不符质量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
通病现象: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挠。梁侧模炸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除困难。
a.支模时应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
b.梁测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线通育后将梁侧钉固。梁底模板按规定起拱。
c.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应充分用水浇透。
通病现象:炸模、断面尺寸鼓出、漏浆、混凝土不密实,或蜂窝麻面、偏斜、柱身扭曲。
a.根据规定的柱箍间距要求钉牢固。
b.成排柱模支模时,应先立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长线,再立中间柱模。
通病现象:板中部下挠,板底混凝土面不平。
a.楼板模板厚度要一致,搁栅木料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搁栅面要平整。
b.支顶要符合规定的保证项目要求。
⑴钢筋开料切断尺寸不准,根据结构钢筋的所在部位和钢筋切断后的误差情况,确定调整或返工。
⑵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箍筋歪斜,外形误差超过质量标准允许值:对于Ⅰ级钢筋只能进行一次重新调直和弯曲,其他级别钢筋不宜重新调直和反复弯曲。
⑴钢筋骨架外形尺寸不准:绑扎时宜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绑扎时,某号钢筋偏离规定位置及骨架扭曲弯形。
⑵保护层砂浆垫块厚度应准确,垫块间距应适宜,否则导致平板悬臂板面出现裂缝,梁底柱侧露筋。
⑶钢筋骨架吊装入模时,应力求平稳,钢筋骨架用“扁担”起吊,吊点应根据骨架外形预先确定,骨架各钢筋交点要绑扎牢固,必要时焊接牢固。
⑷钢筋骨架绑扎完成后,会出现斜向一方,绑扎时铁线应绑成八字形。左右口绑扎发现箍筋遗漏。间距不对要及时调整好。
⑸柱子箍筋接头无错开放置,绑扎前要先检查;绑扎完成后再检查,若有错误应即纠正。
⑹浇筑混凝土时,受到侧压钢筋位置出现位移时,就及时调整。
⑺同截面钢筋接头数量超过规范规定:骨架未绑扎前要检查钢筋对焊接头数量,如超出规范要求,要作调整才可绑扎成型。避免闪光焊工程质量通病
产生原因: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缝隙过大导致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或石子相应过大。
预防措施:按规定使用和移动振动器。中途停歇后再浇捣时,新旧接缝范围要小心振捣。模板安装前应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缝处的粘浆,才能使接缝严密。若接缝宽度超过2.5mm应予填封,梁筋过密时应选择相应的石子粒径。
产生原因:主筋保护层垫块不足,导致钢筋紧贴模板;振捣不实。
预防措施:钢筋垫块厚度要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垫块放置间距适当,钢筋直径较小时垫块间距宜密些,使钢筋下重挠度减少;使用振动器必须待混凝土中气泡完全排除后才移动。
产生原因:模板表面不光滑;模板湿润不够;漏涂隔离剂。
预防措施;模板应平整光滑,安装前要把粘浆清除干净,并满涂隔离剂,浇捣前对模板要浇水湿润。
产生原因:在钢筋较密的部位TJ/DW-151-2013标准下载,混凝土被卡住或漏振。
预防措施: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如梁柱接头)应分次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厚度;按照规程使用振动器。
产生原因:施工缝没有按规定进行清理和浇浆,特别是柱头和梯板脚。
预防措施:浇注前对柱头、施工缝、梯板脚等部位重新检查,清理杂物、泥沙、木屑。
产生原因:模板下口缝隙不严密,导致漏水泥浆;或浇筑前没有先浇灌足够50mm厚以上水泥砂浆。
预防措施:模板缝隙宽度超过2.5mm应予以填塞严密,特别防止侧板吊脚;浇注混凝土前先浇足50~100mm厚的水泥砂浆。
⑺梁柱结点处(接头)断面尺寸偏差过大
产生原因:柱头模板刚度差,或把安装柱头模板放在楼层模板安装的最后阶殷某广场一期工程地下室底板砖胎模板施工方案,缺乏质量控制和监督。
预防措施:安装梁板模板前,先安装梁柱接头模板,并检查其断面尺寸、垂直度、刚度,符合要求才允许接驳梁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