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钢结构吊装及安装施工方案

组合钢结构吊装及安装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914.96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组合钢结构吊装及安装施工方案

预热范围为焊缝两侧二倍板厚且不小于100mm。采用气体火焰往返加热,采用红外线测温仪在焊缝两侧各75mm处测量温度

第三节焊接施工劳动力组织

焊接劳动力安排见下表:

GB/T 38750.2-2020标准下载负责清渣、打磨、防风、防火等

负责焊条保管、发放、干燥等

第四节焊接施工顺序及焊接工艺

根据本工程结构特点以及施工顺序,施工现场安装焊缝的焊接顺序:

1、柱梁就位符合要求后,开始焊接。

2、地下钢梁与钢柱外伸牛腿连接所用承剪板的焊接原则上先栓后焊。

3、栓接时用销钉穿孔定位,安装高强螺栓。

5、梁的焊接应先焊下翼缘,后焊上翼缘,以减少变形。

(1)对于钢结构施工单位没有覆盖的焊接工艺进行相应焊接方法的工艺评定试验。焊后用超声波检测合格后取样进行力学试验,要求试验接头抗拉强度和冲击韧性达到母材标准值,接头冷弯180°。

(2)采用的焊接材料和焊接设备技术条件应符合国家标准,性能优良。清渣、气刨、焊条保温等装置应齐全有效。

(3)相应施焊人员的焊接操作证(钢结构焊接证)齐全有效。

2、手工电弧焊及CO2气保焊焊材和设备

(1)焊条应放在高温烘干箱烘干,低氢型焊条烘干温度为:焊条在高温箱中加热到380℃后保温1.5h,再在高温箱中降温到110℃后保存,使用时从烘箱中取出应立即放入100~110℃的电热焊条保温筒中,并须在4h内用完,焊条烘干次数不得超过两次。

(2)焊丝包装应完好,如有破损导致焊丝污染或弯折、紊乱时应部分抛弃。

(3)CO2气体纯度不低于99.9%(体积比),含水量低于0.005%(重量比),瓶内高压低于1Mpa时应停止使用,焊接前要先检查气体压力表的指示,然后检视气体流量计并调节气体流量。

(4)焊机的电压应正常,地线压紧牢固接触可靠,电缆及焊钳无破损,送丝机应能均匀送丝,气管应无漏气或堵塞。

三、现场焊接程序一般规定

(1)焊前检查坡口角度、钝边、间隙及错口量,坡口内和两侧的锈斑、油污、氧化皮等应清除干净。

(2)装焊垫板及引弧板,其表面清洁要求与表面坡口相同,垫板与母材应贴紧,引弧板与母材焊接应牢固。

(3)焊接:应封焊坡口内母材与垫板之连接处,然后逐道逐层垒焊至填满坡口,每道焊缝焊完后都应消除焊渣及飞溅物,出现焊接缺陷应及时磨去并修补。

(4)雨天、雪天时应停焊,环境温度低于零度时应按规定采取预热、保温措施,恶劣天气施工时构件焊口周围及上方应有挡风雨棚,风速大于10m/s时则应停焊。

(5)一个接口必须连续焊完,如不得已而中途停焊时,应进行保温缓冷处理,再焊以前应加热。

(6)焊后冷却到环境温度时进行外观检查,钢构件焊缝超声波检查应在焊接完成24小时后进行。

(7)焊工及检验人员应认真填写作业记录表,焊工在施焊构件焊缝附近打上钢印。

根据本工程安装构件板厚,按规定选择预热温度,根据规范要求,板厚介于25mm和40mm的钢材常温情况的预热温度为60℃,操作地点环境温度低于常温时,适当提高预热温度15~25℃。焊接层间温度不低于预热温度,不高于150℃。

预热时加热、测温方法:在焊接坡口两侧各100mm处用气体火焰往返加热,加热温度不超过80℃。用接触式或非接触式电子测温仪在焊接电弧经过前,距焊缝纵轴线两侧各75mm处测量温度,必要时在焊接坡口反面测温。

四、典型节点的焊接顺序

先在上下柱的翼缘上由两名焊工对称焊至板厚的1/3处厚度时,切去耳板。切去耳板后对称连续焊至坡口填满。坡口填满后焊接最后一层盖面焊缝。每层之间焊道的接头应相互错开不小于50mm,两名焊工焊接的焊道接头也要每层错开,如有焊瘤及焊接缺陷要铲磨掉后再继续焊接。

用手工电弧焊或CO2气体保护焊立式向上焊接时,分层施焊,考虑连接板的焊接变形影响,连接板两侧的角焊缝采取先在一侧焊1~2层后换至另一侧焊2~4层再换一侧施焊,反复倒换直至焊完。

第五节焊接质量管理措施

高层建筑钢结构安装焊接质量,主要包括焊接接头质量和钢构件的尺寸精度,其质量控制是一项综合技术。焊接质量受材料性能、工艺方法、设备、工艺参数、气候和焊工技术及情绪的影响。安装尺寸精度的影响因素则有安装方法、顺序、设备仪器、构件制作、构件自重、焊接变形、气候光照等,因而必须各个环节紧密配合,并以完善的制度和组织作保证,做好质量管理工作。

1、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应认真熟悉图纸,以便及时发现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在本工程中,钢柱、钢梁型号较多,使用前应特别注意,为了加强现场焊接工作管理,制定如下焊接质量保证体系。

2、现场专业人员要按管理制度施工,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要求每个焊接人员明确操作要领、材料的使用规定和质量要求,严格按预定的工艺施工焊接。

3、每焊完一道焊缝都应进行清理,有缺陷的消除后再继续焊接,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焊接接头的质量。

4、施工中过程中认真执行三检制,焊工应做好焊前和焊接中的记录。专职人员检查时应逐条焊缝检查验收,作好记录,经超声波检测人员检验合格后填写焊接质量验收表。

Q345等低合金钢在焊接完成24小时后均需进行100%外观检验。要求焊缝的焊波均匀平整,表面无裂纹、气孔、夹渣、未熔合和深度咬边等缺陷,并不应有明显焊瘤和未填满的弧坑。

1、探伤灵敏度不低于评定灵敏度。

2、扫描速度不应大于150mm/s,相临两次探头移动间隔保证至少有探头宽度10%的重叠。

3、对波幅超过评定线的反射波,应根据探头的位置、方向、反射波的位置,判断其是否为缺陷。判断为缺陷的部位应在焊缝表面做标记。

4、对接接头的焊缝,对于磨平的焊缝可将斜探头直接放在焊缝上平行移动,对有加强层的焊缝,可在焊缝两侧边缘使探头与焊缝成一定角度(10~45度)做平行或斜平行移动,但灵敏度要适当提高。

5、T型接头,斜探头可在腹板一侧做直射法和一次反射法探伤。

全熔透一级焊缝检验为100%超声波探伤。

1、人员:均持有国家主管部门颁发的Ⅱ级或Ⅱ级以上超声波检测资格证书。超声波检测人员的视力应每年检查一次,校正视力不低于1.0。

2、仪器及仪器探头的系统性能

(3)超声探伤系统灵敏度余量必须大于评定灵敏度10dB以上。

(4)超声探伤系统远场分辨率,对斜探头>6dB。

(5)探伤仪的水平线性和垂直线性每隔三个月检查一次,系统灵敏度余量和分辨率应每隔一个月检查一次。

1、认真学习掌握施工规范和实施细则,施工前认真熟悉图纸,逐层进行技术交底,施工中健全原始记录,各工序严格进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加强专业检测人员的检查,严格执行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交接的制度,坚决不留质量隐患。

2、认真执行质量责任制,使施工过程的每道工序、每个部位都处于受控状态。坚持不合格不验收制度,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

3、把好原材料质量关,所有进场材料,必须有符合工程质量规范的质量证明书,材料进场后要按产品说明书和规范的规定,妥善保管和使用,防止变质损坏,按规范应进行检验的,取样检验,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本工程,影响安装质量。

4、所有特殊工种上岗,持证应真实、有效、并检验审定,从人员素质上保证质量。

5、配齐、配全施工中需要的机具、量具、仪器和其它检测设备。

6、定期评定近期施工质量,及时采取提高质量的有效措施,全员参与确保高质量的完成施工任务。

7、根据工程结构特点,采取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法和工艺,使质量提高建立在科学可行的基础上。提前分析质量控制的难点,做到预控预防。

第三节钢结构安装质量控制标准

e≤H/1000+10e≤20

e≤L/2500e≤25

e≤L/20000±3

e≤L/1000且≤10e≤10

e≤L/1000+3且≤10e≤10

二、钢结构安装工程质量程序控制

第四节钢结构安装焊接变形的控制

一、钢结构焊接收缩变形控制

钢结构的焊接收缩变形,对于楼层标高的整体影响相当大。我公司经过个项目钢结构的施工总结,发现造成焊接收缩变形的原因很多,诸如:被焊接母材的厚度、焊接环境温度、焊接工艺的选择等等。但在钢结构安装施工中,对建筑结构影响最大的是钢柱对接收缩,本工程钢柱板厚在16~36mm,按照传统分节方式(2层/节)若不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焊接收缩变形与钢柱因自重产生的弹性压缩累计起来,将对建筑设计标高影响巨大。

针对上述现象的控制措施:

1、设计制作时预留焊接收缩量以及钢柱的自重压缩量。同时要求控制加工偏差,尤其钢柱的负偏差。

2、安装过程中,通过测量控制每节钢柱的柱顶标高。在安装上节钢柱时,严格控制上节钢柱的柱顶标高,确保每节钢柱的安装标高,达到设计要求。必要时,采取预留正偏差控制。

3、钢柱的压缩变形,往往与焊接收缩叠加。因而,对于钢结构的控制自重压缩引起的收缩变形,需要加工厂确定钢柱预留的加工附加量,尤其最初的几个柱节。

防止产生整体焊接变形,尽可能减少焊接残余应力,在施工中应遵循以下的焊接原则:

1、先焊基准点处焊缝,再焊周边焊缝;

2、先焊收缩量大的焊缝,后焊收缩量小的焊缝;

第五节钢结构柱轴心偏移和垂直度偏移的控制和标高控制

一、钢结构测量工作的基础条件

业主提供的有关测量资料及实物,工程图纸和其它相关技术文件。

同一工程项目应设三把“基准尺”,制造单位、安装单位和监理单位各执一把。这三把尺必须是经同一部门检定改正并经三方认可的长度计量标准用尺,不同于一般经计量检定合格的尺子。在构件加工、安装和验收过程中,各单位实际使用的尺子都应跟各自所持的“基准尺”进行校尺并经温度尺长的修正。“基准尺”应妥善保存,不应在实际施测时使用。

构件的加工精度决定了钢结构的安装精度、施工进度及其它方面的质量。钢结构安装测量的前提条件是运至施工现场的钢构件必须具有合格的制造尺寸。

二、钢柱安装精度的调校

钢柱吊装就位后,按照先调标高,再调扭转,最后调垂直度的顺序进行安装精度的调校。

标高调校——钢柱采用设计标高安装,就是保证每个吊装节所有钢柱安装后顶面保持在同一标高面上,因此上节钢柱柱脚标高线与下节钢柱柱顶标高线之间的距离为一定s。钢柱就位后调整上下柱标高线之间的距离至S值即可。S值应预留焊接收缩量。参见下图,钢柱标高的调校示意图。

焊接收缩量一般在安装中调标高时预留,收缩值与钢柱的板厚有关,还与焊缝的返修有关,可参见下表,压缩量是指建筑物在自重及使用荷载作用下造成的钢柱压缩变形量,一般由设计上确定,制造厂预留,除非特别指明,安装调校时不再预留。

扭转调校——若下节柱已经标明了钢柱的扭转值与扭转方向,调校时将上节钢柱向相反方向扭转予以调整,但一次不得大于3mm,若扭转值过大,超过了3mm应分几次调校,不允许一次到位。

垂直度调校——在满足单节柱垂直度的前提下,将钢柱与轴线的偏差调校至零。根据规范的规定,单节柱垂直度允许偏差为H/1000且不超过10mm,H为柱高。若下节柱偏离轴线值较大,也应分次调校以避免单节柱垂直度超标。钢柱调校后的测量数据应在钢柱的自由状态下测得,即夹紧上下柱的连接板,解除缆风绳以及千斤顶等校正工具,未安装砼梁时的状态。只有自由状态下测得的数据才是有效的。

在砼浇筑的过程中,钢柱的垂直度将会发生变化,因此要用J2经纬仪对相邻钢柱进行监测。若钢柱的单节柱垂直度以及偏离轴线的数值都不超出规范要求,则做好记录,不再调整。若超出规范要求,则要分析原因,再做调整。

一个吊装节安装完毕后,要按规范要求进行复测,测量结果作为交工资料。测量的内容包括:单节柱垂直度,偏轴线垂直度,砼梁水平度,钢柱接头错位值,钢柱扭转值。

1、必须严格按规范要求操作,并认真执行现场监理工程师所要求的各项测量技术、验收程序。

2、为防止视线过长,目标模糊、晃动等影响,当土建施工到一定高度时,把基准控制点向上转置,严禁逐层传递。

3、每一道测量工序完成后,必须按三级验收制度执行,自检合格后方可上报监理工程师复验,合格鉴认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4、班组施测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技术主管对整理的测量成果必须进行会审,并做好记录、施工日志。

5、钢柱垂直度监控时,仪器应尽可能架在轴线上,如果做不到,也可以架偏,但最大偏差角应控制在15°左右。

6、平面控制主轴线投放,应在每一节的砼梁形成框架后进行,严禁交叉投点。

7、测量放线前后,及时对测量仪器进行检验,确保仪器在可知度状态下运行。

8、工程中所有距离丈量所使用的钢尺或仪器,其尺长必须以同一把钢尺作为比较厂房预制柱施工方案,一般是以制造厂提供标准钢尺为准。

厚度为δ=16~36mm板板对接横焊,焊接方法为手工焊。

二、焊工必须持有劳动部门颁发的焊工资格合格证书,且须符合以下要求:

1、合格项目必须能覆盖现场所有焊接位置;

2、焊工资格必须在有效期内;

3、施焊前,依据JGJ81—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进行焊工附加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4、所有焊接材料均应符合图纸、规范要求。

1、检验焊材、垫板、引弧板。焊材的牌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保管要妥当,应放在仓库内保持干燥,焊材不得受潮生锈XX大桥(连续箱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焊条药皮不得剥落。垫板和引弧板应按规定的规格制作加工,坡口须符合设计要求。

2、检查焊接操作条件,焊接操作平台、防风设施等必须落实到位。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