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车库人防工程防水施工方案.doc

地下车库人防工程防水施工方案.doc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0.7 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地下车库人防工程防水施工方案.doc

劳 动 力 计 划 表

第四章 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1、建立施工计划保证体系

充分发挥项目部管理人员的技术和管理潜能,明确各责任主体的职责,使施工计划管理全面贯彻到作业层锥螺纹钢筋接头施工工艺标准,从而实现预定工期。

2、建立项目经理部施工计划保证体系

以项目经理为责任主体的进度保证体系,以项目副经理、项目工程师、各部门负责人为基础的计划执行体系,施工计划的每一个节点,每一个线路都做到层层有计划、人人有目标、事事有人管,并将施工保证体系分为三级网络控制。

提前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对图纸中有疑问的地方,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解决,避免耽误施工。加强技术管理和工序管理,杜绝因工作失误造成返工而影响正常的施工进度。

1、根据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安排,在基础挖槽前,安装部分塔式起重机,并达到使用要求。

2、钢筋加工和板材加工等中小型机械及设备依次进场投入使用。

提前做出备料计划,提前考虑各种材料的货源、储量、运距等,详细制定出进料计划,保证各种物资的供应。严把材料源头质量验收,防止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第五章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第六章 施工安排和措施

本工程所有仪器的使用,项目部将制定测量仪器使用管理规定,将仪器使用及保管保养责任到人,督促测量人员严格、正确操作方法,并爱护、保管好测量仪器。

设备必须经计量单位检验合格,以确保测量的精度。同时,在本工程施工测量中,测量仪器必须及时复检,保证仪器在有效期限内使用。

1.1 精度,根据业主提供原有的有效水准点,布设场区高程控制网,水准精度要求见下表:

注:L为往返观测段附合水准路线长度(km)。

1.2 水准点数量:场区水淮点不得少于3个点。

1.3 引测:高程引测时,对3个水准点必须进行联测,无误后方可引测。

1.4 水准点的埋设:水准点应埋设在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的地点。

2、±0.00以上部分标高的测设

选用便于垂直向上传递的首层墙上抄测水平基准线,将相对标高建筑+1.000米线测设在墙上,经往返测量合格后画上“▽”红色油漆,标记的上口作为基准线,并注明相对标高。向上引测时,用钢卷尺从首层建筑标高+1.000米红“▽”上顶基准线向上丈量高度,水准仪读取后引测。注意先进行±0.00层水准点的闭合校正。

3、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3.1 平面控制网测设要求

3.1.1 根据图纸给定的定位图,利用全站仪采用直角标法进行定位。

3.1.2 根据各轴线间关系,经过测角、量距、平差,调整后成建筑放线网。

3.1.3 轴线控制线的加密: 经校核精度符合要求后,根据施工流水段的划分,对主轴线网进行加密,以满足施工需要。加密方法是在主控线方向上,用直线内分点法,精密量出各点,形成控制网的加密。

3.1.4 控制点的标设:经自检、监理工程师检合格后进行标识。并对主控点加以保护。

3.2 平面控制网测设精度

4.1 根据图纸及现场实际情况,首先校测甲方提供的原有坐标点(控制点),经校核满足测量精度后,对各流水段进行网状控制,平面控制网的设置位置详见《测量方案》,控制点放样采用直角座标法,按照闭合导线施测。

4.2 轴线的测设使用激光铅垂仪配合经纬仪投测。外控采用在大角进行控制,实行以内控为主,外控校核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轴网测设。

4.2.1 外控线布设:在地下室顶板完成后,将控制轴线投测到外短肢墙之上,然后用经纬仪向上引测,作闭合差的校核。

4.2.2 内控线的布设

1)首层控制点处预埋150×150×5mm钢板,钢板下焊2φ8“π”形锚固筋。

2)将控制点投测到首层平面上,并对边、角值进行校核,合格后控制点用钢针刻划出“十”字线。

3)各层楼板与首层控制点相应位置,预留200×200mm测量用孔洞。

投测面内轴线允许偏差如下:

第七章 地下防水工程

一、地下室防水概况

1、现场防水材料地下采用3㎜厚SBS沥青防水卷材3及水泥基渗透结晶。

2、防水材料进场应有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诚信手册、施工资质报监理审核,并经监理抽样见证复试,检验合格后由试验单位出具检验报告方能进场,用于工程。

3、材料进场后存放不得交叉叠放,应码放整齐,存放在阴暗处,不准曝晒,且备好消防器材,防止火灾。

三、地下防水施工

1、该工程地下防水工程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外柔内刚的施工做法。保证该工程防水预期效果。

1.1 地下室3㎜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一遍;

1.2 桩头防水采用水泥基防水渗透结晶涂刷;

1.3 刚性防水采用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以工程结构本身高标号混凝土加外加剂而实现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裂性达到自防水的目的,本工程采用C35P6抗渗混凝土。

2.1桩头防水经设计确定为水泥基防水渗透结晶,底板后浇层下满刷1mm厚水泥基防水渗透结晶,施工中桩头表面及桩身四周裸露部分应平整,且桩身、桩顶确认无渗漏现象,否则应采取措施进行堵漏;

2.2施工中应将水泥基渗透结晶,均匀的涂刷在桩头及桩身四周裸露部分,不准漏刷,且涂刷到桩外径处150㎜处。

2.3水泥基防水渗透结晶施工后应充分保持表面湿润。

3、抗渗混凝土施工:

3.1抗渗混凝土施工应严格按施工工艺及操作要领施工,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需留施工缝处应有止水措施,杜绝随意性,盲目施工,浇筑中严禁出现冷缝;

3.2抗渗混凝土施工可采取保护措施,预埋螺杆,管道钢筋马蹬等均应加设防水止水环,且应焊接严密;

3.3抗渗混凝土养护工作非常重要,它是防止抗渗混凝土裂缝的重要环节,克服结构裂缝的产生而影响自防水的效果。

3.4墙内刷结晶渗透型水泥基防水涂料,用量、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4、柔性防水施工

该地下防水工程柔性防水采用SBS改性沥青卷材及350#沥青卷材点粘施工,要求防水为4㎜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该种改性材料具有高温不流淌,低温不易脆裂,拉伸强度高,延伸率较大特点;

4.1卷材应卷紧、卷齐,端面整齐度不超过10㎜,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4.2卷材表面应平整,不允许有孔洞、裂纹、皱折、疙瘩等缺陷,技术指标不应超出检验标准,应具备出厂合格证、厂家资质及出厂检验报告,且材料进场需经监理见证取样送有试验资质的试验室复试。检验合格后方能用于工程施工。

4.3 SBS改性沥青卷材施工工艺:基层清理→涂刷界面处理剂→薄弱部位增补处理→铺贴双层4mm SBS改性沥青卷材→细部加强处理→点粘350号石油沥青卷材

4.4 SBS改性沥青卷材施工方法

4.4.1 找平层表面应洁净无油渍、泥渍,干燥,含水率不能大于9%;

4.4.2 将界面处理剂均匀的用滚刷涂在找平层表面,干燥4h后铺设卷材防水层,不准漏刷;

4.4.3 在薄弱部位处铺贴加强层,要求不小于500mm宽3mm厚卷材来进行增补处理。

4.4.4采用热熔满粘法施工。将卷材展铺在预定部位,用火焰加热器加热熔融卷材粘贴面,使卷材表面熔融至光亮黑色,将其粘结在基层。接着再把卷材的其余部分卷起,并用喷灯火炬对准卷材与基层表面的夹角,火炬与卷材表面距离300㎜左右,幅宽内加热应均匀,以卷材表面开始熔融至光亮黑色时,即可边加热边向前滚铺卷材。并以卷材两侧边缘或搭接缝的边缘溢出小量热熔的改性沥青为度,使卷材与基层、卷材与卷材的搭接缝粘接牢固,封闭严密。边缘接缝及搭接缝应用钢抹子碾压,将边缘封好,消除渗漏的隐患。

5、地下室外墙防水做法

在SBS改性沥青卷材上用聚醋酸乙烯胶粘结30厚聚苯板,并且在聚苯板外侧砌筑120页岩砖保护墙。聚苯板保护层和保护墙高度至自然地坪。

四、各部位防水层施工要点

重庆渝通公路公司-重庆马桑溪长江大桥施工组织设计1、卫生间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要点

找平层施工:表面平整、光滑,出屋面的管道洞口封闭严密,管根处及阴阳角抹成光滑的圆弧。

地漏、管道(含套管)与楼板之间的缝隙,采用水泥砂浆或微膨胀豆石混凝土填塞密实,以确保穿过楼板孔洞的防水效果,在找坡层施工前应对所有管道根部增设一道防水涂膜,其宽度应大于管道100mm。

1.1.1 基层清扫干净后,所有穿过楼板卫生间地面套管及管道根部,采用1:3水泥砂浆堵严,缝大于20mm采用1:2:4细石混凝土堵严,10mm厚找平层找平后,管根四周平面及立面(管四周做50mm圆弧)应先涂刷防水涂膜一道(加强层平面、立面高度均不小于100mm),

1.1.2 穿过楼面或墙面的管道、地漏以及卫生洁具等,必须安装牢固,收头圆滑,控制好下水管转角墙的坡度及其与立墙之间的距离。

1.1.3 防水基层应基本干燥,一般在基层表面均匀泛白无明显水印时纺织车间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方可进行涂膜防水层的施工。施工时要把基层表面的尘土杂物清扫干净。

先涂刷基层处理剂,涂刷时不得堆积或露白见底,涂刷量以0.3kg/m2左右为宜。涂后应干燥5h以上,方能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用刮板或滚刷刮涂配制好的混合料,顺序均匀地涂刷在基层处理剂已干燥的基层表面上,涂刷时要求厚薄均匀一致,对平面基层以涂刷2~3遍为宜,每遍涂刷量为0.8~1.0kg/m2。涂完第一遍涂膜后,一般需固化5h以上,至指触基本不粘时,再按上述方法进行下道涂刷。涂刷方向应互相垂直,凡是底板与立墙相连接的阴角部位,应铺设聚酯纤维无纺布进行增强处理。具体作法是在涂刷第二遍涂膜后,立即铺贴聚酯纤维无纺布,并使无纺布平坦地粘在涂膜上,在无纺布上再刮涂混合料,滚压密实,不允许有皱折或空鼓现象存在。经过5h以上的固化后,方可涂刷第三遍涂膜。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