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座式升降脚手架技术交底资料

导座式升降脚手架技术交底资料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2.48M
标准类别:技术交底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导座式升降脚手架技术交底资料

导座式升降脚手架技术交底资料

凡从事导座式升降脚手架操作的人员,必须经安全技术交底和工艺技术培训,考试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患有不适宜高空作业病的人员或酒后人员,不得上岗操作。所有操作工人、升降架现场管理人员都必须穿有特辰标志的工作服、佩戴有特辰标志的安全帽、操作时挂安全带,且必须高挂低用。

邯济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PPT汇报2、安全教育、技术交底

三级安全教育、技术交底及签字现场应照像,现场应人手一本“特辰升降架安全管理资料汇编”,签字现场、签字表、“特辰升降架安全管理资料汇编”等都要有特写镜头;

升降架构配件进场后的检查验收、数量核对及办理交接签收手续全过程应照像,检查验收时应准备好检验量具:如卷尺、直尺、游标卡尺等,数量核对安全教育、技术交底录,并办理交接签收手续;普通脚手架架料选择,包括:钢管、扣件、脚手板、踢脚板、安全网等;

4、安装辅助架的搭设及搭设要求:

4.1、升降架安装时,有硬平台时直接在该平台上安装升降架,如无硬平台且架体底部悬空高度若超过1900mm时,其下方应搭设安装辅助架;

4.2、安装辅助架地基应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的要求进行夯实,钢管底部垫50×100×L(长)的木枋或槽钢,并设置扫地杆。

4.3、安装辅助架搭设尺寸:内侧大横杆中心离墙300毫米,外侧大横杆中心离墙1450~1500毫米,架体步高≤1800毫米,立杆纵距≤1800毫米。

4.4、安装辅助架搭设高度超过二步架时,每二步架应设置连墙件,连墙件水平间距应小于6000毫米,且架体外侧应设置剪刀撑杆和斜撑杆进行加强加固,保证操作平台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4.5、安装辅助架顶部搭设升降架的那步架的内外大横杆应找平,保证高差小于20毫米,小横杆搭设在大横杆上方,间距可为600毫米。

5.1、在安装水平支承框架的同时可进行底部固定导向座安装孔的预留。

5.2、预留注意事项:

5.2.1、所有预留孔位置应按施工方案机位位置预留;

5.2.2、所有预留管必须与主体结构上钢筋挷扎牢固,管两端应用胶布封口,预留孔必须与建筑结构端面垂直。

5.2.3、固定导向座穿墙螺杆孔洞的预留位置,一般在该层结构板底标高下70mm,在结构梁上或剪力墙上预埋塑料管,塑料管内径选择Φ32。

5.2.4、固定导向座预埋时根据建筑结构以下几种情况进行(图一~图六),图三、图六结构情况时需披图预留二个孔,以便安装三角铁件和钢制可调斜拉杆卸荷结构:

5.2.5、随着主体上升,上面各层也应同样预埋,且应保证与下面各层预留孔的垂直偏差小于20毫米。

5.2.6、当主体施工至标准层第三层时,开始预埋吊挂件穿墙螺杆孔洞塑料管,预埋方法按图七~图十二几种情况进行,图九、图十二结构处需预留二个孔,以便安装三角铁件和吊挂件及斜拉卸荷结构,且在附墙固定导向座预埋孔处向左或向右偏移约350毫米,预留孔左右位移误差应小于50毫米,预留孔必须与建筑结构端面垂直。

6.1、水平支承框架A、B片按设计图纸拼接,内侧水平支承框架钢管内侧与主体砼间距425mm,内立杆内侧离墙375mm,内外侧框架间距838mm,里外两片之间上下均套入水平连接杆后拧紧。

6.2、转角处根椐转角另一侧水平支承框架内外侧位置安装转角连接杆,另一侧水平支承框架与转角连接杆连接;局部(长度小于1800毫米)不能安装水平支承框架处可用短钢管连接并予以加强。水平支承框架安装好要横向拉通线保证平直,水平高差小于20毫米。

6.3、具体安装见上图所示。

7.1、首先将下部待安装的二个附墙固定导向座穿套在导轨上,在附墙固定导向座处的导轨上下方用扣件扣牢使附墙固定导向座固定在导轨上。

7.2、根椐施工方案中机位平面图位置吊装导轨主框架,注意起吊点位置尽量能使导轨主框架垂直下放,导轨主框架下放到位后应立即与水平支承框架连接好,校正两个方向垂直度后立即在两侧搭设支撑,导轨主框架中上部与建筑结构连接使导轨主框架定位固定好。

7.3、依次按6.1条要求吊装相邻机位处的导轨主框架并定位固定好,立即搭设第三、四步架的大横杆,使每榀导轨主框架横向连接起来。

7.4、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搭设二步架供主体结构施工用。

8.1、随着主体工程的施工进度,逐跨组装立杆、大、小横杆、铺脚手板,挂安全网,先搭设二步(或三步)架体供主体施工使用。架体搭设随着主体的上升而逐步向上搭设,始终保证超过操作层一步架。

8.2、组装顺序:立杆大横杆 小横杆 剪刀撑脚手板 安装提升下吊点踢脚板安全网底层密封板。详见下图所示。

8.3、架体构架搭设原则:

架体构架搭设原则上立杆纵距1800mm,立杆横距900mm,步高1900mm,内侧立杆与水平支承框架立杆用三个旋转扣件挷接,外侧立杆与水平支承框架立杆对接;底部4步架的小横杆长约1200mm,内挑大横杆离主体结构外端面200mm,4步架以上的小横杆长约1100mm,内挑大横杆离主体结构外端面300mm;组与组之间的间距约为200mm;在每一步架的架体外侧必须设置防护栏杆(高度1000mm)和踢脚板(高度200mm)及安全网(满挂);底步架必须全密封,密封板与主体结构间设置密封翻板(有特殊要求时可再在第4步架设置密封板和密封翻板);剪刀撑从底搭设到顶,与水平横杆的夹角≥45°,剪刀撑与所有立杆相交外均须用扣件扣牢,剪刀撑搭接长度≥600mm,且每一搭接处不小于4个扣件。

8.4、架体构架搭设要求:

8.4.1、立杆接头宜采用对接,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两相邻立杆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少于500mm;各接头的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小于步距的1/3。

8.4.2、架体端部悬挑长度原则上≤2m,特殊情况>2m时,应加搭人字斜拉杆二根二步架,其水平夹角应≥45°。

8.4.3、当采用钢脚手板时,大横杆与填心杆应设于小横杆上面,当采用木、竹串片脚手板时大横杆应设于小横杆之下,并且每块竹串片脚手板应设铺设在不少于三根小横杆上,大横杆设在立杆内侧,并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对接接头应交错布置,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错开距离应大于等于500mm,并应避免设在大横杆的跨中;搭接时搭接接头长度不小于1000mm,并应等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

8.4.4、各杆件的安装要求为:大横杆水平中心线最大偏差应不大于20mm,立杆总高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5mm;每步架的大横杆、小横杆以及内外立杆均应在同一水平面或垂直面上,不得有高低不平,里外混杂情况。

8.4.5、扣件拧紧力矩应控制在40~60N·m之间。扣件盖板边缘至杆端的距离应大于100mm,但靠建筑物侧的小横杆伸出长度可为50mm。

8.4.6、当采用钢、木、竹串片脚手板时,每一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小横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大横杆上,操作层上非主节点处的小横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

8.4.7、脚手板的铺设:脚手板是外架主要施工场所,要求铺设整齐,美观、牢固,特别是锈(腐)蚀比较严重的材料杜绝使用。铺设要求:在架体内挑横杆完善后,开始铺设脚手板,要求第二到第四步架离结构面200mm,五步至八步离结构面250~300mm,脚手板与横杆应用铁丝绑扎牢固,边缘平齐一条线。同时因脚手板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常受到砂浆的腐蚀,应派专人检修,发现松动、探头应及时更换恢复。

8.4.7、搭设剪刀撑的要求:架体外立面必须沿全高设置剪刀撑,剪刀撑跨度不大于6000mm,其水平夹角为45~60度,并将竖向主框架、水平支承框架、架体构架连成一体,相邻剪刀撑须平行布置;剪刀撑与架体构架的立杆相交处用旋转扣件扣牢;剪刀撑钢管的接长接点,不宜用插口式或对接扣件,应采用搭接方法,搭接长度不小于600mm,并采用四只旋转扣件锁紧。

8.4.8、安全网的绑扎:安全网是外架防护重点之一,其张挂应严格按要求规范执行,且应杜绝劣质材料的使用,具体要求:上下水平绷紧,与每步架底部应搭接严密,做到不留空隙,平整、美观;横向搭接处要求重叠500mm,架体分组处应用安全网隔开。

8.5、底层密封及翻板是升降脚手架安全防护的关键,必须严格按规范要求制作、安装。

8.5.1、架子在第一步与第四或第五步处的部位用木板完全密封。密封板拼接要严密,拼缝≤3mm,不准有孔洞。

8.5.2、在第一步架与第四架或第五步架架处的横杆上用12#铁丝将方木按间距300mm双股绑扎牢固,其内侧离砼面150mm,外侧伸出横杆50mm,以平整一条线,不松动为宜。

8.5.3、在第一步架的木方上平铺密目安全网,安全网外侧留出300mm与立面安全网相接绑好,内侧反转固定在翻板上。

8.5.4、在密目安全网上铺钉模板,要求拼缝严密(间隙不大于5mm),接缝平整,美观,尽量避免“戴帽”现象,以免工人在操作过程中绊倒。

8.5.5、在架体提升一层楼后制作密封翻板:密封翻板用橡胶板与密封板相连接,在离密封板内侧每隔500mm钉一道,在其两端另增加8#铁丝与立杆连接,以增强安全性,翻板的高度根据主体结构而定,如局部因主体结构而引起翻板较高,可利用立杆竖向缩短其高度,翻板上下应平齐,接缝严密,并在接头处用木枋给予加固,特别是转角处,应拼成斜角,吻合严密。

8.5.6、破旧、变质的材料严禁作为密封翻板使用。

8.6、架体搭设中特殊部位的处理措施:

8.6.1、施工电梯处的处理:升降架在施工电梯处应按下图要求搭设,升降脚手架架体与施工电梯井架间距在250mm左右,架体端部每步架应按600mm、1100mm高度搭设二道防护栏杆,每步架都安装踢脚板,并用密目安全网全封闭。

8.6.2、升降架在塔吊附臂处应按施工方案附图搭设:升降架在塔吊附臂处的跨中采用短钢管连接,且用4根钢丝绳分别斜拉到该跨中的4根立杆与相邻的导轨上,或用长钢管斜拉在底步架至第四步架、第三步架至第七步架里外各斜拉二道至导轨上。当升降架通过塔吊附臂时,每次只能拆除一步架(包括剪刀撑),当升降架通过一步架后,立即恢复已拆架体(包括剪刀撑),恢复好后再拆塔吊附臂通过方向上的下一步架,升降完毕后再恢复架体。注意以下两点:

8.6.2.1、在塔吊附臂处的一跨架体上,必须在内外排架体搭设之字型斜撑。

8.7、如要求搭设卸料平台,按以下二种方案供选择:

8.7.1、方案一(首选方案)、料台与升降脚手架完全脱离型。以定型料台安装在升降架下二步架处或升降架下面一至二层楼处(定型料台由甲方自备)。

8.7.1.1、在每层建筑结构板上预埋安装固定环和预留卸荷斜拉钢丝绳穿过孔洞或吊环。

8.7.1.2、升降架在安装定型料台位置处留出料台安装孔洞。

8.7.1.3、用塔吊将定型料台吊到安装位置处,穿入安装固定环内,里外均用斜拉钢丝绳拉到预留孔处或吊环处并张紧。

8.7.1.4、升降架升降前用塔吊将料台吊至地面,升降架升降后再用塔吊吊到安装位置重新安装卸荷。

8.7.2、方案二、料台与升降脚手架未完全脱离型。以脚手架架料按方案二的图示要求现场搭设,使用时将料台荷载卸往建筑结构,升降脚手架升降前卸去料台上所有荷载和斜拉结构,料台自重随升降脚手架一起升降,升降后再安装好斜拉卸荷装置。安装或搭设料台时注意事项:

8.7.3、料台应安装或搭设在两个机位的跨度内,且应对准门窗洞口。

8.7.4、升降脚手架升降前必须先将定型料台单独吊离,然后再升降,升降后再吊装定型料台并安装卸荷装置。

8.7.5、卸料平台随升降脚手架共同升降,提升时解除卸料平台与建筑结构的连接,当升降架一次升降完成后,卸料平台必须按要求用斜拉钢丝绳与建筑结构可靠连接,将卸料平台的荷载可靠的传往建筑结构。

8.7.6、料台尺寸为1.5×3.6m,扶手高1.2m,搭设料台须满铺脚手板,三面围护安全网,斜撑杆双排扣紧(定型料台在工厂己全部制作好),两根钢丝绳分别固定在专用预埋钢管上或预埋吊环上,每个卸料平台限定荷载为8000N。

8.8、架体搭设中始终要注意架体顶部的晃动情况明珠花园东区高层1#楼模板施工方案,晃动值超过10mm,必须与主体进行多处临时拉结。

9、安装附墙固定导向座

9.1、当主体砼结构脱模后,将附墙固定导向座从导轨的临时固定处,移到穿墙螺杆处,安装穿墙螺杆拧紧所有螺母,里外均装双螺母,螺母拧紧后,螺杆伸出螺母长度不少于5个丝扣或15mm。主体砼结构每脱模一层立即安装一个附墙固定导向座,直至三个全部装好。这样可减轻架体往上搭设时底部辅助架的承载问题和防止架体外倾发生塌架事故。

9.2、特殊结构处的附墙固定导向座的安装:

9.2.1、加高件:先将加高件安装好,再按8.1条安装附墙固定导向座,加高件加长400毫米或以上时必须安装斜拉卸荷装置,待上层拆模后安装小吊挂件和可调刚性斜拉杆,并适当拉紧承载。

9.2.2、园管加高件:结构变化大,一般加高件不能满足要求时可装园地加高件,园管加高件上下都必须安装斜拉卸荷装置,上部斜拉卸荷装置承受架体荷载,下部斜拉装置承受架体提升时向上翻的摩擦阻力。

9.2.3、三角铁件:先将三角铁件安装好,再按8.1条安装附墙固定导向座某静力压桩施工组织设计,安装三角铁件处的板结构如承载能力不足时必须安装斜拉卸荷装置,待上层拆模后在内侧梁上或上层板底安装小吊挂件和可调刚性斜拉杆,并适当拉紧承载。

9.2.4、附板式加高件或加长型三角铁件:当结构板有变化时,可安装附板式加高件或加长型三角铁件,附板式加高件或加长型三角铁件在板上必须装两个固定螺栓,还须安装斜拉装置,待上层拆模后在内侧梁上或上层板底安装小吊挂件和可调刚性斜拉杆,并适当拉紧承载。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