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页岩陶粒空心砌块技术交底内容

砌体页岩陶粒空心砌块技术交底内容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616.96K
标准类别:技术交底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砌体页岩陶粒空心砌块技术交底内容

陶粒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MU10

42#建筑物:库房外墙与辅助用房贴邻面标高6.10米以下为300厚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以上为250厚彩色金属压型钢板,其余三面库房外墙标高1.00米以下为300厚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以上为250厚彩色金属压型钢板;辅助用房外墙为300厚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外墙门窗洞口四周均应为钢筋混凝土;内墙除图中注明外,其余为200厚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

砌块: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390×190×190、390×290×190等型号。施工时所用砌块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d,不宜小于35d。严禁使用断裂空心砌块。

采用3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水泥进场使用前DB42/T 1498-2019标准下载,应分批对其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进行复验。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的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场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1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按结果使用。

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用中砂,砂含泥量不超过5%,不得含有草根等杂物,使用前5mm孔径的砂子过筛。

2.1.4水:采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2.1.5砂浆应通过试配确定其配合比,当砌筑砂浆的组成材料有变更时,其配合比应重新确定。

2.1.6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强度:门窗过梁、构造柱、抱框柱及墙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

2.1.7过梁、构造柱的模板采用木模板支设。

2.1.8植筋胶:建筑结构胶粘剂。

2.1.9钢筋:φ6、φ10、Φ12(成孔深度、直径、钢筋长度见锚固参数表)。

2.2.1机械:切割机、搅拌机、磅秤、垂直运输设备。

2.2.2工具:夹具、手锯、灰斗、吊篮、大铲、小撬棍、手推车、拖线板、线坠、皮数杆、小白线、卷尺、靠尺、小平尺、灰槽、切割机。

3.1主体分部承重结构部分已施工完毕,质量验收合格。

3.2楼层要弹出轴线、墙体线及门窗洞口位置线,经复核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并办理预检手续。

3.3根据皮数杆最下面第一皮砖的标高,要拉通线检查,如果水平灰缝厚度超过20mm时,应用≥C15的细石混凝土找平,不得用砌筑砂浆垫平。

3.4砌筑前砖上不能有明显的水珠。

3.5砂浆配合比:水泥混合砂浆(水泥:砂:白灰膏=1:7.47:0.79,如现场无白灰膏,水泥每立方米用量为235kg/m3),水泥砂浆(水泥:砂=1:5.63),并准备好砂浆试模。

3.6立皮数杆:用30mm×40mm的木料制作,皮数杆上应注明门窗洞口,拉结筋、混凝土过梁、圈梁等标高、位置及尺寸,皮数杆间距15~20m,楼梯间及转角处应设皮数杆,一般距墙或墙角50mm为宜,皮数杆应垂直、牢固、标高一致,立完后应经复核。

4.1墙体放线:砌体施工前,应在蒸压灰砂砖基础顶面按标高找平,依据砌筑图放出一皮砌块的轴线、砌体边线和洞口线。

4.2砌块排列:按砌块排列图在墙体线范围内分块定尺、划线,排列砌块的方法和要求如下:

4.2.1在砌筑前,应根据工程设计施工图,结合砌块的品种、规格、绘制砌体砌块的排列图,围护结构或二次结构,应预先设计好地导墙、工分带、接顶方法等,经审核无误,按图排列砌块。

4.2.2外墙转角及纵横墙交接处,应将砌块分皮咬槎,交错搭砌。

4.3砌块砌筑前不须浇水湿润,在天气干燥炎热的情况下,可提前洒水湿润砌块,砌块表面有浮水或受潮后,须干燥后方可使用。

4.4砂浆试块制作:同一楼层且不超过250m3砌体的各类型及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应至少做两组试块,每台搅拌机应至少抽检一次。

4.5构造柱所有孔洞均应灌实混凝土。

每层应从转角处或定位砌块处开始砌筑。应砌一皮、校正一皮,拉线控制砌体标高和墙面平整度。

砌块应底面朝上反砌于墙上,并宜采用专用砂浆砌筑。

砌块墙体应对孔错缝搭砌,搭接长度不应小于90mm。墙体的个别部位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在灰缝中设置拉结钢筋或钢筋网片,但竖向通缝仍不得超过两皮砌块。

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设置在灰缝内的钢筋网片应放置在砌块的边肋上(水平墙梁、过梁钢筋应放在边肋内侧)。搭接长度不应小于55d,单面焊接长度不小于10d。

墙体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宜为10mm,但不应大于12mm,也不应小于8mm。

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应按净面积计算不得低于90%;砌块应采用双面碰头灰砌筑,竖向灰缝饱满度不得小于80%,不得出现瞎缝、透明缝。

下雨天当雨量较大时应停止砌筑,并用防雨材料对墙体进行遮盖,继续施工时,须复核墙体的垂直度,如果墙体垂直度超过允许偏差,则应拆除重砌。

砌块砌筑完成后,宜28d后抹灰。

4.8墙体与混凝土墙、柱连接处采用植筋锚固施工,植筋长度为15d。施工操作工艺:钻孔─→清孔─→注胶─→植筋。

①在需锚固的部位划好线确定钻孔位置。

②用冲击钻在划定位置钻眼达设计深度。

③将孔内的粉末清除。用钢丝刷清理钢筋锈蚀。

④按甲/乙=100/3~5的重量比称重取料,并将甲、乙组充分混匀。

⑤用木棒搅匀甲组份,称取甲组份置于锅盆内(比例为1份)。充分搅匀后,在待粘钢筋和孔眼壁表面抹1~3mm厚的胶层。

⑥将钢筋插入孔内,连续抽插4~5次。以使孔内的浮灰和入胶中,增加粘结力。

⑦设法固定钢筋从保持基本垂直位置。去初孔口多余胶料,并将孔口摁平。静养24h后拆除固定,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①钢筋锚固端应无油、无污染、无浮锈。

③孔眼深度应满足12~15倍d的要求。孔眼直径应大于锚固筋直径4~10mm。

④锚固筋的长度大于1.2m,但不超过2.0m。

⑤钢筋与混凝土的锚固粘结力为混凝土抗拉强度值(混凝土破坏)一般为3.0Mpa。

⑥胶粘剂抗剪强度应大于9.0Mpa。

过梁上与过梁成60°角的三角范围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

宽度小于1000mm的窗间墙;

砌体门窗洞口两侧200mm和转角处450mm范围内;

4.10灌构造柱混凝土GB/T 40316-2021 汽车结构用高强度异型及圆形焊接钢管.pdf,应遵守下列规定:

清除孔洞内的砂浆与杂物,并用水冲洗。

构造柱模板应采用覆模多层板,并用双排Φ14mm穿墙螺栓固定,间距不大于500mm。沿柱垂直方向使用钢管设置三道斜向支撑。

在浇灌构造柱混凝土前应先注入适量与构造柱混凝土相同的去石水泥砂浆,再浇灌混凝土。

浇灌混凝土时,先计算好砌块构造柱的体积,并用灰桶等作为计量工具实地测量单个构造柱所需混凝土量,以此作为其他构造柱混凝土用量的依据。

浇灌混凝土至顶部时,应预留50mm不浇满,届时和混凝土圈梁一起浇注,以加强构造柱和圈梁的连接。

每层混凝土应两次浇灌,浇灌分层厚度为500mm,采用钢筋插捣或φ30振捣棒振捣密实,然后再继续浇灌,并插(振)捣密实。

4.11门窗洞口均采用混凝土过梁,梁长L=洞宽=500,过梁截面尺寸及配筋见下表,当支座与柱或墙相碰时华电住宅、物业管理及配套用房基坑支护、土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柱或墙同时浇筑。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