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华森暖通统一技术措施.pdf7.2.5除下列情况外,不应采用蒸汽锅炉作为热源: 1厨房、洗衣、高温消毒以及工艺性湿度控制等必须采用蒸汽的热负荷。 2蒸汽热负荷在总热负荷中的比例大于70%且总热负荷不大于1.4MW。 7.2.6设有集中供暖系统的建筑物,必须设置楼栋热计量装置。对于设置集中供暖系统的 居住建筑,集中供暖系统必须具备住户(或用户)分户热计量分摊条件,住宅建筑公共部分 或公共建筑内部分属不同使用单位的各部分,宜分别设置热计量装置和室温调控装置,设计 时应按下列方法之一设置分户热量(费)或预留安装该装置: 1温度法:按户设置温度传感器,通过测量室内温度、楼栋供热量、结合建筑面积进行热 量(费)分摊。 2户用热量表法:按户设置热量表(流量表),通过测量流量和供、回水温差进行热量计量 结合楼栋热量表测出的供热量进行热量(费)分摊。 3热量分配表法:每组散热器设置蒸发式或电子式热量分配表,通过对散热器表面温度的监 测结合楼栋热量表测出的供热量进行热量(费)分摊。 7.2.7施工图设计时,必须对建筑物内供暖管道进行严格的水力平衡计算,确保各并联环路 司(不包括公共段)的压力损失差额不大于15%。建筑物内供暖管道进行水力平衡计算时,应 计算由散热器水冷却产生的附加压力,其值可取设计供、回水温度条件下附加压力值的2/3 并根据水力平衡要求,设置水力平衡装置
7.2.8室外供热管网
1.室外冷热管网设计,应对系统的规模、冷热源布局、冷热介质参数、管网布置形式, 管道敷设方式、用户连接方式、调节控制方式等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室外管网设计热负荷的 确定,应综合考虑热源和供热区域的现状及发展规划,采用经核实的建筑物设计热负荷。室 外管网的布置应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考虑冷热负荷分布,冷热源位置,与各种地上、地下 管线及构筑物、园林绿地的关系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2.规模较大的热水供热系统宜采用间接连接形式。间接连接热水系统T/CITSA 02-2020 道路交通智能摄像机通用技术要求.pdf,一次水设计供 水温度可取115~130℃,设计回水温度不应高于70℃。蒸汽供热系统采用间接换热系统时 凝结水应全部回收并设置凝结水管道。凝结水回收系统应采用闭式系统,用户热力站应设闭 式凝结水箱并将凝结水送回热源,应采取措施保证任何时候凝结水管都充满水。 3.在满足室内各环路水力平衡和热计量的前提下,宜减少建筑物热力入口的数量。 4.介质温度低于130℃的管道应优先采用直埋敷设。直埋敷设管道应采用钢管、保温层
7.3.1.自然通风方式适合于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条件,是一种利用自然能量改善室内 热环境的简单测通风方式,常用于夏季和过渡(春、秋)季建筑物室内通风、换气以及降温、 通常也作为机械供冷机和械通风时的季节性、时段性的补充通风方式。 7.3.2.当室外热环境参数优于室内时,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办公室等通风宜采用自然 通风,使室内满足热舒适及空气质量要求;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可辅以机械通风; 当机械通风不能满足要求,宜采用空气调节。 7.3.3.消除建筑物余热、余湿的通风设计,应优先利用自然通风。 7.3.4.厨房、厕所、盟洗室和浴室等,宜采用自然通风。当利用自然通风不能满足室内 卫生要求时,应采用机械通风。 7.3.5.居住建筑的自然通风应结合建筑设计,首先确定全年各季节的自然通风措施,并 应做好室内气流组织,提高自然通风效率,减少机械通风和空调的使用时间。当在大部分时 间内自然通风不能满足降温要求时,宜设置机械通风或空气调节系统,设置的机械通风或空 气调节系统不应妨碍建筑物的自然通风。
7.3.6.夏季自然通风和联合通风的室内设计参数,宜采用表7.1可接受"参数值
表7.1自然通风夏季室内空气设计参数
7.3.7.自然通风的设计要
自然通风的设计一般有两种方法(见表7.2), 简化计算法)和室内热环境下的计算机模拟法(简称计算机模拟法)
常用的两种自然通风设计方法特点及适用范
自然通风的设计宜在设计计算的基础上,对室内热环境进行计算机模拟,分析建筑物及 其室内的自然通风模型,并以此技术来辅助自然通风的设计,达到对建筑物室内、外进行合 理的完善和优化,其中包括:建筑物内、外窗的形式,尺寸及位置;室内通风竖井的形式,
尺寸及位置;建筑物室内的隔断高度及位置等
尺寸及位置;建筑物室内的隔断高度及位置等
7.4.1施工图设计阶段,应进行以下计算,并作为选择冷热源设备、输配设备、空气处理末 端设备、自控和调节阀门等的计算依据: 1.必须进行每一空调房间或区域的热负荷和逐项逐时冷负荷计算,应采用通过国际验 证的计算机模拟软件进行全年动态负荷计算。 2.应严格进行空调冷热水系统的水力平衡计算。减少并联环路之间压力损失的相对差 额。当设计工况并联环路之间压力损失的相对差额超过15%时,应采取水力平衡措施。 7.4.2系统冷热媒温度的选取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6的有关规定。在经济技术合理时,冷媒温度宜高于常用设计温度,热媒温度宜低于 常用设计温度。 7.4.3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宜采用分散设置的空调装置或系统: 1全年所需供冷、供暖时间短或采用集中供冷、供暖系统不经济; 2需设空气调节的房间布置分散; 3设有集中供冷、供暖系统的建筑中,使用时间和要求不同的房间: 4需增设空调系统,而难以设置机房和管道的既有公共建筑。 7.4.4空气调节风系统的设计: 1.空调送风应采用单风道系统。 2.在人员密度相对较大且变化较大的房间,宜根据室内CO2浓度检测值进行新风需求 控制,排风量也宜适应新风量的变化以保持房间的正压。 3.建筑顶层、或者吊顶上部存在较大发热量、或者吊顶空间较高时,不宜直接从吊顶 回凤。 4.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的新风宜直接送入各空气调节区,不宜经过风机盘管机组后 再送出。 5.空气调节风系统不应将土建风道作为空气调节系统的送风道和已经过冷、热处理后 的新风的送风道。当条件受限需要土建风道时,必须采取有效可靠的防漏风和绝热措施;应 对绝热材料采用稳妥的固定方法,并应采取防止绝热层表面吹散的措施。 6.当采用人工冷、热源对空气调节系统进行预热或预冷运行时,新风系统应能关闭;当
采用室外空气进行预冷时,应尽量利用新风系统。 7.在同一个空气处理系统中,不宜同时有加热和冷却过程。 8.严寒和寒冷地区通风或空调系统与室外相连接的风管和设施上应设置可自动联锁关 团且密闭性能好的电动风阀,并采取密封措施, 9.空气调节系统送风温差应根据焰湿图表示的空气处理过程计算确定。空气调节系统采 用上送凤气流组织形式时,宜加大夏季设计送风温差,并应符合下列 规定: 1)送风高度小于或等于5m时,送风温差不宜小于5℃; 2)送风高度大于5m时,送风温差不宜小于10℃。 10.建筑空间高度大于或等于10m、且体积大于等于10000m²。仅要求下部区域保持 定的温、湿度时,宜采用分层空气调节。置换通风方式的适用条件: 1)空调区宜采用双侧送风;当空调区跨度较小时,可采用单侧送风,且回风口布置在送 风口的同侧下方; 2)侧送多股平行射流应互相搭接;采用双侧对送射流时,其射程可按相对喷口中点距 离的90%计算; 3)宜减少非空调区向空调区的热转移;必要时,宜在非空调区设置送、排风口, 11.空气调节风系统的作用半径不宜过大。当空调风系统和通风系统的风量大于 0000m/h时,风道系统单位风量耗功率应按公式(7.2)计算,并不应大于表7.15的规定 Ws = P /(3600ncpxnp) (7.2)
表7.15风道系统单位风量耗功率限值[W/(m3/h)
12.有条件时,空气调节送风宜采用通风效率高、空气年龄短的置换送风模式。或建筑、 工艺及装饰条件许可且技术经济比较合理,可设置置换通风。置换通风方式的适用条件: 1)房间净高宜大于2.7m。 2)送风温度不宜低于18℃。 3)空调区的单位面积冷负荷不宜大于120W/m²。 4)污染源宜为热源,且污染气体密度较小; 5)室内人员活动区0.1m至1.1m高度的空气垂直温差不宜大于3℃; 6)空调区内不宜有其他气流组织。 13.集中空调系统应采用自动监测与控制,并根据建筑功能和系统类型选择确定自动监 控的内容和控制系统形式。 14.应对中央空调系统设计能耗分项计量监测系统,以下主要用能设备应设置分项能耗 计量装置(数字电表):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空气处理机、新风机组 冷水机组应设置冷量计量表
1.设有集中排风的空调系统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宜设置空气一空气能量回收装置 2.有人员长期停留且不设置集中新风、排风系统的空气调节区或空调房间,宜在各空 气调节区或空调房间分别安装带热回收功能的双向换气装置。 3.利用排风与新风直接换热方式回收排风热量时,新排风温差宜大于15℃。 4.有条件时应选用效率高的热回收装置。所选热回收装置(显热和全热)的热回收效率要 求见表7.16一1,或者应使热回收装置的性能系数(COP值)大于5[COP为回收的热量(kW) 与附加的风机或水泵的耗电量(kW)的比值1
4.新风中显热和潜热能耗的比例构成是选择显热和全热交换器的关键因素。在严寒地 区宜选用显热回收装置;而在其他地区,尤其是夏热冬冷地区,宜选用全热回收装置。 5.当居住建筑设置全年性空调、采暖系统,并对室内空气品质要求较高时,宜在机械 通风系统中米用全热或显热热回收装置。 7.4.6热回收冷水机组的采用。 1.同时需要供冷和供热的建筑,当经过技术经济分析合理时,可选用热回收冷水机组 该机组通过回收冷却水散失的热量,用于空调热水或热风的预热、工业及生活热水的加热等 容量和运行时间,减少热源容量的目的。 2.设计中应注意的事项: 1)热回收冷水机组的热回收量,理论上是冷水机组制冷量与压缩机作功量之和,热回 收量随冷水机组的制冷量减少而减少。达到减少冷却塔在部分负荷时其 2)由于热回收冷水机组的主要任务是制冷,通过热回收供热仅是其制冷过程中的副产 品,热水温度过高将影响冷水机组制冷效率,甚至造成冷水机组运行不稳定,一般应通过辅 助热源进一步提高热水或热风的温度 3)宜采用控制热水回水温度的方式控制热量。 7.4.7变频式离心冷水机组的采用。 1.在非额定工况时,变频式离心冷水机组将导流叶片控制与变频控制有机结合,共同 控制压缩机,既能扩大机组的运行范围,又能达到良好的节能目的。一般来说,与定频机组 相比,采用变频控制的离心机组每年可节约20%~30%的运行费用。 2.设计选用:变频式离心冷水机组可有效利用低温冷却水,提高机组的能效比。在有 昼夜温差和四季温差,冷却水温度低于设计值,非额定工况下长时间运行的场合,采用变频 式离心冷水机组就可达到节能目的。可应用于宾馆、娱乐场所及全天开机的医院等场所,还 可应用于一些低负荷运行或负荷变化较大的场所。 7.4.8冷却水系统 1.冷却水水质应符合有关标准和产品对水质的要求,应进行过滤、缓蚀、阻垢、杀菌 灭藻等水处理。
2.冷却塔补水总管上设置水流量计量装置。 3.冷却塔宜采取加大积水盘、设置平衡管或平衡水箱的方式,避免冷却水泵停泵时冷 却水溢出。 7.4.10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分体式空气调节系统 1.应根据各地区的气候条件确定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分体式空调系统的使用范围: 1)适用于夏热冬冷或以南地区全年使用。 2)适用于寒冷地区和严寒地区的夏季使用和冬季集中采暖期以外的补充使用。 3)具有可在超低温环境使用特性的机组,可根据机组特性和当地气候条件扩大适用区 域,并应满足第5.5.3条第4款的要求。 2.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分体式空调系统适合于下列建筑: 1)办公楼、饭店、学校等具有舒适性要求的中小型建筑, 2)有就近安置室外机和新风处理机的位置的上述较大型建筑。 3)高档住宅。 4)空调房间或区域数量多、同时使用率较低的建筑。 3.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分体式空调系统设备类型和规格的选择原则: 1)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分体式空调系统宜采用压缩机变压缩容量控制技术(如变频技术: 数码涡旋技术)。 2)全年需供冷和供热的空调系统,宜采用热泵式机组。 3)仅用于供冷的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分体式空调系统宜选择水冷却型机组。在同一变制 冷剂流量多联分体式空调系统中同时需要供冷和供暖时,宜选择制冷剂热回收型机组。 4)所选空气源机组室外机的允许温度范围,应满足使用地的气候条件;机组应能在工 程室内、室外机的相互位置条件下正常工作。 5)室内机选型时应在负荷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温度修正、连接率修正和连接管长修正, 4.空气源机组的节能要求: 1)机组应在产品性能测试条件下,具有较高满负荷的能效比。产品性能测试条件见表 761
2.室内机采用低机外静压的风管机
车接管道上冷媒分配器前、后的连接管长度为5m或按制
荷额定性能工况参照《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
内机采用低机外静压的风管
外机连接管道上冷媒分配器前、后的连接管长度为5m或
3)冬季制热条件下,室外机融霜应快速、合理,具有较高的综合制热能效比。 4)机组应满足夏季设计工况条件下的冷负荷,还应满足冬季设计条件下的实际供热量; 当制热COP低于1.8时,应采用其他供热方式,
4)机组应满足夏季设计工况条件下的冷负荷,还应满足冬季设计条件下的实际供热量; 当制热COP低于1.8时,应采用其他供热方式。 7.4.9冷却塔供冷技术。 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确定冷却塔供冷系统的各项参数和设备规格: 1.未端盘管的供冷能力,应在所能获得的空调冷水的最高计算供水温度和供回水温差 条件下,满足冬季冷负荷需求;宜尽可能提高计算供水温度,延长利用冷却塔供冷的时间 2.冷却塔的最高计算供冷水温、温差和冬季供冷冷却塔的使用台数,应根据冷负荷需 求、空调冷水的计算温度、冷却塔在冬李室外气象参数下的冷却能力(由生产)提供或参考
7.4.9冷却塔供冷技术。
有关资料)、换热器的换热温差等因素,经计算确定。 3.开式冷却塔应设置板式换热器,可考虑1一2℃换热温差;闭式冷却塔可直接供水。 4.冬季空调冷水的循环泵和设置板式换热器的冷源水循环泵的规格、台数,应与冬季 供冷工况相匹配
7.4.11水环式水源热泵空气调节系统
1.有较大内区且常年有稳定的一定量余热、在冬李或过渡季节需要同时供冷与供热的 办公、商业等建筑,宜采用水环式水源热泵空气调节系统。
30℃。 4.当采用地表水、地下水或地理管循环水为冷热源时,应选用低温型未端机组。当循 环水系统供水温度接近0℃、有结冰可能性时,应在循环水申加注防冻剂 5.水环式水源热泵机组设计或运行工况与名义工况不一致时,应根据性能曲线对其实 际出力做修正。机组名义制冷工况为:进风干球温度27℃,湿球温度19℃,进水温度30℃ 出水温度35℃。名义制热工况为:进风干球温度20℃,进水温度20℃。机组水流量为按名 义制冷工况确定的水流量。
2水环式水源热泵(冷热风型)机组能效比(EER
生:1.机组能效比(EER):在名义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 与机组消耗功率的比 2.性能系数(COP):在名义制热工况和规
1.一般规定。 1)凡执行峰谷电价,且峰谷电价差较大的地区,同时空调用电负荷不均衡,且空调用 电峰谷时段与电网重叠的建筑工程,经技术经济比较,均可采用冰蓄冷空调系统。 2)电价结构在冰蓄冷空调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中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因为冰蓄冷应用 效益主要来自降低和节约运行费用,以回收与常规空调系统相比所增加的投资差额。通过工 程实践,一般认为,当峰谷时段的电价差较大(最小峰谷电价比不低于3:1),回收投资差额 的期限不超过5年较为合理、可行(回收年限计算*法见附录F)。 3)蓄冰装置一般分静态制冰和动态制冰两类。静态制冰的形*有内、外融冰冰盘管* 封装*(冰球、冰板*)等;动态制冰的形*有冰片滑落*,冰晶(冰浆)*等。蓄冰装置的选 择,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和结合空调系统的技术要求而决定。目前我国工程中应用最多的是 静态制冰的蓄冰装置。 4)优化泳蓄冷空调系统的技术*案,综合应用先进的空调技术(如大温差供水,低温送 风等),在减少制冷设备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小泵、风机、系统管路、保温材料的规格、尺 于,同时也减少了相应的变、配电设备和电力增容费,充分利用建筑筱*箱形基础的空间或 室外绿地、停车场等地下空间安置蓄冷罐、槽,尽量少占建筑有效面积和空间,这些投资的 节省可以抵消或降低因增加蓄冰装置而引起的投资费用。 5)除*案设计或初步设计,可使用系数法或平均法对空调冷负荷进行必要的估算外 施工图必须在蓄冷一放冷周期内进行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计算,并求得设计周期的空调总冷 负荷(一般设计周期为一天)。 2.不同形*冰蓄冷系统的特点、容量计算及节能分析。 1)相对于全负荷蓄冷,部分负荷蓄冷是冰蓄冷系统经常采用的一种类型,这种类型由 于空调冷负荷是由制冷主机和蓄冰装置共同承担,投资相对较低,经济有效,应优先采用,
2)开联系统的你蓄冷形*,官路间单,易充分发挥冷机和蓄你装直的出 冷负荷的分配和调节控制复杂,造成供液温度较难恒定,适用于供、回水温差不过大的常规 空调水系统。 串联系统因取冷溶液可经过冷机和蓄冰装置的两次换热,故可获得较低的供液温度,适 用于大温差的空调水系统,亦为降低空调水泵的输送能效比和采用低温送风的空调形*提供 了充分的技术条件。 3)在串联系统中,当蓄冰装置处在上游时,回液先经过蓄冰装置,较高的回液、出液 温度与冰的低温形成较大的换热对数温差,故装置可获得较高的融冰速率,与处在系统下游 时相比,可减少装置的换热面积,形成投资价格的优势。但应该指出,冰是在较低蒸发温度 下制成,用于系统高温端,未能充分利用冰低温的物理特性,这是蓄冰装置取得较大融冰速 率的代价。因而,处在下游的主机,由于较低的进液、供液温度,蒸发温度随之降低,会弓 起制冷效率的下降。但主机处在下游的优点是,因主机供液温度的恒定容易控制,故对上游 蓄冰装置供冷性能的稳定要求较低,适用的蓄冰装置种类更宽泛,而对整个系统而言,供冷 的稳定性仍可得到保证。此外,当双工况主机采用多级离心机型时,由于调节性能好,仍可 保持较高的COP值,使上述矛盾得到缓解。根据系统的特点,建议空调供水温度不宜过低 ≥4℃),温差可适度加大(6~8℃)。 4)在串联系统中,当双工况主机处在上游时,回液先经过主机,因较高的回液、出液 温度,主机可获得较高的COP值。蓄冰装置位于系统下游的低温端,可充分利用冰低温的 物理特性,因此适用于大温差(8~10℃)的空调水系统。为保证整个系统供冷的量和质的稳 定,因而对蓄冰装置融冰性能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同时,位于下游的蓄冰装置因较低的进液 供液温度,会造成融冰速率的下降,相对于蓄冰装置在上游的系统,会增加蓄冰装置融冰换 热的面积或容量,进而影响投资造价。 5)外融冰蓄冷系统可提供1~2℃供水温度,其冰层厚度一般为40~65mm,但应采取 技术措施杜绝冰桥产生,否则会导致释冷周期内部分冰不能融化,造成效率损失。为了均匀 水温,并平稳地制冰、融冰,一般由空气泵向槽内注入气泡,空气泵的发热量应计人蓄冰槽 的冷量损失。外融冰的蓄冰系统还常用于工业项目和区域供冷。 6)制冷机优先运行策略的特点是:空调负荷主要由制冷机供冷,不足部分用蓄冰装置 补足。在满足空调负荷的前提下,采用这种*法计算所得的双工况主机和蓄冷装置的容量相 对较小,初投资较低,主机利用的效率较高。但”移峰填谷的效果有限,未能充分发挥冰蓄
冷节能的技术优势。 7)蓄冰装置优先运行策略的特点是:先以恒定的速度释放蓄冷装置冷量,不足部分由 制冷主机补足,以满足空调负荷的需要。采用这种*法计算所得的双工况主机和蓄冰装置的 容量较制冷机优先的*法大,但"移峰填谷"的效果较好,运行费用也更省。 8)采用蓄冷装置在下游的串联系统宜选用蓄冷装置优先的运行策略。当载冷剂为定流 量时,系统可获得稳定的主机和蓄冷装置之间的中间温度,使控制简便、运行可靠、容易实 现。 采用主机在下游的串联系统和制冷机优先的运行策略时,也可获得类似上述系统的控制 效果。 9)优化控制的运行策略是在空调负荷预测的前提下,综合采用主机优先和蓄冰装置优 先等技术特点,在保证空调质量的同时,应尽可能把融冰释放的冷量用于电价最高的峰时段 以达到移峰填谷的效果最佳、运行费用最省的目的。 3.双工况制冷主机与节能。 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一2015规定了水冷*冷水机组在额定制冷工况 和规定条件下性能系数(COP)和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的最低值。以乙烯乙二醇溶液为载 冷剂的水冷*机组的COP、IPLV值要比水冷*冷水机组低,双工况主机在蓄冰工况时的COF 直比空调工况更低。从节能视角看,蓄冰系统中主机COP值的确定,应更加重视。 2)由于冰蓄冷系统相对常规空调冷源的系统配置更复杂、投资更昂贵,而且主机在制 冷和制冰两种工况下交替运行,因而应比一般冷水机组更具可靠的稳定性和良好的调节性 能,并要求机组在两种工况条件下均能达到较高的能效比。目前市场上双工况机组产品的生 产厂家比一般冷水机组的生产厂家少得多,而且我国尚未能制定出双工况机组的市场准人的 最低COP值,因此要根据市场产品的具体情况,尽量选用COP值高、性价比好,且质量可 家的产品技术特性,供选用时参考
表7.8蓄冷制冷机的特性
注:1.空调工况:冷却水的进出水温度32/37%,载冷剂供回液温度7/12%;蓄冷工况冷却水进出水
120kPa。板*换热器的压降一般不大于0.1MPa 4)溶液泵的流量应首先满足双工况主机选型所需(在空调工况时,供回液温差不小于 5℃),并经其他相关设备选型时确认。在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载冷剂流量不宜过大。 5)冰蓄冷系统在蓄冰、融冰、空调等不同运行模*时,载冷剂的流量和压降均会发生 变化,选泵时应综合考虑系统不同运行模*时的流量和扬程,使泵的特性曲线能满足系统流 量和扬程的最大需求,并使泵在各工作点均处在效率较高的区域。 6)当系统规模较大或流量、压降值变化较大时,可采用变频调速装置,亦可按功能分 别设泵,或采用二次泵系统。 5.自控。 1)一般冰蓄冷系统常有的工作模*有以下五种:①主机制冰蓄冷;②主机单独空调制 冷;③主机、蓄冷装置联合供冷;④蓄冷装置单独空调供冷;③主机制冰蓄冷的同时,供部 分空调冷量。因此自控装置必须满足冰蓄冷系统不同工作模*的自动切换和相关设备、阀门 的启停、开关等控制。 2)根据空调负荷的变化,完成制冷机和蓄冰装置间的供冷负荷分配。 3)调节和控制蓄冰槽的融冰速度。在机优先的运行策略中,蓄冰槽的融冰速率必须满 足最大小时负荷时所需的放冷量;在冰优先的运行策略中,蓄冰槽在保持稳定的融冰速度的 同时,还应尽量保持放冷温度的恒定。 4)预测空调负荷,依据空调负荷变化情况,对系统做优化控制
最省。 2)部分负荷蓄冷型的建设费用比常规空调系统略高,运行费用相对较低,故应用较广 泛。其中完全削峰蓄冷形*单位蓄冷量的运行费用最低。 3)水蓄冷的蓄能形*应根据建筑场地允许条件及空调系统的具体要求等工程情况确定。 4.水蓄冷空调系统的设计步骤: 1)设计者需掌握的基本资料:当地电价政策、建筑物的类型及使用功能、可利用空间(放 置水蓄冷设备)等。 2)确定建筑物设计日的空调逐时冷负荷及设汁日总冷负荷。 3)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蓄能类型和运行参数。 4)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条件,确定蓄冷水池的形状与大小。 5)确定制冷机组和蓄冷设备的容量。 6)确定蓄冷系统的运行模*与控制策略。 7)进行技术经济分析,计算出水蓄冷系统的投资回收期。
7.6.1空气源热泵系统
1.一般规定。 1)空气源热泵机组的选择应根据不同气候区, (1)适用于夏热冬冷地区的中、小型公共建筑, (2)夏热冬暖地区采用时,应根据热负荷选型,机组提供。按下列原则确定:不足冷 量可由性能系数(COP)较高的水冷却冷水 (3)在寒冷地区,当冬季运行性能系数低于1.8或具有集中热源、气源时不宜采用。 注:冬季运行性能系数指冬季室外空气调节计算温度时的机组供热量(W)与机组输入功率(W)之比。 2)热回收*热泵机组的使用场合,按下列原则确定: (1)适用于需要保持恒温恒湿的场所,如美术馆、博物馆、计算机房、手术室等。 (2)适用于水系统为四管制的建筑,如高级办公楼、高档宾馆等。 (3)适用于夏热冬暖地区,冬、夏季均需要生活热水的场所。
1.一般规定。 1)空气源热泵机组的选择应根据不同气候区, (1)适用于夏热冬冷地区的中、小型公共建筑, (2)夏热冬暖地区采用时,应根据热负荷选型,机组提供。按下列原则确定:不足 量可由性能系数(COP)较高的水冷却冷水 (3)在寒冷地区,当冬季运行性能系数低于1.8或具有集中热源、气源时不宜采用。 注:冬季运行性能系数指冬季室外空气调节计算温度时的机组供热量(W)与机组输入功率(W)之比, 2)热回收*热泵机组的使用场合,按下列原则确定: (1)适用于需要保持恒温恒湿的场所,如美术馆、博物馆、计算机房、手术室等, (2)适用于水系统为四管制的建筑,如高级办公楼、高档宾馆等。 3)适用于夏热冬暖地区,冬、夏季均需要生活热水的场所。
(4)在夏热冬冷、寒冷地区,为生活热水提供热源时,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2.设计原则及要点。 1)空气源热泵机组,应优先选用性能系数(COP)高的机组。在额定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 下,性能系数(COP)不应低于表7.9的规定
表7.9冷水(热泵)机组制冷性能系数
2)热泵机组的单台容量及台数的选择,应能适应空气调节负荷全年变化规律,满足李 节及部分负荷要求。当空气调节负荷大于528kW时不宜少于2台。 3)空气源热泵机组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要求: (1)机组名义工况制冷、制热性能系数应高于国家现行标准。 (2)具有先进可靠的融霜控制,融霜所需时间总和不应超过运行周期时间的20%。 (3)在冬季寒冷、潮湿的地区,需连续运行或对室内温度稳定性有要求的空气调节系统 应按当地平衡点温度确定辅助加热装置的容量。 (4)对于夏热冬冷、夏热冬暖、温和地区,可采用复合*冷却的热泵机组 (5)对于有同时供冷、供热要求场合,可选用热回收*热泵机组。 注:复合*冷却热泵机组设有风冷冷凝器和水冷却冷凝器,夏季一般使用水冷却冷凝器 冬季时则切换至风冷冷凝器。 4)空气源热泵机组冬季的制热量,应根据室外空气调节计算温度修正系数和融霜修正 系数,按下*进行修正: Q= q·K1·K2 (8.1.2) *中Q一机组制热量(kW); K1一一使用地区室外空气调节计算干球温度的修正系数,按产品样本选取;
注:每小时融霜次数可按所选机组融霜控制**、冬季室外计算温度、湿度选取,或向 生产厂家**。 5)采用热回收*热泵机组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热回收器热水供水温度一般为45~60℃。 (2)当热水使用与热回收非同时运行,或热回收能力小于小时最大耗热水量时,应设置 热水储水箱。 (3)当热回收直接提供生活热水时,热回收器的所有连接水管应采用不锈钢管或铜管。 6)寒冷地区采用空气源热泵机组应注意以下事项 (1)室外计算温度低于一10℃的地区,应采用低温空气源热泵机组。 (2)室外温度低于空气源热泵平衡点温度(即空气源热泵供热量等于建筑耗热量时的室 外计算温度)时,应设置辅助热源。使用辅助热源后,应注意防止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超出 机组的使用范围。 (3)在有集中供热的地区,不宜采用。 (4)在有集中供热的地区,过渡季节需要供热时可采用。 (5)非连续运行时,空调水系统应考虑防冻措施。 7)空气源热泵的最低室外温度使用范围分别为一7℃、一10℃、一15℃,适用不同地区 的要求。 8)空气源热泵机组应设有融霜自动控制,宜采用模糊控制除霜*法。 9)空调水泵台数应按热泵机组台数一对一设置,台数3台以上时可不设备用泵。 10)热泵机组设置位置应通风良好,避免气流短路及建筑物高温高湿排气, 11)热泵机组布置应注意以下事项: (1)为防止空气回流及机组运行不佳,热泵机组各个侧面与墙面的净距如下:机组进风 面距墙大于1.5m,机组控制柜面距墙大于1.2m,机组顶部净空大于15m。 (2)两台机组进风面间距一般不小于3.0m。 (3)机组周围墙面只允许一面墙面高度高于机组高度。 (4)热泵机组基础高度一般应大于300ram,布置在可能有积雪的地*时,基础高度需加 高。
注:每小时融霜次数可按所选机组融霜控制**、冬季室外计算温度、湿度选取,或向 生产厂家**。 5)采用热回收*热泵机组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热回收器热水供水温度一般为45~60℃。 (2)当热水使用与热回收非同时运行,或热回收能力小于小时最大耗热水量时,应设置 热水储水箱。 (3)当热回收直接提供生活热水时,热回收器的所有连接水管应采用不锈钢管或铜管。 6)寒冷地区采用空气源热泵机组应注意以下事项 (1)室外计算温度低于一10℃的地区,应采用低温空气源热泵机组。 (2)室外温度低于空气源热泵平衡点温度(即空气源热泵供热量等于建筑耗热量时的室 外计算温度)时,应设置辅助热源。使用辅助热源后,应注意防止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超出 机组的使用范围。 (3)在有集中供热的地区,不宜采用。 (4)在有集中供热的地区,过渡季节需要供热时可采用。 (5)非连续运行时,空调水系统应考虑防冻措施。 7)空气源热泵的最低室外温度使用范围分别为一7℃、一10℃、一15℃,适用不同地区 的要求。 8)空气源热泵机组应设有融霜自动控制,宜采用模糊控制除霜*法。 9)空调水泵台数应按热泵机组台数一对一设置,台数3台以上时可不设备用泵 10)热泵机组设置位置应通风良好,避免气流短路及建筑物高温高湿排气, 11)热泵机组布置应注意以下事项: (1)为防止空气回流及机组运行不佳,热泵机组各个侧面与墙面的净距如下:机组进风 面距墙大于1.5m,机组控制柜面距墙大于1.2m,机组顶部净空大于15m (2)两台机组进风面间距一般不小于3.0m。 (3)机组周围墙面只允许一面墙面高度高于机组高度。 (4)热泵机组基础高度一般应大于300ram,布置在可能有积雪的地*时,基础高度需加
7.6.2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
地衣水包招 可小明小和小等,本 1.一般规定。 1)地表水源中的热能为可再生能源,有条件场合应优先采用地表水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2)地表水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应用,应符合国家和当地政府的现有规范、规定与规划 要求。 3)地表水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案,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条件、地表水资源的勘察与环境 平估等资料,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2.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设计原则。 1)地表水地源热泵空调系统选用的水源热泵机组名义工况能效比(EER)与性能系数 COP)应满足相关标准的规定。 2)建筑同时存在空调冷负荷与空调热负荷或生活热水供热负荷时,宜选用有热回收功 能的水源热泵机组。 3)设备选配、管路设计与运行控制模式应能适应水源热泵机组功能的转换与建筑空调 令(热)负荷及生活热水供热负荷的变化,取得系统的最高运行效率。 4)地表水换热系统的换热量应根据设计工况地表水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取热量和释热 量计算确定,应能同时满足设计工况系统取热量和释热量要求。 5)地表水换热系统对地表水体的温度影响应限制在:周平均最大温升不超过1℃,周 平均最大温降不超过2~C。地表水换热系统的最大换热能力因此要做校核计算。 6)冬季运行(包括运行状态与非运行状态)时,水源输送系统或地表水换热器系统应有 防冻措施。如冬季极端工况不能满足系统供热要求时,应设另外的备用热源或补热系统 7)夏季空调设计工况地表水换热器系统设计供回水温差不应低于5℃,地表水换热系 充水泵的输送能效比(ER)应不大于0.0241。水泵宜采用变频控制,系统变水量运行。 3.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设计要点。 1)地表水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根据利用地表水方式的不同,分为开式地表水地源热泵空 周系统与闭式地表水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开式系统直接从水体抽水和向水体排水,闭式系统 通过沉于水体的换热器(地表水换热器)向水体排热或从水体取热。 2)地表水水质较好或水体深度、温度等不适宜采用闭式地表水换热系统,并经环境评 古符合要求时,宜采用开式地表水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3)开式地表水换热系统取水口应选择水质较好的位置,且于回水口的上游、远离回水
口,应避免取水与回水短路。取水口(或取水口附近一定范围)应设置污物初步过滤装置。取 水口水流速度不宜大于1m/s。 4)开式地表水换热系统地表水侧应有过滤、灭藻、防腐等可靠的水处理措施,同时做 水质分析,选用适应水质条件的材质制造的冷剂一水热交换器或中间水一水热交换器,并在 热交换器选择时取合适的污垢系数。水处理不应污染水体, 5)开式地表水换热系统宜设可拆式板式热交换器作中间水一水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地 表水侧宜设反冲洗装置。 6)开式地表水换热系统中间水一水热交换器选用板式换热器时,设计接近温度(进换热 器的地表水温度与出换热器的热泵侧循环水温度之差)不应大于2℃。中间热交换器阻力宜 为7080kPa,不应大于100kPa 7)地表水水体环境保护要求较高或水质复杂,水体面积、水深与水温合适时,宜采用 闭式地表水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8)闭式地表水换热器的换热特性与规格应通过计算或试验确定。 9)闭式地表水换热器选择计算时,夏季工况换热器的接近温度(换热器出水温度与水体 温差值)为5~10%,一般南方地区换热器夏季设计进水温度可取31~36℃,北方地区可取 8~20℃。冬季工况换热器接近温度为2~6℃,一般南方地区换热器冬季设计进水温度可 仅48℃,北方地区可取0~3℃。 10)当地表水换热系统有低于0℃的可能性时,应采用防冻措施,包括采用20%酒精溶 液、20%乙烯乙二醇溶液、20%丙烯乙二醇溶液等作为换热器循环工质。 11)闭式地表水换热系统地表水换热器单元的阻力不应大于100kPa,各组换热器单元(组) 的环路集管应采用同程布置形式。环路集管比摩阻不宜大于100~150Pa/m,流速不宜大于 .5m/s。系统供回水管比摩阻不宜大于200Pa/m,流速不大于3.0m/s 12)地表水换热系统水下部分管道应采用化学稳定性好、耐腐蚀、比摩阻小、强度满足 具体工程要求的非金属管材与管件。所选用管材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管材的公 你压力与使用温度应满足工程要求。 13)地表水换热系统于室外裸露部分的管道及其他可能出现冻结部分的管道及其管件应 有保温措施。室外部分管道宜采用直理敷设方式,管道的直理深度等应符合有关技术规定 直理部分的管道可以不保温
3)地理管换热器设计计算宜根据现场实测岩土体及回填料的热物性参数、测试并的吸 放热特性参数,采用专用软件进行。垂直地理管换热器的设计可按《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 规范》GB50366一2005附录B给出的方法进行计算。 4)地理管换热器计算时,环路集管不应包括在地埋管换热器长度内。 5)水平地理管换热器可不设坡度敷设。最上层理管顶部应在冻土层以下0.4m,且距地 面不宜小于0.8m。单层管最佳理设深度为1.2~2.0m,双层管为1.6~2.4m。 6)竖直理管换热器理管深度宜大于20m,钻孔孔径宜大于0.11m,为满足换热需要 钻孔间距应通过计算确定,一般宜为4~6m。水平环路集管距地面不宜小于1.5m,且应在 冻土层以下0.6m 7)为确保地埋管换热器及时排气和强化换热,地埋管换热器内流体应保持紊流状态, 单U形管不宜小于0.6m/s,双U形管不宜小于0.4m/s,水平环路集管应敷设不小于0.002 的坡度。 8)竖直地理管环路两端应分别与水平供、回水环路集管相连接,且宜同程布置,为平 衡各环路的水流量和降低其压力损失,每对水平供、回水环路集管连接的竖直地理管环路数 宜相等。水平供、回水环路集管的间距不宜小于0.6m 9)竖直地理管环路也可采取分、集水器联接的方式,一定数量的地理管环路供、回水 管分别接人相应的分、集水器,分、集水器宜有平衡和调节各地理管环路流量的措施 10)地理管换热器的传热介质一般为水,在有可能冻结的地区,应在水中添加防冻剂
地理管换热系统设计时应根据实际选用的传热介质的水力特性进行水力计算。 11)地埋管换热系统宜采用变流量设计,以充分降低系统运行能耗。 12)在水源热泵机组外进行冷、热转换的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应在水系统管路上设置冬、 夏季节的功能转换阀门,转换阀门应性能可靠,严密不漏,并作出明显标识。 13)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在供冷、供热的同时,宜利用地源热泵系统的热回收功能提供 或预热)生活热水,不足部分由其他方式补充。生活热水的制备可以采用制冷剂环路加热或 水路加热的方式。生活热水的供应,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 2003的规定执行。 14)建筑物内系统循环水泵的流量,应按地源热泵机组蒸发器和冷凝器额定流量的较大 直确定,水泵扬程为管路、管件、末端设备、地源热泵机组蒸发器或冷凝器(选取较大值)的 阻力之和。
7.7燃气冷热电联供分布
1.燃气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系统适用于有天然气、煤层气等燃气供应的城市、地区。 可供这些地区内有冷、热、电需求的厂矿企业、商场、超市、宾馆、车站、机场、医院、体 育场馆,展览(博物)馆、写字楼、学校等建筑群或独立建筑物使用。 2.各类建筑或建筑群设置燃气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1)燃气冷热电联供能源站,应建造在主体建筑邻近处或大楼内,以减少电气线路损耗 和供热(冷)管线的热(冷)损失。 (2)一次能源梯级利用,能源利用综合效率大于80%。 (3)应做到环境友好,降低污染物排放量。 (4)适用于中小规模的分布式能源供应系统,发电能力宜不大于25MW (5)燃气冷热电能源站,宜设置在用户主体建筑或附属建筑内,并按其规模、燃气发电 装置类型可设在地上首层或地下(半地下)层或屋顶。站房应设在建筑物外侧的房间内,并应 遵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一2014等的相关规定。 3.为确保燃气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节能效益、社会经济效益,宜采用燃气冷
热电联供能源站供应范围内“自发自用,不售电”的原则。
7.7.2系统类型和设备配置
1.燃气冷热电联供分布式系统及设备配置,应根据核实后的冷、热、电负荷及其变化 青况,认真进行多方案的核算和比较确定。 2.各种类型的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由于燃机发电装置类型不同、余热回收和供冷、 共热装置的配置不同,各自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应用范围。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基本类型有: 1)燃气发电装置采用燃气轮机时,为充分利用烟气余热和烟气中的氧含量,宜采用: (1)燃气轮机+补燃型吸收式冷暖机(直燃机)。 (2)燃气轮机+余热吸收式冷暖机(直燃机)+电制冷机+燃气锅炉。 (3)燃气轮机+余热锅炉+蒸汽型吸收式制冷机+电制冷机+汽水换热装置+燃气锅炉。 (4)燃气轮机+余热锅炉+蒸汽型吸收式制冷机+热泵型电制冷机+电制冷机+换热装置+ 然气锅炉。 (5)燃气轮机+补燃型吸收式冷暖机(直燃机)+电制冷机, (6)燃气轮机+高压余热锅炉+汽轮发电机+低压余热锅炉+蓄热装置+蒸汽型吸收式制 令机+电制冷机+换热装置。 2)燃气发电装置采用燃气内燃机时,由于内燃机有烟气、缸套水等余热形式,为充分 利用余热,宜采用: (1)燃气内燃机+热水型吸收式制冷机+电制冷机+燃气锅炉。 (2)燃气内燃机+热水型吸收式制冷机+热泵型电制冷机+电制冷机+蓄冷装置+燃气锅 户。 (3)燃气内燃机+补燃型烟气热水型吸收式冷暖机(直燃机)+电制冷机。 3)燃气发电装置采用微燃机时,由于发电量小,当回热器的回热量可调时,宜采用: (1)微燃机+补燃型吸收式冷暖机(直燃机)。 (2)微燃机+热水型吸收式制冷机+电制冷机。 3.为合理进行燃气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设备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选择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时,应遵照”分配得当、各得所需、温度对口、梯级利用” 的原则,合理进行电力生产、供冷、供热设备的配置。 2)应以冷(热)负荷确定燃气发电机组容量,并同时做到“充分利用余热”、“充分发挥发 电能力”,优化系统内的设备组合、配置。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燃机发电装置的总装机容
量,宜为燃气冷热电能源站供应范围内的供电能力或电网接人点的供电能力的20%~30%。 3)在进行系统设备配置时,应以能源站供冷(热)范围的最小冷(热)负荷校核燃机的余 热量或余热制冷量,以确保燃机发电装置在夏季供冷期、冬季供暖期都能保持较高的负荷率。 4)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余热制冷量承担夏季供冷期的基本冷负荷,其不足冷量应以 电制冷、蓄冷装置等方式解决;余热量承担冬季供暖期的基本热负荷,其不足热量应以余热 直燃机或余热锅炉补燃、热泵、燃气锅炉、蓄热装置等方式解决。条件合适时,宜采用热泵 方式。 5)一个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宜选择两套燃机发电装置。当其燃机发电装置兼作应急发 电装置时,应满足该项目对应急发电装置的特殊要求,包括规定的应急启动时间、电压和频 率的稳定性等。 6)燃机发电装置的余热回收设备,宜按一对一的方式配置。 7)为充分利用燃机发电装置的烟气余热,应按温度对口”要求设置余热回收设施,并 尽量将烟气中的冷凝热进行回收,尽可能地降低烟气排放温度。例如燃气内燃机的各类余热 “对口利用"和在直燃机后设气一水换热器,将烟气温度降至小于100%,但需高于烟气的 露点温度。 4.燃气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系统的燃气发电装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冷热电联供用燃气发电装置可采用燃气内燃机、小型燃气轮机、微型燃气轮机、斯 特林发动机和燃料电池等。各类燃气发电装置的特性见表7.11。
表7.11不同燃气发电装置的特性
力、冷热电负荷及其变化情况等,进行一次能源利用率或节能率比较后确定。为提高一次能 源利用率,宜选用发电效率较高的燃气发电装置。 3)采用燃气内燃机时,应认真分析分布式能源系统供应范围内冷、热负荷类型、使用 特点,合理利用内燃机的各种余热,包括冷却水余热、烟气余热,在做好各运行时段的余热 平衡的前提下,优先将冷却水余热用于生产、生活供热。 4)采用单循环燃气轮机时,应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是否利用烟气中的氧含量采取 补燃措施,补充部分不足热量或冷量,增加系统调节能力。 5)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规模较大时,宜采用发电效率较高的燃气轮机发电装 置并经技术经济比较,优先采用双压余热锅炉,利用工业汽轮机或背压式汽轮机增加发电能 力,提高一次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 6)对于小于300kW的小型冷热电联供系统,应根据全年冷、热、电负荷和典型日冷 热、电负荷及其变化情况,在认真进行微燃机和内燃机的技术经济比较后,根据节能优先的 原则,确定采用哪一种燃气发电装置。 7)进行燃料电池发电装置的开发研究工作,为其产业化应用创造条件。 5.余热回收装置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要求: 1)根据燃气发电装置余热特点,应做到“温度对口、充分利用”,合理选择余热回收装 置,满足全年各季、各时段的供冷、供热需求。 2)采用燃气内燃机时,宜采用烟气吸收式冷暖机组和换热装置的组合或热水型吸收式 制冷机和换热装置的组合,对发电能力大的燃气内燃机,也可根据用户有蒸汽需求时采用余 热锅炉等。 3)采用燃气轮机时,宜采用余热锅炉(含双压型)与蒸汽吸收式制冷机、工业汽轮机直 联制冷机、换热装置的组合或烟气型吸收式冷暖机或补燃烟气型吸收式冷暖机等。 4)采用微燃机时,宜采用烟气吸收式冷暖机组或换热装置与热水型吸收式制冷机组合
寺。 5)双压余热锅炉的选择,应根据冷热负荷及其变化情况、燃机烟气参数、汽机发电机 的参数等因素确定。 6.为充分利用余热或均衡燃气发电装置的电力、余热回收与冷、热负荷的适应性,燃 气冷热电联供系统设置畜冷、畜热装置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对全天冷、热负荷变化较大的建筑采用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时,宜采用蓄热装置。 如公共建筑所需的生活热水供应、医院的消毒用蒸汽等,应采用一定容量的蒸汽/热水型畜 热装置。 2).采用冰蓄冷或水蓄冷装置时,其电制冷机的选型应与冷热电联供系统中的电制冷 设备选型一致或选用双工况电制冷机。 3).蓄冷、蓄热装置应设置完善的自控装置,以提高节能效益。 7.为适应目前燃气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系统生产的电力“自发自用”、“上网不售电” 的原则,为提高经济效益和一次能源利用率,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系统应设置一定容量的 电制冷机、热泵型电制冷机。电制冷机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电制冷机应选用能效系数(COP)较高的离心式、螺杆式电制冷机。电制冷机组的能 效系数(COP)不得低于表6.1.2一1的规定。 2)为充分发挥供热季燃气发电装置的发电能力,在条件适宜时优先采用热泵供热,提 高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节能和经济效益。 3)热泵的热源有海水、河水、中水、污水、土壤换热器、设回灌的水井等,条件许可 寸优先采用1海水、河水、中水、污水或土壤换热器等形式。 8.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采用燃气锅炉补充供热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根据热负荷及其变化情况,可采用热水型或蒸汽型燃气锅炉。 2)由于燃气锅炉为峰值补充热源,可选1台或1台以上。
7.7.3燃气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系统设计要点
1.燃气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2.燃气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的燃气供应系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填燃气设计 规范》GB50028一2006的规定。燃气供应压力应根据项目所在地区的供气条件和燃气发电 装置的需求确定。若需增压的燃气供应系统,应设置燃气增压机和缓冲设施。
3.根据目前国家的现行政策,燃气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系统生产的电力与城市电网 并网,但不售电。冷热电联供系统能源站应向供冷、供热服务区域供电,优化区域能源配置 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4.在燃煤热电厂的供热范围内,若有燃气供应时,可以建设燃气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 源系统,但应进行认真的节能和经济效益分析后确定。 5.燃气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系统,应符合下列节能指标要求: 1)全系统年平均能源综合利用率大于70%。 2)采用内燃机时,全系统年节能率应大于30%;采用燃气轮机时,全系统年节能率 应大于20%。燃气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节能率是在产生相同冷量、热量和电量的 状况下,联供相对于分供的一、二次能源节约率。 6.燃气冷热电能源站的年运行时间直接影响投资回报、节能效益和经济效益,能源站 内各台燃气发电装置的年运行时问宜大于4000h。 7.在冷热电联供系统能源站内,各台燃气发电装置的负荷率都宜大于80%, 8.燃气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建设规模,应按下列要求确定: 1)应认真分析研究所在项目的冷、热、电负荷及其变化情况,绘制典型日的冷、热、 电负荷曲线。能源站的供冷、供热能力宜按小时最大冷(热)负荷计算。 2)燃气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系统的电力生产能力的确定,应以冷(热)负荷定电,充 分利用余热、充分发挥发电能力为基本原则。燃气发电装置的单机额定容量宜小于25MW 3)燃气发电装置的设置台数,应根据所在项目的需求和能源供应的安全可靠性确定 宜设2台以上。 9.冷、热、电负荷及其变化的准确分析和确定,是正确选择冷热电联供设计方案,确 保投产后降低能耗和经济运行的主要依据和规划设计成功的前提 1)冷、热负荷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生产、生活冷、热负荷,应按用途、使用设备和使用热参数核实最大、平均和最小 的冷、热负荷,再乘以同时使用系数后,得到总冷、热负荷。并绘制典型日(一日或数日)的 逐时冷、热负荷曲线和年冷、热负荷曲线。 (2)采暖、空调冷、热负荷,根据各类建筑使用功能、使用参数、系统配置和运行特点 参照当地节能建筑能耗指标等要求,核实小时最大、平均和最小冷、热负荷,在乘以同时使 用系数后,得到采暖、空调总冷、热负荷。并绘制典型日一日或数日)的逐时冷、热负荷曲
线和年冷、热负荷曲线。 (3)设计冷、热负荷,应为生产、生活冷、热负荷及采暖、空调冷、热负荷之和,并根 据具体工程项目的使用特点和具体条件,确定同时使用系数和管网损失。 (4)根据冷热电联供的设计冷、热负荷绘制供冷期、供热期、过渡期典型日(一日或数 日)的逐时冷、热负荷曲线和年冷、热负荷曲线。 2)电负荷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认真核实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系统服务区域的电力负荷,并按各类电力负荷的 更用要求、日用电时间,供冷期、供暖期、过渡期电力负荷状况,绘制典型日(一日或数日 逐时电力负荷曲线和年负荷曲线。 (2)新建工程项目采用冷热电联供时,应根据各类用电设备的使用要求、电力负荷、 同时使用系数和在供冷期、供暖期、过渡期电力负荷及其变化情况等,绘制供冷期、供暖期 过渡期典型日逐时电力负荷曲线。若有可能可参照相似建筑或建筑群的实际电力负荷状况进 行绘制。 (3)在已建工程项目进行冷热电联供技术改造时,应根据该项目在最近1~2年的供冷 期、供暖期、过渡期典型日(一日或数日)的逐时实际电力负荷数据和各个月份电力负荷数据 绘制各时期典型日逐时电力负荷曲线,年电力负荷曲线
表7.1冷、热源机组能效指标比现行国家标准
4、集中供暖系统热水循环泵的耗电输热比和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等的有关规定(洁净区域、传染病房等 更用业高效和高效过滤器的特殊区域的单位风量耗功率可不满足规定。),且空调冷热水系 统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热)比比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6规定值低20%,评价分值为6分。 5、合理选择和优化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评价总分值为10分,根据系统能耗的降 低幅度按表7.2的规则评分
表7.2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能耗降低幅度评分规则
6、采取措施降低过渡季节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能耗,评价分值为6分。可采用的措 施有:调节空调机组新回风阀、新风设变频器、利用冷却塔做为空调冷源、新风换气机设旁 通阀等。 7、采取措施降低部分负荷、部分空间使用下的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能耗,评价总分
值为9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区分房间的朝向,细分供暖、空调区域,对系统进行分区控制,得3分;可采用的 措施有:水环热泵系统、VAV变风量空调系统、水系统分朝向设计等。 2)合理选配空调冷、热源机组台数与容量,制定实施根据负荷变化调节制冷(热)量 的控制策略,且空调冷源的部分负荷性能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的规定,得3分;可采用的措施有:制冷机组大小台数搭配调节、制冷机组变频调节 等措施。 3)水系统、风系统采用变频技术,且采取相应的水力平衡措施,得3分。可采用的措 施有:一次泵/二次泵变流量系统、VAV变风量空调系统等。 8、排风能量回收系统设计合理并运行可靠,评价分值为3分。可采用板式、板翅式、 转轮式、分体式等热回收系统及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 9、合理采用蓄冷蓄热系统,评价分值为3分。可采用冰蓄冷系统、水蓄冷系统、水 蓄热系统。 10、合理利用余热废热解决建筑的蒸汽、供暖或生活热水需求,评价分值为4分。有 废热利用的区域可采用吸收式漠化锂机组、热电冷联产系统等。 11、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评价总分值为10分,按7.3 的规则评分。可采用的太阳能空调系统(吸收式或光伏发电直驱式)、水(地)源热泵系统 等。
表7.3可再生能源利用评分规则
析),评价总分值为8分,根据冷却水补水使用非传统水源的量占总用水量的比例按表7.4 的规则评分
表7.4冷却水补水使用非传统水源的评分规则
13、主要功能房间室内噪声级,评价总分值为6分。噪声级达到现行国家标准《民用 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中的低限标准限值和高要求标准限值的平均值,得3分;达 到高要求标准限值,得6分。可采用的措施有:空调机房设吸声设施、管道设消声设施、 采用低风速送风、采用低噪音设备、对高噪音设备设置隔声设施等。 14、供暖空调系统末端现场可独立调节,评价总分值为8分。供暖、空调末端装置可 独立启停的主要功能房间数量比例达到70%,得4分;达到90%,得8分。可采用的措 施有:未端水阀采用比例积分阀、VAV变风量空调系统、分体空调系统、多联机空调系统 等。 15、优化建筑空间、平面布局和构造设计,改善自然通风效果,评价总分值为13分, 并按下列规则评分: 1)居住建筑:按下列2项的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a通风开口面积与房间地板面积的比例在夏热冬暖地区达到10%,在夏热冬冷地区达 到8%,在其他地区达到5%,得10分; b设有明卫,得3分。 2)公共建筑:根据在过渡季典型工况下主要功能房间平均自然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2 次/h的面积比例钢管拱桥(上、中、下承式)(实施)施工组织设计,按表7.5的规加评分,最高得13分
公共建筑过渡季典型工况下主要功能房间自然
16气流组织合理,评价总分值为7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重要功能区域供暖、通风与空调工况下的气流组织满足热环境设计参数要求,得4 分;可采用的措施有:分层空调系统、置换通风系统、地板送风系统、孔板送风系统、冷辐 时吊顶等。 2)避免卫生间、餐厅、地下车库等区域的空气和污染物串通到其他空间或室外活动场 所,得3分。 16、主要功能房间中人员密度较高且随时间变化大的区域设置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 平价总分值为8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对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并与通风系统联动,得5分; 2)实现室内污染物浓度超标实时报警,并与通风系统联动,得3分。 可采用VAV变风量系统或动力分布式变风量通风系统。 17、地下车库设置与排风设备联动的一氧化碳浓度监测装置,评价分值为5分 18、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清洗,评价总分值为6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 并累计: 1)制定空调通风设备和风管的检查和清洗计划,得2分; 2)实施第1款中的检查和清洗计划,且记录保存完整,得4分。 7.8.6绿色建筑的加分项: 1、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比国家现行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高20%,或者供暖空调
全年计算负荷降低幅度达到15%,评价分值为2分。 2、供暖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均优于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的规定以及现行有关国家标准能效节能评价值的要求,评价分值为1分。对电机 驱动的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直燃型和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单 元式空气调节机、风管送风式和屋顶式空调机组,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燃煤、燃油和 燃气锅炉,其能效指标比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规定值的提高 或降低幅度满足表7.6的要求;对房间空气调节器和家用燃气热水炉,其能效等级满足现行 有关国家标准规定的1级要求
DZ/T 0276.22-2015标准下载表7.6冷、热源机组能效指标比现行国家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提高或降低幅度
8.1.1图幅要求 图面布置应合理、美观、便于读图,图面填充度宜在80%左右;图纸短边不得加长, A0~A3幅面长边可根据需要加长,加长尺寸应符合制图标准。 同一工程所使用的图纸不宜多于两种幅面。 8.1.2图纸比例 平面图:1:501:1001:1501:200 组合平面图:1:2001:250 1:300 详图、剖面图:1:201:50 1:100 8.1.3文字要求 1.字高: 数字:平面图及详图标注2.5mm 设计说明、系统图及设备表标注3.0mm 汉字:3.0mm 2.字体采用华森统一字体,
9.7人防施工图设计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