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CS 684-2020 民用建筑太阳能冷热电联供工程技术规程.pdf

TCECS 684-2020 民用建筑太阳能冷热电联供工程技术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2.7 M
标准类别:城镇建设标准
资源ID:332080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ECS 684-2020 民用建筑太阳能冷热电联供工程技术规程.pdf

附录C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

C.1.1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的测试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测试前,应确保系统在正常负载条件下运行3d,测试 期间内的负载变化规律应与设计文件一致。 2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长期测试应包含供热测试和制冷 测试两个周期,供暖测试周期应与供暖期同步;制冷测试周期应 与空调期同步。长期测试周期内的平均负荷率不应小于30%。 3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短期测试应包含供暖测试和制冷 测试两个周期,每个周期时间不应少于.4d。短期测试期间的运 行工况应尽量接近系统的设计工况,且应在连续运行的状态下完 成。短期测试期间的系统平均负荷率不应小于50%,短期测试 期间室内温度的检测应在建筑物达到热稳定后进行。 4短期测试期间的室外环境平均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供暖周期测试的室外环境的平均温度应大于或等于供 暖室外计算温度且小于等于12℃; 2)制冷周期测试的空外环境的平均温度应大于或等于 25℃且小于或等于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5短期测试每一太阳辐照量区间测试天数不应少于1d,太 阳辐照区间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太阳辐照量小于8MJ/(m²·d); 2)太阳辐照量大于等于8MJ/(m²·d)且小于12MJ/(m²·d); 3)太阳辐照量大于等于12MJ/(m²·d)且小于16MJ/(m²·d); 4)太阳辐照量大于等于16MJ/(m²:d)

C.1.2民用建筑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节能量Ea应按下式计 算得出:

C.1.3民用建筑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可再生能源保证率 应按下式计算得出:

式中:f一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可再生能源保证率; E一 建筑能耗总量(kWh)DB32T 3913-2020 综合管廊矩形顶管工程技术标准.pdf,建筑供暖、空调、建筑照 明、电梯、生活热水系统的终端能耗,包含太阳能 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供冷、供热、供电量,计算中将 不同种类的能源按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能耗分

C.2.1对已建成运行的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评价应以短期 或者长期的测试结果为基础,对于拟建的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 的评价应以短期或者长期的模拟结果为基础。 C.2.2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费效比CBR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CBR一一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费效比(元/kWh); Czr一一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的增量成本(元),增量成本 依据项目单位提供的设计文件及采购方相关文 件进行核算,项目决算书中应对可再生能源的 增量成本有明确的计算和说明; Cd一一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增量成本(元),增量成本依 据项目单位提供的设计文件及采购方相关文件 进行核算,项目决算书中应对可再生能源的增 量成本有明确的计算和说明; CBR,一一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的费效比(元/kWh); CBRd一一太阳能光伏系统的费效比(元/kWh)。 C.2.3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期间的年二氧化碳减排量 Q.应按下式计算:

Qco, = Qro, +Qdco2

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期间的年二氧化碳减 排量(kg); 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供暖空调的年二氧化碳减 非量(kg),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可再生能源建 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GB/T50801的有关规定 进行计算; 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光伏发电的年二氧化碳减 非量(kg),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可再生能源建 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GB/T50801的有关规定 进行计算。

C.2.4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期间的年二氧化硫减排量 Qso应按下式计算:

Qso2 = Qrs02 十Qdsoz

排量(kg); Qrso2 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供暖空调的年二氧化硫减 排量(kg),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可再生能源建 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GB/T50801的有关规定 进行计算; Qdso2 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光伏发电的年二氧化硫减 排量(kg),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可再生能源建 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GB/T50801的有关规定 进行计算。 5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期间的年粉尘减排量的Q

C.2.5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期间的年粉尘减排量的Q 应按下式计算:

Qf = Qrfc +Qdfa

式中:Qfe 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期间的年粉尘减排量 (kg);

Qrfe一 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供暖空调的年粉尘减排量 (kg),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工程评价标准》GB/T50801的有关规定进行 计算; Qdfe 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光伏发电的年粉尘减排量 (kg),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工程评价标准》GB/T50801的有关规定进行 计算。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 “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按..… 执行”或“应符合………的规定”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规范》GB5021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 《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4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411 《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标准》GB50495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 《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797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GB/T5080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 《建筑光伏系统应用技术标准》GB/T51368 《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导则》GB/T8175 《蒸汽和热水型漠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GB/T18431 《民用建筑能耗分类及表示方法》GB/T34913

(32) 2 术语 (34) 系统设计 ? (36) 3. 1 一般规定……… (36) 3.2太阳能集热系统设计 (38) 3.3太阳能光伏系统设计 (40) 3. 4 蓄能系统设计 (41) 施工 (42) 4. 1 一般规定 (42) 4. 2 施工准备 (42) 4.3 系统施工 (43) 调试与验收 (45) 5. 1 调试 (45) 5.2验收 (46) 评价 (47)

1.0.1本条说明了制定本规程的目的和意义

本规程编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在民用建筑中应用太阳能冷热 电联供系统,充分发挥太阳能系统的节能效果。 太阳能作为开发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可再生能源,具有绿 色、节能、零排放的优点。大力发展太阳能建筑应用,是降低温 室气体排放,控制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我国绿色发展的 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虽然化石燃料资源储量低于世界平均值,但 国土面积辽阔,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对发展太阳能利用较为有 利。太阳能应用方式主要包括热利用和光伏发电。当前我国已经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热利用产品和光伏产品的生产和应用大 国,2014年我国太阳能集热系统安装量5240万m,其中工程 市场为2100万m²,零售市场为3140万m²;截至2016年底, 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3454万kW,累计装机容量7742万 kW,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均为全球第一。经过多年发展,太阳 能光伏发电技术正从示范工程应用逐步向工程化规模应用发展。 太阳能供热采暖和空调技术也在技术的成熟度和实际工程的应用 效果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自前国内太阳能建筑应用领域的标准规范仅针对太阳能采暖 系统,或者仅是太阳能空调系统,由于建筑负荷的不连续性,导 致民用建筑太阳能采暖系统非采暖季过热,太阳能空调系统非空 调李节闲置;同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配置不合理,导致太阳能 系统的节能效果不能充分发挥,造成资源浪费。为了充分发挥太 阳能系统的节能效果,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冷热电负荷特点,合理 配置太阳能系统,因此编制本规程是必要的。20世纪70年代以

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热利用产品和光伏产品的 生产和应用大国,太阳能生产技术及利用技术可靠性高,太阳能 是国家鼓励发展的可再生能源之一,本规程的编制综合考虑建筑 冷热电负荷的特点,对太阳能集热器和光伏系统进行合理的匹 配,可以在有限的可用安装面积下,实现太阳能系统的高效运 行,太阳能系统经济性将大大提升

1.0.2本条规定了本规程的适用范围

本规程主要对民用建筑中综合利用太阳能制冷、供暖、光伏 发电的工程进行了规定,单独利用太阳能制冷、供暖或发电的相 关规范已经比较完善,本规程中不再进行规定,可以直接引用现 行国家标准《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标准》GB50495、《民用 建筑太阳能空调工程技术规范》GB50787以及《建筑光伏系统 应用技术标准》GB/T51368。 1.0.3本条目的是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由于既有建筑建成 的年代参差不齐,有的建筑已使用多年,过去我国在抗震设计等 结构安全方面的要求也比较低,而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的集热 器、光伏组件需要安装在建筑物的外围护结构表面上,如屋面、 阳台或墙面等,从而加重了安装部位的结构承载负荷量,如果不 进行结构复核计算,就会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带来隐惠。 结构复核可以由原建筑设计单位或其他有资质的建筑设计单 应根据原施工图、竣工图、计算书进行,或经法定检测机构检 测,在不会影响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实施增设;否则,需进行结构 加固。结构加固措施按工程设计单位提出的具体方案实施 1.0.4民用建筑太阳能冷热电联供工程是建筑、太阳能热利用 和光伏发电应用领域多项技术的综合利用,在建筑领域,也涉及 建筑、结构、暖通空调、电气等多个专业。本规程只能针对太阳 能冷热电联供工程本身具有的特点进行规定和要求,不可能把所 有相关的专业技术规定都纳入其中,所以,与民用建筑太阳能冷 热电联供工程相关的其他国家现行标准都应遵守执行。

和光伏发电应用领域多项技术的综合利用,在建筑领域,也涉 建筑、结构、暖通空调、电气等多个专业。本规程只能针对太 能冷热电联供工程本身具有的特点进行规定和要求,不可能把 有相关的专业技术规定都纳入其中,所以,与民用建筑太阳能 热电联供工程相关的其他国家现行标准都应遵守执行。

2.0.1民用建筑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与常规分布式冷热电联 供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其主要输入能源为太阳能,通过集成太 阳能制冷、供热和发电技术,满足建筑空调、供暖和用电需求, 一般由太阳能集热系统、太阳能光伏系统、蓄能系统、制冷机 组、输配与末端系统、电气系统组成。其中制冷的实现一般有两 种途径,一是通过光伏发电或光热发电途径转化为电能,电能驱 动常规的电制冷机组制冷;二是先把太阳能转换为热能,利用热 能驱动热力制冷机组进行制冷,包括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太阳能 吸附式制冷、太阳能喷射式制冷以及在这3种方式的基础上延伸 出来的新的制冷方式

2.0.2设计空调系统负荷率用于计算太阳能集热系统的集热口

积。由于太阳能集热器安装面积的限制,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 一般可满足建筑部分区域的空调负荷,以实现集热系统全年综合 利用,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因此,设计空调系统负荷率是指设计 工况下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所提供的制冷量占建筑空调负荷的 份额。

2.0.3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节能量为换算到电力当量的

能供冷、供热、供电量,体现了系统利用太阳能满足建筑用能需 求总量,相应计算方法见本规程附录C。

2.0.4费效比是评价系统经济性的重要参数,考虑了初投资

2.0.5由于太阳能集热器、光伏组件安装面积的限制,太

冷热电联供系统一般可满足建筑部分冷、热、电需求。可再生 源保证率体现了系统利用太阳能满足建筑用能需求总量的程度

其中建筑能耗范围为供暖、空调、照明、生活热水、电梯等建筑 终端能耗。为方便比对,计算中需将供暖、空调、照明、生活热 水、电梯等建筑终端能耗通过转换系数统一换算到电力当量,相 应计算方法见本规程附录C。

3.1.1民用建筑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应由暖通空调专业工利 师和电气专业工程师等联合设计,在具体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系 统的高效运行,需要综合考虑太阳能集热器、蓄能系统、制冷机 组、辅助热源、光伏组件等装置之间的合理连接问题,既要保 设备布局紧凑,又要优化管路系统,减少管路损失。

3.1.2本条规定了民用建筑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设计的主

内容。其中太阳能集热系统、太阳能光伏系统、蓄能系统是区另 于一般建筑暖通空调与电气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在后续章节送 行了具体规定。

3.1.3本条规定了建筑冷/热负荷的计算方法。按现行国家标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的有关规 定,集中供暖空调系统的施工图设计,必须对每个房间冬季热负 荷和夏季逐时冷负荷进行计算。建筑冷/热负荷的正确计算对设 备选择、管道计算以及节能运行都起到关键作用,应用太阳能冷 热电联供系统的设计,也应符合相应规范要求,且与国家现行标 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夏热冬 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 准》GB50189保持一致。 3.1.4本条规定了建筑用电负荷的计算方法。按现行国家标准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的有关规定,供配电系统的 设计应按负荷等级、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建筑规模和发展规划 以及当地供由条件、合理确定设计方室,应用大阳能冷执电联供

3.1.4本条规定了建筑用电负荷的计算方法。按现行国家标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的有关规定,供配电系统白 设计应按负荷等级、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建筑规模和发展规女 以及当地供电条件,合理确定设计方案。应用太阳能冷热电联 系统的设计,也应符合相应规范要求。

3.1.5本条规定了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一般设计原

3.1.5本茶规定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一般设计原则。氏用 建筑的用能需求是多样的,其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设计应根 据建筑的功能、使用规律、负荷特点以及气候特征综合考虑。太 阳能集热系统和光伏系统应得到充分利用,实现太阳能的年综合 利用,提高系统的经济性

据建筑的功能、使用规律、负荷特点以及气候特征综合考虑。太 阳能集热系统和光伏系统应得到充分利用,实现太阳能的年综合 利用,提高系统的经济性。 3.1.6本条目的是保障公众权益和公共利益。目前我国的实际 情况,开发商为充分利用所购买的土地获取利润,容积率普遍偏 高,建筑物的底层房间往往只能刚刚达到规范要求的日照标准; 所以,虽然在屋顶上安装的太阳能集热系统或光伏组件本身高度 并不高,但也有可能影响到相邻建筑底层房间的日照时长;此 外,在阳台或墙面上安装有一定倾角的太阳能集热器或光伏组件 时,也有可能会影响下层房间的日照时长,在进行太阳能集热系 统设计时要予以充分重视。 3.1.7太阳能是间歇性能源,设置辅助供热供冷设备,其目的 是既要保证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稳定可靠运行,文要降低系统 的规模和投资,否则将造成过大的光伏、集热、蓄热设备、设施 和过高的初投资,在经济性上是不合理的。 辅助供热供冷能源应根据当地条件,选择城市热网、电、燃 气、燃油、工业余热或生物质燃料等。设备选择各类锅炉、换热 器和热泵等,做到因地制宜、经济适用。对选用辅助供冷供热源 的种类没有限制,但应和当地使用的实际能源种类相匹配,特别 是要与建筑物用于其他用途的常规能源类型和设备相匹配或相 一致。 3.1.8我国已全面推进供暖热计量和供暖收费改革,太阳能冷 热电联供系统应认真执行国家的政策要求;此外,只有通过对系 统性能的监测分析,才能筛选出有良好节能效益的优质工程,奖

3.1.6本条目的是保障公众权益和公共利益。目前我国的实际

情况,开发商为充分利用所购买的土地获取利润,容积率普遍偏 高,建筑物的底层房间往往只能刚刚达到规范要求的日照标准 所以,虽然在屋顶上安装的太阳能集热系统或光伏组件本身高度 并不高,但也有可能影响到相邻建筑底层房间的日照时长;此 外,在阳台或墙面上安装有一定倾角的太阳能集热器或光伏组件 时,也有可能会影响下层房间的日照时长,在进行太阳能集热系 统设计时要予以充分重视

3.1.7太阳能是间歇性能源,

是既要保证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稳定可靠运行,又要降低系统 的规模和投资,否则将造成过大的光伏、集热、蓄热设备、设施 和过高的初投资,在经济性上是不合理的。 辅助供热供冷能源应根据当地条件,选择城市热网、电、燃 气、燃油、工业余热或生物质燃料等。设备选择各类锅炉、换热 器和热泵等,做到因地制宜、经济适用。对选用辅助供冷供热源 的种类没有限制,但应和当地使用的实际能源种类相匹配,特别 是要与建筑物用于其他用途的常规能源类型和设备相匹配或相 一致

3.1.8我国已全面推进供暖热计量和供暖收费改革,太阳

热电联供系统应认真执行国家的政策要求;此外,只有通过对系 统性能的监测分析,才能筛选出有良好节能效益的优质工程,奖 优罚劣,促进太阳能冷热电联供技术的健康发展。所以,要求太 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设计安装计量装置。

3.1.9本条规定了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投入实际运行使用后

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能技术要求,自的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和工程安全。安全性能是太阳能供暖系统各项技术性能中最重要 的一项。大部分使用太阳能供暖系统的地区,冬季最低温度低于 0℃,安装在室外的集热系统可能发生冻结,使系统不能运行甚 至破坏管路、部件;即使考虑了系统的全年综合利用,也有可能 有其他偶发因素,因此,在太阳能集热系统中应设置防过热措施 和防冻措施。可靠性能强调了太阳能热利用系统应有抗击各种自 然条件的能力,强风、冰苞、雷击、地震等恶劣自然条件也可能 对室外安装的太阳能集热系统造成破坏;如果用电作为辅助热 源,还会有电气安全问题;所有这些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因素, 都必须在设计之初就认真对待,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加以防范。 3.1.10本条对民用建筑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节能、环保效益 预评估进行了规定。民用建筑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特点是能 够充分利用太阳能,替代常规能源,从而降低建筑能耗,减轻环 境污染。因此,在系统设计完成后,进行工程效益分析非常重 要,是不可缺少的设计程序。分析结果是系统方案选择和开发投 资的重要依据。承担民用建筑太阳能冷热电联供工程的设计单 位,应按完成的设计方案和施工图,以计算书的形式,给出该系 统的工程效益,从而使承担施工图审查的单位得以掌握所审查的 民用建筑太阳能冷热电联供工程的预期节能、环保、经济效益, 判定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1.12民用建筑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的末端供暖系统、设

备,与使用常规能源供热、空调的工程完全相同;因此,可以按 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进行管网和末端供暖系统、设备的设 计、施工、调试与验收,而无需在本规程中另行提出要求。

3.2.1本条规定了太阳能集热系统的设计原则。民用建筑太阳 能冷热电联供系统受太阳能集热器、光伏组件安装面积限制,

般可按满足建筑部分冷、热、电需求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 为实现太阳能最大化利用,集热系统既要保障稳定可靠运行,文 要兼顾供暖和空调的需求,实现全年综合利用。因此对于不同类 型的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集热器总面积计算方法不同。 3.2.2、3.2.3规定了太阳能集热系统集热面积计算方法。太阳 能集热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原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太阳能供热 采暖工程技术标准》GB50495、《民用建筑太阳能空调工程技术 规范》GB50787、《建筑光伏系统应用技术标准》GB/T51368 的有关规定。本条规定了直接供暖系统与直接热力驱动的吸收式 制冷空调系统在方案或初步设计阶段,确定太阳能集热器总面积 的计算原则和计算方法。由于间接系统换热器内外需保持一定的 换热温差,与直接系统相比,间接系统的集热器工作温度较高, 使得集热器效率稍有降低,所以,间接系统集热器面积要大于直 接系统。

3.2.4本条规定了太阳能集热系统设计流量的计算方法。其

的计算参数A是单块太阳能集热器的总面积,而优化系统设计 流量的关键是要合理确定太阳能集热器的单位面积流量。太阳能 集热器的单位面积流量g与太阳能集热器的特性和用途有关 对应集热器本身的热性能和不同的用途,单位面积流量g的选 取值是不同的。国外企业的普遍做法是根据其产品的不同用途 制冷、供暖、供热水或加热泳池等,委托相关的权威性检测 机构给出与产品热性能相对应、在不同用途运行工况下单位面积 流量的合理选值,并列人企业产品样本,供用户使用;而我国企 业目前对产品优化和性能检测的认识水平还不高,大部分企业的 产品都缺乏该项检测数据。因此,可参考《太阳能住宅供热综合 系统设计手册》《SolarHeatingSystemsforHouses,A DesignHandbookForSolarCombisystems》等国外资料,并依 据我国产品的相关性能和各地的资源、气候条件,通过模拟计算 和实验验证,给出优化值。

3.2.5直接式太阳能集热系统中的工作介质是水,冬季气

于0℃时容易发生冻结现象,如果温度不是过低,处于低温状态 的时间也不长,系统还可能再恢复正常工作,否则系统就可能被 冻坏。因此,以冬季最低环境温度一5℃为界,在低于一5℃的地 区,采用间接式太阳能集热系统,可使用防冻液工作介质,从而 满足防冻要求。

3.3太阳能光伏系统设计

3.3.1本条规定了太阳能光伏系统设计的一般原则。

3.3.1本条规定了太阳能光伏系统设计的一般原则。 3.3.2本条规定了太阳能光伏系统设计容量的计算方法,其年 发电量应满足以下用电需求: 1太阳能集热系统水泵、风机等设备年耗电量。太阳能集 热系统的集热量与光伏系统的发电量都与太阳辐照量具有直接相 关性,用光伏系统发电驱动集热系统的风机、水泵等动力装置: 有利于实现光伏系统的自发自用。 2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制冷机组年耗电量。民用建筑 冷负荷也与太阳辐照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系统制冷耗电量与太 阳辐照量相关,光伏系统发电量满足制冷系统需求进行设计,可 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发自用,减少光伏系统发电并网等过程的 转换损失,实现更高的可再生能源保证率,提高太阳能冷热电联 供系统的整体效率。 3部分建筑照明、电梯等用电需求。民用建筑太阳能冷热 电联供系统的光伏系统除满足太阳能集热系统、制冷机组耗电以 外,还应满足一部分建筑用电需求。 3.3.3光伏组件形式的选择以及安装数量、安装位置的确定需 要与建筑师配合进行设计,在设备承载及安装固定等方面需要与 结构专业配合,在电气、通风、排水等方面与设备专业配合,实 现光伏系统与建筑的良好结合。在综合考虑空调系统性能、用电 负益发由效率发由量由气和结构安全适用美观的前提

要与建筑师配合进行设计,在设备承载及安装固定等方面需要 结构专业配合,在电气、通风、排水等方面与设备专业配合,实 现光伏系统与建筑的良好结合。在综合考虑空调系统性能、用目 负荷、发电效率、发电量、电气和结构安全、适用、美观的前

下,应优先选用光伏构件,并应与建筑模数相协调,满足安装、 清洁、维护和局部更换的要求。

清洁、维护和局部更换的要求。 3.3.4光伏系统设计需要根据选定的光伏发电系统类型,确定 光伏组件形式、安装面积、尺寸大小、安装位置方式,考虑连接 管线走向及辅助能源和辅助设施条件,明确光伏发电系统各部分 的相对关系,合理安排光伏发电系统各组成部分在建筑中的位 置,并满足所在部位防水、排水等技术要求。安装光伏系统的建 筑不应降低建筑本身或相邻建筑的建筑日照标准。合理规划光伏 组件的安装位置,避免建筑周围的环境要素遮挡投射到光伏组件 上的阳光。预测光伏构件可能引起的二次辐射光污染对本建筑或 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3.4光伏系统设计需要根据选定的光伏发电系统类

3.4.1基于太阳能发电宜“即产即用”原则,且目前蓄电成本 高于蓄热系统,因此在具备并网条件时,光伏系统发电应按照 “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原则使用。

液体工质集热器短期蓄热系统、液体工质集热器季节蓄热系统和 空气集热器短期蓄热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主要采用蓄电池 作为蓄电系统。实际工程中,太阳能集热系统形式、系统性能、 系统投资,冷、热、电负荷和供能匹配是影响蓄能系统选型的主 要因素;在进行蓄能系统选型时,应通过对上述影响因素的综合 技术经济分析,合理选取与工程具体条件最为适宜的系统,并确 定系统规模,

3.4.3对于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其对太阳能集热系统的

热温度要求高于常规生活热水需求,与环境温差更大,因此蓄热 系统应靠近集热系统,减少管路长度,同时做好保温措施,否则 会影响太阳能制冷、供热性能。

4.1.1现行国家标准《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标准》GB 50495、《民用建筑太阳能空调工程技术规范》GB50787和《建 筑光伏系统应用技术标准》GB/T51368规范了相应设备与管线 的施工要求,应遵照执行。此外,相关的国家现行标准还有《民 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建筑给水排 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通风与空调工程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及《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JGJ 142等。

设施的安装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中 有详细描述,应遵照执行。

门的太阳能工程公司承担,作为一个独立工程实施完成,而太阳 能供暖及空调系统的安装与土建、装修等相关施工作业有很强的 关联性。所以,必须强调施工组织设计,以避免差错,提高施工 效率。

4.2.1本条的提出是由于目前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施工安装 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不按规范施工的现象时有发生。所 以,着重强调必要的施工条件,严禁不满足条件的盲目施工。 4.2.2光伏系统安装时应采取防触电措施,确保人员安全,如: 穿绝缘鞋,戴低压绝缘手套,使用绝缘工具当大阳能系统安装

穿绝缘鞋、戴低压绝缘手套、使用绝缘工具;当太阳能系统安装

位置上空有架空电线时,应采取保护和隔离措施;不应在雨、 雪、大风天作业。

4.2.3由于太阳能系统常年暴露在较恶劣的室外环境下,本

规定了太阳能集热系统连接管线、部件、阀门等配件选用的材米 应能耐受高温,以防止系统破坏,提高系统部件的耐久性和系 工作寿命

.4本条对进场安装的系统产品、配件、材料及其性能提出

4.2.4本条对进场安装的系统产品、配件、材料及其性自

了要求,规定了集热器、空调系统、光伏构件等进场产品应提 相应的性能检测报告。

4.2.5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安装一般在土建工程完工后

行,而土建部位的施工通常由其他施工单位完成,本条强调了 土建相关部位的保护

4.3.1目前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施工安装人员的技术水平参 差不齐,为规范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的施工安装,应先设计后 施工,严禁无设计的盲目施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以及安 全措施应经监理和建设方审批后方可施工。既有建筑的建造年 代,承载状况等均不同,安装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时,应根据 具体情况,选择支架式、叠合式或一体式的安装方法。 (直左层面结板层

具体情况,选择支架式、叠合式或一体式的安装方法。 4.3.2一般情况下,太阳能系统的承重基座都是在屋面结构层 上现场砌(浇)筑,需要刨开屋面面层做基座,因此将破坏原有 的防水结构,基座完工后,被破坏的部位需要重做防水。对理埋设 在坡屋面结构层预埋件的施工工序的规定,对新建建筑和既有建 筑改造同样适用。实际施工中,钢结构支架及预理件的防腐多被 忽视,会影响系统寿命

4.3.2 一般情况下,太阳能系统的承重基座都是

4.3.4光伏系统安装时应采取安全措施,以保证设备、系统和

4.3.4光伏系统安装时应采取安全措施,以保证设备、系统和 人员的安全。

4.3.5本条规定了蓄热系统现场施工制作时的要求,以保证

热系统质量和施工安全。 1蓄热系统施工时,除应按照设计规定,满足系统的承压 和承受土壤等荷载的要求外,在施工过程中,还应严格施工程 序,防止因土壤等荷载造成安全事故。 2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规定的施工方法,进行蓄 热系统的防水施工,保证蓄热系统的防渗性能。 3为保证蓄热系统的工作寿命,减轻日常维护工作量,避 免危及人员健康、安全,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规定的施 工方法,选择内壁防腐涂料,进行蓄热系统及内部部件的防腐蚀 处理。

及验收规范》GB50274及《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规定了空调设备及系统的施工要求,应遵照执行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和《建 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中已有详细规定,遵 照执行即可

4.3.8为保证系统运行的电气安全,系统中的全部电气设备和

与电气设备相连接的金属部件应做接地处理。而电气接地装置的 施工在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 范》GB50169中已有规定,遵照执行即可

5.1.1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需由专业人员才能完成系统调试

5.1.1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需由专业人员才能完成系统调证 系统调试是使系统功能正常发挥的调整过程,也是对工程质量 行检验的过程

5.1.2本条规定了系统调试需包括的项目

5.1.4系统联动调试主要指按照实际运行工况进行系统

5.1.5本条规定了系统联动调试的运行参数应符合的要求。

1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对供暖系统的流量、供水温度等参数的联动调试结果与系 统设计值之间的容许偏差有详细规定,应严格执行,以保证系统 投入使用后能正常运行。 2本条的额定工况指太阳能集热系统在系统流量或风量等 于系统的设计流量或设计风量的条件下工作。 3针对短期蓄热系统和季节蓄热系统,本条太阳能集热系 统的额定工况是不相同的,具体的集热系统工作条件如下: 1)短期蓄热系统:日太阳辐照量接近于当地纬度倾角平 面12月的月平均日太阳辐照量,日平均室外温度接近 于当地12月的月平均环境温度; 2)季节蓄热系统:日太阳辐照量接近于当地纬度倾角平 面的年平均日太阳辐照量,日平均室外温度接近于当 地的年平均环境温度:通常情况下以3月、9月(春

分、秋分节气所在月)的条件最为接近。 集热系统进出口工质的设计温差△t可用下式计算得出

式中:QH 建筑物耗热量(W); f 系统的设计太阳能保证率(%); 水的比热容,4187[J/(kg·℃)]; P 热水密度(kg/L); G 系统设计流量(L/s)

At = QHJ pcG

市政安全文明施工方案5.2.1本条规定了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的验收步骤。

5.2.1本茶规定了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的验收步骤。 5.2.2本条强调了在验收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前应先完成相 关的隐蔽工程验收,并对其工程验收文件进行认真的审核与 验收。 5.2.3本条强调了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验收记录、资料验收 归档的重要性。

5.2.4 本条强调了竣工验收应提交的材料。实际工程中,一些

施工单位对施工材料不够重视,这会对后期的设备运行造成 患DL/T 846.6-2018 高电压测试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第6部分:六氟化硫气体检漏仪,应予以注意。

6.0.1本条规定了太阳能冷热电联供工程的评价指标:

1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太阳能保证率是衡量太阳能制 令供暖占建筑耗能比例的一个关键性参数,也是影响太阳能冷热 电联供系统经济性能的重要指标。实际选用的太阳能冷热电联供 系统的太阳能保证率与系统使用期内的太阳辐照、气候条件、产 品与系统的热性能、供暖热负荷、空调冷负荷、电负荷、末端设 备特点、系统成本和开发商的预期投资规模等因素有关。太阳能 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太阳能保证率不同,常规能源替代量就不同, 造价、节能、环保和社会效益也就不同 3太阳能冷热电联供工程的可再生能源保证率是体现太阳 能冷热电联供系统利用太阳能满足建筑用能需求的重要参数。由 于目前我国在用的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形式多样,运行效果差 异较大,因此本规程暂未给出可再生能源保证率的具体指标要 求,但该项指标应符合项目立项可行性报告等相关文件的要求。 4现行国家标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 GB/T50801给出了太阳能热利用系统与光伏系统的常规能源替 代量、二氧化碳减排量、二氧化硫减排量、粉尘减排量计算方 法,可供太阳能冷热电联供工程评价过程应用 6.0.2民用建筑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评价以测试的数据为 基础,评价的结果也以具体的数值进行描述,因此应进行实际测 试。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包括供暖、空调、发电系统,需测试 的项且不尽相同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