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515-2018 电站弯管

DL/T 515-2018 电站弯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L/T 515-2018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3.2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01696
下载资源

DL/T 515-2018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L/T 515-2018 电站弯管

a)热弯弯管的直管段长度不宜小于管子外径;对于感应加热弯管,推荐的直管段长度参见附录A 表A.2。 b)对于外径D。≤610mm的管子,感应加热弯管两个连续弯之间的直管段长度不宜小于610mm; 对于外径D。>610mm的管子,感应加热弯管两个连续弯之间的直管段长度不宜小于 1500mm c)冷弯弯管的两端直管段及两个连续弯之间的直管段长度不宜小于管子外径的2倍。 5.4.2弯管过程中管子不应与腐蚀性介质或有害物质接触。 5.4.3应按评定合格的弯管工艺进行弯管,不应弯制评定范围以外的钢管。热弯弯管宜采用感应加热 方法进行弯制。螺旋焊管和直缝焊管不宜用作冷弯弯管。 44热套变管应严格控制加热温度和加热范围奥氏体不锈钢管热套时应防止加热过程中的渗础关

的敏化温度。热弯弯管推荐的加热温度及冷却方

5.5.1需要热处理的弯管,应采用整体热处理方法,并应符合DL/T819的规定。 5.5.2公称壁厚大于19.0mm的碳钢管,若弯制温度低于900℃,弯制后应对弯管进行回火热处理。 5.5.3对于外径D。<114.3mm或公称壁厚小于12.7mm的合金钢管(蠕变强度增强型铁素体钢和奥氏 体钢除外),热弯后应进行回火热处理。对于外径D。≥114.3mm或公称壁厚大于或等于12.7mm的合金 钢管(螨变强度增强型铁素体钢和奥氏体钢除外),弯制成形后应按下述要求进行热处理: a)对于冷弯弯管,应进行消除应力热处理,推荐的热处理制度参见附录A表A.4; b)对于热弯弯管,应按弯管合格工艺评定文件或设计要求进行完全退火、正火加回火或回火热处 理,推荐的热处理制度参见附录B表B.5。

JGJ/T 436-2018 住宅建筑室内装修污染控制技术标准5.5.6奥氏体钢管弯制成形后热处理要求如下:

5.5.6奥氏体钢管弯制成形后热处理要求如下:

奥氏体钢管弯制成形后热处理要求如下: a)冷弯成形后的热处理要求应根据设计温度及变形应变率确定(参见附录A表A.5),弯管 应变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D。—管子外径,mm; R—弯曲半径,mm

口果热弯弯管的弯制成形结束温度不低于附录A表A.5规定的最低热处理温度,同时温度保 寺时间按管子壁厚达到0.8min/mm且不少于10min,则可不进行热处理

DL/T5152018

DL /T 515 2018

c)未列入附录A表A.1中的奥氏体合金钢管弯后不强制要求热处理。 5.5.7对15Ni1MnMoNbCu材料的热弯弯管或变形应变率超过5%的冷弯弯管,应按相应钢管材料标 维要求进行热处理。 5.5.8对于规格、材料在5.5.2~5.5.7规定之外的弯管,其热处理要求应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5.5.9热处理后,当弯管角度超出允许偏差值时,对碳素钢及合金钢管(端变强度增强型铁素体钢除 外),可采用低于该钢种回火温度30℃的温度进行校正;对10Cr9Mo1VNbN、10Cr9MoW2VNbBN、 10Cr11MoW2VNbCu1BN和11Cr9Mo1W1VNbBN钢管,校正加热温度不应高于675;对 07Cr2MoW2VNbB钢管,校正加热温度不应高于575℃。

5.6.1弯管表面不应有裂纹、折叠、重皮、凹陷、尖锐划痕等缺陷。表面发现裂纹、重皮等缺陷,应 逐步修磨直至缺陷完全消除,修磨后的实际壁厚应符合5.6.3的要求。 5.6.2弯管不应有过烧组织,不应出现晶间裂纹。 5.6.3弯管实测壁厚不应小于弯管相应部位的设计最小壁厚,且任何一点的实测壁厚不应小于与其相 连直管的最小壁厚。对电站汽水管道,直管最小壁厚及弯管外弧面、内弧面和中性层的壁厚应分别按 DL/T5054一2016中5.2和5.3相应公式计算确定;对GB/T32270规定的锅炉本体管道,直管最小壁厚 及弯管外弧面、内弧面和中性层的壁厚应按照GB/T16507.4的要求计算确定。 5.6.4热弯弯管的不圆度不应大于7%:冷弯弯管的不圆度不应大于8%:对于主蒸汽管道、再热蒸汽 管道及设计压力大于8MPa的管道,弯管不圆度不应大于5%。弯管两端直管段端部的不圆度应符合相 应钢管技术标准要求。 5.6.5平面弯管弯曲角度(见图1)的允许偏差为土0.5°;不在同一平面上两个连续弯空间夹角B (见图2)的允许偏差要求为: a)当夹角成90°时,允许偏差为土1°; b)当夹角不成90°时,允许偏差为土1.5°。 5.6.6弯管的弯曲半径允许偏差为土1%R,且不应超过土50mm。 5.6.7热弯弯管的波浪度不应大于2%,冷弯弯管的波浪度不应大于3%,且波距A与波高h之比应大 于12(见图3)。 5.6.8同一平面上弯管(包括两个连续弯)的平面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同一平面上弯管的平面度

驾管两端玻得合设计图纸或D门869的规定 0弯管两端坡口加工后的结构尺寸L(见图1)的允许偏差△L应符合表3的规定

5.6.10弯管两端坡口加工后的结构尺寸L(见图1)的允许偏差△L应符合表3

图1平面弯管弯曲角度允许偏差

DL /T 515 2018

中性层中心线上各取1~3点进行检验,检验结果

用外卡尺或卡规、直尺在弯管弯曲部分至少均匀取5个截面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5.6.4的要求

平面夹角6可采用角度尺、放样检查或通过测量以弯管两端直管段中心线为两边的三角形的三 a、b、℃(如图4所示),用式(2)或式(3)进行计算。空间夹角通过放样测量。检验结果应 6.5的要求

图4弯曲角度计算示意图

弯管弯曲半径可采用样板、钢直尺在弯管中心平面上测量或用钢卷尺、划规划出弯管理论弧线后 进行摆样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5.6.6的要求。

用卡尺、卡规和直尺在目测波浪度最大的两个相邻波峰及波谷处测量波高和波距,波浪度及波距 与波高比值应符合5.6.7的要求。

将弯管水平放置在平台上,呈自然状态,用塞尺、标准塞块或内卡规和直尺检验,检验结果应符 合5.6.8的要求。

用游标卡尺、万能角度尺或角度样板尺对加工好的坡口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5.6.9的要求

DL/T5152018

按照GB/T231.1、GB/T17394. 邮部 各检验3个~5个测点,每个测点取5个读数的平 该测点的硬度,检验结果应符合5.6.11的量

在弯管直管段上应醒目地标示出直径、壁厚、钢号、弯曲半径、弯曲角度(或以供需双方商定的 内容进行标记),以及制造厂名、制造日期等内容。主蒸汽管道、再热蒸汽管道和主给水管道的弯管还 应在直管段上用钢印作材料标记(包括钢号和钢管炉批号)。

雪管两端坡口应采取防锈措施,并用木制、金属、塑料或橡胶封盖予以保护。不锈钢弯管不

DL/T515—2018 用对其有危害的材料进行包装

弯管贮存期间不应与腐蚀性介质或有害物质相接触。

弯管出厂质量文件应包括: a)外观检查及无损检测报告; b)弯曲角度、尺寸与形状偏差(包括弯曲半径、壁厚、不圆度、平面度、波浪度、结构尺寸、坡 口尺寸等)检验报告; c)合金钢弯管的硬度和显微组织检验报告: d)热处理报告(适用时)

DL./T 515 2018

DL./T 515 2018

A.4铁素体钢管冷弯后推荐的热处理制度!

铁素体钢管冷弯后推荐的热处理制度见表A.4

表A.4铁素体钢管冷弯后推荐的热处理制度

5奥氏体钢管冷弯后推荐的热处理要求见表A.

表A.5奥氏体钢管冷弯后推荐的热处理要求

DL/T5152018

DL/T 5152018

DL/T5152018

DL/T5152018

DL/T515=2018

DL/T5152018

DL/T5152018

DL/T 515 2018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弯管弯制前的推荐直管壁厚 C.1为补偿弯制过程中弯管外弧侧受拉引起的减薄量,弯制弯管用的直管壁厚宜符合本附录的规定, C.2对于感应加热弯管,弯制前的直管最小壁厚推荐值见表C.1。

为补偿弯制过程中弯管外弧侧受拉引起的减薄量,弯制弯管用的直管壁厚宜符合本附录的规定 对于感应加热弯管,弯制前的直管最小壁厚推荐值见表C.1。

C.1感应加热弯管弯制前的推荐直管最小壁厚

C.3对于冷弯弯管,弯制前的直管最小壁厚推荐值见表C.2。

表C.2冷弯弯管弯制前的推荐直管最小壁厚

DL/T515—2018

DL / T 515 2018

工艺评定。当已掌握该钢号热弯曲性能,且其化学成分、力学性能与表D.1中 某钢号已进行过合格工艺评定时T/CBDA 4-2016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木质部品,该进口钢管材料可免做弯管工艺评定。 D.2.4工艺评定的几何准则如下: a)较小R/D。的弯管的合格评定结果适用于较大R/D。的弯管。 b)评定的钢管壁厚S的有效范围为0.7S~1.5S。 c)评定的钢管外径D。的有效范围为: 1)D。≤50mm; 2)50mm150mm时,外径有效范围为0.5D。~1.8D。 注:当需要对设备负荷进行验证时,应选用最大规格的钢管进行评定。 D.2.5改变弯制工艺参数(感应加热温度、冷却方式、变形速度)时,需重新评定。 D.2.6改变热处理工艺类型(如正火、回火或正火加回火等)时,需重新评定。

弯曲角度应大于或等于70°,并能满足试验取样所需要的长度

D.3.2检验与试验项目

0.3.2.1检验与试验项目、要求和试验方法见表D.2.

.3.2.1检验与试验项目、要求和试验方法见表D.2。 D.3.2.2在成形前,应对试件的受拉区进行目视检查和表面无损检测。

表D.2检验与试验项目、要求和试验方法

D.4.1弯管的成品质量要求应符合本标准5.6的规定。 D.4.2弯管相关部位取样的力学性能试验值应符合相应钢管技术标准要求。 D.4.3显微组织、晶粒度应符合相应钢管技术标准要求,在大于或等于400倍金相组织照片中,不应 发现晶间裂纹。 D.4.4不允许对弯管进行焊接修复或返修。 D.4.5试验用试样的取样位置:

YD/T 3428-2018 通信机房用光纤槽道.pdf弯管受拉侧的起弯部; 弯管受拉侧的中部: 弯管受拉侧的接火点(需要时); 弯管受拉侧的终弯部。

弯管工艺评定文件应至少包括: a)原材料质量证明书。 硬度检验报告。 c) 室温拉伸试验报告。 设计温度下的拉伸试验报告。 e) 夏比冲击试验报告。 f) 显微组织与晶粒度检验报告(包括显微组织照片)。 g) 外观检查及无损检测(超声及磁粉或渗透)报告、 h)尺寸、壁厚检验报告及弯管的结构尺寸图。 弯管工艺卡、热处理工艺卡及弯管、热处理工艺记录 i) 取样位置示意图和各试样标记说明。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