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5204-2017 风力发电机组 安全手册

GB/T 35204-2017 风力发电机组 安全手册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GB/T 35204-2017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9.9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04207
下载资源

GB/T 35204-2017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35204-2017 风力发电机组 安全手册

爬梯助力器使用指南包含助力器结构说明和使用步骤说明,样式可采用图D.1所

图D.1助爬器使用指南

JT/T 1166-2017 桥梁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无损检测GB/T352042017

D.2机组升降机操作和安全注意事项样式

机组升降机使用及紧急逃生须知可包含:风机升降机机构介绍、升降机操作和安全注意事项,具 式见图D.2

图D.2机组升降机操作和安全注意事项样式

D.3.1机组叶轮锁定挂牌上锁的样式见图D

D.3.2电气设备挂牌上锁的样式见图D.4

2电气设备挂牌上锁的样式见图D.4

GB/T352042017

几组叶轮锁定挂牌上锁的

D.4机组逃生路线图样

机组逃生路线图样式见图D.5。

图D.4电气设备挂牌上锁的样式

GB/T352042017

图D.5机组逃生路线图样式

D.5高空逃生速降器使用指南样式

D.5高空逃生速降器使用指南样式

高空逃生速降器使用指南样式见图D.6.

GB/T352042017

高空逃生速降器使用指南

GB/T35204—2017

D.6升降机(机组电梯)的逃生步骤样式

图D.7升降机(机组电梯)的逃生步骤样式

GB/T352042017

中署病人先是感觉头痛、头晕 更出现呼吸急促、出虚汗、面色 肉和四肢疫挛

发现有人中署,应立即将病人脱离高温环境,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让病人仰卧躺下休息,解开腰带 和衣扣,并用凉水浸湿的毛巾敷在额头上,以帮助散热降温,或在头部置冰袋等方法降温,并及时给病人 1服盐水。如病人意识不清,可用手指甲或针刺人中、合谷等穴位,待病人清醒后,给喝一些含盐的凉开 水、浓凉茶或清凉饮料。也可口服清凉药物如人丹、十滴水、霍香正气水等。中暑轻的病人,一般经过急 敏和休息后,能很快恢复健康,但中暑严重的病人,应送医院抢救治疗

E.2.1冻伤后的处理方法

E.2.2冻伤处理时的注意事项

E.2.2.1冻伤使肌肉僵直,严重者深及骨骼,在救护搬运过程中动作要轻柔,不要强使其肢体弯曲活

E.2.2.1冻伤使肌肉僵直,严重者深及骨骼,在救护搬运过程中动作要轻柔,不要强使其肢体弯曲活 动,以免加重损伤,应使用担架,将伤员平卧并拾至温暖室内救治, E.2.2.2将伤员身上潮湿的衣服剪去后用干燥柔软的衣服覆盖,不得烤火或搓雪。

GB/T35204—2017

E.3.1引起烫伤的物质

烧伤和烫伤一般由火焰、沸水、热油、电流、辐线、化学物质(强酸、强碱)等物质引起的,最常见的是 火焰烧伤、热水、热油烫伤。

E.3.2现场急救方法

E.3.2.1立即脱离险境,但不能带火奔跑,这样不利于灭火,并加重呼吸道烧伤。 E.3.2.2 带火者迅速卧倒,就地打滚灭火,或用水灭火,也可用棉被、大衣等覆盖火。 E.3.2.3 冷却受伤部位,用冷自来水冲洗伤肢冷却烧伤处, E.3.2.4 脱掉伤处的手表、戒指、衣物。 E.3.2.5 消毒敷料(或清洗毛巾、床单等覆盖伤处, E.3.2.6 勿刺破水泡,伤处勿涂药膏,勿粘贴受伤皮肤。 E.3.2.7 口渴严重时可饮盐水,以减少皮肤渗出,有利于预防休克。 E.3.2.8讯速转送医院

E.3.3现场急救时的注意事项

.3.3.1电灼伤、火焰烧伤或高温气、水烫伤均应保持伤口清洁。伤员的衣服鞋袜用剪力剪开后除去 劳口全部用清洁布片覆盖,防止污染。 E.3.3.2未经医务人员同意,灼伤部位不宜敷搽任何东西和药物。 包.3.3.3送医院途中,可给伤员多次少量口服糖盐水

食物中毒是因为食入细菌污染的食物或者含直然毒素的食物所导致

E.4.2发生食物中毒后的紧急救护

包.4.2.1呼救:立即向急救中心120呼救,送中毒者医院进行洗胃、导泻、灌肠, E.4.2.2催吐:用人工刺激法,用手指或钝物刺激中毒者咽弓及咽后壁,引起呕吐,同时注意,避免呕吐 吴吸而发生室息。 E.4.2.3妥善处理可疑食物:对可疑有毒的食物,禁止再食用,收集呕吐物、排泄物及血尿送到医院做 毒物分析。 E.4.2.4防止脱水:轻症中毒者应多饮盐开水、茶水或姜糖水、稀米汤等。重症中毒者要禁食8h~12h, 可静脉输液,待病情好转后,再进些米汤、稀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 E.4.2.5向上级报告:除做好以上工作外应及时向所在地食品卫生监督机构报告

E.4.3一氧化碳(煤气)中毒

暖。防止继发性呼吸道感染。 1.3.2对清醒者给喝热糖茶水,有条件时尽可能吸人氧气

GB/T352042017

E.4.3.3对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者,应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且坚持在2h以上,清理呕吐物,并保持呼 吸道畅通。对心跳停止者,进行心肺复苏,同时呼叫急救中心救治

E.5.1被狗或猫咬伤后,应立即用浓肥皂水冲洗伤口,同时用挤压法自上而下将残留伤口内唾液挤出 然后再用碘酒涂搽伤口。少量出血时,不要急于止血,也不要包扎或缝合伤口。迅速上医院进行处理 并及时注射疫苗。 E.5.2被咬伤也较常见,蜈蚣是毒虫,被咬后局部马上会出现红肿,并伴有剧烈疼痛,应马上挤出 毒液,在伤口的近心端部位用领带等扎起来,并用自来水冲洗,进行冷敷,涂上抗组织胺软膏后马上去 医院。 E.5.3毒蛇咬伤后,不要惊慌、奔跑、饮酒,以免加速蛇毒在人体内扩散。咬伤大多在四肢,应迅速从伤 口上端向下方反复挤出毒液,然后在伤口上方(近心端)用布带扎紧,将伤肢固定,避免活动,以减少毒液 的吸收。有蛇药时可先服用,再送往医院救治

.6.1指压止血法:根据动脉沿肢体的体表投影,以手指、手掌或拳头用力压迫伤口的血管近心端,以 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见图E.1)。常用指压止血法如下:

g) 大腿以下出血止血

图E.1常用指压止血法示意图

a) 一侧头顶出血,可用食指或拇指压迫同侧耳屏前方搏动点进行止血; 6 一侧颜面部出血,可用食指或拇指压迫同侧下颌骨下缘,下颌角前方3cm处进行止血; 一侧头面部出血,可用拇指或其他四指在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外侧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之间的沟 内搏动处,向颈椎方向压迫止血(注意非紧急情况勿用此方法),此外,不得同时压迫两侧颈主 动脉; 肩腋部出血,可用拇指压迫同侧锁骨上窝中部的搏动点进行止血; e) 前臂出血,可用拇指或其他四指压迫上臂内侧二头肌的内侧沟处的搏动点进行止血; f) 手部出血,互救时可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手腕横纹稍上处内外侧的各一搏动点进行止血

GB/T352042017

g)大腿以下出血,自救时可用双手拇指重叠用力压迫大腿上端腹股沟中点稍下方的一个强大的 搏动点进行止血,互救时可用手掌压迫,另一手压在其上进行止血; h)足部出血,可用两手食指或拇指分别压迫足背中间近脚腕处和足跟内侧与内踝之间进行止血。 E.6.2伤口渗透血处理,用比伤口稍大的消毒纱布覆盖伤口数层,然后进行包扎,若包扎后仍有较多渗 血,可再加绷带适当加压止血。 E.6.3伤口大出血处理,伤口出血呈喷射状或涌出鲜红血液时,根据出血部位不同,按指压止血法立即 用清洁手指压迫出血点上方(近心端),使血流中断,并将出血肢体抬高或举高,以减少出血量。 E.6.4用止血带或弹性较好的布带等止血时,应先用柔软布片、毛市或伤员的衣袖等数层垫在止血带 下面,以左手的拇指、食指、中指持止血带的头端,将长的尾端绕肢体一圈后压住头端,再绕肢体一圈,然 后用左手食指和中指夹住尾端后,将尾端从止血带下拉过,由另一缘牵出,使之成为一个活结,如需放松 止血带,只需将尾部拉出即可(见图E.2)

图E.2止血带止血法

E.6.5对四肢动脉出血,用绷带或三角巾勒紧止血时,可在伤口上部用绷带或三角巾叠成带状或就地 取材勒紧止血。方法是:第一道绑扎作垫,第二道压在第一道上面勒紧,如有可能,尚可在出血伤口近心 端的动脉上放一个敷料或纸卷作垫,而后勒紧止血。 E.6.6用止血带或弹性较好的布带等止血或用绷带和三角巾勒紧止血时,止血以刚使肢端动脉搏动消 失为度。每60min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min~2min,开始扎紧与每次放松的时间均应书面标明在止 血带旁,扎紧时间不宜超过4h。 E.6.7止血带止血法只适用于四肢大血管出血,能用其他方法临时止血的不要轻易使用止血带。止血 带应绑在上臂的上1/3处和大腿中部;不应在上臂的中1/3处和躺窝下使用止血带,以免损伤神经。若 放松时观察繁已无出血可暂停使用。严禁用电线、铁丝、细绳等作止血带使用。 E.6.8高处坠落、撞击、挤压可能使胸腹内脏破裂出血,此时伤员虽然外观无出血,但常表现面色苍白、 脉搏细弱、气促、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烦躁不安,甚至出现神志不清等休克状态,应迅速使伤员平躺,拾 高下肢(见图E.3),保持温暖,速送医院救治,若送院途中时间较长,可给伤员饮用少量糖盐水,

E.7.1骨折发生后做如下紧急处理

GB/T352042017

E.7.1.1应抢救伤员的生命,注意伤员的保暖。对处于昏迷状态的伤员要保证其呼吸道的通畅,应避 免过多搬动伤员,以免加重病情或增加伤员的痛苦。若伤肢肿胀明显,应及时剪开衣袖或裤管。 .7.1.2止血和伤口包扎。应注意无论伤口大小,都不宜用未经消毒的水冲洗或外敷药物。绝大多数 伤口出血用压迫包扎后即可止血,或尽量用比较清洁的布类包扎伤口。如有大血管出血,加压包扎不能 空制时,可在伤口的近端结扎止血带,但要及时记录开始止血带的时间。若骨折端截出伤口,并已污染, 不宜立即复位,以免将污物带人伤口深处, E.7.1.3伤肢妥善固定。其范围要超过上下关节,固定材料应就地取材,树枝、木棍、木板等都适于作 夹板使用(见图E.4)。在缺乏外固定材料时也可利用伤员身体进行固定,如将受伤的上肢缚于上身躯 干,避免骨折部位移动,以减少疼痛,防止伤势恶化。立即送人医院,

E.7.1.4开放性骨折,伴有天出血者, 切勿将外露的断骨推回伤口内。 E.7.1.5在发生肢(指)体离断时,应进行止血并妥善包扎伤口,同时将断肢(指)用干净布料包裹宜存 放置在低温(4℃)干燥的容器内,切忌用任何液体浸泡 E.7.1.6若怀疑伤员有颈椎损伤,在使伤员平卧后,可用沙土袋(或其他代替物)放置头部两侧使颈部 固定不动,如图E.5所示。如需进行口对口呼吸时,只能采用抬颊使气道通畅,不能再将头部后仰移动 或转动头部,以免引起截瘫或死亡。 E.7.1.7腰椎骨折时应将伤员平卧在平硬木板上,并将腰椎躯干及两侧下肢一同进行固定,预防瘫痪 如图E.6所示。搬运时应数人合作,保持平稳,不能扭曲腰部

图E.5颈椎骨折固定

GB/T35204—2017

E.7.2骨折固定和注意事项

E.7.2.1骨折固定应先检查意识、呼吸、脉搏及处理严重出血。 E.7.2.2骨折固定的夹板长度应能将骨折处的上下关节一同加以固定 E.7.2.3骨断端暴露时,不要拉动。

图E.6腰椎骨折固定

E.8.1将触电者接触的带电设备的所有断路器(开关)断开或设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开。在脱 离电源过程中,救护人员应注意保护自身的安全。 .8.2触电者脱离电源以后,现场救护人员应迅速对触电者的伤情进行判断,实施救护;同时联系医疗 意救中心(医疗部门)。要根据触电伤员的不同情况,采用如下不同的救护方法: a)触电者神志清醒、有意识,脉搏跳动,但呼吸急促、面色苍白;此时不能用心肺复苏法抢救,应将 触电者抬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地方躺下,安静休息,注意保暖,并随时监护观察触电者的呼 吸、脉搏变化; b) 触电者神志丧失,判定意识无,心跳停止,但有极微弱的呼吸或者喘息时,应立即施行心肺复苏 法抢救; c) 触电者心跳、呼吸停止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法抢救,不得延误或中断; d) 触电者和雷击伤者心跳、呼吸停止,并伴有其他外伤时,应先迅速进行心肺复苏急救,然后再处 理外伤; e) 触电者衣服被电弧光引燃时,应迅速扑灭其身上的火源,着火者切忌跑动,可就地躺下翻滚,使 火扑灭。

四类眼外伤的初步急救原则: a) 化学物灼伤:立即用生理盐水或自来水冲洗眼睛,用手指将眼皮撑开,让水沿着内眼脸向外眼 脸冲洗眼睛,至少持续15min,冲洗后立刻送医院救治; 眼内异物:眼内有微粒时,不宜揉擦眼晴,闭眼或眼几次,让微粒随眼泪流出:也可使用生理 盐水或冷开水冲洗;若微粒仍然存在,要闭住眼睛,尽快送医院眼科由医师处理; C) 眼睛撞伤:立即给予冰敷,大约15min,可减少疼痛及肿胀,若眼眶变黑或视力模糊应立刻送 医院请眼科医师检查治疗; d 眼晴切割伤:以纱布将眼部轻轻包扎。不应拿掉粘在眼晴或眼皮之内的任何物体,并避免碰压 眼球或揉擦眼球,立刻送医院

E.10.1心肺复苏操作程序

E.10.1.1判断意识:轻拍伤病员肩膀,高声呼喊:“喂,你怎么了!"

E.10.1.1判断意识:轻拍伤病员肩膀,高声呼喊:“喂,你怎么了!”

E.10.1.1判断意识:轻拍伤病员肩膀,高声呼喊:“喂,你怎么了!

GB/T352042017

E.10.2胸外心脏按压

E.10.2.2胸外按压的正确姿势(见图E.8)

图E.7正确的胸外心脏按压位置

a) 使伤员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护人员跪在伤员一侧,救护人员的两肩位于伤员胸骨正上方 两臂伸直,肘关节不能弯曲,两手掌根相叠,手指翘起,将下面手的掌根部置于伤员按压位 置上; b)以髋关节为支点,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将正常成人胸骨压陷5cm~6cm; c)压至要求的程度后,立即全部放松,但放松时救护人员的掌根不得离开胸壁

8胸外心脏按压示意图

GB/T352042017

GB/T352042017

E.10.2.3按压操作频率要求如下: a)胸外按压要以均匀的速度进行,每分钟100次~120次,每次按压和放松的时间相等; b) 胸外按压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的比例为:每按压30次吹气2次(30:2),反复进行。 E.10.2.4在按压时不应用力过大,避免发生肋骨、胸骨骨折,甚至引起气胸、血胸等并发症。 E.10.2.5双人或多人复苏应每2min(按压吹气5组循环)交换角色,以避免因胸外按压者疲劳而引起 的胸外按压质量和频率削弱:在交换角色时,其抢救操作中断时间不应超过5s。

E.10.2.3按压操作频率要求如下

E.10.3口对口(鼻)呼吸的县体方法

E.10.3.1开放气道。用仰头抬频的手法开放气道:一只手放在伤员前额,用手掌把额头用力向后推 另一只手的食指与中指置于下额骨处,向上拾起下额(对颈部有损伤的伤者不适用),两手将头部推向后 仰(见图E.9),舌根随之抬起,打开气道(见图E.10)。严禁用枕头或其他物品垫在伤员头下,否则会使 头部拾高前倾,加重气道阻塞,并且会使胸外心脏按压时流向脑部的血流减少,甚至消失。如发现伤员 口内有异物,应清除伤者口中的异物和呕吐物,可用指套或指缠纱布清除口腔中的液体分泌物。清除固 本异物时,一手按压开下颌,迅速用另一手食指将固体异物钩出,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将异物推到咽喉 深部

图E.10气道开放示意图

图E.11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

GB/T352042017

E.10.3.3每次吹气时间1s,吹气量以胸廓隆起为宜,吹气时如有较大阻力,可能是头部后仰不够,应及 时纠正,在吹气时应避免过快、过强。 E.10.3.4伤员如牙关紧闭,可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吹气时,要将伤员嘴唇紧闭,防止 漏气。 E.10.3.5如有条件的话,用简易呼吸面罩、呼吸隔膜进行人工呼吸,以避免直接接触引起交叉感染。 E.10.3.6一次吹气完毕后,应即与伤员口部脱离,轻轻抬起头部,面向伤员胸部,吸人新鲜空气,以便 作下一次人工呼吸。同时使伤员的口张开,捏鼻的手也同时放松,以便伤员从鼻孔通气, E.10.3.7吹气注意事项: a) 每次吹气量不要过大; 吹气时不要按压胸部; C) 有脉搏无呼吸的伤员,每分钟吹气10次12次; d)口对鼻的人工呼吸.适用于有严重的下颁及嘴外伤,牙关紧闭,下领骨骨折等情况的伤员

E.10.4心肺复苏的有效指标

E.10.4.1瞳孔。复苏有效时,可见伤员瞳孔由大变小。如瞳孔由小变大、固定、角膜混浊,则说明复苏 无效。 E.10.4.2 面色(口唇)。复苏有效,可见伤员面色由紫绀转为红润,如若变为灰百,则说明复苏无效。 E.10.4.3颈动脉搏动。按压有效时,每一次按压可以摸到一次搏动,如若停止按压,搏动亦消失,应继 续进行心脏按压;如若停止按压后,脉搏仍然跳动,则说明伤员心跳已恢复 E.10.4.4神志。复苏有效,可见伤员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脚开始抽动,肌张 力增加。 E.10.4.5 出现自主呼吸

E.10.5心肺复苏的转移和终止

E.10.5.1转移:在现场抢救时,应力争抢救时间,避免无效移动伤员,从而延误现场抢救的时间。在送 主医院途中也应继续进行。鼻导管给氧绝不能代替心肺复苏术;如需将伤员由现场移往室内,中断操作 时间不得超过7s;通道狭窄、上下楼层、送上救护车等的操作中断不得超过30S。将心跳、呼吸恢复的 伤员用救护车送医院时,应在伤员背部放一块宽阔适当的硬板,以备随时进行心肺复苏。 E.10.5.2终止:不论在什么情况下,终止心肺复苏,决定于医生,或医生组成的抢救组的首席医生,否 则不得放弃抢救。

E.10.6胸外即击法

E.10.6.1胸外叩击法是救护员在没有AED的情况下,现场对心室纤颤的伤病员实施“赤手空拳”的救 援措施。 E.10.6.2 胸外即击定位,同胸外按压部位(如图E.7)。 E.10.6.3 3胸外即击操作: 救护员一手的中指置于伤病员近侧的肋弓下缘,沿肋弓向内上滑行到双侧肋弓的汇合点,食指 与之并拢;另一手掌根部紧贴第一只手的食指并平方,使掌根部的横轴与胸骨的长轴重合; b) 定位手紧握拳头,距另一手背30cm~40cm高度,垂直较有利地向下击一次; c) 立即进行5个周期的CPR.然后检查心跳是否恢复

E.11高山病的应急措施

E.11.1高山病诊断分类

大中型沼气工程技术规范GB/T352042017

a 急性高山病:上开到一定海拔高度可能引起头痛和以下其中之一:胃肠症状(厌食、恶心或呕 吐),疲劳或虚弱,头晕、昏迷或睡眠障碍; b)7 高山脑水肿:上升到一定海拔时,急性高山病患者出现运动失调(测试:让一个意识清醒能行走 的高山脑水肿疑似病人,以其一足根紧贴另一脚尖沿直线走,如果跌跌撞撞或者摔倒在地,则 初步诊断为高山脑水肿),和(或)精神状态改变;或非急性高山病患者出现精神状态改变及运 动失调; c)7 高山肺水肿:上升到一定海拔高度时,如出现以下症状中的两个及以上,可判断为高山肺水肿 休息时呼吸困难,咳嗽,虚弱或体能下降,胸口有压迫感;以及至少两个以下症状:至少一边的 肺有啰音或喘鸣声、全身发、呼吸急促、心跳加速。 .11.2 高山病的临床管理及药物治疗见表E.1。

表E.1高山病的临床管理及药物治疗

DBJ/T15-167-2019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库区施工验收技术规范表E.1高山病的临床管理及药物治疗

GB/T352042017

[1」GB/T3608—2008高处作业分级 [2]GB6095—2009安全带 [3] GB/T11651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24543一2009坠落防护安全绳 [5] GB/T32077一2015风力发电机组变浆距系统 [6] DL/T796一2012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 [7] BS 8454—2006Code of practice for thedelivery of training andeducation for work atheigh andrescue [8Highlights of the 2010 AHA Guidelines for CPR and ECC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