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X/T 225-2013 索道工程防雷技术规范

QX/T 225-2013 索道工程防雷技术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QX/T 225-2013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6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04611
下载资源

QX/T 225-2013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QX/T 225-2013 索道工程防雷技术规范

ICS07.060 A 47 备案号:45940—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225—2013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lightningprotectionofropewaysystem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防雷类别划分 防雷措施 验收规定· 管理与维护GB/T 12085.9-2022 光学和光子学 环境试验方法 第9部分:太阳辐射与风化.pdf, 附录A(规范性附录) 索道年预计雷击次数 附录B(资料性附录) 索道防雷装置安装示意图 附录C(规范性附录) 外部防雷装置和等电位连接导体的材料规格 参考文献

QX/T2252013

别义什对于本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1431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601一2010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在可能发生对地闪击的地区,根据 摇划分为以下二类防雷系程: a)索道预计年雷击次数大于1.0次时,应划为第一类防雷索道工程 b)索道预计年雷击次数大于0.5且不大于1.0次时,应划为第二类防雷索道工程; c)索道预计年雷击次数不大于0.5次时,应划为第三类防雷索道工程。 其中,索道预计雷击次数应按附录A计算

QX/T2252013

表1索道防雷装置冲击接地阻值

索道防雷装置冲击接地阻亻

5.2.1.1站房接闪器应选择接闪内杆、接闪带、接闪网等或由其中一种或多种形式组合的接闪措施;站房 易受雷击的部位宜敷设接闪带(杆),安装方法参照图B.1,接闪网网格尺寸应符合表2的规定,易受雷 击部位见GB50057—2010附录B

表2站房接闪网格尺寸

5.2.1.2 50mm、其厚度不应小于2.5mm。 5.2.1.3接闪杆宜采用圆钢或钢管制成,其直径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a) 杆长1m以下:圆钢不应小于12mm;钢管不应小于20mm; 杆长1m~2m:圆钢不应小于16mm;钢管不应小于25mm。 5.2.1.4 接闪杆的接闪端宜做成半球状,其最小弯曲半径宜为4.8mm,最大宜为12.7mm。 5.2.1.53 接闪杆应能承受0.7kN/m"的基本风压,在可能出现大于11级风的地区,应增大其尺寸。 5.2.1.6屋顶上的旗杆、栏杆、装饰物等金属物宜作为接闪器,其截面积应符合附录C的规定,其壁厚 应符合5.2.1.10的规定。 5.2.1.72 外露接闪器处于腐蚀性较强的场所,尚应采取加大其截面积和防腐措施。 5.2.1.8明敷接闪导体的固定支架应能承受49N的垂直拉力,其高度不宜小于150mm,间距应符合 表4的规定。 5.2.1.9 接闪器上不应附着其他电气、通信或信号线路。 5.2.1.10 金属屋面的站房宜利用其屋面作为接闪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板间的连接应是持久的电气贯通,可采用铜锌合金焊、熔焊、卷边压接、缝接、螺钉或螺栓连接; b) 金属板下面无易燃物品时,铅板的厚度不应小于2mm,不锈钢、热镀锌钢、钛和铜板的厚度不 应小于0.5mm,铝板的厚度不应小于0.65mm,锌板的厚度不应小于0.7mm;

5.2.1.9接闪器上不应附着其他电气、通信或信号线路。

a)板间的连接应是持久的电气贯通浙江省建筑工程施工图文设计文件审查技术指南(2016年7月),可采用铜锌合金焊、熔焊、卷边压接、缝接、螺钉或螺栓连接; b 金属板下面无易燃物品时,铅板的厚度不应小于2mm,不锈钢、热镀锌钢、钛和铜板的厚度不 应小于0.5mm,铝板的厚度不应小于0.65mm,锌板的厚度不应小于0.7mm; 金属板下面有易燃物品时,不锈钢、热镀锌钢和钛板的厚度不应小于4mm,铜板的厚度不应小 于5mm,铝板的厚度不应小于7mm;

d)金属板无绝缘被覆层

注:薄的油漆保护层或1mm厚沥青层或0.5mm厚聚氯乙烯层均不属于绝缘被覆层, 5.2.1.11利用屋顶建筑构件内钢筋做接闪器应符合GB50057一2010中4.3.5和4.4.5的规定。

间距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站房引下线平均间距

DB35/T 1833-2019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档案管理规范3站房引下线平均间距

5.2.2.2引下线应以最短路径接地,两端应分别与接闪器和接地装置可靠的电气连接。 5.2.2.3站房引下线在人员可能停留或经过的区域敷设时,应采用如下措施之一防止接触电压和旁侧 络电压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a)2 外露引下线在距地面2.7m以下部分应穿不小于3mm厚的交联聚乙烯管,交联聚乙烯管应 能耐受100kV冲击电压(1.2/50μs波形); b) 应设立阻止人员进入的护栏或警告牌。护栏和警告牌与引下线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m。 5.2.2.4站房为框架结构时,应利用钢筋混凝土屋面、梁、柱、基础内的钢筋作为防雷装置,引下线应符 合下列规定: a) 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0mm,扁钢截面积不应小于80mm; b) 结构柱内用作引下线的钢筋,直径不小于16mm时利用柱内对角的两根钢筋,直径在10mm 16mm时利用柱内四根钢筋。用作引下线的钢筋应焊接良好,敷设应平正顺直,各焊接点 应做好标记,并经检查确认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后方可浇灌,连接工艺应符合GB50601一2010 第5章的规定; c)引下线两端应分别与接地装置和接闪器做可靠的电气连接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