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6963-2018 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T 36963-2018 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GB/T 36963-2018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5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05170
下载资源

GB/T 36963-2018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36963-2018 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ICS91.120.40 M 04

GB/T36963—2018

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lightningprotectionofbuildingintegrated photovoltaicsystems

DB11/T 1615-2019 园林绿化科普标识设置规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直击雷防护 4.1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建筑物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的防护 4.2非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建筑物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的防护 4.3防护措施的选择方法和流程 雷电电磁脉冲防护 5.1 一般规定 5.2防雷等电位连接和磁屏蔽 5.3 SPD选择和安装 检测与维护 附录A(资料性附录) 接闪杆和接闪带的安装方法示例 附录B(资料性附录) 电缆和线路安装示意图 附录C(资料性附录) 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接地示意图 附录D(资料性附录) 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SPD安装位置及接线形式示例 附录E(资料性附录) UocMAx的计算

GB/T369632018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雷电防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8)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四川中光防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阳光电源股份 有限公司、杭州天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施耐德万高(天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 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安徽金力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江西省气象服务中心、上海西岱尔电子有限 公司、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安微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宽 永电子系统有限公司、北京捷安通达科贸有限公司、南京捷保力电气有限公司、合肥航太电物理技术有 限公司、吉林省泰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向阳、王凯、张红文、胡兵、李根、钟湘闽、李玉、姚喜梅、王艳国、王传元、 余建华、王辉、谷山强、朱浩、林萍、全宇辰、李厚成、段泽民、曲轶飞、王天羿、崔艳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雷电防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8)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四川中光防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阳光电源股份 有限公司、杭州天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施耐德万高(天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 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安徽金力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江西省气象服务中心、上海西岱尔电子有限 公司、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安微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宽 永电子系统有限公司、北京捷安通达科贸有限公司、南京捷保力电气有限公司、合肥航太电物理技术有 限公司、吉林省泰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向阳、王凯、张红文、胡兵、李根、钟湘闽、李玉、姚喜梅、王艳国、王传元、 余建华、王辉、谷山强、朱浩、林萍、全宇辰、李厚成、段泽民、曲轶飞、王天羿、崔艳

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防雷技术

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的直击雷防护、雷电电磁脉冲防护及相关雷电防护装置的检测 与维护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的防雷设计和施工。既有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 的防雷设计和施工可参照使用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802.1 低压电涌保护器(SPD)第1部分: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性能要求和试 验方法 GB/T18802.12—2014 低压电涌保护器(SPD)第12部分: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选择 和使用导则 GB/T18802.21 低压电涌保护器第21部分:电信和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SPD)性能要求和 试验方法 GB/T18802.31—2016 低压电涌保护器特殊应用(含直流)的电涌保护器第31部分:用于光 伏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21431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952—2013农村民居雷电防护工程技术规范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太阳能光伏系统solarphotovoltaic(PV)system 利用太阳电池的光伏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 注:太阳能光伏系统简称光伏系统。 [JGJ203—2010,定义2.0.1] 3.2 光伏建筑一体化buildingintegratedphotovoltaic;BIPV 在建筑上安装光伏系统,并通过专门设计,实现光伏系统与建筑的良好结合。 [JGJ203—2010,定义2.0.2] 3.3 光伏组件photovoltaicmodule 具有封装及内部联结的、能单独提供直流电流输出的,最小不可分割的太阳电池

GB/T 369632018

[GB/T21714.1—2015,定义3.42] 3.14 防雷等电位连接lightningequipotentialbondingLEB 将分开的诸金属物体直接用连接导体或经电涌保护器连接到防雷装置上以减小雷电流 位差。 [GB50057—2010,定义2.0.19] 3.15 连接导体bondingconductor 用于将分离导电部件与LPS进行连接的导体。 [GB/T21714.3—2015,定义3.24] 国 3.16 电浦保护器 surgeprotectivedeviceSPD 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泄放电涌电流的电器,它至少包含一个非线性的元件。 注1:SPD是一个装配完整的部件,其具有适当的连接手段。 注2:电涌保护器又称浪涌保护器。 注3:改写GB/T18802.31—2016,定义3.1.1。 3.17 冲击试验分类impulsetestclassification 3.17.1 I类试验classItest 使用峰值电流为冲击放电电流Im的8/20冲击电流和1.2/50冲击电压进行的试验。 [GB/T18802.31—2016定义3.1.29.1] 3.17.2 Ⅱ类试验classIⅡtest 使用标称放电电流1.和1.2/50冲击电压进行的试验。 [[GB/T18802.312016,定义3.1.29.2] 3.18 I类试验的冲击放电电流 impulsedischarge currentfor class Ifest Iinp 在规定的时间内,流过SPD并具有规定的电荷量Q和比能量W/R的放电电流的峰值 [GB/T18802.31—2016,定义3.1.9] 3.19 标称放电电流 nominal discharge current I. 流过SPD具有8/20波形的电流的峰值。 [GB/T18802.31—2016,定义3.1.8] 3.20 电压保护水平voltageprotectionlevel U, 由于施加规定陡度的冲击电压和规定幅值及波形的冲击电流而在SPD两端之间预期出 电压。 注:电压保护水平由制造商提供,并且不小于测量限制电压。测量限制电压取决于波前放电电压(如通 试验中冲击电流峰值为Tm或Ⅱ类试验中冲击电流峰值为工,处的残压

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建筑物光伏建筑一体化系

4.1.1金属边框的光伏组件、光伏方阵的防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a)可利用光伏组件、光伏方阵的金属边框作为接闪器,利用建筑物的结构金属物,如柱内钢筋或 钢构架等作为自然引下线,并利用建筑物基础内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共用接地装置的接地 电阻值符合GB50057—2010中4.3.6的规定; b)光伏组件、光伏方阵的金属边框与光伏金属支架电气连接,并与屋面的雷电防护装置、墙面内 钢筋和金属护栏等做好电气连接。屋面连接间距不应大于18m,墙面上宜每隔5m连接 一次。 4.1.2无金属边框的光伏组件、光伏方阵的防护应采用以下方法: a)在光伏组件上沿等易受雷击部位敷设接闪带: b) 利用金属维护通道或金属桥架等作为接闪器; 安装接闪杆不得遮挡光伏组件,使光伏方阵处于直击雷防护区(LPZOB)内; d) 接闪杆和接闪带安装方法参见附录A 引下线、接地装置符合4.1.1中的规定。

1.1金属边框的光伏组件、光伏方阵的防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a)可利用光伏组件、光伏方阵的金属边框作为接闪器,利用建筑物的结构金属物,如柱内钢筋或 钢构架等作为自然引下线,并利用建筑物基础内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共用接地装置的接地 电阻值符合GB50057—2010中4.3.6的规定; b)光伏组件、光伏方阵的金属边框与光伏金属支架电气连接,并与屋面的雷电防护装置、墙面内 钢筋和金属护栏等做好电气连接。屋面连接间距不应天于18m,墙面上宜每隔5m连接 一次。 1.2无金属边框的光伏组件、光伏方阵的防护应采用以下方法: a)在光伏组件上沿等易受雷击部位敷设接闪带: D) 利用金属维护通道或金属桥架等作为接闪器; 安装接闪杆不得遮挡光伏组件,使光伏方阵处于直击雷防护区(LPZOB)内; 接闪杆和接闪带安装方法参见附录A; e)引下线、接地装置符合4.1.1中的规定

DL/T 5161.8-201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第8部分:盘、柜及二次回路施工质量验收4.2非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建筑物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的防护

接闪器的高度低于光伏方阵的上沿时,可增加接闪器的高度,且不应遮挡光伏组件。 4.2.2当建筑物没有安装外部雷电防护装置时,可利用光伏组件或光伏方阵的金属边框作为接闪器 当无金属边框可利用时,应按4.1.2的规定专设接闪器,并敷设不少于2根的专设引下线和接地装置。 引下线应沿所在建筑物周边均匀对称布置,其间距沿周长计算不应大于25m,每根引下线的接地冲击 电阻不宜大于30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的材料、规格和最小尺寸及安装要求应符合 GB50057—2010中第5章的规定。 4.2.3当金属边框和金属支架与外部雷电防护装置的间隔距离不小于GB50057一2010中4.3.8规定 时,金属边框和金属支架应就近与等电位连接板(箱)连接。当其间隔距离小于GB50057一2010中 4.3.8规定时,还应与外部雷电防护装置不少于4处电气连接,且应均匀布置

4.3防护措施的选择方法和流程

击雷防护措施的选择方法和流程见图1

5.1.1应采取等电位连接、磁屏蔽和安装SPD等方式进行雷电电磁脉冲防护 5.1.2电缆和线路的布设应减少感应的雷电流,安装示意图参见附录B

5.2防雷等电位连接和磁屏蔽

5.2.1除4.2.3所规定的间隔距离不小于GB500572010中4.3.8规定的情况外GB/T 12085.14-2022 光学和光子学 环境试验方法 第14部分:露、霜、冰.pdf,安装在屋面、墙面或 护栏处光伏组件的金属支架应就近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立面上的钢筋或金属护栏进行防雷等电位连接。 各排(列)光伏组件的金属支架应互相电气连接,其过渡电阻应不大于0,2Q。 5.2.2光伏系统的电缆、监控及数据传输线缆宜采用屏蔽线缆,或敷设在金属管、金属槽盒内。自动控 制单元(ACU)宜装设在金属箱内。 5.2.3线继屏蔽层所穿金属管(槽盒)应电气贯通并在两端及各雷电防护区界面处与建筑物的柱内钢

地、保护接地(电气安全地)和功能性接地应互相连接,形成共用接地。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共用接地参 尼附录C。 .2.4连接导体的材料和最小截面应符合表1中的规定

表1连接导体的最小截面积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