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Q/GDW 11811-2018 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软件基本功能规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
Q/GDW 11811—2
GB/T 2680-2021 建筑玻璃 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pdf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软件
Q/GDW 118112018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总的要求 地理信息数据管理 变电三维设计软件功能 线路三维设计软件功能 协同设计功能 数字化移交功能. 编制说明,
Q/GDW118112018
为确保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软件基本功能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指导设计人员选用合适的设计工具, 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基建部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BENTLEY软件(北京)有限公司、北京道亨时代科技 有限公司、北京洛斯达数字遥感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博超时代软件有限公司、欧特克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申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 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 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葛兆军、丁燕生、袁兆祥、胡君慧、*东亮、官澜、张子引、吴迪、*奥森、任 培祥、*占群、韩念遐、**远、*越茂、杨立、周青媛、王亮、张彪、刚、宫雪辉、姚枫、王伟、王 英森、郭擂、祖国华、张峡、廖梦雯、*美峰、胡劲松、苏嘉彬、许梁、马潇、黄宝莹、田雷、韩文军、 吕嘉文、谈宏力、熊承伟、刘炀、舒磊、张梁、黄海毅、许少、*俊锦、陈荔、再兴宇、陈晋、刘垚、 阎平、孟毓、宋晓栋、吴冰、王睿、戴雨剑、何运祥、*倩、谌冰、陈松蕊、刘永涛。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部。
本标准规定了输变电工程设计阶段三维设计软件的基本功能 本标准适用于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软件的开发、选型及应用
Q/GDW 118112018
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软件基本功能规范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408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GB/T17278数字地形图产品基本要求 GB/T18784CAD/CAM数据质量 GB/T18784.2CAD/CAM数据质量保证方法 GB/T25108 三维CAD软件功能规范 GB/T51061 电网工程标识系统编码规范 Q/GDW11600.1 输变电工程数字化设计编码应用导则第1部分:变电工程 Q/GDW11600.2输变电工程数字化设计编码应用导则第2部分:线路工程 Q/GDW11809 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模型交互规范 Q/GDW11810.1 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建模规范第1部分:变电站(换流站) Q/GDW11810.2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建模规范第2部分:架空输电线路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软碰撞softcollision 两模型实体间距离不满足相关规程规定的安全防护要求,发生的非接触性碰撞,如电气安全净距、运 行操作空间、检修试验空间、搬运通道、防火间距等,
硬碰撞hardcollision 实体模型之间发生的接触性碰撞
硬碰撞hardcollision 实体模型之间发生的接触性碰撞
Q/GDW 118112018
transformationprojec
以输变电工程各相关信息数据为基础,采用三维数字化技术建立的工程信息集合,具备完备性、关联 性、一致性、唯一性、扩展性等特点,满足可视化、可分析、可编辑、可出图等工程全寿命周期应用需求。 三维设计模型包括物理模型和逻辑模型。
协同设计collaborativedesign 各专业在同一管理机制下,按照规范要求,基于统一的坐标系统和度量单位,依托数据交 计平台开展专业内、专业间、跨地域的配合协作,共同完成工程设计工作。
4.1软件设计功能应符合国家、行业及企业相关标准、规定的要求。 4.2软件构架应先进合理,应具有多专业协同设计和权限管理功能,应具有满足各专业业务需求的辅助 设计功能。 4.3软件应具有GB/T25108规定的基本功能。 4.4软件应满足GB/T7408,GB/T17278,GB/T18784,GB/T18784.2相关要求。 4.5软件相关计算、校验方法应经过第三方权威机构认证或鉴定,确保计算、校验结果正确 4.6软件具有三维建模、专业计算、统计分析、数据管理等各种功能,可由不同软件工具提供。 4.7软件具有满足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需求的图形和数据处理能力,充分考虑计算机硬件及网络发展水 平。 4.8软件具有权限管理和校审管理功能。 4.9软件能够发布符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相关标准要求的三维模型,能够无损接收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相 关标准要求的三维模型,满足可编辑要求。 4.10软件具有三维设计输入数据完整性检测的功能。 4.11软件具有参数化建模的功能,建立的模型应满足Q/GDW11809相关要求 4.12软件在建立物理模型时,应具备建立自身及其子设备(部件)几何模型及其属性信息的功能,并能 实现与逻辑模型的对应关联。 4.13软件应具有模型库。模型库具有开放性,并可挂接外部模型库。 4.14软件应具有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模型可视化浏览、数据查询、三维尺寸测量、平断面动态剖切、关 联图纸查询等功能。 4.15软件应具备对三维模型进行贴图、添加纹理等编辑功能。 4.16软件能够根据模型中的属性,按照GB/T51061、Q/GDW11600.1、Q/GDW11600.2的规则自动完成电网 工程标识系统编码和物料编码。 4.17软件支持在设备/材料/设施模型上关联图纸等附件。 4.18初步设计、施工图及竣工图设计阶段应从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模型中提取工程量。未建模部分可按 照Q/GDW11809确定的规则,通过各层级预留的补充材料单进行提取。 4.19软件具有硬碰撞、软碰撞检测的功能,宜具有动态碰撞检测的功能,并提供检测报告。 4.20软件具有设计成果的版本管理功能和历史记录的查询功能。 4.21软件具备加密机制,保证数据在存贮及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 4.22软件版本升级后应具备向下兼容能力。 4.23软件宜满足图形化操作便捷性要求,具备由基本图元构建的几何体沿轴向平行拉伸,相关图元联动 调整的功能。 4检胜相工
Q/GDW 118112018
5.1软件具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电网专题数据、电网空间数据、输电线路通道数据、工程勘测数据管 理的功能。 5.2软件应具有电网专题数据管理的功能,包括风、覆冰、污移、地震、舞动、雷害、鸟害等区划数据 5.3软件应具有电网空间数据管理的功能,包括各类发电厂(场)站、线路、变电站、换流站、开关站、 串补站等数据。 5.4软件应具有输电线路通道数据管理的功能,包括线路通道范围内重要的规划区、环境敏感点、矿产 厂区、交叉跨越和通道清理等数据。
道路交通管理设施抢修及完善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试行)(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2016年6月)6变电三维设计软件功能
6.1.1软件具有电气主接线设计功能,应通过调用设备图形符号方式快速完成主接线绘制,主接线元件 应带有数据信息,具有数据信息的主接线应与三维布置模型保持对应关系并实现设备参数的联动更新。软 件具有站用电系统设计功能,完成站用电系统设计。 6.1.2软件具有三维图形平台,可完成原理接线设计、实体建模,可在三维可视化环境下开展电气设备 三维布置设计;可基于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模型,抽取平面、断面并快速完成材料标注、尺寸标注和材料统 计。 6.1.3软件具有三维导体及附件布置功能,宜根据导体规格完成金具筛选。 3.1.4软件具有电缆系统设计功能,完成电缆通道布置设计、敷设剖面图、电缆清册、材料统计。宜具 有路径优化、电缆敷设分层功能。 6.1.5软件具有电缆自动敷设功能。 6.1.6软件具有设备接地设计功能,宜实现接地线与设备本体的连接,实现接地引下线和主接地网、环 形接地母线的连接,能自动统计接地引线、铜排及铜绞线等材料。 5.1.7软件具有防雷保护设计功能,可基于三维设计模型进行三维防雷保护校验。 6.1.8软件具有软碰撞检查功能,可完成电气安全净距校验,运输、安装、检修空间校验。 6.1.9软件具有照明设计功能。
6.1.5软件具有电缆自动敷设功能
6.2.1软件具有二次系统设计功能,实现电气原理图的绘制和接线信息的存取,宜自动生成端子排图、 光缆联系图、虚回路、网络结构示意图、电缆清册、光缆接线表和设备材料表等。 6.2.2软件具有二次设备布置设计功能,在三维可视化环境下,完成二次设备建模及布置 6.2.3软件宜具有全站交直流负荷统计功能。
6. 3. 1总图设计
变电三维设计软件应具有以下总图设计功能: a)软件具有场地平整设计功能,能基于工程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快速完成场地平整设计、土方量计 算(挖方量和填方量自动计算); b)软件具有根据变电站场地平整设计结果生成数字高程模型的功能:
CJJ/T 281-2018 桥梁悬臂浇筑施工技术标准Q/GDW118112018
C 软件具有站区布置设计功能,能实现场地、道路、围墙、大门、电缆沟、地下管线、构支架、支 挡结构等设施的参数化建模及布置,能够基于模型抽取总平面布置图、竖向布置图、土方平衡图, 实现工程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