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5/T 1875-2019 纯电动场(厂)内车辆无线充电系统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表21每个测试区域的虚拟面内应测试的点位
5.11.4. 2电磁场测试程序
DB35/T 18752019
AQ 3010-2022 加油站作业安全规范.pdfDB35/T 18752019
图4保护区域3和保护区域4的测试点示例
电磁场测试步骤如下: a 设置初始偏移量及机械气隙; b) 按5.11.4.1设置保护区域3的测试点; C 对各测试点进行电场强度测试,记录测试值并标记出测得的最大值; d 对各测试点进行磁感应强度或磁场强度测试,记录测试值并标记出测得的最大值; e 按5.11.4.1设置保护区域4的测试点; f) 对各测试点进行电场强度测试,记录测试值并标记出测得的最大值; 8 对各测试点进行磁感应强度或磁场强度测试,记录测试值并标记出测得的最大值; h 设置其他偏移量或机械气隙; 1 重复步骤b)至步骤h)。 电磁场测试为偏移量和机械气隙的最小组合系列。如果测试数据高于限值的50%,则应增 机械气隙的组合,获得最大场强值。电磁场测试记录表参见附录C中的表C.7,最大场强测试 附录C中的表C.8。
5.11.5接触电流测试方法
5.11.5.1测试布置要求
系统可根据实际的电源选择接线形式,应使用感知或反应接触电流的测试阻抗网络,具体接线 测试方法应符合GB/T12113的规定
5.11.5.2接触电流测试程序
接触电流应在地面设施连接至交流电网 面上进行。测试时宜将系统抬升必要的最小高度(例如10cm),减少接地平面对系统运行的影响,测 试应在不同可触及部分之间进行。可触及部分的测试组合见表22
DB35/T 18752019
表22接触电流测试点
系统金属部件、车体以及接地平面的所 电过程中人可能同时触及的组合,应全部 19中进行测试。接触电流测试记录表格参见附录C中的表C.9
5. 11. 6 测试结果评定
5.11.6.1电磁场测试评定
将5.11.4测得的电场和/或磁场最大值除以1.414,再与表18的参考水平进行比较 a) 如果前者低于表18参考水平,则符合本标准要求; b 如果前者高于表18参考水平,则采用合适的方法进一步确定是否符合表17的电磁场基本限值, 如果低于基本限值,则符合本标准要求。
5.11.6.2接触电流测
将5.11.5测得的U峰值除以500Q电阻值, 得到感知或反应电流的最大值,然后将此电流最大值除 以1.414,再与表19的接触电流限值进行比较,如果低于表19限值,则符合本标准要求,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无线充电系统设备兼容性台架试验
汉奋日 三载设备进行安全且高效的无线电能传输。应按本 附录规定进行设备兼容性台架试验,地面设备与车载 设备兼容条件应符合4.1.2的规定,并综合评判被检测系统的设备兼容性参数的一致性
地面设备与车载设备兼容性台架试验设备主要包括测试标准源、六轴移动台架、WiFi通信模块、电 压和电流测量仪器、可调直流电子负载等。检验机构采用测试标准源与被测试设备进行测试,其测试标 准源应符合国家相关检测规范要求,试验设备WiFi通信模块与待测设备WiFi通信模块相兼容,检验机构 应提供设备兼容性一致性测试方案,
A.2. 2测试标准源
测试标准源分为地面测试标准源和车载测试标准源,其中: a 地面测试标准源由无线充电控制管理系统(WCCMS)、地面通信控制单元(CSU)、非车载功率 组件和标准原边设备等部分组成; 车载测试标准源由车载通信控制单元(IVU)、车载功率组件以及标准副边设备等部分组成。 地面测试标准源和车载测试标准源分别用于测试待测的车载端设备和地面端设备的兼容性。在 无线充电过程中,测试标准源和待测设备之间应通过无线通信来交互兼容性信息,以实现充电 过程的控制与管理。
A.3设备兼容性检验规程
A.3.1参数检测范围
根据初始化阶段交互的信息,检测车载设备和地面设备之间的设备兼容性参数是否匹配,不匹配则 不允许充电,根据本标准对设备兼容性的要求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4.1.2的要求。参数检测至少 应包括: a) 输出功率等级; b) 工作频率; C) 谐振补偿拓扑; d 机械气隙或离地间隙; e) 系统效率; 输入功率因数
DB35/T 18752019
A.3.2车载设备参数检测
将车载设备和地面测试标准源接入试验系统,调整气隙至被测设备标称气隙,检测车载设备和地面 测试标准源之间应通过无线通信来交互信息,以实现充电过程的控制与管理。交互过程应符合下列要求: a 被测设备IVU向测试标准源CSU发起开始充电请求; b 被测设备IVU和测试标准源CSU之间互发兼容性信息,兼容性信息应符合4.1.2中要求; C 测试标准源CSU判断兼容性信息是否通过; d 测试标准源CSU向被测设备IVU返回兼容性检测信息; e 兼容性检测通过,则测试标准源CSU发起开始充电命令,
A.3.3地面设备参数检测
将地面设备和车载测试标准源接入试验系统,调整气隙至被测设备标称气隙,检测地面设备和车载 则试标准源之间应通过无线通信来交互信息,以实现充电过程的控制与管理。交互过程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测试标准源IVU向被测设备CSU发起开始充电请求; D 测试标准源IVU和被测设备CSU之间互发兼容性信息,兼容性信息应符合4.1.2中要求; 被测设备CSU判断兼容性信息是否通过; 被测设备CSU向测试标准源IVU返回兼容性检测信息; e 兼容性检测通过,则被测设备CSU发起开始充电命令
A.4台架试验结果评定
A.4.1车载设备兼容性评定
车载设备和地面测试标准源按照检验规程规定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应分别满足4.4.6和4.4.7的 则车载设备兼容性符合本标准规定
A.4.2地面设备兼容性评定
地面设备和车载测试标准源按照检验规程规定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应分别满足4.4.6和4.4.7的要 求,则地面设备兼容性符合本标准规定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无线充电系统安全运行的特殊要求
本耐求定本你准无 详球要求文车、安全借地、试验验证等,系统件 安全运行的辅助功能方面应符合本附录的规定 本附录规定了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方法和型式试验时须向检测机构公开的信息,该信息应证 明系统在正常和故障状态下均能满 用的性能要求
制造商应提供相应的文件来说明系统的基本设计、与车辆的连接方式、如何控制输出变量,以及对 系统的安全措施和辅助功能及试验验证的规定。为进行定期检查,文件还应说明如何对系统安全运行的 特殊要求进行检查,应简明扼要说明开发利用了相关领域的专业技术。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a)型式试验的正式文件,包括提交型式试验申请时须向检测机构提供的材料,将作为B.4规定的 试验验证程序的主要参考依据; b)附加材料和相关分析数据,由制造商保管但在型式试验时应予公开、备查,
B. 2. 2 特殊要求说明书
说明书应简要说明电动场车无线充电系统的安全措施和辅助功能及试验方法,包括对试验验证的说 明。
制造商应说明在无故障条件下,实现系统性能要求目标不会损害本标准所述系统安全运行。制造商 应向检测机构说明为确保系统安全运行而来取的预防措施,当出现本附录所列安全方面隐惠时,系统应 发出报警信号或讯息显示等报警提示,应能通过专用开关或控制电路自动切断外部供电或停止充电,只 要安全隐惠依然存在或故障没有排除就继续报警
地面设备应具备异物检测功能, 能够识别原边设备上方影响无线电能传输的异物,若检测到 统应发出报警指令,并停止充电或不启动充电。
车载设备应具备对位检测功能,能够反馈车载设备是否在设备厂商规定的偏移范围内。若检测 偏移范围,系统应发出报警指令,并停止充电或不启动充电,
DB35/T 18752019
B.4. 1 异物检测试验
B. 4. 1. 1 检测步骤
将地面设备与车载设备接入试验系统,设定在额定工作点下运行,按照异物检测试验步骤对原边设 备和副边设备之间的异物进行检测。 异物检测时应测试异物外壳温度,以及水平距离异物的20cm、40cm、60cm处的温度,实时检测 系统的异常诊断及报警保护情况。异物类型宜选用表B.1所列异物,异物检测的温升试验和灼热试验要 求见表B.1说明和图B.1所示
异物检测的温升试验和
B.4.1.2检测结果评定
图B.1异物检测的温升试验和灼热试验图
对于表B.1所定义的测试对象,在可触及的情况下,异物的温度不应超过GB/T16895.2一2017所规 范的最大温度上限,金属部件的裸露表面不超过80℃,非金属部件表面不超过90℃。在额定功率等级 下,若地面设备检测到异物时或异物温度超过规定限值时,检测结果应符合B.3.1的规定,
B.4.2对位检测试验
B. 4. 2.1检测步骤
DB35/T 18752019
将地面设备与车载设备接入试验系统,设定在额定工作点下运行,按照对位检测试验步骤进行检测。 应操作移动平台使地面设备与车载设备产生错位,并利用试验系统借助通讯界面读取地面设备与地面设 备的错位数据,并通过比对判断对位误差是否与实际错位相同,实时检测系统的异常诊断及报警保护情 况。
B.4. 2.2检测结果评定
在额定工作点下运行,若检测到车载设备对位超出设备厂商规定的偏移范围时,检测结果应 3.2的规定。
B.4.3活体检测试验
B.4.3.1检测步骤
将地面设备与车载设备接入试验系统,设定在额定工作点下运行,按照活体检测试验步骤进行检测。 应将活体异物放置于非金属(铁质)盒内,操作移动平台使活体异物至于地面设备与车载设备申间,实 时检测系统的异常诊断及报警保护情况。检测流程应符合下列两个阶段测试: 第一阶段测试。地面设备与车载设备处于输出最大功率状态时,调整地面设备与车载设备处于 最大错位位置时,操作移动平台使活体异物移动并触发测试,活体检测装置应激活开启并发出 报警指令,测量磁场衰减时间或系统关闭时间,相关技术参数应符合制造商设计标准或文件要 求。 b) 第二阶段测试。地面设备与车载设备处于关机状态,采用生命体检件进行活体检测,调整活体 检测装置处于待机开启状态,操作移动平台使生命体检件移动,测试活体检测装置发出报警指 令时间应符合制造商设计标准或文件要求;地面设备与车载设备处于输出功率状态,采用生命 体检件进行活体检测,调整活体检测装置处于待机开启状态,操作移动平台使生命体检件移动, 则量磁场衰减时间或系统关闭时间,相关技术参数应符合制造商设计标准或文件要求。
B.4.3.2检测结果评定
在额定工作点下运行,若检测到活体进人地面设备发射线圈的电磁环境保护区域内时,检测结 合B.3.3的规定。
DB35/T 18752019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试验报告及试验图表要求
C. 1 系统效率测试
表C.1副边设备水平偏移、垂直移动下系统效率测试
DB35/T18752019
表C.1副边设备水平偏移、垂直移动下系统效率测试(续)
Y轴以25mm为步长,逐步偏移至土75mm为止。 Z轴气隙为最大值和最小值时,测试点选择和测试记录与此表中标称值一致 偏移值允许±2mm的误差。
C.1.2在标称气隙条件下,副边设备旋转倾斜下系统效率测试记录参见表C.
1.2在标称气隙条件下,副边设备旋转倾斜下系统效率测试记录参见表C.2。
表C.2副边设备倾斜、旋转下效率测试
DB35/T 18752019
表C.2副边设备倾斜、旋转下效率测试(续)
C.2.1在不同输出功率条件下,副边设备水平偏移、垂直移动下功率因数测试记录表参见表C.3。
C.2.1在不同输出功率条件下,副边设备水平偏移、垂直移动下功率因数测试记录表参见表C.3。
副边设备水平偏移、垂直移动下功率因数测试
DB35/T18752019
表C.3副边设备水平偏移、垂直移动下功率因数测试记录表(续)
x轴以25mm为步长,逐步偏移至土50mm为止, Y轴以25mm为步长,逐步偏移至土75mm为止 Z轴气隙为最大值和最小值时,测试点选择和测试记录与此表中标称值一致。 偏移值允许土2mm的误差。
表C.4副边设备倾斜、旋转下功率因数测试记录表
DB35/T 18752019
表C.4副边设备倾斜、旋转下功率因数测试记录表(续)
C.3电压纹波系数测试
系统输入电压分别为85%、100%、115%额定值时,系统电压纹波有效值系数及峰值系数测试记录表 参见表C.5。
C.5电压纹波有效值系数及峰值系数测试记录
表C.5电压纹波有效值系数及峰值系数测试记录表(续)
表C.6谐波电流测试记录表
DB35/T 18752019
表C.6谐波电流测试记录表(续)
C.5.1根据相应车型,系统在不同偏移量及机械气隙组合的电场和磁场测试记录表参见表C.
表C.7电场和磁场测试记录表
C.5.2根据相应车型,系统在不同测试位置测得的最大电磁场水平记录表参见表C.8。
表C.8最大场强测试记录表
DB34/T 3269-2018 高聚物注浆技术在高速公路养护工程中的应用实施指南DB35/T18752019
表C.8最大场强测试记录表(续)
根据相应车型,系统在不同偏移量及机械气隙组合的接触电流测试记录表参见表C.9。
表C.9接触电流测试记录表
DB35/T 18752019
JGJ/T 428-2018 弱电工职业技能标准福建省地方标准 纯电动场(厂)内车辆无线充电系统性能要 求及试验方法 DB35/T1875—2019 * 2019年12月第一版2019年12月第一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