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LY/T 2664-2016 森林防火数字超短波通信系统技术规范.pdfICS 65.020.99 B 65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
LY/T2664—2016
TB/T 1910-2018 铁路线路机械词汇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森林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2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清华大学、国家林业局森林防火预警监测信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崔慧娟、黄磊
LY/T2664—2016
本标准规定了森林防火数字超短波 能品 总体技术要求、主要设备技术指标,及森林防火超 短波终端体系。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扣 波通信系统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2659一2016专用数字对讲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林计发[2004]16号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GB50343一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4.2.1空口接入应采用TDMA或FDMA接人体制,空口体制符合GB/T32659一2016标准 4.2.2工作频段由各地无委会分配,应满足国家森林防火专用频率要求。 4.2.3 信道带宽12.5kHz。 4.2.4 设备主要技术指标应满足GB/T32659一2016中的规定。 4.2.5 数字超短波通信系统要向下兼容已有的模拟超短波通信系统
4.2.1空口接人应采用TDMA或FDMA接人体制,空口体制符合GB/T32659一2016标准。 4.2.2工作频段由各地无委会分配,应满足国家森林防火专用频率要求。 4.2.3 信道带宽12.5kHz。 4.2.4 设备主要技术指标应满足GB/T32659一2016中的规定。 4.2.5数字超短波通信系统要向下兼容已有的模拟超短波通信系统
a)固定基站; b)基地台; c) 移动台,包括车载基站和背负基站; d)手持台; e)数字后台管理软件平台; f)数据存储和语音转发服务器。
4.4.1组网设计原则
组网设计原则: 重点林区(I、Ⅱ级县级森林火险单位)宜形成以固定数字超短波通信网为基础,以便携应急通 信设备为补充的森林防火通信网络。通信网络原则上由省级单位统一组织建设,以县区为基 本组网单元。 林区内的超短波信号覆盖率: 1)林区内的超短波网,信号覆盖率应符合《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第 七条规定; 2) 在北方地区固定组网地区覆盖率应达到80%以上; 在南方固定组网地区应达到60%以上; 4) 在扑火现场,确保火场超短波通信信号覆盖率达到90%以上,覆盖不足时应通过车载台 等移动设备进行临时组网。
租网设计原则: 重点林区(I、Ⅱ级县级森林火险单位)宜形成以固定数字超短波通信网为基础,以便携应急通 信设备为补充的森林防火通信网络。通信网络原则上由省级单位统一组织建设,以县区为基 本组网单元。 林区内的超短波信号覆盖率: 1)林区内的超短波网HG/T 2122-2020 釜用机械密封辅助装置.pdf,信号覆盖率应符合《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第 七条规定; 2) 在北方地区固定组网地区覆盖率应达到80%以上; 3) 在南方固定组网地区应达到60%以上; 4) 在扑火现场,确保火场超短波通信信号覆盖率达到90%以上,覆盖不足时应通过车载台 等移动设备进行临时组网,
4.4.2组网设计模式
4.4.2.1固定集群组网模式
固定集群组网模式: a)依托有线IP建立,适用于大范围指挥调度通信; b)1 信道自动共用; )登记,去登记;
LY/T2664—2016 d) 多级调度; e) 动态重组; f) 群组呼叫; g) 单用户呼叫; h) 数据和状态信息呼叫; i) 呼叫组扫描; j) 紧急呼叫; k) 迟人呼叫; 1) 分组定位; m) 单机定位; 与有线系统互联。
4.4.2.2固定常规组网模式
固定常规组网模式: 采用普通数字基站作为中继线路DB34/T 3266-2018 聚乙烯醇(PVA)纤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指南,适用于多数林区日常巡视防火通信和扑火指挥需要; b) 群组呼叫; c) 单用户呼叫; d) 数据和状态呼叫; e 基站激活和休眠; 多基站IP互联,
4.4.2.3同频同播组网模式
同频同播组网模式: a)采用数字同频技术实现多基站同频组网,适用于频率资源较少的地区; b)物理层应具备同频发射功能; )基站台应包含卫星定位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