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1884.2-2019 现场污秽度测量及评定 第2部分:测量点的选择和布置.pdf

DL/T 1884.2-2019 现场污秽度测量及评定 第2部分:测量点的选择和布置.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7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20002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L/T 1884.2-2019 现场污秽度测量及评定 第2部分:测量点的选择和布置.pdf

ICS29.080.10 K48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B34/T 3092-2018 排水抗裂型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规程DL /T 1884.2 2019

Measurementandevaluationof sitepollutionseverityforelectricpowersyster Part2:Selectionandarrangementofmeasurementlocation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一般原则 5测量点的选择和布置要求 6技术资料管理 附录A(资料性附录)积污系数测量的选点及布置 附录B(资料性附录) 污移冰

DL/T1884《现场污移度测量及评定》分为4个部分: 第1部分:一般原则: 第2部分:测量点的选择和布置: 第3部分:污移成分测定方法; 一第4部分:自然污移的试验盐密修正方法。 本部分为DL/T1884的第2部分。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电力行业绝缘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DL/TC16)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重庆大学。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设备管理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 深圳研究生院、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陕西省电力 同、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冀北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电网有限责任 同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 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蒋兴良、彭江、张志劲、吴光亚、周军、王黎明、张爽、张锐、曹彬 占明、云涛、沈庆河、胡建林、陈原、彭向阳、胡琴、杨铁军、张仲秋、黄伟中。 本部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 条一号,100761)。

DL/T 1884.2 2019

第2部分:测量点的选择和布置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253标称电压高于1000V的架空线路绝缘子交流系统用瓷或玻璃绝缘子元件盘形悬 式绝缘子元件的特性 GB/T26218.1污移条件下使用的高压绝缘子的选择和尺寸确定第1部分:定义、信息和一般 原则 GB/T26218.4污移条件下使用的高压绝缘子的选择和尺寸确定第4部分:直流系统用绝缘子 DL/T741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 3术语和定义 GB/T7253、GB/T26218.1、GB/T26218.4和DL/T741界定的及以下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参照绝缘子referenceinsulator 用于测量现场污移度的绝缘子,包括交流参照盘形悬式绝缘子、直流参照盘形悬式绝缘子、交流 参照棒形复合绝缘子和直流参照棒形复合绝缘子。 3.2 带电串energized insulatorstring 实际运行绝缘子串。 3.3 高电位串floatingpotentialinsulatorstring 悬挂于高压侧的绝缘子串。 3.4 地电位串groundinginsulatorstring 悬挂于杆塔横担的绝缘子串。 3.5 积污系数pollutioncoefficient 各种材质绝缘子(串)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积污与参照绝缘子(串)积污比的总称,包括带电积污 系数、直交流积污比、形状积污系数、串型积污系数、多联并联积污系数、材质积污系数等。

现场污移度测量点的选择和布置的一般原则包括:

DL/T 1884.22019

DL/T 1884.22019

a)应本着总体均匀、兼顾疏密程度与电网发展的原则设置污移度测量点。 b)测量点应根据污染源类型、污移等级、气象条件、地形环境的差异选择,能反映所在区域的实 际污水平。 c) 测量现场污移度宜使用交流参照盘形悬式绝缘子、直流参照盘形悬式绝缘子。 d 测量点的参照绝缘子应优先选择带电串,一般同一通道内选择电压等级最高的线路。 e) 如果采用地电位串,一般每串不少于5片。 污移度测量点应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 g) 当新建工程地区所在网格没有运行线路和变电站时,可不另行布点,可参照GB/T26218.1和 GB/T26218.4的规定预测现场污移度。 注:为了积累数据,可适当设置参照椿形复合绝缘子测量点

5测量点的选择和布置要求

交流系统测量点的选择应满足以下要求: a)采用网格化方法,一般按照10km×10km网格范围设置1个测量点。可根据在运及规划输电 线路、人口密度、污源特征、气象条件、地形环境、污移监测结果等适当调整单位网格大小, 网格范围可在5km~40km之间选择,人烟稀少的同环境、沙漠、戈壁、草原、原始森林及 高原无人区等地区网格范围可再适当增大。 b)测量点一般设置在110(66)kV~1000kV交流线路上,也可设在变电站、换流站交流场、发 电厂升压站,不满足条件地区可设置在低电压系统或其他设施上。 c)局部重污移区,微地形微气象、极端气象区,以及重要输电通道等应增加测量点。

直流系统测量点的选择应满足以下要求: a)线路每30km~50km选择一基杆塔作为测量点。 b)换流站在进出线门型架处或终端塔双极各选择一个测量点。 c)线路经过局部污染源区段应设立测量点。 d)局部重污移区,微地形、微气象、极端气象区DB11/T 1579-2018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实施情况评估规范,以及重要输电通道等应增加测量点。 e)人烟稀少的沙漠、戈壁、草原、原始森林及高原无人区等地区可以减少测量点数量

直流系统测量点的选择应满足以下要求: a)线路每30km~50km选择一基杆塔作为测量点。 b)换流站在进出线门型架处或终端塔双极各选择一个测量点。 c)线路经过局部污染源区段应设立测量点。 d)局部重污移区,微地形、微气象、极端气象区,以及重要输电通道等应增加测量点。 e)人烟稀少的沙漠、戈壁、草原、原始森林及高原无人区等地区可以减少测量点数量。

交流系统测量点的布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a)测量绝缘子串布置为地电位串、带电串两种。 b)地电位串布置如图1位置1,其布置应与运行绝缘子同高度,安装、拆卸和取样应满足安全距 离要求。 c)变电站现场污移度测量点可选择布置终端塔或站内相同电压等级高度的构架上。 注:部分测量点需要增加参照棒形复合绝缘子的,悬挂方式与参照绝缘子串相同。

交流系统测量点的布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a)测量绝缘子串布置为地电位串、带电串两种。 b)地电位串布置如图1位置1,其布置应与运行绝缘子同高度,安装、拆卸和取样应满足安全距 离要求。 c)变电站现场污移度测量点可选择布置终端塔或站内相同电压等级高度的构架上。 注:部分测量点需要增加参照棒形复合绝缘子的,悬挂方式与参照绝缘子串相同。

图1交流线路的地电位串布置示意图

直流系统测量点的布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a)悬垂串单极悬挂方式如图2所示。测量绝缘子串布置为带电串、高电位串和地电位串三种,每 种各1串,可以双极同时悬挂。 b)高电位串布置如图2位置1。直流参照绝缘子串挂在绝缘子与导线联板上(导线下方),其安 装及取样可在直流线路停电时进行或采用带电作业方式进行,作业时应满足带电作业安全距离 要求。 c)地电位串布置如图2位置2。直流参照绝缘子串应挂在同极性运行绝缘子串悬挂点附近的位置 (内侧或外侧)DB37/T 3362-2018 压力分散型悬锚式挡土墙设计与施工技术标准,试品安装及取样与高电位试品同步,安装、取样应满足安全距离要求。 d)换流站现场污移度测量点布置可选择出线塔或终端塔,也可选择在换流站直流场内。直流 场内高电位直流参照绝缘子串悬挂在直流出线门型塔导线的下方(如图3位置3所示),地 电位直流参照绝缘子串悬挂在直流出线门型塔横担上,尽量接近运行绝缘子悬挂点(如图3 位置4)。

直流系统测量点的布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a)悬垂串单极悬挂方式如图2所示。测量绝缘子串布置为带电串、高电位串和地电位串三种,每 种各1串,可以双极同时悬挂。 b)高电位串布置如图2位置1。直流参照绝缘子串挂在绝缘子与导线联板上(导线下方),其安 装及取样可在直流线路停电时进行或采用带电作业方式进行,作业时应满足带电作业安全距离 要求。 c)地电位串布置如图2位置2。直流参照绝缘子串应挂在同极性运行绝缘子串悬挂点附近的位置 (内侧或外侧),试品安装及取样与高电位试品同步,安装、取样应满足安全距离要求。 d)换流站现场污移度测量点布置可选择出线塔或终端塔,也可选择在换流站直流场内。直流 场内高电位直流参照绝缘子串悬挂在直流出线门型塔导线的下方(如图3位置3所示),地 电位直流参照绝缘子串悬挂在直流出线门型塔横担上,尽量接近运行绝缘子悬挂点(如图3 位置4)。

图2直流线路的高电位串和地电位串布置示意图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