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实施指南2020年版.pdf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实施指南2020年版.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9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29842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实施指南2020年版.pdf

1.4本标准采用变压器容量指标作为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一项指标,建筑电气的 24.1.4中变压器容量指标的要求。

表24.1.4变压器容量指标

生:1商业综合体应按照客建筑类型的建筑面积比例进行核实;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实施指南

DB44/T 1025-2012 城镇公共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pdf表24.1办公建筑分类

其中“特别重要的办公建筑”可以理解为:国家级行政办公建筑,部省级行政办公建筑, 重要的金融、电力调度、广播电视、通信枢纽等办公建筑以及建筑高度超过该结构体系的最大 适用高度的超高层办公建筑。 2表中商业建筑按《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2014规定分类,该规范第1.0.4条规 定,商店建筑的规模,根据不同零售业态、按单项建筑内总建筑面积分为大、中、小型,应符 合表24.2的规定,

表24.2商店建筑的规模

表24.1.4中商业建筑指大型百货店、购物中心,其他类型的商店建筑可参照执行。 3表中旅馆建筑按《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4308-2010规定分类。

24.2.2变电所宜设在负荷中心或大功率的用电设备处,缩短供电半径,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电气设计应合理确定配电系统的电压等级,减少变压级数,用户用电负荷容量大 250kW时,宜采用高压供电。 2负荷中心的坐标应按下式计算: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实施指南

第24童建筑电气节能

SC(B)10系列配电变压器最佳负荷率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实施指南

实施。电线电缆寿命由25年左右延长到70年,达到节材和节省生产、运输等过程中的能耗和成 本。电缆的寿命需与建筑物设计使用寿命、为其供电的设备寿命、二次装修的周期、业态变换 周期等因素相匹配,例如建筑物设计使用寿命只有50年,采用70年寿命的线缆是不合适的,不 仅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耳增加初投资。

4.3电气照明的节能设计

24.3.2照明功率密度值(LPD)宜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规定的 目标值,体育建筑中的场地照明宜满足现行行业标准《体育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354目标值 的规定。 【注释】照明功率密度(LPD)是单位面积上一般照明的安装功率(包括光源、镇流器或变 压器等附属用电器件),单位为W/m²;而单位照度功率密度是单位照度的照明功率密度,即单 位照度、单位面积上的照明安装功率(包括光源、镇流器或变压器等附属用电器件)。其中现行 值是必须达到的,目标值是推荐性的。 24.3.3光源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民用建筑不应选用白炽灯和自镇流荧光高压汞灯,一般照明的场所不应选用荧光高压 汞灯; 2一般照明在满足照度均匀度的前提下,宜选择单灯功率较大、光效较高的光源;在满足 识别颜色要求的前提下,宜选择适宜色度参数的光源; 3高大空间和室外场所的光源选择应与其安装高度相适应;灯具安装高度不超过8m的场 所,宜采用单灯功率较大的直管荧光灯,或采用陶瓷金属卤化物灯以及LED灯;灯具安装高度 超过8m的室内场所宜采用金属卤化物灯或LED灯;灯具安装高度超过8m的室外场所宜采用金 属卤化物灯、高压钠灯或LED灯; 4走道、楼梯间、卫生间和车库等无人长期逗留的场所宜选用三基色直管荧光灯、单端荧 光灯或LED灯; 5疏散指示标志灯应采用LED灯,其他应急照明、重点照明、夜景照明、商业及娱乐等场 所的装饰照明等,宜选用LED灯; 6办公室、卧室、营业厅等有人长期停留的场所,当选用LED灯时,其相关色温不应高于 4000K。 【注释】本条从节能出发,针对不同场所提出对光源的要求。 第1款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的2011年第 28号公告明确指出,从2012年10月1日起我国逐步禁止进口(含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监 管场所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到第五阶段,即2016年10月1日起,禁止进口和销售 15W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炽灯,或视中期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因此,本款对白炽灯的应用加以 限制。

第 24 童建筑电气节能11

第2款一般而言,同类型、同系列单灯功率大的光源光效比功率小的光源要高。以三基色 T8细管径荧光灯为例,长管(36W)比同系列的短管(18W)荧光灯光效高出20%~30%。相 类似的,同类型、同系列的光源,高色温、高显色性的光源其光效比标准色温和显色性的要低, LED灯尤为明显。表24。4为某品牌同系列E27、不可调光的磨砂球泡主要参数一览表,单灯功 率较大的其光效较高:高色温光源的光效高于低色温光源的光效

表24.4某品牌磨砂球泡主要参数一览表

本资料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民川建筑电气设计标准实施指南LED 2 700kLED 3 000kLED 4000kLED 5000kLED 6 000k0.40.2350400450500550600650700750800波长(nm)400350热辐射光源300荧光灯陶瓷金卤灯250LED200150100502 0003 0004 0005 0006 0007 000色温(K)图24.2LED与蓝光角作为光束角,而北美照明工程协会(IES)则采用10%最大光强的夹角。我国标准采用了CIE的定义。光束角小于80°的直接型灯具为窄配光,光束角大于120°的为宽配光,光束角在80°~120°的为中配光。条文中室外灯光球场是指室外的灯光篮球场、网球场、足球场等没有看台的场地,场地照明灯具投射距离明显小于有看台的体育场。高天棚灯具是一种以LED为光源,用于室内高大空间般照明的灯具。24.3.7照明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应结合建筑使用情况及天然采光状况,进行分区、分组控制;2天然采光良好的场所,宜按该场所照度要求、营运时间等自动开关灯或调光;3旅馆客房应设置节电控制型总开关,门厅、电梯厅、大堂和客房层走廊等场所,除疏散照明外宜采用夜间降低照度的自动控制装置;4功能性照明宜每盏灯具单独设置控制开关;当有困难时,每个开关所控的灯具数不宜多于6盏;5走廊、楼梯间、门厅、电梯厅、卫生间、停车库等公共场所的照明,宜采用集中开关控制或自动控制;6大空间室内场所照明,宜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7道路照明、夜景照明应集中控制;8设置电动遮阳的场所,宜设照度控制与其联动。【注释】照明控制是照明节能的重要手段,并通过实际工程验证是行之有效的节能措施。640

本资料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第24章建筑电气节能第1~2款结合天然光采光情况进行照明控制是照明节能的主要措施之一。图24.3是某实际工程的办公室,窗户起到采光的作用,靠近窗户的灯进行一组控制,当采光较好时,可以将这组灯关掉,起到节能的效果。控制可以采用传统的手动控制。也可以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进行自动控制。4200420000ALIWLIWL1图24.3某办公室的照明控制对于功能性的场所和房间,如果天然采光良好,需要利用好天然光,并建议设置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对电气照明进行自动控制,自动控制需按该场所照度要求、营运时间等进行自动开关灯或调光控制,达到节能控制。第4款功能性照明建议每盏灯具单独设置控制开关,对于传统的手动控制在经济性上是可以接受的。现在,装修比较豪华的场所经常采用众多的LED简灯、射灯,其功率比较小,每个开关可以控制的灯具数量不宜超过6盏。第8款电动遮阳与照度联动通常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这样控制效果好。24.3.8建筑景观照明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筑景观照明应至少有三种照明控制模式,平日应运行在节能模式;2建筑景观照明应设置深夜减光或关灯的节能控制。【注释】本条采用《建筑照明术语标准》JGJ/T119中的术语,夜景照明泛指除体育场场地、建筑工地、道路照明和室外安全等功能性照明外,所有室外活动空间或景物夜间的照明。第1款考虑到平时与一般节日、重大节日对照明效果的不同要求,且不同照明模式下的用电量差别较大,从照明节能出发,特作此规定。第2款考虑到进入深夜及后半夜,室外人员较少,通过减光或关灯达到节能的目的。以国家体育场“鸟巢”为例,鸟巢的夜景照明分为平时与一般节日、重大节日三种模式,见图24.4,每种模式开灯情况见表24.5。640

本资料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实施指南美Implementation Guicdelines of Siandard for Electrical Design of Civil Buikdings模式1:重大节日模式2:节日模式3:平日图24.4鸟巢景观照明的三种模式表24.5鸟巢夜景照明的开灯情况效果编号模式1模式2模式3备注核心简红墙V看台背面(红色)VV位于5、6、7层立面照明玻璃幕 (红色)VV位于3、4层柱子内侧照明V柱子外侧不能照明大楼梯照明V从1层到顶层,接梯照明顶部照明顶棚照明顶上膜结构肩部照明V立面与屋顶连接区域道路功能性照明景观照明植被安检门V共12个安检门区域,功能性照明C642

第24章建筑电气节能

24.4动力装置的节能设计

24.4.1应合理选择电动机的功率及电压

24.4.1应合理选择电动机的功率及电压等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动机的效率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18613规定的能效限定值,宜采用符合节能评价值的电动机; 2 额定功率大于200kW的电动机宜采用高压电动机; 3 恒负荷连续运行,功率在250kW及以上的电动机,宜采用同步电动机; 4除特殊要求外,不宜采用直流电动机: 5应合理采用电动机启动调速技术。当机械工作在两个不同工况时,在满足工艺要求的情 况下,宜通过调整电动机极数进行调速;当机械的工况大于两个时,宜采用电动机变频调速方 式,且变频调速装置应有抑制高次谐波的措施。 【注释】本条系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节约用 电管理办法》(2004)、《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3485编制而成。 第2款对于大功率的电动机:高压电动机电流小,转矩大,运行稳定,而且高效节能;而 同样功率的低压电动机电流很大,因此其运行稳定性相对差,且能耗要高于高压电动机。当然, 高压电动机的价格会高于低压电动机,对电工要求较高。 第5款在民用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平时/消防时两用的双速风机,平时采用低速 运行用于排风;火灾时采用高速运行用于排烟。风机工作在低速和高速两个不同工况,通过控 制电路调整电动机极数,从而达到电动机调速的目的,既满足工艺要求,又可靠、经济。

24.5.2当冷热源、供暖通风及空气调节等系统的负荷变化较大或调节阀(风门)阻力损失较 大时,各系统的水泵和风机宜采用变频调速控制。 【注释】变频调速是有效节能的技术措施,但要对其副作用有合理的评估,并采取有效的应 对措施。 1采取回水温度法、热负荷控制法控制锅炉机组的启停、台数及投入运行的热水泵台数 转速; 2采取回水温度法、热负荷控制法控制热交换器的台数和投入运行的热水泵台数、转速; 3根据二次侧供水温度调节一次水和蒸汽阀,控制热交换器产生的二次热水供水温度在设 定值范围内

24.5.5空调系统的监控宜采用下列节能措施:

在不影响舒适度的情况下,温度设定值宜根据唇夜、作息时间、室外温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实施指南厂

2根据室内外空气焰值条件,自动调节新风量的节能运行; 3采用室内二氧化碳(CO2)浓度的检测来自动调节新风量,在保证舒适度的前提下采用 最小新风量控制; 4空调设备的最佳启、停时间控制,负荷间歇运行控制; 5在建筑物预冷或预热期间,按照预先设定的自动控制程序启动或停止送新风; O 夜间新风注人控制; 7过渡季节,进行零能量区域控制。 注释】空气中的烩值是指空气中含有的总热量,通常以干空气的单位质量为基准,称作比 。工程中简称为烩,是指1k干空气的恰和与它相对应(1kg干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的的 总值和。在工程上,我们可以根据一定质量的空气在处理过程中比恰的变化。来判定空气是得 到热量还是失去了热量。空气的比烩增加表示空气中得到热量;空气的比炝减小表示空气中失 去了热量。 烩值控制是指在空调系统中利用新风和回风的烩值比较来控制新风量,以最大限度地节约 能量。它是通过测量元件测得新风和回风的温度和湿度,在烩值比较器内进行比较,以确定新 风的烩值大于还是小于回风烩值,并结合新风的干球温度高于还是低于回风的干球温度,确定 采用全部新风、最小新风或改变新风回风量的比例

24.6.2大型公共建筑中的电开水器等电热设备宜采用定时控制。

24.6.2大型公共建筑中的电开水器等电热设备宜采用定时控制。

【注释】实际调查发现,许多大型公共建筑中的电开水器不间断供电,致使夜间无人工作时 也在反复烧水,浪费能源。根据工作时间进行定时控制可以杜绝此类能源浪费现象,起到节能 的作用。

第25章 建筑电气绿色设计

民用建筑的绿色设计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本章包括绿色建筑电气设计的 部分内容,主要为光伏发电系统、光导设备应用、能效监管系统等设计,但是按本章内容设计 实施之后的建筑物不一定就是绿色建筑,因此,本章定名为建筑电气绿色设计。

25.1.2建筑电气绿色设计应符合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评价等级划分要求,根据所在区域的气 候、资源、生态环境等条件,通过经济技术比较,合理确定设计方案。 【注释】建筑电气绿色设计强调在满足其建筑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节约电 能、利用再生能源节材和环境保护,为人们创造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对于建筑电气 绿色设计而言,在节能方面涉及供配电系统(第3章、第4章、第7章)、导体选择(第7章、第 8章)、照明系统(第10章、第24章)、电气设备节能(第9章、第24章)和其他用电设备的节 能控制(第18章、第24章)等内容;在能源利用方面涉及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室内 环境质量方面涉及室内照明指标要求(第10章),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第18章);在运营管 理方面涉及到建筑智能化系统(第14章~第21章)以及能效监管系统等内容。对于其他章节尚 未涉及的内容均包括在本章节中(由于风能在民用建筑中应用较少,暂不涉及)。 这些绿色设计的内容并非每一个绿色建筑都必须包括,要根据建筑物所在区域的绿色建筑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实施指南 mpiene entation Guidelines

评价等级划分要求以及当地的气候、资源、生态环境等条件综合考虑,经过经济技术比较后 选择出适合于绿色建筑的电气设计内容。

4光伏发电系统的预测发电量可按下式

Ep=HX PA XK E

式中:Ep一年发电量(kWh/a); H水平面年太阳能总辐射量【kWh/(m·a)」; P光伏组件安装容量(kWp) E。标准条件下的辐照度(kWh/m²): K一综合效率系数,包括光伏组件类型修正系数、转换效率修正系数、光伏组件的位 置修正系数、光照利用率和光伏发电电气系统效率等。 【注释】光伏发电系统的预测发电量,在国内往往采用公式计算法,这种方法普遍存在着主 观性强、误差大、分析不全面等缺点。采用专业模拟软件。如瑞士的PVsyst软件进行光伏发电 系统的分析和计算,由于软件自带气象、光伏组件、逆变器等基本数据库,能够较完整地对光 伏发电系统进行模拟、计算和数据分析,效果较好。 本条是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给出一种计算公式。在确定公式中的综合效率系数时,需要 考虑光伏组件设置的位置、角度、产品性能参数以及电气系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最佳条件 下,一般可取0.65~0.85。 1光伏组件类型修正系数及转换效率修正系数:光伏组件类型修正系数通常根据组件类型 和厂家参数确定,转换效率修正系数与组件衰减率、工作温度系数以及输出功率偏离值等都有 关,例如:光伏组件输出的直流功率通常是标称功率。在现场运行的光伏组件往往达不到标准 则试条件,输出的允许偏差为5%,其输出功率就要考虑到0.95的影响系数。 光伏组件随着温度的升高,输出功率会下降。对于晶体硅组件,当光伏组件内部的温度达 到50℃~75℃时,输出功率约降为额定功率的89%,其输出功率就要考虑到0.89的影响系数。 光伏组件表面灰尘的累积,会影响辐射到电池板表面的太阳辐射强度,最终影响光伏组件 的输出功率。据相关文献报道,某种光伏组件表面灰尘会对光伏组件的出力产生7%的影响,其 俞出功率就要考虑到0.93的影响系数。 2光伏组件的位置修正系数与光伏组件安装的倾角、方位角等有关,与所在地的太阳能资 源数据及纬度、经度有关。 3光照利用率是指由于太阳辐射的不均匀性,光伏组件几乎不可能同时达到最大功率输 , 因此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要低于各个组件的标称功率之和。 障碍物对光伏组件上的太阳光造成的遮挡以及光伏组件之间的遮挡都可能影响到光伏板表

面的太阳辐射强度。因此,光照利用率不可能达到1.0。 4光伏发电电气系统的效率与光伏组件、逆变器及逆变器至并网点之间的电气装置和连接 线缆以及逆变器的效率等均有关系。 25.2.7民用建筑光伏方阵宜采用固定式布置,非围护结构的光伏方阵安装倾角应结合建筑的 形式、场地面积、光伏发电系统的类型、年平均辐照度和气候条件进行设计。 【注释】光伏方阵安装最佳倾角可按《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797附录B确定,如表 25.1所示。

表25.1光伏阵列最佳倾角参考值

25.2.14光伏发电系统宜配置无功补偿装置。 【注释】光伏系统无功补偿容量的计算要考虑到逆变器的功率因数、线路及变压器等无功损 耗的影响。并且逆变器的功率因数要在超前0.95~滞后0.95范围内连续可调,需要设置无功补 偿装置时宜采用自动无功补偿装置,必要时,可以安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以提供无功容量。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实施指南 of GivilBarildina

25.3.2在人员工作或停留的地下房间或场所,无天然采光时宜设置导光设备。

25.3.2在人员工作或停留的地下房间或场

【注释】在地下房间或场所工作或停留,不利于人们的工作、视力保护、身心健康和劳动效 率的提高。将自然光引入地下,不仅仅为了照明节能,更主要的是可有效地改善地下空间光环 境质量。具体设置的区域和位置,要在满足土建条件基础上,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25.3.11光纤采光系统安装长度不宜大于20m。光纤弯曲半径不宜小于25mm。 【注释】光纤采光系统的产品参数会有一定差异性,以帕兰光纤为例,每个太阳能面板能引 出4根光纤(0.75mm~6mm直径),每根光纤直径为6mm,重量为30g/m,长度可至20m 弯曲半径为25mm。

表25.2分类能耗数据表

本资料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第25童建筑电气绿色设计续表分类能耗一级子类汽油煤油燃油和燃煤柴油煤26太阳能光热太阳能光伏可再生能源风能地热能其他其他能源无建筑电类分项能耗数据应按表25.3的规定进行。表25.3分项能耗数据表能耗用途分项能耗一级子项二级子项室内照明与插座公共区域照明照明及插座用电室外景观照明专用插座冷水机组、冷却塔等冷热源系统电锅炉、采暖循环泵等空调及供暖用电空调水系统冷水循环泵等空调风系统空调机组、风机盘管等电类电梯动力用电水泵通风机信息中心洗衣房厨房、餐厅特殊用电游泳池健身房其他表25.2中的可再生能源分类能耗数据主要是反映建筑物所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总量。太阳能光热为总耗热量:太阳能光伏为总发电量;风能为风力总发电量;地热能为总耗热量。649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实施指南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实施指南

表25.3中的建筑电类分项能耗效据接用透不同分为4个分项 1照明及插座用电是指建筑物主要功能区域的照明、插座等室内设备用电的总称。一级子 项中的室内照明及插座包括从插座取电的计算机等办公设备,若空调末端设备用电不可单独计 量,则应计算在房间照明与插座用电子项中,如果照明与插座可以分别单独计量,则增加二级 子项。 公共区域照明指建筑物的公共区域各种照明,如走廊、大厅等处的公共照明和应急照明 宁具。 室外景观照明指建筑物外立面照明灯具及室外园林景观照明灯具。 专用插座指有特殊用途的插座回路,如公共区域的楼层开水间的电加热开水器、充电设备 非汽车)等。 2空调及供暖用电是指为建筑物提供空调、供暖的设备用电的统称。一级子项包括冷热源 系统、空调水系统和空调风系统的用电。 冷热源系统包括空调系统的制备冷热量的用电设备,如冷源用电设备主要包括冷水机组 冷却水循环泵、冷却塔风机等。热源用电设备主要包括热水循环泵及自备锅炉、补水泵等的 用电。 空调水系统包括空调冷水循环泵(一次冷水循环泵、二次冷水循环泵)等的用电。 空调风系统是指可以单独设置能耗计量装置的全空气机组、新风机组、空调区域的排风机 组和风机盘管、变风量末端等的用电。 3动力用电是指为建筑物提供各种动力的设备用电的统称。不包括空调供暖系统和人防系 统的用电设备。一级子项包括电梯、水泵和通风机的用电。 电梯包括建筑物中使用的所有电梯(如货梯、客梯、消防梯、扶梯等)及电梯机房专用空 调等附属设备的用电。 水泵包括除空调供暖系统和消防系统以外的所有水泵,如自来水加压泵、生活热水泵、排 污泵、中水泵等的用电。 通风机包括除空调供暖系统和消防系统以外的所有风机,如车库通风机、可以单独设置能 耗计量装置的操作间排风机、卫生间排风机等的用电。 4特殊用电是指能耗密度高、占总用电能耗比重大的用电区域及设备,如信息中心、洗衣 房、厨房餐厅、游泳池、健身房等高能耗区域,将它们设为特殊用电分项能耗的一级子项。对 于医疗建筑中的医疗设备用电、剧场建筑中的舞台灯光和音响用电、体育场馆中的LED大屏幕 和音响用电以及大型商业广告照明等,均属于能耗密度高的特殊用电设备,由于此类设备较多 将它们归入一级子项中的其他用电范围内。 25.4.6电类分项能耗计量装置设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高压供电时,应在高压侧设置电能计量装置,同时在低压侧设置低压总电能计量装置 出线柜回路可直接设置; 2建筑物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应满足电能计量装置的设置要求;

第25章建筑电气绿色设计

本次修订是在《民规》基础上进行的,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1本章是在《民规》基础上整合、补充新增加的,以解决《民规》弱电线路布线分散在各 章条文中,且内容未能涵盖弱电线路布线系统设计的全部等问题。本次修订单独成“章”,进一 步完善规范对设计人员的指导和统一。 2第26章是在《民规》第20章“通信网络系统”第20.7节“通信配线与管道”条文的基 础上,进行了全面的整合、修改和补充。 3根据本次规范编制大纲要求,新增的第26章“弱电线路布线系统”内容中各“节”名称 与主要条文修订概况如下: 1)第26.1节“一般规定”,全新修订增加条文单独成节。增加了单体或群体民用建筑建设 时,所涉及的弱电线路布线系统基本建设等设计的要求;增加了弱电线路布线系统信号传输、 供电及控制线路选用的电压等级,弱电系统设备信号传输、供电和控制等缆线,在正常环境的 室内场所采用穿导管或在封闭式槽盒内敷设(特别是线缆在槽盒内共槽敷设),弱电线路布线系 统中铜芯电线电缆或光缆的选用等设计要求。 2)第26.2节“园区综合管道”,将《民规》第20.7节“通信配线与管道”中第20.7.4条建 筑群内地下通信管道设计条文内容调整至本节中,并调整、修改和补充。增加了园区地下综合 管道中各段管道数量、管径及备用管道配置等设计要求。 3)第26.3节“园区配线设施”,将《民规》第20.7节“通信配线与管道”中第20.7.5条建 筑群内通信电缆、第20.7.6建筑群内通信光缆设计条文内容调整至本节中,并调整、修改和补 充。增加了室外落地式缆线交接箱、配线箱及有源设备箱(柜)的设置等设计要求。 4)第26.4节“建筑物的引入管”,全部为新增加的条文,独立成节。增加了单体或群体建 筑引入管应满足室外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通信专用管道或弱电系统管道引人的要求;引人建筑

第26章弱电线路布线系统

物弱电综合导管的点位数、导管根数、导管公称口径选择等设置要求。 5)第26.5节“建筑物内配线管网”,将《民规》第20.7节“通信配线与管道”中部分条文 内容调整至本节内,并调整、修改和补充。 调整修订了弱电配线管网中缆线明敷设或暗敷设的要求;弱电配线管网在有酸碱腐蚀介质 的环境场所敷设的要求;建筑物竖向配线管网敷设的要求:弱电系统电缆在电磁场干扰下或有 抗外界电磁场干扰场所需提供防护措施的要求;弱电配线管网在避难层和避难区域(间)内敷 设等要求。 6)第26.6节“建筑物内配线设施”,将《民规》第20.7节“通信配线与管道”中有关条文 周整至本节内,并调整、修改和补充。调整修订了弱电间(电信间)或弱电竖并内弱电各系统 配套电源设备及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等设施配置的要求;涉及到国家秘密安全的信息设施时须 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要求;布线及网络设备所涉及到通用落地或挂墙式19in标准机柜设置的要 求;楼层用户单元信息配线箱等设置要求。 7)第26章“弱电线路布线系统”所涉及机房设施的条文内容,如进线间、信息接人系统机 房、各弱电系统设备机房、交接间、弱电间(或电信间或弱电竖井)等相关条文,已调整至第 23章“智能化系统机房”

26.1.6弱电系统设备信号传输、供电和控制等线缆在正常环境的室内场所采用穿导管或在封 闭式槽盒内敷设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弱电系统线缆穿导管敷设时,可采用绝缘导线、电缆或光缆;在槽盒内敷设时,宜采用 电缆或光缆; 2供电线路为交流220V/380V电压时,其线缆应独立穿导管或在槽盒内敷设; 3广播信号传输线路为交流70V或100V及以上电压时,其线缆应独立穿导管或在槽盒内 数设; 4有线电视信号传输与供电线路为交流60V电压时,其线缆应独立穿导管或槽盒内敷设 当与其他不同交流电压等级线缆共用同一槽盒时,应分别加金属隔板敷设; 5信号传输、供电和控制线路为交流25V以上、50V及以下或直流60V以上、120V及以 下电压时,其线缆应独立穿导管或在槽盒内敷设;当受条件限制需要与其他电压等级线缆共用 司一槽盒时,应分别加金属隔板敷设; 6信号传输、供电和控制线路为交流25V及以下或直流60V及以下电压时,其线缆可共 穿同一导管或在同一槽盒内敷设: 7当系统线缆受外界电磁场干扰严重或弱电系统自身供电、信号传输和控制电缆存在相互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实施指南

表26.1公共建筑中弱电系统缆线的阻燃与耐火性能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实施南餐

表26.1.7采用导管、槽盒内敷设的弱电线路布线系统

布线类别 弱电线路线缆 弱电业务应用 光缆、同轴屏蔽电缆、非屏蔽或屏蔽 其他弱电 4对对绞电缆、屏蔽或非屏蔽多芯软线 独立穿导 设备系统 电缆、供电电缆 共用槽盒

表中金属槽盒分隔是由金属槽盒内采用金属隔板永久分隔成两个或多个槽盒组成; 表中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中网络电视(IPTV)光缆、非屏藏或屏蔽4对对绞电缆可与综合 涉密信息线缆共用槽盒; 未列出的其他弱电系统设备线缆可参照表中的布线类别,并按工程项目实际需求采用独立穿导管 内敷设或槽盒加设金属隔板敷设。

26.2.5地下综合管道在不同敷设环境下应采用相适应的管道材料,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下列敷设环境下宜采用塑料管道或复合材料管道: 1)管道的埋地深度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或经常被水浸泡的地段; 2)地下腐蚀情况比较严重的地段; 3)地下设施管道较密集、状况复杂且障碍物较多的地段; 2在下列敷设环境下应采用厚壁钢导管: 1)管道穿越车行道路时不具备包封条件的地段; 2)管道埋深过浅或路面荷载过大的地段; 3)管道附挂在过河桥梁底部上或跨越沟渠或需要悬空布线的地段; 4)管道受电磁场干扰影响、需加设屏蔽或需特殊防护措施的地段; 5)建筑物引入管道、沿墙或沿立杆引上暴露的管道。 【注释】本条文是针对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省市县镇乡的地理环境、土壤酸碱质地、所受 路面荷载承压和所受周边千扰环境影响各自不相同,特别是国内一些地区地下水位高度与冻土 层深度对地下综合管道有着很大影响,所以园区用地红线内室外总体上地下综合管道材料的选 用应符合所在地实际的长期安全使用需求,并应确保综合管道的敷设能满足通信缆线和弱电缆 线高可靠地穿管使用。 26.2.6地下综合管道可采用塑料管(硬质单孔实壁管、半硬质单孔双壁波纹管、硅芯管、多 孔塑料管、塑料合金复合型管等)、热镀锌焊接厚壁钢管、无缝钢管和钢塑复合管。 【注释】本条文是针对本章第26.2.5条文的不同环境中,园区用地红线内室外总体上敷设地 下综合管道(地下公用电信网通信专用管道和弱电系统综合管道)时选用各类管材的要求。地 下综合管道的主干或次干路由设计通常按照用户实际需求可采用多根大管径的PVC一U塑料管, 外加管底垫层、钢筋抱箍且混凝土包封或管顶加钢筋混凝土预制保护板方式敷设实施。同时针 对本章26.2.5条文第2款内敷设环境下,地下公用电信网通信专用管道和弱电系统综合管道主 干或次干路由应选用热镀锌焊接厚壁钢管、无缝钢管。室外总体埋地管道地处环境为地下腐蚀

1注释)本条文是针对园区用地红线内室外总体上数设地下综合管道(地下公用电信网通 信专用管道和弱电系统综合管道)时选用各类管材管径管孔数的要求。园区地下综合管道主干 或次干路由管径管孔数的设计应满足各个弱电子系统缆线长期穿管使用,应做到一次设计、一 次设、终身享用(20及以上)的要求。敷设地下综合管道的管材质量一定要得到高可靠 保证。 由于园区地下综合管道内现行主要敷设的是1根或多根大芯数光缆或大对数的电缆,所以通 常在地下综合管道主干或次干路由中大管径的PVC一U塑料管(公称外径DN/OD75及以上)内 或大管径钢管/无缝钢管(公称口径DN65及以上)内可放置多根32/26(外径/内径)及以上硅 芯塑料管,供园区穿放主干通信光缆和弱电各系统主干缆线使用。当地下综合管道选用聚氯乙 烯或聚乙烯多孔一体塑料管规格的管材时,其质量要得到高可靠保证,一定要保证其塑料管材 在路面覆土或重物承压后不应有破损、变形等状况。 地下综合管道中塑料管的选用除可参见现行国家标准《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 GB50373的有关规定外,还可参见现行国家行业标准《地下通信管道用塑料管第1部分:总 则》YD/T841.1和《地下通信管道用塑料管》YD/T841.2至841.8中的规定要求。 26.2.10地下综合管道的埋地深度、人(手)孔放坡和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地下综合管道顶部至绿化带或行道路面

生:1塑料管的最小埋深达不到本表内要求时,应采用热镀锌钢导管或钢筋混凝土 2管道最小理深是指上层管道的顶面至绿化带地面或行道路面的距离: 3轻轨电车道是指园区内有人或无人驾驶的单轨或双轨轻型电车轨道

2进人人孔处的地下综合管道基础项部距人孔基础顶部净距不宜小于0.4m,管道顶部距 人孔上覆底部的净距不应小于0.3m;进人手孔处的地下综合管道基础顶部距手孔基础顶部不宜 小0.2m; 3塑料弯管道的曲率半径不应小于10m;塑料管道下应做基础层,管道上部应加敷预制钢 筋混凝土板及管道外加设钢筋混凝土外包封固定等措施; 4地下综合管道敷设时应向人(手)孔放坡;管道坡度宜为0.3%~0.4%,不得小于 0.25%;当室外道路或地势已有坡度时,可利用其地势获得坡度; 5地下综合管道中直线管道敷设的段长离两边人(手)孔间距不宜超过120m,且同一段 管道不得有S形弯道。 【注释】本条文第5款地下综合管道中直线管道敷设的段长离两边人(手)孔间距不宜超过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实施指南

120m的要求,是以《民规》第20.7节“通信配线与管道”第20.7.4第12款的条文为基础。同 时参阅现行国家标准《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中第7章“通信管道弯曲与段 长”的有关条文规定。并考虑到园区用地红线内地下综合管道的直线管道中室外光纤通信线缆 和弱电缆线是由人力穿放及拉动缆线,所以直线管道两边人(手)孔位置之间的间距通常不会 大于80m;如考虑到直线管道中缆线在穿放及拉动时涂(放)润滑剂或采用电动卷扬机承载拉 缆线的方式,以及考虑到室外光纤通信线缆和弱电缆线在穿放时能保护线缆所承受最大拉力的 要求,可以将直线管道两边人(手)孔位置之间的间距增加至120m。 26.2.13人(手)孔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近期及远期发展管道群容量大于6孔时,宜采用人孔; 2近期及远期发展管道群容量不大于6孔时,宜采用手孔; 3采用暗式渠道时,宜采用手孔: 4地下管道引上处、室外落地式线缆交接箱基座处,宜采用手孔。 注释】本条文人(手)孔选择的修订是以《民规》第20.7节“通信配线与管道”第 20.7.4第12款的条文为基础,同时参阅现行国家标准《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 GB50373中第9章“人(手)孔设置”条文和《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 计规范》GB50846中第4.1.15条文有关规定要求进行修订编制。 26.2.14弱电综合管道人(手)孔程式应根据所在管段的用途及容量选择。 【注释】本条文弱电综合管道人(手)孔程式的修订编制,是参阅现行国家标准《通信管 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中第9章“人(手)孔设置”条文、《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 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50846中第4.1.16条文、现行国家行业标准《通信管道 人孔和手孔图集》YD5178和《通信管道横断面图集》YD/T5162中有关规定要求进行修订 编制。

26.4.5地下综合管道的引人管应采用无缝钢管或热浸镀锌焊接钢导管,其引人建筑物导管的 点位数、导管根数、导管公称口径的选择宜符合表26.4.5的规定。

表26.4.5引入建筑物弱电综合导管的点位数量、导管根数、导管口径

主:1本表中引I人建筑物弱电综合导管仪表示公称口径为DN40~DN150的圆形管孔的钢导管,未包含公称外径 为50mm~110mm重型或超重型机械应力的圆形管孔塑料管和复合管。 2 公称口径为DN40和DN50钢导管的壁厚度应不小于3.5mm;公称口径为DN65~DN125钢导管的壁厚度 应不小于4.0mm;公称口径为DV125钢导管的壁厚度应不小于4.5mm。 3公称口径为DN80及以上的圆形管孔中宜内置多根子管(外径/内径为32mm/26mm或40mm/33mm硅 芯塑料管)。 4地下室连通的大型建筑群可按具有301辆~1000辆停车当量数占地面积的建筑,具有大于1000辆以上停 车当量数占地面积的建筑可为特大型建筑群。 5通信专用导管的根数应考虚满足3家及以上由信业务经营者的需要

【注释】本条文地下综合管道的引入管应采用无缝钢管或热浸镀锌焊接钢导管引入建筑物方 式的修订编制,是以《民规》第20.7节“通信配线与管道”第20.7.4第10款条文和条文说明为 基础、按照现行单体和群体建筑引入管实际使用与备用数量和根数的需求,以及参阅现行国家 与行业标准《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焊接钢管尺寸及单位长度重量》GB/T 21835、《无缝钢管尺寸、外形、重量及充许偏差》GB/T17395、《电气安装用导管系统第1部 分:通用要求》GB/T20041.1和《建筑用绝缘电工套管及配件》JG3050中有关规定要求进行 修订编制。 26.4.6引入建筑物的综合导管可采用在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墙中预留内嵌止水钢板引人方式 或可在钢筋混凝土墙上预留公称口径150mm及以上规格的金属厚壁止水钢套管群方式。 【注释】本条文引入建筑物的综合导管在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墙上预留内嵌止水钢板的方式 是现行综合金属导管群(含通信)引入建筑物地下室时,结构专业配合设计的通常方式;在特 殊情况下,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墙上难以预留内嵌止水钢板方式时,可由结构专业配合在钢筋混 凝土墙上或钢筋混凝土横梁上采用预留穿墙单管或群管止水方式。并可参阅现行国家标准图集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实施指南

《地下建筑防水构造》10J301中“单管穿墙、穿顶板防水构造”和“群管穿墙防水构造”图中的 有关规定要求。 26.4.7、.引入建筑物地下室的综合管道伸出外墙时应不小于2.0m,并应向室外人(手)孔方向 倾斜,防水坡度不应小于0.5%。 【注释】本条文的修订编制,是以《民规》第20.7节“通信配线与管道”第20.7.4第11款 条文为基础,同时参阅现行国家标准《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 GB50846中第4.1.15条中有关规定要求进行修订编制

26.5建筑物内配线管网

26.5.2建筑室内正常环境下,弱电配线管网中线缆暗敷设时,可选用穿金属导管、可弯曲金 属导管、燃烧性能B1级且中等机械应力的刚性塑料导管;明敷设时,可选用金属导管、可弯曲 金属导管或金属槽盒保护。 【注释】本条文的修订编制阐述了在建筑室内正常环境下,暗敷设时导管的选用,以及 明敷设时导管或金属槽盒的选用。条文修订时,参阅了现行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中第7章“配电线路的敷设”条文和《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第5章 “燃烧性能等级判据”第5.2节“建筑用制品”中条文规定要求进行编制。 26.5.7弱电线缆穿导管或在槽盒敷设时,其截面积利用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根25对及以上的大对数对绞电缆、12芯及以上光缆或单根其他弱电主干线缆,当在 1根直线导管内敷设时。其管径利用率不宜大于50%;当在1根弯曲段导管内敷设时,其管径利 用率不宜大于40%; 2同一根导管内敷设多根4对对绞电缆或多根4芯及以下配线光缆或多根其他弱电线缆时 其管径截面积利用率应不大于30%; 3同一根槽盒内可同时敷设多根电缆或光缆,其电缆槽盒截面积利用率不应大于50%。 【注释】本条文的修订编制,是以《民规》第20.7节“通信配线与管道”第20.7.2第11款, 第12款条文为基础,同时参阅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中 第6.5节和《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中第7章有关条文规定要求进行修订编制。 26.5.10建筑物竖向配线管网宜采用金属槽盒或金属导管,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竖向槽盒的规格、导管的管径及数量应满足弱电各系统主干线缆远期发展的需求; 2导管在多层建筑砖墙或混凝土墙内敷设竖向主干时,宜采用不少于2根且公称口径不小 于40mm的厚壁钢导管; 3多层建筑竖向配线管网在弱电间(电信间)或弱电竖并内明敷设时,宣采用槽盒或 导管; 4高层建筑竖向配线管网在弱电间(电信间)或弱电竖井内明敷设时,宜采用加设防火保

第26章弱电线路布线系统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实施指南

GB/T 37575-2019标准下载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实施指南

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布线系统》CB/T16895.6中第527。2节“布线系统穿过建筑构 件的封堵”条文的有关规定。 26.5.18弱电配线管网在避难层和避难区域(间)内敷设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避难层非避难区域和避难区域(间)应采用金属导管、金属槽盒、金属终端出线盒和过 路盒; 2金属导管或槽盒明敷设时,不应直接由非避难区域穿越防火墙至避难区域(间)内; 3公共建筑各避难层的避难区域(间)与非避难区域防火墙交接处,根据应急防灾设备情 况可设置一个专用弱电间,其净面积不宜小于2m²;专用弱电间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4高度100m及以上的建筑物中,由消防和安防控制室直接引至各个避难区域(间)专用 弱电间的应急防灾专用线路应选用耐火等级不低于750℃、90min耐火型线缆; 5高度250m及以上的建筑物中,各应急防灾系统的专用物理双链路线路,应由消防控制 室和安防监控中心分别经由弱电竖井和备用竖井引至避难区域(间),竖向或水平管槽应采取防 火保护措施; 6避难区域(间)内金属导管或终端出线盒及过路盒应暗敷设,当受条件限制金属导管或 槽盒需要在避难区域(间)内明敷设时,其管槽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注释】本条文是新增条文。条文阐述了超高层建筑物中弱电配线管网在避难层和在避难区 域(间)内敷设时各自不同的配置要求,并应满足弱电配线管网的防火保护需求。条文编制参 阅了各地超高层建筑在设计时,消防部门的审查批复意见的要求,以及参阅了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第5章“民用建筑”中各有关条文规定要求进行修订编制。

26.6建筑物内配线设施

26.6.2弱电间(电信间)或弱电竖井内设置涉及国家秘密、国家安全的信息设施时,涉密与 非涉密信息设备机箱(柜)及线缆管槽之间应采取物理分隔和有效防护的屏蔽措施。涉密线缆 应独立穿金属管或金属槽盒敷设,并可在弱电间(电信间)或弱电竖井外加设安全技术防范 措施。 【注释】本条文是新增条文。条文阐述了弱电间(电信间)或弱电竖井内设置涉及国家秘 密、国家安全的信息设施时所需的设计要求。通常在涉及国家秘密、国家安全的信息设施等特 殊要求时,应将所有涉密的信息通信网络设备和布线系统等设备独立安放在专用的弱电间(电 信间)内。当受建筑条件限制时,应将所有涉密的信息通信网络设备和布线系统等设备与非涉 密信息通信设备进行空间物理隔离,并应设置独立的涉密信息机柜及布线管槽。同时应在有涉 密的信息通信网络设备和布线系统等设备的弱电间(电信间)内部与外部增加配置各类相关的 安全技术防范设备。 26.6.3进线间、弱电间(电信间)或弱电竖井内可选用通用19in标准网络及布线设备落地或

第26章弱电线路布线系统

【注释)本条文是新增条文。由于民用单体或群体建筑的进线间、弱电间(电信间)或弱电 竖并内大量使用了信息网络通信系统和弱电智能化系统通用19in标准网络及布线设备落地 或挂墙机柜设施,所以需要对其落地或挂墙机柜的标准规格尺寸、机柜的材质进行规范,以满 足系统设施设计时的合理选用。条文编制时,参阅了现行国家标准《电信设备机柜第1部分: 总规范》GB/T28571.1中条文、《电子设备机械结构482.6mm(19in)系列机械结构尺寸第 3105部分:1U高度机箱的尺寸和设计要求》CB/T19520.17等中各有关条文规定要求进行修 订编制。 26.6.4进线间、弱电间(电信间)、弱电竖井内配置布线系统设备或信息网络设施时,宜安放 在通用19in标准落地或挂墙机柜内。并符合下列规定: 1落地或挂墙机柜的前门、后门(后板)及两侧板体应便于设备安装维护时可拆卸与 开启; 2落地机柜室内居中安装且总宽度为800mm时,其前门与后门离墙净空不宜小于 1000mm;当机柜总宽度为600mm时,其前门与后门净空不宜小于800mm; 3落地机柜靠墙安放且外框总宽度为800mm时,其前门净空不宜小于1000mm; 4落地或挂墙机柜靠墙安放且外框总宽度为600mm时,其前门净空不宜小于800mm; 5挂墙机柜靠墙安放时,应采用螺栓固定,其柜底离地高度宜为1.0m~1.5m; 6落地机柜安置在抗震设防地区时,应采用螺栓固定且采取防震措施; 7弱电竖井内安置落地或挂墙机柜时,竖井内净尺寸深度应满足机柜前门开启的需求: 当受竖井净空条件限制时T/CHEAA 0012-2020 智能坐便器关键零部件 进水稳压电磁阀.pdf,维护人员可在竖井外走道上操作,竖并内净尺寸深度宜不小于 1.0m 【注释】本条文是新增条文。条文阐述了进线间、弱电间(电信间)、弱电竖井内配置市线 系统设备或信息网络机柜设施时,通用19in标准落地或挂墙机柜安置的方式。其机柜前门、后 门(后板)及两侧板体所需合理的正面操作距离、柜体后门离墙的间距、毗邻机柜或箱体之间 的间距、机柜的安置等基本要求,同时满足进线间、弱电间(电信间)、弱电竖并内机柜安置时 所需使用面积计算的需求。 26.6.9用户单元信息配线箱应根据用户信息点数量、引入线缆(含预留长度)、用户终端线缆 数量、业务需求选用,并符合下列规定: 1用户单元信息配线箱安装位置,应便于光网络单元(ONU)光缆与设备电源线引人,并 满足用户区域内移动终端设备无线信号覆盖的需求; 2用户单元信息配线箱宜在用户区域室内侧墙上嵌装或安装在用户19in标准机柜上,其安 置的位置宜靠近金属导管人户的引人侧;采用侧墙嵌装方式时,其箱体底边距地高度宜为 300mm; 3在用户单元信息配线箱附近水平150mm处,宜预埋1个单相交流220V/10A电源接线 盒,并将电源线穿管暗敷设引至配线箱内电源插座上。信息配线箱的电源也可直接从用户配电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实施指南

箱接至箱内电源插座。 注释】本条文是新增条文。条文阐述了楼层用户单元区域内用户单元信息配线箱内缆线引 入的方式、其设备安装方式和高度等要求。同时要求在用户单元信息配线箱附近或其配线箱体 内配置电源插座,以满足箱内有源信息通信设备的使用要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