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T 1118.1-2019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 第1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df

YD/T 1118.1-2019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 第1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5.7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40239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YD/T 1118.1-2019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 第1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df

外观检测按GB/T2828.1一2012规定进行随机抽样,采用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取一般检验水 收质量限(AQL)为6.5,具体抽样方案见表6。

其他性能检验以批为单位,在每批中任取1袋进行取样检验,每批次至少取一个样,

外观按5.1要求进行检验,全部项目均合格,样本单位为合格。 外观按表6进行判定。除外观外的其他性能检验结果若有不合格项目,应重新从原批中双倍抽样 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检GB/T 37358-2019标准下载,复检结果全部合格,则该批为合格。

格批产品应剔除可能的不合格单位产品后方可交

6.5.1型式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的项目应符合表5的规定。

6.5.2型式检验要求

产品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1)产品试制定型鉴定时; 2)正式生产后,如原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3)正常生产时,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 4)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5)大批量产品的用户要求在验收中进行型式检验时

6.5.3型式检验的抽样

6.5.4型式检验判定规则

检验项目不合格时,则应随机抽取双倍样品对该项目进行复检,仍不合格,则判该型式检验为 型式检验不合格的应对该型号产品停止验收,停止继续生产。同时应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直 型式检验合格后,才能恢复生产与验收,

7标志、包装、运输及购存

产品应用具有防潮功能的外包装袋进行负压包装,或用供需双方协商的包装袋进行负压包装。 质量1000kg或供需双方认可的质量。

不得在阳光下暴晒和雨淋,要保持产品的干燥

产品应贮存在清洁、干燥、阴凉、通风的库房内,自生产之日起,贮存期应不超过一

YD/T 1118.12019

本方法适用于表4中材料性能试验所需标准试样的制备。

按照GB/T17037.1一1997规定的方法,采用一次性注塑成型的方法制备试样。

A.3.1注塑机:螺杆型注塑机或柱塞型注塑机。

A.3.1注塑机:螺杆型注塑机或柱塞型注塑机。 A.3.2模具:按规范性引用文件标准中要求的各种性能所需标准试样的模具

A.3.2模具:按规范性引用文件标准中要求的各种性能所需标准试样的模具。

注塑条件如下。 a) 物料温度:根据物料的熔融状态逐级升温,料筒温度应确保物料充分融化。 b) 材料注塑的口模温度:245℃~265℃。 c) 模具的温度:50℃~60℃。 注塑时间:7s。 e) 保压时间:15s。 f) 注塑压力:7MPa土1MPa。 g)开模时间:12s。 h)冷却速度:每个试样注塑完成后,从模具中取出在23℃土2℃的环境下自然冷却。 i 最大注塑量不大于设备额定能力的50%。

A.5.1将约2kg颗粒试样置入100℃土1℃的烘箱中干燥至少8h。 A.5.2 将注塑机料筒逐级升温。 A.5.3在螺杆型注塑机的料斗或柱塞型注塑机料斗内加料2kg。 A.5.4让注塑机自由注射,视自由注射入合适容器的物料熔融状态,适当调整各级料筒的温度和口模 的温度。 A.5.5合模注塑,向标准模具内注射物料,7s完成。 A.5.6加压,保证注射料筒中物料的压力恒定在7MPa土1MPa,保持15s。 A.5.7开模,从模具中取出标准试样在23℃土2℃的环境下自然冷却。 A.5.812s后, 重复A.5.5。

B.1.1 带盖称量瓶。 B.1.2 空气循环试验箱,控温精度为土1℃。 B.1.3分析天平,精度为±0.1mg。 B.1.4 干燥器。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二次被覆材料含水量试验方法

B.2.1带盖称量瓶在100℃土1℃下进行干燥处理,取出放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后恒重,质量记作Wo, 精确到0.1mg。 B.2.2从密封良好、防潮的包装袋中取约20g试样放在恒重过的带盖称量瓶中称重,质量记作W1,精 确到0.1mg,这一过程在10min内完成。

B.2.1带盖称量瓶在100℃土1℃下进行干燥处理,取出放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后恒重,质 精确到o.1mg。 B.2.2从密封良好、防潮的包装袋中取约20g试样放在恒重过的带盖称量瓶中称重,质量 确到0.1mg,这一过程在10min内完成。

2.3将装入称量瓶中的试样放在100℃土1℃的空气循环试验箱内,开启称量瓶瓶盖,4h后,益 ,取出试样,放在于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立即称重,质量记作W2,精确到o.1mg。

式中: W一含水量,以%表示; Wo恒重的带盖称量瓶质量,单位为克(g); Wi—装入试样后的带盖称量瓶质量,单位为克(g); Wz——试样试验后冷却至室温的带盖称量瓶质量,单位为克(g)。

YD/T 1118.12019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二次被覆材料热水解性能试验方法

C.1.1 恒温水槽,控温精度为土1℃。 C.1.2 电子拉力机,精度为1%。 C.2试验条件 C.2.1 温度:80℃±1℃。 C.2.2时间:4×24h。 C.3试验步骤 C.3.1 将5个试样置入80℃土1℃的恒温水槽内,保持4×24h。 C.3.2取出试样。将试样放在室温环境下的干燥器内调节24h。 C.3.3按GB/T1040.1—2006规定的方法对试样进行拉伸性能测试。试验速度为(50土5)mm/min。 C.4结果及记录

C.4结果及记录 C.4.1按GB/T1040.1—2006规定的方法计算出热水解性能试验后材料的拉伸弹性模量、拉伸届服强度 和断裂伸长率。

C.4.1按GB/T1040.1—2006规定的方法计算出热水解性能试验后材料的拉伸弹性模量、拉 和断裂伸长率。

C.4.2记录试验结果

附录 D (规范性附录) 二次被覆材料和填充复合物的相容性

D.1.1空气循环试验箱,控温精度为土1℃。 D.1.2电子拉力试验机,精度为1%。 D.1.3装有填充复合物(纤膏、缆膏等)的容器。 D.1.4用于清洁的纸巾。 D.2试验条件 D.2.1 温度:85℃±1℃。 D.2.2 时间:45×24h。 D.3试验步骤 D.3.1 将适量的填充复合物(纤膏、缆膏等)装入容器中。 D.3.2将5个试样完全浸没于填充复合物(纤膏、缆膏等)中。 D.3.3将容器置入温度控制在85℃土1℃的空气循环试验箱内。 D.3.4在85℃±1℃的条件下,保持45×24h。 D.3.5老化时间结束后取出试样,用纸巾轻轻擦去填充复合物,冷却至室温。 D.3.624h后,按GB/T1040.1一2006规定的方法,标距为50mm,用(50土5)mm/min试验速度对试样 进行拉伸试验。

D.4.1按GB/T1040.1一2006规定的方法 D.4.2取5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的测试结果。

D.4.1按GB/T1040.1一2006规定的方法计算出试样的拉伸屈服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D.4.2取5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的测试结果,

YD/T 1118.12019

本方法适用于表2的各项性能试验所需试样的

E.3.1挤塑机:通用单螺杆挤塑机

E.3.2螺杆:最小长径比为24:1:压缩比:2.0~3.0。

成形条件如下。 a)环境温度:23℃±2℃。 b)物料温度:240℃~260℃。 c)挤出速度:按设定的管状试样外径和壁厚的挤出量来定。 d)冷却温度:60℃±5℃水中。 e)冷却槽长度:按制样量及挤出速度来确定。 f)拉伸比:15:1。 g)收线张力:5N~10N。

E.5.1将挤塑机逐级升温至设定温度。 E.5.2按管状试样外径和壁厚来设定挤出量,调整口模、针管及其位置、挤出速度以及其他相关参数。 E.5.3将冷却水升温至设定温度。 E.5.4挤出成标准试样并以5N~10N的收线张力收绕在直径不小于管状试样直径60倍的盘筒上, E.5.5将挤出的管状试样静置于40℃~60℃的烘箱中48h后,取出放置于23℃土2℃的室温环境中保存2 4h后进行测试。

E.5.1将挤塑机逐级升温至设定温度。 E.5.2按管状试样外径和壁厚来设定挤出量,调整口模、针管及其位置、挤出速度以及其他相关参数。 E.5.3将冷却水升温至设定温度。 E.5.4挤出成标准试样并以5N~10N的收线张力收绕在直径不小于管状试样直径60倍的盘筒上。 E.5.5将挤出的管状试样静置于40℃~60℃的烘箱中48h后,取出放置于23℃土2℃的室温环境中保存2 4h后进行测试。

向每隔2m5m,按不同性能所需试样的长度截

附录F (规范性附录) 管状试样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F.1.1电子拉力试验机,精度为1%。 F.1.2 标准量具,精度为0.02mm。 F.1.3直径略小于管状试样内径、长约为20mm的金属棒。 F.2试验条件 F.2.1试验速度:(50±5)mm/min。 F.2.2标距为:50mm。 F.3试验步骤 F.3.1取出样品长约150mm的样品5根。 F.3.2 按GB/T2951.11一2008中规定的方法测出管状试样的外径D(mm)和厚度6(mm)。 F.3.3 按公式(F.1)计算试样的截面积A(mm²):

式中: A一一管状试样的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²): D一管状试样外径,单位为毫米(mm); 8一一管状试样厚度,单位为毫米(mm)。 F.3.4在试样的中部画出50mm的标距,标距长度记作L。(mm)。 F.3.5在试样的两端插入直径略小于管状试样内径、长约为20mm的金属棒,并用合适的方法将管状试 样两端保护后夹在中心带孔的夹具上,以防试样被施加张力后被夹具破坏。 F.3.6按(50±5)mm/min的速度进行拉伸试验。 F.3.7记录试验中试样被施加张力时屈服点的拉力F(N)。 F.3.8记录试验中试样屈服时和断裂时标距间的距离L(mm)。

式中: A一一管状试样的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²): D一管状试样外径,单位为毫米(mm); 8一一管状试样厚度,单位为毫米(mm)。 F.3.4在试样的中部画出50mm的标距,标距长度记作L。(mm)。 F.3.5在试样的两端插入直径略小于管状试样内径、长约为20mm的金属棒,并用合适的方法将管状试 样两端保护后夹在中心带孔的夹具上,以防试样被施加张力后被夹具破坏。 F.3.6按(50±5)mm/min的速度进行拉伸试验, F.3.7记录试验中试样被施加张力时屈服点的拉力F(N)。 F.3.8记录试验中试样屈服时和断裂时标距间的距离L(mm)。

F.4.1屈服强度α(MPa)按公式(F.2)计算:

YD/T 1118.12019

式中: α屈服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F一对样品施加的届服点时的拉力,单位为牛(N); A一一试样的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²)。 F.4.2屈服伸长率、断裂伸长率按公式(F.3)计算:

式中: o一屈服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F一对样品施加的届服点时的拉力,单位为牛(N); A一一试样的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²)。 F.4.2屈服伸长率、断裂伸长率按公式(F.3)计算:

式中: △L—屈服(断裂)伸长率,以%表示; Lo标距长度,单位为毫米(mm); L—样品屈服(或断裂)时标距间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4.3取5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的测试结果,

记录试验结果。试样在标距外断裂的试验结果

附录G (规范性附录) 管状试样轴向热收缩试验方法

G.1.1 恒温试验箱,控温精度为土1℃。 G.1.2 标准量具,分度值不大于0.5mm。 G.2试验条件 G.2.1 温度:100℃±1℃。 G.2.2 时间:24h。 G.3试验步骤 G.3.1 取出长约300mm的管状试样5根。 G.3.2 测试试样的长度,记作Lo。 G.3.3 将试样放在100℃土1℃的恒温试验箱内24h,取出试样冷却至室温。 G.3.4 从恒温试验箱内取出试样时开始记时,24h后,测试试样的长度,记作L1。

G.4.1按公式(G.1)计算测试结果:

G.4.1按公式(G.1)计算测试结果:

式中: L—管状试样轴向热收缩率,以%表示; Lo一试验前管状试样长度,单位为毫米(mm); Li一试验后管状试样长度,单位为毫米(mm) G.4.2取5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的测试结果。

YD/T 1118.12019

附录H (规范性附录) 管状试样热水解性能试验方法

H.1.1 恒温水槽,控温精度为土1℃。 H.1.2 电子拉力试验机,精度为1%。 H.2试验条件 H.2.1 温度:80℃±1℃。 H.2.2 时间:4×24h。 H.3试验步骤 H.3.1 取出长约150mm的管状试样样品5根。 H.3.2 将试样放在H.2.1条件的恒温水槽内,保持4×24h。 H.3.3取出试样在室温下状态调节24h。 H.3.4 按附录F.3.2~F.3.8规定的方法在电子拉力试验机上对试样进行拉伸性能测试

附录I (规范性附录) 管状试样抗热老化试验方法

1.3.1取出长为管状试样直径约100倍的试样5根。 1.3.2将试样放在100℃土1℃的空气循环试验箱内,保持45×24h。 1.3.3取出试样在室温下状态调节24h,用放大镜观察,观察表面是否有银纹或裂纹。 1.3.4如果没有银纹或裂纹,则再在芯棒上缠绕1圈,并保持10min。 3.5用放大镜观察试样表面是否有银纹或裂纹

试验装置如图K.1所示。

附录K (规范性附录) 管状试样抗弯折试验方法

K.2.1可移动的夹具能在位置1和位置2以10mm/s的速度往返移动。 K.2.2一个往返为一个周期,在最后一个周期完成时,样品应移动到位置2。 K.2.3周期数:15。 K.2.4固定导向装置保证试样在确定的位置移动。 K.2.5特殊透明罩既可以观察试样在试验中的运动情况又能使试样保持正确的运动状态。 K.3试验步骤及试验要求 K.3.1 取出长为管状试样直径150倍的试样5根,用电热风扇将样品在约80℃下弄直DB32/T 3554-2019标准下载,以防超温弄伤样 品。 K.3.2将试样绕成一圈安装在K.1所示的试验装置上,安装长度记作LI。 K.3.3 用特殊透明罩将试样罩住。 K.3.4 固定夹具和固定导向装置之间的距离记作L2° K.3.5可移动夹具在位置1和位置2之间的距离记作L。 K.3.6 可移动夹具在位置1和位置2之间移动15个周期。 K.3.7 试样弯折的弯曲直径L'为试样直径的20倍。 K.4试验结果及记录 K.4.1 观察试样是否发白或出现裂纹现象。 K.4.25 5根试样中,有一根出现K.4.1的现象,都应认为不合格。 K.4.3记录试验结果。

K.3试验步骤及试验要求

L.1.1空气循环试验箱,控温精度为土1℃。 L.1.2装有填充复合物(纤膏、缆膏等)的容器。 L.1.3 3直径为管状试样直径25倍的硬质芯棒。 L.1.4 放大倍数为5倍的放大镜。 L.1.5 5用于清洁的纸巾。 L.2试验条件 L.2.1 温度:85℃±1℃。 L.2.2 2时间:45×24h。 L.3试验步骤 L.3.1 取出长为管状试样直径100倍的试样5根。 L.3.2将试样完全浸没于装有填充复合物(纤膏、缆膏等)的容器内。 L.3.3再将容器放入温度为85℃±1℃的空气循环试验箱内,保持45×24h。 L.3.4耳 取出试样,在23℃土2℃的环境下将样品冷却至室温。 L.3.524h后用纸巾将试样擦拭干净。 L.3.6 6用放大镜观察试样是否开裂。 L.3.7 若试样未出现开裂现象,再将试样在芯棒上缠绕1圈,并保持10min。 L.3.8 用放大镜检查试样是否开裂。

L.4.1有一根出现裂纹或开裂现象,都应认为不合格。 L.4.2 记录试验结果。

DB22/T 5037-2020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L.4.2 记录试验结果。

附录 L (规范性附录) 管状试样与填充复合物的相容性 耐缠绕试验方法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