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9864-2021 锰酸锂电化学性能测试 首次放电比容量及首次充放电效率测试方法.pdf

GB/T 39864-2021 锰酸锂电化学性能测试 首次放电比容量及首次充放电效率测试方法.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4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49346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39864-2021 锰酸锂电化学性能测试 首次放电比容量及首次充放电效率测试方法.pdf

ICS 77.160 CCS H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湘

GB50011-2010标准下载GB/T39864—2021

锰酸锂电化学性能测试首次放电

GB/T398642021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天津国安盟固利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 信国安盟固利电源技术有限公司、湖南长远锂科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清远佳致 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杉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赛尔电子 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凌仕刚、王子禄、陈彦彬、刘亚飞、朱卫泉、周春仙、周耀、李长东、夏占国 吴理觉、郑世林、张晨、冯焕 王玉娇自坤

锰酸锂电化学性能测试首次放电 比容量及首次充放电效率测试方法

酸锂电化学性能测试首次放电

本文件规定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锂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及首次充放电效率测试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锂首次放电比容量及首次充放电效率的测试。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中进行;对 无干燥间试验条件情形,各试验步骤应在相又 30℃的环境条件下进行

ZA1试剂和材料预处理

氟乙烯(5.3):放入真空烘箱(6.10)内,在100℃条件下烘烤 15h,后置入干燥器(6.17)中冷却至室温。 7.1.2锂离子电池隔膜(5.7):放入真空烘箱(6.10)内,在75℃~95℃条件下烘烤4h,取出后转移至惰 性气氛(氩气)手套箱(6.11)中进行存放。 7.1.3CR2032电池标准结构件(5.9):用乙醇(5.6)对CR2032电池标准结构件进行超声清洗,超声 3次,每次30min,操作完毕后,取出结构件(5.9)放置于真空烘箱(6.10)内,在90℃条件下烘干15h,随 后转移至惰性气氛(氩气)手套箱(6.11)中进行存放, 7.1.4铝箱(5.5):采用乙醇(5.6)对铝箔进行擦拭清洁处理

NMP(5.4)、导电剂(5.2)、聚偏二氟乙烯PVDF(5.3)按其质量分数比为90:4:6计算,用电子天平 6.2)称量。操作步骤如下: a) 将称量的NMP(5.4)加人到离心分散器(6.4)下的烧杯中,逐步加入称量的聚偏二氟乙烯 (5.3),分散搅拌直至完全溶解; b) 将称量的导电剂(5.2)加入上述离心分散器(6.4)烧杯中分散搅拌至混合均匀,然后转移至聚 四氟乙烯罐中密封存储,备用,此步配制待用的混合物称为导电胶。

锰酸锂(5.1)、导电胶(7.2.1)接其质量分数比为1:1计算,补加一定量的NMP,使固含量为50%~ 60%,分别用电子天平(6.2)称量, 注:本文件中固含量为正极活性物质锰酸锂、导电剂、聚偏二氟乙烯质量之和与正极活性物质锰酸锂、导电剂、聚偏

锰酸锂(5.1)、导电胶(7.2.1)接其质量分数比为1:1计算,补加一定量的NMP,使固含量为50% 60%,分别用电子天平(6.2)称量, 注:本文件中固含量为正极活性物质锰酸锂、导电剂、聚偏二氟乙烯质量之和与正极活性物质锰酸锂、导电剂、聚偏

GBT 2970-2016标准下载GB/T398642021

二氟乙烯、溶剂质量之和的比值。 取适量导电胶(7.2.1)加人离心分散器(6.4)的搅拌罐中,逐步加入称量的锰酸锂(5.1)、NMP,搅抖 至混合均匀。

调节理电池极片小型途机(6.5)制力 搅拌混合后的正极浆料均匀涂覆在铝箔(5.5)的一面上(亮面)。涂布完成后,将极片转移至烘箱(6.6) 中进行烘干处理,烘烤温度控制在120℃,烘烤30min

取7.2.3中烘干并达到可加工要求的极片,使用冲片机(6.7)冲出直径为14mm的正极片,采用电 子天平(6.3)、台式数显测厚仪(6.8)分别测量正极片的质量m。、厚度d。 采用冲片机(6.7)冲出直径为14mm的足够数量的铝箔基片,用电子天平(6.3)、台式数显测厚仪 (6.8)分别测量铝箔基片的质量和厚度,并取平均值记为mAIvdAI。 正极片压实密度。按公式(1)计算

P 正极片压实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²); m 正极片质量,单位为克(g); mAl 铝箔基片质量,单位为克(g); 正极片直径,单位为毫米(mm); d 正极片厚度,单位为微米(um); dAI 铝箔基片厚度,单位为微米(um) 采用对辊机(6.9)对7.2.3中烘烤后的极片进行辊压,当正极片压实密度达到设计值(一般为 中出直径为14mm的足够数量的正极片,放入 真空烘箱(6.10)中,在90℃条件下烘烤15 1后,采用电子天平(6.3)进行称量,计算正极片中活性物质 手套箱(6.11)中存放

电池组装应在惰性气氛(氩气)手套箱(6.11)中实施。扣式电池装配顺序自下而上依次为:负极壳、 金属锂片、锂离子电池隔膜、正极片、垫片、弹簧支撑片、正极壳。具体操作可参考下述步骤: 负极壳开口向上,平整的放于水平台面上; 一 用绝缘镊子(6.12)夹取金属锂片(5.8)置人负极壳,与负极壳平面接触并平整的处于负极壳 正中; 用绝缘镊子(6.12)夹取锂离子电池隔膜(5.7),使其完全覆盖金属锂片并居中; 用注液器(6.13)将200μL电解液(5.10)注入到负极壳中; 一用绝缘锻子(6.12)夹取7.2.4中制备的正极片放置于锂离子电池隔膜(5.7)正中间位置; 一用绝缘镊子(6.12)依次夹取垫片和弹簧支撑片放置于正极片上DB23/T 2540-2019标准下载,并确保垫片、弹簧支撑片与正 极片三者对齐居中; 用注液器(6.13)取200μL电解液(5.10)注入到含有垫片、弹簧支撑片、正极片、隔膜及金属锂 片的负极壳中: 用绝缘镀子(6.12)夹取正极壳放置于负极壳上:

平移到扣式电池封装机(6.14)上,扣压封装; 用无尘纸擦拭泄露在扣式电池壳外的电解液 对组装的试验电池逐一编号并做记录。

一电池电化 性能测试仪(6.15)测试,充放电制度如下 一充电限制电压:恒流充电至4.35V; 放电终止电压:恒流放电至3.00V; 恒流充放电电流:0.1C,具体数值可参考公式(2)计算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