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配电部分)(2014试行).pdf装方便,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并在大短路电流通过时不致松脱。 (2)使用前应检查确认完好,禁止使用绞线松股、断股、护套严重破损、 夹具断裂松动的接地线
14.5.6绝缘隔板和绝缘置罩:
14.5.7脚扣和登高板!
DB34/T 3464-2019 城市桥梁限载标准14.6.2.5安全工器具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见附录H。
14.6.2.5安全工器具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见附录H。
15.1.1动火工作票各级审批人员和签发人、工作负责人、许可人、消防监护人、 动火执行人应具备相应资质,在整个作业流程中应履行各自的安全责任。 15.1.2动火作业中使用的机具、气瓶等应合格、完整, 15.1.3在重点防火部位、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附近及存有易燃物品的容器 上焊接、切割时,应严格执行动火工作的有关规定,填用动火工作票,备有必要 的消防器材
14.6.2.5安全工器具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见附录H。
14.6.2.5安全工器具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见附录H。
15.1.1动火工作票各级审批人员和签发人、工作负责人、许可人、消防监护人、 动火执行人应具备相应资质,在整个作业流程中应履行各自的安全责任。 15.1.2动火作业中使用的机具、气瓶等应合格、完整, 15.1.3在重点防火部位、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附近及存有易燃物品的容器 上焊接、切割时,应严格执行动火工作的有关规定,填用动火工作票,备有必要 的消防器材
15.2.10.3运维许可
(2)动火设备与运行设备是否确已隔绝。 (3)向工作负责人现场交待运维所做的安全措施是否完善。 15.2.10.4消防监护人: (1)负责动火现场配备必要的、足够的消防设施, (2)负责检查现场消防安全措施的完善和正确。 (3)测定或指定专人测定动火部位(现场)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的可燃蒸 汽含量是否合格。 (4)始终监视现场动火作业的动态,发现失火及时扑救。 (5)动火工作间断、终结时检查现场有无残留火种。 15.2.10.5动火执行人: (1)动火前应收到经审核批准且允许动火的动火工作票。 (2)按本工种规定的防火安全要求做好安全措施 (3)全面了解动火工作任务和要求,并在规定的范围内执行动火。 (4)动火工作间断、终结时清理现场并检查有无残留火种。 15.2.11动火作业防火安全要求, 15.2.11.1有条件拆下的构件,如油管、阀门等应拆下来移至安全场所。 15.2.11.2可以采用不动火的方法替代而同样能够达到效果时,尽量采用替代的 方法处理。 15.2.11.3尽可能地把动火时间和范围压缩到最低限度。 15.2.11.4凡盛有或盛过易燃易爆等化学危险物品的容器、设备、管道等生产、 诸存装置,在动火作业前应将其与生产系统彻底隔离,并进行清洗置换,检测可 燃气体、易燃液体的可燃蒸汽含量合格后,方可动火作业 15.2.11.5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护,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 品,或采取其他有效的防火安全措施,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 15.2.11.6动火作业现场的通排风应良好,以保证泄漏的气体能顺畅排走, 15.2.11.7动火作业间断或终结后,应清理现场,确认无残留火种后,方可离开。 15.2.11.8下列情况禁止动火: (1)压力容器或管道未泄压前。 (2)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未清洗干净前或未进行有效置换前。 (3)风力达5级以上的露天作业。 (4)喷漆现场 (5)遇有火险异常情况未查明原因和消除前。 15.2.12动火作业的现场监护。 15.2.12.1一级动火在首次动火时,各级审批人和动火工作票签发人均应到现场 检查防火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测定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的可燃蒸汽含量是否
17.1.1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及以上的高处进行的作业,都应视作高处作业。 17.1.2参加高处作业的人员,应每年进行一次体检。 17.1.3高处作业应搭设脚手架、使用高空作业车、升降平台或采取其他防止坠
落的措施。 17.1.4使用高空作业车、带电作业车、叉车、高处作业平台等进行高处作业时, 高处作业平台应处于稳定状态,作业人员应使用安全带。移动车辆时,应将平台 收回,作业平台上不得载人。高空作业车(带斗臂)使用前应在预定位置空斗试 操作一次。 17.1.5高处作业应使用工具袋。上下传递材料、工器具应使用绳索;邻近带电 线路作业的,应使用绝缘绳索传递,较大的工具应用绳拴在牢固的构件上, 17.1.6高处作业使用的安全带应符合GB6095《安全带》的要求。 17.1.7高处作业区周围的孔洞、沟道等应设盖板、安全网或遮栏(围栏)并有 固定其位置的措施。同时,应设置安全标志,夜间还应设红灯示警。 17.1.8低温或高温环境下的高处作业,应采取保暖或防暑降温措施,作业时间 不宜过长。 17.1.9在5级及以上的大风以及暴雨、雷电、冰琶、大雾、沙尘暴等恶劣天气 下,应停止露天高处作业。特殊情况下,确需在恶劣天气进行抢修时,应制定相 应的安全措施,经本单位批准后方可进行。 17.1.10在屋顶及其他危险的边沿工作,临空一面应装设安全网或防护栏杆,否 则,作业人员应使用安全带。 17.1.11峭壁、陡坡的工作场地或人行道上,冰雪、碎石、泥土应经常清理,靠 外面一侧应设1050~1200mm高的栏杆,栏杆内侧设180mm高的侧板。 17.1.12工件、边角余料应放置在牢靠的地方或用铁丝扣牢并有防止坠落的措 施。 17.1.13高处作业,除有关人员外,他人不得在工作地点的下面通行或逗留,工 作地点下面应有遮栏(围栏)或装设其他保护装置。若在格栅式的平台上工作, 应采取有效隔离措施,如铺设木板等。
17.2.1在电焊作业或其他有火花、熔融源等的场所使用的安全带或安全绳应有 隔热防磨套。 7.2.2安全带的挂钩或绳子应挂在结实牢固的构件上、或专为挂安全带用的钢 丝绳上,并应采用高挂低用的方式。禁止挂在移动或不牢固的物件上[如隔离开 关(力闸)支持绝缘子、母线支柱绝缘子、避雷器支柱绝缘子等」。 7.2.3安全带和专作固定安全带的绳索在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安全带应按 附录0定期检验,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7.2.4作业人员作业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安全带是否拴牢。高处作业人员在转 移作业位置时不得失去安全保护。 7.2.5腰带和保险带、绳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材质应耐磨,卡环(钩)应具
附录B(资料性附录)配电第一种工作票格式配电第一种工作票单位编号1.工作负责人班组2.工作班成员(不包括工作负责人):共人。3.工作任务:工作地点或设备(注明变(配)电站、线工作内容路名称、设备双重名称及起止杆号)4.计划工作时间:自年月日时分至年月日时分5.安全措施(应改为检修状态的线路、设备名称,应断开的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熔断器,应合上的接地刀闸,应装设的接地线、绝缘隔板、遮栏(围栏)和标示牌等,装设的接地线应明确具体位置,必要时可附页绘图说明)5.1调控或运维人员(变配电站、发电厂)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已执行5.2工作班完成的安全措施已执行5.3工作班装设(或拆除)的接地线线路名称或设备双重名称和接地线编号装设时间拆除时间装设位置56
5.4配合停电线路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已执行5.5保留或邻近的带电线路、设备:5.6其他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工作票签发人签名:日时分工作负责人签名:年5.7其他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补充(由工作负责人或工作许可人填写):6.工作许可:工作许许可的线路或设备许可方式工作负责人签名许可工作的时间可人年月日时分年月日时分年月日时分年月日时分7.工作任务单登记:工作任务单编号工作任务小组负责人工作许可时间工作结束报告时间8.现场交底,工作班成员确认工作负责人布置的工作任务、人员分工、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并签名:9.人员变更57
5.4配合停电线路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已执行5.5保留或邻近的带电线路、设备:5.6其他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工作票签发人签名:日时分工作负责人签名:年5.7其他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补充(由工作负责人或工作许可人填写):6.工作许可:工作许许可的线路或设备许可方式工作负责人签名许可工作的时间可人年月日时分年月日时分年月日时分年月日时分7.工作任务单登记:工作任务单编号工作任务小组负责人工作许可时间工作结束报告时间8.现场交底,工作班成员确认工作负责人布置的工作任务、人员分工、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并签名:9.人员变更57
9.1工作负责人变动情况:原工作负责人离去,变更为工作负责人。工作票签发人:年月日时分原工作负责人签名确认:新工作负责人签名确认:年月日时分9.2工作人员变动情况:姓名新增人员变更时间姓名离开人员变更时间工作负责人签名10.工作票延期:有效期延长到年月日时分。工作负责人签名:年月日时分工作许可人签名:年月日时分11.每日开工和收工记录(使用一天的工作票不必填写):收工时间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开工时间工作许可人工作负责人12.工作终结:12.1工作班现场所装设接地线共组、个人保安线共组已全部拆除,工作班人员已全部撤离现场,材料工具已清理完毕,杆塔、设备上已无遗留物。12.2工作终结报告:终结的线路或设备报告方式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终结报告时间年月日时分年月日时分年月日时分年月日时分13.备注:13.1指定专责监护人负责监护(地点及具体工作)13.2其他事项:58
附录C(资料性附录)配电第二种工作票格式配电第二种工作票单位编号1.工作负责人班组2.工作班成员(不包括工作负责人):共3.工作任务:工作地点或设备(注明变(配)电站、线路名称、设备双重名称工作内容及起止杆号)4.计划工作时间:自年月日时分至年月日时分5.工作条件和安全措施(必要时可附页绘图说明)工作票签发人签名:年月日时分工作负责人签名:月日时分6.现场补充的安全措施:7.工作许可:工作许可工作负责人签许可的线路、设备许可方式许可工作(或开工)时间人名年月日时分年月日时分8.现场交底,工作班成员确认工作负责人布置的工作任务、人员分工、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并签名:工作开始时间:年月日时分工作负责人签名:59
附录D(资料性附录)配电带电作业工作票格式配电带电作业工作票单位编号1.工作负责人班组2.工作班成员(不包括工作负责人):共人3.工作任务:线路名称或设备双重工作地段、范围工作内容及人员分工专责监护人名称4.计划工作时间:自年月日时分至年月日时分5.安全措施:5.1调控或运维人员应采取的安全措施:线路名称或设备是否需要停作业点负荷侧需要停电的应装设的安全遮栏(围栏)双重名称用重合闸线路、设备和悬挂的标示牌5.2其他危险点预控措施和注意事项:工作票签发人签名:年日时分工作负责人签名:年月日时分6.确认本工作票1至5项正确完备,许可工作开始:许可的线路、设备许可方式工作许可人工作负责人签名许可工作的时间年月日时分年月日时分年月日时分61
年月日时分7.现场补充的安全措施:8.现场交底,工作班成员确认工作负责人布置的工作任务、人员分工、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并签名:9.工作终结:9.1工作班人员已全部撤离现场,工具、材料已清理完毕,杆塔、设备上已无遗留物。9.2工作终结报告:终结的线路或设备报告方式工作许可人工作负责人签名终结报告时间年月日时分年月日时分年月日时分年月日时分10.备注:62
附录E(资料性附录)低压工作票格式低压工作票单位编号1.工作负责人班组2.工作班成员(不包括工作负责人):共3.工作的线路名称或设备双重名称(多回路应注明双重称号及方位)、工作任务:4.计划工作时间:自年月日时分至年月日时分5.安全措施(必要时可附页绘图说明):5.1工作的条件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停电、接地、隔离和装设的安全遮栏、围栏、标示牌等):5.2保留的带电部位:5.3其他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工作票签发人签名:年月日时分工作负责人签名:年日时分收到工作票6.工作许可6.1现场补充的安全措施:6.2确认本工作票安全措施正确完备,许可工作开始:许可方式:许可工作时间:年月日时分工作许可人签名:工作负责人签名:7.现场交底,工作班成员确认工作负责人布置的工作任务、人员分工、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并签名:8.工作票终结:工作班现场所装设接地线共组、个人保安线共组已全部拆除,工作班人员已全部63
撤离现场,工具、材料已清理完毕,杆塔、设备上已无遗留物。 工作负责人签名: 工作许可人签名: 工作终结时间:一 年月日一时一分 9.备注:
撤离现场,工具、材料已清理完毕,杆塔、设备上已无遗留物。 工作负责人签名: 工作许可人签名: 工作终结时间:一 年月日一时一分 9.备注:
附录F(资料性附录)配电故障紧急抢修单格式配电故障紧急抢修单单位编号1.抢修工作负责人班组2.抢修班人员(不包括抢修工作负责人):共人3.抢修工作任务:工作地点或设备(注明变(配)电站、线路名称、设工作内容备双重名称及起止杆号)4.安全措施:内容安全措施由调控中心完成的线路间隔名称、状态(检修、热备用、冷备用)现场应断开的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熔断器应装设的遮栏(围栏)及悬挂的标示牌应装设的接地线的位置保留带电部位及其他安全注意事项5.上述1至4项由抢修工作负责人根据抢修任务布置人的指令,并根据现场勘察情况填写。6.许可抢修时间:年月日时分工作许可人:7.抢修结束汇报:本抢修工作于年月日时分结束。抢修班人员已全部撤离,材料、工具已清理完毕,故障紧急抢修单已终结。现场设备状况及保留安全措施:工作许可人:65
抢修工作负责人: 10.备注:
附录G(资料性附录)配电工作任务单格式配电工作任务单单位:工作票编号:编号:1工作负责人姓名:2小组负责人姓名:小组名称:小组人员(不含小组负责人):共人3工作任务:工作地点或地段(注明线路名称或设备双工作内容及人员分工专职监护人重名称、起止杆号)4计划工作时间:自年月日时分至年月日二分。5工作地段采取的安全措施:5.1应装设的接地线应装设的接地线的位置5.2应装设的安全标示、遮栏(围栏)等:6其他危险点预控措施和注意事项(必要时可附页绘图说明):工作任务单签发人签名:年月日时分小组负责人签名:年月日时分7工作小组成员确认工作负责人布置的工作任务、人员分工、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并签名:工作许可时间:年月日时分工作负责人签名:小组负责人签名:8工作任务单结束:8.1小组工作于年月日时分结束,现场临时安全措施已拆除,材料、工具已清理完毕,小组人员已全部撤离。67
附录G(资料性附录)配电工作任务单格式配电工作任务单单位:工作票编号:编号:1工作负责人姓名:2小组负责人姓名:小组名称:小组人员(不含小组负责人):共人3工作任务:工作地点或地段(注明线路名称或设备双工作内容及人员分工专职监护人重名称、起止杆号)4计划工作时间:自年月日时分至年月日二分。5工作地段采取的安全措施:5.1应装设的接地线应装设的接地线的位置5.2应装设的安全标示、遮栏(围栏)等:6其他危险点预控措施和注意事项(必要时可附页绘图说明):工作任务单签发人签名:年月日时分小组负责人签名:年月日时分7工作小组成员确认工作负责人布置的工作任务、人员分工、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并签名:工作许可时间:年月日时分工作负责人签名:小组负责人签名:8工作任务单结束:8.1小组工作于年月日时分结束,现场临时安全措施已拆除,材料、工具已清理完毕,小组人员已全部撤离。67
附录H(规范性附录)安全工器具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安全工器具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序号器具项目周期要求说明试验时接触电A.启动1年启动电压值不高于额定电压的极应与试验电极电电压试验40%,不低于额定电压的15%相接触容额定试验工频耐压型电压长度(kV)验B.工(kV)(m)电频耐压1年1min5min器试验100. 745350. 995在各接线鼻之间测量直流电阻,对同一批次抽A.成组于25、35、50、70、95、120mm的各测,不少于2条,不超过直流电阻种截面,平均每米的电阻值应分别小接线鼻与软导线试验5年于0.79、0.56、0.40、0.28、0.21、压接的应做该试0.16m2验成套接2额定试验工频耐压地线B.操电压长度(kV)作棒的(kV)(m)试验电压加在5年1min5min护环与紧固头之工频耐1045间压试验3595在各接线鼻之间测量直流电阻,对成组个人保不超过于10、16、25mm各种截面,平均每同一批次抽3直流电安线5年米的电阻值应小于1.98、1.24、0.79m测,不少于两条阻试验额定工频耐压试验长电压(kV)绝工频度(m)(kV)缘耐压试1年1min45min杆验100. 745350. 995核额定持续时电压工频耐压相A.连接间(kV)(kV)(min)导线绝缘必要浸在电阻率小器强度试时于100Q·m水中1085验3528569
额定试验长持续工频耐电压度时间B.绝缘压 (kv)(kv)(m)(min)部分工频1年耐压试100. 7验451350. 9951额定持续泄漏工频耐电压时间电流压 (kv)C.电阻(kv)(min)(mA)管泄漏电半年流试验10101≤235351≤2D.动作1年最低动作电压应达0.25倍额定电压电压试验额定工频耐压时间电压(kV)绝(kv)(min)工 频6缘耐压试1年10及以罩验30135801额定持续工频耐压A.表电压时间(kV)(kV)(min)电极间距离面工频耐1年300mm压试验35及以绝60下1缘7额定持续隔工频耐压电压时间板(kV)B.工(kv)(min)频耐压1年10及以试验30下135801持续绝电压工频耐压时间缘工 频等级(kV)(min)使用于带电8耐压试1年胶设备区域验高压15 1垫低压3. 5170
绝工频泄漏工 频持续时间耐压电流9缘耐压试半年(min)(kv)(mA)靴验151≤7.5工频持续泄漏绝电压耐压时间电流缘工 频等级(kV)耐压试半年(min)(mA)10手验高压81≤9套低压2. 51≤2.5额定试验工频持续电压长度耐压绝缘夹工 频时间(min)11耐压试1年(kv)(m)(kvV)钳验100. 7451350. 9951每612绝缘绳高压个月105kV/0.5m1次注安全工器具的试验方法参照《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试行)》(国电发[2002]777号】的相关内容。71
附录I(规范性附录)标示牌式样 标示牌式样
注在计算机显示屏上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断路器(开关)和隔离开关(刀闸) 的操作把手处所设置的“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和“禁止 分闸”的标记可参照表中有关标示牌的式样。
附录J(资料性附录)配电倒闸操作票格式配电倒闸操作票单位:编号:发令人:受令人:发令时间:年月日时分操作开始时间:年月日时分操作结束时间:年月日时分操作任务:顺序操作项目备注:操作人:监护人:73
附录K(规范性附录)起重机具检查和试验周期、质量参考标准
起重机具检查和试验周期、质量参考标
2、机械和设备在大修后应试验,而不得受预防性试验期限的限制
动火执行人签名 (动火作业方)消防监护人签名 动火工作负责人签名 运维许可人签名 12.备注 (1)对应的检修工作票、工作任务单和故障紧急抢修单编号 (2) 其他事项
动火执行人签名 (动火作业方)消防监护人签名 动火工作负责人签名 运维许可人签名 12.备注 (1)对应的检修工作票、工作任务单和故障紧急抢修单编号 (2) 其他事项
动火工作负责人签名 运维许可人签名 2. 备注 (1)对应的检修工作票、工作任务单和故障紧急抢修单编号 (2)其他事项
动火工作负责人签名 运维许可人签名 备注 (1)对应的检修工作票、工作任务单和故障紧急抢修单编号 (2)其他事项
油区和油库围墙内;油管道及与油系统相连的设备,油箱(除此之外的部位列为二级动 火区域);危险品仓库及汽车加油站、液化气站内;变压器、电压互感器、充油电缆等注油 设备、蓄电池室(铅酸);一旦发生火灾可能严重危及人身、设备和电网安全以及对消防安 全有重大影响的部位。
油管道支架及支架上的其他管道;动火地点有可能火花飞溅落至易燃易爆物体附近;电 览沟道(竖井)内、隧道内、电缆夹层;调度室、控制室、通信机房、电子设备间、计算机 房、档案室:一旦发生火灾可能危及人身、设备和电网安全以及对消防安全有影响的部位。
附录0(规范性附录)登高工器具试验标准表 登高工器具试验标准表
,抽查合格后该批次方可继续使用,以后每年抽验一次
R1.1紧急救护的基本原则是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的生命,减轻伤情,减少痛苦, 并根据伤情需要,迅速与医疗急救中心(医疗部门)联系救治。急救成功的关键是动作快, 操作正确。任何拖延和操作错误都会导致伤员伤情加重或死亡。 R1.2要认真观察伤员全身情况,防止伤情恶化。发现伤员意识不清、瞳孔扩大无反应、呼吸, 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在现场就地抢救,用心肺复苏法支持呼吸和循环,对脑、心重要脏器供 氧。心脏停止跳动后,只有分秒必争地迅速抢救,救活的可能才较大。 R1.3现场工作人员都应定期接受培训,学会紧急救护法,会正确解脱电源,会心肺复苏法, 会止血、会包扎、会固定,会转移搬运伤员,会处理急救外伤或中毒等。 R1.4生产现场和经常有人工作的场所应配备急救箱,存放急救用品,并应指定专人经常检查 补充或更换
R2.1触电急救应分秒必争,一经明确心跳、呼吸停止的,立即就地迅速用心肺复苏法进行抢 救,并坚持不断地进行,同时及早与医疗急救中心(医疗部门)联系,争取医务人员接替救治 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应放弃现场抢救,更不能只根据没有呼吸或脉搏的表现,擅自 判定伤员死亡,放弃抢救。只有医生有权做出伤员死亡的诊断。与医务人员接替时,应提醒 医务人员在触电者转移到医院的过程中不准间断抢救。
R2.2 迅速脱离电源
R2.2.3低压触电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胶
(1)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座,可立即拉开开关或拔出插头,断开电源。 但应注意到拉线开关或墙壁开关等只控制一根线的开关,有可能因安装问题只能切断零线而 没有断开电源的火线。 (2)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没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座(头),可用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或有干爆 木柄的登头切断电线,断开电源。
(3)当电线搭落在触电者身上或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皮带、木板、 木棒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或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4)如果触电者的衣服是干燥的,又没有紧缠在身上,可以用一只手抓住他的衣服,拉离 电源。但因触电者的身体是带电的,其鞋的绝缘也可能遭到破坏,救护人不准接触触电者的 皮肤,也不能抓他的鞋。 (5)若触电发生在低压带电的架空线路上或配电台架、进户线上,对可立即切断电源的, 则应迅速断开电源,救护者迅速登杆或登至可靠地方,并做好自身防触电、防坠落安全措施 用带有绝缘胶柄的钢丝钳、绝缘物体或干燥不导电物体等工具将触电者脱离电源。
(1)立即通知有关供电单位或用户停电。 (2)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靴,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按顺序拉开电源开关或熔断 器。 (3)抛掷裸金属线使线路短路接地,迫使保护装置动作,断开电源。注意抛掷金属线之前 应先将金属线的一端固定可靠接地,然后另一端系上重物抛掷,注意抛掷的一端不可触及触 电者和其他人。另外,抛掷者抛出线后,要迅速离开接地的金属线 8m以外或双腿并拢站立 防止跨步电压伤人。在抛掷短路线时,应注意防止电弧伤人或断线危及人员安全。
R2.2.5脱离电源后救护者应注意的事项
(1)救护人不可直接用手、其他金属及潮湿的物体作为救护工具,而应使用适当的绝缘工 具。救护人最好用一只手操作,以防自己触电。 (2)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的摔伤,特别是当触电者在高处的情况下,应考虑防止坠 落的措施。即使触电者在平地,也要注意触电者倒下的方向,注意防摔。救护者也应注意救 护中自身的防坠落、摔伤措施。 (3)救护者在救护过程中特别是在杆上或高处抢救伤者时,要注意自身和被救者与附近带 电体之间的安全距离,防止再次触及带电设备。电气设备、线路即使电源已断开,对未做安 全措施挂上接地线的设备也应视作有电设备。救护人员登高时应随身携带必要的绝缘工具和 牢固的绳索等。 (4)如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设置临时照明灯,以便于抢救,避免意外事故,但不能因此 延误切除电源和进行急救的时间。
R2.2.6现场就地急救
触电者脱离电源以后,现场救护人员应迅速对触电者的伤情进行判断,对症抢救。 设法联系医疗急救中心(医疗部门)的医生到现场接替救治。要根据触电伤员的不同情 采用不同的急救方法。
(1)触电者神志清醒、有意识,心脏跳动,但呼吸急促、面色苍白,或曾一度电休克、但 未失去知觉。此时不能用心肺复苏法抢救,应将触电者抬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地方躺下, 安静休息1~2小时,让他慢慢恢复正常。天凉时要注意保温,并随时观察呼吸、脉搏变化。 条件充许,送医院进一步检查。 (2)触电者神志不清,判断意识无,有心跳,但呼吸停止或极微弱时,应立即用仰头抬颊 法,使气道开放,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此时切记不能对触电者施行心脏按压。如此时不 及时用人工呼吸法抢救,触电者将会因缺氧过久而引起心跳停止。 (3)触电者神志丧失,判定意识无,心跳停止,但有极微弱的呼吸时,应立即施行心肺复 苏法抢救。不能认为尚有微弱呼吸,只需做胸外按压,因为这种微弱呼吸已起不到人体需要 的氧交换作用,如不及时人工呼吸即会发生死亡,若能立即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和胸外按 压,就能抢救成功。 (4)触电者心跳、呼吸停止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法抢救,不准延误或中断。 (5)触电者和雷击伤者心跳、呼吸停止,并伴有其他外伤时,应先迅速进行心肺复苏急救 然后再处理外伤。 (6)发现杆塔上或高处有人触电,要争取时间及早在杆塔上或高处开始抢救。触电者脱离 电源后,应迅速将伤员扶卧在救护人的安全带上(或在适当地方躺平),然后根据伤者的意识、 呼吸及颈动脉搏动情况来进行前(1)~(5)项不同方式的急救。应提醒的是高处抢救触电者, 迅速判断其意识和呼吸是否存在是十分重要的。若呼吸已停止,开放气道后立即口对口 (鼻 吹气2次,再测试颈动脉,如有搏动,则每5s继续吹气1次;若颈动脉无搏动,可用空心拳 头叩击心前区2次,促使心脏复跳。为使抢救更为有效,应立即设法将伤员营救至地面,并 继续按心肺复苏法坚持抢救。具体操作方法见图R1
触电者下放地面图R1杆塔上或高处触电者放下方法1)单人营救法。首先在杆上安装绳索,将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杆上,固定时绳子要绕2~ 3圈,绳子的另一端放在伤员的腋下,绑的方法要先用柔软的物品垫在腋下,然后用绳子绕1圈,打3个靠结,绳头塞进伤员腋旁的圈内并压紧,绳子的长度应为杆的1.2~1.5倍,最后将伤员的脚扣和安全带松开,再解开固定在电杆上的绳子,缓缓将伤员放下。2)双人营救法。该方法基本与单人营救法相同,只是绳子的另一端有杆下人员握住缓缓下放,此时绳子要长一些,应为杆高的2.2~2.5倍,营救人员要协调一致,防止杆上人员突然松手,杆下人员没有准备而发生意外。3)触电者衣服被电弧光引燃时,应迅速扑灭其身上的火源,着火者切忌跑动,方法可利用衣服、被子、湿毛巾等扑火,必要时可就地躺下翻滚,使火扑灭。R2.3伤员脱离电源后的处理R2.3.1判断意识、呼吸和体位放置:R2.3.1.1判断伤员有无意识的方法:(1)轻轻拍打伤员肩部,高声喊叫,喂!你怎么啦?”,如图图R2所示。(2)如认识,可直呼喊其姓名。有意识,立即送医院。(3)无反应时,立即用手指甲掐压人中穴、合谷穴约5s。85
注意:严禁用枕头等物垫在伤员头下;手指不要压迫伤员颈前部、频下软组织,以防压迫气道,颈部上抬时不要过度伸展,有假牙托者应取出。儿童颈部易弯曲,过度抬颈反而使气道闭塞,因此不要抬颈奉拉过甚。成人头部后仰程度应为90°,儿童头部后仰程度应为60°,婴儿头部后仰程度应为30°,颈椎有损伤的伤员应采用双下颌上提法。图R6抬起下顿法图R7看、听、试伤员呼吸R2.3.3判断呼吸触电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开放气道后10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有无呼吸,见图R7(1)看:看伤员的胸、胸壁有无起伏动作。(2)听:用耳贴近伤员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3)试:用颜面部的感觉测试口鼻有无呼气气流。若无上述体征可确定无呼吸。一旦确定无呼吸后,立即进行两次人工呼吸。R2.3.2.3口对口(鼻)呼吸当判断伤员确实不存在呼吸时,应即进行口对口(鼻)的人工呼吸,其具体方是:(1)在保持呼吸通畅的位置下进行。用按于前额一手的拇指与食指,捏住伤员鼻孔(或鼻翼)下端,以防气体从口腔内经鼻孔逸出,施救者深吸一口气屏住并用自已的嘴唇包住(套住)伤员微张的嘴。(2)每次向伤员口中吹(呵)气持续1~1.5s,同时仔细地观察伤员胸部有无起伏,如无起伏,说明气未吹进,如图R9所示。(3)一次吹气完毕后,应即与伤员口部脱离,轻轻抬起头部,面向伤员胸部,吸人新鲜空气,以便作下一次人工呼吸。同时使伤员的口张开,捏鼻的手也可放松,以便伤员从鼻孔通气,观察伤员胸部向下恢复时,则有气流从伤员口腔排出,如图R9所示。87
图R8口对口吹气图R9口对口吸气抢救一开始,应即向伤员先吹气两口,吹气时胸廓隆起者,人工呼吸有效;吹气无起伏者,则气道通畅不够,或鼻孔处漏气、或吹气不足、或气道有梗阻1,应及时纠正。注意:①每次吹气量不要过大,约600ml左右(6~7ml/kg)大于1200ml会造成胃扩张;②吹气时不要按压胸部,如附图-11所示;③儿童伤员需视年龄不同而异,其吹气量约为500ml左右,以胸廓能上抬时为宜;④抢救一开始的首次吹气两次,每次时间约1~1.5s;?有脉搏无呼吸的伤员,则每5s吹一口气,每分钟吹气12次;③口对鼻的人工呼吸,适用于有严重的下颁及嘴唇外伤,牙关紧闭,下颌骨骨折等情况的伤员,难以采用口对口吹气法。①婴、幼儿急救操作时要注意,因婴、幼儿韧带、肌肉松弛,故头不可过度后仰,以免气管受压,影响气道通畅,可用一手托颈,以保持气道平直;另一方面婴、幼儿口鼻开口均较小,位置又很靠近,抢救者可用口贴住婴幼儿口与鼻的开口处,施行口对口鼻呼吸R2.3.3判断伤员有无脉搏与胸外心脏按压。R2.3.3.1脉搏判断。在检查伤员的意识、呼吸、气道之后,应对伤员的脉搏进行检查,以判断伤员的心脏跳动情况。(非专业救护人员可不进行脉搏检查,对无呼吸、无反应、无意识的伤员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具体方法如下:在开放气道的位置下进行(首次人工呼吸后)。(2)一手置于伤员前额,使头部保持后仰,另一手在靠近抢救者一侧触摸颈动脉。(3)可用食指及中指指尖先触及气管正中部位,男性可先触及喉结,然后向两侧滑移~3cm,在气管旁软组织处轻轻触摸颈动脉搏动,如图R11所示。气营图R11触摸颈动脉搏88
注意:①触摸颈动脉不能用力过大,以免推移颈动脉,妨碍触及;②不要同时触摸两侧颈动脉,造成头部供血中断;③不要压迫气管,造成呼吸道阻塞;④检查时间不要超过10s ;③未触及搏动:心跳已停止,或触摸位置有错误;触及搏动:有脉搏、心跳,或触摸感觉错误(可能将自己手指的搏动感觉为伤员脉搏):③判断应综合审定:如无意识,无呼吸,瞳孔散大,面色紫或苍白,再加上触不到脉搏,可以判定心跳已经停止。①婴、幼儿因颈部肥胖,颈动脉不易触及,可检查肱动脉。肱动脉位于上臂内侧腋窝和肘关节之间的中点,用食指和中指轻压在内侧,即可感觉到脉搏。R2.3.3.2胸外心脏按压。在对心跳停止者未进行按压前,先手握空拳,快速垂直击打伤员胸前区胸骨中下段1 ~ 2次,每次1~2s,力量中等,若无效,则立即胸外按压,不能耽误时间。图R10吹时不要压胸部图R12胸外按压位置(1)按压部位。胸骨中1/3与下1/3交界处,如图R12所示。(2)伤员体位。伤员应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如为弹簧床,则应在伤员背部垫一硬板。硬板长度及宽度应足够大,以保证按压胸骨时,伤员身体不会移动。但不可因找寻垫板而延误开始按压的时间。(3)快速测定按压部位的方法。快速测定按压部位可分5个步骤,如图R13所示。1)首先触及伤员上腹部,以食指及中指沿伤员肋弓处向中间移滑,如图R13所示。(2)在两侧肋弓交点处寻找胸骨下切迹。以切迹作为定位标志。不要以剑突下定位如图R13(b)所示。89
图R13(a)二指沿肋弓向中移滑;(b)切迹定位标志;(c)按压区;(d)掌根部放在按压区;(e)重叠掌根(3)然后将食指及中指两横指放在胸骨下切迹上方,食指上方的胸骨正中部即为按压区如图R13(c)所示。(4)以另一手的掌根部紧贴食指上方,放在按压区,如图R13(d)所示。(5)再将定位之手取下,重叠将掌根放于另一手背上,两手手指交叉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如图R13(e)所示。(4)按压姿势.正确的按压姿势,如图R14所示。抢救者双臂绷直,双肩在伤员胸骨上方正中,靠自身重量垂直向下按压。(5)按压用力方式如图R15所示1)按压应平稳,有节律地进行,不能间断。2)不能冲击式的猛压。3)下压及向上放松的时间应相等,如图R15所示。压按至最低点处,应有一明显的停顿。4)垂直用力向下,不要左右摆动。5)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但应尽量放松,务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90
臂(背双峰白作支点垂直下图R14按压正确姿势图R15按压用力方式(6)按压频率。按压频率应保持在100次/min。(7)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关系通常是,单人为30:2,双人复苏为15:2,婴儿、儿童为15:2。(8)按压深度。通常,成人伤员为3.8~5cm,5~13岁伤员为3cm,婴幼儿伤员为2cm图R16双人复苏法(9)胸外心脏按压常见的错误1)按压除掌根部贴在胸骨外,手指也压在胸壁上,这容易引起骨折(肋骨或肋软骨)。2)按压定位不正确,向下易使剑突受压折断而致肝破裂。向两侧易致肋骨或肋软骨骨折,导致气胸、血胸。3)按压用力不垂直,导致按压无效或肋软骨骨折,特别是摇摆式按压更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图R17(a)所示。4)抢救者按压时肘部弯曲,因而用力不够,按压深度达不到3.8~5cm,如图R17(b)所示。91
图R17胸外心脏按压常见错误(a)按压用力不垂直;(b)按压深度不够;(c)双手掌交叉放置5)按压冲击式,猛压,其效果差,且易导致骨折。6)放松时抬手离开胸骨定位点,造成下次按压部位错误,引起骨折。7)放松时未能使胸部充分松弛,胸部仍承受压力,使血液难以回到心脏。8)按压速度不自主的加快或减慢,影响按压效果。9)双手掌不是重叠放置,而是交叉放置,如图R17(c)所示胸外心脏按压常见错误。R2.4心肺复苏法综述R2.4.1操作过程有以下步骤:(1)首先判断昏倒的人有无意识。(2)如无反应,立即呼救,叫”来人啊!救命啊!”等。(3)迅速将伤员放置于仰卧位,并放在地上或硬板上。(4)开放气道(①.仰头举顿或颌;②.清除口、鼻腔异物。)。(5)判断伤员有无呼吸(通过看、听和感觉来进行)。(6)如无呼吸,立即口对口吹气两口。(7)保持头后仰,另一手检查颈动脉有无搏动。(8)如有脉搏,表明心脏尚未停跳,可仅做人工呼吸,每分钟12~16次。(9)如无脉搏,立即在正确定位下在胸外按压位置进行心前区即击1 ~ 2 次。(10)即击后再次判断有无脉搏,如有脉搏即表明心跳已经恢复,可仅做人工呼吸即可。(11)如无脉搏,立即在正确的位置进行胸外按压。(12)每作30次按压,需作2次人工呼吸,然后再在胸部重新定位,再作胸外按压,如此92
反复进行,直到协助抢救者或专业医务人员赶来。按压频率为 100次/min。 (13)开始2min后检查一次脉搏、呼吸、瞳孔,以后每4~5min检查一次,检查不超过 最好由协助抢救者检查。 (14)如有担架搬运伤员,应该持续作心肺复苏,中断时间不超过 5S。 R2.4.2心肺复苏操作的时间要求 0~5s:判断意识。 5~IOs:呼救并放好伤员体位。 10~15s:开放气道,并观察呼吸是否存在。 15~20s:口对口呼吸2次。 20~30s:判断脉搏。 30~50s:进行胸外心脏按压30次,并再人工呼吸2次,以后连续反复进行。 以上程序尽可能在50s以内完成,最长不宜超过一分钟。
30~50s:进行胸外心脏按压30次,并再人工呼吸2次,以后连续反复进行。 以上程序尽可能在50s以内完成,最长不宜超过一分钟。 R2.4.3双人复苏操作要求 (1)两人应协调配合,吹气应在胸外按压的松弛时间内完成。 (2)按压频率为100次/min。 (3)按压与呼吸比例为30:2,即30次心脏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4)为达到配合默契,可由按压者数口诀1、2、3、4、…...、14吹,当吹气者听到” 时,做好准备,听到吹”后,即向伤员嘴里吹气,按压者继而重数口诀 1、2、3、4、.. 29、吹”,如此周而复始循环进行。 (5)人工呼吸者除需通畅伤员呼吸道、吹气外,还应经常触摸其颈动脉和观察瞳孔等,如 图R18所示。 R2.4.4心复苏法注意事项 (1)吹气不能在向下按压心脏的同时进行。数口决的速度应均衡,避免快慢不一。 (2)操作者应站在触电者侧面便于操作的位置,单人急救时应站立在触电者的肩部位置; 双人急救时,吹气人应站在触电者的头部,按压心脏者应站在触电者胸部、与吹气者相对的 侧; (3)人工呼吸者与心脏按压者可以互换位置,互换操作,但中断时间不超过 5S。 (4)第二抢救者到现场后,应首先检查颈动脉搏动,然后再开始作人工呼吸。如心脏按压 有效,则应触及到搏动,如不能触及,应观察心脏按压者的技术操作是否正确,必要时应增 加按压深度及重新定位。 (5)可以由第三抢救者及更多的抢救人员轮换操作,以保持精力充沛、姿势正确。 32.5心肺复苏的有效指标、转移和终正
R2.4.3双人复苏操作要求
R2.4.4心复苏法注意事
R2.5.1心肺复苏的有效指标
心肺复苏术操作是否正确,主要靠平时严格训练,掌握正确的方法。而在急救中判断复 苏是否有效,可以根据以下五方面综合考虑: (1)瞳孔。复苏有效时,可见伤员瞳孔由大变小。如瞳孔由小变大、固定、角膜混浊, 则说明复苏无效。 (2)面色(口唇)。复苏有效,可见伤员面色由紫转为红润,如若变为灰白,则说明复 苏无效。 (3)颈动脉搏动。按压有效时,每一次按压可以摸到一次搏动,如若停止按压,搏动亦 消失,应继续进行心脏按压;如若停止按压后,脉搏仍然跳动,则说明伤员心跳已恢复。 (4)神志。复苏有效,可见伤员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脚并始 抽动,肌张力增加。 (5)出现自主呼吸。伤员自主呼吸出现,并不意味可以停止人工呼吸。如果自主呼吸微 弱,仍应坚持口对口呼吸。 R2.5.2转移和终止 R2.5.2.1转移。在现场抢救时,应力争抢救时间,切勿为了方便或让伤员舒服去移动伤员 从而延误现场抢救的时间。 现场心肺复苏应坚持不断地进行,抢救者不应频繁更换,即使送往医院途中也应继续进 行。鼻导管给氧绝不能代替心肺复苏术。如需将伤员由现场移往室内,中断操作时间不准超 过7s;通道狭窄、上下楼层、送上救护车等的操作中断不准超过30S。 将心跳、呼吸恢复的伤员用救护车送医院时,应在伤员背部放一块宽、阔适当的硬板, 以备随时进行心肺复苏。将伤员送到医院而专业人员尚未接手前,仍应继续进行心肺复苏。 R2.5.2.2终止。何时终止心肺复苏是一个涉及到医疗、社会、道德等方面的问题。不论在什 么情况下,终止心肺复苏,决定于医生,或医生组成的抢救组的首席医生。否则不准放弃抢 救。高压或超高压电击的伤员心跳、呼吸停止,更不应随意放弃抢救。
心肺复苏术操作是否正确,主要靠平时严格训练,掌握正确的方法。而在急救中判断复 苏是否有效,可以根据以下五方面综合考虑: (1)瞳孔。复苏有效时,可见伤员瞳孔由大变小。如瞳孔由小变大、固定、角膜混浊, 则说明复苏无效。 (2)面色(口唇)。复苏有效,可见伤员面色由紫转为红润,如若变为灰白,则说明复 苏无效。 (3)颈动脉搏动。按压有效时,每一次按压可以摸到一次搏动,如若停止按压,搏动亦 消失,应继续进行心脏按压;如若停止按压后,脉搏仍然跳动,则说明伤员心跳已恢复。 (4)神志。复苏有效,可见伤员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脚并始 抽动,肌张力增加。 (5)出现自主呼吸。伤员自主呼吸出现,并不意味可以停止人工呼吸。如果自主呼吸微 弱,仍应坚持口对口呼吸。
R2.5.2转移和终正
被电击伤并经过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的电击伤员,都应让其充分休息,并在医务人员指导 下进行不少于48h的心脏监护。因为伤员在被电击过程中,由于电压、电流、频率的直接影 响和组织损伤而产生的高钾血症,以及由于缺氧等因素,引起的心肌损害和心律失常,经过 心肺复苏抢救,在心跳恢复后,有的伤员还可能会出现”继发性心脏跳停止” ,故应进行心脏 监护,以对心律失常和高钾血症的伤员及时予以治疗。 对前面详细介绍的各项操作,现场心肺复苏法应进行的抢救步骤可归纳如图 R18所示,
脱离电源后+(意识)判断反应(轻拍肩部、呼喊)呼救并放好伤员体位+开放气道(a.仰头举频或颌;b.清除口、鼻腔异物。判断呼吸(通过看、听、试来进行)+口对口(鼻)吹气+判断吹气有无阻力有完成两次吹气清除口腔异物(纠正头部位置)手指快速将伤员口内异物清除++救生呼吸+判断心跳有呼吸无脉搏有脉搏无呼吸无脉搏无呼吸心前区叩击心前区击+判断心跳判断心跳有脉搏有脉搏无脉搏无脉搏95
胸外按压 100 次/minl
胸外按压 保持气道通畅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交替 00次/min 人工呼吸12~16次/min 进行,每做30次胸外按压, 需作2次人工呼吸 (在持续进行心肺复苏情况下,由专人护送医院进一步抢救) 图R18 现场心肺复苏的抢救程序
R2.6抢救过程注意事项
R2.6.1抢救过程中的再判定:
(1)按压吹气2min后(相当于单人抢救时做了5个30:2压吹循环),应用看、听、试方 法在5~7s时间内完成对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的再判定。 (2)若判定颈动脉已有搏动但无呼吸,则暂停胸外按压,而再进行 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 接着每5s吹气一次(即每分钟12次)。如脉搏和呼吸均未恢复,则继续坚持心肺复苏法抢救。 (3)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再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准超过 5~10S。在医务 人员未接替抢救前DB37/T 5114-2018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现场抢救人员不准放弃现场抢救。 R2.6.2现场触电抢救,对采用肾上腺素等药物应持慎重态度。如没有必要的诊断设备条件和 足够的把握,不准乱用。在医院内抢救触电者时,由医务人员经医疗仪器设备诊断,根据诊 断结果决定是否采用。
R3.1创伤急救的基本要求
R3.1.1创伤急救原则上是先抢救,后固定,再搬运,并注意采取措施,防止伤情加重或污染。 需要送医院救治的,应立即做好保护伤员措施后送医院救治。急救成功的条件是:动作快, 操作正确,任何延迟和误操作均可加重伤情,并可导致死亡。 R3.1.2抢救前先使伤员安静躺平,判断全身情况和受伤程度,如有无出血、骨折和休克等。 R3.1.3外部出血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防止失血过多而休克。外观无伤,但呈休克状态,神志 不清,或昏迷者,要考虑胸腹部内脏或脑部受伤的可能性。 R3.1.4为防止伤口感染,应用清洁布片覆盖。救护人员不准用手直接接触伤口,更不准在伤 口内填塞任何东西或随便用药。 R3.1.5搬运时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腰部束在担架上,防止跌下。平地搬运时伤员头部在 后,上楼、下楼、下坡时头部在上,搬运中应严密观察伤员,防止伤情突变。伤员搬运时的 方法见图R19所示:
(b)图R19搬运伤员(a)正常担架(b)临时担架及木板(c)错误搬运R3.2 止血R3.2.1伤口渗血:用较伤口稍大的消毒纱布数层覆盖伤口,然后进行包扎。若包扎后仍有较多渗血,可再加绷带适当加压止血。R3.2.2伤口出血呈喷射状或鲜红血液涌出时,立即用清洁手指压迫出血点上方(近心端),使血流中断,并将出血肢体抬高或举高,以减少出血量。R3.2.3用止血带或弹性较好的布带等止血时如附图-20所示,应先用柔软布片或伤员的衣袖等数层垫在止血带下面,再扎紧止血带以刚使肢端动脉搏动消失为度。上肢每60min,下肢每80min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2min。开始扎紧与每次放松的时间均应书面标明在止血带旁。扎紧时间不宜超过4h。不要在上臂中三分之一处和窝下使用止血带,以免损伤神经。若放松时观察已无大出血可暂停使用。X时×分图R20止血带97
R3.2.4禁止用电线、铁丝、细绳等作止血带使用。R3.2.5高处坠落、撞击、挤压可能有胸腹内脏破裂出血。受伤者外观无出血但常表现面色苍白,脉搏细弱,气促,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烦躁不安,甚至神志不清等休克状态,应迅速躺平,抬高下肢附图-21,保持温暖,速送医院救治。若送院途中时间较长,可给伤员饮用少量糖盐水。图R21抬高下肢(b)图R22骨折固定方法(a)上肢骨折固定;(b)下肢骨折固定R3.3骨折急救R3.3.1肢体骨折可用夹板或木棍、竹竿等将断骨上、下方两个关节固定附图-22,也可利用伤员身体进行固定,避免骨折部位移动,以减少疼痛,防止伤势恶化。开放性骨折,伴有大出血者,先止血,再固定,并用于净布片覆盖伤口,然后速送医院救治。切勿将外露的断骨推回伤口内。R3.3.2疑有颈椎损伤,在使伤员平卧后,用沙土袋(或其它代替物)放置头部两侧(图23)使颈部固定不动。应进行口对口呼吸时,只能采用抬频使气道通畅,不能再将头部后仰移动或转动头部,以免引起截瘫或死亡。R3.3.3腰椎骨折应将伤员平卧在平硬木板上,并将腰椎躯干及二侧下肢一同进行固定预防瘫痪(附图-24)。搬动时应数人合作,保持平稳,不能扭曲。图R23颈椎骨折固定图R24腰椎骨折固定98
R3.4.1应使伤员采取平卧位,保持气道通畅,若有呕吐,应扶好头部和身体,使头部和身体 司时侧转,防止呕吐物造成室息。 R3.4.2耳鼻有液体流出时,不要用棉花堵塞,只可轻轻拭去,以利降低颅内压力。也不可用 力鼻,排除鼻内液体,或将液体再吸入鼻内。 R3.4.3脑外伤时,病情可能复杂多变,禁止给予饮食,速送医院诊治。
3.4.1应使伤负未取平卧位,保持气道 司时侧转,防止呕吐物造成室息。 R3.4.2耳鼻有液体流出时,不要用棉花堵塞,只可轻轻拭去,以利降低颅内压力。也不可用 力鼻,排除鼻内液体,或将液体再吸入鼻内。 R3.4.3脑外伤时,病情可能复杂多变,禁止给予饮食,速送医院诊治。 R3.5烧伤急救 R3.5.1电灼伤、火焰烧伤或高温气、水烫伤均应保持伤口清洁。伤员的衣服鞋袜用剪刀剪未 后除去。伤口全部用清洁布片覆盖,防止污染。四肢烧伤时,先用清洁冷水冲洗,然后用清 洁布片或消毒纱布覆盖送医院。 R3.5.2强酸或碱灼伤应迅速脱去被溅染衣物,现场立即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要彻底,然后 用适当的药物给予中和;冲洗时间不20min;被强酸烧伤应用5%炭酸氢钠(小苏打)溶液 和;被强碱烧伤应用0.5%~5%醋酸溶液或5%氯化铵、或10%构橡酸液中和。 R3.5.3未经医务人员同意,灼伤部位不宜敷搽任何东西和药物。 R3.5.4送医院途中,可给伤员多次少量口服糖盐水。 R3.6冻伤急救 R3.6.1冻伤使肌肉僵直,严重者深及骨骼,在救护搬运过程中动作要轻柔,不要强使其肢体 弯曲活动,以免加重损伤,应使用担架,将伤员平卧并抬至温暖室内救治。 R3.6.2将伤员身上潮湿的衣服剪去后用干燥柔软的衣服覆盖,不准烤火或搓雪。 R3.6.3全身冻伤者呼吸和心跳有时十分微弱,不应误认为死亡,应努力抢救。 R3.7动物咬伤急救 R3.7.1毒蛇咬伤后,不要惊慌、奔跑、饮酒,以免加速蛇毒在人体内扩散。 R3.7.1.1咬伤大多在四肢,应迅速从伤口上端向下方反复挤出毒液,然后在伤口上方 ( 端)用布带扎紧,将伤肢固定,避免活动LY/T 1794-2019标准下载,以减少毒液的吸收。 R3.7.1.2有蛇药时可先服用,再送往医院救治。 R3.7.2犬咬伤 R3.7.2.1犬咬伤后应立即用浓肥皂水冲洗伤口,同时用挤压法自上而下将残留伤口内睡液挤 出,然后再用碘酒涂搽伤口。 R3.7.2.2少量出血时,不要急于止血,也不要包扎或缝合伤口。 R3.7.2.3 尽量设法查明该犬是否为”疯狗”,对医院制订治疗计划有较大帮助。
R3.8.1发现有人溺水应设法迅速将其从水中救出,呼吸心跳停止者用心肺复苏法坚持抢救。 曾受水中抢救训练者在水中即可抢救。 R3.8.2口对口人工呼吸因异物阻塞发生困难,而又无法用手指除去时,可用两手相叠,置于 脐部稍上正中线上(远离剑突)迅速向上猛压数次,使异物退出,但也不用力太大。 3.8.3溺水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室息缺氧。由于淡水在人体内能很快经循环吸收,而气管能容 纳的水量很少,因此在抢救溺水者时不应”倒水”而延误抢救时间,更不应仅”倒水”而不 用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