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GDW 1210-2014 1000k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pdf

Q/GDW 1210-2014 1000k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8.7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79095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Q/GDW 1210-2014 1000k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pdf

7.4.6绝缘子表面有油漆,或锌套腐蚀。 7.4.7盘型绝缘子绝缘电阻小于500M2。 7.4.8绝缘子的锁紧销锈锈蚀、变形、脱出等。 7.4.9除设计考虑的预偏外,直线塔绝缘子串顺线路方向偏斜大于450mm。 7.4.10最小空气间隙不符合附录A规定。 7.4.11环境污移等级应符合本标准附录B的规定。污移等级可根据审定的污移分布图并结合运行经 验、污湿特征、瓷外绝缘表面污移物的性质及现场污移度等因素综合确定。

7.4.6绝缘子表面有油漆,或锌套腐蚀。

7.5.1金具发生变形、锈蚀、烧伤、裂纹,金具连接处转动不灵活,磨损后的安全系数小于2.0(即 于原值的80%)。 7.5.2屏蔽环、均压环出现倾斜与松动。

7.5.1金具发生变形、锈蚀、烧伤、裂纹,金具连接处转动不灵活,磨损后的安全系

SY/T 7415-2018 油气集输管道内衬用聚烯烃管7.5.3接续金具出现下列任一情况:

7.6.1接地电阻大于设计规定值: 7.6.2接地引下线断开或与接地体接触不良; 7.6.3接地装置外露或腐蚀严重,被腐饨后其导体截面低于原值的80%。

7.7.1一般情况下设计弧垂允许偏差为十3.0%、一2.5%;跨越通航河流的大跨越档弧垂允许偏差为土 1%,其正偏差不应超过1m,而导、地线弧垂超过允许偏差最大值; 7.7.2一般情况下各相间弧垂允许偏差最大值为300mm,大跨越档相间弧垂最大允许偏差值为 500mm,而导、地线相间弧垂超过上述偏差值。 7.7.3相分裂导线同相子导线的弧垂允许偏差值为50mm,而相分裂导线同相子导线弧垂超过上述偏 差值。 7.7.4 导线对地距离及交叉距离不符合附录C的要求,

7.8.1挡土墙或护坡出现裂缝、沉陷或变形。 7.8.2排水沟堵塞、填埋或淤积。 7.8.3高低腿基础接地体保护措施失效。 7.8.4跨越高塔航空灯故障、航空标识漆褪色。 7.8.5必要的相位、警示等标记缺损、丢失,失去安全警告作用的; 7.8.6线路名称、杆塔编号、航巡标识字迹不清的,色标模糊不清,标识不规范的。

8.1.1应根据运行环境、设备特点和运行经验对大跨越段制订专用现场管理制度, 根据实际运行条件确定; 8.1.2大跨越段应定期对导、地线进行振动测量; 8.1.3大跨越塔的升降设备、航空指示灯、照明和通讯等附属设施应加强维修保养,保持在良好状态

8.2.1多雷区的线路应做好综合防雷措施,提高设备防雷水平。 8.2.2雷雨季节前,应做好防雷设施的检测和维修 8.2.3雷雨季期间,应加强对防雷设施各部件连接状况、防雷设备和计数器动作情况的检测,并做好 雷电活动观测记录: 3.2.4做好被雷击线路的检查,对损坏的设备应及时更换、修补,对发生闪络的绝缘子串的导线、地 线线夹停电检修时打开检查,必要时还须检查相邻档线夹及接地装置; 8.2.5组织好对雷击事故的调查分析,总结现有防雷设施效果,提出有效的防雷措施,并加以实施。

8.3.1应选点定期测量盐密、灰密,且要求检测点较一般地区多,必要时收集该地区污源物分析,以 掌握污移程度、污移性质、绝缘子表面积污速度及气象变化规律: 8.3.2污闪季节前,检查防污闪措施的落实情况,污移等级与爬电比距不相适应时,应及时调整绝缘 子串的爬电比距、调整绝缘子类型或采取其他有效的防污闪措施,线路上的零(低)值绝缘子应及时更换: 8.3.3防污清扫工作应根据等值盐密、灰密值、积污速度、气象变化规律等因素确定周期及时安排清 扫、保证清扫质量。污闪季节中,可根据巡视及检测情况,临时增加清扫; 8.3.4大雾、细雨、覆冰等恶劣天气时加大特巡力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事后进行专 项分析。 8.3.5做好测试分析,掌握规律,总结经验,针对不同性质的污移物选择相应有效的防污闪措施

8.4.1处于中、重冰区的线路要在冬季加强巡视及运行分析,采取措施降低导线覆冰对设备造成的 坏。 8.4.2覆冰季节前应对线路做全面检查,消除设备缺陷,落实防止导线、地线脱冰跳跃、舞动的措施 检查各种观测、记录设施。 8.4.3覆冰季节应加强覆冰观测,做好覆冰和气象记录及分析,重点观测覆冰形状、厚度,测量覆氵 比重、电导率等,研究覆冰和舞动的规律,适时采取相应措施。

8.5.1跟踪气候变化,做好舞动观测和记录,开展舞动调查研究工作。 8.5.2线路舞动后,应及时开展舞动段杆塔登杆检查、隐患排查、螺栓紧固等各项工作。 8.5.3加强与研究单位的合作,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效果良好的防舞动措施并实施。

8.5.1跟踪气候变化,做好舞动观测和记录,开展舞动调查研究工作。

8.6.1处于沉陷区等不良地质区的线路,应根据线路所处的环境及季节性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因 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避免发生倒塔、断线事故。 8.6.2对处于采动影响区(采空区)的线路,应向矿主单位了解矿藏分布及采掘计划、规划,及时进 行铁塔基础处理,并与其签订有关协议 8.6.3要定期对沉陷区铁塔的结构倾斜和基础沉降情况进行测量,有条件时安装在线监测系统,以便 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 8.6.4对处于山坡上可能受到水土流失、山体滑坡、危石、泥石流冲击危害的铁塔与基础,应提前设 防,如:采取加固基础、修筑挡土墙、排水沟等措施。

8.7.1深入了解线路经过地区的气象情况,做好现场微地形及微气候的调查工作,准确划分微气象区 8.7.2对于微气象区做好气象观测工作,收集气象数据进行分析,因地制宜的制定防范措施,有条 的地方应设立微气象观测站,建立微气象档案。

8.9.1运维单位应做好山火高发区线路的统计划分工作,线路防山火重点防护区域划分应考虑历年山 火发生记录、地方风俗习惯、施工动火区域、线路通道植被生长情况等多项因素。 8.9.2对线路通道复杂、安全防护难度大的区域,应分区段,逐塔、逐档对线路进行全面仔细的排查, 并建立档案台帐。 8.9.3在偏远地区和山火隐患重点地段应设立群众护线员进行不间断看守,增强线路防山火的群众基 础。 8.9.4在重点防山火区域,可视情况增设在线监测装置。 8.9.5针对各地祭祀习俗、秸秆焚烧、施工等特点,应在输电线路沿线附近村庄、路口、墓地、易动 火区设置相应防火警示牌。 8.9.6加强与政府管理部门联系,建立协同巡防和警民联动机制,

8.9.4在重点防山火区域,可视情况增设在线监测装置。 8.9.5针对各地祭祀习俗、秸秆焚烧、施工等特点,应在输电线路沿线附近村庄、路口、墓地、易 火区设置相应防火警示牌。 8.9.6加强与政府管理部门联系,建立协同巡防和警民联动机制

9.1运维单位应遵照国家法律法规、电力行业标准以及地方政府部门制定的有关保护电力设施文件, 做好特高压线路保护区内设备的保护工作,防止线路遭受外力破坏。 9.2对保护区内使用吊车等大型施工机械,可能危及线路安全运行的作业,运维单位应及时予以制止 或令其采取确保线路安全运行的措施,同时加强线路巡视和看护。

10.1运维单位应积极使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及时、准确、全面录入各类数据资料,保证各类资料的 完整、连续和准确。 10.2运维单位应做好运维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运维人员应持证上岗。 10.3运维单位应建立线路单基杆塔、通道、运维状态的运维档案,档案每年修订一次,保证运维资料 的准确性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设施保护条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 d)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e) 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 f 1000kV架空输电线路运维规程: g) 1000kV架空输电线路检修规程; h) 1000kV交流送到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i) 1000kV交流输变电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范: j) 1000kV架空送点线路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k) 1000kV架空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导则; 1) 电网调度管理规程。 0.5 运维单位应有下列图表: a) 电力系统线路地理平面图及系统接线图; b) 线路相位图: ) 特殊区段图: d) 设备一览表: e) 污区分布、雷区分布、风区分布图等; f) 交叉跨越图。 0.6运维单位应有下列生产技术资料: a) 线路设计、施工技术资料: 1)批准的设计文件和图纸;

0.5运维单位应有下列图

3) 与沿线有关单位及个人订立的协议、合同(包括青苗、树木、竹林赔 拆迁等协议): 施工单位移交的资料和施工记录: 1) 符合实际的峻工图(包括秆塔明细表及施工图): 2) 设计变更通知单; 3) 原材料和器材出厂质量的合格证明和试验记录; 4) 代用材料清单: 5) 工程试验报告或记录; 6) 未按原设计施工的各项明细表及附图: 7) 施工缺陷处理明细表及附图; 8)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9) 杆塔偏移及挠度记录; 10)架线弧垂记录; 11)导线、避雷线的连接器和补修管位置及数量记录; 12)跳线弧垂及对杆塔各部的电气间隙记录; 13)线路对跨越物的距离及对建筑物的接近距离记录; 14)接地电阻测量记录; 15)绝缘子参数及安装位置记录(每基铁塔对应的绝缘子型号等)。 16相关音像电子档案资料; 设备运维记录台账: 1) 杆塔基础沉降、杆塔结构倾斜测量记录; 2) 瓷质绝缘子绝缘电阻值测量记录、复合绝缘子外观检查记录; 3) 导线连接器测试记录: 4) 导线、地线振动测试和断股检查记录: 5) 导线弧垂、限距和交叉跨越测量记录; 6) 钢绞线及地埋金属部件锈蚀检查记录; 7 杆塔接地电阻检测记录; 8) 塔坐标定位记录; 9) 雷电观测记录: 10)绝缘子污移度测量记录; 11)导线、地线覆冰、舞动观测记录; 12)绝缘、保安工具检测记录; 13)特殊区段检查记录; 14)设备缺陷记录; 15)设备检修记录; 16)线路跳闸、事故及异常运维记录; 17)事故备品备件清册; 18)对外联系记录及协议文件: 19)线路运维专题分析报告; 20)线路年度运维工作总结。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各种工况下的最小空气间隙 1000k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绝缘子串及空气间隙在各种工况下不应小于表A.1所列数值。在进行绝 缘配合时,考虑铁塔尺寸误差、横担变形和施工误差等不利因素,空气间隙应保留有一定裕度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各种工况下的最小空气间隙 串及空气间隙在各种工况下不应小于表 变形和施工误差等不利因素,空气间隙

表A.1各种工况下的最小空气间隙

表B.1线路污移等级

普通盘型绝缘子现场污秽度与等值盐密/灰密的关系

图B.2统一爬电比距和现场污秽度的相互关系

表B.2爬电比距与统一爬电比距的对应关系

线路导线对地距离及交叉

C.1导线与地面、建筑物、树木、道路、河流、管道、索道及各种架空线路的距离,应根据最高气温 清况或覆冰无风情况求得的最大弧垂和最大风速情况或覆冰情况求得的最大风偏进行计算。计算上述距 离,应计算导线初伸长的影响和设计施工的误差,以及运行中某些因素引起的弧垂增大。大跨越的导线 弧垂应按实际能够达到的最高温度计算。线路与铁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交叉时,最大弧垂应按导线 温度为+70℃计算。 C.2导线与地面的距离,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不应小于表C.1所列数值。 C.3导线与山坡、峭壁、岩石之间的净空距离,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不应小于表C2所列数值。 C.41000kV线路导线对有人居住或经常有人出入的耐火屋顶的建筑物不应跨越。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 垂直距离,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且地面电场强度不大于20kV/m,不应小于表C3所列数值。 C.5线路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水平距离,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不应小于表C4所列数值。 C.6线路通过林区时,应砍伐出通道,通道内不得再种植树木。通道宽度不应小于线路两边相导线问 的距离和林区主要树种自然生长最终高度两倍之和。通道附近超过主要树种自然生长最终高度的个别树 木,也应砍伐。线路通过林区如高跨设计,应保证导线对地距离满足树木自然生长高度加最小净空距离 的跨越要求,如不满足必须砍伐; C.7对不影响线路安全运行,不妨碍对线路进行巡视、维修的树木或果林、经济作物林,可不砍伐, 但树木所有者与电力主管部门应签定协议,确定双方责任,确保线路导线在最大弧垂或最大风偏后与树 木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小于表C5和C6所列数值。 C.8线路与弱电线路交叉时,对一、二级弱电线路的交叉角应分别大于45°、30°,对三级弱电线路不 限制。 C.9线路与铁路、公路、电车道以及道路、河流、弱电线路、管道、索道及各种电力线路交叉或接近 的基本要求,应符合表C7的要求。 C.101000kV线路与甲类火灾危险性的生产厂房、甲类物品库房、易燃、易爆材料堆场以及可燃或易 燃、易爆液(气)体储罐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杆塔全高加3m,还应满足其他的相关规定。 跨越弱电线路或电力线路,如导线截面按充许载流量选择,还应校验最高充许温度时的交义距离 其数值不得小于操作过电压间隙,且不得小于10m。

表C.1导线与地面的最小

表C.2导线与山坡、峭壁、岩石最小净空距离

表C3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

表C.4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

在最大弧垂或最大风偏时与树木之间的安全距离(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硅橡胶外绝缘设备憎水性检测方法

D.1.1测试应选择较好的晴天进行。如雨雾天气,应在雨雾停止4天后进行。 D.1.2喷水装置应采用质量较好,喷出的雾状水流稳定(每次喷水量为0.71ml)、易调节的喷水壶。 测试前,应对喷水角(喷射水流散开角为50°~70°)进行校验,校验方法如下:距喷水壶喷嘴25Dm 处立一张纸,垂直于该纸喷水1015次,在纸上形成直径为25~35Dm的湿斑为宜。 D.1.3测试水的要求:洁净的水。 D.1.4喷水测试:喷水装置的喷嘴距试品25Dm处,喷射方向尽可能垂直于试品表面。每秒钟喷水 次,计喷射25次,喷水后,试品表面应有水分流下。喷水结束30s内读取憎水性的分级值(HD值)。

D.2.1试品表面水滴状态与憎水性的分级标准见表D.1

表D.1试品表面水滴状态与憎水性的分级标准

D.2.2运行中复合绝缘子增水性的判定见表D.2

D.2.2运行中复合绝缘子憎水性的判定见表D.2

表D.2运行中复合材料增水性判定准则

D.2.3运行中绝缘子的防污闪涂料憎水性的判定见表D.3

表D.3运行中绝缘子的防污闪涂料憎水性判定准则

1000k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

HJ 1125-2020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稀有稀土金属冶炼编制原则 与其他标准文件的关系.. 26 主要工作过程 标准结构和内容... 条文说明.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关于2014年标准规程修编的通知(国家电网科(2014)64号文件)安 排修编的。 本标准是在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1000k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Q/GDW210一2008)的 基础上,结合已经投运的1000kV长南一线、南荆一线等输电线路近几年的运行维护经验,由湖北省电 力公司承担修编任务,

本标准的编制贯彻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规定,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已经经过实践检验、 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内容,如GB50065、DL/T741等国家标准及电力行业标准中相关规定予以直接采用, 体现出继承和统一的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1000k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

3与其他标准文件的关系

本标准与相关技术领域的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保持一致, 本标准引用了GB50665、DL/T741、DL/T1069等国标、行标的相关规定。DL/T307一2010 Q/GDW153确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014年1月,项目启动,确定了编研工作总体目标。 2014年2月,成立编写组,确定了编研工作参编单位及人员,开展课题的前期研究工作。 2014年3月,完成标准大纲编写,组织召开大纲研讨会,确定了标准的框架和初步内容。 2014年10月,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写,采用发送《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发函)》方式广泛 多次在各省市公司范围内征求意见。 2014年11月,修改形成标准送审稿。 2014年11月,公司运检部标准化专业工作组在武汉组织召开了标准审查会,国网湖南、湖北、江 西、安徽、浙江、山西、河南电力公司,中国电科院等单位参加了评审会议。审查结论为:同意修改后 报批。 2014年12月,修改形成标准报批稿。

本标准主题章分为7章:基本要求、生产准备、运行维护、异常处理、特殊区段的运行要求、线路 通道防护要求、技术管理。设3个规范性附录:各种工况下的最小空气间隙、线路环境的污区分级、线 路导线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设1个资料性附录:硅橡胶外绝缘设备僧水性检测方法。 本标准实施后代替Q/GDW210—2008,Q/GDW210—2008由国网运行有限公司、河南超高压输变 电运检公司负责起草,主要起草人有主晓希、主利群、张国威、张爱军、李海星等,和该标准相比,本 标准按工作顺序的开展对“运行维护“和”异常处理“两章章节顺序进行了对调:对“生产准备”、线

本标准主题章分为7章:基本要求、生产准备、运行维护、异常处理、特殊区段的运行要求、线 通道防护要求、技术管理。设3个规范性附录:各种工况下的最小空气间隙、线路环境的污区分级、 路导线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设1个资料性附录:硅橡胶外绝缘设备水性检测方法。 本标准实施后代替Q/GDW210—2008,Q/GDW210—2008由国网运行有限公司、河南超高压输 电运检公司负责起草,主要起草人有王晓希、王利群、张国威、张爱军、李海星等,和该标准相比DB3301/T 0322.4-2020 数据资源管理 第4部分:政务数据共享流程.pdf, 标准按工作顺序的开展对“运行维护“和”异常处理“两章章节顺序进行了对调;对“生产准备”

路各单元巡检等条款顺序进行了调整、归并;结合特高压线路设备特点,修改了绝缘子预偏标准,增 了硬跳线管母接头测温等内容;针对线路近期运维特点,修改了缺陷处理周期、雷害多发区接地电阻 量周期,增加了设备直升机巡检、无人机巡检等内容。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