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2124-2012 住宅小区光纤到户通信配套设施验收规范.pdf

DB37/T 2124-2012 住宅小区光纤到户通信配套设施验收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37/T 2124-2012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7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91614
下载资源

DB37/T 2124-2012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7/T 2124-2012 住宅小区光纤到户通信配套设施验收规范.pdf

4.2.6.3高压防护接地装置检查应符合以下

a 接地装置与箱体金工件之间的耐压水平不小于3,000V(DC)1min不击穿无飞弧; b 接地装置与箱体金工件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104M2,试验电压应为直流500V: C 室外光缆交接箱:光缆固定处应能承受1,000N的轴向拉力,经拉伸、扭转试验后检查光缆固 定处及固定装置,光缆应无任何松动、破坏现象; d 楼层配线箱:光缆固定处应能承受500N的轴向拉力,经拉伸、扭转试验后检查光缆固定处及 固定装置,光缆应无任何松动、破坏现象; 高压防护接地处应有明显的接地标志

5.1.1室外预埋地下通信管道应符合下列

DBJ04-408-2020 农村煤改气工程技术标准.pdfDB37/T21242012

5.1.1室外预理地下通信管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a)管道容量和敷设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b)管道入口部位应采取防水、气、害虫等进入的封堵措施; c)管道通过住宅区绿化带、景观、车行道等特殊地段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5.1.2住宅小区地下通信管道的管孔数量、规格、材质、程式、管群断面组合和人(手)孔的位置、 类型、规格以及住宅建筑室内配线管网的竖井、暗管、线槽与桥架等设施的位置、规格、材质、安装方 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5.1.3通信管道应采取防火、防水、防蚀、防强电干扰等防护措施。

5.2.1管沟开挖和回填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管道沟底平整,坚硬杂物应清除干净,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b) 回填土前沟内应无积水,塑料管两侧和顶部不应有坚硬杂物; C 管沟开挖回填完成后应注意将住宅区绿化带及相应景观恢复。 5.2.2 在住宅小区内,地下通信管道的最小理深应符合设计要求, 5.2.3 地下通信管道的地基处理、基础规格、包封规格、段落、混凝土标号应符合设计规定。 5.2.4 管道敷设应有坡度,坡度宜为3.0%~4.0%,且不得小于2.5%。 5.2.5 塑料管道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应根据所选择的塑料管的管材与管型,采取相应的固定组群措施: b 塑料管道弯管道的曲率半径不应小于10m,同一段管道不应有反向弯曲或弯曲部分中心夹角小 于90°的弯管道。 C 各塑料管的接口宜纵向错开排列,相邻两管的接头之间错开距离不宜小于0.3m。 d 管道基础进入建筑物或人(手)孔时,基础和包封措施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5.2.6 住宅建筑预埋的引入管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引入管不应穿越建筑物的沉降缝和伸缩缝: b 引入管出口端应伸出外墙应不小于2m,并向人(口)孔方向倾斜,坡度应不小于4%。 5.2.7 室外交接设备安装基座的引上管的设置位置及管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5.4建筑物内配线管网

5.4.1住宅建筑内配线管网和通信线缆的敷设应符合设计要求。

DB37/T21242012

6.1.1室外地下通信管道管孔的使用分配以及住宅小区和住宅建筑内敷设的线缆的规格、程式、数量 等应与设计相符。 6.1.2线缆的敷设路由、敷设方式、敷设空间和布放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6.1.3在线槽和桥架内线缆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交叉、打圈等现象。线缆在管内不应有接 头。 6.1.4 线缆两端应贴有标签,并标明编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标签应选用不宜损坏的材 料。 6.1.5线缆敷设完毕后,在其管孔、暗管或线槽两端出线处应使用防火材料进行封堵,

室外管道通信线缆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a)在管道管孔内敷设子管时,多根子管的等效外径不应大于管道孔内径的90%。 子管不应跨人(手)孔敷设,子管在管孔内不得有接头; 子管在人(手)孔内伸出长度宜为50mm~200mm; d 线缆在管道管孔内的敷设位置和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应按先下排后上排,先两侧后中间的原 则排列。同一条线缆在管道段所占孔位应一致,不应交叉占位; e 管道线缆布放后,管孔管径利用率不应大于80%; 敷设管道光缆时,在管道出口处应采取保护措施,避免损伤光缆外保护层。 光缆在人(手)孔内固定后的曲率半径应大于光缆直径的10倍; 光缆接头盒在人(手)孔内应采取保护和固定措施。接续后的光缆余长应在人(手)孔内盘留 固定,光缆预留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DB37/T21242012

7.1.1交接设备、配线箱、过路(箱)盒、家居配线箱和出线盒的规格、容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7.1.2交接设备与配线设备安装完毕后应平整端正,紧固件齐全,安装牢固;门锁的启闭灵活可靠; 接线模块等部件应横平竖直;当有抗震要求时,应按抗震设计进行加固。 7.1.3各类配线部件应完整,安装就位,标志齐全、清晰、耐久可靠,安装螺丝应紧,面板应保持 在一个平面上。 7.1.4机柜、机架、配线设备应就近进行等电位联结及接地,联合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2,并应保持 良好的电气连通性。

7.2.1通信业务接入点(设备间、电信间等部位)设置的配线模块类型与容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7.2.2交接设备、配线箱应安装在住宅小区和住宅建筑内的公共部位,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垂重 直偏差不应大于3mm。

有架空活动地板时,架空地板不应承受机柜重量,应按设备机柜的底平面尺寸制作底座,底座 直接与地面固定,机柜固定在底座上,底座水平误差每米不应大于2mm; b 机架或机柜的主要维护操作侧的净空不应小于0.8m; C 光设备线缆及跳线在机柜(架)、交接箱内应采用理线架进行布放,必要时宜采用软管对尾纤 等线缆进行保护; d 交接设备与配线设备安装完成后,应按设计规定设置标识。 .2.4配线箱、过路箱(盒)、家居配线箱、出线盒等设施的安装位置和安装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 下列规定:

DB37/T21242012

8.1.1对住宅小区光缆线路的测试分二个部分:分段线路衰耗测试和全程线路衰耗测试。 8.1.1.1采用0TDR对每段光链路进行测试。测试时将光分路器从光线路中断开,分段对光纤段长应全 部测试,测试内容包括在1310nm波长的光衰减和每段光链路的长度,并将测得数据记录在案,作为建设 工程竣工验收的依据。 8.1.1.2全程光链路测试采用光源、光功率计,光链路对1,310nm和1,550nm波长进行测试,包括光 活动连接器、光分路器、接头的插入损耗。同时将测得数据记录在案,作为配套设施系统工程验收的依 据。测试波长上行方向应采用1,310nm,下行方向应采用1,550nm。

8. 1. 2 损耗与衰减

1光纤熔接后每一熔接点的双向平均衰耗应符

表4单模光纤熔接衰耗技术要求(dB)

8.1.2.2光缆布线信道在规定的传输窗口测量出的最大光衰减应不超过表5的规定。

表5光缆通道衰减要求

8.1.3光纤链路测试方法应按附录A进行。

3.1.4根据工程进展(情况)需要时分段对入户光缆进行测试,入户光缆段的测试,采用可见红光发 生器(俗称红光源),主要测试入户光缆敷设后,光通道(包括冷接头在内)应畅通。在全程测试时应包括 光分路器、入户光缆,测试数据应符合设计规定。

8.2非屏蔽对绞电缆链路测试

DB37/T21242012

表6测试仪精度最低性能要求

8.2.3非屏蔽对绞电缆水平链路性能测试,应符合表7的规定

表7非屏蔽对绞电缆水平链路性能测试要求

表7非屏蔽对绞电缆水平链路性能测试要

测试条件为环境温度20℃)

注1:基本链路长度94m包括水平缆线90m及4m测试仪表的测试电缆长度:

注2:表中的测试结果为建议值

表8同轴电缆性能测试

DB37/T21242012

DB37/T21242012

9.1龄工技术资料文件编制要求

1测试项目及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及通信行业有关标准和有关设计的要求。 工技术文件编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在工程验收前,将工程竣工技术资料提交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 b) 竣工技术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安装工程量; 工程施工说明; ? 3) 设备、器材明细表及相关资料; 4) 施工竣工图; 5) 各种测试记录(宜采用中文表示); 6 设备和主要器材检验记录; 7) 工程变更、检查记录及各种会议洽商记录: 随工验收记录; 9 隐蔽工程签证;(由监理签署) 10)工程决算; 11)监理资料。 C 峻工技术文件与施工实物相符,做到外观整洁,内容齐全,资料准确。 d 在验收中发现不合格的项目,应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提出解决办法。凡由施工单位造成的不合 格项目必须返修至合格,并将整改项目资料归入竣工文件

9.1.1测试项目及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及通信行业有关标准和有关设计的要求。

9.2.1施工单位在工程中选用的设备和器材应符合设计规定,在工程中对设备和器材检验的抽查量应 按表9执行。

表9设备和主要器材检验的抽查量

表9设备和主要器材检验的抽查量

DB37/T2124201

DB37/T21242012

注5:主要器材的检验经过常规抽查,如发现质量问题必须加倍抽查检验,如再发现问题应按不合格产品处理,检验 不合格的器材严禁在工程中使用; 注6:水泥预制品的检验,在抽查量中有90%达到标准即为合格;否则应再加抽查3%,其90%(数量)达到标准仍算合 格;如检验数10%以上达不到标准,则全部预制品质量应按不合格处理; 注7:设备和主要器材检验的结果和问题处理结果要有记录,并归档保存。 2工程质量检验方式主要有随工检查、隐蔽工程签证和竣工验收。工程质量检查项目、内容、标 和检验方式应按附录C执行。

9.3.1通信管道工程质量峻工验收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按工程竣工图核对管道、人(手)孔口圈高程及其他可见部分;检查人(手)孔内的各种装置齐全 牢固,并符合规范要求; b 已签证的隐蔽工程如发现异常,应进行抽查复验; C) 管孔试通。 9.3.2 通信管道工程的隐蔽工程签证,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凡隐蔽工程质量符合本规范或临时补充规定者,均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b) 凡属“不合格”的隐蔽工程内容,必须返修至合格,经再次签证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或掩理 9.3.3管道工程试通管孔应符合下列规定

DB37/T21242012

直线管道管孔试通,应用比被试管孔直径小5mm,长度为900mm的拉棒试通; 塑料管直线管道及弯曲管道在曲率半径大于40m时,用比被试管孔直径小5mm,长度为900mm 的拉棒试通; 塑料弯曲管道曲率半径在20m~40m时,用比被试管孔直径小5mm,长度为600mm的试棒拉通; d 塑料管和钢管组群的通信管道,每五孔抽一孔;五孔以下抽试二分之一;二孔试一孔;一孔则 全试。 9.3.4 通信管道工程管孔试通的评定标准,应按下列规定执行: a 管孔试通全部通过9.3.3的标准为“优良”; b) 在试通总数5%以下的孔段,不能通过标准拉棒,但能通过比标准拉棒直径小1mm的拉棒,也 可定为“优良”; C 在试通总数6%~10%的孔段,不能通过标准拉棒,但能通过比标准拉棒直径小1mm的拉棒,应 定为“合格”; d)凡达不到上述二款规定的,应由施工单位返修至合格后,再进行验收。

a 直线管道管孔试通,应用比被试管孔直径小5mm,长度为900mm的拉棒试通; b 塑料管直线管道及弯曲管道在曲率半径大于40m时,用比被试管孔直径小5mm,长度为900mm 的拉棒试通; 塑料弯曲管道曲率半径在20m~40m时,用比被试管孔直径小5mm,长度为600mm的试棒拉通; d) 塑料管和钢管组群的通信管道,每五孔抽一孔;五孔以下抽试二分之一;二孔试一孔;一孔则 全试。 9.3.4 通信管道工程管孔试通的评定标准,应按下列规定执行: a 管孔试通全部通过9.3.3的标准为“优良”; b) 在试通总数5%以下的孔段,不能通过标准拉棒,但能通过比标准拉棒直径小1mm的拉棒,也 可定为“优良”; C 在试通总数6%~10%的孔段,不能通过标准拉棒,但能通过比标准拉棒直径小1mm的拉棒,应 定为“合格”; 凡达不到上述二款规定的,应由施工单位返修至合格后,再进行验收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光纤链路测试方法 A.1测试前应对所有光纤连接器进行清理,并将测试接收器校准为零 A.2测试工作应包括以下内容 1)对整个光链路(包括光纤、光分路器和连接器)的衰减进行测试 2)光纤链路的反射测量以确定链路长度及故障点位置。

A.3采用OTDR对每段光线路测试应按下图连接

DB37/T21242012

图A.1OTDR光纤链路测试连接图(1)

A.4全程光链路测试工作应按下图进行连接

A.4全程光链路测试工作应按下图进行连接

图A.2OTDR光纤链路测试连接图(2)

在两端对光纤逐根进行测试.连接方式见图A.3。

DB37/T21242012

在一端对2根光纤进行环测,连接图见图A.4

图A.3光纤链路测试连接图(1)

A.5光纤链路测试数据应符合设计要求。

A.5光纤链路测试数据应符合设计要求。

图A.4光纤链路测试连接图2)

A.6光缆链路在规定的传输窗口测量出的最大衰减(插入损耗)应不超过设计要求,该指标已包括链路 接头与连接插座的衰耗。 A.7光缆布线的任何一接口的光回波损耗应大于表A.1给出的值。

表A.1最小光回波损耗

3.1非屏蔽对绞线测试连接图

基本链路连接应符合图B.1。

DB37/T21242012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非屏蔽对绞线和75Q同轴电缆电气测试方法和内容

信道测试连接应符合图B.2。

图B.1基本链路连接图

DB37/T2124201

GB/T 15227-2019标准下载DB37/T21242012

图B.375Q同轴电缆测试连接与信道测试图

DB37/T21242012

表C.1工程验收检验项目及标准

DB1501/T 0012-2020 酒店高处坠落防护指南DB37/T21242012

DB37/T21242012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