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SL435-2008海堤工程设计规范.pdf9.1.4我国沿海地区软土地基分布较广,如设计不当易产生整体失稳和较大 的沉降,因此在软土地区应进行堤基分析,验算其稳定性和沉降变形,当其不能 满足设计要求时还应进行堤基处理设计。海堤其他堤基的处理和江堤没有本质区 别,可按GB50286、《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J250)等的规定执行。
的情况。旧堤加固是在原堤身基础上加高培厚,可充分利用旧堤预压后软土堤基 强度的增长。如海堤加高培厚较小,经计算稳定沉降满足要求则不必另做其他地 基处理。
10.1渗流及渗透稳定计算
10.1.1海堤渗流计算的主要目的是验算海堤的渗透稳定性。渗流计算结果也 可为抗滑稳定计算提供浸润线位置及孔隙水压力分布等数据,但此时应保持两者 的计算工况、两侧水位情况一致。 10.1.3、10.1.4河口部分的海堤受洪水影响较大,远离河口的海堤主要受 潮水影响,进行渗流计算时应根据海堤所在位置的水文情况确定渗流稳定计算的 水位组合情况。
青龙桥危桥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10.2抗滑和抗倾稳定计算
5.52C P≤P允许 K
10.2.5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应取经数理统计后求出的小值平均值。对于工程级 别较低的海堤且同一土层的抗剪强度试验数量较少时,一般可取用算术平均值或 算术平均值乘以0.8~0.9的折减系数。根据工程经验,抛石体的内摩擦角β 可取38°~40°。另外,三轴试验比直剪试验在排水方面控制得严格,其强度 指标相对更准确,1级~3级海堤工程建议进行三轴试验。 10.3沉降计算 10.3.110.3.3由于软土地区海堤的沉降量较大,历时较长,海堤在完工 后还会产生较大的沉降。因此在软土堤基设计时应计算沉降量,并根据实践经验 和固结计算结果,预留沉降超高。 一般旧堤完工后至今都有较长的时间,旧堤堤身荷载引起的沉降已基本完 成,因此旧堤加固一般只计算新增荷载产生的沉降。但若旧堤完工时间较短,其 固结沉降尚未完成,则沉降计算时还应考虑旧堤的剩余沉降。剩余沉降可通过固 结计算确定或根据沉降观测结果推算。 10.3.5分层总和法是沉降计算常用的方法,该方法简明实用,一般情况下计 算结果能满足要求。旧堤平均附加固结应力根据对应旧堤土层平均附加应力与平 均固结度确定。 堤身荷载接近地基极限承载力时,侧向变形较大,沉降计算可能有较大误 差,应进行专题研究。 10.3.7为了合理进行堤身各部位预留加高施工,应确定海堤各结构部位的工 后沉降量。软土地基工后沉降量应根据固结度计算、类似工程经验综合分析确定,
10.2.5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应取经数理统计后求出的小值平均值。对于工程级 别较低的海堤且同一土层的抗剪强度试验数量较少时,一般可取用算术平均值或 算术平均值乘以0.8~0.9的折减系数。根据工程经验,抛石体的内摩擦角β 可取38°~40°。另外,三轴试验比直剪试验在排水方面控制得严格,其强度 指标相对更准确,1级~3级海堤工程建议进行三轴试验
11. 1 一般规定
11.1.1建(构)筑物穿过堤身及与堤身交都将会增加海堤的不安全因素,应 尽量减少其数量,并合理布置,以减少不安全因素。 11.1.2既要考虑兴建与海堤交叉、连接的各类建(构)筑物自身的运用要求, 又要保证海堤安全。建(构)筑物的级别不应低于所处海堤的级别。 11.1.3与海堤交叉、连接的各类建(构)筑物布置,不应降低海堤断面的安全, 11.1.4在设计与海堤交叉、连接的各类建(构)筑物时,应考虑由于地形、水 流等条件的改变而引起的冲淤变化对海堤产生的影响
11. 2穿堤建(构)筑物
11.2.1穿堤建(构)筑物与海堤的连接部位是薄弱环节,衔接、过渡措施的要 求相对较高。涵洞、涵管等穿堤建筑物与同部位海堤的基础处理和结构型式有所 不同(如采用桩基础),造成沉降量的不同,导致基底托空。特别是穿堤建(构)筑 物在有水位差工况运行时,托空处本身就是一个渗漏通道,直接影响海堤的安全: 必须引起重视。 11.2.2由于港口、码头设计采用的规范与水利部门不相同,其布置应以满足 海堤的防潮(洪)安全标准为原则。 11.2.3对交通道口底部作出高程要求,是为了避免交通道口成为溃堤的隐患 在台风到来之前,必须实施交通道口的临时封堵措施。 11.2.4设置截流环、剩墙可以延长渗径和降低渗流坡降,在渗流出口设反滤 排水,可以有效地防止出渗点带走堤身土料。 11.2.5穿堤建(构)筑物破堤施工时,在其未正常启用前,要保持封闭状态: 不允许出现由于外海涨潮而引起海水倒灌
11.3跨堤建(构)筑物
11.3.1采用跨堤式布置的建(构)筑物,为满足海堤在防潮(洪)抢险、管理维 修等方面的需要,跨堤部分水平结构轮廓最底部至堤顶间净空高度应有一定的要 求,可参考四级公路与桥的交叉净空要求,宜大于4.5m。 11.3.2跨堤建(构)筑物由于结构布置的需要,支墩布置在背海侧堤身时,应 采取截渗、防渗措施,不充许存在由于接触渗漏产生的渗透坡降过大而导致的渗 透破坏隐患。 11.3.3连接港El、码头附属建筑物主要是指布置于临海侧海域的防波堤、栈 桥,其与港口、码头枢纽的连接交通采用跨堤式布置,可以避免不同使用工况的 叠加对海堤工程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11.3.4布置于临海侧岸滩的跨堤建(构)筑物支墩影响了堤脚和岸滩的流态, 特别是支墩上、下游侧,涨退潮时分别是前、后缘,遇到强风暴潮时作用更强烈 采取有效的防冲刷措施后,可以减小支墩周围 小,保证堤脚和岸滩稳定。
12.0.1海堤工程安全监测是监视、控制海堤工程施工期、运行期安全,核算 沉降量,检验与完善设计的重要手段。一旦发现不正常现象,可据以及时分析原 因,采取防护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保证工程安全运行,并可通过原型观测积累 观测资料,检验设计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为科研积累资料,提高海堤工程设计管 理水平。 12.0.2监测项目及监测设施应根据海堤工程的级别、水文气象条件、地形地 质条件、堤型、穿堤建筑物特点及工程运用要求进行设置。 监测设施包括安装理设的各种设备和专门仪器。选用的设备和仪器的质量, 性能和精度均要满足要求。安装埋设的部件应精心施工,在设计周期内能投入正 常使用,保证安全,收到实效。 12.0.3本条提出了安全监测项目及监测设施设计的一些原则性要求。海堤工 程具有与其他挡水建筑物不同的特点和复杂性,如堤线长、潮(洪)水位变化迅速: 台汛期容易出现险情等,其监测设计应在全面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确定监测项目: 选择有代表性的监测断面,做到少而精,经济合理。 监测设施的安装埋设是极其细致的工作,设计需要考虑其施工条件,并提 出保护措施,尽量减少安装上的困难,保证精度达到要求,方便检测,保护监测 设施的完好。 监测设施沿堤线布设,工作环境是露天或在水中,汛期发生海潮或大洪水 时,又是最需要观测的时候,所以监测条件特别重要;如至各观测点应有交通条 生,汛期各险工险段需要有照明设施,监测水流形态与护岸工程应有交通工具等 还要有各种安全保护措施,以防发生人身伤亡和设备损坏事故,这都是监测设计 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12.0.4、12.0.5监测项目分一般性监测项目和专门性监测项目两种。根据 海堤工程堤线长、堤身填土和堤基较为复杂的特点和监测工程安全的需要,对1 级3级海堤工程提出一般性监测项目。在特殊堤段可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安排 专门性监测项目,应根据设计、科研与监测工程安全的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确定 专门性监测项目侧重于科研、设计需要或特殊需要。 根据沿海地区海堤建设经验,一般性监测断面,控制间距应不超过2~5km 为了有效控制施工期稳定,合理确定预留沉降加高值,沿海堤轴线每隔200 400m应设置3~5个地表沉降测点和1~2个位移边桩。 12.0.6海堤尤其是软土地基海堤,施工期的监测很重要,应弓引起重视,并应 考虑与永久监测设施相结合。根据沿海地区海堤建设经验,施工期根据加荷速率
控制,加载期问及加载后一定时间内1天观测1次,间歇期34天观测1次, 如有滑移、开裂或破坏迹象,可适当加密测次;运行期一般2~3月观测1次, 遇特殊条件应适当加密观测次数。
13.1.1施工质量、安全和进度直接关系到海堤工程能否发挥其应有的功用, 为此,必须认真进行施工设计。施工设计应按工程级别、规模和结构特点并结合 施工具体条件和水文气象等资料进行。 13.1.3~13.1.8海堤工程施工设计中施工总布置、施工进度计划、内外交 通、建材来源、主要施工方案等应根据海堤的特点,遵循一定的原则。如编制施 工进度计划时,要考虑到海堤堤基多为泥等软土地基,有些海堤的筑堤材料含 水率较高等情况,施工工期安排一定要科学合理,切不可不顾实际情况片面强调 施工进度。在进行海堤工程料场的规划设计时,除满足建筑材料性能的要求外还 应满足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要求。海堤工程施工时,有些施工机械及工具并不适 用于深厚软土上的工程施工,因此,施工机具的选择和调配也要考虑到这些特点。 再如:海堤工程水下施工应掌握潮流运动规律,尽可能采用抢潮露滩作业,但施 工时要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制定相应的质量保证和安全施工措施。 3.1.9海堤工程施工尽可能在台(洪)汛期前完成,尤其是主体工程要力求做 到这点。对确需跨台(洪)汛期施工的海堤工程,应合理安排,使其在汛前达到 定的防风暴潮能力,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度汛措施
13.2天然建筑材料
13.3.5有二线堤的海堤工程,其保护区已有二线堤保护,其外的新堤施工期 度汛标准可以适当降低。考虑到二线堤实际情况的不同,度汛标准须经论证后才 确定是否可以降低及降低的程度。 13.3.7由于施工围堰是临时设施,并考虑到风暴潮及潮流的运动规律,围堰 设计应选用较为经济的堰体型式。整个施工期内,围堰的稳定应满足要求。 13.4主体工程施工设计 13.4.1、13.4.2海堤基面清理是保证堤基与堤身结合面满足抗渗、抗滑稳 定的关键施工措施。由于海堤堤基多为深厚的软土,有时筑堤材料采用海泥,堤 基、堤身沉降量较大,为此,常需放缓边坡、加大堤身断面,清基边界应考虑这 些因素。基坑开挖时,不要扰动坑底土层,还要做好基坑排水,减少造成基坑边 坡不稳定的因素和减小维护基坑边坡稳定的费用。 13.4.3海堤工程地基处理可根据地基情况采用垫层法、土工织物铺垫法、放 缓边坡或反压法、排水固结法、抛石挤淤法、爆炸置换法、水泥土搅拌桩法、振 冲碎石桩法等,也可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这些地基处理的施工工艺、施工材料 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13.4.6根据国内一些工程的实际经验及现场试验观测,在淤泥或淤泥质土等 软土地基中打设有竖向排水通道时,地基的沉降速率初期较大,达到2530mm /d,沉降速率大的时候可达40~50mm/d。沉降速率在25~30mm/d时, 般对建筑物的稳定没有影响;在40~50mm/d时,建筑物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 反应。天津港务局及天津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根据在塘沽新港的堆载试验研究结 果,建议堆载施工的控制指标:中心部分的地表竖向沉降不大于30mm/d,堆 载坡脚水平位移不大于10mm/d。当观测值达到或超过控制标准时,应暂停填土 间歇一定时间,甚至需采取卸载、加反压平台等措施,施工间歇时间视地基强度 的增强情况确定。这个控制标准较高,有时难以满足,因此,实际工程中,在满 足海抗滑稳定的前提下,结合现场监测成果,在充分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制定相 应的控制标准。 13.4.7调查发现,护面质量是直接关系到海堤能否抵御相应设计甚至超标准 风暴潮的关键,因此确保护面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保证护面质量,刚性 护面结构施工应在堤身填筑完成后,经过充分的沉降变形达到基本稳定后方可实 施,否则堤身沉降后会引起护面脱空,由此引起破坏。根据浙江省的经验,当堤 身沉降量小于8mm月,可认为沉降变形已基本稳定
13.5.1海堤龙口位置对堵口施工的难易及成败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其选择应 综合地形、地质、堵口材料运输和水闸位置等因素确定。 13.5.2、13.5.3为保证龙口段的稳定,必须控制龙口最大流速,考虑到海
堤地基土性和海堤工程半机械化施工、人力施工较为普遍的实际,龙E1最大流 速宜控制在3m/s(粉细砂地基)、4.0~4.5m/s(淤泥质土地基)以内,如果施 工条件允许,采用适当的措施也可适当提高控制流速。 本标准推荐的龙口水力计算方法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水量平衡法和转化口门 线方法[参见《华东水利学院学报》(1979年第4期)及《中国围海工程》(中国水 利学会围涂开发专业委员会,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年11月出版)],计算 原理简单,精度能满足堵口施工的要求。对于地形、地质及水力条件复杂的1级、 2级海堤工程,可采用模型试验与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确定龙口水力要素及堵口顺 序。 13.5.4、13.5.5堵口应选在潮位低、潮差小、风浪小、天气暖和、内河流 量小的时段进行;不宜在台风、大潮、多雨、严寒或酷署时段内堵口。堵口位置 选择主要考虑堵口位置的施工条件,是否易于龙口合龙等。堵口时间的选择不限 定在一年中的某个季节,但应考虑到施工条件好,易于堵口合龙及堵口合龙后有 足够的时间加高培厚堤身,达到设计预定断面,以满足防潮(洪)要求,以11月至 次年7月这一段时间内比较适宜。具体时间选择时还应考虑以下因素:①非龙口 提段是否达到安全度汛的挡潮标准;②龙口段水下部分截流堤断面、反压层、护 底是否达到设计要求;③水闸及其上、下游引渠工程是否已完工,堵口材料是否 准备就绪。 13.5.7截流堤下部断面可结合压载和护底统筹考虑,上部断面应满足堵口期 挡潮和施工交通等要求,其顶高程应超过施工期设计潮位0.5m,截流堤顶宽宜 取3~7m,并满足截流施工要求。非渗流出逸范围边坡可用1:1.3~1:1.5, 渗流出逸范围内边坡宜在1:1.5~1:2.0之间。下部断面宜采用平堵法施工, 上部断面可用平立堵结合或立堵法施工。 13.5.9龙口的保护既可以为选择最佳堵口时机创造条件,也可以为龙口合龙 提供有利的施工条件,对于特别重要的1级、2级海提,龙口保护措施及范围, 可通过模型试验研究确定。龙口护底铺设应遵循“先低后高”、“先近后远”和“先 普遍铺再逐步加厚”的原则。护底构造先铺0.3~0.5m厚石渣垫层,必要时 可在垫层下铺设一层土工布,再抛块石。块石尺寸根据龙口最大流速确定。对于 级、2级海堤工程宜通过模型试验确定龙口保护措施和范围。 13..5.10闭气土体在水下施工,要求稳定性好;闭气材料应选用有适当的防 渗性和抗流失性能的土料。海泥是一种良好的闭气材料,特别是海涂中强度较高 固结较好、黏性强的块状海泥。有时为了提高海泥的抗剪强度,加速海泥的固结, 可以采用海泥加砂混合抛投或分层抛投,一利排水,效果较好。砂及风化砂土也 是可用的闭气材料。内闭气方式受风浪、潮(洪)影响小,且水位差较外闭气方式 易于控制,闭气土流失较少,因此,宜优先采用。在闭气土体施工过程中,为了
有利于闭气,常采用水闸控制内水位,使内水位最高以减小内渗压力,实际效果 良好。
有利于闭气,常采用水闸控制内水位,使内水位最高以减小内渗压力,实际效果 良好。 13.6加固与扩建工程施工设计 13.6.1~13.6.4新、旧堤结合部位是堤防加固与扩建工程中最重要的部位, 现有海堤堤面的各种杂物如树丛、草皮、废管道等)和疏松土层如不清除,会给 是身留下隐患,所以,清除旧堤的杂物十分重要。旧堤加高培厚时,将堤坡挖成 台阶状,再分层填筑,有利于确保新、旧堤结合面的施工质量。旧堤加高培厚时, 由于堤身荷载增大,为避免加载过快引起海堤失稳,施工时也应监测堤基和堤身 的沉降变形
14. 1 一般规定
14.1.1本标准主要是工程运行期管理设计的内容,不包括工程建设期的管理 设计内容。 14.1.6对重要的二线海堤应予保留,在一线海堤没有经过挡水考验,二线海 提的管理应按一线海堤同样的标准进行管理
14.2.1、14.2.2海堤工程应实行统一管理并成立相应管理机构。一般都结 合行政区划分级设置管理机构。海堤应根据工程等级、规模、功能和管理任务, 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合理设置管理机构、确定岗位设置,并按照水利部和财政 部联合颁发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核定管理人员编制。
14.3.1~14.3.6确定海堤工程和建(构)筑物的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的有关 现定,是在保证工程安全和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本看尽量少占耕地面积的原则 参考浙江和广东两省现行有关海堤管理的规定,结合当前国家对保护耕地、少占 耕地的有关政策,综合分析后提出的。 (1)浙江省海塘工程技术规定中对海堤工程的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作出如下 规定: ①海塘的管理范围:1级~3级海塘的管理范围为塘身临水侧坡脚起向外延 伸70m,背水侧坡脚起向外延伸30m;4级、5级海塘的管理范围为塘身临水侧 坡脚起向外延伸60m,背水侧坡脚起向外延伸20m。 ②海塘的保护范围:为背水侧管理范围向外延伸20m。 ③大型水闸的管理范围为水闸主体工程向上、下游各延伸400m,左、右侧 边墩翼墙起各向外延伸100m;中型水闸的管理范围为水闸主体工程向上、下游 各延伸200m,左、右侧边墩翼墙起各向外延伸70m;小型水闸的管理范围为水 闸主体工程向上、下游各延伸100m,左、右侧边墩翼墙起各向外延伸30m。 ④沿海塘涵闸的保护范围为管理范围向外延伸20m。 (2)广东省海堤工程设计导则中对海堤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作出如下规 定: ①海堤的管理范围:临海侧为堤身及坡脚起向外延伸50200m;背海侧为 坡脚起向外延伸30~50m;背海侧顺堤向设有护堤河的,以护堤河为界。 2重点险工段,根据工程安全和管理运用需要,可适当扩大管理范围。 ③城市海堤的管理范围宽度,在保证工程安全和管理运用方便的前提下
可根据城区土地利用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④穿堤建筑物管理范围为主体工程上、下游各延伸100~400m,左、右侧边 墩翼墙向外各延伸30100m。 ③海堤和穿堤建筑物的保护范围:为管理范围边界线向外延伸50100m。 (3)《水闸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0一96)中的有关规定见表5。
可根据城区土地利用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④穿堤建筑物管理范围为主体工程上、下游各延伸100~400m,左、右侧边 墩翼墙向外各延伸30~100m。 ③海堤和穿堤建筑物的保护范围:为管理范围边界线向外延伸50100m。 (3)《水闸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0一96)中的有关规定见表5。
水闸工程建筑物覆盖范围以外的管理范
14.4交通和通信设施
14.4.1、14.4.2防汛道路的路面宽度、路面结构、错车道或下堤坡道、路 面排水等项目的技术要求,可参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一97)而拟定。
附录A潮(水)位频率分析计算方法
A.0.1、A.0.2年最低潮(水)位值经常出现负数,如用皮尔逊一III型曲线适 线,因C<0,需用负偏累积频率曲线对经验点进行适线,而表A.0.1中的值 属正偏情况,不能用于负偏,故需作修正。对于负数序列的最低潮位频率计算 当采用皮尔逊III型曲线适线时,可将该负数序列加上绝对值后变成正数序列 再用最高潮(水)位频率计算方法求得加上绝对值后的正数序列的不同累积频率 设计值,将该值加上负号即为不同累积频率最低潮(水)位设计值。 考虑历史上出现的特高潮(水)位对频率分析结果的影响甚大,特高潮(水)位 的考证期、序位的不确定度比实测潮(水)位资料大,因而对特高潮(水)位值、考 证期及其序位应予分析论证,在适线调整、参数计算时应慎重对待,以便提高频 率分析的精度。 A.0.3经验频率计算采用的是常用的期望值公式。 A04按照统计学的原理、重现期与经验频率五为倒数关系
A.0.4按照统计学的原理,重现期与经验频率互为倒数关系
C.0.1当式(C.0.1—1)中d≥L/2时,th(2πd/L)~1.0,此时为深水波, 相应的波长即为深水波波长Lo。 C.0.3设计主风向是指最不利的风向。当风区内水深变化大时,风区水深可 采用区域平均水深。
F.0.1本条中斜坡堤顶越浪量的计算方法是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通过模型试 验提出的。试验采用的波谱主要为JONSWAP谱。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大连理工 大学计算方法的结果接近,
G.1.1本条适用于在堤前半波长或远处破碎的波浪对海堤作用力的计算,也 即是远破波波浪力的计算;本条采用大连理工大学的远破波试验公式,因为通过 与国内外各种有代表性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表明此法考虑的因素比较全面 能较正确地反映波陡和底坡对波力的影响,与实验结果比较符合。 墙前为波谷时的远破波作用力计算图式,系参照日本港口设施技术标准和 国内一些实验成果给出的。 关于波浪越顶对远破波波浪力的影响,尚无可供实用的研究成果,故在条 文中未予规定。若先按不越浪时计算波压力,然后减去越顶部分的压力,一般偏 于安全。 G.1.2本条适用于堤前水深较大,波浪正向行近堤身并在堤前发生全反射时 的波浪力的计算,也即堤前为立波的波浪力计算。
G.2.2单坡上的波压力计算方法是根据苏联国家建设委员会在19
G.2.2单坡上的波压力计算方法是根据苏联国家建设委员会在1986年颁布 的建筑标准《波浪、冰凌和船舶对水工建筑物的荷载与作用》 CHHY[2.06.004一82)中计算规则波波压力的方法,其由试验计算求得,并通 过原型实测资料验证。可用于计算不规则波对单坡混凝土护面上的波压力。此 公式不适用于栅栏板护面上波压力计算。 G.2.3对斜坡顶上防浪墙波浪力的计算方法,根据与近年来工程试验结果的 比较,并考虑到可靠度分析等要求,根据河海大学的研究成果制定。
H.0.1~H.0.4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SL/T 225一98)有关条文内容编写。用作反滤的土工织物一般是非织造型土工织物,土 工织物的物理性指标不宜小于300g/m²,抗拉强度符合相应规格的质量控制标 准。对于织造型土工织物保土性准则可以采用以下规定: (1)黏粒含量大于10%的黏壤土,在覆盖保护层块大(0.4m×0.6m)、缝隙 小(如预制件)的条件下,可采用O90≤10d90。 (2)黏粒含量小于10%的砂性土,在覆盖保护层块大(0.4m×x0.6m)、缝隙 小(如预制件)的条件下,可采用O90≤(2~5)d90;浪高小于0.6m时,取大值: 否则取小值。
附录K 边坡内部稳定计算
L.0.1堤面排水系统分为堤与起点、终点岸坡交接的周边排水,平行于堤轴 线设于特定高程处的纵向排水及垂直于堤轴线且连接不同高程纵向排水的竖向 排水。排水沟的常用断面型式通常有梯形断面和矩形断面,一般由浆砌石或预制 混凝土块砌成。竖向排水沟的纵向坡度为堤坡坡度。 L.0.2基本公式采用《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第3.0.1条的内 容。水文计算要解决的问题有两类:一为确定堤顶的设计径流量;二为确定堤坡 的设计径流量。 L:0.3排水沟内水流流态假定为明渠均匀流,纵向排水沟应属缓坡,竖向排 水沟及周边排水沟应属陡坡。决定排水沟平均流速的三大因素为纵坡、糙率、断 面型式。对于选定砌筑材料的排水沟,纵坡一般顺应堤坡,Nell,排泄能力主要 由断面几何性质决定。最常采用的断面型式为矩形、梯形和U形。 L.0.4由于堤面的排水沟一般为急流流态,要求一定的超高,以防止水流溢 出沟内冲蚀堤表土体,
M.0.1抗滑稳定计算分有效应力法和总应力法两种。控制土的抗剪强度是有 效应力而不是总应力。但用有效应力法计算稳定需计算土体中的孔隙水压力,计 算复杂、难度大,因此工程上常用的还是总应力法,即在抗剪强度试验中模拟土 体的孔隙水压力状态,并取得总应力抗剪强度指标,使用该强度指标进行稳定计 算时已考虑了孔隙水压力的影响。实际运用中注意强度指标的选用要和分析方法 相对应。 在进行海堤圆弧滑动稳定分析时,为简化计算,常采用容重替代法来反映 浮力和渗透力对抗滑稳定的影响:临海坡或背海坡较低水位以下的土体取浮容 重;浸润线以上的土体取天然容重;浸润线与临海侧水位之间的土体,在计算滑 动力矩时采用饱和容重,但在计算抗滑力矩时用浮容重。该方法计算简便,一般 情况下可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 M.0.2施工期土体强度的增长计算方法有多种,如下方法在工程中得到广泛 应用,且计算简便,可供参考。 施工期抗剪强度Ct、β.或十字板强度C。。可由以下各式求得: 直前试验
Ct = Cu +U(Ceu uu
Pcu 轴固结不排水剪指标内摩擦角,(。) Cq 直剪快剪指标凝聚力,kPa: Pq 直剪快剪指标内摩擦角,(°); Ccq 直剪固结快剪指标凝聚力,kPa; Pcq 直剪固结快剪指标内摩擦角,(。); 天然十字板强度指标,kPa; n一—考虑剪切蠕动及其他因素对强度的折减系数,可取0.75~0.9,剪 应力大时取小值,反之取大值; oz一地基垂直附加应力,kPa。 由于堤身荷载大小不同,加载时间不同,地基各点的竖向应力不同,加之 也层条件变化,引起固结度的不同,地基土强度增长也不同,故应按堤身荷载大 小及土层条件等大体分成若干个区,分区选用Ct、Pt或十字板强度Cut为确保海 提的安全,计算时也可不考虑凝聚力的增长 而只考虑内摩擦角的增长
N.2加筋土工织物铺垫
N.2.1、N.2.2土工织物铺垫就是在堤身地基表面铺设排水垫层,在垫层 内夹铺一层或多层加筋土工织物,或在地基表面先铺一层土工织物,在其上再铺 设排水垫层,形成土工织物一一垫层系。其作用有: (1)隔离作用,减少土石料大量挤入表层软土中。 (2)形成良好的表层排水面,有利于孔隙水压力的消散。 (3)保持堤身底部连续完整,约束浅层软土的侧向变形,均化应力分布。因 此,可以起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减小沉降差的作用。 N.3水泥土搅拌桩法 N.3.1~N.3.7一般标准中仅给出搅拌桩单桩及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公 式,而没有给出搅拌桩复合体的强度参数,这给海堤的整体稳定计算造成一定的
N.3.1~N.3.7一般标准中仅给出搅拌桩单桩及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公 式,而没有给出搅拌桩复合体的强度参数,这给海堤的整体稳定计算造成一定的 困难。广东省海堤工程设计导则给出了搅拌桩复合体的强度参数计算公式如下, 可供参考。 (1)搅拌桩复合地基的等效强度指标可按式(13)和式(14)计算确定
tangi + tanp? β arctan K2 βK1 1+ 1 + BK K2
式中m一 面积置换率; 搅拌桩桩身凝聚力,kPa,可按式(15)计算: P1——搅拌桩桩身内摩擦角,取P1=20°~24°,桩身强度高时取高值, 否则取低值; C2 软土层凝聚力; P2—软土层内摩擦角; Ki一一搅拌桩的刚度,kN/m,可按式(16)计算; K2一一桩周软土部分的刚度,kN/m,可按式(17)计算; β一一桩的沉降S,和桩周软土部分沉降Sz之比,即β=S1/S2(对填土 一般S DB34/T 2867-2017 公路斜拉桥养护检测技术规程nf cu C1 = 2tan 45°+ 2 式中feu一一与搅拌桩桩身水泥土配比相同的室内加固土试块(边长为70.7mm 的立方体,也可采用边长为50mm的立方体)在标准养护条件下 28天龄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kPa; n一一桩身强度折减系数,干法可取0.20~0.30,湿法可取0.25n0.33, (3)搅拌桩及桩周软土刚度可按式(16)~式(20)计算确定 N.4.2排水竖井未打穿软土层时,广东省海堤工程有关规范中提出,排水竖 并处理区也是一个固结体,而不是一个完整的排水体。固结度计算时应把竖并处 理体等效为一定的排水距离。排水距离△H可按式(21)计算。 K2H AH : N Ki 32H2 K, = K,+ K 元? F. 式中Ki 竖并处理后复合体的等效竖向渗透系数; K2一一竖井下软土的竖向渗透系数; Hi一一竖井处理范围内软土层厚度,cm。 竖并下未打穿部分软土的固结计算厚度为: 式中H2一一竖井下软土层厚度,cm。 求出H值后,代入式(N.4.1.一2)中求得Tv,然后用式(N.4.1一1)或 式(N.4.1—3)即可求出竖井下软土的竖向平均固结度口:。 P.0.1P.0.3龙El水力计算采用的水量平衡法是一维稳定流公式,计算 原理简单,但计算工作量较大,可借助计算机简化计算。根据国内围海工程经验, 能满足堵口工程的计算需要[参见《华东水利学院学报》(1979年第4期)及《中 国围海工程》(中国水利学会围涂开发专业委员会,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 年11月出版)1 Q.0.1~Q.0.3求出堵口过程中口门尺寸(口门宽度、底槛高程)与最大流速 的关系广州某大厦幕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然后根据实际施工条件,选择一个合适的可控制的最大流速,这样就可 以确定一个相应口门的尺寸并由此选择堵口程序,这种方法就称为转化口门线 法,它实质上是一条控制线法[参见《华东水利学院学报》(1979年第4期)及《中 国围海工程》(中国水利学会围涂开发专业委员会,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 年11月出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