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Q/GDW 10799.6-2018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第6部分:光伏电站部分.pdf表A.1现场勘查记录
光伏电站第一种工作票格式参见表B.1。
Q/GDW 10799 62018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光伏电站第一种工作票格式
小区1#~7#楼及地下车库模板工程施工方案表B.1光伏电站第一种工作票
Q/GDW 10799 62018
10.工作负责人变动情况 原工作负责人 离去,变更 为工作负责人 工作票签发人 年月日 时 分 11.作业人员变动情况(变动人员姓名、日期及时间)
Q/GDW1079962018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电力线路(电力电缆)第一种工作票格式 电力线路(电力电缆)第一种工作票格式参见表C.1.
Q/GDW 10799 62018
表C.1电力线路(电力电缆)第一种工作票
Q/GDW10799.6—2018表C.1(续)6.4应挂的接地线挂设位置接地线编号挂设时间拆除时间(线路名称及杆号)工作票签发人签名年月二日时二分工作负责人签名年二月二日二时二分收到工作票7.确认本工作票1~6项,许可工作开始许可内容许可方式工作许可人签名工作负责人签名许可工作的时间年月日时分年月日时分年月日时分年月日时分年月日时分8..确认工作负责人布置的工作任务和安全措施工作班组人员签名:9.工作负责人变动情况原工作负责人离去,变更为工作负责人。工作票签发人签名年二月二日二时二分10.作业人员变动情况(变动人员姓名、日期及时间)工作负责人签名50
Q/GDW 10799 62018
Q/GDW1079962018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光伏电站第二种工作票格式
光伏电站第二种工作票格式参见表D.1。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光伏电站第二种工作票格式
表D.1光伏电站第二种工作票
Q/GDW 10799 62018
Q/GDW1079962018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电力线路(电力电缆)第二种工作票格式 电力线路(电力电缆)第二种工作票格式参见E.1。
表E.1电力线路(电力电缆)第二种工作票
Q/GDW 10799 62018
Q/GDW1079962018
附录F (资料性附录) 事故紧急抢修单格式
表F.1事故紧急抢修单
Q/GDW 10799.6—2018附录G(资料性附录)操作票格式操作票格式参见表G.1。表G.1操作票单位编号发令人受令人发令时间年月日时分操作开始时间:操作结束时间:年月日时分年月日时分()监护下操作)单人操作()检修人员操作操作任务:顺序操作项目备注:操作人:监护人:运维负责人(值长): 57
Q/GDW1079962018
附录H (资料性附录) 级动火工作票格式
表H.1一级动火工作票
Q/GDW 10799 62018
Q/GDW1079962018
附录1 (资料性附录) 二级动火工作票格式
Q/GDW 10799 62018
工作的有关人员已全部撤离,动火工作已结束。 动火执行人签名 (动火作业方)消防监护人签名 动火工作负责人签名 工作许可人签名 12.备注 (1)对应的检修工作票、工作任务单和事故紧急抢修单编号 (2)其他事项
工作的有关人员已全部撤离,动火工作已结束。 动火执行人签名 (动火作业方)消防监护人签名 动火工作负责人签名 工作许可人签名 12.备注 (1)对应的检修工作票、工作任务单和事故紧急抢修单编号 (2) 其他事项
Q/GDW1079962018
附录J (资料性附录) 动火管理级别的划定
附录J (资料性附录) 动火管理级别的划定
(除此之外的部位列为二级动火区域): 危险品仓库及汽车加油站、液化气站内;变压器、升压变、充油电缆等注油设备、蓄电池室(铅酸) 一旦发生火灾可能严重危及人身、设备和电网安全以及对消防安全有重大影响的部位,
油管道支架及支架上的其他管道;动火地点有可能火花飞溅落至易燃易爆物体附近;电缆沟道(竖 井)内、隧道内、电缆夹层;调度室、控制室、通信机房、电子设备间、计算机房、档案室;集中式光 犬逆变器室内、光伏支架、光伏组件;一旦发生火灾可能危及人身、设备和电网安全以及对消防安全有 影响的部位。
标示牌式样见表K.1。
Q/GDW 10799 62018
Q/GDW10799.6—2018表K.1(续)式样名称悬挂处尺寸颜色字样mm500×400白底,红色圆形斜杠,黑色红底禁止踩踏和落物光伏发电单元的入口处和200×160禁止标志符号白字未经许可光伏发电单元的入口处,集300×240白底,红色圆形斜杠,黑色红底不得入内中式光伏逆变器室入口处和200×160禁止标志符号白字注:在计算机显示屏上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断路器(开关)和隔离开关(刀闸)的操作把手处所设置的“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和“禁止分闸”的标记可参照表中有关标示牌的式样。64
Q/GDW 10799 62018
Q/GDW10799.6—2018附录M(资料性附录)二次工作安全措施票格式二次工作安全措施票格式参见表M.1。表M.1二次工作安全措施票单位编号被试设备名称工作负责人工作时间月日签发人工作内容:安全措施:包括应打开及恢复压板、直流线、交流线、信号线、联锁线和联锁开关等,按工作顺序填用安全措施序号执行安全措施内容恢复执行人:监护人:恢复人:监护人:68
Q/GDW10799.6—2018附录N(规范性附录)常用起重设备检查和试验的周期及要求常用起重设备检查和试验的周期及要求见表N.1。表N.1常用起重设备检查和试验的周期及要求序号名称检查与试验的要求周期检查绳子光滑、干燥无磨损现象1月白棕绳1以2倍允许负荷进行10min的静力试验,不应有断裂和显著的局纤维绳试验部延伸1年a)绳扣可靠,无松动现象;钢丝绳检查b)钢丝绳无严重磨损现象;1月2(起c)钢丝绳断丝数在规程规定的限度内重用)以2倍允许荷重进行10min的静力试验,不应有断裂及显著的局试验1年部延伸现象检查吊装带外部护套无破损,内芯无断裂1年合成纤维吊3以2倍容许工作荷重进行12min的静力试验,不应有断裂现象每月检查1次,装带试验每年试验1次a)链节无严重锈蚀,无严重磨损,链节磨损达原直径的检查10%应报废;1月b)链节应无裂纹,发生裂纹应报废4铁链以2倍容许工作荷重进行10min的静力试验,链条不应有断裂、试验显著的局部延伸及个别链节拉长等现象,塑性变形达原长度的5%1年时应报废a)链节无严重锈蚀、无裂纹、无打滑现象;b)齿轮完整、轮轴无磨损现象,开口销完整;c)撑牙灵活,能起刹车作用;检查1月d)撑牙平面的垫片有足够厚度,加荷重后不会打滑;e)吊钩无裂纹、无变形;链条5f)润滑油充分葫芦a)新装或大修的,以1.25倍允许荷重进行10min的静力试验后,再以1.1倍允许荷重做动力试验,制动性能试验良好,链条无拉长现象;1年b)一般的定期试验,以1.1倍允许荷重进行10min的静力试验69
Q/GDW10799.6—2018表N.1(续)序号名称检查与试验的要求周期a)滑轮完整无裂纹,转动灵活:b)滑轮轴无磨损现象,开口销完整;检查1月c)吊钩无裂纹、无变形;d)润滑油充分a)新装或大修的,以1.25倍允许荷重进行10min的静力6滑轮试验后,再以1.1倍允许荷重做动负荷试验,无裂纹;b)一般的定期试验,以1.1倍允许荷重进行10min的静试验力试验;1年c)磨损测量:轮槽壁厚磨损达原尺寸的20%,轮槽不均匀磨损达3mm以上,轮槽底部直径减少量达钢丝绳直径的50%应予以报废绳卡、检查丝扣良好,表面无裂纹1月7卸扣等试验以2倍允许荷重进行10min的静力试验1年a)无裂纹或显著变形;b)无严重腐蚀、磨损现象;检查1月c)防脱钩装置完好;d)润滑油充分,转动灵活a)以1.25倍容许工作荷重进行10min的静力试验,用20倍放大镜或其他方法检查,不应有残余变形,裂纹及8吊钩裂口;b)磨损及变形测量。出现下述情况之一时,应予以报废:试验1年1)危险断面磨损达原尺寸的10%;2)开口度比原尺寸增加15%;3)扭转变形超过10°;4)危险断面或吊钩颈部产生塑性变形a)顶重头形状能防止物件的滑动;b)螺旋或齿条千斤顶,防止螺杆或齿条脱离丝扣的装置检查良好;1月c)螺纹磨损率不超过20%;d)螺旋千斤顶,自动制动功能良好9千斤顶a)新安装的或经过大修的,以1.25倍容许工作荷重进行10min的静力试验后,以1.1倍容许工作荷重作动力试试验验,结果不应有裂纹、显著局部延伸现象;1年b)一般的定期试验,以1.1倍容许工作荷重进行10min的静力试验70
Q/GDW 10799 62018
附录0 (规范性附录) 登高工器具试验标准表
登高工器具试验标准表见表0.1
Q/GDW 10799 62018
表0.1登高工器具试验标准表
Q/GDW 10799 62018
3.1.1紧急救护的基本原则是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的生命,减轻伤情,减少痛苦,并根据 伤情需要,迅速与医疗急救中心(医疗部门)联系救治。急救成功的关键是动作快,操作正确。任何拖 延和操作错误都会导致伤员伤情加重或死亡。 .1.2要认真观察伤员全身情况,防止伤情恶化。发现伤员意识不清、瞳孔扩大无反应、呼吸、心跳 亭止时,应立即在现场就地抢救,用心肺复苏法支持呼吸和循环,对脑、心重要脏器供氧。心脏停止跳 动后,只有分秒必争地迅速抢救,救活的可能才较大。 .1.3现场工作人员都应定期接受培训,学会紧急救护法,会正确解脱电源,会心肺复苏法,会止血、 会包扎、会固定,会转移搬运伤员,会处理急救外伤或中毒等。 .1.4生产现场和经常有人工作的场所应配备急救箱,存放急救用品,并应指定专人经常检查、补充 或更换。
触电急救应分秒必争,一经明确心跳、呼吸停止的,立即就地用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并坚持不断 地进行,同时及早与医疗急救中心(医疗部门)联系,争取医务人员接替救治。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 前,不应放弃现场抢救,更不能只根据没有呼吸或脉搏的表现,擅自判定伤员死亡,放弃抢救。只有医 生有权作出伤员死亡的诊断。与医务人员接替时,应提醒医务人员在触电者转移到医院的过程中不应间 断抢救。
P.2. 2 急救方法
P.2.2.1迅速脱离电源
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因为电流作用的时间越长,伤害越重。脱离电源就是要 巴触电者接触的那一部分带电设备的所有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断开;或 设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开。在脱离电源过程中,救护人员也要注意保护自身的安全。如触电者处 于高处,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该伤员脱离电源后自高处坠落形成复合伤。
P.2.2.2低压触电者脱离电源方法
低压触电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a 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座,可立即拉开开关或拨出插头,断开电源。但应注意 到拉线开关或墙壁开关等只控制一根线的开关,有可能因安装问题只能切断零线而没有断开电 源的相线; b 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没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座(头),可用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或有干燥木柄的斧 头切断电线,断开电源:
Q/GDW1079962018
C 当电线搭落在触电者身上或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的表服、手套、绳索、皮带、木板、木棒等 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或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如果触电者的衣服是干燥的,又没有紧缠在身上,可以用一只手抓住他的衣服,拉离电源。但 因触电者的身体是带电的,其鞋的绝缘也可能遭到破坏,救护人不应接触触电者的皮肤,也不 能抓他的鞋; e 若触电发生在低压带电的架空线路上或配电台架、进户线上,对可立即切断电源的,则应迅速 断开电源,救护者迅速登杆或登至可靠地方,并做好自身防触电、防坠落安全措施,用带有绝 缘胶柄的钢丝钳、绝缘物体或于燥不导电物体等工具将触电者脱离电源。
P.2.2.3高压触电者脱离电源方法
高压触电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立即通知有关供电单位或用户停电: 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靴,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按顺序拉开电源开关或熔断器; 抛掷裸金属线使线路短路接地,迫使保护装置动作,断开电源。注意抛掷金属线之前,应先将 金属线的一端固定可靠接地,然后另一端系上重物抛掷,注意抛掷的一端不可触及触电者和其 他人。另外,抛掷者抛出线后,要迅速离开接地的金属线8m以外或双腿并拢站立,防止跨步 电压伤人。在抛掷短路线时,应注意防止电弧伤人或断线危及人员安全
P.2.2.4救护者注意事项
脱离电源后救护者应注意的事项: a 救护人不可直接用手、其他金属及潮湿的物体作为救护工具,而应使用适当的绝缘工具。救护 人最好用一只手操作,以防自已触电: b 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的摔伤,特别是当触电者在高处的情况下,应考虑防止坠落的措施。 即使触电者在平地,也要注意触电者倒下的方向,注意防摔。救护者也应注意救护中自身的防 坠落、摔伤措施; C 救护者在救护过程中特别是在杆上或高处抢救伤者时,要注意自身和被救者与附近带电体之间 的安全距离,防止再次触及带电设备。电气设备、线路即使电源已断开,对未做安全措施挂上 接地线的设备也应视作有电设备。救护人员登高时应随身携带必要的绝缘工具和牢固的绳索 等; 如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设置临时照明灯,以便于抢救,避免意外事故,但不能因此延误切除电 源和进行急救的时间
P.2.2.5现场就地急救
P.2.2.5.1触电者脱离电源以后,现场救护人员应迅速对触电者的伤情进行判断,对症抢救。同时设 法联系医疗急救中心(医疗部门)的医生到现场接替救治。要根据触电伤员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急 救方法。 P.2.2.5.2触电者神志清醒、有意识,心脏跳动,但呼吸急促、面色苍白,或曾一度电休克、但未失 去知觉。此时不能用心肺复苏法抢救,应将触电者抬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躺下,安静休息1h~ 2h,让他慢慢恢复正常。天凉时要注意保温,并随时观察呼吸、脉搏变化。条件允许,送医院进一步检 查。 P.2.2.5.3触电者神志不清,判断意识无,有心跳,但呼吸停止或极微弱时,应立即用仰头抬额法, 使气道开放,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此时切记不能对触电者施行心脏按压。如此时不及时用人工呼吸 法抢救,触电者将会因缺氧过久而引起心跳停止
Q/GDW 10799. 62018
P.2.2.5.4触电者神志丧失,判定意识无,心跳停止,但有极微弱的呼吸时,应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法 抢救。不能认为尚有微弱呼吸,只需做胸外按压,因为这种微弱呼吸已起不到人体需要的氧交换作用, 如不及时人工呼吸即会发生死亡,若能立即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和胸外按压,就有可能抢救成功。 .2.2.5.5触电者心跳、呼吸停止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法抢救,不应延误或中断。 P.2.2.5.6触电者和雷击伤者心跳、呼吸停止,并伴有其他外伤时,应先迅速进行心肺复苏急救,然 合再处理外伤。 P.2.2.5.7发现杆塔上或高处有人触电,要争取时间及早在杆塔上或高处开始抢救。触电者脱离电源 后,应迅速将伤员扶卧在救护人的安全带上(或在适当地方骑平),然后根据伤者的意识、呼吸及颈动 脉搏动情况来进行前0.2.2.5.20.2.2.5.6项不同方式的急救。应提醒的是高处抢救触电者,迅速判断 其意识和呼吸是否存在是十分重要的。若呼吸已停止,开放气道后立即口对口(鼻)吹气2次,再测试 颈动脉,如有搏动,则每5s继续吹气1次;若颈动脉无搏动,可用空心拳头叩击心前区2次,促使心脏复 跳。为使抢救更为有效,应立即设法将伤员营救至地面,并继续按心肺复苏法坚持抢救。具体操作方法 见图P.1。单人营救时,首先在杆上安装绳索,将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杆上,固定时绳子要绕2~3圈,绳 子的另一端放在伤员的腋下,绑的方法要先用柔软的物品垫在腋下,然后用绳子绕1圈,打3个靠结,绳 头塞进伤员腋的圈内并压紧,绳子的长度应为杆的1.2倍~1.5倍,最后将伤员的脚扣和安全带松开, 再解开固定在电杆上的绳子,缓缓将伤员放下。双人营救时,方法基本与单人营救方法相同,只是绳子 的另一端由杆下人员握住缓缓下放,此时绳子要长一些,应为杆高的2.2倍~2.5倍,营救人员要协调 致,防止杆上人员突然松手,杆下人员没有准备而发生意外
干塔上或高处触电者放下
.2.2.5.8触电者衣服被电弧光引燃时,应迅速扑灭其身上的火源,着火者切忌跑动,方法可利用衣 服、被子、湿毛巾等扑火,必要时可就地躺下翻滚,使火扑灭:
P.2.3伤员脱离电源后的处理
P.2.3.1判断意识、呼救和体位放置
Q/GDW1079962018
P.2.3.1.1判断伤员有无意识的方法
轻轻拍打伤员肩部,高声喊叫,“喂!你怎么啦?”,如图P.2所示。如认识,可直呼喊其姓名。有 意识,立即送医院。眼球固定、瞳孔散大,无反应时,立即用手指甲掐压人中穴、合谷穴约5s。以上 动作应在10s以内完成,不可太长,伤员如出现眼球活动、四肢活动及疼痛感后,应即停止掐压穴位, 拍打肩部不可用力太重,以防加重可能存在的骨折等损伤。
P. 2. 3. 1. 2呼救
图0.2判断伤员有无意识
P.2.3.1.3放置体位
正确的抢救体位是仰卧位。惠者头、颈、驱干平卧无扭曲,双手放于两侧驱干旁。如伤员摔倒时面 部向下,应在呼救同时小心地将其转动,使伤员全身各部成一个整体。尤其要注意保护颈部,可以一手 托住颈部,另一手扶着肩部,以脊柱为轴心,使伤员头、颈、躯干平稳地直线转至仰卧,在坚实的平面 上,四肢平放,如图P.4所示。抢救者跪于伤员肩颈侧旁,将其手臂举过头,拉直双腿,注意保护颈部。 解开伤员上衣,暴露胸部(或仅留内衣),冷天要注意使其保暖
P.2.3.2通畅气道、判断呼吸与人工呼吸
P.2.3.2. 1通畅气道
Q/GDW 10799 62018
当发现触电者呼吸微弱或停止时,应立即通畅触电者的气道以促进触电者呼吸或便于抢救。通畅气 道主要采用仰头举额法。即一手置于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近下额角处,抬 起下额,如图P.5和图P.6所示。严禁用枕头等物垫在伤员头下;手指不要压迫伤员颈前部、额下软组 织,以防压迫气道,颈部上抬时不要过度伸展,有假牙托者应取出。儿童颈部易弯曲,过度抬颈反而使 气道闭塞,因此不要抬颈牵拉过甚。成人头部后仰程度应为90°,儿童头部后仰程度应为60°,婴儿头 部后仰程度应为30°,颈椎有损伤的伤员应采用双下颌上提法。检查伤员口、鼻腔,如有异物立即用手 指清除。
P.2.3.2.2判断呼吸
触电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开放气道后10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有无呼吸,见图P.7。看: 看伤员的胸、腹壁有无呼吸起伏动作;听: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试:用颜面部的 感觉测试口鼻部有无呼气气流。若无上述体征可确定无呼吸。一且确定无呼吸后,立即进行两次人工呼 吸。若无上述体征可确定无呼吸。一旦确定无呼吸后,立即进行两次人工呼吸。
P.2.3.2.3口对口(鼻)呼吸
P.2.3.2.3口对口(鼻)呼吸
图 0. 7看、听、试伤员呼吸
Q/GDW1079962018
当判断伤员确实不存在呼吸时,应即进行口对口(算)的人工呼吸,其具体方法是:在保持呼吸通 畅的位置下进行。用按于前额一手的拇指与食指,捏住伤员鼻孔(或鼻翼)下端,以防气体从口腔内经 鼻孔逸出,施救者深吸一口气屏住并用自已的嘴唇包住(套住)伤员微张的嘴;每次向伤员口中吹(呵) 气持续1~1.5s,同时仔细地观察伤员胸部有无起伏,如无起伏,说明气未吹进,如图P.8所示;一次吹 气完毕后,应即与伤员口部脱离,轻轻抬起头部, 面向伤员胸部,吸入新鲜空气,以便做下一次人工呼 吸。同时使伤员的口张开,捏鼻的手也可放松,以便伤员从鼻孔通气,观察伤员胸部向下恢复时,则有 气流从伤员口腔排出,如图P.9所示。抢救一开始,应即向伤员先吹气两口,吹气时胸廓隆起者,人工 乎吸有效;吹气无起伏者,则气道通畅不够,或鼻孔处漏气、或吹气不足、或气道有梗阻,应及时纠正。 每次吹气量不要过大,约600mL(6~7mL/kg),大于1200mL会造成胃扩张;吹气时不要按压胸部,如 图P.10所示;儿量伤员需视年龄不同而异,其吹气量约为500mL,以胸廓能上抬时为宜;抢救一开始 的首次吹气两次,每次时间11.5s;有脉搏无呼吸的伤员,则每5s吹一口气,每分钟吹气12次;口 对鼻的人工呼吸,适用于有严重的下颌及嘴唇外伤,牙关紧闭,下颌骨骨折等情况的伤员,难以采用 口对口吹气法;婴、幼儿急救操作时要注意,因婴、幼儿韧带、肌肉松弛,故头不可过度后仰,以免 气管受压,影响气道通畅,可用一手托颈,以保持气道平直;另一方面婴、幼儿口鼻开口均较小,位 置又很靠近,抢救者可用口贴住婴、幼儿口与鼻的开口处,施行口对口鼻呼吸,
P. 2. 3. 3 判断伤员有无脉搏
在检查伤员的意识、呼吸、气道之后,应对伤员的脉搏进行检查,以判断伤员的心脏跳动情况(非 专业救护人员可不进行脉搏检查,对无呼吸、无反应、无意识的伤员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具体方法如 下:在开放气道的位置下进行(首次人工呼吸后);一手置于伤员前额,使头部保持后仰,另一手在靠 抢救者一侧触摸颈动脉;可用食指及中指指尖先触及气管正中部位,男性可先触及喉结,然后向两侧 移2~3cm,在气管旁软组织处轻轻触摸颈动脉搏动,如图P.11所示。触摸颈动脉不能用力过大,以免 准移颈动脉,妨碍触及;不要同时触摸两侧颈动脉,造成头部供血中断;不要压迫气管,造成呼吸道阻 塞;检查时间不要超过10s;未触及搏动:心跳已停止,或触摸位置有错误;触及搏动:有脉搏、心跳, 或触摸感觉错误(可能将自已手指的搏动感觉为伤员脉搏);判断应综合审定:如无意识,无呼吸,瞳 孔散大,面色紫或苍白,再加上触不到脉搏,可以判定心跳已经停止;婴、幼儿因颈部肥胖,颈动脉 不易触及,可检查肱动脉。肱动脉位于上臂内侧腋窝和肘关节之间的中点,用食指和中指轻压在内侧, 即可感觉到脉搏
P.2. 3. 4胸外心脏按压
Q/GDW 10799 62018
图0.10吹时不要压胸部
图0.11触摸颈动脉搏
2.2.3.4.1在对心跳停止者未进行按压前,先手握空心拳,快速垂直击打伤员胸前区胸骨中下段1次~ 2次,每次1s~2s,力量中等,若无效,则立即胸外心脏按压,不能耽误时间。 2.2.3.4.2按压部位为胸骨中1/3与下1/3交界处,如图P.12所示,
图0.12胸外按压位置
.2.3.4.3伤员应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如为弹簧床,则应在伤员背部垫一硬板。硬板长度及宽度应 足够大,以保证按压胸骨时,伤员身体不会移动。但不可因找寻垫板而延误开始按压的时间。 .2.3.4.4快速测定按压部位可分5个步骤,如图P.13所示。首先触及伤员上腹部,以食指及中指沿伤 员肋弓处向中间移滑,如图P.13a)所示;在两侧肋弓交点处寻找胸骨下切迹。以切迹作为定位标志。 不要以剑突下定位,如图P.13b)所示;然后将食指及中指两横指放在胸骨下切迹上方,食指上方的胸 骨正中部即为按压区,如图P.13c)所示;以另一手的掌根部紧贴食指上方,放在按压区,如图P.13d) 所示;再将定位之手取下,重叠将掌根放于另一手背上,两手手指交叉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如图P. 13e)所示
Q/GDW1079962018
图0.13杆塔上或高处触电者放下方法
a)二指沿肋弓向中移滑;b)切迹定位标志;c)按压区;d)掌根部放在按压区;e)重叠掌根 P.2.3.4.5正确的按压姿势,如图P.14所示。抢救者双臂绷直,双肩在伤员胸骨上方正中,靠自身重 量垂直向下按压。
图0.14按压正确姿势
P.2.3.4.6按压用力方式如图P.15所示,按压应平稳,有节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不能冲击式的猛压; 下压及向上放松的时间应相等,如图P.15所示。压按至最低点处,应有一明显的停顿;垂直用力向下, 不要左右摆动: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但应尽量放松,务必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
图0.15按压用力方式
P.2.3.4.7按压频率应保持在100次/min。 P.2.3.4.8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关系通常是,成人为30:2,婴儿、儿童为15:2。 P.2.3.4.9通常,成人伤员为4cm~5cm,5岁~13岁伤员为3cm,婴幼儿伤员为2cm
Q/GDW 10799. 62018
P.2.3.4.10接压除掌根部贴在胸骨外,手指也压在胸壁上,这容易引起骨折(肋骨或肋软骨);按压 定位不正确,向下易使剑突受压折断而致肝破裂。向两侧易致肋骨或肋软骨骨折,导致气胸、血胸;按 玉用力不垂直,导致按压无效或肋软骨骨折,特别是摇摆式按压更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图P.16a)所 示;抢救者按压时肘部弯曲,因而用力不够,按压深度达不到3.8cm~5cm,如图P.16b)所示;按压冲 击式,猛压,其效果差,且易导致骨折;放松时抬手离开胸骨定位点,造成下次按压部位错误,引起骨 折;放松时未能使胸部充分松弛,胸部仍承受压力,使血液难以回到心脏;按压速度不自主的加快或减 慢,影响按压效果:双手掌不是重叠放置,而是交叉放置,如图P.16c)所示胸外心脏按压常见错误。
P. 2. 4 心肺复苏方法
2.4.1心肺复苏操作步
某科研综合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a)按压用力不垂直:b)按压深度不够:c)双手掌交叉放置
进行心肺复苏时,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1 首先判断昏倒的人有无意识: 如无反应,立即呼救,叫“来人啊!救命啊!”等; 迅速将伤员放置于仰卧位,并放在地上或硬板上; 1 开放气道(①仰头举颊或颌;②清除口、鼻腔异物); 判断伤员有无呼吸(通过看、听、试来进行); 如无呼吸,立即口对口吹气两口; 名 保持头后仰,另一手检查颈动脉有无搏动; n 如有脉搏,表明心脏尚未停跳,可仅做人工呼吸,每分钟12次~16次; 1 如无脉搏,立即在正确定位下在胸外按压位置进行心前区叩击1次~2次; 叩击后再次判断有无脉搏,如有脉搏即表明心跳已经恢复,可仅做人工呼吸即可; 如无脉搏,立即在正确的位置进行胸外按压; 每做30次按压,需做2次人工呼吸,然后再在胸部重新定位,再做胸外按压,如此反复进行, 直到协助抢救者或专业医务人员赶来。按压频率为100次/min; M 开始2min后检查一次脉搏、呼吸、瞳孔,以后每4min~5min检查一次,检查不超过5s,最 好由协助抢救者检查; 1 如有担架搬运伤员,应持续做心肺复苏,中断时间不超过5s。
Q/GDW1079962018
P.2.4.2心肺复苏操作的时间要求
心肺复苏操作按时间分为六个阶段:0~5s判断意识:5~10s呼救并放好伤员体位:10~15 气道,并观察呼吸是否存在;15~20s口对口呼吸2次;20~30s判断脉搏;30~50s进行胸外 压30次,并再人工呼吸2次雨水管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以后连续反复进行。以上程序尽可能在50s以内完成,最长不宜超过
P.2.4.3双人复苏操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