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Q/GDW 11853.2-2018 电力需求响应系统 第2部分:系统功能规范.pdfICS29.240.99 F 20
Q/GDW11853.2—2018
麻城至竹溪高速公路大悟至随州段梁板运输与吊装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电力需求响应系统 第2部分:
PowerdemandresponsesystemPart2:Function specification of system
家电网有限公司 发布
Q/GDW 11853 22018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系统组成及参与者. 需求响应服务系统功能及要求. 需求响应聚合系统功能及要求. 需求响应终端功能及要求.. 编制说明...
为规范电力需求响应系统软硬件设计、开发、检验测试及运行维护,制定本标准。 《电力需求响应系统》分为8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系统功能规范; 第3部分:系统设计规范; 一第4部分:电力需求响应终端技术条件; 一第5部分:信息交换规范; 一第6部分:一致性测试规范; 一第7部分:系统检验规范; 第8部分: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技术规范。 本部分为《电力需求响应系统》的第2部分。 本部分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营销部提出并解释。 本部分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 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网信通产业集团中电启明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东南大学。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何胜、陈荣宋、李德智、崔秀清、田世明、孙鼎浩、闫华光、杨斌、阮文骏、 张兴华、马、藤宇、张昊纬、覃剑、刘强、李磊、薛云耀、张剑、吴亮、主鑫、马磊、郭炳庆、赵 乐、孙贝贝、赵庆杞、张海静、毕正军、唐亮、张卫国、宋杰、罗玉孙、孙毅、高赐威、宫飞翔、韩凝 晖、石坤、董明宇。 本部分首次发布。 本部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 义反馈至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部
Q/GDW 11853 22018
需求响应系统第2部分:系统
本部分规定了电力需求响应系统的系统组成及参与者、需求响应服务系统功能及要求、需求响应聚 合系统功能及要求、需求响应终端功能及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电力需求响应软硬件系统设计、开发、检验测试及运行维护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2672电力需求响应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GB/T37016电力用户需求响应节约电力测量与验证技术要求
3.1 需求响应终端demandresponseterminal 与用户侧需求响应资源、用户能量管理系统以及量测控制装置等双向交互,实现数据采集、数据存 储、数据加密、状态监测及动态控制等功能,并能够与需求响应服务系统、需求响应聚合系统等进行信 息交互的设备。
向应聚合系统demandresponseaggregatesyst
需求响应聚合商aggregatorofdemandresponse 将具备需求响应能力的电力用户集中在一起,作为整体参与需求响应并代理需求响应业务相关商务 事宜的市场主体。
需求响应项目demandresponseprogramme 需求响应服务管理者等市场主体为引导电力用户参与需求响应,根据相关政策文件、需求响应运行 机制、年度电力供需情况、需求侧机动调峰能力建设情况等制定的业务模式。
按照GB/T32672,电力需求响应系统主要由需求响应服务系统、需求响应聚合系统及需求响应终端 等构成,与需求响应管理系统和需求响应监管系统进行交互;需求响应终端部署于用户侧,连接用户能 源管理系统,或直接与用户的需求响应资源连接。系统组成结构及各部分之间连接关系如图1所示。
Q/GDW 11853 22018
图1电力需求响应系统组成结构
电力需求响应系统的主要参与者包括需求响应服务管理者、需求响应聚合商以及参与响应的工业、 商业和居民用户等。各参与者依托相应的系统、设备组织或参与需求响应: a)需求响应服务管理者,依托需求响应服务系统组织实施需求响应; b)需求响应聚合商,依托需求响应聚合系统参与并组织实施需求响应; C)工业、商业和居民用户,依托需求响应终端参与需求响应
5需求响应服务系统功能及要求
需求响应服务系统可单独部署,也可嵌入已有的营销信息平台中,功能配置应符合表1规定,
表1需求响应服务系统功能配置
5. 2. 2 用户注册
3.1系统应建立需求响应聚合商用户,工业、商业和居民用户等历史响应情况档案,并进行过 对档案录入、修改、删除建立操作记录:历史响应情况档案应包括用户基本信息、需求响应合
Q/GDW 11853 22018
信息、历史响应次数及历史响应执行情况信息等。 5.2.3.2系统应建立工业、商业和居民用户用电情况档案并定期更新,同时应对档案录入、修改、删 除建立操作记录;用电情况档案应包括用户基本信息,计量方式,电气连接方式(主接线图),用户对 应变电站、线路和台区等供电区域信息
5. 3. 2 资源注册
工业、商业和居民用户注册需求响应资源时,应登记需求响应资源名称、设备是否具有信息交 额定功率、年度最大响应次数等属性信息
5. 3. 3 参数维护
系统应针对工业、商业和居民用户所注册的需求响应资源,协助用户完成响应参数的辨识,包 响应资源的可调容量、响应速度、响应持续时间、提前通知时间等,然后存储响应参数。
5.3.4.1系统对需求响应资源响应参数进行维护后,应提交用户确认,经用户确认后的需求响应资源 成为系统中需求响应资源库的组成部分。 5.3.4.2需求响应资源应按属性信息、响应参数等分类,满足调峰、调频、系统备用、可再生能源消 纳等不同场景下的快速、准确调用需求。 5.3.4.3系统应针对用户不同类型的需求响应资源,根据需求响应服务管理者发布的需求响应项目信 息,将相应类型的需求响应资源关联到对应的需求响应项目。
5.4.1.1需求响应项目包括价格型、激励型两种类型;其中价格型项目应包括电价、项目有效期等信 息;激励型项目应包括参与条件、激励标准、提前通知时间、响应有效性判定原则及项目有效期等信息。 5.4.1.2项目管理指需求响应服务管理者设计、管理维护需求响应项目,应包括项目查询与维护、项 目设计、项目发布等功能。
可根据需求响应业务实施需求,查询、维护相关
5. 4. 3项目设计
系统应提供项目设计辅助支撑模型,支撑需求响应服务管理者结合自身的商业模式设计需求听 引导需求响应聚合商以及工业、商业和居民等用户积极参与。
Q/GDW 11853.22018
Q/GDW 11853.22018
5.5.1历史计划查询
系统应支持对历史需求响应计划进行查询,包括需求响应计划的实施时间、参与用户的信息、参 的需求响应资源信息、实施效果等。
5.5.2.1系统应针对调峰、调频、系统备用、可再生能源消纳等不同场景下的资源调用需求,自动制 定需求响应计划并支持人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需求响应计划应包括拟实施需求响应的供电区域信 息、负荷缺口或可再生能源消纳需求信息、拟调用的响应资源容量信息、拟供用户选择参与的需求响应 顶目类型、计划发布的用户、用户可响应容量等。 5.5.2.2对于涉及价格型需求响应项目的计划,系统在编制需求响应计划前应分析用户的电价敏感度 估算用户能够参与该计划的需求响应资源容量,
5. 6. 1 计划发布
5. 6.3 计划执行
5.7.1响应有效性判定
Q/GDW 11853 22018
5.7.1.1系统应按需求响应项目中的响应有效性判定原则,以及需求响应计划实施过程中用户关口电 表所采集的用电负荷信息,判定用户响应的有效性: 5.7.1.2系统应根据用户响应的有效性,维护更新需求响应参与用户的年度剩余响应次数等信息
5. 7.2 节约电,力计算
系统应针对调峰场景下的需求响应计划,按照GB/T37016中的用户基线负荷计算方法,利用用户的 历史用电负荷信息计算用户的需求响应基线负荷,并结合需求响应计划实施过程中的用电负荷信息进一 步计算用户通过参与需求响应实现的节约电力
5.7.3消纳(填谷)电量计算
用用户的历史用电负荷信息计算用户的需求响应基线负荷,同时根据用户在参与需求响应过程中的用电 负荷信息、响应持续时间等,计算用户消纳的可再生能源电量。
5.8.1.1系统宜按照周期进行结算,结算周期宜支持年度、季度、月度、天、次等。 5.8.1.2系统在计算需求响应参与用户的激励费用时,宜区分需求响应参与用户参与的需求响应项目 类型: a)如果是激励型需求响应项目DB62/T 3173-2019标准下载,则激励费用等于节约电力数值(或消纳电量数值)乘以对应需求 响应项目中的激励标准,同时需要乘以响应有效性判定之后得出的量化数值。 无需计算相应的激励费用
5.8.1.1系统宜按照周期进行结算,结算周期宜支持年度、季度、月度、天、次等。
5.8.1.1系统宜按照周期进行结算,结算周期宜支持年度、李度、月度、天、次等。
a)如果是激励型需求响应项目,则激励费用等于节约电力数值(或消纳电量数值)乘以对应 响应项目中的激励标准,同时需要乘以响应有效性判定之后得出的量化数值。 b)如果是价格型需求响应项目,则无需计算相应的激励费用
5.8.2明细信息查询
系统宜按照空间维度、时间维度对需求响应参与用户结算情况进行查询,并宜支持按照不同统 、不同地理区域、不同需求响应参与用户、不同需求响应项目类型、单次需求响应项目等查询条 结算明细查询。
1.3第三篇 建筑设备.pdf5.9.1信息监测与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