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 20483-2018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NB/T 20483-2018 核电厂工程物探技术规范.pdf利用雷达发射天线向地下发射高频脉冲电磁波,由接收天线接收反射电磁波,探测地下 勤探方法。
波速测试法wavevelocitytesting 通过人工激发和接收地震波,观测、研究地震波在岩土中的传播速度,计算和分析岩土力学参数的 勘探方法。
利用各种测试设备和装置,测定岩土体物理参数的测试方法。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TCECS 748-2020 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技术规程.pdf3. 2. 1统计学参数
3.2.3物理力学参数
NB/T204832018
NB/T 204832018
4.1物探工作应充分搜集、分析厂址区已有的资料,包括地形、地貌、地质、地球物理、水文、气象、 交通等,并据此选择物探方法。 4.2物探工作应根据核电厂岩土工程勘察不同阶段调查目标的要求,确定物探工作的方法及深度,并 应满足核电厂勘察、设计以及相关安全评价的要求。 4.3物探工作量的布置,应根据任务需求、地质条件、不同工作阶段和厂址区已有的工作深度等因素 综合确定。 4.4’物探工作应与地质条件紧密结合,重视试验及物性参数的测定,充分利用岩土介质的各种物理特 性开展综合物探工作,以克服单一方法的局限性。 4.5对地质条件复杂的厂址,可开展专项物探工作,且不受工作阶段的限制,专项工作方案经论证后 方可实施。 4.6核电厂工程物探的全部工作均应在质量保证受控的状态下进行。 4.7物探工作的各类资料应符合档案管理要求。 4.8核电厂工程物探工作,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5.1.1物探工作应分阶段进行,并根据任务需求编制和提交工程物探报告。 5.1.2应广泛搜集厂址区域的地质资料,全面了解和分析工作条件。 5.1.3应在充分研究厂址区工作条件的基础上开展试验工作,以确定合适的工作方法、工作参数和装 置形式。 5.1.4·应根据工作条件及任务需求合理布置工作量,并充分利用以往工作的技术成果。 5.1.5在现场工作过程中应及时收集其他工作资料,为物探资料解释和工作调整提供条件
5.2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任务
5.2.1本阶段的物探工作应在充分搜集、分析厂址区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地质调查与测绘、钻探 等技术方法,开展以下工程物探工作: 探测拟选厂址的覆盖层厚度和基岩埋深及变化情况; 6 探测隐伏的岩性分界线,确定断层、破碎带和其他隐伏构造的位置、宽度和产状; 探测岩石的风化厚度和岩体的破碎程度,初步划分岩体的基本质量等级; d 测定主要岩土体的弹性波波速,并计算其动力学参数; e 探测厂址内对地基有影响的岩溶、洞穴的分布发育规律及发育程度。 5.2.2 厂址区工程物探工作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每个核岛宜布置纵、横两个方向的物探测线,且至少1条测线与地质剖面线重合; b) 每个厂址的声波测试孔不少于3个; 每个厂址的波速测试孔不少于3个。
5.3可行性研究阶段任务
NB/T204832018
6.1.1物探工作应结合厂址地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地球物理条件和已搜集的相关资料,选择物 探方法。 6.1.2物探工作的布置应综合考虑干扰源、地形条件、探测深度、探测精度、地质构造带、岩性分界 面的走向等因素。 6.1.3工程物探仪器及其附属设备应满足性能稳定、构件牢固可靠、防潮、抗震和绝缘性能良好的要 求。
NB/T204832018
6.1.4开展现场工作前,应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保证仪器设备的技术指标满足本标准要求。多台同 类仪器在同一厂址区作业的,应对仪器进行一致性对比试验。 6.1.5在测试曲线的突变点和畸变线段、仪器工作参数或观测条件改变的情况下,应进行重复观测, 重复观测的平均相对误差应小于5%。 6.1.6采用多种方法综合探测时,同一测线宜采用统一的测线桩号,并进行综合解释。 6.1.7应在充分分析厂址区内有关的地质、钻探及其他物探资料的基础上,对资料做出地质解释,在 解释过程中应说明可能的不确定性。
6. 2. 1适用范围
地层界线、查找断裂构造、探测不良地质体的厚
6. 2. 2应用条件
反射波法应用条件如下: a) 探测对象与周围介质应存在一定的波阻抗差异; 探测对象应有一定的规模,其厚度应不小于有效波长的1/4; c)地层界面较平缓,入射波能在界面上产生较规则的反射波。
NB/T 204832018
6.2.4.1测线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NB/T204832018
质量检查工作量应不少于测线总长度的10%,质量检查记录与原观测记录的同相轴应有较好 的重复性和波形相似性。
6.2.5数据处理与资料
数据处理与资料解释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数据处理应根据试验确定最佳处理流程; b) 采用计算机处理的记录目的层反射波特征应明显、信噪比高、同相轴清晰、能进行追踪和相位 连续对比: 依据时间剖面图、瞬时振幅图结合地质资料进行比对分析,建立时间剖面的地质解译标志层, 对比和追踪波组的相似性、波振幅的衰减程度、振动的同相性和连续性等特征,判译和确定反 射波组对应的层位、被测目标体的接触关系、构造形态等; d 水域地震反射法应进行潮位改正、震源及水听器沉放深度改正及坐标归位,并按实测轨迹绘制 在平面图上,定量解释还应考虑水底松散沉积物的低速影响: 网状测线探测应考虑相同层位反射界面的闭合关系。
成果图件应包括: a) 测线平面位置图; b)时间剖面图; c) 地质解释面图或平面图
6. 3. 1适用范围
折射波法的适用范围如下: a)探测第四系覆盖层、风化层和不良地质体的厚度与连续特征; b)探测断裂构造和地层界线
折射波法的应用条件如下: a) 被追踪地层的波速应大于各上覆层的波速,且各层之间存在明显的波速差异; b: 被追踪地层应具有一定的厚度,中间层度不宜小于其上履层厚度; C 沿测线被追踪地层的视倾角与折射波临界角之和应小于90°; d)被追踪地层界面应起伏不大,折射波沿界面滑行时无穿透现象
6.3.3.1地震仪的性能要求同第6.2.3.1。
NB/T 204832018
接收电缆不得有破损、短路、串道、断道等故障; 接收道间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MQ,对地电阻应不小于20M2; 接收道固有频率误差应不大于10%,灵敏度误差应不大于10%,失真度应不大于0.2%,相位 绝对误差应不大于1.0ms; d)宜选用固有频率为20Hz~40Hz的检波器。
4.1测线布置应符合下
6.3.5数据处理与资料解释
数据处理与资料解释应符合下列规定: 数据处理应根据试验确定最佳处理流程及处理参数; 初至拾取时应使用原始记录读取波的初至时间。直接读取初至有困难时,可读取有效波第一个 极值时间,但应进行相位校正; 应充分利用各种参数图件,如直达波速度图、界面速度图、有效波振幅图、动力学特征曲线等 结合地质资料进行分析,判释和确定被测目的体之间的接触关系、构造形态等。
6. 3. 6成果图件
成果图件应包括: a)测线平面位置图; b)、时距剖面图; c)地质解释剖面图或平面图。
瑞雷波法适用范围如下: a)探测覆盖层厚度、划分基岩风化带; b)探测断层、破碎带和地下洞穴。
6. 4. 2应用条件
瑞雷波法应用条件如下: a) 被探测地层与其相邻层之间、被探测目的体与周边介质之间应存在明显的波速差另 b) 被探测地层应为横向相对均匀的层状介质,被探测的不良地质体应具有一定规模: 地面应相对平坦,地层界面起伏不大,并避开沟、坎等复杂地形的影响。
6.4.3.1地震仪的性能要求同6.2.3.1。
4.3.1地震仪的性能要求同6.2.3.1。 4.3.2 震源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瑞雷波勘探可使用爆炸震源、锤击震源和落重震源等; b) 震源激发的瑞雷波主频能量应满足探测深度要求; C) 震源应操作方便、重复性好; d 计时信号延迟时差不大于0.5ms
6. 4. 4 现场工作
6.4.4.1测线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同6.3.4.1。
6.4.4.2地震记录道一致性检查应符合下
a) 各道之间相位差应小于1.0mS; b)各道之间振幅差应小于15%。 6.4.4.3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现场试验,以确定观测系统、激发方式和采集参数,以满足最佳 瑞雷波接收窗口和探测深度要求。 6.4.4.4检波器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位置准确,埋置条件一致,并与地面接触牢固,防止漏电和背景干扰; b) 当受地形、地面条件限制,检波器不能安置在原设计点位时,可在垂直排列方向上安置,允许 移动距离为小于1/5道间距,并记入班报; 6.4.4.5激发点的位置和深度应准确,必要时可允许爆炸点沿垂直测线方向移动,但移动距离不应大 于道间距的1/5;使用锤击震源时,锤击板应与地面接触良好,不应反跳造成二次触发, 6.4.4.6数据采集应符合下列要求: 仪器应设置为全通状态,各道的增益应保持一致; b)记录长度应满足最大源检距基阶面波的采集需要:
6.4.4.6数据采集应符合下列
NB/T 204832018
c)记录的近源道不应出现削波,排列中不宜有坏道; d)当信噪比较低时,应采用重复激振进行信号叠加。 6.4.4.7班报中应记录测线号、测点号、各炮炮点、仪器主要工作参数和异常情况,并详细记录野外 地质观测情况。 6.4.4.8检查和重复观测工作不应少于总工作量的5%,检查记录与原记录应相似,频散曲线应无明 显改变。
6.4.5数据处理与资料解释
6. 5. 2应用条件
NB/T 204832018
6.5.4.1电剖面法应根据场地条件和探测目的可选择二极、三极、对称四极、三极(联合)、中间梯 度、偶极、微分装置以及其他组合装置,
度、偶极、微分装置以及其他组合装置。 6.5.4.2测线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垂直于地质构造带、岩性分界面走向平行布置多条测线,以追踪其走向; 通过局部异常地段的测线应不少于2条,每条测线上反映同一目的体的异常点应不少于3个; C 可根据任务需求、探测目的体规模和埋深H确定线距和点距,点距宜为H/31/H,线距宜为 点距的2倍~5倍; d 如果观测结果以平面等值线图形式反映地质体各向异性时,测点距和线距宜一致。 6.5.4.3极距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供电电极距宜为探测目的体埋深的3倍~5倍; .b) 当两个地质体的大小和埋深均相同时,其中覆盖层电阻率较低的供电电极距AB或偶极矩OO 应较大; C) 当地表浅层电性不均匀且影响严重时,MN宜为点距的1倍~2倍,不宜大于AB/3; d 当地质体大小及埋深变化较大或需要了解不同深度的探测对象时,宜选择多种极距进行观测: e) 宜选取MN等于点距,但不应大于2倍点距。 6.5.4.4观测、重复观测和检查观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电剖面每10个观测点应进行一个重复点观测; 大于5%的点不应超过检查点总数的30%,且不应连续在相邻的三个测点上出现; 整条剖面均方相对误差m不应超过5%。
6.5.4.2测线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6.5.5数据处理与资料解释
数据处理与资料解释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电剖面法应以定性解释为准,当探测目的体形态简单时,可进行定量解释; 6) 应分析曲线中异常的幅值、规模、形态等特点,并对异常进行定性解释。当异常单一时应确定 异常曲线类型,并依据类型进行定性和定量解释: 应对相邻剖面上的异常进行对比分析; d)可采用地形校正方法消除因地形起伏产生的虚假异常。
成果图件应包括: a) 测线平面位置图: b)视电阻率曲线剖面或平面图 c)地质解释剖面图或平面图。
于划分地层,探查隐伏构造、岩溶和地下水源等
电测深法应用条件如下: a)探测对象与周围介质应存在明显的电性差距; b)地下电性层层次不多,电性标志层稳定,被探测层与供电极距相比应具有一定的规
C) 被探测目的层或目的体
仪器设备要求同6.5.3
仪器设备要求同6.5.3。
NB/T204832018
6.6.4.2测点及测线布置应
6.6.5数据处理与资料解释
数据处理与资料解释应符合下列规定: a)当地形起伏较大时,应进行地形改正:
NB/T 204832018
应根据电测深点的曲线类型、曲线尾支斜率及渐近线、极值、拐点等特征,确定地电断面与探 测对象形态的定性资料: C 定量解释应在定性解释的基础上,计算各电性层厚度,确定探测对象位置、规模、埋深和产状 等; d 定量分层解释可选用计算机模拟正反演法、特征点法或量板法; e 应根据计算和测量的视电阻率断面或双向三极测深电阻率剖面曲线的异常规模、深度、轴线倾 斜角度、剖面位置等对异常进行定量解释。
成果图件应包括: a) 测线平面位置图: 视电阻率剖面或平面图: c)地质解释剖面或平面图。
6.7 高密度电阳率法
适用于进行地质分层、局部不良地质体探测、岩性分界探测、浅层不均匀地质体探测及岩溶探测
6. 7. 2应用条件
应用条件同6.5.2
应用条件同6.5.2。
仪器设备要求同6.5.3
6.7.4.1应根据场地条件和探测目的,选择对称四极、双向三极、三极、二极、偶极、中间梯度等装 宵
6.7.4.2测线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高密度电法的测线应呈直线布置,测线宜垂直地层的走向布设,并应避开地形、地物等干扰因 素的影响: 6) 对测区目标探测对象,至少应有两条测线通过,每条测线上至少应有三个相邻点予以控制; 测线较长时,应做滚动测量,根据所选装置形式、探测深度及探测精度要求来确定点距和滚动 电极数量,但应保证探测深度范围内的数据连续。
6.7.4.3极距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b) 设计观测的最深层对应的供电电极距应大于要求探测深度的3倍。 6.7.4.4 电极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在测线端点处,应使探测范围处于选用装置和布极条件所确定的有效范围之内: b) 同一排列的电极应呈直线布置; C) 观测前应检查排列中全部电极的接地条件并确保电极的连接顺序正确。 6.7.4.5 两台或两台以上仪器在同一厂区工作时,除一致性满足要求外,还应确保彼此间不产生干扰 因素。
NB/T204832018
6.7.4.6质量检查工作可采用相邻排列重合部分电极方式进行,异常观测点应采用散点检查。检查观 测的总均方相对误差M应不大于5%
6.7.5数据处理与资料
数据处理与资料解释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应遵循内外业同步进行、内业指导外业的原则,现场及时对资料进行初步整理和解释,如果 发现原始资料有可疑之处或论述解释结论不够充分时,应补充外业工作: b) 对电阻率拟断面图上的虚假异常(如呈八字形、擦形等)数据应剔除或不予解释; C 宜选取几组符合电测深条件的数据进行分层反演和解释; d 宜采用部面分析、对比
6. 7. 6成果图件
a 根据探测的目标不同,可选用重叠回线、 中心回线、偶极装置和大定源回线装置,并根据现场 试验选定各装置的发射和接收线框边长、发射和接收线框的间距以及观测的时间窗口: 装置测量中心位置误差应小于接收线框边长的10%,线框角点的点位与设计线框角点的点位 误差应小于5%; C 正式探测前应作漏电检查,每公里供电线的电阻不应大于62; 现场应采用多通道观测,只允许最后的3道~5道的观测值在噪声电平以下,否则,应查明原 因,并采用增加叠加次数等方法重复观测: e) 单个测点的观测、重复观测曲线的形态和幅值应一致,且各观测道的总均方相对误差M应小 于10%。
6.8.5数据处理与资料解释
NB/T204832018
数据处理与资料解释应符合下列规定: a 进行滤波处理; b) 处理软件计算和绘制视电阻率、视纵向电导断面图: C 应根据瞬变电磁的响应时间特征和剖面曲线类型划分背景场及异常场,确定地质电性模型、划 分异常; 可通过钻孔建立一个测区的视电阻率面与异常性质、埋深、范围的对应关系,据此对该测区 其他面进行解释; 应绘制相应的地质解释平面图和部面图
6. 8. 6成果图件
成果图件应包括: a) 测线平面位置图 率拟断面图: a)地质解释剖面或平面图。
成果图件应包括: a) 测线平面位置图; 率拟断面图:
6. 9.1 适用范围
可用于岩土层分层,洞体、岩体裂隙分布带等地下异常体定
6. 9. 2 应用条件
探地雷达法应用条件如下: a 探测目标体与周边介质之间应存在明显介电常数差异; 测试表面不应存在低电阻率屏蔽层; c)测区内不应有大范围的金属构件或较强的电磁波干扰源。
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a)主机应具有增益、图像显示等功能; b)A/D转换位数应不小于16位; c)主机应具备单点测量、连续测量等模式。
6. 9.4 现场工作
6.9.4:2点测时,应根据工作条件确定点距;连续测量时,应根据探测效果调整天线移动速率,测试 中,移动速率应均匀:使用分体天线进行点测时 应根据反射信号强度调整天线间距,
6.9.4.3测线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测线(网)布置应根据任务需求、探测方法、探测目的体的规模与理深等因素综合确定; b 测线方向宜垂直于地层或构造的走向、或主要探测目的体的走向; C)发现重要异常时,宜扩展和加密测线和测点。
6.9.4.4数据采集应符合下列要求!
c)点测模式的测点间距宜为0.2m
点测模式的测点间距宜为0.2m~1.0m。
6.9.5数据处理与资料解释
NB/T204832018
6. 9. 6 成果图件
4.1应根据现场工作条件和目标体特征设计观
a)剖面宜垂直于地层或目标体走向,用于测试的钻孔或平洞应基本共面: b)检波器的间距宜根据现场试验结果确定;采用跨孔的观测系统时,孔深应大于孔距
NB/T204832018
6.10.4.3.观测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双边或多边观测系统,宜采用一发多收的扇形观测系统; b· 射线在成像区域内均匀分布,射线交叉角度不宜过小; 当发射点间距大于接收点间距时,宜采用两孔互换的观测方式,并保持一定数量的发射点与接 收点互换; d)在同一探测剖面上进行多个井间或洞间层析成像观测时,宜保持观测系统一致。 6.10.4.4数据采集应符合下列要求: a 进行孔斜测量; b 应灌注清水等耦合剂,孔壁条件较差时宜下套管护壁,套管与周围介质的空隙应填实,应根据 信号质量调节震源能量; 对异常突变测点应重复观测,在异常区的测点应进行检查观测; d) 单点重复观测相对误差应小于3.5%,检查观测的均方相对误差m应小于5%。
6.10.5数据处理与资料解释
数据处理与资料解释应符合下列规定: a)成像软件要求制作数据文件; 6 各射线上的平均速度,绘制各个同步和定点相应的参数曲线,初步判定异常位置和反演参数的 变化范围; 应根据地球物理条件、观测系统、成像精度、分辨率和探测任务需求确定成像单元大小和成像 模型;成像单元网格尺寸宜大于测点间距,单元总数宜小于射线条数;可根据成像软件功能选 择射线追踪算法和反演算法,宜通过标准模型数据验证软件成像效果; d 可将波速测试成果作为边界条件约束反演计算; e 对于相互连接的CT剖面,应采用相同的反演方法、模型和参数; 采用弯曲射线追踪的反演方法时,可根据射线分布图中射线疏密程度确定不同波速或吸收系数 区域的位置和规模; g 应根据CT图像中速度或吸收系数的分布规律,结合被测区域的地质信息进行资料综合解释
成果图件应包括: a)CT图像; b) 射线分布图: C CT地质成果解释剖面图
6. 11.1声波测并
6.11.1.1声波测井用于测定岩体的声波速度,了解基岩的破碎状况、裂隙发育程度、软弱夹层的分布, 评价岩体的完整性和辅助风化层划分。 6.11.1.2声波测井应在无金属套管、有井液的孔段测试,被探测目的层与上下层之间存在声速差异, 且具有一定厚度。 6.11.1.3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a)最小采样间隔不大于0.1us; b)触发方式:宜有内、外、信号、稳态等方式;
NB/T 204832018
6.11.2视电阻率测并
6.11.2.2视电阻率测井应在无金属套管、有井液的孔段测试,被探测目的层与上下层之间存在电性差 异,且具有一定厚度。 6.11.2.3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电位差测量误差小于3%; b) 电阻率测量误差小于4%; 地面仪器线路之间、仪器对地、绞车集电环对地、供电电源对地的绝缘应大于10MQ2; d)电缆芯对地、电极之间、井下仪器线路与外壳之间的绝缘应大于2MQ
NB/T204832018
NB/T204832018
6.11.2.4电极系应符合下列要求
5.11.2.4电极系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电极系的电缆必须绝缘良好,使用铅管或铅丝电极,K值稳定,便于连接; b) 电极装置间距精度应小于4%,各电极应满足点电源原理,电极长度不得超过最小电极间距的 1/5或不大于5.0cm。 5.11.2.5现场工作: a) 视电阻率测井前应检查仪器设备、电极系以及电缆标识,电缆标识的误差不应超过1.0cm; 地面电极要求接地良好,防止干扰; c 井下电极系与电缆连接可靠才能接通地面仪器,进行通电检查,确认全套仪器设备工作正常后 方可进行测量: d 在测试过程中,应保持供电电压不变; e 在套管中视电阻率不等于零、在地层中出现负值或测井曲线与地质记录明显不符合时,应进行 重测。
6.11.2.5现场工作
6.11.2.6质量检查要求同6.11.1.6.
11.2.7数据处理与资料解释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根据各测点视电阻率值绘制测井曲线图,根据曲线特征,结合地质、钻探等资料,在图中以文 字形式对分层、裂隙发育等情况进行解释: 同一测区的地质条件相同时,应统一解释原则,对测井曲线中的异常都进行分析解释; 地质剖面上有多个钻孔,或钻孔比较稠密的测区,应在完成单个钻孔的测井解释图基础上,绘 制视电阻率测井部面图。
6. 1.1. 3电视测并
6.11.3.1电视测井用于确定软弱夹层、断层、裂隙、破碎的位置,观察地下水活动,辅助划分岩性等。 6.11.3.2电视测井应在无套管的干孔或清水孔中进行,钻孔中井液透明度不够时,应用清水循环冲洗, 必要时加澄沉剂澄清,
11.3.3仪器设备应符
·具有实时图像监测、数据采集、自动调焦、高清彩色和数字降噪功能; 井下设备具有防水、旋转和方位测试功能。 6.11.3.4现场工作: a) 电视测井宜在电缆下放时进行正式测量记录; 数字显示的深度相对误差不应大于0.5%,与电缆深度标记的绝对误差不应大于5.0cm,每隔 1.0m进行一次校正; 钻孔电视测井应对主要地质异常进行追踪观察,图像应清晰可辨; d) 测试过程中,应详细观察和记录发现的对象。 6.11.3.5数据处理与资料解释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电视测井应提交编辑后的图像和典型地质现象的图片; b) 电视测井应根据观察结果对钻孔的地质现象做出描述,并确定出裂隙、断层、软弱夹层等的倾 鱼倾向及其度
6. 11. 4 并斜测量
6.11.4.1井斜测量用于确定钻孔的倾斜方位和角度,评价钻孔质量,并通过并斜校正,获取跨孔法波 速测试各激发点与接收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保证跨孔波速测试的精度。 6.11.4.2井斜测量应在无金属套管的钻孔内进行。 6.11.4.3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NB/T204832018
c)测点垂直间距宜取1m~2m; d),测试时,将测试探头下放到预定测试深度,使传感器紧贴井壁,依次由下向上测试。 6.12.1.6单孔法数据处理: a)根据实测数据,分别判读各测点压缩波和剪切波的初至时间; b)对各测点的压缩波和剪切波走时应按下列公式进行斜距校正:
.12.1.6单孔法数据处
k, =(H, +Ho)/ J +(H, + H.)
6.12.1.8跨孔法数据处理
Vpi一 第测点压缩波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 12 第测点经校正后的激振点至第二个接收点间的水平距离;单位为米(m); Li1 第测点经校正后的激振点至第一个接收点间的水平距离,单位为米(m); tpi2 第测点压缩波到达第二个接收孔测点的时间,单位为秒(s); 第测点压缩波到达第一个接收孔测点的时间,单位为秒(s); 第测点剪切波速度某中心渔港陆域二期道路工程冬季施工方案,单位为米每秒(m/s):
Vpi一 第测点压缩波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 12 第测点经校正后的激振点至第二个接收点间的水平距离;单位为米(m); li 第测点经校正后的激振点至第一个接收点间的水平距离,单位为米(m); tpi2 第测点压缩波到达第二个接收孔测点的时间,单位为秒(s); 第测点压缩波到达第一个接收孔测点的时间,单位为秒(s); 第测点剪切波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
NB/T 204832018
e每一循环卸压时,最低压力应退至初始压力
6.12.3.5数据处理与资料解释:
a 根据各级加荷压力和对应的孔径变形量,绘制压力9与径向变形AD关系曲线、并计算关 的弹性模量或变形模量: 采用钻孔膨胀仪或钻孔压力仪进行试验时,岩体变形参数按下式计算
式中: 变形模量或弹性模量(MPa),当以径向全变形Ado代入式中进行计算时为变形模量,当 以径向弹性变形△d代入式中计算时为弹性模量; 一泊松比; Q一计算压力,单位为兆帕(MPa),为试验压力与初始压力之差; D钻孔直径,单位为毫米(mm); △D径向变形量,单位为毫米(mm); △do——径向全变形量,单位为毫米(mm); △d一径向弹性变形量,单位为毫米(mm) 采用钻孔弹模计法进行试验时,岩体变形参数应按下式计算:
(I+μ)QD E=K AD
空分装置管架基础施工方案6.12.4动力机器基础的地基动力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