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499-2001 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pdf

DLT 499-2001 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LT 499-2001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0.6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352813
下载资源

DLT 499-2001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LT 499-2001 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pdf

DL/T4992001

4)多片母线的弯曲度应一致。 d)矩形母线采用螺栓固定搭接时,连接处距支柱绝 缘子的支持夹板边缘不应小于50mm;上片母线端头与下 片母线平弯开始处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见图6。 e)母线扭转90°时,其扭转部分的长度应为母线宽度 的2.5~5倍,见图7。 4.4.17母线接头螺孔的直径宜大于螺栓直径1mm;钻 孔应垂直,螺孔间中心距离的误差不超过±0.5mm。 4.4.18、母线的接触面加工必须平整、无氧化膜。经加工 后其截面减少值:铜母线不应超过原截面的3%;铝母线 不应超过原截面的5%。 4.4.19:矩形母线的弯曲、扭转宜采用冷弯,如需热弯

4.5.1配电室(箱)进、出线的控制电器和保护电器的额定电压、频率应与系统电压、频率相符某小区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并 应满足使用环境的要求。 4.5.2配电室(箱)的进线控制电器按变压器额定电流的1.3倍选择;出线控制电器按正常最大负荷 电流选择。手动开断正常负荷电流的,应能可靠地开断1.5倍的最大负荷电流;开断短路电流的,应能 可靠地切断安装处可能发生的最大短路电流。

a)配电变压器低压侧总过流保护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应大于变压器低压侧额定电流,一般取额定 电流的1.5倍,熔体的额定电流应按变压器允许的过负荷倍数和熔断器的特性确定。 b)出线回路过流保护熔断器的额定电流,不应大于总过流保护熔断器的额定电流,熔体的额定电 流按回路正常最大负荷电流选择,并应躲过正常的尖峰电流,可参照下式选取。 对干综合性负荷回路

DL/T4992001

Imink≥KpIN

IN熔体额定电流(A)。 4.5.4配电变压器低压侧总自动断路器应具有长延时和瞬时动作的性能,其脱扣器的动作电流应: 列要求选择: a)瞬时脱扣器的动作电流,一般为控制电器额定电流的5或10倍; b)长延时脱扣器的动作电流可根据变压器低压侧允许的过负荷电流确定。

a)瞬时脱扣器的动作电流,一般为控制电器额定电流的5或10倍; b)长延时脱扣器的动作电流可根据变压器低压侧允许的过负荷电流确定。

a)瞬时脱扣器,应躲过回路中短时出现的尖峰负荷。 对于综合性负荷回路:

式中:Iop 瞬时脱扣器的动作电流(A); Krel 可靠系数,取1.2; Imax*st 回路中最大一台电动机的起动电流(A); ZImax 回路正常最大负荷电流(A); ImaxN 回路中最大一台电动机的额定电流(A); K。照明计算系数,取6。 b)长延时脱扣器的动作电流,可按回路最大负荷电流的1.1倍确定。 4.5.6选出的自动断路器应作如下校验: a)自动断路器的分断能力应大于安装处的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 b)自动断路器灵敏度应满足下式要求:

4.5.6选出的自动断路器应作如下

a)自动断路器的分断能力应大于安装处的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 h)自动断路器灵敏度应满足下式要求:

Imin≥KopIop

式中:Iin 被保护线段的最小短路电流(A),对于 统为两相短路电流; Iop瞬时脱扣器的动作电流(A); Kp—动作系数,取1.5。 注:一般单相短路电流较小,很难满足要求,可用长延时脱扣器作后备保护。 c)长延时脱扣器在3倍动作电流时,其可返回时间应大于回路中出现的尖峰负荷持续的时间。

5.1.1剩余电流动作保护是防止因低压电网剩余电流造成故障危害的有效技术措施,低压电网剩余电 流保护一般采用剩余电流总保护(中级保护)和末级保护的多级保护方式。

DL/T 4992001

较大剩余电流的故障。 b)剩余电流末级保护装于用户受电端,其保护的范围是防止用户内部绝缘破坏、发生人身间接接 触触电等剩余电流所造成的事故,对直接接触触电,仅作为基本保护措施的附加保护。 5.1.2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对被保护范围内相一相、相一零间引起的触电危险,保护器不起保护作

5.4剩余电流保护装置

5.4.1剩余电流总保护、剩余电流中级保护及三相动力电源的剩余电流末级保护,宜采用具有漏电保 护、短路保护或过负荷保护功能的剩余电流断路器,当采用组合式保护器时,宜采用带分励脱扣的低压 断路器。 5:4.2'单相剩余电流末级保护,应选用剩余电流保护和短路保护为主的剩余电流断路器。 5.4.3剩余电流断路器、组合式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电源控制开关,其通断能力应能可靠的开断安 装处可能发生的最大短路电流。 5.4.4组合式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零序电流互感器为穿心式时,其穿越的主回路导线宜并拢,并注 意防止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不平衡磁通引起的误动作。 5.4.5:组合式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外接控制回路的电线,应采用单股铜芯绝缘电线,截面不应小于 1.5mm。 5.4.6单独安装的剩余电流断路器或组合式保护器的剩余电流继电器,宜安装在配电盘的正面便于操 作的位置。

5.5额定剩余动作电流

5.5.1剩余电流总保护在躲过农村低压电网正常剩余电流情况下,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应尽量选小,以 兼顾人身间接接触触电保护和设备的安全。剩余电流总保护的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宜为固定分档可调,其 最大值可参照表8确定。

DL/T499—2001表8剩余电流总保护额定剩余动作电流mA电网剩余电流情况非阴雨季节阴节剩余电流较小的电网50200剩余电流较大的电网100300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主要特性参数见附录B。5.5.2农村低压电网选用二级保护时,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可参照表9确定。表9二级保护额定剩余动作电流mA二级保护总保护末级保护额定剩余动作电流100~200≤301)1)家用电器、固定安装电器、移动式电器、携带式电器及临时用电设备为30mA;手持式电动器具为10mA;特别潮湿的场所为6mA(常用低压电器技术数据参见附录J)。5.5.3农村低压电网选用三级保护时,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可参照表10确定。表10三级保护额定剩余动作电流mA三级保护总保护中级保护末级保护额定剩余动作电流200~30060~100≤301)1)家用电器、固定安装电器、移动式电器及临时用电设备为30mA;手持式电动器具为10mA;特别潮湿的场所为6mA(常用低压电器技术数据参见附录J)。5.6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分断时间5.6.1快速动作型保护器,其最大分断时间应符合表11的规定。表11快速动作型保护器分断时间Iast)I.2)最大分断时间AAIn2Ii5I n任何值0.20.10.04≥0.03只适用≥403)0.20.151)I为额定剩余动作电流。2)I.为保护器额定电流。3)为组合式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包括断路器的断开时间)。5.6.2农村低压电网选用二级保护时,为确保保护器动作的选择性,总保护必须选用延时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其分断时间与末级保护的分断时间应符合表12的规定。表12二级保护的最大分断时间s二级保护总保护末级保护最大分断时间0.30.1注:延时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延时时间的级差为0.2s。12

5.6.3农村低压电网选用三级保护时,为确保保护器动作的选择性,总保护和中级

.3农村低压电网选用三级保护时,为确保保护器动作的选择性,总保护和中级保护必须选用 割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其相互间的配合应符合表13的规定。

表13三级保护的最大分断时间

5.7各级保护的技术参数

各级保护的技术参数如表14所示。

表14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分断时间表

5.8.1安装剩余电流总保护的农村低压电网,其剩余电流不应大于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额定剩余动作 电流的50%。 5.8.2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电动机及其他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0.5MQ2。

5.8.4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安装后应进行如

a)带负荷分、合开关3次,不得误动作; b)用试验按钮试跳3次,应正确动作; c)各相用1kQ左右试验电阻或40W~60W灯泡接地试跳3次应正确动化

a)带负荷分、合开关3次,不得误动作; b)用试验按钮试跳3次,应正确动作;

6.1.1计算负荷:应结合农村电力发展规划确定,一般可按5年考虑。

6.1.5线路设计要考虑地区污染和大气污染情况(架空线路污分级标准参见附录K)。

居民密集的村镇可采用符合GB12527标准规定的架空绝缘电线(参见附录C),但应满足6.1.4规 定的条件。

)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见图8:

经济电流密度选择,见

DL/T4992001

一导线为LJ线,10kV及以下导线;2一导线为LGJ型,10kV 及以下导线;3一导线为LGJ、LGJQ型,35~220kV导线 一四一日体风这中法密度

图8软导线经济电流密度

a)铝绞线、钢芯铝绞线:宜采用压接管; b)架空绝缘电线:芯线采用圆形压接管;外层绝缘恢复宜采用热收缩管; c)导线接续前应用汽油清洗管内壁及被连接部分导线的表面,并在导线表面涂一层导电膏后再行 压接。 6.2.6同一档距内,每根导线只允许一个接头,接头距导线固定点不应小于0.5m,不同规格、不同 金属和绞向的导线,严禁在一个耐张段内连接。

6.2.7铝绞线在同一截面处不同的损伤面积应按下列要求处理:

度不应小于100mm。 b)损伤截面占总截面10%~20%时,应用同金属单股线绑扎,单股线直径应不小于2mm,绑扎长

DL/T4992001

6.3.1架空导线应采用与线路额定电压相适应的绝缘子固定,其规格根据导线截面大小选定。 6.3.2绝缘子应采用符合GB/T773、GB/T1386.1标准的电瓷产品。 6.3.3直线杆一般采用针式绝缘子或蝶式绝缘子,耐张杆采用蝶式或线轴式绝缘子,也可采用悬式绝 缘子。中性线、保护中性线应采用与相线相同的绝缘子。

6.3.4绝缘子在安装前应逐个清污并作外观检查,抽测率不少于5%。 a)绝缘子的铁脚与瓷件应结合紧密,铁脚镀锌良好,瓷釉表面光滑、无裂纹、缺釉、破损等缺 陷。 b)用2500V兆欧表摇测1min后的稳定绝缘电阻,其值不应小于20MQ

定,但不应小于: 直线杆采用角钢时:50mm×50mm×5mm; 承力杆采用角钢时:2根50mm×50mm×5mm。 6.4.2单横担的组装位置,直线杆应装于受电侧;分支杆、转角杆及终端杆应装于拉线侧。横担组装 应平整,端部上、下和左右斜扭不得大于20mm。 6.4.3·用螺栓连接构件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螺杆应与构件面垂直,螺头平面与构件间不应有间隙; b)螺母紧好后,露出的螺杆长度,单螺母不应少于两个螺距;双螺母可与螺母相平。当必须加垫 圈时,每端垫圈不应超过两个; c)螺栓穿入方向:顺线路者从电源侧穿入;横线路者面向受电侧由左向右穿入;垂直地面者由下 向上穿入。

a)螺杆应与构件面垂直,螺头平面与构件间不应有间隙; b)螺母紧好后,露出的螺杆长度,单螺母不应少于两个螺距;双螺母可与螺母相平。当必须加垫 圈时,每端垫圈不应超过两个; c)螺栓穿入方向:顺线路者从电源侧穿入;横线路者面向受电侧由左向右穿入;垂直地面者由下 向上穿入。

6.5导线排列、档距及线间距离

6.5.1导线一般采用水平排列,中性线或保护中性线不应高于相线,如线路附近有建筑物,中性线或 保护中性线宜靠近建筑物侧。同一供电区导线的排列相序应统一。路灯线不应高于其他相线、中性线或 保护中性线。

.5.2线路档距,一般采用下列数值

a)铝绞线、钢芯铝绞线:集镇和村庄为40m~50m;田间为40m~60m;

DL/T4992001

a)铝绞线或钢芯铝绞线:档距50m及以下为0.4m;档距50m~60m为0.45m;靠近电杆的两导 线间距离,不应小于0.5m。 b)架空绝缘电线:档距40m及以下为0.3m;档距40m~50m为0.35m;靠近电杆的两导线间距 为0.4m。 6.5.4低压线路与高压线路同杆架设时,横担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6.5.4低压线路与高压线路同杆架设时,横担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6.6电杆、拉线和基础

6.6.2混凝土电杆的最大使用弯矩,不应大于混凝土电杆的标准检验弯矩(参见附录E)。 6.6.3各类电杆的运行工况,应计算下列工况的荷载:

6.6.4混凝土电杆组立前应作如下检查:

a)电杆表面应光滑,无混凝土脱落、露筋、跑浆等缺陷; b)平放地面检查时,不得有环向或纵向裂缝,但网状裂纹、龟裂、水纹不在此限; c)杆身弯曲不应超过杆长的1/1000; d)电杆的端部应用混凝土密封。 6.6.5电杆的埋设深度,应根据土质及负荷条件计算确定,但不应小于杆长的1/6。电杆的倾覆稳定 安全系数不应小于;直线杆为1.5;耐张杆为1.8;转角、终端杆为2.0。 6.6.6电杆组立后(未架线),杆位横向偏离线路中心线不应大于50mm。 6.6.7架线后,杆身倾斜:直线杆杆梢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的1/2;转角杆应向外倾斜;终端杆 应向拉线侧倾斜,其杆梢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 6.6.8转角、分支、耐张、终端和跨越杆均应装设拉线,拉线及其铁附件均应热镀锌。 6.6.9 拉线一般固定在横担下不大于0.3m处。拉线与电杆夹角为45°,若受地形限制,不应小于 30° 6.6.10. 跨越道路(非公路)的水平拉线,对路面的垂直距离不应低于5m,拉线柱应向张力反方向倾 斜10°~20° 6.6.11 拉线宜采用镀锌钢绞线,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0,截面不应小于25mm²。 6.6.12 拉线的底把宜采用直径不小于16mm的热镀锌圆钢制成的拉线棒,连接处应采用双螺母,其 外露地面部分的长度应为露出地面0.5m~0.7m。 6.6.13拉线盘需具有一定抗弯强度,宜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块,其规格不应小于150mm×250mm×

a)电杆表面应光滑,无混凝王脱落、露筋、跑浆等峡陷; b)平放地面检查时,不得有环向或纵向裂缝,但网状裂纹、龟裂、水纹不在此限; c)杆身弯曲不应超过杆长的1/1000; d)电杆的端部应用混凝土密封。 6.6.5电杆的埋设深度,应根据土质及负荷条件计算确定,但不应小于杆长的1/6。电杆的倾覆稳定 安全系数不应小于;直线杆为1.5;耐张杆为1.8;转角、终端杆为2.0。

500mmo 6.6.14拉线的埋设深度,应根据土质条件和电杆的倾覆力矩确定,其抗拔稳定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直线杆为1.5;耐张杆为1.8;转角杆、终端杆为2.0。 6.6.15穿越和接近导线的电杆拉线必须装设与线路电压等级相同的拉线绝缘子。拉线绝缘子应装在 最低导线以下,应保证在拉线绝缘子以下断拉线情况下,拉线绝缘子距地面不应小于2.5m。 6.6.16·拉紧绝缘子的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3.0。 6.6.17拉线坑、杆坑的回填土,应每填0.3m夯实一次,最后培起高出地面0.3m的防沉土台,在拉 线和电杆易受洪水冲刷的地方,应设保护桩或采取其他加固措施。

6.7对地距离和交叉跨越

a)集镇、村庄(垂直):6m; b)田间(垂直):5m; c)交通困难的地区(垂直):4m; d)步行可达到的山坡(垂直):3m; e)步行不能达到的山坡、峭壁和岩石(垂直):1m; f)通航河流的常年高水位(垂直):6m; g)通航河流最高航行水位的最高船榄顶(垂直):1m; h)不能通航的河湖冰面(垂直):5m; i)不能通航的河湖最高洪水位(垂直):3m; j)建筑物:(垂直):2.5m; k)建筑物(水平):1m; 1)树木(垂直和水平):1.25m。 6.7.3架空绝缘电线对地面、建筑物、树木的最小垂直、水平距离应符合下列要求: a)集镇、村庄居住区(垂直):6m; b)非居住区(垂直):5m; c)不能通航的河湖冰面(垂直):5m; d)不能通航的河湖最高洪水位(垂直):3m: e)建筑物(垂直):2m; f)建筑物(水平):0.2m; g)街道行道树(垂直):0.2m; h)街道行道树(水平):0.5m。 6.7.4:低压电力线路与弱电线路交叉时,电力线路应架设在弱电线路的上方;电力线 近交叉点但不应小于对弱电线路的倒杆距离。电力线路与弱电线路的交叉角以及最小 定: a)与一级弱电线路的交叉角不小于45°; b)与二级弱电线路的交叉角不小于30°; c)与弱电线路的距离(垂直、水平)为1m。 弱电线路等级参见附录L。 5.7.5低压电力线路与铁路、道路、通航河流、管道、索道及各种架空线路交叉或挂

DL/T4992001

DL/T4992001

7.1.1地埋电力线路(简称地埋线)的电线必须符合JB2171标准的规定(参见附录F)。 7.1.2,·白蚁聚居、鼠类活动频繁、土壤中含有腐蚀塑料的物质、岩石或碎石地区,不宜敷设地埋线 7.1.3地埋线的敷设路径和电线的计算负荷,应与农村发展规划相结合通盘者虚一般不应少于5年

7.2.1地理线的型号选择,北方宜采用耐寒护套或聚乙烯护套型;南方采用普通护套型,严禁用无护 套的普通塑料绝缘电线代替。 7.2.2·地埋线的截面选择,除应满足6.2.3有关规定外,其截面不应小于4mm²。 7.2.3地埋线的接续宜采用压接。接头处的绝缘和护套的恢复,可用自粘性塑料绝缘带缠绕包扎或用 热收缩管的办法。 当采用缠绕包扎时,一般至少缠绕5层作绝缘恢复,再缠5层作为护套。包扎长度应在接头两端各 伸延100mm,缠绕时严防灰尘、水分混人,严禁用黑胶布包扎接头。 7.2.4地埋线的接续也可引出地面用接线箱连接。

7.3.1地埋线应敷设在冻土层以下,其深度不宜小于0.8m。 7.3.2地埋线一般应水平敷设,线间距离为50mm~100mm,电线至沟边距离不应小于50mm。 7.3.3地埋线的沟底应平坦坚实,无石块和坚硬杂物,并铺设一层100mm~200mm厚的松软细土或 细砂,当地形高度变化时应作平缓斜坡。线路转向时,拐弯半径不应小于地埋线外径的15倍。 7.3.4地埋线施放前,必须浸水24h后,用2500V兆欧表摇测1min,其稳定绝缘电阻应符合有关技 术标准的规定。

7.3.5环境温度低于0℃或雨、雪天,不宜敷

7.3.5环境温度低于0℃或雨、雪天,不宜敷设地埋线。

a)绝缘护套不得有机械损伤、砂眼、汽泡、鼓肚、漏芯、粗细不匀等现象; b)芯线不偏心、无硬弯、无断股; c)无腐蚀霉变现象。

7.3.7放线时应将地埋线托起,严禁在地面上拖拉。谨防打卷、扭折和其他机械损伤。 7.3.8地埋线在沟内应水平面蛇形敷设,遇有接头、接线箱、转弯处、穿管处,应留有余度伸缩弯的 半径不应小于地埋线外径的15倍,沟内各相接头应错开。 7.3.9地埋线与其他地下工程设施相互交叉、平行时,其最小距离应符合表16的规定

理埋线与其他地下设施交叉、平行时允许的最小距

注:表中括号内数字是指地埋线有穿管保护或加隔板的最小距离。

7.3.10地理线穿越铁路、公路时,应加钢管套保护,管的内径不应小于地埋线外径的1.5倍,管内 不得有接头,保护管距公路路面、铁轨路基面,不应小于1.0m。 7.3.11地埋线引出地面时,自埋设深处起至接线箱应套装硬质保护管,管的内径不应小于地埋线外 径的1.5倍

DL/T499—20018.1.4农村三相四线制低压供电系统的电力电缆应选用四芯电缆。8.2电缆路径8.2.1敷设电缆应选择不易遭受各种损坏的路径a)应使电缆不易受到机械、振动、化学、水锈蚀、热影响、白蚁、鼠害等各种损伤。b)便于维护。c)避开规划中的施工用地或建设用地。d)电缆路径较短。8.3电缆敷设8.3.1敷设电缆前,应检查电缆表面有无机械损伤;并用1kV兆欧表摇测绝缘,绝缘电阻一般不低于10MQ。8.3.2.敷设电缆时应符合的要求a)直埋电缆的深度不应小于0.7m,穿越农田时不应小于1m。直埋电缆的沟底应无硬质杂物,沟底铺100mm厚的细土或黄砂,电缆敷设时应留全长0.5%~1%的裕度,敷设后再加盖100mm的细土或黄砂,然后用水泥盖板保护,其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mm,也可用砖块替代水泥盖板。b)电缆穿越道路及建筑物或引出地面高度在2m以下的部分,均应穿钢管保护。保护管长度在30m以下者,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超过30m以上者不应小于2.5倍,两端管口应做成喇叭形,管内壁应光滑无毛刺,钢管外面应涂防腐漆。电缆引人及引出电缆沟、建筑物及穿入保护管时,出入口和管口应封闭。c)·交流四芯电缆穿人钢管或硬质塑料管时,每根电缆穿一根管子。单芯电缆不允许单独穿在钢管内(采取措施者除外),固定电缆的夹具不应有铁件构成的闭合磁路。8.3.3电缆的埋设深度,电缆与各种设施接近与交叉的距离,电缆之间的距离和电缆明装时的支持间距离应符合表18的规定。表18电缆装置中的最小距离m最小距离项目平行交叉电力电缆间及其与控制电缆间一般情况0.10.5穿管或用隔板隔开0.10.25公路1.51.0集镇街道路面1.000.70可燃气体与易燃液体管道 (沟)1.000.50电缆与各种设施接近热力管道 (沟)2.000.50与交叉净距离其他管道0.500.50建筑物基础(边线)0.60杆基础(边线)1.00排水沟1.000.508.3.4敷设电缆时,应防止电缆扭伤和过分弯曲。电缆弯曲半径与电缆外径比值,不应小于下列规定:聚氯乙烯护套多芯电力电缆为10倍;交联聚乙烯护套多芯电力电缆为15倍。8.3.5低压塑料绝缘电力电缆室内终端头可采用自粘性绝缘带包扎或采用预制式绝缘首套;室外终端头宜采用热缩终端头加绝缘带包扎或预制式绝缘首套加绝缘带包扎的方式。8.3.6直埋电缆拐弯、接头、交叉、进入建筑物等地段,应设明显的方位标桩。直线段应适当增设标桩,标桩露出地面以150mm为宜。8.3.7电缆经过含有酸碱、矿渣、石灰等场所,不应直接埋设。若必须经过该地段时,应采用缸瓦管、水泥管等防腐保护措施。在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电缆明敷时,应采用防腐型电缆。21

DL/T4992001

.8直埋电缆不应平行敷设在各种管道上面或下面。 .9、电缆沿坡敷设时,中间接头应保持水平,多条电缆同沟敷设时,中间接头的位置应前、 其净距不应小于0.5m。 10在钢索上悬吊电缆固定点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无特殊规定的不应超过下列数值: 水平敷设:电力电缆为750mm; 垂直斯设。电力电缆为1500mm

8.3.8直埋电缆不应平行敷设在各种管道上面或下面。 8.3.9电缆沿坡敷设时,中间接头应保持水平,多条电缆同沟敷设时,中间接头的位置 开,其净距不应小于0.5m。 干献种规宝的无应扭过下列耀

其净距不应小于0.5m

水平敷设:电力电缆为750mm; 垂直设:电力电缆为1500mm

8.3.11电缆钢支架及安装应符合的要求

所用钢材应平直,无显著扭曲,切口处应无卷边、毛剩; 支架应安装牢固、横平竖直; 支架必须先涂防腐底漆、油漆应均匀完整; 安装在湿热、盐雾以及有化学腐蚀地区的电缆支架,应作特殊的防腐处理或热镀锌,也可采用其他 耐腐蚀性能较好的材料制作支架。

水平敷设:电力电缆为0.8m;

8.3.13易燃、易爆及腐蚀性气体场所内电缆明敷时,应穿管保护, 信应均 8.3.14 同一电缆芯线的两端,相色应一致,且与连接的母线相色相同。 8.3.15 三相四线制系统中,不应采用三芯电缆另加单芯电缆作零线,严禁利用电缆外皮作零线

9.1接户线、进户线的确定

室外第一支持物至用户室内计量装置的一段线路为进户线。 9.1.2用户计量装置在室外时,从低压电力线路到用户室外计量装置的一段线路为接户线;从用户室 外计量箱出线端至用户室内第一支持物或配电装置的一段线路为进户线。

9.2.1 低压电力用户计量装置应符合GB/T16934的规定。 9.2.2 农户生活用电应实行一户一表计量,其电能表箱宜安装于户外墙上。 9.2.3农户电能表箱底部距地面高度宜为1.8m~2.0m,电能表箱应满足坚固、防雨、防锈蚀的要求, 应有便于抄表和用电检查的观察窗。 9.2.4农户计量表后应装设有明显断开点的控制电器、过流保护装置。每户应装设末级剩余电流动作 促拍盟

9.3接户线、进户线装置要求

9.3.1接户线的相线和中性线或保护中性线应从间一 时,应加装接户杆,但接户线的总长度(包括沿墙敷设部分)不宜超过50m。 9.3.2接户线与低压线如系铜线与铝线连接,应采取加装铜铝过渡接头的措施。 9.3.3接户线和室外进户线应采用耐气候型绝缘电线,电线截面按允许载流量选择,其最小截面应符 合表19的规定。

接户线和室外进户线最

9.3.4沿墙敷设的接户线以及进户线两支持点间的距离,不应大于6m

.3.4旧通微发的按 点间的距离,不应大于6m。

自电杆引下:150mm 沿墙敷设:100mma

DL/T4992001

9.3.6接户线两端均应绑孔在绝缘子上,绝缘子和接户线支架按下列规定选用: a)电线截面在16mm²及以下时,可采用针式绝缘子,支架宜采用不小于50mm×5mm 40mm×40mm×4mm角钢,也可采用50mm×50mm的方木; b)电线截面在16mm²以上时,应采用媒式绝缘子,支架宜采用50mm×50mm×5mm 60mm×60mm的方木。

公路路面:6m; 通车困难的街道、人行道:3.5m; 不通车的人行道、胡同:3m。

与下方窗户的垂直距离:0.3m; 与上方阳台或窗户的垂直距离:0.8m; 与窗户或阳台的水平距离:0.75m; 与墙壁、构架的水平距离:0.05mc

接户线、进户线在上方时:0.6m;

9.3.11进户线穿墙时,应套装硬质绝缘管,电线在室外应做滴水弯,穿墙绝缘管应内高外低,露出 墙壁部分的两端不应小于10mm;滴水弯最低点距地面小于2m时进户线应加装绝缘护套。 9.3.12进户线与弱电线路必须分开进户

.1低压电力网中的电感性无功负荷应用电力电容器予以就地充分补偿,一般在最大负荷月的 功率因数应达到下列规定:

a)固定安装年运行时间在1500h以上,且功率大于4.0kW的异步电动机,应实行就地补偿,与电 动机同步投切; b)车间、工厂安装的异步电动机,如就地补偿有困难时可在动力配电室集中补偿。 10.1.4异步电动机群的集中补偿应采取防止功率因数角超前和产生自励过电压的措施

10.2.1单台电动机的补偿容量DB13/T 2975-2019 海洋牧场建设技术规范,应根据电动机的运行工况确定: a)机械负荷惯性小的(切断电源后,电动机转速缓慢下降的),补偿容量可按0.9倍电动机空载无 功功率配置,即:

Qcm=0.9/3Ula

Qcm=0.9/3Ula

10.3就地补偿装置应符合JB7115标准的规定

10.3就地补偿装置应符合JB7115标准的规定

10.3.1直接起动的电动机补偿电容器,可采用低压三相电容器直 接并于电动机的接线端子上,如图9所示。 10.3.2.星一三角起动的电动机的补偿电容器,可采用如图10的接 线方式。 10.3.3集中补偿电容器装置应符合JB7113规定,其接线原理示意 如图11。 10.3.4电容器开关容量应能断开电容器回路而不重燃和通过涌流 能力,其额定电流一般可按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3~1.5倍选取。 10.3.5为抑制开断时的过电压及合闸涌流,集中补偿的电容器宜 加装切合电阻,其阻值应按电容器组容抗的0.2~0.3倍选取。

图9三相电容器并联接线

图10星一三角起动电动机的补偿 电容器接线

Q一跌开式熔断器;KM1、KM2一接触器; R1一切合电阻;R2一放电电阻 注:1.关合:先合KM1JGJT208-2010 后锚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pdf,延时0.2ms~0.5ms 后合KM2。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