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1484-2022 汽车用超声波传感器总成.pdf

GB/T 41484-2022 汽车用超声波传感器总成.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0.6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353994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41484-2022 汽车用超声波传感器总成.pdf

0UT以工作模式B2,检查输出信号,并根据输出信号类型按照6.4.6进行探测精度

以工作模式B2,用声压测试仪测试DUT谐振中

以工作模式B2,用与DUT输出信号格式所对应

6.4.3探测范围试验

华能电厂济南分厂1#锅炉施工组织设计5.4.3.1探测距离试验

如图2所示,在平坦开阔的地面布置测 JT以工作模式B2进行试验 测试程序如下: i

如图2所示,在平坦开阔的地面布置测试网格并安装DUT,DUT以工作模式B2进行试验。 测试程序如下: a)标准测试杆沿Y轴以不大于0.3m/s速度由远及近向DUT靠近,当DUT输出第一个有效信 号时,在此位置打点记录,此时标准测试杆前沿与DUT之间的距离,即为最远探测距离Dx; b)继续移动标准测试杆向DUT靠近,当标准测试杆移动到与半圆弧交汇点时,如果此时DUT 输出有效信号,则在该轴线与半圆弧交汇点打“。”记录,若出现无效信号(无信号或出现间断信 号均为无效信号),打“×”记录,此时标准测试杆前沿与DUT之间的距离,即为最近探测距 离Dmin, 注:有效信号是指DUT接收并输出的所探测的障碍物的反射信号,输出信号可以是视觉或听觉信号

GB/T 41484—2022

6.4.3.2探测角度

6.4.3.2.1水平探测角度

图2探测范围测试环境参考布置图

按照图2布置测试环境并安装DUT,DUT以工作模式B2进行测试。 测试程序如下: a)标准测试杆分别沿Y轴以及左右的5°、10°、15°..直至覆盖所有角度射线与半圆弧的交汇 点,以不大于0.3m/s速度由远及近向DUT靠近; b 当DUT输出第一个有效信号时,在记录表上该交汇点打“。”记录。继续向DUT移动标准测 试杆,当标准测试杆移动到与半圆弧的交汇点时,若此时DUT输出信号为有效信号,则在交 汇点打“。”记录;若为无效信号,则打“×”记录; 查看探测范围覆盖记录,所有角度射线与半径0.4m、0.5m、0.6m、0.7m及0.8m的半圆弧5 个交汇点中有4个交汇点为有效信号,则该两条角度射线的夹角为传感器的水平角度α,

6.4.3.2.2垂直探测角度

格DUT沿Y轴旋转90°后固定,重复6.4.3.2.1试验,计算垂直角度B。

6.4.3.3多传感器系统探测范围

多传感器系统探测范围测试方法见附录A

按照5.3.4.1的要求对6.4.3.2.1测试制作的水平探测范围覆盖记录进行分区,并分别统计a区和b 区“。”和“×”的个数,分别计算a区和b区水平探测覆盖率。图3为(Ⅱ类)总成水平探测范围覆盖记录 示例。 计算方法:水平探测覆盖率=“”个数一(“。”个数十“×”个数)×100%

注:总成的探测距离为0.2m~1.5m,水平角度为110

6.4.4.2垂直探测覆盖率

图3(I类)总成水平探测范围覆盖记录示例图

若输出信号为距离信号,按照6.4.3.1布置测试环境并安装DUT,DUT以工作模式B2进行测试。 标准测试杆沿Y轴以不大于0.01m/s速度由远及近向传感器靠近,当标准测试杆移动Y轴到与半圆 弧交汇点时,记录DUT指示距离,直到所有交汇点距离测试完成。DUT指示距离与测试格的距离差 值即为传感器的精度。 若输出信号为听觉或视觉等信号,则标准测试杆需在每一个听觉或视觉提示信息所对应的探测区 域进行移动。

[6.4.7 启动时间

在平坦开阔场地按照图4布置测试环境,DUT以在车辆上的安装高度和角度在测试台架上固定

GB/T414842022

标准测试杆与DUT相距600mm, 切换至工作模式B2进行测试,双通道示波 器中DUT对外发送第一个信号和收发 之间的时间差为启动时间。

6.5.1环境试验布置

6.5.1.1有障碍物探测场景布置

6.5.1.1有障碍物探测场景布置

6.5.1.1.1一般场景布置

图4启动信号测试布置图

在正对DUT工作面中心法线0.3m~0.8m任意一处放置标准测试杆,检查是否能探测到标准测 试杆。

6.5.1.1.2特殊场景布置

按照图5将DUT固定在工 余的上、下、左、右和DUT安装面 均应牢固粘贴至少30mm厚吸音棉,DUT与超声波反射面的距离应在0.2m1m范围内。将工装和 DUT整体置于温度箱中并将DUT导线引出温箱外,以供测试使用。

注:图中为工装的推荐尺寸,可视温度箱大小调整;吸音

6.5.1.2无障碍物探测场景布置

图5环境耐候性试验工装参考图

按照图6将DUT工作面朝向吸音棉中间的凹槽内卡住,DUT工作面除吸音棉外不得有其他异 在试验过程中不能探测到任何障碍物。 注:吸音棉的材质和规格参数没有特殊要求。

GB/T41484—2022

6.5.2电气性能试验

6.5.2.1直流供电电压

无障碍物探测场景示意

按照6.5.1.1.1布置试验环境,DUT以工作模式B2进行试验,先将直流稳压电源电压调至UN,然 后逐渐将电压调至Usmin稳定10min,再逐渐将电压调至Usmx稳定10min,试验中和试验后进行功能状 态检查。

6.5.2.2静态休眠电流

DUT以工作模式B1,在供电线路上连接电流表进行试验。

按照6.5.1.1.1布置试验环境,DUT以工作模式B2进行试验,Us为12V的DUT按照 GB/T28046.2—2019中4.3.1.1.2的方法进行试验;U~为24V的DUT按照GB/T28046.2—2019中 4.3.2.2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中和试验后进行功能状态检查。

6.5.2.3.2室温条件下

按照在6.5.1.1.1布置试验环 B/T28046.2—2019中4.3.1.2.2的方法进行试验 行功能状态检查

6.5.2.4叠加交流电压

按照6.5.1.1.1布置试验环境,DUT以工作模式B2进行试验,按照GB/T28046.2一2019中4.4.2 严酷度1进行试验。试验中和试验后进行功能状态检查。

6.5.2.5供电电压缓降和缓升

按照6.5.1.1.1布置试验环境,DUT 作模式B2进行试验,按照GB/T28046.2—2019中4.5.2 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中和试验后进行功能状态检查。

6.5.2.6供电电压缓降和快升

按照6.5.1.1.1布置试验环境,DUT以工作模式B2进行试验。 试验程序如下: a)下降阶段,以(0.5士0.1)V/min的速率从Usmx降到oV; b)上升阶段,在0.5s时间内,电压从0V快速上升到Usmax。 试验中和试验后进行功能状态检查。

GB/T 41484—2022

6.5.2.7供电电压瞬态变化

6.5.2.7.1电压瞬时下降

按照6.5.1.1.1布置试验环境,DUT以工作模式B2,按照GB/T28046.2一2019中4.6.1.2的方法进 行试验。试验中和试验后进行功能状态检查。

按照6.5.1.1.1布置试验环境,DUT以工作模式B2,按照GB/T28046.2一2019中4.6.2.2的方法进 行试验。试验中和试验后进行功能状态检查,

6.5.2.7.3启动特性

6.5.2.7.4抛负载

按照6.5.1.1.1布置试验环境,DUT以工作模式B2,按照GB/T28046.2一2019中4.6.4.2的方法进 行试验。试验中和试验后进行功能状态检查。

6.5.2.8反向电压

6.5.2.9.1单线开路

按照6.5.1.1.1布置试验环境,DUT以工作模式B2,按照GB/T28046.2—2019中4.9.1.2的方法进 行试验。试验后进行功能状态检查。

6.5.2.9.2多线开路

按照6.5.1.1.1布置试验环境,DUT以工作模式B2,按照GB/T28046.2一2019中4.9.2.2的方法进 行试验。试验后进行功能状态检查。

6.5.2.10短路保护

按照6.5.1.1.1布置试验环境,DUT以工作模式B2,按照GB/T28046.2一2019中4.10.2.1的方法 进行试验。试验后进行功能状态检查。

6.5.2.11绝缘电阻

6.5.2.12参考接地和供电电压偏移

按照6.5.1.1.1布置试验环境,DUT以工作模式B2,按照GB/T28046.2—2019中4.8.2的方法进 行试验。试验中和试验后进行功能状态检查。

6.5.3电磁兼容试验

6.5.3.1.1电子模块不通电

GB/T414842022

6.5.3.1.2电子模块通电

按照6.5.1.1.1布置试验环境,DUT以工作模式B2,按照GB/T19951一2019附录C中表 C.2、表C.3的类别1试验严醋等级不低于L3的试验电压要求和第8章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 验后进行功能状态检查。

6.5.3.2对由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抗

6.5.3.2.1沿电源线的电瞬态传导抗扰

按照6.5.1.1.1和6.5.1.2 GB/T21437.2—2021表4 试验等级和脉冲1、2a、2b、3a、3b的 验后进行功能状态检查。

6.5.3.2.2除电源线外的导线通过容性耦合的电瞬态抗扰

6.5.3.3对电磁辐射的抗扰

按照6.5.1.1.1和6.5.1.2布置试验环境,DUT以工作模式B2,按照GB34660一2017中4.7的 室法、大电流注人法的抗扰试验强度和5.7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中和试验后进行功能状态检查 24中

6.5.3.4无线电骚扰特性

6.5.3.4.1传导发射

6.5.3.4.2辐射发射

6.5.4机械性能试验

6.5.4.1机械振动

按照6.5.1.1.1布置试验环境 28046.32011中4.1.2.4. 1.2.7.2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中进行余振 状态检查,试验后进行功能状态检查,

6.5.4.2机械冲击

按服6.5.1.1.1 GB/T28046.3—2011中4.2.2.2的方 试验。试验中进行余振和功能状态检查,试验后进行功能状态检查

6.5.4.3自由跌落

按照6.5.1.1.1布置试验环境,DUT以工作模式A1,按照GB/T28046.3一2011中4.3.2的方法进

GB/T41484—2022

GB/T 414842022

险。试验中进行余振和功能状态检查,试验后进

6.5.4.4碎石冲击

6.5.4.5线束拉脱力

DUT以工作模式A2,用拉力计分别沿线 施加产品设计文件规定的轴向拉力进行试验。试验用 6.5.1.1.1布置试验环境,DUT以工作模式B2进行功能状态检查,

6.5.5防尘防水试验

DUT以工作模式A2,接照GB/T30038 中8.3.3.2的方法进行防尘试验。试验后,按照

6.5.6环境耐候性试验

6.5.6.1低温试验

6.5.6.1.1低温购存

按照6.5.1.1.2布置试验环境,DUT以表4的贮存温度下限和工作模式A1,按照GB/T28046.4 中5.1.1.1.2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后静置2h恢复常温,DUT以工作模式B2进行功能状

6.5.6.1.2低温工作

6.5.6.2高温试验

6.5.6.2.1高温贮存

按照6.5.1.1.2布置试验环境,DUT以表4的贮存温度上限和工作模式A1,按照GB/T28046.4 中5.1.2.1.2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后静置2h恢复常温,DUT以工作模式B2进行功能状态检

6.5.6.2.2高温工作

GB/T414842022

6.5.6.3温度梯度

6.5.6.4温度循环

6.5.6.4.1规定变化率的温度循环

按照6.5.1.1.2布置试验环境,DUT在Tmin~Tmx范围以工作模式B2,按照GB/T28046.4 5.3.1.2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中和试验后静置2h恢复常温后,进行功能状态检查。

6.5.6.4.2规定转换时间的温度快速变化

6.5.6.5.1湿热循环

按照6.5.1.1.2布值1 B/128046.42011申5.6.2.2的方法进 行试验。试验中和试验后静

6.5.6.5.2温度/湿度组合循环

三模式B2,按照GB/T28046.4—2011中5.6.2.3的方法进 行试验,试验中和试验后静置2h恢复常温后,进行功能状态检查。

6.5.6.5.3稳态湿热

按照6.5.1.1.2布置试验环境,DUT以工作模式A2,按照GB/T28046.4一2011中5.7.2的方法进 行试验。在试验最后1h以工作模式B2进行输出信号检查;试验后静置2h恢复常温,以工作模式B2 进行功能状态检查。

DUT以工作模式B2,按照GB/T28046 2011中5.4.2.1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后静置2h恢 复常温,按照6.5.1.1.1布置试验环境,进行功能状态检查。

6.5.8耐盐雾腐蚀试验

DUT以工作模式A2,按照GB/T28046.4一2011中5.5.1.2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后按照6.2.1检 查,按照6.5.1.1.1布置试验环境,DUT以工作模式B2进行功能状态检查。

6.5.8.2渗漏和功能

DUT以工作模式B2,按照GB/T28046.4一2011中5.5.2.2的方法进行试验。按照6.5.1.1.1布置

GB/T 414842022

试验环境,试验后进行功能状态检查

6.5.9太阳光辐射试验

安装在乘客舱内部的总成或单元,DUT以工作模式A1,按照GB/T28046.5一2013中表1安装位 置代码[B]选择试剂和暴露条件以及表2的湿润方法和4.8的程序进行试验。试验后按照6.5.1.1.1布 置试验环境,DUT以工作模式B2进行功能状态检查。 安装在车辆外部的总成或单元,DUT以工作模式A1,按照GB/T28046.5一2013中表1安装位置 代码[D]选择试剂和暴露条件以及表2的湿润方法和4.8的程序进行试验。试验后按照6.5.1.1.1布置 试验环境,DUT以工作模式B2进行功能状态检查

耐久性试验见附录B,耐久性计算模型见附录C

总成的出广检验项目至少应包括外观和结构、余振和探测范围内任意一个距离探测精度检查。

7.2.1型式试验的抽样和分组

型式试验应从出厂检验合格产品中按照GB/T2828.1规定的一次抽样方案进行抽取。先按出厂 检验的项目进行复检,复检合格后的样品数量为每组6件共计8组,每件样品应编上样品编号和分组 编号。 DUT按分组依次进行以下试验: a)第1组:性能试验、耐盐雾试验(3件DUT腐蚀试验,3件DUT渗漏和功能试验); b) 第2组:电气性能试验、线束拔脱力试验、化学负荷试验; c) 第3组:温度试验、湿热试验; 第4组:自由跌落试验、机械冲击试验; e) 第5组:振动试验、碎石冲击试验; f) 第6组:防尘防水试验(3件DUT防尘试验,3件DUT防水试验)、冰水冲击试验; 第7组:电磁兼容试验(3件DUT)、太阳光辐射试验(3件DUT); h)第8组:耐久性试验

总成的型式试验项目应全部符合规定的要求。如有一项不合格,可重新抽取加倍数量的样品就 合格项目进行复捡,如仍有不合格时,则该批样品判为不合格。但对耐久性试验不合格时不应重新 直接判为不合格。如有超过一项不合格,则该批样品直接判为不合格。

A.1.1多传感器组成的系统

GB/T41484—2022

附录A (资料性) 多传感器系统水平探测范围测试方法

表1中某些应用场景的功能通常由多传感器组成系统来实现。本附录以四个传感器组成的倒车辅 助系统为例。

测试设备见表A.1。

A.1.3距离输出信号

距离输出信号由控制模块或收发装置发出,可以是听觉指示或视觉指示。距离输出信号的听 模式示例见表A.2。

表A.2听觉指示模式示例

GB/T 414842022

A.2.1车身后方探测范图

如图A.1所示,双点划线包络的范围为探测范围,其中: a)后保险杠至0.2m线区域为探测盲区; b)与车身等宽度且距离后保险杠0.2m~1.0m范围内(图A.1斜划线区域),推荐覆盖率 ≥90%; c) 探测最远距离1.5m处的可探测宽度推荐值为不小于2/3车宽(车宽不大于1.8m的车辆在 1.5m线处的探测宽度推荐值为不小于1.2m); d) 车身外两侧探测覆盖范围应不超过0.3m。

A.2.2后围左右两边角探测覆盖范围

图A.1车身后方探测范围示意图

按照A.4.2进行测试,后围左右两角探测范围分别为7个0.1m×0.1m的方格组,方格组的对称 轴线以车身轮廓构成的矩形边角的45°线与车身后保险杠的交点为原点,并以侧围平行线为基线向外 旋转30°距DUT为0.2m。探测覆盖范围如图A.2所示。

图A.2后围左右两边角探测覆盖范围示意图

如图A,3所示,将DUT安装在测试车辆的后保险杠上,DUT安装的空间位置与实车的三维数据 致。

按照图A.3的布置,DUT以工作模式B2进行测试,测试程序如下

图A.3测试装置布置图

b) 标准测试杆由最远探测距离向保险杠方向以小于0.03m/s速度移动,并依次将所有的方格测 试完成; C 在进行A.4.1b)测试的同时依据输出信号的不同提示绘制包络图,声音指示的符号见表A.2, 探测范围包络图示例见图A.5。

图A.4标准测试杆置于方格正中示意图

图A.5某案例探测范围包络图示例

A.4.2后围左右两边角探测覆盖范围测试

GB/T414842022

按照图A.4放置标准测试杆,DUT以工作模式B2进行测试,测试程序如下: a)按照图A.2将标准测试杆置于一侧7方格远端的方格正中; b)标准测试杆由远向保险杠方向以小于~0:03"m/s速度移动,并依次将所有的方格测试完成; c)重复以上对另一侧的7方格进行测试; d)在进行A.4.2b)、A.4.2c)测试的同时依据输出信号的不同提示绘制包络图

按照图A.4放置标准测试杆,DUT以工作模式B2进行测试,测试程序如下: a)按照图A.2将标准测试杆置于一侧7方格远端的方格正中; b)标准测试杆由远向保险杠方向以小于~0:03"m/s速度移动,并依次将所有的方格测试完成; c)重复以上对另一侧的7方格进行测试; d)在进行A.4.2b)、A.4.2c)测试的同时依据输出信号的不同提示绘制包络图

47h和工作模式A2运行1h为一个周期进行试验,试验持续时间为1407h。在试验中进行功能状态 持续监控和定期巡检。试验结束后静置2h,以工作模式B2进行功能状态检查。 安装其他位置的DUT,按照6.5.1.1.2布置试验环境,在Tmx以工作模式B2运行47h和工作模式 A2运行1h为一个周期进行试验,试验持续时间为1200h。在试验中进行功能状态持续监控和定期 巡检。试验结束后静置2h,以工作模式B2进行功能状态检查。 注:持续试验时间按附录C中Arrhenius模型计算,

温度交变耐久性试验方

GB/T41484—2022

图B.1试验温度曲线

GB/T 414842022

C.1总成在汽车上安装位置的典型温度模型

C.1.1总成在汽车安装位置的平均温升

总成在汽车上不同安装位置的平均温升如表C.1所示。

总成在汽车上不同安装位置的平均温升如表C.1所示。

表C.1不同安装位置的温度模型和平均温升

C.1.2总成在不同温区的占比

安装位置温度模型1见表C.2,安装位置温度模型

表C.2安装位置温度模

表C.3安装位置温度模型2

C.2高温耐久性试验Arrhenius计算模型

为了计算高温耐久寿命试验的持续时间,应按照系统的应用条件某科研图书楼施工组织设计,并结合温度占比计算汽车在当 下的工作小时T进行考虑,安装位置温度集中模型见表C.4。

GB/T41484—2022

表C.4安装位置温度集中模型

对于T.1,",T.n的各个温度,按公式(C.1)计算模型的加速度系数AT.1,",AT.:

220KV变电站施工组织设计_secretAcM =(ATta/AT)9

GB/T41484—2022

N test N eyele /A cM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