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2431-2021 抽水蓄能电站过渡过程试验技术导则.pdf

DL/T 2431-2021 抽水蓄能电站过渡过程试验技术导则.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L/T 5119-2021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7.5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375753
下载资源

DL/T 5119-2021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L/T 2431-2021 抽水蓄能电站过渡过程试验技术导则.pdf

ICS 27.140 CCSP59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校

220千伏犀牛输变电工程配套220千伏送电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L/T 24312021

DL/T24312021

油水蓄能电站过渡过程试验技术导则

DL/T24312021

DL/T24312021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章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抽水蓄能技术经济研究院、水 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上海福伊特水电设备有限公司、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东方电气集团东 方电机有限公司、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 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 电科学研究院、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莱芜供电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飞、邓磊、郑凯、何万成、戴康俊、王宪平、宫让勤、王伦其、倪晋兵、 刘殿海、秦俊、章亮、陈泓宇、宋湘辉、邹志伟、乔木、马帅、任绍成、易忠有、伍志军、李成军、 王青华。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 条一号,100761)。

抽水蓄能电站过渡过程试验技术导贝

本文件规定了抽水蓄能电站可逆式机组水力过渡过程试验的一般要求,试验项目,试验步骤,数 据记录、分析与报告等。 本文件适用于抽水蓄能电站可逆式机组水力过渡过程试验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32584水力发电厂和蓄能泵站机组机械振动的评定 DL/T1818可逆式水泵水轮机调节系统试验规程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水力参数hydraulicparameters 水力单元中压力和流量等水的物理参数,压力包括最大压力、最小压力、压力脉动、平均压力等 参数,流量包括最大流量、最小流量、平均流量等参数。 3.2 振动参数vibrationparameters 在水力、机械或电气等单一或复合激振源作用下,机组振动的物理过程描述,包括振动峰峰值、 振动有效值、频谱等。 3.3 运行参数operatingparameters 表征机组运行状态的参数,包括上游(上水库)水位、下游(下水库)水位、工作水头、过机流 量、导叶开度/接力器行程、有功功率、机组转速、进水阀开度和电机出口断路器状态等。 3.4 水力干扰hydraulicdisturbance 同一水力单元中部分机组运行参数(3.3)变化导致其他机组运行参数发生变化的水力过渡过程。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32584水力发电厂和蓄能泵站机组机械振动的评定 DL/T1818可逆式水泵水轮机调节系统试验规程

4.1机组符合下列情况时宜做水力过渡过程试

a)新机组投入商业运行前; b)机组重要转动部件更换、改造、修复后; c)机组固定过流部件更换、改造、修复后; d)调速系统(主配压阀、事故配压阀、分段关闭装置、过速装置等)大修或技术改造后; e)其他必要情况,例如当前机组水头、输出功率等与原设计参数发生变化时。

4.2机组水力过渡过程试验时应满足以下条件:

b)调速及励磁系统负荷试验已完成; c) 根据DL/T1818的规定完成导叶关闭规律校核,满足设计要求; 机组过速试验已完成: e): 进水阀与调速系统事故停机、紧急事故停机回路正常; f) 机组机械保护与电气保护全部投入: g) 机组消防系统工作正常: h)机组检修排水、电站渗漏排水系统工作正常; i)厂用电源可靠,供电正常; j王 现场工作照明和事故照明无异常、各紧急疏散逃生通道畅通; k) 机组振动、摆度在GB/T32584规定的A区范围内; 1)试验仪器应经过国家计量检验机构检定或校准合格,并在有效使用期限内; m)试验传感器应符合附录A要求; n)测点布置可参照附录B,各试验项目下的测点可参照附录C。 机组水力过渡过程试验前应完成以下准备工作: a)应编制完成试验方案,试验方案可参照附录D; b)确定压力传感器安装高程及相对基准; c)各测量记录仪器已完成安装,与数据采样设备连接调试已完成。 数据获取宜采用数字化仪表以及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

5.1单机甩负荷试验,宜在运行水头范围内机组额定 行,检修机组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试验功率点。 5.2单机水泵断电试验。 5.3同一水力单元机组发电工况甩负荷水力干扰试验。 5.4同一水力单元机组抽水工况断电水力干扰试验。 5.5同一水力单元机组发电工况同时甩负荷试验。每台甩负荷机组负荷点宜包含额定有功功率的50% 和100%。 5.6同一水力单元机组抽水工况同时断电试验。

6.1.1可采用模拟电气保护动作方式或直接跳发电机出口断路器方式实现甩负荷。 6.1.2甩负荷试验应按负荷逐级增加的方向进行;每一负荷点应记录试验数据,并对试验数据的有效 性进行分析评估。 6.1.3甩完当前负荷点后,试验成果应与同等边界条件下机组水力过渡过程计算成果对比分析,当水 力参数、运行参数计算值与实测值偏差较大时应停止下阶段试验并分析原因。 6.1.4应根据当前甩负荷试验成果评估下阶段甩负荷试验,评估结果为安全后方可进行下阶段甩负荷 试验。 6.1.5当前甩负荷试验前应在前一负荷点稳定运行并确认振动参数与前一负荷点无明显变化后,方可 增加负荷

6.1.6试验完成后应评估试验数据的有效性。

6.2单机水泵断电试验

6.2.1可采用模拟电气保护动作方式或直接跳电动机出口断路器方式实现水泵断电。 6.2.2试验完成后应评估试验数据的有效性,试验成果应与同等边界条件下机组水力过渡过程计算成 果对比分析。

6.3同一水力单元机组发电工况水力干扰试验

《力单元机组发电工况水

甩贝何十 包含额定有功功率的50%和100%,被于扰机组应带客 扰动机组应在同一水力单元 水头稳定时热行用负荷操作

6.4同一水力单元机组抽水工况水力干扰试验

6.5同一水力单元机组发电工况同时甩负荷试

6.5.2试验机组台数应逐台增加。 6.5.3当前同时甩负荷完成后,试验成果应与同等边界条件下机组水力过渡过程计算成果对比分析, 当水力参数、运行参数计算值与实测值偏差较大时应停止下阶段试验并分析原因。 6.5.4应根据当前同时甩负荷试验成果评估下阶段同时甩负荷试验,评估结果为安全后方可进行下阶 段同时甩负荷试验。 6.5.5当前带负荷过程中应在前一负荷点稳定运行并确认振动参数与前一负荷点无明显变化后,方可 启动另一参与试验机组,

6.6同一水力单元机组抽水工况同时断电试验

6.6.1参与试验机组应采取电动机出口侧断路器同时断开的可靠措施。 6.6.2 试验机组台数应逐台增加。 6.6.3当前同时水泵断电完成后,应与同等边界条件下机组水力过渡过程计算成果对比分析,当水力 参数、运行参数计算值与实测值偏差较大时应停止下阶段试验并分析原因。 6.6.4应根据当前同时水泵断电实测成果评估下阶段同时水泵断电试验,评估结果为安全后方可进行 下阶段同时水泵断电试验。 6.6.5当前抽水过程中应在前一抽水工况稳定运行并确认振动参数与前一抽水工况无明显变化后,方 可启动另一参与试验机组

机组水力过渡过程试验完成后应对机组及其辅助设备等进行检查: a)发电电动机检查项目参见附录E中E.1; b)水泵水轮机检查项目参见附录E中E.2; c)调速系统检查项目参见附录E中E.3

GB/T 51366-2019标准下载7数据记录、分析与报告

7.1.1数据记录中应保存不少于10个旋转周期或等效时长的稳定运行工况数据,记录结束时应至少包 含半个上游调压井与下游调压井波动周期数据。 7.1.2数据采样频率不应低于活动导叶数、转轮叶片数与额定转速频率的乘积。 7.1.3数据采集时应采用抗混叠滤波器。 7.1.4试验时应记录环境温度和水温。 7.1.5试验工况记录可参照附录F。 7.1.6 6压力、转速、有功功率等参数极值宜直接读取,若采取滤波设置,应在报告中说明滤波器参数。 7.1.7试验关键参数记录表可参照附录G。 7.2压力脉动峰峰值、振动峰峰值可参照附录H算例。 7.3对水力过渡过程试验数据进行频谱分析时,应采用窗口傅里叶变换。 7.4采用窗口傅里叶变换分析时,窗口长度、步长应满足附录H中H.3和H.4的要求,宜采用汉宁 窗、高斯窗等具有低频特性的窗函数。 7.5试验报告应包括试验单位、试验人员、试验概况、试验对象、试验设备、试验过程、试验结果与 评价、结论与意见等内容,可参照附录I。

附录B (资料性) 测点位置与要求 B.1电站与机组设计阶段应提出下列要求: a)高低压测量断面压力、压力脉动测点位置及测试方法: b)压力测头数量及其与仪器仪表连接方式; c)压力传感器安装位置处引水管路物理条件: d)功率仪器仪表安装条件; e)振动测点位置及其反映的机组振动情况。 8.2过渡过程试验测点分布应参照图B.1。

图B.1压力与振动测点分布图

机组通流部件压力脉动测点宜与GB/T15613规定的模型试验测点一致北京超级数据处理中心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机组压力测点宜采用多点

均压措施。水力参数测点宜包括下列测点: a)测点P1,位于主进水阀上游侧,当测量主进水阀前压力脉动时,应独立于主进水阀前压力测 点;当测量主进水阀前压力时,宜采用环管将4个或多个测点均压后测量。 b)测点P2,位于蜗壳进口测压断面,当测量蜗壳进口压力脉动时,应独立于水头差压测点;当 测量蜗壳进口压力时,宜采用4个或多个测点均压后测量。 c) 测点P3,位于蜗壳末端。 d) 测点P4,位于固定导叶间。 e) 测点P5,位于活动导叶与转轮叶片之间,水轮机工况额定导叶开度时,导叶出水边内切圆直 径与转轮上冠外径之间的1/2处。 f) 测点P6,位于上止漏环外侧, g) 测点P7,位于下止漏环与基础环间。 h) 测点P8,位于上止漏环内侧。 i 测点P9,位于转轮下方0.3D2~1.0D2(D2为转轮下环与叶片连接处出水边直径),当测量尾水 锥管进口压力脉动时,应独立于尾水锥管进口压力测点;当测量尾水锥管进口压力时,宜采用 环管将4个或多个测点均压后测量。 j)测点P10,位于尾水锥管1.0D2。 k)测点P11,位于尾水肘管十Y方向。 1)测点P12,位于尾水肘管一Y方向。 m)测点P13,位于尾水管出口测量断面,当测量尾水管出口压力脉动时,应独立于水头差压测 点;当测量尾水管出口压力时,宜采用环管将4个或多个测点均压后测量。 n)除上述测点外,宜采用数据记录装置测录调压井水位压力波动情况。 B.4振动参数测点宜包括下列测点: a)V1:上机架同一位置处径向与轴向振动; b)V2:下机架同一位置处径向与轴向振动 c)V3:定子基座轴向振动与高度2/3位置处的径向振动; d)V4:顶盖同一位置处径向与轴向振动; e)R1R3:导轴承位置处相互垂直方向的主轴径向摆度; f)R4:主轴轴向位移。 B.5机组运行参数测点应包括下列测点: a)上、下游水位; b)有功功率; c)导叶开度/接力器行程; d)机组转速; e)工作水头/扬程; f)断路器状态、主进水阀开度等其他有关试验参数。 B.6机组水力过渡过程试验其他测点分布应符合GB/T17189的规定。 B.7测量压力脉动的传感器宜采用传感器测头与流道内壁齐平的安装方式;当设置测孔测量压力脉动 时,测压孔应为圆柱形,孔径应为3mm6mm,测压孔内应光顺,表面粗糙度宜小于Ra12.5,测压 孔长度L与直径d应满足1.5d≤L≤6d;条件不具备时可采用具有足够刚度的短管引出,管路应采取消 除连接管共振的可靠固定措施,短管应设置排气阀:不应采用软管测量压力脉动。 3.8测量压力时,测压孔、测压管及连接管应安装正确,并保持通畅;引水管路应可靠固定并保证足 够的刚度;引水管路一阶特征频率应大于数据采集系统采样频率的10倍;当采用集流管时,每个测压 管路宜单独设置阀门,连接测压孔与集流管的管径应至少为测压孔直径的2倍,集流管直径应至少为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