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L/T 2273-2021 联合循环电站燃气轮机技术监督规程.pdfICS27.040 CCSK56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
DL/T2273—202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电力行业联合循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DL/TC41)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 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宇博、郭俊文、马剑民、马晋辉、张文毅、王洋、周建东、章恂、马绪胜、 王野、陈贤、肖俊峰、唐文书、赵风臣。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 条一号,100761)。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电力行业联合循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DL/TC41)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 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宇博、郭俊文、马剑民、马晋辉、张文毅、王洋、周建东、章恂、马绪胜、 王野、陈贤、肖俊峰、唐文书、赵风臣。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 条一号126.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与管渠通用安全技术交底,100761)。
DL/T 2273—2021
联合循环电站燃气轮机技术监督规程
GB/T1513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燃气轮机技术监督technicalsupervisionforgasturbine 在联合循环电站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行全过程中,依据国家、行业有关标准、规程和反事故措施, 采取先进的测试手段及管理方法,对燃气轮机本体及辅助系统的健康水平及与安全、质量、环保、经 济运行有关的重要参数、性能、指标进行监督、检查、调整、检测、评价,以确保其安全、优质、经 济运行。
燃气轮机排气温度分散度exhaustgastemperaturespread;EGTspread 透平排气口截面上的排气温度偏差,用来间接判断高温部件的运行状态 度指的是透平排气口截面上的排气温度。
截面上的排气温度偏差, 用来间接判断高温部件的运行状态。其中,燃气轮机排气温 气口截面上的排气温度。
DL/T2273 202
录和试验报告。 2)根据试验结果提出运行优化调整的建议,协助制定设备治理方案。 f)运行阶段: 1)审核运行规程、定期工作项目、反事故技术措施、防火防爆制度措施、节能优化运行 措施。 2)监督燃气轮机设备的运行、事故和缺陷情况以及反事故措施的执行情况,查阅运行定期分 析(含主要参数)、振动台账、燃烧调整试验报告、异常分析和事故分析报告,发现异常 时提出监督建议。 3)检查运行定期试验、轮换、操作的执行情况,对不符合项提出技术处理意见。 4)参与设备故障、事故调查和原因分析,完善反事故措施。 5)检查运行维护期间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实情况。 g)检修、维护阶段: 1)审核检修维护规程,检查解体检查报告、检修节点验收资料、检修总结、设备台账。 2)审核检修计划和项目,对检修项目及方案提出监督建议。 3)监督检修过程质量控制和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4)监督定期日常维护工作项目的合理性及执行情况。 5)审核技术改造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改造方案。
燃气轮机设备选型及系统配置应根据总装机容量、场地情况、承担负荷性质、投资等因素,参照 DL/T5174并经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后确定。
燃气轮机设备的技术要求应符合GB/T14099、GB/T14099.3~GB/T14099.5、GB/T14099.7~GB/T 14099.9、GB/T15736、JB/T9589、JB9590的规定。
5.3.1.1燃气轮机选型应依据当地环境、燃料特性、负荷性质、环保要求等条件。对燃料特性 地燃料成分可能的变化幅度。当有供热/供冷负荷需求时,燃气轮机组的选择和系统设置应与 冷热电多联产相适应或做预留设计。
1.1燃气轮机选型应依据当地环境、燃料特性、负荷性质、环保要求等条件。对燃料特性应考虑当 料成分可能的变化幅度。当有供热/供冷负荷需求时,燃气轮机组的选择和系统设置应与热电联产 电多联产相适应或做预留设计。 1.2燃气轮机设备及系统的设计应符合GB/T14099.3的规定,主机性能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明确燃气轮机主机的性能保证条件以及燃气轮机在设计预定运行条件下的主要热力性能参数及 其由于老化而产生的性能下降程度,如年平均气象参数条件下燃气轮机的额定功率、气耗率、 热效率或热耗率、排气流量、排气压力、排气温度,月最高平均气象参数下燃气轮机保证的连 续功率,月最低平均气象参数下燃气轮机保证的连续功率。 b)燃气轮机主机的环保性能应符合环保排放要求,包括噪声、排放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 等)及可能的热排放,并适当考虑裕量或为新技术应用预留空间。 c)承担变动负荷(调峰)的机组,应综合考虑部分负荷下的性能和热通道部件的寿命。 d)包括自动发电控制(AGC)、自动电压控制(AVC)、一次调频等在内的性能应满足当地电力 调度部门和负荷快速反应的要求。
5.3.1.3压气机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5.3.1.3压机的设计应满定以下安求: a)有防止喘振的措施和足够的喘振裕量。 b)有防止压气机通流部件腐蚀的措施。 5.3.1.4燃烧系统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a)具有较宽范围的燃料适应性。 b)配备低NO燃烧器,保证在规定运行条件下满足排放要求。 c)燃烧方式由扩散火焰燃烧向预混火焰燃烧切换的负荷尽可能低。 d)燃烧室壳体结构设计能保证燃料喷嘴在燃烧室内正确对中。安装在燃气通道内的燃料喷嘴组件 应适当地锁定。 e)配备监视燃烧稳定性的装置,并具备余、报警和保护功能。 5.3.1.5透平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a)透平定子和转子叶片应避开与任何激励频率产生谐振。 b)透平气缸、转子和定子叶片能承受在最高设计透平进口温度时,因不利燃烧条件引起的最大不 均匀温度分布。气缸和叶片能承受与重复启停、加载和快速负荷变化有关的热冲击。 c)设置排气温度测量装置,能及时识别排气温度的不均匀程度。 5.3.1.6气缸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a)所有的承压部件设计应考虑可能的压力和温度同时发生的最恶劣条件。 b)气缸结合面能保证气缸整个寿命期内保持最少的泄漏量。 c)气缸、支承和膨胀节能防止由于温度、负荷或管道应力所产生的有害变形。 d)气缸和管道结构设计有内窥孔或检查孔。 e)有隔热和隔声设施,能避免被润滑油渗入。 5.3.1.7转子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a)能保证在运行温度下短时间内可靠地承受瞬时飞升转速,直到透平遮断转速整定值。 b)考虑在规定的服务期内正常启动/停机、负荷变化和跳闸甩负荷的影响,其寿命损耗小于转子 设计寿命的75%。 c)保证在每个扭转特征频率和任何可能的扭转激振频率之间至少保持10%的间隔范围;进行由 发电机短路和误同步引起的激振响应计算,扭振应力响应在安全限值内。 d)在燃气轮机所有稳态运行条件下,轴向推力应固定在一个方向,并应被可调节的轴向推力轴承 吸收。推力轴承应能在任何工况下保持转子的轴向窜动量在允许范围之内。 e)转子每个轴承的轴瓦上设置高灵敏度测温元件。 f)设计可靠的轴封结构。 g)采取防止轴电流损坏轴承的措施。
DL/T 22732021
c)透平一排气压力、排气温度、内窥孔; d)轴系一—振动传感器、转速传感器、轴向位移传感器、轴承温度(瓦温)。 5.3.1.11燃气轮发电机组厂房设计时: a)在环境条件差、严寒地区,对设备噪声有特殊要求时,燃气轮机采用外置式燃烧器,或单轴配 置的大容量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和供热机组,宜采用室内布置。当燃气轮机室外布置时,其辅助 设备应根据环境条件和设备本身要求设置必要的防雨、伴热或加热设施。 b)燃气轮发电机组的基础,应与周围基础分开或采取必要的隔振措施。 c)燃气轮发电机组厂房内应留有必要的检修起吊空间、安放场地和运输通道,应设置满足起吊要 求的起重设备,并满足燃气轮机揭缸、转子吊出检修的需要。当采取底层低位布置时,应考虑 发电机抽转子时的横向平移或整台吊出的检修设施和场地。 5.3.1.12应按GB/T14099.7的规定提供有关供货范围的技术资料、图纸。
5.3.2燃气轮机辅助系统
5.3.2.1进气系统
a)过滤器两端最大总压降一般不应高于1kPa,且应设置过滤器两端压差或进气系统总压差报警 和停机遮断保护装置。 b)根据厂址当地环境条件合理选择动态(带反冲清吹装置)或静态过滤器,对清洗频率较频繁的 机组宜设置灰尘收集系统。 c)过滤器级数选择时,不应将外物拦截网(防鸟、防柳絮)和防风雨百叶窗视为过滤级;用于海 洋环境时,应将高效除雾器作为第一级过滤级。 d)在燃气轮机正常运行时,多级过滤器的前置过滤器应允许进行维修和清洗。 5.3.2.1.2进气系统的降噪设计应满足环保要求。若设置消声装置,则应对消声器采取避免其内衬和填 料被带入气流的措施,如隔板结构。 5.3.2.1.3进气道应采取有效的防腐蚀措施。 5.3.2.1.4安装在干燥和高温地区的燃气轮机,可设置进口空气冷却装置。 5.3.2.1.5若有防冰需要,则应配置进气防冰系统,控制系统应能对结冰发出警报并能自动投入防冰系统。 5.3.2.1.6在进气系统最后一道过滤器下游的风道内不应使用可能被卷走的紧固件,或采取防松措施。 5.3.2.1.7进气系统进气口的位置选择应考虑可能影响进气湿度、温度、洁净度的因素,如水塔、疏水 箱、热源等。进气口高于地面或距离任何邻近的大块平面(如屋顶)不宜小于5m。 5.3.2.1.8进气系统应配备气密的膨胀节,并适应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管道、燃气轮机的相对运动。
5.3.2.2排气系统
5.3.2.2.1排气系统应能承受最恶劣条件下的最大工作背压和温度,并使燃气轮机排出的旋转气流圆周 速度减至最小。 5.3.2.2.2排气道的设计应使气流的阻力最小,并能避免在各种工作条件下产生变形、振动。排气道应 采用内保温,并采取阻隔低频噪声外传的措施。 5.3.2.2.3排气膨胀节应能吸收最恶劣工作条件下高温排气引起的热膨胀。 5.3.2.2.4排气系统使用的材料和防护涂层应在其运行温度下具有防腐功能。
5.3.2.3润滑油系统
3.1润滑油系统应能向燃气轮机的轴承、传动装置提供数量充足、温度与压力适当、清洁的润 其设计应符合GB/T15736的规定。
5.3.2.3.2润滑油泵的配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a)润滑油泵不应少于三台,并采用两种或以上的独立动力源。 b)辅助(或备用)润滑油泵能在润滑油系统压力低于设定值时自动投入工作,使油系统建立并维 持必要的油压。 c)应急润滑油泵能保证在主、辅助(或备用)润滑油泵发生故障,或失去交流电源,或当润滑油 系统压力低于设定值时自动投入,在一定时间内维持系统必要的压力和流量。 d)应急润滑油泵采用直流电源驱动,其容量应满足安全停机时系统所需要的压力和流量。 5.3.2.3.3润滑油系统过滤器的配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a)采用带有切换功能的全流量双联润滑油过滤器,并设置于润滑油母管的初端。 b)采用激光打孔滤网,并有防止滤网堵塞和破损的措施。 c)设置过滤器进出口压差监视装置并具备报警功能。 5.3.2.3.4润滑油系统应设计净化再生功能,如配置移动式在线油净化装置及其接口。 5.3.2.3.5润滑油管道的设计应考虑安装油冲洗滤网接口的位置。 5.3.2.3.6各润滑油泵出口应设置防止润滑油回流的止回阀。 5.3.2.3.7冷油器的配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a)冷油器可采用水或空气作为冷却介质。 b)应设置双联冷油器。每台冷油器的冷却能力应满足机组各种工况下的换热要求。 c)润滑冷油器切换阀应有防止阀芯脱落的措施。 5.3.2.3.8润滑油系统应配置包括供/回油压力、供/回油温度、油箱油位、油箱负压等在内的测点及相 关控制和保护装置。应设置主油箱油位低跳机保护,并采取测量可靠、稳定性好的液位测量方法和信 号三取二的方式,保护动作值应考虑机组跳闸后的情走时间。
RB∕T 103-2013 能源管理体系 钢铁企业认证要求.pdf5.3.2.4液压油系统
5.3.2.4.1液压油系统实现停机的信号不应少于控制系统发出的正常停机信号、保护系统发出的事故停 机信号、手动紧急停机信号三种。 5.3.2.4.2应提出液压油系统电磁阀和电液伺服阀的质量要求,在液压油进入伺服阀的管路上应安装专 门的过滤器。 5.3.2.4.3主液压油泵宜采用柱塞泵。辅助液压油泵与主液压油泵应能够互相备用,且实现自动控制, 在需要时自动投入或退出。 5.3.2.4.4液压油系统应设置带有切换功能的全流量过滤器,并配备过滤器进出口压差显示和报警装置。 5.3.2.4.5液压油系统应设计有净化再生功能。 5.3.2.4.6液压油系统应设置供油压力、蓄能器压力、过滤器压差等测点及相关控制和保护装置。 5.3.2.4.7液压油系统的所有管道和管件均应采用不锈钢材料,液压油管道系统的所有焊口应全部经无 损检验合格
5.3.2.5水洗系统
水洗系统应具备在线水洗和离线水洗功能。 应规定水洗系统水质(含洗涤剂)、流量、温度的
5.3.2.6冷却和密封空气系统
.2.6.1透平高温部件的冷却通道应由燃气轮机结构保证门式起重机施工方案,冷却介质应取自压气机的抽气。 .2.6.2冷却与密封空气的流量应确保在各种环境条件、各种运行工况下均能满足要求。由外部 供的冷却与密封空气的品质应满足燃气轮机各设备的工作要求。
5.3.2.7罩壳和通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