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 1003-2012 国家石油储备地下水封洞库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pdf

NBT 1003-2012 国家石油储备地下水封洞库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7.2 M
标准类别:地质矿产标准
资源ID:351746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NBT 1003-2012 国家石油储备地下水封洞库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pdf

国家石油储备地下水封洞库工程 项目建设标准(试行) Construction code for underground oil storage in rock caverns project of national oil strategic reserve (provisional)

NB/T10032012

本标准是国家能源局组织,由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牵头, 与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和海工英派尔工程有限公司 组成*制组共同完成。 2010年,国家石油储备地下水封库(简称水封洞库)工程 项目启动建设。为统一规范水封洞库建设标准及技术水平,指导 水封洞库工程设计、施工,使之符合国家各项方针*策,做到安 全环保、节约能源、技术先进及经济合理,*制人员对国内外水 封洞库开展了广泛调研,借鉴国内已有类似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和 国外水封洞库建设经验,认真听取有关部门、单位和专家的意见, 对本标准进行了多次研讨、修改,经国家能源局组织审查后定稿。 本标准共分为11章,包括总则、术语、一般规定、库址选择、 地下工程勘察、建设水平、节能、环境保护、安全与职业卫生、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项目管理等。 本标准由国家能源局石油储备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 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 见或建议,请寄至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32号中咨大厦18层 石化轻纺发展部油气处,****100048。 本标准*制单位: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 管道工程有限公司、海工英派尔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张薇、肖风桐、窦皓、杨上明、付春 艳、孔繁荣、张红、陈梅涛、赵荐、徐文颖、许杰、陈雪见、耿 晓梅、刘中庆、韩红蕾、闫明珍、梁久正、董晓琪、陈丽贤、邰 宝杰、黄一劲、于连兴、杨森、何凤友、王敬奎、李玉忠、江奇 志、刘秀琴、李春燕、邵国芬、彭振华、李俊彦、刘更宏、宋广 贞、修志勇、商波、吴振营、郭磊、张宏坤、曾丽飞。

3.0.1水封洞库的建设规模应按国家批准的石油储备规划及国家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文件的要求确定,总库容不宜小于300× 10m。 3.0.2水封洞库储存介质宜为低凝、低黏原油。 3.0.3水封洞库所储原油宜按10年周转1次。 3.0.4水封洞库地下不可维修部分的设计基准期、设计使用年限 均应为50年, 3.0.5水封洞库及其外部相互连接的储运系统应具备应急投放能力。 3.0.6水封洞库输油设施能力应结合周边炼化企业、外输管网及 *头等设施统筹考虑。 3.0.7水封洞库的设施宜按生产区、辅助生产区、行*管理区及 库外配套设施布置。 3.0.8水封洞库分区及设施布置,宜按表3.0.8进行。

DB37/T 4075-2020 人员密集场所疫情防控智能化信息系统建设指南.pdf表3.0.8水封洞库分区及设施布置

3.0.9水封洞库内使用性质相近的建(构)筑物,在符合生产使 用和安全防火的要求下,宜合并建设。 3.0.10储油润室边缘向外扩50m,垂直投影至地面为水封洞库的 建筑界限,在建筑界限内不应建设对水封洞库安全有影响的建 (构)筑物。 3.0.11建筑界限向外扩150m为水封洞库的水力保护界限。项目 建设单位应与地方*府签订相关协议,在水力保护界限内,不得 从事地下水开采等影响水封洞库安全的活动。 3.0.12水封洞库地面设施的岩土工程勘察应符合《岩土工程勘察 规范》GB50021和《油气田及管道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568 的规定。

4.0.1水封洞库选址应符合国家石油储备布局规划及当地城乡规划。 4.0.2水封洞库选址应根据储备石油应急加工需求以及接卸、运 输原油的条件确定,宣选择在炼油厂较为集中、有可依托的输油 管网或大型石油*头的地区。 4.0.3水封洞库不应选择在集中饮水水源地保护区内。 4.0.4水封洞库不应选择在市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内。 4.0.5水封洞库不应选在土地具有重要商业开发价值和人口密集 的区域。 4.0.6应依据水封洞库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质、水文、气象、交通、 供水、供电、通信、可用土地和社会生活方面条件,经技术、经济、 安全、环保、征地、拆迁、管理等方面综合评价后确定库址。 4.0.7水封洞库地上设施应位于不受洪水、潮水或内涝威胁的地 带,防洪标准应按重现期大于或等于100年设计。 4.0.8水封洞库地上设施与周围居住区、工矿企业、交通线等的 安全距离,不应小于表4.0.8的规定。表4.0.8中未列设施与周围 建(构)筑物的安全距离应执行《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的 规定。

表4.0.8水封洞库地上设施与周围居住区、工矿企业、 交通线等的安全距离

NB /T 1003—2012 胁的区域。 2含过量有害气体与放射性元素的岩体分布区域。 3.岩石矿物成分和地下水对储存原油质量有严重影响的 区域。 4.0.11 水封洞库上方土地可合理利用,但不应影响水封润库安全 生产。

NB / T 1003 ~ 2012 5地下工程勘察 5.1一.般规定 5.1.1勘察单位应根据工程勘察任务书或技术要求,*写勘察纲要。 5.1.2水封润库工程勘察的基本任务规定如下: 1查明库区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评价区域稳定性。 2查明拟建水封洞库岩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岩体质量状况, 评价拟建库区的岩体稳定性。 3查明库址所在区域和库区周围相对独立水文地质单元的 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的开发利用现状与规划,为确定设计地下 水位、水封洞库涌水量等提供依据。 5.1.3根据水封洞库工程特点,工程勘察深度应与设计阶段相适 应。工程勘察宜划分为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可行性研究阶段 勘察、初步设计阶段勘察和施工图设计及施工阶段勘察四个阶段。 5.1.4各工程勘察阶段工作量应根据库址区域地质条件的复杂程 度、地质工作的研究程度、工程建设规模等确定。 5.1.5施工前各工程勘察阶段的岩体质量分级及分区,分别为库 址选择、适宜建库岩体选择、地下工程布置和施工方案等服务。 应以施工图设计及施工阶段的工程勘察验证确定的围岩稳定性分 类作为施工处理的依据。 5.1.6各勘察阶段应提供相应精度的洞库涌水量。 5.2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勘察 5.2.1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勘察的主要任务是以地质调查为主 要手段,通过对不少于2处的库址方案比选,选择符合水封洞库 9

NR /T 1003 2012

NR /T 1003 2012

NB/T10032012 有害气体或放射性元素的赋存情况, 5.2.5在拟选区域范围内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其工作范围不宜小 于拟建项目用地范围的2倍。 5.2.6工程地质测绘在现场踏勘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明主体岩石内 存在的岩脉、夹层或其他小型岩体的岩性、规模、形态及产状。 在岩石条件符合要求的条件下,应重点突出构造地质勘察。地质 图中地质界线、断裂、节理密集带均应在地质图上标明,并进行 区域性节理的调查研究。 5.2.7工程地质测绘可选用1:5000~1:10000的比例尺。 5.2.8工程地质观测点应充分利用天然和已有的人工露头;当露 头较少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布置一定数量的探坑或探槽。 5.2.9以拟选区域为中心的相对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内进行水文 地质调查和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调查,工作可选用1:5000或 1:10000的比例尺。水文地质调查应充分利用天然泉水露头和民 用水井,可利用钻探和民用水井进行抽水、注水、压水等水文地 质试验。 5.2.10需要采用工程物探方法时,应在对比资料有代表性的地段 进行方法性试验。 5.2.11·.工程物探测网和测线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测线网布暨应根据任务要求、探测方法、被探测对象规模 和埋深等因素综合确定。测网和工作比例尺应能观测被探测的目 的体,并可在平面图上清楚反映探测对象的规模、走同, 2测线方向宜垂直于构造线、地层和主要探测对象的走向, 应治地形起伏较小和表层介质较均匀的地段布置测线,测线应与 地质勘探线和其他物探方法的测线一致,避开干扰源。 3当测区边界附近发现异常时,应将测线适当延长至测区 外,以追踪异常。 4,测线间距宜为200m~400m。对于地质构造复杂的地质体 (区)应适当加密。

NR/T 1003 2012

5应测量测线端点、转折点、物探观测点、观测基准点。 5.2.12当地层露头不好时,可进行适量的钻探工作,每处库址勘 探点的数量可为1个~3个,钻探深度应达到预估洞室底板以下 15me 5.2.13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勘察资料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按要求完成各项已有的图件、文字资料的搜集并进行充分 的室内研究。 2对拟选库址的洞库涌水量、稳定地下水位和洞室埋深等提 出初步估计值。 3对拟选库址进行区域稳定性评价:对水封洞库围岩稳定性 做出估测性评价。 5.2.14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勘察应对以下方面提出评价和建 议: 1区域稳定性和库址稳定性。 2.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及稳定地下水位、洞库涌水量估算和洞 库理深。 3:对各库址方案进行地质适宣性评估,并对库址方案进行 排序。 4对各拟选库址的围岩进行工程岩体预分类:宜采用两种或 两种以上方法进行分类,相互校核,综合分类。 5存在的问题及对下一阶段工作的建议。 5.3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勘察 5.3.1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勘察工作应初步查明推荐库址的工程 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提供可行性研究所需的勘察成果并为确定 库址和库区布置进行地质论证。 5.3.2应分析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勘察提出的问间题和下一步工 作建议,补充收集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构造地质资料。 5.3.3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12

5.3.1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勘察工作应初步查明推荐库址的工程 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提供可行性研究所需的勘察成果并为确定 库址和库区布置进行地质论证。 5.3.2应分析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勘察提出的间题和下一步工 作建议,补充收集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构造地质资料。 5.3.3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12

NB/T10032012

1补充调查库址的地形、地貌条件和物理地质现象。 2初步查明库址区域的岩性(层)、构造,岩(土)物理力 学性质及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对工程的 影响程度:重点查明松散、软弱层的分布。 3初步查明岩层的产状,主要断层、破碎带和节理裂密集 带的位置、产状、规模及其组合关系。 4初步查明场区地应力状态与分布规律。 5初步查明库址区域的地下(地表)水位、水压、渗透系数、 水温和水化学成分及对混凝土的侵蚀性、涌水量丰富的含水层、 汇水构造、强透水带以及与地表溪沟连通的断层、破碎带和节理 裂隙密集带,预测开挖洞室时突然涌水的可能性,估算最大涌水 量、正常涌水量及地下水影响范围。 6进行围岩工程地质预分类,确定适宜建库的可用岩体范围。 7提出洞室轴线方向、洞室跨距、洞室间距、施工巷道口位 置等地下工程平面布置的建议。 8确定设计地下水位高程,并结合岩体工程地质条件和储存 介质压力要求,提出合理的洞室埋深建议。 9初步查明主要软弱结构面的分布和组合情况,并结合岩体 应力评价洞室项部、边墙和洞室交叉部位岩体的稳定性,提出处 理建议。 10初步建立地下水动态观测网并实施长期监测。 5.3.4工程地质测绘应符合下列规定: 1补充校核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勘察库址的工程地质图, 可选用1:20001:5000的比例尺。 2对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段或依据工程需求,进行专门的工程 地质测绘,可选用1:1000~1:2000的比例尺。 5.3.5工程物探的测线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对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的测线进行加密,加密后的主要 测线间距宜为100m~300m,在施测中应视已完成情况随时调整 13

NB / T 1003 —2012 原设计的测线网。 2在地形条件允许时,主要测线宜通过已有钻孔。 5.3.6钻探工作应在工程地质测绘和物探工作的基础上初步查明 建库岩体性状及存在问题。钻孔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宜利用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所完成的钻孔。 2每个钻孔应设计并明确钻探目的。 3各类钻孔的布置宜综合利用,减少钻探工作量。 4应结合库址区域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和关键地质间题,有 针对性布置钻孔,钻孔间距可为200m300m。钻孔深度应达到 洞室底部设计高程以下15m。 5钻探过程中应根据已完成钻孔所揭露的地质间题,随时 调整原钻孔布置方案。 5.3.7钻孔在钻进过程中应记录水文地质信息,并选择部分钻孔 分段进行水文地质试验。 5.3.8为取得地下水动态资料,除利用库址内已有钻孔进行观测 外,必要时可布置地下水监测孔。 5.3.9勘察资料整理与分析的重点如下: 1库址围岩分段预分类及可用岩体的范围。 2库址可行性分析评价,确定库址方案。 3地下工程布置的初步建议。 4设计地下水位、洞库涌水量与洞库埋深分析和估算。 5洞室稳定性初步分析评价。 6存在问题及对下一阶段勘察工作的建议, 5.4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勘察 5.4.1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勘察工作应基本查明选定库区的工程地 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提供初步设计阶段所需的勘察成果并为库区 布置进行地质论证。 5.4.2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14

NB/T10032012

1查明施工巷道口边坡的稳定条件。 2基本查明库区区域的岩性(层)、构造,岩(土)物理力 学性质及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对工程的 影响程度;重点查明松散、软弱层的分布。 3基本查明岩层的产状、主要断层、破碎带和节理裂隙密集 带的位置、产状、规模及其组合关系。 4基本查明库区地段的地下水位、水压、渗透系数、水温、 水化学成分以及对混凝土的侵蚀性和对储存介质质量的影响、涌 水量丰高的含水层、汇水构造、强透水带以及与地表溪沟连通的 断层、破碎带和节理裂隙密集带,预测开挖洞室时突然涌水的可 能性,评价最大涌水量、正常涌水量及地下水影响范围。 5查明竖井、施工巷道口段工程地质条件。 6细化围岩工程地质分类并建立适当的地质模型。 7提出洞室轴线方向、洞室跨距、洞室间距、施工巷道口位 置等地下工程布置优化的建议。 8复核设计地下水位高程,并结合岩体工程地质条件和储存 介质压力要求,提出优化的室理深建议。 9基本查明主要软弱结构面的分布和组合情况,并结合岩体 应力评价洞室项部、边墙和洞室交叉部位岩体的稳定性,提出处 理建议。 10建立地下水动态观测网并实施长期监测。 5.4.3工程地质测绘应符合下列规定: 1·补充校核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勘察库区的工程地质图。 2对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段应进行专门工程地质测绘,可选用 1:500~1:1000的比例尺。 5.4.4钻探应符合以下要求: 1.每个钻孔应设计并明确钻探目的。 2宜利用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勘察所 完成的钻孔;各类钻孔的布置宜综合利用,减少钻探工作量。 15

NB / T 1003 2012 3应结合场地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和关键地质问题,布置勘 探点。 4应在竖井、施工巷道洞口段布置勘探点。 5钻探过程中应根据已完成钻孔所揭露的地质问题,随时调 整原勘探点部署方案;施工巷道口处可布置勘探平洞。 5.4.5钻孔在钻进过程中应记录水文地质信息,应分段进行水文 地质试验。 5.4.6为取得地下水动态资料,除充分利用库区内已有钻孔进行 观测外,还可结合水文地质条件,布置地下水监测孔。 5.4.7勘察资料整理与分析的重点如下: 1库区围岩分级及其分布范围。 2地下工程布置优化建议。 3设计地下水位、洞库涌水量与洞库埋深分析和估算。 4洞室稳定性分析评价。 5施工巷道口稳定性及洞室轴线布置。 6存在问题及对下一步工程勘察工作的建议。 5.5施工图设计及施工阶段工程勘察 5.5.1施工图设计及施工阶段工程勘察应结合初步设计资料,检 验前期工程勘察的地质资料与结论,补充论证专门的工程地质问 题,并提出优化设计方案的建议。 5.5.2施工图设计及施工阶段工程期察主要任务如下: 1根据开挖获得的勘察资料校核施工前向设计、施工单位提 供的勘察成果,总结库区地质规律。 2解决对施工安全、工程质量有影响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问题。 5.5.3施工图设计及施工阶段工程勘察的工作内容规定如下: 1进行围岩地质编录,校核并确定围岩分类。 2按围岩地质编录结果编制各类巷道、竖井、洞室的地质展 16

6.1.1水封洞库地上设施之间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表6.1.1的规 定。

6.1.1水封洞库地上设施之间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表6.1.1的规 定。

6.1.1水封洞库地上设施之间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表6.1.1的规 定。

表6.11水封洞库地上设施之间的防火距离(m)

NB/T10032012

6.1.2水封洞库的建筑界限宜设置围栅;水封洞库地上设施的外 边界宜设置高度不小于2.5m的非燃烧体实体围墙;当受地形等条 件限制时可设置高度不小于2.5m的围墙或围栅;行政管理区与其 他分区之间宜设置围墙或围栅。 6.1.3当水封洞库设有地面储罐且总容量达到一、二、三级石油 库标准时,通向外部公路的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两处,并宜位于 不同方位;其余情况可设一处车辆出入口和一处人员逃生出口。 6.1.4竖井口周围场地应满足操作维修要求。 6.2储运 6.2.1水封洞库的洞罐数量不应少于2座,每座洞罐的容积不宜 小于40×10m。 6.2.2工艺流程应满足下列功能要求: 1接收外部米原油,经计量后分润罐储存。 2原油提升、计量、加压后外输。 3原油循环、倒罐。 4洞罐内裂隙水提升处理。 5油气处理。 6.2.3每座洞罐应设竖井。竖井操作区应布置在地面,其形式应 根据环境确定:受地形限制时可设置在操作道内。操作巷道应 设不少于2个出口通向地面。操作巷道内的管道、设备应采取防 潮措施。 6.2.4竖并应满足管道、泵、仪表、电缆等安装及检修的要求。 6.2.5:宜采用固定水位法储油;水垫层高度不应低于0.5m。 6.2.6洞罐的充装系数不宜大于0.95。 6.2.7水封洞库的油气处理方案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水 封洞库发油时应采用情性气体或烃类气体保护。 6.2.8每座洞罐应设置带阻火器的通气管。 6.2.9水封洞库排出的裂隙水应排至含油污水处理设施。 19

NR/T 1003 2012

6.2.10每座润罐的潜油泵不应设置备用泵,潜油泵的台数不应少 于2台。 6.2.11每座洞罐潜水泵的台数不应少于2台,其中含1台备用泵。 6.2.12潜油泵、潜水泵及相应管道应采取防振动措施。 6.2.13洞罐的进油竖井和出油竖井应设置在不同的洞室。 6.2.14竖井内进油管道应采取消除液体冲击的措施。

6.3.1水封消库设计应充分利用围岩的自稳能力、承载能力。应 根据不同设计阶段对围岩稳定性进行不同精度的数值分析或相似 材料模拟。 6.3.2水封润库设计应充分利用天然地下水系统的渗流特性和水 封能力。应根据不同设计阶段对地下水渗流场进行不同精度的数 值分析。 6.3.3地下工程开挖应采用光面爆破,采用其他爆破方式应进行 综合安全评估后确定。爆破质量和安全应符合《锚杆喷射混凝土 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和《爆破安全规程》GB6722的有关规 定;出渣宜采用无轨运输方式。 6.3.4地下工程建设应采取动态设计、动态施工。 6.3.5洞室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岩体属于低地应力区时,洞室轴线方向应与岩体主要结 构面成大角度相交。当岩体属于高应力区时,洞室轴线与最大主 应力方向水平投影宜平行或小角度相交。 2洞室拱顶应设置在微风化层项面以下不小于20m处。 3洞室拱顶位于最低地下水位以下的垂直距离应按下式计 管日小2m

NB/T10032012

NB/T10032012

P—洞室内的气相设计压力,MPa。 4、洞室断面形状应根据岩体质量等级、地应力大小及施工方 法确定。以块体失稳为主要破坏形式的围岩,应考虑断面形状对 不稳定块体造成的影响。 5洞室的断面宽度宜为15m~30m,高度宜为20m~40m, 相邻洞室的净间距不应小于洞室宽度的1.4倍。 6.3.6施工巷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巷道口宜选择在高程低、岩体完整性好的位置,并应 避开不良地质构造和容易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地段。 2施工巷道口应有清坡范围,并采取排水,防止覆盖层、坡 积物、松动岩块滚落的措施。 :3施工巷道的数量应根据洞罐的数量、开挖工程量的大小、 施工工期等因素确定,且不宜少于2条。 4施工巷道的断面形状宜采用直墙拱形断面;断面尺寸应 满足施工机具双向通行、施工人员单侧通行、通风、给排水、电 力及其他设施所占用空间的要求,断面宽度和高度不宜小于8m; 地面铺宜采用混凝土路面。 5施工巷道的转弯半径和纵向坡度应满足施工机具工作的 要求,最小转弯半径不宜小于50m,最大纵坡不宜大于13%。 6.施工巷道应设置排水沟和综合洞室,并应沿施工巷道纵向 每150m~200m设置缓坡段,缓坡段长度不宜小于40m 7地下工程施工完成后,施工巷道口应封闭。 6.3.7连接巷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洞室顶层连接巷道的项面高程应与洞室项面高程一致;洞 室底层连接巷道的底面高程应与洞室底面高程一致。 2连接巷道断面形状宜采用直墙式断面。 3连接巷道兼做施工巷道时,应满足施工巷道的要求。 6.3.8水幕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洞罐上方应设置水平水幕系统;必要时洞罐外侧和相邻洞 21

NB /T 1003 2012

罐之间可设置垂直水幕系统。 2水平水幕孔超出洞室外壁的距离不应小于10m,垂直水 幕孔的孔深应超出洞室底面10m。 3水幕巷道底面至洞室顶面的垂直距离不宜小于20m。 4水幕巷道断面形状宜采用拱型直墙断面,跨度和高度不 宜小于4m。 5水幕孔直径宜为76mm~100mm,间距宜为10m~20m, 最终间距应根据水幕系统有效性试验结果确定。 6当设置垂直水幕孔时,应在水幕孔上端设置围堰,其高度 立高出水幕卷道底板500mm。 7水幕钻孔施工结束后应进行洗孔和水幕孔的单孔注水试验。 8·洞室顶层开挖一定距离后,应对水幕孔进行水幕系统有 效性试验。 9洞室顶层开挖完成后,宜进行水幕系统整体水力试验。 10水幕巷道充水前,应清除水幕巷道内的废弃杂物。 11水幕巷道应先于其下部洞室施工,水幕系统供水超前其 下部洞室顶拱的施工进度应由水文地质条件确定且不应小于 20m 12 施工期间水幕孔供水和运行期的水幕系统补水均应采用 清洁的淡水,供水和补水应不影响地下天然水环境和水幕系统使 用效率。 13施工期间应对水幕孔的压力和流量进行持续监测。 6.3.9竖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竖井口宜设置在高程较低、操作便利的位置,进、出油竖 井的布置宜使原油流动顺畅。 2竖井断面宜为圆形,直径应满足竖井施工及设备、管道安 装的要求,且不宜小于3m。 6.3.10泵坑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泵坑应设置在出油竖井正下方。 22

NR/T10032012

NR/T10032012

2泵坑的尺寸应满足设备、管道安装及操作的要求。 3泵坑四周应设置挡水墙,其高度与水垫层的设计高度一致。 6.3.11支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喷错支护设计,可按《地下水封石洞 油库设计规范》GB50455的规定选择支护类型及参数。其他阶段 的支护设计,应根据相应阶段的地质勘察成果进行设计,施工过 程中应根据监控量测结果进行修正。 2·施工巷道口应根据地质和抗震设防要求采用合理的支护 措施。 3竖井井壁在中风化围岩及以上部分宜采用钢筋混凝土衬 砌支护;在中风化围岩以下部分可采用加强错喷支护。应采取防 止地震作用对竖井影响的措施。 4洞室、巷道或竖井交叉部位应根据地质情况采用加强支护 措施。加强区域应满足下列要求: 1)当洞室、巷道断面跨度等于大于10m时,加强区域 不应小于交叉区域向两侧延伸10m的范围。 2)当洞室、巷道断面跨度小于10m时,加强区城不应 小于交义区域间两侧延伸1倍断面跨度的范围。 5·水幕巷道高度大于5m时拱部应进行喷射混凝土支护。 6·洞罐宜采用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支护。 7.主要材料及构造应满足下列要求: 1)锚杆类别应选择全长黏结型镭杆,条件许可时宜首先 选择水泥砂浆铺杆。铺杆杆体宜选用HRB500、 HRB400钢筋制作,直径宜为18mm~28mm;采用 水泥砂浆锚杆时孔径应大于杆体直径20mm;水泥砂 浆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20:托板宜为Q235钢板, 尺寸不宜小于150mm×150mm×6mm。 2)喷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钢纤维喷射混 .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F30。 23

NB/T1003—2012 3)普通碳素钢纤维的抗拉强度不宜低于600MPa,其性 能应符合《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38的规 定。 4)喷射混凝土内的钢筋网宜采用HPB300、HRB335钢 筋制作JGJ 48-2014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纵、环向钢筋直径宜为6mm~12mm,网格 间距宜为150mm~200mm。钢筋网与锚杆的连接宜 采用焊接法,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50mm。 5)混凝土衬砌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抗渗等级不应 小于P6。 6)衬砌内的钢筋宜采用HRB500、HRB400钢筋,纵、 环向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其他应符合《混凝土 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7)型钢钢架宜为Q235或Q345,格栅钢架宜采用 HRB500、HRB400钢筋。 6.3.12注浆应符合下列规定: 1渗水量较大部位宜采用注浆进行封堵。处理后的洞罐表 面允许有渗水点,但不应有线流和漏泥砂,平均渗水量不应大于 2L/ (m² . d)。 2、应选择抗地下水及原油侵蚀的注浆材料,注浆材料宜选择 水泥类材料。 3在工程开挖前,应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涌水量大的地段 和断层破碎带宜采用预注浆。开挖后渗水量较大时,应采用后 注浆。 4水幕巷道和施工巷道施工时,在地下水位不会出现明显下 降和不影响安全的前提下,可不采取注浆止水措施。 6.3.13密封塞应符合下列规定: 1洞罐的竖井、道应设置密封塞。当人员需要穿过巷道密 封塞时,密封塞上应设置人孔。 2洞罐之间设有垂直水幕时,洞罐之间的连接卷道应设置双 24

NB/T 10032012

NB/T 10032012

6.5给排水及污水处理

6.5.1水封洞库用水水源宜选用地表水或城镇自来水。水源或经 处理后的地表水应满足水封洞库各项用水对水质、水压、水量和 水温等的要求。

NB /T 1003 2012

小桥盖梁施工方案(最终)NB /T 1003 2012

6.5.2水封洞库供水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生产用水量和生活用水量应按最大小时用水量计算。 2生产用水量应根据生产过程和用水设备确定。 3生活用水量宜按25L/(人·班).~35L/(人·班)、8h 用水时间和2.5~3.0的时间变化系数计算。洗浴用水量宜按 40L/(人·班)~60L/(人·班)和1h用水时间计算。 4消防、生产及生活用水采用同一水源时,水源供水能力应 按消防补充水量、生产用水量及生活用水量总和的1.2倍计算确 定。 6.5.3水封洞库的含油与不含油污水,应采用分流制管道排放。 南水排放宜采用明沟系统;受污染的地面雨水和生产污水应排至 含油污水处理设施:末被污染的地面雨水和生产废水排出围墙前 应设置水封装置。 6.5.4:水封洞库含油污水处理设施应设污水调节池,其容积可按 裂隙水5天的排出量进行计算。污水采用除油、气浮等污水处理 工艺处理,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 6.5.5·水封洞库污水宜依托周边企业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 6.5.6.水封洞库含油污水处理设施的构筑物和设备宜采用封闭方式。 6.5.7水封洞库污水排放口应设置取样点和检测水质、测量水量 的设施。 6.5.8水封洞库应设事故水应急设施,防止受污染事故水排出库外。 6.6电.气 6.6.1水封洞库用电负荷等级及供电要求: 1生产用电负荷应为二级负荷, 2水封洞库供电系统宜由两回线路供电,每一回路的容量应 满足水封洞库的全部计算负荷。 3·供电电源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供电宜采用外接电源。当采用外接电源有困难或不经 27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