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TJ08-2264-2018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标准

DG/TJ08-2264-2018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标准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G/TJ08-2264-2018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4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01182
下载资源

DG/TJ08-2264-2018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G/TJ08-2264-2018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标准

7.1.1建筑施工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设置防护棚架: 1施工立面紧邻街坊、人行通道或车行通道。 2搭设的脚手架需要占用人行或车行通道。 3距离各类施工脚手架不小于1m且不大于3m的安全通 道上方。 4在塔机平衡臂、起重臂旋转半径范围以内的人、车通道 上方。 7.1.2立体交叉作业时,下层作业位置应处于上层作业的坠落 半径之外,高处作业坠落半径应按表7.1.2确定。安全防护棚和 警戒隔离区范围的设置应视上层作业高度确定,并应大于坠落 半径

表7.1.2坠落半径

7.1.3立体交叉作业时,坠落半径内未设置安全隔离措施时,应 设置警戒隔离区,警戒隔离区不应小于坠落半径,人员严禁进人 隔离区。

7.1.3立体交叉作业时GB/T 51379-2019 岩棉工厂设计标准 ,坠落半径内未设置安全隔离措施时,应 设置警戒隔离区,警戒隔离区不应小于坠落半径,人员严禁进人 隔离区。

7.1.4安全防护棚棚顶不得堆放物料或上人

7.1.5当采用脚手钢管搭设防护棚架时,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 脚手架标准的规定。防护棚架的立杆应考虑人、车通行。 7.1.6对不搭设脚手架和不设置安全防护棚的立体交叉作业 应设置安全网,当在多层、高层建筑外立面施工时,应在第二层及 每四层设一道固定的安全网,同时设一道随施工高度提升的安 全网。 7.1.7 每天立体交叉作业前,应进行交底和部署,有统一的 指挥。

7.2.1落地式防护棚架的棚顶离地高度不应小于3m,棚顶应设 置两层,两层棚顶之间的间隔高度不应小于0.8m;两层隔离棚中 至少应有一层应选用不漏尘、符合抗冲击强度的板材予以全 覆盖。 7.2.2落地式防护架搭设需要局部占用人行道、车行道的,应在 防护架离地面2m范围内用板材作全封闭,其外露板面应确保挺 直、平整、光滑,并应涂刷警示漆。 7.2.3在人行通道上搭设落地式防护棚架时,棚架内的顶部及 两侧立杆间,均应选用板材作全封闭,确保板面挺直、平整、光滑。 7.2.4落地式防护棚架首层棚顶以上部位的两端口及沿边口 应选用耐腐蚀的板材予以全封闭,板材高度应超过层防护棚架 平面且不小于700mm,板材封闭应设置牢固,并应涂刷保护材料。 7.2.5占路搭设落地式防护棚架应满足车辆和行人的通行安全 要求。横跨道路的棚下净高不得小于5,2m,沿街物体下净高不 得小于2.5m,通道内棚架支撑中的横向或斜向杆件和物体超出 支撑立面不应大于200mm

7.3.1悬挑式防护棚外侧必须固定牢固,并应设置固定高 200mm的封闭挡板,封闭挡板应涂刷保护材料,其外露板面宜涂 刷警示漆。 7.3.2悬挑式防护棚主梁伸到楼层内不得小于500mm,应用钢 丝绳和预埋吊钩连接。 7.3.3悬挑式防护棚钢丝绳设置应满足构造及受力要求,垂乘直 两道钢丝绳间距宜为400mm~600mm,内侧钢丝绳距墙2.8m~ 1.0m;以控制钢丝绳与水平钢梁的夹角在45°~60°之间为原则焊 接挂耳。钢丝绳采用绳卡时,绳卡不应少于4个,间距宜为 150m,并应设安全弯。

7.3.1悬挑式防护棚外侧必须固定牢固,并应设置固定高

7.4.1升降式防护棚结构钢材强度等级不应低于Q235,加工标 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7.4.2升降式防护棚宜采用上部柔性防护与下部刚性防护相结 合的双隔离形式。 7.4.3立柱与防护棚刚性防护层的支撑大梁应进行可靠焊接连 接。吊耳与立柱的焊接构造应满足提升要求以及相关规范要求, 7.4.4连杆与立柱之间的相互拉结,宜设上(柱顶以下1.5m 2.0m)、中(下部养护层板面上方约0.4m)、下(柱下端以上0.3m 1.5m)三道,保持防护棚在工作状态及提升状态下的整体稳定性, 采用钢管作为材料的连杆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7.4.5升降式防护棚在进行升降作业前,应清理防护棚及作业

1安全网材质、规格、物理性能、耐火性、阻燃性应满足现行 国家标准《安全网》GB5725的规定。 2密目式安全立网的网目在100mm×100mm面积上应大 于或等于2000目。 7.5.2安全网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安全网搭设应绑扎牢固、网间严密。安全网的支撑架应 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2安全网搭设时,应每隔3m设一根支撑杆,支撑杆水平夹 角不宜小于45°。 3当在楼层设支撑杆时,应预埋钢筋环或在结构内外侧各 设一道横杆。 4安全平网应外高里低,网与网之间应拼接严密。 7.5.3密目式安全立网搭设时,每个开眼环扣应穿人系绳,系绳 应绑扎在支撑架上,间距不得大于450mm。相邻密目网间应紧密 结合或重叠

3当在楼层设支撑杆时,应预埋钢筋环或在结构内外侧各

7.5.4用于电梯井、钢结构和框架结构及构筑物封闭防护的安

7.5.4用于电梯井、钢结构和框架结构及构筑物封闭防护的安

1安全平网每个系结点上的边绳应与支撑架靠紧,边绳的 断裂张力不得小于7kN,系绳沿网边应均匀分布,间距不得大 于750mm。 2电梯井内安全平网网体与井壁的空隙不得大于25mm。 安全平网拉结应牢固。

7.5.5采用安全平网防护时,严禁使用密目式安全立网代替安 全平网。

7.6.1防护棚在投入使用之前应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其验收内容应包括:检查拉杆、钢丝绳的可靠连接,各钢管连接卡 扣的紧固,外架的卸载措施,铺设层的完整性,防护棚的防雷接 地等。 7.6.2扣件应紧固牢靠;严禁有裂缝、变形。 7.6.3防护棚在验收合格并投入使用后,应对其进行日常的保 养以及每月不少于1次的全面检查和整修。强风、暴雨过后都应 检查整修后方可使用。防护棚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 主梁连接情况。 2 防护棚的整体和局部的垂直、水平偏差。 34 各类扣件的涂油和紧固情况。 4 脚手板的紧固情况。 5与建筑物连接的连接件情况。 6安全立网、安全平网、安全隔离设施、围挡、栏杆和接地防 雷等安全设施。 7防护棚的荷载情况

8.1.1施工单位应针对工程特点,制定高处作业专项应急救援 预案,施工现场应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应组织应急救援演练,配备 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 8.1.2高处作业施工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应 书面记录。 8.1.3高处作业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 全技术规范》GB50720的规定采取防火措施,

预案,施工现场应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应组织应急救援演练,配备

8.2高处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要求

8.2.1施工人员应避免在高空作业坠落半径范围内进行作业, 如无法避免时,应有安全措施和专职安全监护人员进行全过程监 护、指挥。 8.2.2攀登、悬空等高处作业人员以及搭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 的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并应体检合格。 8.2.3高处作业人员应根据作业的实际情况配备相应的高处作 业安全防护用品,并应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相应的安全防护用 品、用具。 8.2.4安全带和安全锁在使用前应进行安全性检查,满足作业 要求后方可佩戴使用

8.3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维护

8.3.1应有专人对各类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查和维修保养,发 现隐患必须采取整改措施。 8.3.2高处作业使用的安全防护设施宜采用定型化、工具化设 施,防护栏宜为黑黄或红白相间的条纹标示,盖件宜为黄或红色 标示。 8.3.3安全防护设施应由单位工程负责人验收,并组织有关人 员参加。 8.3.4安全防护设施验收资料应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方 案、技术交底资料、安全防护用品用具产品合格证明、安全防护设 施验收记录、预埋件隐蔽验收记录、安全防护设施变更记录及 签证。 8.3.5安全防护设施验收应包括下列内容: 1 防护栏杆立柱、横杆及挡脚板的设置、固定及其连接 2 攀登与悬空作业时的上下通道、防护栏杆等各类设施的 搭设。 辅助操作平台及平台防护设施的搭设。 防护棚的搭设。 5 安全网的设置情况。 安全标识与标记。 验证安全防护设施构件、设备的性能与质量。 8 防火设施的配备。 各类设施所用的材料、配件的规格及材质。 10 设施的节点构造及其与建筑物的固定情况,扣件和连接 件的紧固程度

8.4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拆除

8.4.1高处作业安全设施拆除应由有资质的施工人员进行操 作。拆除前应制定作业方案、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对所有作 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8.4.2参加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 章作业。 8.4.3作业现场必须由安全监护人员进行全程监护。 8.4.4设施拆除前应对脚手架、手持电动工具、扳手、管钳、锤子 等各种工具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器具不得使用。夜间作业应 配有足够的照明装置。 8.4.5拆除作业结束后,项目负责人应会同有关人员检查现场, 工具、材料等全部清理干净。因作业需要转移、损坏的盖板、脚手 架、临时电源、临时照明等应进行拆除。 8.4.6安全防护设施需要临时拆除或变动时,应采取临时安全 措施,作业后应立即恢复。

8.5特殊气候条件下的安全作业

8.5特殊气候条件下的安全作业

8.5.1在雨、霜、雾、雪等大气进行高处作业时,应采取防滑、防 东、防雷措施,并应清除作业面上的水、冰、雪、霜。 8.5.2雨雪强风等恶劣天气后,应对高处作业安全设施进行检 查,当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等现象时,应立即进行维修, 修理完善后应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附录A防护栏杆的设计计算

1.0.1防护栏杆荷载设计值的取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 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有关规定。 1.0.2防护栏杆上横杆的计算,应采用外力垂直荷载,集中作用 于立杆间距最大处的上横杆的中点处,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弯矩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Mk 上横杆的最大弯矩标准值(N·mm); 上横杆承受的集中荷载标准值(N); L。上横杆计算长度(mm); Q 上横杆承受的均布荷载标准值(N/mm) 2抗弯强度应该按下列公式计算

F Lo+sL Mk= 8

式中:01 杆件受弯应力(N/mm); 结构重要性系数; M 上横杆最大弯矩设计值(N·mm); W. 上横杆的净截面抵抗矩(mm); f1 杆件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 Yi 按基本组合计算弯矩设计值,各项可变荷载分项 系数。 3挠度应按下式计算:

Fbkl 5gk 48EI

式中:—受弯构件挠度计算值(mm); []——受弯构件挠度容许值(mm); E—杆件的弹性模量(N/mm"); I杆件截面惯性矩(mm)。 4.0.3防护栏杆的计算,应采用外力为水平荷载,作用于杆件顶 点,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弯矩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Mk 立杆承受最大弯矩标准值(N·mm); Fzk—立杆承受的集中荷载标准值(N); 立杆高度(mm)。 2抗弯强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Λ.M M,=A.M

式中:M.一立杆承受的最大弯矩设计值,即弯矩基本组合 值(N·mm); W一立杆的净截面抵抗矩(mm")。 3挠度应按下式计算

Fzkh LAkh 8EI U 3EI

附录B移动式操作平台的设计计算

B.0.1移动式操作平台(图B.0.1)次梁的恒荷载(永久荷载)中 的自重,钢管应取0.04kN/m,铺板应取0.22kN/m;施工荷载 可变荷载)应以1kN/m计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次梁承受的可变荷载为均布荷载时,应按下式计算最大 弯矩设计值:

式中:M. 次梁最大弯矩设计值(N:mm); 次梁上等效均布恒荷载标准值(N/mm); 次梁上等效均布可变荷载标准值(N/mm); YG 恒荷载分项系数; YQ 可变荷载分项系数; 次梁计算跨度(mm)。 2次梁承受的可变荷载为集中荷载时,应按下式计 弯矩设计值

M,=Ye +he Le+Ye +Fe L0

式中:2立杆的受压应力(N/mm)

附录 C悬挑式操作平台的设计

C悬挑式操作平台的设计计算

C.0.3次梁下主梁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外侧主梁和钢丝绳吊点应作全部承载计算,并应接本标 准附录B公式(B.0.2)计算外侧主梁弯矩值。型钢自重按实际取 值,当次梁带悬臂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次梁传递于主梁的荷载:

式中:T 钢丝绳所受拉力标准值(N); Q 主梁上的均布荷载标准值(N/mm); T.oy 主梁计算跨度(mm); 钢丝绳与平台面的夹角。 2钢丝绳的拉力按下式验算钢丝绳的安全

钢丝绳应按下式计算所受拉力标准值:

QLoy 2sina

式中:S一 钢丝绳的破断拉力,取钢丝绳的破断拉力总和乘以 换算系数(N); [K]———吊索用钢丝绳的规范规定安全系数,取值为10。 C.0.5下支承斜撑计算应符合下式要求:

式中:N一斜撑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

斜撑毛截面面积(mm"); 斜撑抗压强度设计值(N/mm)

附录D升降悬挂式操作平台的设计计算

D.0.1升降悬挂式操作平台由平台本体、悬挂系统组、升降系统 及控制系统组成;其中平台本体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 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的规定,悬挂、升降系统等参照现行国 家标准《高处作业吊篮》GB/T19155执行。 D.0.2平台本体承重结构可根据平台大小、荷载要求等选择采 用型钢或者轻型桁架结构。采用型钢承载、结构简单的平台,可 采取套用公式手算复核;复杂的可以采用有限单元法进行数值计 算。平台上施工活荷载及平台板自重首先应转化成次梁上的线 简载,再通过次梁转化成主梁上的集中荷载计算,并应符合下列 规定: 1荷载取值: 恒荷载D:根据平台本体构件的截面尺寸、材料属性计算: 活荷载LI:施工活荷载按照1.0kN/m,局部考虑单点搁置 力20kN取值; 风荷载WI.:在室外使用时应考虑风荷载,常规可采用重现期 为10年的风荷载,基本风压取0.40kN/m²,其余系数按照现行国 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取值。 2主次梁弯矩标准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M。 主次梁弯矩标准值(N·mm); F 梁上的集中荷载(N); q 梁上的等效均布荷载标准值(N/mm); 梁的计算长度(mm)

M a

式中:F一 卷扬机的额定载荷(N); F卷扬机人绳拉力(N); 7—卷扬机传动装置总效率,一般为0.8~0.9。 2钢丝绳直径应满足下列公式:

式中:F一 卷扬机的额定载荷(N); F卷扬机人绳拉力(N); 7—卷扬机传动装置总效率,一般为0.8~0.9。 2钢丝绳直径应满足下列公式:

d≥C /F. K. VK'R。

附录E立体交叉作业安全设施构

GB/T 42127-2022 智能制造 工业数据 采集规范四周七夹板密封;2 竹色或本权:;3 一防尘夹格 图E.0.1落地式防护棚示意图

带2 钢丝绳:3一四周本材封团;4 竹色或木板 图E.0.2悬挑式防护棚示意图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 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 “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座板式单人吊具悬吊作业安全技术规范》GB2352 2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GB4053 《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GB4053.1 《安全网》GB5725 《便携式木梯安全要求》GB705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50656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 10《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50870 11 《便携式金属梯安全要求》GB12142 12 《移动式升降工作平台设计计算、安全要求和测试方法》 GB 25849 13 《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 14 《钢丝绳夹》GB/T5976 15 :《高处作业吊篮》GB/T19155 16《移动式升降工作平台操作人员培训》GB/T27549 17 《移动式升降工作平台安全规则、检查、维护和操作》GB/T27548 18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28001 19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 20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 21 《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88 22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 23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

《座板式单人吊具悬吊作业安全技术规范》GB2352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GB4053 《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GB4053.1 《安全网》GB5725 《便携式木梯安全要求》GB705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50656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 10《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50870 11《便携式金属梯安全要求》GB12142 12《移动式升降工作平台设计计算、安全要求和测试方法》 GB 25849 13《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 14《钢丝绳夹》GB/T5976 15《高处作业吊篮》GB/T19155 16《移动式升降工作平台操作人员培训》GB/T27549 17《移动式升降工作平台安全规则、检查、维护和操作》GB/T27548 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28001 1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 20《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 21《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88 22《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 2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

JTG 3830-2018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24《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 25 《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4 26《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 27《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 28《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I231 29 《建筑施工竹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54 30《高处作业吊篮安全规则》JG5027 31《高处作业吊篮用安全锁》JG5034 32《高空作业机械安全规则》JG5099 33《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使用技术规程》JB/T11699 34 4《文明施工规范》DGJ08一2102 35 《高处悬挂作业安全规程》DB31/95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