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51-2014 热交换器

GBT 151-2014 热交换器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GBT 151-2014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9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02123
下载资源

GBT 151-2014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151-2014 热交换器

附录K (资料性附录) 波纹换热管热交换器的管板

附录K (资料性附录) 波纹换热管热交换器的管板

图K.1波纹管形状和结构尺寸

GB/T 1512014

波纹管的轴向单波刚度K,应通过拉伸试验来确定DBJT50-053-2006 重庆市住宅室内装饰工程验收规程,常用波纹管的轴向单波刚度可按表K.1

表K.1波纹管单波刚度K

K.6.2波纹管的稳定许用压应力[o值不应大于设计温度下的换热管材料许用应力[o。

当换热管采用本附录规定的波纹管时,U形管式热交换器管板计算方法与7.4.4相同,对于浮头 式、填料函式和固定管板式热交换器,与换热管刚度有关的参数应按本附录予以调整。 a)换热管加强系数K按式(K.8)计算:

GB/T 1512014

,1.1本附录适用于壳体不带胀节的管壳式热交换器的拉撑管板(以下简称“管板”)设计,两端管板 结构应相同:其中一端结构见图L.1

L.1.2本附录适用的参数范围

a) 设计压力:管程和壳程分别不大于1.0MPa; b) 温度范围:管程和壳程的设计温度范围0℃300℃;换热管与壳体平均壁温差不超过30℃; 直径范围:壳体内径不大于1200mm; d) 换热管长度:不超过6000mm。 L.1.3 换热管应采用光管,且与壳体材料的线膨胀系数接近(两者的数值相差不大于10%)。 L.1.4本附录未作规定者,应符合本标准有关章节的规定。

a)设计压力:管程和壳程分别不大于1.0MPa; b) 温度范围:管程和壳程的设计温度范围0℃~300℃;换热管与壳体平均壁温差不起 直径范围:壳体内径不大于1200mm; d) 换热管长度:不超过6000mm。 L.1.3 换热管应采用光管,且与壳体材料的线膨胀系数接近(两者的数值相差不大于10%)。 L.1.4本附录未作规定者,应符合本标准有关章节的规定。

.2.1管板结构分为搭焊式和角焊式。搭焊式的结构及部件名称见图L.1a);角焊式的结构及部件名 称见图 L.1 b),图中 L≥/D:. /2

2.1管板结构分为搭焊式和角焊式。搭焊式的结构及部件名称见图L.1a);角焊式的结构及部件 见图L.1b),图中L≥/D:8./2

L.2.2管板最小厚度见表L.1

GB/T 1512014

表L.1管板最小厚度

.2.3布管除应满足6.3.1的规定外,换热管中心距不应小于1.3倍的换热管外径,换热管与管板连接 婴头的焊缝边缘不得相互重叠。 2 4热热能与能板的连控应筑合下述要或

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接头形式可采用强度焊接、强度焊接加贴胀或全焊透,见图1..2;其中 图L.2a)不适用于壳程存在缝隙腐蚀倾向的场合。 外伸焊脚高度a≤1mm,α宜为6~10°

图L.2换热管与管板连摆

L.2.5搭焊式管板与法兰的焊接应牢固可靠;角焊式管板与壳体的焊接应采用全焊透结构,当采用单 面焊时,应氮弧焊打底。 L.2.6管板组装及焊接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管板变形,焊接后其平面度不应大于4mm。

Abmax 在布管区周边围绕单根换热管画佣 Az 换热管与管板连接的拉脱力计算 A. 换热管轴向稳定性校核时,单根 A 1根换热管壁金属的横截面积,m d; 换热管内径,mm; d; 假想圆直径(见图L.3),mm; d 换热管外径,mm; F 由压力引起的换热管轴向力,N:

GB/T151—2014

表 L.2结构特征系数

L.3.2.4支点线位置接图L.1确定,即为壳体内壁。如一个假想圆的支择形式不同时,则结构特征系数 K取各支撑点(支点线)的算术平均值。 L.3.2.5 每根换热管的中心点均视为支撑点。 L.3.2.6 假想圆画法如图I.3,假想圆内不应有支撑点,假想圆直径l应符合以下规定: a) 如经过3个支撑点(支点线)画圆时,支撑点(支点线)不应同时位于半圆周上; 特殊情况下,假想圆直径d如为经过3个以上支撑点(支点线)画圆时,支撑点(支点线)不应 同时位于半圆周上。

图L.4换热管支撑面积画法

L.3.4管程压力作用时,换热管轴向稳定许用压应力校核

.3.4.1换热管支撑面积按如下方法进行计算:

不满足上述要求时,可调整换热管结构参数后重新计算、校核。

L.3.5.1计算厚度取以下计算厚度的大值: a)压力作用下的换热管计算厚度按GB150.3一2011进行计算; b)拉撑作用下的换热管计算厚度按式(L.14)计算:

L.3.5.2换热管名义厚度不得小于计算厚度,且不宜小于2mm

P.Az 7 元dle

M.1.1本附录适用于管程介质为气体、壳程产饱和水蒸气的卧 波(以下用 称“管板”)设计。 M.1.2本附录适用的参数范围: a) 设计压力:管程不大于1.0MPa.壳程不大于5.0MPa,且壳程压力应大于管程压力; b) 壳体直径:内径不大于2500mm; c) 换热管长度:不超过7000mm。 M.1.3 超出M.1.2范围时,应符合4.1.6的规定。 M.1.4 管程介质温度大于550℃时:应在换热管高温端设置保护套管,并应在管板端面设置耐高温隔 热衬里。 M.1.5本附录未作规定者,应符合本标准各有关章节的规定。

称“管板”)设计。 M.1.2本附录适用的参数范围: a) 设计压力:管程不大于1.0MPa.壳程不大于5.0MPa,且壳程压力应大于管程压力; b) 壳体直径:内径不大于2500mm; c) 换热管长度:不超过7000mm。 M.1.3 超出M.1.2范围时,应符合4.1.6的规定。 M.1.4 管程介质温度大于550℃时:应在换热管高温端设置保护套管,并应在管板端面设置耐高温隔 热衬里。 M.1.5本附录未作规定者应符合本标准各有关章节的规定。

M.1.2本附录适用的参数范围

M.2.1换热管应采用光管,且与壳体材料的线膨胀系数接近(两者的数值相差不应大于10%)。 M.2.2换热管和中心管应采用5.4规定的无缝钢管,且不允许拼接。 M.2.3管板布管区不允许拼接。 M.2.4保护套管材料的选取见表M.1

表M.1保护套管材料

M.2.5管板端面的耐高温隔热衬里宜采用高强度耐火浇注料,衬里的厚度可通过计 M.2.6设计时应考虑管程介质对保护套管和耐高温隔热衬里的腐蚀和冲蚀

M.2.5管板端面的耐高温隔热衬里宜采用高强度耐火浇注料,衬里的厚度可通过计算确定 M.2.6设计时应考虑管程介质对保护套管和耐高温隔热衬里的腐蚀和冲蚀

管板端面的耐高温隔热衬里宜采用高强度耐火浇注料,衬里的厚度可通过计算确定, 设计时应考虑管程介质对保护套管和耐高温隔热衬里的腐蚀和冲蚀

M.3.1管板及其相连接的主要零部件

管板及其相连接的主要零部件名称见图M.1

M.3.2.2挠性过渡段折边内半径R、尺寸见表M.2

2.2挠性过渡段折边内半径R、尺寸见表M.2。

表M.2挠性过渡段折边内半径

M.3.2.3管板最小厚度见表M.3

M.3.4中心管与管板的连接

图M.4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

M.3.4.1当管程介质入口温度大于或等于900℃时,中心管与管板的连接宜采用图M.5a)的对接全焊 透结构,其中折边内半径R.应符合M.3.2.2的规定。 M.3.4.2当管程介质入口温度小于900℃时,中心管与管板的连接可采用图M.5b)的全焊透结构,焊 缝根部应氢弧焊打底。图中外伸焊脚高度α≤1mm:α宜为6°~10°。焊接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管 板变形。

M.3.5管板与管箱、壳体的连接

图M.5中心管与管板的连接

工型官板与官、体的连按 图M.6b)的结构。管板与管箱、壳体的连接应采用全焊透结构,当采用单面焊时应氩弧焊打 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管板变形

M.3.6管板平面度偏差

图M.6管板与壳体(管箱)的连接

营板组装及焊接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管板变形,焊接后其平面度偏差应不大于4mm。 M.3.7支持板 M.3.7.1支持板间距除满足结构强度设计外,还应满足水循环计算的相关要求。 M.3.7.2支持板与壳体的连接可采用螺栓连接或焊接连接,见图M.7。 M.3.7.3支持板管孔直径及允许偏差按表M.4确定

M.3.7.1支持板间距除满足结构强度设计外,还应满足水循环计算的相关要求。 M.3.7.2支持板与壳体的连接可采用螺栓连接或焊接连接,见图M.7。 M.3.7.3支持板管孔直径及允许偏差按表M.4确定。

表M.4支持板管孔直径及允许偏差

GB/T 1512014

图M.7支持板与壳体连接结构

M.4.4换热管与管板连接的拉脱力

DB33/T 1162-2019 建设工程勘察企业质量管理规范M.4.4换热管与管板连接的拉脱力

+..++ (M4)

M.4.4.3换热管与管板连接接头的许用拉脱力按式(M.6)计算: [q]==0.5min([o] :,[o] ; M.4.4.4换热管与管板连接的拉脱力按式(M.7)校核: [q]

图M.10换热管支撑面积画法

M.4.5换热管轴向稳定许用压应力校核

.6.1计算厚度取以下大

换热管名义厚度不得小于计算厚度DB37/T 3366-2018 山东省涉路工程技术规范,且不宜小于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