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T272-2012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GJT272-2012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评价标准4.5.1应用方面应包括信息化应用范围1个评价指标。
S41 = X 100 Y,
DB35/T 1285-2018 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雷电应急处置规范1成效方面应包括管理标准化程度、管理创新程度和总1 用效果3个评价指标。
4.6.2管理标准化程度应按表4.6.2对每一评价点评分,本评 价指标得分应为各评价点得分之和。
5.2管理标准化程度(S51)的评分
4.6.3管理创新程度(S52)的评
总体应用效果应按表4.6.4对每一评价点评分,本评价 分应为各评价点得分之和,
总体应用效果(S53)的评分标准
4.7.1信息化水平评价总得分应按下列公式计
7.1信息化水平评价总得分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 0. 2(0. 3s31 +0. 1s32 + 0. 2s33 ±+0. 1s34 + 0. 3s35 )
4.7信息化水平评价总得分计算方法
K, = 541/100 K2 = (0. 4s51 +0. 3s52 +0. 3s53)/100
(0. 4s5) + 0. 3s52 + 0. 3s53)/1
S1=0.35S11+0.4s12+0.25s13
5.1.1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水平的综合评价可分为企业自我评 价及第三方评价两种方式。
5.1.1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水平的综合评价可分为企业自我评
参加的信息化评价小组,成员包括企业相关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和 技术骨干,必要时也可聘请外部专家,并从成员中确定一名组长 和一名副组长。
5.1.3当采取第三方评价方式时,应组建不少于5人的信息
评价小组。该小组成员应具有相关专业及信息化知识,熟悉建筑 施工企业业务过程。应从信息化评价小组成员中选举产生组长和 副组长各一名,并确定采用记名评价或无记名评价。 5.1.4评价时,信息化评价小组每一位成员应对每一评价指标 评价点进行打分并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要求。当出现未填写 证 滋原证
评价小组。该小组成员应具有相关专业及信息化知识,熟 施工企业业务过程。应从信息化评价小组成员中选举产生 副组长各一名,并确定采用记名评价或无记名评价,
5.1.4评价时,信息化评价小组每一位成员应对每一评
价点进行打分并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要求。当出现未填 未评价项或违反本标准的评分原则时,则该评价者的评价应 无效评价。
5.1.5第三方评价宜采用现场评价形式,条件具备时可采用远 程评价形式。
5.1.5第三方评价宜采用现场评价形式,条件具备时可
5.1.6当采用现场评价时,评价前评价者应阅读参评资料,并 应到参评企业现场进行调查和访谈,观看企业信息系统应用 演示。
5.2评价程序及综合评价得分
企业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应遵循下列程序: 参评企业准备并提交相关资料;
式中:F 企业信息化水平的综合评价得分; α; 第i个评价者给出的信息化水平评价总得分; n 信息化评价小组中的评价者数,
附录B参评企业应提交资料格式
注:可根据需要加行。
注: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包括:公司、直属分公司、事业部及其项目部的信息化 基础设施和系统软件购置、应用系统建设、信息化工作人员工资和用于办公 场地、员工信息化培训、信息化咨询以及信息系统日常运行与维护等费用
注:可根据需要加行。
注:可根据需要加行。
注:可根据需要加行。
新点说明:(按编目号、名称顺序说明
注:可根据需要加行。
13信息化产生企业核心竞争力的
注:可根据需要加行。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于要求严格程 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 “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按 执行”或“应符合的规定”。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评价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总则 30 术语和符号 31 2.1术语 31 基本规定· 32 评价指标与评分· 33 4.1一般规定 33 4.3 技术方面 33 4.4 保障方面 34 4.5 应用方面 35 4.6 成效方面 35 4.7 信息化水平评价总得分计算方法 37 评价规川 3.8
1.0.1信息化对切实增强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 续发展能力,提高行业的整体素质,推动行业发展和进步具有重 要作用。规范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对指导建筑施工企 业建设有效益的信息化,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3.0.1企业完成一个信息化建设自标后,信息系统本身需要 个稳定应用时期,其成效也需要经过实践才能得到检验。因此 企业主要信息系统至少应连续投入使用6个月以上才能参评。 参加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评价的企业应具备法人资格,在信 息化水平评价时,应提交信息化评价相关资料,供评价者核查。 3.0.2为了简化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在综合评价建筑施工企 业信息化水平时,对企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包括计算机硬件、 网络等)不作专门评价。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必定会具备相应的基础设施。反之,如果企 业具备较高的基础设施水平,而信息化水平和成效不高,那么: 对这样的基础设施也没有评价的价值。因此,本标准主要是从业 务、技术、保障、应用及成效5个方面综合评价企业信息化 水平。 3.0.3我国施工企业众多,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为了能 够较好地区分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水平,将建筑施工企业信
够较好地区分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水平,将建筑施工企业信 息化水平分为5个等级,即A级、B级、C级、D级和E级,其 中A级为最高级别
4.1.2信息化水平评价总得分是评价小组的任意一
4.1.2信息化水平评价总得分是评价小组的任意一位评价者按 本标准对企业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得出的总分值;综合评价得分 是汇总评价小组每一位评价者的信息化水平评价总得分后的平 均值。
4.3.1数据管理水平表示企业管理数据实现管理集中化的水平, 数据集成水平表示企业管理数据实现标准化及集成化的水平,应 用集成水平表示企业主要业务的集成水平。 建筑施工企业实施信息化的关键是实现企业数据的有效采 集、快速加工处理和传输应用。因此,本标准用企业的数据管 理、数据集成和应用集成水平来表示企业信息化的技术水平。 4.3.3数据集成是实现企业协同管理的关键,而数据的标准化 是数据集成的基础。因此,在实现企业数据集成的过程中,有条 牛的企业应建立自已的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否则,也应遵循国 家或行业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从而实现数据管理与应用的标 准化。 在数据集成方式上,应采用数据集中管理的方式,否则,也 应采用汇集数据的方式,对原有的少数系统也可以采用点对点数 居交换方式。其中,数据集中管理表示被集成的业务的相关数据 经过统一设计,按照系统规划存储,并由集成应用系统统一调 度、加工处理和管理;汇集数据表示集成系统中某一业务系统, 需要用到另一业务系统的数据时,应先将所需数据汇集到本地, 然后再进行加工处理和管理;点对点数据交换方式表示业务系统
4.3.1数据管理水平表示企业管理数据实现管理集中化的水平
4.3.4以合约管理为主线、以成本管理为核心是现代建筑施工 企业管理的重要特征,因此,合约管理和成本管理的信息化最为 重要。建筑施工企业实施企业信息化时,一般是在实现合约管理 和成本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上,逐步集成其他业务(例如办公管 理、资金管理、市场营销管理、财务会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等),形成企业集成应用信息系统。 因此,对该评价指标的评价是,被集成的业务越多,得分 越高。
4.4.2对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既要考虑均衡投人,也要考虑 一次性投入。因此,信息化建设投人率应按企业近5年(信息化 评价那一年的最近前5年)信息化总投人额(包括人、财、物的 投入)与公司近5年经营总收入之比算出
4.4.3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应是
以及企业资源制定出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天纲,是企业信息化建设 的指导性文件。该文件应包括:信息化建设总体目标、建设内 容、阶段目标和内容、建设方法、组织措施以及投入计划。企业 信息化建设规划制定完成后,还应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和企业发 展情况,对信息化建设规划适时作出调整。信息化建设规划的正 式调整方案是信息化建设规划的组成部分
4.4.4企业信息化基本管理制度应包括机房及设备
(如果外包,应提供委托管理合同)、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运 行维护管理制度、信息化组织管理制度、信息化采购管理制度 信息化培训管理制度、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数据采集管理制 度、应用与绩效管理制度、信息化相关技术资料管理制度。在相 关制度存在的前提下,制度越完善、严谨,评价得分应越高。
条件成熟时应成立独立的信息化管理职能部门,项目部应有明确 的信息化管理责任人,明确企业各信息化管理人员的工作岗位和 责任,组织企业员工进行信息化知识培训
的信息化管理责任人,明确企业各信息化管理人员的工作岗位和 责任,组织企业员工进行信息化知识培训。 4.4.6企业应根据信息化建设的需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原 则上,信息技术应用系统规模越大,覆盖的业务和组织越多,安 全措施应越完备。安全措施主要包括建立防病毒体系、灾难恢复 系统、安全认证系统、人侵检测系统和安全审计系统
4.4.6企业应根据信息化建设的需要采取必要的安全
则上,信息技术应用系统规模越大,覆盖的业务和组织越多 全措施应越完备。安全措施主要包括建立防病毒体系、灾难 系统、安全认证系统、人侵检测系统和安全审计系统。
4.5.2信息化应用范围用于反映企业应用了信息系统的组织个 数与企业实际设置的组织个数之比,企业实设组织包括公司、分 公司、事业部及其工程项目部(信息化评价时开工超过6个月在 建工程项自);企业应用了信息系统的组织,指的是企业某一组 织应用了本标准表4.2.2~表4.2.4中的某一业务信息系统。
4.6.1管理标准化和管理创新是企业信息化最直接的成果。因 此,管理标准化程度、管理创新程度以及总体应用效果是评价企 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
4.6.2管理标准化程度表示企业在实施信息化过程中,对业务 流程实现规范化管理的程度。为实现业务流程的规范化管理,企 业首先应梳理企业业务流程,尤其是支持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业 务流程。另外,一旦针对流程实施信息化后,一定要有制度保 证,即建立与流程相配套的企业管理制度。 4.6.3管理创新程度主要通过企业应用信息化改进企业管理模 式、业务模式以及技术应用方面的程度来反映。具体可从如下几 方面进行说明和评价。 1在管理模式改进方面的要点包括:一是,企业在信息化 过程中,是否明晰了自身的管理模式(如,财务管控模式、战略 管控模式、经营管控模式或混合管控模式),且这一管理思想在
流程实现规范化管理的程度。为实现业务流程的规范化管理 业首先应梳理企业业务流程,尤其是支持企业发展战略的核 务流程。另外,一旦针对流程实施信息化后,一定要有制 证,即建立与流程相配套的企业管理制度。
式、业务模式以及技术应用方面的程度来反映。其体可从如下儿 方面进行说明和评价 1在管理模式改进方面的要点包括:一是,企业在信息化 过程中,是否明晰了自身的管理模式(如,财务管控模式、战略 管控模式、经营管控模式或混合管控模式),且这一管理思想在
企业信息化中实施情况如何;二是,企业信息化是否支持企业供 需链管理或是否建立了虚拟企业;三是,是否梳理出了清晰的管 理流程,设置了相应的工作岗位,明确了工作职责,提高了企业 总部的监督能力,分公司和事业部的服务、控制能力以及基层组 织的执行力。 2在业务模式改进方面的要点包括:企业在信息、资金 采购、合同等管理方面是否有所改进,并支持企业集约化管理。 3在技术应用改进方面的要点包括:是否建设了虚拟施工 系统、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远程视频会议和教学系统、施工安全 设计、工程量计算、工程CAD、企业定额管理等工具软件,改 进了企业生产手段,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
资金集中管理、资本集中运作、预算集约调控、风险 在线监控: 3)提高企业资源(人、财、机、物资、信息)快速协调 应用能力; 4)同一工作,单位工作时间是否缩短;同一业务,处理 周期是否缩短,即是否提高了工作效率; 5)企业的销售成本、管理成本、沟通成本、办公成本、 生产成本、库存成本等是否降低,即是否降低了成本; 6)增加企业知识积累,提高企业业务工作依赖信息化 程度; 7)提高市场响应速度加快,市场经营活动更加规范。 3对于信息化建设提升企业社会效益的效果JZGCP-BIM3:建筑工程P-BIM软件功能与信息交换标准合集(三),可从以下几 面进行评价: 1)企业知名度和企业形象是否提高; 2)企业是否具有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稳定的上下游企 业,即供应商和分包商)。
信息化水平评价总得分计算
4.7.1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是在专家评判的基础上,利用模 湖数学方法计算得到的。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的原则是,对于 那些能够量化、相对能够客观评价的定性指标以及明显重要的指 标,权重稍高一些:对于那些人为影响因素较大目不影响全局的 平价指标,权重稍低一些。 信息化应用范围和成效的评价结果均采用系数方式表达: 即,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总得分等于“基本分信息化应用范围 系数×信息化应用成效系数”,其中基本分等于加权后业务、技 术和保障方面得分之和。这样评价的结果可以对企业信息化水平 做出立体式的反映,而不是只反映一个点或一个面。
5.1.1企业可根据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工作需要自行决定企业信 息化评价方式。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原则上均应参照本标准组织 实施评价。
NB/T 32004-2018 光伏并网逆变器技术规范设程度、建设水平以及存在的问题或需要改进的地方的一和 方式。
5.1.3第三方评价是企业通过第三方,组织参评企业以外的
家,全面系统地分析参评企业信息化的建设程度、建设水平 存在的问题或需要改进的地方的一种评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