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0543-2014 飞机地面加油和排油用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规范

GB 10543-2014 飞机地面加油和排油用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0.2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09074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 10543-2014 飞机地面加油和排油用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规范

生产验收试验在附录N中给出。附录N规定的试验频次只作为推荐

软管组合件接头应永久标识以下信息: a)装配工的姓名或代码; b)液压试验报告对应的序列号(本序列号应同软管组合件制造商在出厂检验时记录在检验文件 上)。 建议软管连同接头,即软管组合件一起提供给最终用户

软管组合件接头应永久标识以下信息: a)装配工的姓名或代码; 6) 液压试验报告对应的序列号(本序列号应同软管组合件制造商在出厂检验时记录在检验文 上)。 建议软管连同接头,即软管组合件一起提供给最终用户

12试验证明单或试验报

当要求时TB/T 1910-2018 铁路线路机械词汇,每根软管或软管组合件应提供试验证明单或试验报告。如适用,包括以下内容: a) 软管制造商名称; b) 接头制造商名称; c) 装配工名称; 软管型别/级别; 软管或组合件长度和公称内径; f 软管序列号或参考号; g) 组合件序列号或参考号; 软管制造年份和季度; i 组合件制造年份和月份; j 静液压验证压力; 电阻; 试验日期。

当要求时,每根软管或软管组合件应提供试 a) 软管制造商名称; b) 接头制造商名称; c) 装配工名称; d) 软管型别/级别; e 软管或组合件长度和公称内径; f 软管序列号或参考号; g) 组合件序列号或参考号; h 软管制造年份和季度; i) 组合件制造年份和月份; 静液压验证压力; k) 电阻; ) 试验日期。

发货前,软管内腔应彻底清洗、冲洗和干燥。 注:冲洗和处置软管的推荐方法见附录0

发货前,软管内腔应彻底清洗、冲洗和干燥。 注:冲洗和处置软管的推荐方法见附录0。

GB105432014/ISO1825.2010

为保护管接头并防止内衬层损坏,在试验结束策时,制造厂应在所有软管及软管组合件两端安装防 护帽。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燃油可溶物的测定方法

A.1.1从软管内衬层上取一块5g样本,去掉附在其上的纤维。将样本剪成约3mm的小块试样,准 确称取5g士0.01g粉碎试样置于烧瓶中,加人IS01817:2005中规定的B液100mL,在40℃士2℃ 的温度下保持96h。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液体蒸发损失。 A.1.2趁热把烧瓶中的溶液用过滤器过滤到一个预先称好质量的玻璃血中。用少量液体B洗涤烧瓶 和过滤器的滤渣。 A.1.3用水浴蒸发玻璃血中的液体,并用通风干燥箱在150℃士3℃的温度下烘干残余物2h。称量 残余物质量,精确到0.01g。 注:在试验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残余物过热,因为无法估算过热引起的聚合物降解程度,从而得出错误结果。

A.1.1从软管内衬层上取一块5g样本,去掉附在其上的纤维。将样本剪成约3mm的小块试样,准 确称取5g士0.01g粉碎试样置于烧瓶中,加人IS1817:2005中规定的B液100mL,在40℃土2℃ 的温度下保持96h。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液体蒸发损失。 A.1.2趁热把烧瓶中的溶液用过滤器过滤到一个预先称好质量的玻璃血中。用少量液体B洗涤烧瓶 和过滤器的滤渣。 A.1.3用水浴蒸发玻璃血中的液体,并用通风干燥箱在150℃士3℃的温度下烘干残余物2h。称量 残余物质量,精确到0.01g。 注:在试验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残余物过热,因为无法估算过热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低温脆性试验方法

试验设备见图B.1。

图B.1低温脆性试验设备

将150mmX25mm×2mm的试样固定在两个夹具中,使其处在一个平面上,其中127mm暴露 在两个夹具之间,然后减少夹具间距1mm。如果从软管上取试样,则应去掉粘附的增强织物。 把夹持的试样放在一个盛有冷却剂的杜瓦容器内,使试样完全浸泡在其中。在一40℃士1℃的温 度下保持30min,然后在同一平面上将一个夹具直接移向另一个夹具,在20s内使夹具间距缩短 25mm。 检查试样龟裂情况。 注:可采用在甲醇或乙醇中加人碎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获得一40℃的温度,并通过仔细地添加干冰碎片来 维持该温度。

GB10543—2014/ISO1825.2010

C.1与燃油接触前的粘合强度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层间的粘合强度试验方法

从E型和F型软管上沿螺旋方向切取试样,按ISO8033的规定进行粘合试验,测定下列各层之间 的最小粘合强度(N/mm): a)内衬层与增强层; b)增强层与外覆层; c)增强层之间。

C.2与燃油接触后的粘合强度

在软管上切取大约300mm长的试样,并将一端封闭。用按ISO1817:2005规定的液体B注满软 管并将另一端轻轻盖上。将试样放在20℃士5℃下,调节168+h。清空软管,按C.1所述测定各层间 的最小粘合强度。

GB10543—2014/ISO1825.2010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耐燃油污染试验方法

测定预处理后的模拟液体从软管中溶解出的物质来判定燃油污染物。结果以公称内径为76 示。

通过测定预处理后的模拟液体从软管中溶解出的物质来判定燃油污染物。结果以公称内径为76 的软管表示,

取一根不小于300mm长的软管,用玻璃塞封住一端。用按ISO1817:2005规定的液体B注满软 管,并在室温下保持3d。排掉液体,目视检查液体中的污染物。 用液体B再次注满软管,室温放置,第二天排掉液体,目视检查液体中的污染物。以每日间隔重复 这一程序连续进行4d试验。 用液体B再次注满软管,并在20℃士5℃下保持3d。排掉液体并根据ISO6246测定液体蒸发后 的残余物。 同样按ISO6246测定空白样品(液体B)蒸发后的残余物。 计算R值,即挥发后的残余物质量减去空白试验的质量,以每100mL试验液体残余物毫克数 表示。

对于公称内径不是76的软管,用下列公式调节求得的值,以公称内径76表示最终结果:

R。 软管公称内径为76的等效残余物,单位为毫克每100mL,(mg/100mL); R 经空白试验校正后的残余物质量,单位为毫克每100mL,(mg/100mL); B 受试软管公称内径。 这一调整是为了补偿软管的表面积/液体体积的比率随着软管公称内径而变化的影响。

R。—软管公称内径为76的等效残余物,单位为毫克每100mL,(mg/100mL); R一一经空白试验校正后的残余物质量,单位为毫克每100mL,(mg/100mL); B 一受试软管公称内径。 这一调整是为了补偿软管的表面积/液体体积的比率随着软管公称内径而变化的影响。

GB105432014/ISO1825.2010

附录E (规范性附录) 20℃曲挠试验方法 将空的软管在20℃士5℃下卷在试验鼓上,试验鼓的外径见表E.1。展开软管后,观察是否出现可 见结构损坏及永久变形。 B型和E型软管,测量电连续性(见9.1),C型和F型软管,测量电阻(见9.2)

附录E (规范性附录) 20℃曲挠试验方法 将空的软管在20℃士5℃下卷在试验鼓上,试验鼓的外径见表E.1。展开软管后,观察是否出现 构损坏及永久变形。 B型和E型软管,测量电连续性(见9.1),C型和F型软管,测量电阻(见9.2)

表E.120℃下曲擦试验的试验鼓外径

GB105432014/ISO1825:2010

根据GB/T5564一2006方法B,按照下列条件进行试验: a)试验温度:一30℃±2℃; b)试验鼓直径:软管公称内径的10倍; c)公称内径为19~63(包含)软管弯曲180°,公称内径为76~101.5(包含)软管弯曲90°; d)在室温下检测软管,然后按ISO1402的规定进行4.0MPa压力试验; 公称内径为100或101.5的软管可以在冷冻室外面进行试验,但必须在离开冷冻室后30s内进行; e)在放到冷冻室中24h之前,在试样中填充航空煤油,并使之在室温下浸泡24h; )应在填充航空煤油后的试样上进行试验; g)B型和E型软管检测电连续性(见9.1),C型和F型软管测量电阻(见9.2)

附录G (规范性附录) 压扁恢复率试验方法 重要提示:本试验只适用于在使用中可以承受挤压力的F型软管

G.1.1.1压缩试验机,横梁速度为(50土5)mm/min并具有适应于规定的挤压力的能力。 G.1.1.2两块金属板,每个宽80mm,能承受施加的力而不变形。金属板的边缘应为圆形(半径约 1.5mm),以避免试验期间割伤软管

1.1压缩试验机,横梁速度为(50士5)mm/min并具有适应于规定的挤压力的能力。 1.2两块金属板,每个宽80mm,能承受施加的力而不变形。金属板的边缘应为圆形(半径 mm),以避免试验期间割伤软管

G.1.2.1拉力试验机,横梁速度为(50士5)mm/min并具有适应于可能规定的挤压力的能力。 G.1.2.2换向器。 G.1.2.3两块金属板,见G.1.1.2

软管试样最小长度为500mm

武样最小长度为500mm

软管试样最小长度为500mm

在软管制造后24h之内不应进行任何试验,试验前试样应在(20士5)℃下至少调 以包括在制造后的24 h之内。

在软管制造后24h之内不应进行任何试验,试验前试样应在(20士5)℃下至少调节3h,这3h可 以包括在制造后的24 h之内。

按ISO4671中的最适合方法测量试样的外径。将试样安装在试验机(G.1.1.1或G.1.2.1)的两块 平行板(G.1.1.2)之间,使试样中间的80mm受到挤压。 挤压软管,使其外径减少50%并保持这种压缩状态(60士10)s。以(50土5)mm/min的速度撤掉挤 玉力。 在撤掉挤压力后1min和10min时重新测量最小外径。然后对软管样品进行压力试验(见11.2)

对于B型和C型软管,使用以下方法测定抗弯结性能: a)在试验软管中注人ISO1817:2005规定的液体B,浸泡168h; b) 排空软管,并将其两端封闭; 在(20±5)℃下弯曲空软管至60°角; 放开软管,使其恢复2min~4min; 重复c)和d)步骤持续1000次,目视检查软管是否出现永久变形和结构损坏;测量电连续性和 电阻以保证满足9.1和9.2的限值; f)在4.0MPa验证试验压力下验证软管(见J.1.2); g)从弯结处切下软管试样,进行内衬层、增强层和外覆层的粘合强度试验; h 记录所有结果。

GB10543—2014/ISO1825.2010

按图1.1所示将软管组合件试样弯曲成U型。在试样中注人ISO1817:2005规定的液体F(如果 认为使用液体F会有安全隐患,可以使用水代替液体F)。 将试样置于管内径为10mm的煤气喷灯的火焰上,3min后关闭喷灯。喷灯和试样之间的距离如 图工.1所示。

以下情况,软管试样视作不可燃: a)移开喷灯火焰,立即停止燃烧; b)移开喷灯火焰后2min内没有可见的发光, 试验后,目视检查,试样应无渗漏。 试验使用的试样最好选取内径为19mm或25mm的软管。若软管结构材料相同时,所测规格结 果适用于该规格及以上规格的软管

图I.1燃烧试验装置

GB105432014/ISO1825.2010

软管或软管组合件的静液压试验

或软管组合件的静液压谁

J.1.1工作压力试验

在(0.04士0.025)MPa/s速率下,将压力升至2.0MPa,保压至少5min,然后测量与0.07N 下相比较的长度变化

4士0.025)MPa/s速率下,将压力升至2.0MPa,保压至少5min,然后测量与0.07MPa压力 长度变化

J.1.2验证压力试验

用干净的试验介质煤油或水填充软管,试验介质应由买方与制造厂协商一致。 每根软管或软管组合件应经受4.0MPa的验证压力,压力以(0.04士0.025)MPa/s的速率上升。保 持试验压力5min,然后以同样的速率降至0.3MPa,再保持2min。试验后,试验介质应全部从软管内 情除。 对于B型和E型软管,按9.1规定进行电连续性试验。 对于C型和F型软管,按9.2规定测定其电阻

切下大约1m长软管试样,把它装在 合适的试验台上,自由长度至少625mm。用水 记录爆破压力

试验应在软管制造24h后进行,在(20士5)℃下试验

只适用于B型和C型(所

附录K (规范性附录) 耐真空试验方法

施加一个绝对压力为50kPa的负压,保持10min,检查软管结构是否有损坏。此试验适用于所有 规格的软管。

K.3只适用于B型和C型(规格19~63)

对于规格为19~63(含)的软管,施加一个绝对压力为85kPa的负压,保持10min,试验前和 程中用卡尺测量软管的外径,并计算圆周损失

施加一个绝对压力为15kPa的负压,保持10min,然后在保持此真空状态时,向软管内腔放人 属球,该球直径符合表K.1的规定。记录金属球是否自由通过软管,并检查软管是否有可见 坏。

施加一个绝对压力为35kPa的负压,保持10min。按K.4的规定继续试验

表K.1耐真空试验用球直径(只适用于E型和F型)

GB105432014/ISO1825.2010

试验组合件,由软管和端部接头组成,1m长。

附录L (规范性附录) 接头安装牢固性试验方法

使用水作为试验介质,将试验压力升至4.0MPa,保持2min。 将施加的压力降至0。然后将压力升至1.0MPa,保持2min,检查组合件是否泄漏。将施加的压 力降至0。 再把压力升至4.0MPa,保持2min,检查组合件是否泄漏,将施加的压力降至0

使用水作为试验介质,将试验压力升至4.0MPa,保持2min。 将施加的压力降至0。然后将压力升至1.0MPa,保持2min,检查组合件是否泄漏。将 力降至0。 再把压力升至4.0MPa,保持2min,检查组合件是否泄漏,将施加的压力降至0

将内压升至8.0MPa,保持5min。在此压力下,软管接头应仍然装配在软管上。较小的 形是允许的。

将内压升至8.0MPa,保持5min。在此压力下,软管接头应仍然装配在软管上。较小的 形是允许的。

表M.1给出了第10章所定义的型式试验和例行试验

GB10543—2014/ISO1825:2010

附录M (规范性附录) 型式试验和例行试验

表M.1型式试验和例行试验

GB10543—2014/ISO1825.2010

附录N (资料性附录) 推荐的生产验收试验 生产验收试验应按表N.1所示,每批或每10批进行一次。 每批定义为500m软管或500kg重的内衬层或外覆层胶料

附录O (资料性附录) 软管冲洗和处置的推荐操作方法

使用者应该对每根新软管组合件进行浸泡和冲洗。在最低温度为15℃,燃油在软管内腔至少浸泡 8h后,让至少2000L的燃油循环通过软管组合件进行冲洗。 使用者应监控具体操作情况,如果残留在软管中的燃油变色,应进行进一步冲洗,

航空燃油软管使用者应该建立包括下列注意事项的软管操作指南: a) 确保软管在设备下不会卡住或挤压,当增压时软管应可自由移动。 b) 保持软管和接头外表面无油污。 C 避免软管接头过度劳损。在操作软管时,要拿管体而非接头。 d) 避免软管过度弯曲或弯结。 e 为了减少磨损,在将软管回缠到卷盘之前,先将喷嘴拿回燃油车上。 保持卷盘在良好的条件下运行。 g) 回卷时,协助软管缠到卷盘上。

航空燃油软管宜按如下方法检查: a 在加油过程中每日用目测检查软管。 b) 至少每月一次Q/GDW 11810.1-2018 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建模规范.第1部分:变电站(换流站),把软管移到足够长的干净、干燥区域。将软管施加日常工作压力然后检查。 特别注意检查软管和接头的接触处。压力降为0,检查是否有任何“软点”,这可能说明有离层 现象。检查接头是否有移动或拔脱的迹象,如果需要,可以收紧紧固件。 C) 每6个月用2.0MPa的最大工作压力进行静液压力试验。压力降为0,然后增压到0.35MPa。 按h)方法检香接头。

当观察到下列情形之一时,软管应进行更换: a)软管上有软点、鼓包或起泡; b)过度磨损,露出增强层; c)软管上有划伤或龟裂露出增强层。 注意:软管的物理与化学性能可能逐渐降低,这与储存和使用环境有关。因此,最好自生产之日起 规定软管最大使用寿命。例如10~15年

GB105432014/ISO1825.2010

0.5推荐的软管重新组装方法

已用过的航空燃油软管充许重新组装。但是,所有新的航空燃油软管宜由原制造商或一个合格的 经销商进行组装。当重新组装软管时,宜考虑以下的内容: a)由合格的软管经销商或经过重装培训的用户进行组装; b) 接头宜带有永久的标签,注明接头制造商的名称和制造日期,或者其他适用的标识和记录; C 软管组合件宜进行4.0MPa验证压力试验,除非使用者规定了较低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最 小压力建议为最大工作压力2.0MPa; 使用者宜使用与软管常用流体相同的或者完全兼容的试验液体

DB37/T 3364-2018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钢支撑通用技术要求0.6软管和软管组件的贮存

次管和软管组合件宜按照ISO2230中的指南进行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