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江苏省苏北地区农房设计指引(2019年版)(省苏北农房办[2019]21号 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省级工作推进办公室2019年12月)农村住房结构体系应有简明、合理的受力和传递地震作用的途径;应避免因 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荷载的承载能力;应 具备必要的抗震承载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对可能出现 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
砌体结构是指由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 构,是砖砌体、砌块砌体和石砌体结构的统称。 1.平面布置 ①纵横墙的布置宜均匀对称,在平面内宜对齐,沿竖向应上下连续,在同 轴线上窗间墙的宽度宜均匀。 ②不宜设置错层,如确需设置错层,错层高差不应大于600mm及梁高,同 时加强抗震措施(增加圈梁和构造柱等)。 2.房屋层数及高度 ①单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层高不应超过4.0m,两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各层层高 不应超过3.6m。 ②房屋的层数及总高度不宜超过表4.4.1.1的规定
表4.4.1.1房屋层数及总高度限值(m)
DB35/T 1864-2019 机电类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自检质量控制基本要求注:房屋总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或檐口的高度
3.承重体系 ①优先采用横墙(沿建筑物短轴方向布置的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 构体系,纵、横墙交接处应有拉结措施,烟道、通风道等竖向孔道不应削弱墙体, 否则应对墙体采取加强措施。 ②横墙和内纵墙上的洞口宽度不宜大于1.5m,外纵墙上的洞口宽度不宜大 于1.8m或开间尺寸的一半。 ③同一房屋不宜采用木柱与砖柱、未柱与石柱混合的承重结构:不宜在同 高度采用砖(砌块)墙、石墙、土坏墙、夯土墙等不同材料墙体混合的承重结构 ④不应在挑梁和楼板上砌筑承重墙砌体 ③农村住房采用砌体结构时的最大横墙间距如表4.4.1.2所示:
表4.4.1.2横墙的最大间距(m)
注:*指抗震设防烈度
4.房屋的局部尺寸限值应符合下表4.4.1.3的规定:
图4.4.1.1纵横示意图
表4.4.1.3房屋的局部尺寸限值(m
5.墙体厚度 ①承重墙厚度:实心砖墙、蒸压砖墙不应小于240mm,多孔砖墙、混凝土 小型空心砌块墙不应小于190mm。空斗墙不宜用作承重墙。 ②当240mm厚实心砖墙、蒸压砖墙及多孔砖墙的屋架或屋面(楼面)梁跨 度大于6m时,190mm厚小砌块墙、多孔砖墙的跨度大于4.8m时,支承处墙体 可采取加厚、增设梁垫或设置扶壁柱等措施。
5.墙体厚度 ①承重墙厚度:实心砖墙、蒸压砖墙不应小于240mm,多孔砖墙、混凝土 小型空心砌块墙不应小于190mm。空斗墙不宜用作承重墙。 ②当240mm厚实心砖墙、蒸压砖墙及多孔砖墙的屋架或屋面(楼面)梁跨 度大于6m时,190mm厚小砌块墙、多孔砖墙的跨度大于4.8m时,支承处墙体 可采取加厚、增设梁垫或设置扶壁柱等措施。 6.圈梁 ①在基础顶面、楼层处和屋顶檐口处,同一水平面上宜设置连续封闭的钢筋 混凝土圈梁,纵、横砖墙的钢筋混凝土圈梁在交汇处应相互连接。 ②圈梁的宽度宜与墙厚相同,高度不应小于120mm,即截面尺寸240墙不 应小于240mm(宽)×120mm(高),190墙不应小于190mm(宽)×120mm(高);6、 7度时纵向钢筋不应少于4Φ10;箍筋宜采用Φ6,间距不应大于300mm;8度时 纵向钢筋不应少于4Φ12;箍筋宜采用Φ6,间距不应大于200mm。 ③圈梁兼作门窗洞口过梁时,过梁部分的钢筋按计算增配。 ④采用现浇楼板和屋面板时,当楼板与墙体有可靠连接可不设置圈梁,但楼 板沿墙体周边均应加强配筋并应与相应的构造柱钢筋可靠连接。 7.构造柱 ①纵横墙交接处、外墙四角和对应转角、楼梯间四角、楼梯斜梯段上下端对 应墙体处、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内外墙宽度不小于2.1m洞口的两侧需设置构 造柱。 ②构造柱与墙体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并沿墙高每隔500mm设2Φ6拉结筋,
每边伸入墙内1.0m,应先砌墙后浇筑构造柱。 ③构造柱截面厚度不应小于墙厚,240墙截面尺寸不应小于180mm(宽)× 240mm(厚),190墙截面不应小于180mm(宽)×190mm厚),纵向钢筋宜采用4 Φ12,箍筋宜采用Φ6,间距不应大于200mm,且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构造 柱的纵向钢筋应在基础和楼层圈梁中锚固,
图4.4.1.2构造柱与马牙
图4.4.1.3构造柱与基础梁连接结
4构造程与圈梁连接处,构造柱的纵筋应穿过圈梁,保证构造柱纵筋上下贯 通。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 ③当有突出屋顶的楼梯间时,其楼梯间设置的构造柱应延伸到突出屋顶楼梯 间顶部,并与顶部圈梁相连接。 8.过梁 ①门窗洞口宜采用钢筋混凝土过梁,过梁的支承长度不应小于240mm。 ②钢筋混凝土过梁宽度不宜小于墙厚,过梁高度与纵向钢筋宜通过受弯构件 计算得到,也可以参考下表,箍筋宜采用Φ8,间距不应大于200mm。
表4.4.1.4钢筋混凝土过梁参数表
③砖砌平拱过梁的砂浆不 传帆音力的高 于240mm。 9.挑梁、雨蓬等悬挑构件 ①挑梁、雨蓬等悬挑构件的尺寸及配筋应通过抗倾覆计算得到。 ②纵向受力钢筋应伸入至梁或板尾端。 ③挑梁埋入砌体长度宜大于挑出长度的1.2倍;当挑梁上无砌体时,宜大于 挑出长度的2倍。 10.屋(楼)盖规定 ①砌体农房结构的楼(屋盖)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现浇钢筋混凝土楼
板的最小厚度为80mm,屋面板最小厚度120mm;楼板的跨度与厚度的比值不 宜大于40。 ②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屋盖板伸进纵、横墙内的长度不应小于120mm;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盖、屋盖板伸进墙内的长度,以及在梁上的搁置长度不宜小 于100mm,不应小于80mm,当该长度小于100mm时,应采取板缝间加设拉筋 的措施。 ③抗震设防6度、7度地区也可采用预应力圆孔板屋(楼)盖,其整体性连接 及构造应采取以下措施:支承在墙或混凝土梁上的预应力圆孔板板端钢筋应搭 接,并在板端缝隙中设置直径不小于Φ8的拉结筋与板端钢筋焊接;板端孔洞用 砖块、砂浆封堵;支承处应有坐浆,板端缝隙用不低于C20的混凝土浇筑密实, 板上应有水泥砂浆面层。 ④坡屋顶住房的屋架应与顶层圈梁可靠连接,条或屋面板应与墙及屋架可 靠连接,不得采用硬山搁標,建筑出入口处的檐口瓦应与屋面构件错固。7度、 8度抗震设防的小砌块房屋,以及8度时的砖砌体房屋的内纵墙顶应增砌支承山 墙的踏步式墙垛。 11.其他构件 ①烟道等竖向孔洞在墙体中留置时,应采取附墙式或在砌体中增加配筋等加 强措施避免墙体的削弱。 ②突出屋面无锚固的烟窗、女儿墙等易倒塌构件出屋面高度不应大于 500mm(其中坡屋面上的烟窗高度由烟窗的根部上沿算起)。当超出时应有可靠 的锚固措施,如加设压顶圈梁, ③不应采用无锚固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挑檐。 ④墙体门窗洞口侧面宜均匀布置预埋木砖,门洞每侧宜埋置3块,窗洞每侧 宜埋置2块,门窗框宜采用圆钉与预理木砖钉牢。
1.具他构件 烟道等竖向孔洞在墙体中留置时,应采取附墙式或在砌体中增加配筋等加 强措施避免墙体的削弱。 ②突出屋面无锚固的烟肉、女儿墙等易倒塌构件出屋面高度不应大于 500mm(其中坡屋面上的烟高度由烟肉的根部上沿算起)。当超出时应有可靠 的锚固措施,如加设压顶圈梁, ③不应采用无锚固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挑檐。 ④墙体门窗洞口侧面宜均匀布置预理木砖,门洞每侧宜埋置3块,窗洞每侧 宜埋置2块,门窗框宜采用圆钉与预理木砖钉牢。
图4.4.1.4附墙式烟道示意图
4.4.2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T形墙 图4.4.1.5纵横墙交接处拉
图4.4.1.5纵横墙交接处拉结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指由钢筋混凝土梁和柱为主要构件组成的承受竖向 和水平作用的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应采用双尚框架结构,不宜采用单跨框架 不宜设置任何方向都不构成框架的孤立柱。 1.框架结构不应采用部分由砌体墙承重的混合形式;框架结构中的楼梯间 高部出屋顶的楼梯间等,应采用框架承重,不应采用砌体墙承重;框架结构的填 充墙及隔墙宜选用轻质墙体材料。 2.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平面宜简单规则,承载力分布宜均匀合理,不应采用 严重不规则的平面布置;传力明确,应具有必要的承载能力。 3.材料 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C20,结构构件中的普通纵向受力钢筋宜选用HRB400 级钢筋;箍筋宜选用HRB300、HPB400级钢筋,材料性能并应满足现行的《混 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 4.框架结构的砌体填充墙的要求 ①填充墙在平面和竖向的布置,宜均匀对称,宜避免形成薄弱层或短柱。 ②砌体填充墙应沿框架柱全高每隔500mm~600mm设置2根直径6mm的拉 筋与承重墙或者柱拉结,拉筋伸入墙或柱内的长度宜全长贯通。 ③墙长大于5m时,墙顶与梁(板)宜有钢筋拉结;墙长超过8m或层高2 倍时,宜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墙高超过4m时,墙体半高宜设置与柱连接且 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腰梁。 楼梯间和人流通道的填充墙,尚应采用钢丝网砂浆面层加强。 5.框架结构梁柱断面尺寸的确定: ①框架结构的主梁截面高度可按跨度的(1/10~1/18)确定;梁净跨与截面 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梁截面的高宽比不宜大于 ②框架柱截面方柱边长不宜小于300mm,长边和短边的边长比不宜大于3 圆柱的直径不宜小于350mm。 6.为避免房屋内出现柱角,可采用T形、L形、十字形及Z形截面柱的现浇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柱肢可同墙厚。 7.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抗震等级按6、7、8、9度分别取四、三、二、一级 计算和构造措施必须应符合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建筑
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相应的要求,经过设计计算,确定满足承载能力要求的 梁、柱截面大小,钢筋面积等参数。 8.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当采用预制板的装配式楼、屋盖时,应 采取措施保证楼、屋盖的整体性,如采用配筋现浇面层加强时,厚度不宜小于 50mm。 9.砌体女儿墙在人流出入口和通道处应与主体结构可靠锚固;非出入口无锚 固的女儿墙高度不宜超过0.5m。
主要分为:涂料类外墙和面砖外墙,其外墙保温材料可以采用XPS、EPS 等板材,外墙防水推荐防水砂浆。 1.涂料类外墙(涂料、预拌砂浆等面层): 构造做法: ①弹性外墙涂料或真石漆类面层 ②6厚水泥砂浆找平 ③6厚乳液类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压入耐碱玻纤网格布一层) ④外墙保温板体系(锚固件锚固) ③20厚1:3防水砂浆(内加5%抗渗剂) ③甩浆.基层墙体(不同界面交接处挂300mm宽镀锌钢丝网)
图4.5.1.1涂料外墙构造示例
构造做法: ①1:1水泥(或白水泥掺色)砂浆(细砂)勾缝 ②贴8~10厚外墙饰面砖,在砖粘贴面上随贴随涂刷一遍混凝土界面处理剂 增强粘结力 ③6厚1:2.5水泥砂浆(掺建筑胶) ④刷素水泥浆一道(内掺水重5%的建筑胶) ③5厚1:3水泥砂浆打底扫毛或划出纹道 ③刷聚合物水泥浆一道 ①基层墙体
主要分为:普通地面和有防水防潮层地面 1.普通地面(水泥、防滑地砖、木地板等面层): 适用范围:除厨房、卫生间以外的无水房间 构造做法: ①面层 ②30厚1:2水泥砂浆 ③刷素水泥浆一道 ④60厚C20细石混凝土 ③150厚碎石或碎砖夯实 ③素土夯实(压实系数不小于0.90) 面层 30厚1:2水泥砂浆 刷素水泥浆一道 60厚C20细石混凝土 150厚碎石或碎砖夯实 素土夯实
2.有防水防潮层地面(水泥、防滑地砖等面层): 适用范围:厨房、卫生间、淋浴等有水房间 构造做法: ①面层 ②30厚1:2水泥砂浆 ③刷素水泥浆一道 ④40厚C20细石混凝土 防水层 60厚C20细石混凝土 ?150厚碎石或碎砖夯实 ③素土夯实(压实系数不小于0.90)
图4.5.1.2面砖外墙构造示例
图4.5.2.1普通地面构造示例
防水层推荐防水涂料类防水层,如:聚氨酯涂膜、JS防水涂膜等,防水涂 膜满涂四周卷起至少300mm高(与墙面防水涂料搭接100mm)。并在阴阳角、管 道周围涂刷阴阳角(导圆角)加强层,宽度至少250mm,建筑完成面上翻至少 300mm。
主要分为:普通楼面和有防水防潮层楼面 1.普通楼面(水泥、防滑地砖、木地板等面层): 适用范围:除厨房、卫生间以外的无水房间 构造做法: ①面层 ②30厚1:2水泥砂浆 ③刷素水泥浆一道 ④钢筋混凝土楼面,表面清扫干净
图4.5.2.2有防水防潮层地面构造示例
图4.5.3.1普通楼面构造示例
b、有防水防潮层楼面(水泥、防滑地砖等面层): 适用范围:厨房、卫生间、淋浴等有水房间 构造做法: ①面层 ②30厚1:2水泥砂浆 ③刷素水泥浆一道 ④40厚C20细石混凝土 ?防水层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 钢筋混凝土楼面板,表面清扫干净 防水层推荐防水涂料类防水层,如:聚氨酯涂膜、JS防水涂膜等,防水涂 膜满涂四周卷起至少300mm高(与墙面防水涂料搭接100mm)。并在阴阳角、管 道周围涂刷阴阳角(导圆角)加强层,宽度至少250mm,建筑完成面上翻至少
300mm。与内墙面防潮层闭合。
图4.5.3.2有防水防潮层楼面构造示例
2.平屋面: 适用范围:辅房、退台之处 构造做法:
图4.5.4.1瓦屋面构造示例
图4.5.4.2平屋面构造示例
3.雨棚: 构造做法: ①最薄1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找坡1% ②隔离层 ③涂料防水层 ④保温层 ③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原浆压光,局部缺陷修补,阴角砂浆圆弧形(半径 100)
图4.5.4.3雨棚构造示例
1.农村住房应设置室内给水排水系统。 2.原则上管线预理埋敷设与土建施工应同步进行。 3.建筑生活用水宜使用市政管网直接供水,没有市政供水管网的自建水源系 统,供水水质、水压均应达到生活用水要求的标准和要求
4.建筑排水宜采用雨、污分流制,尽量利用地形重力自流排出。
5.1.2生活给水系统
1.给水系统:尽量利用室外给水管网水压直接供水,较高的建筑以及币政压 力不足的建筑,宜集中设置贮水调节设施和加压装置供水。寒冷地区应注意贮水、 加压设施的保温防冻。 2.用水定额及水质、水压:用水定额应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资源充 沛程度、用水习惯,本着节约用水的原则,综合分析确定,宜采用85~320L/ (人·d)。供水水质应符合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有关 规定,并应符合现行相关国家规范中关于防止水质污染的相关规定。各建筑最不 利用水点水压不宜低于0.05MPa,用水点压力不宜高于0.20MPa。 3.管材及附件的选用:采用的管材和管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应选用耐腐蚀和安装连接方便可靠的管材。埋地给水管道可采用塑料管、有衬里 的铸铁管;室内给水管道可采用塑料管、塑料和金属复合管、不锈钢管等。各类 闵门的材质应耐腐蚀和耐压,可采用全铜、全不锈钢、铁壳铜芯和全塑阀门等。 水表应装设在观察方便,不冻结,不被任何液体及杂质所淹没和不易受损处。 4.管道布置及敷设:给水管宜布置成枝状管网,单向供水。室内给水干管宜 敷设在吊顶、管井中,支管可在吊顶、楼面垫层或墙体管槽内暗设;寒冷地区不 取暖房间应有保温措施
1.排水系统设计:建筑物内的生活污水系统,宜采用伸顶通气的单立管系统。 厨房、卫生间的管道应分开设置,底层污水宜单独排出。排水立管宜设在排水量 最大、靠近最脏、杂质最多的排水点处,器具至排出管的距离宜最短,管道转弯 应最少。排水管道宜埋地敷设或在地面上、楼板下明设,应便于安装和检修。排 水管道不得穿越卧室。 2.设计排水量:污水定额可按用水定额的60%~90%采用。建筑内污废水可 合流排出。排水干管最小管径不宜小于De110。 3.卫生器具及管材选用:卫生器具的数量和材质,应根据现行的相关设计规 范及标准确定。宜选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存水弯和地漏的水封深度不应小于 50mm。排水管材可采用塑料管。
1.雨水系统设计:建筑雨水管道宜单独设置,屋面雨水可采用重力流排水系 统。屋面应设置溢流口、溢流管等溢流设施。阳台雨水宜单独排放,立管底部应 间接排水。 2.雨水设计流量及管材选用:设计暴雨强度应按当地或相邻地区暴雨强度公 式确定,屋面雨水设计降雨历时按5min计算,设计重现期宜采用23a,径流 系数宜采用0.90。雨水管材可选用塑料管。寒冷地区雨水管宜布置在室内
1.每套农房所设置的配电箱,除壁挂式分体空调插座回路外,其一般插座回 路、厨房插座回路及卫生间插座回路应设置剩余电流保护装置。 2.为保证用电安全可靠,空调电源插座、一般电源插座与照明应分回路配电 3.电炊具的普及且功率较大,厨房插座回路宜单独配电。 4.浴室潮湿,易发生电气故障,且可能安装有电热水器和浴霸等大功率电器 应设单独回路配电。
1.农村住房导线截面积应根据家庭最终负荷来选择,宜适当放大,为用电设 备增加留有一定的余量(特别是寒冷地区采用电取暖方式时)。 2.电气线路应采用符合安全和防火要求的敷设方式配线,套内的电气管线应 采用穿管暗敷设方式配线。导线应采用铜芯绝缘线,每套进户线截面不应小于 0mm²。一般插座回路、空调插座回路当断路器整定≤16A时其导线截面积应不 小于2.5mm²(铜线),照明回路主线截面积应不小于2.5mm²(铜线)。 3.导线应按规定相色选线,以便接线时区分相线、中性线、接地线
1.室内布线宜采用预理PVC管暗敷,也可采用塑料槽板或护套线明敷。 2.不应采取墙上剔槽将导线直接埋入墙中的做法,
5.2.5灯具插座设计
1.庭院和大门应设计照明灯具(其回路应带漏电保护),在场院的合适位置 的围墙上还要设计防水插座备用。 2.套内应布置各种插座,插座的数量应保证住户不用拉明线而使电器设备足 够使用。两线加三线插座数量,起居室不少于三组;卧室、书房各不少于两组; 卫生间不少于一组。厨房卫生间的插座应采用防浅水型的。 3.分体空调器插座应选16A及以下,柜式空调可选用20A(导线选用不小于 4.0mm²的铜芯线)其他插座可选10A。 4.厨房和卫生间应选用瓷质防水灯座。 5.灯具在安装时,灯具导线不应承受灯具自重。 6.楼梯应选用双控开关。
5.2.7住户用电容量及电气设备安装
1.用电计量箱采用户外单户表箱,下沿距地1.6m~1.8m壁装,表箱应具有防 雨和防阳光直射计量表计等防护措施。计量要满足当地供电部门的要求。 2.用电容量配置:
3.插座安装在1.8m及以下时应采用安全型;卫生间电源插座(刮须插座除 外)、厨房及非封闭阳台电源插座应采用防溅型;面对插座时,插座的接线应为 左零右火上接地。 4.在0、1及2区内,不应装设开关设备及线路附件,照明灯具不应设置在
1.防直击雷装置采取以下措施: ①利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内的钢筋网、特别是檐口处的钢筋网作为接闪 器,沿檐口周边明敷专用接伞带。 ②从檐口处的屋面钢筋网约每隔9m引出一根直径10mm圆钢(焊接或用卡 妾器连接)与专用接伞带连接。 ③利用建筑物混凝土梁、柱内直径不小于10mm的钢筋作为引下线。引下线 不小于两根,平均间距不应大于25m。明敷设引下线在地面以上1.7m长的一段 改用壁厚3mm硬塑料管保护,并应在距地面1.8m处做断接卡子,供测量接地电 组使用。 ④利用基础和桩基内的钢筋体做接地体,直接埋入土壤中的所有接地装置的 各种金属件应热镀锌。用直径10mm钢筋将外露金属管就近与钢筋网或专用接伞 带连接,天线金属体或立柱与其金属底座连接在一起,再将底座的地脚螺栓与屋 面钢筋网连接。
2.优先利用基础和地梁主筋作接地装置,无可利用时再按照接地体要求敷设 室外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4Q。 3.农村住房各个电气系统的接地宜采用共用接地网。各类家用电器的金属外 壳应通过保护线接至共用接地网上。 4.室内接地线和N线应分开敷设,绝不允许在插座内将接地极和中性线直接 租连。 5.接地装置应采用热镀锌钢材。 6.每幢农村住房应做总等电位联结,装有淋浴或浴盆的卫生间应做局部等电 立联结。 7.局部等电位联结应包括卫生间内金属给水排水管、金属浴盆、金属洗脸盆 金属采暖管、金属散热器、卫生间电源插座的PE线以及建筑物钢筋网。
6.1.2道路等级与宽度
村庄主要道路:路面宽度5~7m;村庄次要道路:路面宽度4~5m;宅间道 路:路面宽度2.53m;建筑退让应满足管道铺设、绿化及日照间距等要求。 根据村庄的不同规模和集聚程度,选择相应的道路等级与宽度。规模较大 (500户以上)的村庄可按照主要、次要、宅间道路进行布置,中小规模的村庄 可酌情选择道路等级与宽度。道路组织形式与断面宽度要结合机动车的不同停车 方式(集中布置、分散布置、占道停车)合理确定
村庄主要道路宜采用硬质材料为主的路面,次要道路及宅间道路路面宜采用 乡土化、生态型的铺设材料;保留和修复现状中富有特色的石板路和青砖路等传 统街巷道。特色保护型村庄(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以及特色村庄)道路路面 宜采用传统建筑材料。
石板间铺路面 图6.1.3.1道路铺装示意图
1.停车场布置应考虑安全性、经济性和方便性。村内道路宽度小于5m的不 应占道停车,公共建筑停车场地应结合车流集中的场所统一安排。 2.有特殊功能(如旅游)村庄的停车场布置应考虑停车安全,并减少对村民 的王扰。宜在村庄周边集中布置
沿道路一侧的垂直停车场
与林荫结合的停车场 图6.1.4.1停车场示意图
CJJ/T 276-2018 预弯预应力组合梁桥技术标准林荫结合的停车场采用植草砖铺设的停 1.4.1停车场示意图
1.村庄给水设施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完善现有设施,保障饮水水质及安全。 2.在自然水体水量有保证的情况下,可用作村庄消防用水,同时应结合村庄 配水管网保证消防用水或设置消防水池
1.村庄排水应采用雨、污分流制。 2.生活污水不得散排,应管道收集后排往市政管网,如无市政管网,经污水 处理设施处理达到无害化标准后,排放水体或用于农田灌溉和养殖业。污水排放 及用于农田灌溉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和《农田灌 溉水质标准》GB5084的有关规定。 3.雨水宜散排,采取透水铺装、雨水花园、下凹绿地、植草沟、生物滞留设 施、雨水桶等渗、滞、净、用海绵设施,减少外排雨水量,多余雨水可排放水体 及市政雨水管网,尽量利用地面径流、沟渠和管道排放,排放水体前宜设生物净 化措施。 4.排水管道管材可根据地方实际选择混凝土管、陶土管、塑料管等多种材料, 排水管道铺设应尽量避免在重型车道下,污水检查井宜采用塑料检查井或混凝土 检查井。
1.室外管线敷设时应减少管线在道路交文口处交叉。当工程管线竖向位置发 生矛盾时,宜按下列规处理: ①压力管线宜避让重力自流管线。 ②易弯曲管线宜避让不易弯曲管线, ③分支管线宜避让主干管线。 ④小管径管线宜避让大管径管线。 5临时管线宜避让永久管线。 2.寒冷地区给水、排水、再生水、直埋电力及湿燃气等工程管线应根据土 壤冰冻深度确定管线覆土深度;非直理电力、通信、热力、燃气等工程管线以及 寒冷地区以外的地区的工程管线应根据土壤性质和地面承受荷载的大小确定管 线的覆土深度。当受条件限制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取安全措施减少其最小覆土 深度。 3.工程管线从道路红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平行布置的次序宜为:电力、通信 给水(配水)、燃气(配气)、热力、燃气(输气)、给水(输水)、再生水 污水、雨水。 4.工程管线在庭院内由建筑线向外方向平行布置的顺序,应根据工程管线的 性质和理设深度确定,其布置次序宜为:电力、通信、污水、雨水、燃气、热力、 再生水。 5.工程管线之间及其与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详《城市工程管线综合 规划规范》GB50289的要求。当受道路宽度、断面以及现状工程管线位置等因素限 制难以满足要求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安全措施后减少其最小水平间距。
6.6.2公共厕所应满足下列条件: 1.公共厕所应干净整洁、经济节约,避免求大、求洋。外观应与村庄建筑整 体风貌协调,鼓励使用乡土材料,形成乡土特色。 2.结合村庄公共设施和集中绿地设置,便于村民使用。 3.1500人以下规模的村庄,宜设置1~2座公厕,1500人以上规模的村庄DB11/T 1190.2-2018 古建筑结构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 第2部分:石质构件, 宜设置2~3座公厕。公厕建设标准应达到或超过三类水冲式标准,
6.7综合防灾与消防规划
图6.6.2.1公共厕所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