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J51/T 009-2018 四川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建筑施工过程是对工程场地的一个改造过程,不但改变了 的原始状态,而且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包括水土流失、土
污染、扬尘、噪声、污水排放、光污染等。为了有效减小施工对 环境的影响,应制定施工全过程的环境保护计划,明确施工中各 相关方应承担的责任,将环境保护措施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实施 过程中开展定期检查,保证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 施工建设将绿色设计转化成绿色建筑。在这一过程中,参建 各方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50905, 对设计文件中绿色建筑重点内容正确理解与准确把握,充分考虑 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形成绿色施工专项方案,该方案在施工组 织设计中独立成章,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批,绿色施工专项方案 包括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 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等六个方面内容。 施工前由参建各方进行专业会审时,应对保障绿色建筑性能的重 点内容逐一进行。 评价方式:查阅环境保护计划书并审核计划的可行性,施工 单位文件,环境保护实施记录文件(包括责任人签字的检查记录 照片或影像等)或当地环保局或建设等有关主管部门对环境影响 因子如扬尘、噪声、污水排放评价的达标证明。查阅各专业设计 文件专项会审记录
3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
建筑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健康安全保护。建筑施 工项目应按现行国家标准《职业健康与安全体系》GB/T28000编 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计划”GB/T 37996-2019 动力锂电池用橡胶密封件,计划中应对现场生活区设置、有毒 有害物质存放及标识、现场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及时间、现场特殊 作业(如从事有毒有害、深井、密闭环境等)位置进行定期消毒 食堂卫生等健康管理进行明确,并组织落实、保障施工人员的健 康与安全。 评价方式:查阅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计划、施工单位职业健康 与安全体系文件、食堂卫生管理制度、卫生许可证及炊事员健康 证明、现场作业危险源清单及其控制计划、现场作业人员个人防 护用品配备及发放台账,必要时核实劳动保护用品或器具进货单 10.1.4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评价。 绿色建筑施工过程也应该是绿色的,项目部应在保证质量、 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 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实现“四节一环保”。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下列事故之一,本条不满足: 1发生安全生产死亡责任事故。 2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并造成严重影响。 3违反国家有关“四节一环保”的法律规定,造成严重社 会影响。 评价方式:查阅施工竣工备案记录、施工过程记录及相关事 故报告。
建筑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健康安全保护。建筑施 工项目应按现行国家标准《职业健康与安全体系》GB/T28000编 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计划”,计划中应对现场生活区设置、有毒 有害物质存放及标识、现场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及时间、现场特殊 作业(如从事有毒有害、深井、密闭环境等)位置进行定期消毒、 食堂卫生等健康管理进行明确,并组织落实、保障施工人员的健 康与安全。 评价方式:查阅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计划、施工单位职业健康 与安全体系文件、食堂卫生管理制度、卫生许可证及炊事员健康 证明、现场作业危险源清单及其控制计划、现场作业人员个人防 护用品配备及发放台账,必要时核实劳动保护用品或器具进货单。
10.1.4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评价
绿色建筑施工过程也应该是绿色的,项自部应在保证质量、 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 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实现“四节一环保”。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下列事故之一,本条不满足: 1发生安全生产死亡责任事故。 2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并造成严重影响。 3违反国家有关“四节一环保”的法律规定,造成严重社 会影响。 评价方式:查阅施工竣工备案记录、施工过程记录及相关事 故报告。
10.2.1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评价
0.2.1本杀适用于谷类氏用建巩的运行评价。 施工扬尘是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之一。施工中应采取降尘措施 降低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施工中的降尘措施包括对易飞扬物 质的洒水、覆盖、遮挡,对出入车辆的清洗、封闭,对易产生扬 尘施工工艺的降尘措施等。在工地建筑结构脚手架外侧设置密目 防尘网或防尘布,具有很好的扬尘控制效果。 评价方式:查阅施工单位编制的降尘计划书并检查其可行性 查阅降尘措施实施记录、照片或影像。
10.2.2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评价
施工产生的噪声是影响周边居民生活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 舍民投诉的主要对象。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 放标准》GB12523对噪声的测量、限值做出了具体的规定,是施 工噪声排放管理的依据。为了减低施工噪声排放,可采取以下降 低噪声和噪声传播的有效措施: 1采用先进机械、工具式、定型化、低噪声设备进行施工 机械、设备定期保养维护。 2产生噪声较大的机械设备,应尽量远离施工现场办公区 生活区和周边住宅区。 3混凝土输送泵、电锯等设置吸声降噪屏或其他降噪措施 4夜间施工噪声声强值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5吊装作业指挥使用对讲机传达指令。 评价方式:查阅施工单位编制的降噪计划书并检查其可行 阅场界噪声测量记录、降噪措施实施记录、照片或影像
10.2.4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
环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光污染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焊作业应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 2施工现场设置大型照明灯具等强光源时,应有防止强光 线外泄的措施。调整夜间施工灯光投射角度,避免影响周围居民 正常生活。 评价方式:查阅夜间照明防强光外泄措施和焊接作业的挡光 措施,并核查其可行性,以及照片或影像
10.2.5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评价
施工过程中的用能,是建筑全寿命期能耗的组成部分。由于 建筑结构、高度、所在地区等的不同,建成每平方米建筑的用能 量有显著的差异。施工中应制定节能和用能方案,提出建成每平 方米建筑能耗目标值,预算各施工阶段用电负荷,合理配置临时 用电设备,尽量避免多台大型设备同时使用。合理安排工序,提 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降低各种设备的单位耗能。做好 建筑施工能耗管理,包括现场耗能与运输耗能。为此应该做好能 耗监测、记录,用于指导施工过程中的能源节约。竣工时提供施 工过程能耗记录和建成每平方来建筑实际能耗值,为施工过程的 能耗统计提供基础数据。能耗记录包括施工区、生活区能耗。施 工区是主要的,建议施工能耗记录2.5分,生活区能耗记录为0.5 分。如果生活区不在施工现场,则施工区能耗记录得3分。 记录主要建筑材料运输耗能,是指有记录的建筑材料占所有
建筑材料重量的85%以上。建议85%以下可以按区间获得一 定的分值,如:85%~70%,2分:70%~50%,1分:小于50% 不得分。 评价方式:查阅施工节能和用能方案,用能监测记录,统计 计算的建成每平方米建筑能耗值,有关证明材料。
10.2.6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评价
施工过程中的用水,是建筑全寿命期水耗的组成部分。由于 建筑结构、高度、所在地区等的不同,建成每平方来建筑的用水 量有显著的差异。施工中应制定节水和用水方案,提出建成每平 方来建筑水耗自标值。为此应该做好水耗监测、记录,用于指导 施工过程中的节水。竣工时提供施工过程水耗记录和建成每平方 来建筑实际水耗值,为施工过程的水耗统计提供基础数据。水耗 记录包括施工区、生活区水耗。施工区是主要的,建议施工区水 耗记录3分,生活区水耗记录为1分。如果生活区并在施工现场 则施工区水耗记录得4分。 基坑降水抽取的地下水量大,要合理设计基坑开挖,减少基 坑水排放。配备地下水存储设备,合理利用抽取的基坑水。记录 基坑降水的抽取量、排放量和利用量数据。对于洗刷、降尘、绿 化、设备冷却等用水来源,应尽量采用非传统水源。具体包括工 程项目中使用的中水、基坑降水、工程使用后收集的沉淀水以及 雨水等,非基坑降水的地下水不属于非传统水源。 有些情况下,基坑降水的抽水量大于工程用水量,因此要重 视基坑水的记录。抽取的基坑水记录包括三部分,如果没有利用
钢筋是混凝土结构建筑的大宗消耗材料。钢筋浪费是建筑 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设计、施工不合理都会造成钢筋浪费。手 各地方的工程量预算定额,根据钢筋的规格不同,一般规定
损耗率为2.5%一4.5%。根据对国内施工项目的初步调查,施工中 实际钢筋浪费率约为6%。因此有必要对钢筋的损耗率提出要求。 专业化生产是指将钢筋用自动化机械设备按设计图纸要求加 工成钢筋半成品,并进行配送的生产方式。钢筋专业化生产不仅 可以通过统筹套裁节约钢筋,还可减少现场作业、降低加工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改善施工环境和保证工程质量。 本条参考有关定额及部分实际工程的调查数据,对现场加工 钢筋损耗率分档评分。 两款平行评分。第1款80%以上的钢筋采用专业化生产的成 型钢筋,得8分;建议使用率在50%~80%间,可采用区间值给 分。建议第1款没有得满分的,还可以按照第2款评审,但总分 不超过8分。使用率、损耗率按照下式审核: 使用率(损耗率)=(进货量一结算量)×100%/实物工程量 评价方式:查阅专业化生产成型钢筋用量结算清单、成型钢 肪进货单,实物工程量、统计计算的成型钢筋使用率,现场钢筋 加工的钢筋工程量清单、钢筋用量结算清单,钢筋进货单,统计 计算的现场加工钢筋损耗率。
10.2.9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评价。对不使用模板的
建筑模板是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的重要工具。我国的木胶 合板模板和竹胶合板模板发展迅速,目前与钢模板已成三足鼎
立之势。 散装、散拆的木(竹)胶合板模板施工技术落后,模板周转 次数少,费工费料,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同时废模板形成大量 的废弃物,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啊。 工具式定型模板,采用模数制设计,可以通过定型单元,包 括平面模板、内角、外角模板以及连接件等,在施工现场拼装成 多种形式的混凝土模板。它既可以一次拼装,多次重复使用;文 可以灵活拼装,随时变化拼装模板的尺寸。定型模板的使用,提 高了周转次数,减少了废弃物的产出,是模板工程绿色技术的发 展方向。 本条用定型模板使用面积占模板工程总面积的比例进行分 档评分。定型模板的使用率按照模板用于实际建筑模板工程面 积计算。 定型模板使用率=(使用定型模板的模板工程面积/模板工
评价方式:查阅模板工程施工方案,定型模板进货单或租 同,模板工程量清单,以统计计算的定型模板使用率。
10.2.10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评价
临时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多层轻钢活动板房或钢骨架水泥活 动板房搭建,能够减少临时用地面积,不影响施工人员工作和生 活环境,符合绿色施工技术标准要求。搭建层数应符合现行行业 标准《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JGJ/T188的要求。
评价方式:查阅临时用房工程施工方案,采购合同以及照 影像。
10.2.11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评价。
施工是把绿色建筑由设计转化为实体的重要过程,为此施工 单位应进行专项交底,落实绿色建筑重点内容。 绿色建筑重点内容应与条文说明10.1.2条中的要求对应,对 这些内容施工交底必须明确,施工日志必须完备。专项交底可采 用会议形式或书面形式,会议形式需要提交会议纪要。专项交底 着重于施工安排和施工方法,保证施工质量,以满足绿色建筑性 能的要求。绿色建筑重点内容施工日志,可在一般施工日志的基 础上,专门归档,有针对性地提交。 评价方式:查阅施工单位绿色建筑重点内容的交底记录、施 工日志。
绿色建筑设计文件经审查后,在建造过程中往往可能需要进 行变更,这样有可能使绿色建筑的相关指标发生变化。本条旨在 强调在建造过程中严格执行审批后的设计文件,若在施工过程中 出于整体建筑功能要求,对绿色建筑设计文件进行变更,但不显 著影响该建筑绿色性能或改变后,建筑绿色性能有提高,其变更 可按照正常的程序进行。设计变更应存留完整的资料档案,作为 最终评审时的依据。
评价方式:查阅各专业设计文件变更文件、洽商记录 纪要、施工日志记录。
10.2.13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评价
建筑使用寿命的延长意味着更好地节约能源资源。建筑结构 耐久性指标,决定着建筑的使用年限。施工过程中,应根据绿色 建筑设计文件和有关标准的要求,对保障建筑结构耐久性相关措 施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是竣工验收及绿色建筑评价时的重要依据。 对绿色建筑的装修装饰材料、设备,应按照相应标准进行 检测。 本条规定的检测,可采用实施各专业施工、验收规范所进行 的检测结果。也就是说,不必专门为绿色建筑实施额外的检测。 评价方式:查阅建筑结构耐久性施工专项方案和检测报告, 有关装饰装修材料、设备的进场检验记录和有关的检测报告
土建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对节约能源资源有重要作用。 实践中,可由建设单位统一组织建筑主体工程和装修施工,也可 由建设单位提供单式的装修做法由业主选择,统一进行图纸设 计、材料采购和施工。在选材和施工方面尽可能采取工业化制造 具备稳定性、耐久性、环保性和通用性的设备和装修装饰材料: 从而在工程峻工验收时室内装修一步到位,避免破坏建筑构件和 设施。 评价方式:运行评价查阅土建装修一体化施工部位竣工验收 时的实景照片及说明、装修材料、机电设备检测报告、性能复试
报告、建筑竣工验收证明、建筑质量保修书、使用说明书 反馈意见书。
10.2.15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评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建筑的机电系统越来越复杂。本条强 调系统综合调试和联合试运转的目的,就是让建筑机电系统的设 计、安装和运行达到设计目标,保证绿色建筑的运行效果。主要 内容包括制定完整的机电系统综合调试和联合试运转方案,对通 风空调系统、空调水系统、给排水系统、热水系统、电气照明系 统、动力系统的综合调试过程以及联合试运转过程。建设单位是 机电系统综合调试和联合试运转的组织者,根据工程类别、承包 形式,建设单位也可以委托代建公司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机电 系统综合调试和联合试运转。 评价方式:查阅设计文件中机电系统的综合调试和联合试运 转方案、技术要点、施工日志、调试运转记录。
11.1.1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评价。
物业管理机构应提交节能、节水、节材与绿化管理制度,并 说明实施效果。节能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节能方案、节能管理模式 和机制、分户分项计量收费等。节水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节水方案 分户分类计量收费、节水管理机制等。耗材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维 护和物业耗材管理。绿化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苗木养护、用水计量 和化学药品的使用制度等。 评价方式:查阅物业管理机构节能、节水、节材与绿化管理 制度文件、日常管理记录,并现场核查。
11.1.2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评价。
11.1.3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
评价方式:查阅污染物排放管理制度文件,项目运行期排放 废气、污水等污染物的排放检测报告,并现场核查。
11.1.4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
绿色建筑设置的节能、节水设施,如热能回收设备、地源 水源热泵、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太阳能热水设备、遮阳设备、 雨水收集处理设备等均应工作正常,才能使预期的目标得以实现。 评价方式:查阅节能、节水设施的竣工文件、运行记录,并 现场核香设备系统的工作情况。
供暖、通风、空调、照明系统是建筑物的主要用能设备。本 条主要考察其实际工作正常,及其运行数据。因此,需对绿色建 筑的上述系统及主要设备进行有效的监测,对主要运行数据进行 实时采集并记录:并对上述设备系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自动控制, 通过在各种不同运行工况下的自动调节来降低能耗。对于建筑面 积2方平方来以下的公共建筑和建筑面积10方平方来以下的住宅 区公共设施的监控,可以不设建筑设备自动监控系统,但应设简 易有效的控制措施。 评价方式:查阅设备自控系统峻工文件、运行记录,并现场 核查设及其白控系统的工作情况
11.1.6本条文设计阶段不参评、运营阶段参评。绿色建筑申i
运营阶段评价时,应进行能效标识。 评价方式:查阅相关竣工图、建筑能效实测评估报告,并现 场核识。
11.2.1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评价。
11.2.1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评价。 物业管理机构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是提高环 境管理水平的需要,可达到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减少环保支出, 降低成本的目的,减少由于污染事故或违反法律、法规所造成的 环境风险。 物业管理具有完善的管理措施,定期进行物业管理人员的培 训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可以促进物业管理机构质量管理体 系的改进和完善,提高其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是在组织内建立起完整有 效的、形成文件的能源管理体系,注重过程的控制,优化组织 的活动、过程及其要素,通过管理措施,不断提高能源管理体 系持续改进的有效性,实现能源管理方针和预期的能源消耗或 使用目标。 评价方式:查阅相关认证证书和相关的工作文件。
11.2.2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评价。
节能、节水、节材、绿化的操作管理制度是指导操作管理人 员工作的指南,应挂在各个操作现场的墙上,促使操作人员严格 尊守,以有效保证工作的质量。 可再生能源系统、雨废水回用系统等节能、节水设施的运行 维护技术要求高,维护的工作量大,无论是自行运维还是购买专
业服务,都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日常运行中应 做好记录。 评价方式:查阅相关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操作 人员的专业证书、节能节水设施的运行记录,并现场核查。 11.2.3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评价。当被评价项自不 存在租用者时,第2款可不参评。 管理是运行节约能源、资源的重要手段,必须在管理业绩上 与节能、节药资源情况挂钩。因此要求物业管理机构在保证建筑 的使用性能要求、投诉率低于规定值的前提下,实现其经济效益 与建筑用能系统的耗能状况、水资源和各类耗材等的使用情况直 接挂钩。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更是节能的有效方式。 评价方式:查阅物业管理机构的工作考核体系文件、业主和 租用者以及管理企业之间的合同
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
条旨在提高小区品质,促进物业和业主和谐共处。 评价方式:现场查看小区实施情况,及查阅小区相关活动 资料。
11.2.6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评价。
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
保持建筑物与居住区的公共设施设备系统运行正常,是绿色 建筑实现各项目标的基础。机电设备系统的调试不仅限于新建建 筑的试运行和竣工验收,而应是一项持续性、长期性的工作。因 此,物业管理机构有责任定期检查、调试设备系统,标定各类检 测器的准确度,根据运行数据,或第三方检测的数据,提升设备 系统的性能,提高建筑物的能效管理水平。 评价方式:查阅相关设备的检查、调试、运行、标定记录, 以及能效改进方案等文件
11.2.7本条适用于采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各类民用建筑的运
随看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央空调与通 风系统已成为许多建筑中的一项重要设施。对于使用空调可能会 造成疾病转播(如军团菌、非典等)的认识也不断提高,从而深 刻意识到了清洗空调系统,不仅可节省系统运行能耗、延长系统 的使用寿命,还可保证室内空气品质,降低疾病产生和传播的可
能性。空调通风系统清洗的范围应包括系统中的换热器、过 通风管道与风口等,清洗工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空调道 统清洗规范》GB19210的要求。 评价方式:查阅物业管理措施、清洗计划和工作记录
11.2.8本条适用于设置非传统水源利用设施的各类民用建筑的
使用非传统水源的场合,其水质的安全性十分重要。为保证 合理使用非传统水源,实现节水自标,必须定期对使用的非传统 水源的水质进行检测,并对其水质和用水量进行准确记录。所使 用的非传统水源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 用水水质》GB/T18920的要求。非传统水源的水质检测间隔不应 天于1个月,同时,应提供非传统水源的供水量记录。 评价方式:查阅非传统水源的检测、计量记录。
通过智能化技术与绿色建筑其他方面技术的有机结合,可望 有效提升建筑综合性能。由于居住建筑(居住区)和公共建筑的 使用特性与技术需求差别较大,故其智能化系统的技术要求也有 所不同,但系统设计上均要求达到基本配置。此外,还对系统工 作运行情况也提出了要求。 居住建筑智能化系统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居住区智能化系 统配置与技术要求》CJ/T174的基本配置要求,主要评价内容为 居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住宅信息通信系统、居住区建筑设备 监控管理系统、居住区监控中心等。
公共建筑的智能化系统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 标准》GB50314的基础配置要求,主要评价内容为安全技术防范 系统、信息通信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管理系统、安(消)防监控 中心等。现行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以系统合 成配置的综合技术功效对智能化系统工程标准等级予以了界定, 绿色建筑应达到其中的应选配置(即符合建筑基本功能的基础配 置)的要求。 评价方式:查阅智能化系统竣工文件、验收报告及运行记录 并现场核查。
11.2.10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评价。
0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白
案,建筑工程及设备、配件档案和维修的信息记录,能源资源消 耗和环境的运行监测数据:现场操作物业信息管理系统,以核查 系统功能完整性及记录数据的有效性
11.2.11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评价
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是降低城市及社区环境污染、维护城市及 社区生态平衡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病虫害,应坚持以物理防治 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并加强预测预报。因此,一方面 提倡采用生物制剂、仿生制剂等无公害防治技术,另一方面规范 杀虫剂、除草剂、化肥、农药等化学药品的使用,防止环境污染、 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 评价方式:查阅化学药品管理制度文件,病虫害防治用品的 进货清单与使用记录,并现场核查。
11.2.12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评价。
对绿化区做好日常养护,保证新栽种和移植的树木有较高的 次成活率。发现危树、枯死树木应及时处理。 评价方式:查阅绿化管理制度、工作记录,并现场核实和用 户调查。
11.2.13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评价。
12.1.1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12.1.1本茶适用于谷类氏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本条为本标准第5.2.14条的更高层次要求。除指标数值以外 的其他说明内容与本标准第5.2.14条相同。尚需说明的是四川省 内各地设计控制降雨量的确定应通过统计学方法获得。由于统计 年限不同时,85%控制率下对应的设计雨量会有差异。考虑气候 变化的趋势和周期性,推荐采用30年,特殊情况除外。具体评价 方法参见本标准第5.2.14条。 评价方式包括下列两种: 1设计评价:查阅当地降雨统计资料、相关设计文件、设 计控制雨量计算书。 2运行评价:查阅当地降雨统计资料、相关竣工图、设计 控制雨量计算书、场地年径流总量控制报告,并现场核实。 12.1.2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本条为本标准第6.2.3条的更高层次要求。围护结构热工性 能的提高,对于绿色建筑的节能与能源利用影响较大,而且对室 内环境质量也有一定影响。为便于操作,参照国家有关建筑节能 没计标准的做法,分别提供了规定性指标和性能化计算两种优化 方法可供选择。具体评价方法参见本标准第6.2.3条。
本条为本标准第6.2.3条的更高层次要求。围护结构热工性 能的提高,对于绿色建筑的节能与能源利用影响较大,而且对室 为环境质量也有一定影响。为便于操作,参照国家有关建筑节能 没计标准的做法,分别提供了规定性指标和性能化计算两种优化 方法可供选择。具体评价方法参见本标准第6.2.3条。
评价方式包括下列两种: 1 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计算分析报告。 2运行评价:查阅相关峻工图、计算分析报告,并现场核实
2.1.3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本条为本标准第6.2.5条的更高层次要求。 评价方式包括下列两种: 11 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 2运行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主要产品型式检验报告, 并现场核实。
12.1.4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分布式热电冷联供系统为建筑或区域提供电力、供冷、供热 包括供热水)三种需求,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在应用分布式热 电冷联供技术时,必须进行科学论证,从负荷预测、系统配置、 运行模式、经济和环保效益等多方面对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严 格以热定电,系统设计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 评价方式包括下列两种: 1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计算分析报告(包括负 荷预测、系统配置、运行模式、经济和环保效益等方面)。 2运行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计算分析报告、主要产品 型式检验报告,并现场核实。
建筑能效标识包括建筑能效测评和建筑能效实测评估两个阶 段。建筑能效测评是对反映建筑物能源消耗量及建筑物用能系统
效率等性能指标进行计算、核查与必要的检测,并给出其所处等 级。建筑能效实测评估是对建筑物实际使用能耗进行实测,并对 建筑物用能系统效率进行现场检测与判定。 新建建筑能效测评应在建筑节能分部工程验收合格后、建筑 物工验收之前进行。建筑能效实测评估应在建筑物正常使用1 年后,且入住率大于30%时进行。 其他具体测评和评估方法、要求详见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能 效标识技术标准》JGJ/T288。 评价方式:查阅相关竣工图、建筑能效实测评估报告,并现 场核实。
12.1.6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本条是本标准第7.2.6条基础上的更高层次要求。绿色建 筑鼓励选用更高节水性能的节水器具。详细说明同本标准第 7.2.6条。 评价方式包括下列两种: 1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产品说明书。 2运行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产品说明书、产品节水性 能检测报告,并现场核实。
当主体结构采用钢结构、木结构,或预制构件用量不小于60% 时,本条可得分。对其他情况,尚需经充分论证后方可申请本条 评价。 评价方式包括下列两种:
1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计算分析报告。 2运行评价:查阅相关峻工图、计算分析报告,并现场核实。
12.1.8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
主要功能房间主要包括间款性人员密度较高的空间或区域 如会议室),以及人员经常停留空间或区域(如办公室等)。空气 处理措施包括在空气处理机组中设置中效过滤段、在主要功能房 间设置空气净化装置等。 评价方式包括下列两种: 1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 2运行评价:查阅相关工图、主要产品型式检验报告、 运行记录、第三方检测报告,并现场核实。 12.1.9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评价。 本条是本标准第9.1.7条的更高层次要求。在进一步提高对 于室内环境质量指标要求的同时,也适当考虑了我国当前的大气 环培各件和装修材数工艺 业
12.1.9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评价
本条是本标准第9.1.7条的更高层次要求。在进一步提高对 于室内环境质量指标要求的同时,也适当考虑了我国当前的大气 环境条件和装修材料工艺水平,因此,将现行国家标准规定值的 70%作为室内空气品质的更高要求。 评价方式:查阅室内污染物检测报告,并现场核实。
12.2.1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本条主要自的是为了鼓励设计创新,通过对建筑设计方案的 优化,降低建筑建造和运营成本,提高绿色建筑性能水平。例如:
建筑设计充分体现我省不同气候区对自然通风、保温隔热等节能 特征的不同需求;建筑形体设计等与场地微气候结合紧密,应用 自然采光、遮阳等被动式技术优先的理念;设计策略明显有利于 降低空调、供暖、照明、生活热水、通风、电梯等的负荷需求、 提高室内环境质量、减少建筑用能时间或促进运行阶段的行为节 能;等等。 评价方式包括下列两种: 1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经济性、创新性等分析 论证报告。 2运行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经济性、创新性等分析论 证报告,并现场核实
12.2.2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废弃场地利用、旧建筑利用均为项自规划前期需考虑的问题, 且基本不存在两者同时达标的情况,故进行了条文合并处理。 本条所指的废弃场地主要包括裸岩、石砾地、盐碱地、沙荒 地、废窑坑、废旧仓库或工厂弃置地等。当项目考虑利用废弃场 地时,应对土壤中是否含有有毒物质进行检测与再利用评估,并 采取相应的改造或改良等治理措施,确保场地利用不存在安全隐 惠、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本条所指的“尚可使用的旧建筑”系指建筑质量能保证使用 安全的旧建筑,或通过少量改造加固后能保证使用安全的旧建筑。 当项目考虑利用旧建筑时,应同步对建筑进行建筑节能改造,避 免成为高能耗建筑。对于一些从技术经济分析角度不可行、但出
于保护文物或体现风貌而留存的历史建筑,由于有相关政策或财 政资金支持,因此不在本条中得分。 评价方式包括下列两种: 1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环评报告、旧建筑利用 专项报告。 2运行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环评报告、旧建筑利用专 项报告、检测报告,并现场核实。
12.2.3本条适用于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或称超低能耗建筑)是指适应气 特征和自然条件,通过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能更高的围护结 构,采用高效新风热回收技术,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供暖供冷需 求,并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更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室内环 境并能满足绿色建筑基本要求的建筑。超低能耗建筑相比传统建 筑将更加节能、更加舒适、更好空气品质、更高质量保证。从世 界范围看,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制定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目标和技术 政策,超低能耗建筑正在成为建筑节能的发展趋势。 我国现已发布《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其中对 超低能耗建筑的评价技术指标(能耗指标、气密性指标、室内环 境参数)进行了详细要求,如表4。
表4能耗指标及气密性指标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导则
12.2.4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建筑信息模型(BIM)是建筑业信息化的重要支撑技术。BIM 是在CAD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维模型信息集成技术。BIM 是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能使设计 人员和工程人员能够对各种建筑信息做出正确的应对,实现数据 共享并协同工作。BIM技术支持建筑工程全寿命期的信息管理和 利用。在建筑工程建设的各阶段支持基于BIM的数据交换和共 享,可以极大地提升建筑工程信息化整体水平,工程建设各阶段 各专业之间的协作配合可以在更高层次上充分利用各自资源,有 效地避免由于数据不通畅带来的重复性劳动,大大提高整个工程 的质量和效率T/CBDA 27-2019 建筑装饰装修机电末端综合布置技术规程,并显著降低成本。 评价方式包括下列两种: 1设计评价:查阅规划设计阶段的BIM技术应用报告。 2运行评价:查阅规划设计、施工建造、运行维护阶段的 BIM技术应用报告。
12.2.5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建筑碳排放计算及其碳足迹分析,不仅有助于帮助绿色建筑 项目进一步达到和优化节能、节水、节材等资源节约目标,而且 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建筑对于我国温室气体减排的贡献量。经过多 年的研究探索,我国也有了较为成熟的计算方法和一定量的案例 实践。在计算分析基础上,再进一步采取相关节能减排措施降低 碳排放,做到有的放矢。绿色建筑作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载体
理应将此作为一项技术措施同步开展。 建筑碳排放计算分析包括建筑固有的碳排放量和标准运行工 况下的资源消耗碳排放量。设计阶段的碳排放计算分析报告主要 分析建筑的固有碳排放量,运行阶段主要分析在标准运行工况下 建筑的资源消耗碳排放量。 评价方式包括下列两种: 1设计评价:查阅设计阶段的碳排放计算分析报告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定(水办[2005]480号),以及 相应措施。 2运行评价:查阅设计、运行阶段的碳排放计算分析报告, 以及相应措施的运行情况
本条主要是对前面未提及的其他技术和管理创新予以鼓励。 对于不在前面绿色建筑评价指标范围内,但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 态环境、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减少环境污染与智能化系统 建设等方面实现良好性能的项自进行引导,通过各类项自对创新 项的追求以提高绿色建筑技术水平。当某项目采取了创新的技术 借措施,并提供了足够证据表明该技术措施可有效提高环境友好性 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或具有较大的社会效 益时,可参与评审。项目的创新点应较天地超过相应指标的要求 或达到合理指标但具备显著降低成本或提高工效等优点。本条未 列出所有的创新项内容,只要申请方能够提供足够相关证明并通 过专家组的评审即可认为满足要求
评价方式包括下列两种: 1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分析论证报告及相关证 明材料。 2运行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分析论证报告及相关证明 材料,并现场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