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50418-2007 煤矿井下热害防治设计规范煤矿并下热害防治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prevention and elimination of thermal disaster in coal mine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NB/T 10287-2019 玻璃钢电缆桥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
现抵准煤矿开下热售防滑设计观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 GB50418—2007,白2007年12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5.3.13, 6.0.6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 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00七年五月二十一日
1.0.1为在煤矿井下热害防治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现行有关煤 谈工业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人为本,保障井下安全生产和井 下生产人员的身体健康,改善劳动条件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使热 害防治设计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煤矿井下热害防治设计, 1.0.3煤矿并下热害防治应进行专项设计,并应推产国内外已有 的科研成果和成熟经验,因地制宣地来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 新工艺,不断提高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 1.0.4煤矿井下热害防治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 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o.1矿井气象条件minemeteorologicalcondition 指矿并井下空气的干球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等的综合状态。 2.0.2等效温度effectivetemperature 在风速为零、相对湿度为100%的条件下,使人产生某种热感 觉的空气干球温度(气温),来代表使人产生同一热感觉的不同风 速、相对湿度和气温的组合,该气温定义为等效温度。 2.0.3矿井热害hotmines 指矿井中对影哺人体健康、降低劳动生产率和危及安全生产 的热、湿作业环境。 2.0.4热害矿井thermaldisastermine 井下作业地点气象指标超过现行法规、标准规定的矿井。 2.0.5地热地质参数geothermalgeologicalparameters 包括饵温带温度与探度、地温梯度、原始岩温、岩石(煤)的热 导率与比热及体积质量、热水温度与流量及压力等。 2.0.6最热月平均气象参数meanmeteorologicalparameters inthehottestmonth 地面最热月空气干球温度、相对湿度、大气压力的平均值。 2.0.7同流通风samedirectionventilation 煤、研石运输方向与风流方向相同。 2.0.8矿井制冷降温minecoolingbyrefrigeration 采用各种制冷方法,使并下作业地点的气象条件达到规定的 标准。 2.0.9矿井制冷降温系统minecoolingsystem 以矿井制冷降温为目的,由制冷机、矿井空气冷却器等设备和
管道及附件、仅器仪表等构成的系统。 2.0.10矿井制冷降温方式minecoolingmodes 矿井制冷降温系统布置和组合的方式。 2.o.11载冷剂高低压耦合装置couplingdeviceforhighand lowpressureof chilledmedium 利用高压低温载冷剂来冷却低压载冷剂或将高压低温载冷剂 降压后送人矿井空气冷却器的装置。
3井下作业地点环境气象条件
2改建、扩建、延深矿井和生产矿井应预测热害防治工程建 成使用时期和热害最严重时期
6对采空区热源的封堵、抽排: 7采用个体防护
5.2.2矿并热害防治设计应充分利用天然冷源或已有冷测
1矿井各降温地点降温所需风量和矿井总风量的确定应符 合现行国家标准《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的有关规定; 2并巷中的风流速度应符合现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5.2.4热害矿井宜采用分区通风方式。 5.2.5气象参数超限的机电设备硼室宜实行独立通风,其回风风 流宜引人回风巷。 5.2.6当条件适宜时,宜采用有利于采煤工作面降温的通风方 式,并应符合现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5.2.7在选择采煤方法及工艺时,应有利于热害防治。 5.2.8采煤工作面的长度和日产量等参数,应经过风流热力计算 校核 5.2.9采掘工作面综合防尘、黄泥灌浆、混凝土支护、水力采煤等 作业用水,果用天然冷水。 5.2.10采掘工作面宜采用低温水进行煤壁注水或防尘活水。 5.2.11矿井有热水涌出时,主要进风井巷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避开热水涌出等局部高温区和含水层、透水性强的岩层 及断层裂陈带; 2进风井巷布置在有热水涌出、渗出的地带或含水裂原带 时,应根据矿并的具体情况,可分别采取封水、裁水、导水、防水隔 热等治理措施: 3应对开发利用热水进行评价。 5.2.12热水管或热水沟,宜布置在回风巷中。热水管或热水沟 布置在进风井巷中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5.2.13矿井热害防治,应考虑减少进风风流的煤、研石冷却过程 中的散热量及氧化散热量和机电设备散热量进人。采煤工作面的
机电设备,宜放在回风槽中。 5.2.14在热害严重的区段,短时作业人员可采用冷却服等个体 防护措施。 5.2.15主要机电设备室,应采取尽量减少围岩和机电设备等 热源散热量进人例室进风风流,并可采取增加风量、局部通风排 热、加大局部风速或采用水冷电机等措施
5.3.1机械制冷降温,应根据矿并的具体条 多种组合的降温方式: 1压缩空气制冷系统: 2井下移动式空调等局部降温系统: 3地面集中空调降温系统: 4井下集中或分区集中空调降温系统: 5地面与井下联合空调降温系统: 制冰降温系统。
.3.4矿井制冷量可用于冷却矿并进风风流或采区进风风流或 作业地点进风风流,也可用于冷却采掘作业用水。具体组合方式 和制冷量的分配,应结合具体矿并生产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5.3.5制冷站冷负荷应根据制冷站位置在地面或并下的不同情况, 分别由下列有关各项累加计算后,再乘以1.1~1.2的附加系数确定: 采、掘工作面及机电设备确室的冷负荷; 2 载冷剂传输管道的冷量损失量: 3 载冷剂传输水泵对载冷剂的加热量: 4 载冷剂高低压合装置的冷量损失量(采用该设备时): 5 作业用水的冷量损失量(采用该方案时): 其他输冷或换冷环节的冷量损失量。
5.3.11采用冷水机组时,制冷机组蒸发器出水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地面集中制冷降温方式时,不应高于3℃;
2采用井下集中制冷降温方式时,不应高于5℃; 3采用地面与井下联合制冷降温方式,制冷机位于地面时,出 水温度不应高于3C:制冷机位于井下时,出水温度不应高于5℃。 5.3.12载冷剂宜选用冰、清水或盐水。选用盐水作载冷剂时,配 制的盐水浓度应使盐水的凝固点低于蒸发温度。载冷剂传输系统 应采用防脑蚀措施
5.3.13制冷剂的选择,应符合防火、不爆炸、无毒、环保等要求。
5.3.15载冷剂循环系统应考虎5%的补给量
5.3.16载冷剂传输管道的管径,应根据载冷剂流量确定,并应进 行流速校核,同时,还应考虑管网的水力平衡。载冷剂流速宜采用 1.9~2.5m/s
1闭式水系统应根据载冷剂的循环流量来以1.1~1.2的路 加系数确定 2开式水系统应结合其特点根据计算确定
1较冷剂传输管道及附件的阻力乘以1.2的附加系数所得 的值; 2空气冷却器的阻力或喷淋式空气冷却器的喷嘴压力 3蒸发器或压力交换系统或载冷剂高低压耦合装置出水口 与作业地点最高点的高程差引起的静压力: 4蒸发器或压力交换系统或载冷剂高低压耦合装置的阻力。 5.3.20井下空气处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煤炭工业矿井设计 规范》GB50215的有关规定。
5.3.21空气冷却器的位置应有利于作业地点的降温,并应放置 在不易受损坏,且不影响正常作业的地方。 5.3.22采用表冷式空气冷却器时,风流与载冷剂应逆向流动,空 气冷却器内的迎面风速宜采用5~7m/s。空气冷却器进、出口风 流温差宜为6~12℃:载冷剂进、出口温差宜为7~15℃。 5.3.23冷凝热排除方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煤工业矿井设 计规范》GB50215的有关规定。 5.3.24冷却水循环系统应考虑5%~10%的补给水量。 5.3.25冷却水泵的扬程应根据冷却方式的不同确定,且不应小 于下列各项数值之和: 1冷却水输送管道及附件的阻力乘以1.2的附加系数所得 的值; 2冷凝器的阻力乘以1.2的附加系数所得的值; 3冷却塔或喷淋硼室中水的提升高度引起的静压力; 4冷却塔或喷淋翊室的喷嘴压力。 5.3.26矿井制冷系统中的供冷系统和冷却水系统的管网应进 行水力平衡计算,水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 水设计规范》GB50015和《采吸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的有关规定
5.3.27载冷剂选用冰或清水作载冷剂时,应符合下列
1冰或清水水质应满足以下数值:pH值6.5~8.5DB35/T 1844-2019 高速公路边坡工程监测技术规程,混浊度 <50mg/L全硬度≤150mg/L(以CaCO,计);铁离子<0.3mg/L悬 浮物≤10mg/L; 2载冷剂使用前,应进行化验。 5.3.28矿井降温系统中的冷却水系统的水质和水处理设计应符 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的有 关规定。 5.3.29矿井降温系统中的管道可采用壁挂、架空或地沟形式敷 设。载冷剂传输管道不宜布置在回风卷中
附录A等效温度的计算方法
附录A等效温度的计算方法
图A0.1等效温度计算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为便于客单位和有关人负在使用本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损 行,特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范的条文说明,供使用者参考。 在使用中如发现本条文说明有不妥之处,请将意见函告中煤国际 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 本规范主要审查人: 王勇刘建华何国伟 吴文彬 郭均生 孟融 康忠佳 李康午 陈建平 刘 毅 鲍巍超 兰大卫 李洪宇 卫修君 陈启水 刘贵平 彭文芳 欧阳广斌
TB 10041-2018 铁路工程地质遥感技术规程则 (23) 2 术 语 (25) 3 井下作业地点环境气象条件 (26) 矿井气象条件预测 (27) 4.1矿并气象条件预测基础资料 (27) 4.2热害矿井气象条件预测内容和方法 (27) 矿井热害防治 (29) 5.1 一般规定 (29) 5.2非机械制冷降温 (30) 5.3机械制冷降温 (32) 电气及控制 (37) 附录A 等效温度的计算方法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