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 50881-2013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筑技术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的基本要求。钢结构构件应根据设计使用年限、使用功能、使用 环境以及维护计划,采取可靠的防火、防腐措施。 5.4.12本条中的“特殊防护设施”,指特殊功能房间的铅防护或 混凝土防护结构等(包括墙体及楼板),虽属于非结构构件,但重 量及刚度都很大,故应考虑对主体结构抗震的不利影响。 5.4.13本条中“建筑非结构构件”主要包括非承重墙体(含各类 建筑幕墙、采光顶等),附着于楼面和屋面结构的构(部)件、装 饰构件等。 在抗震设防地区,非结构构件或机电设备与主体结构之间: 采用所谓“合理的连接措施”,主要是指除满足正常使用阶段及地
的基本要求。钢结构构件应根据设计使用年限、使用功能、使 环境以及维护计划,采取可靠的防火、防腐措施。
5.4.13本条中“建筑非结构构件”主要包括非承重墙体(含各 建筑幕墙、采光顶等),附着于楼面和屋面结构的构(部)件、 饰构件等。
在抗震设防地区DB13(J)T210-2016: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技术规程,非结构构件或机电设备与主体结构之门 采用所谓“合理的连接措施”,主要是指除满足正常使用阶段及 震时的承载能力要求外,还应满足地震时的变形能力要求,如 用可靠的“柔性连接”等措施。
6.1.2因洁净房间对空气品质的要求、生物安全对安全保障性 的要求,在上述房间内不应出现明装的给排水管道,房间内的给 水排水管道应暗装或设在技术夹层内,从而避免因管道表面落尘 或管道穿越维护结构时封堵不严造成空气品质下降或生物安全 事故
准的同时,还必须满足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要求。三级及 以上的实验室污水应进行高温灭菌处理,其他生物安全实验室的 污水可进行化学消毒灭菌处理
6.2.3疾控中心因承担的工作内容不同,对实验室的设置要求 也有所区别,因此为实验提供的锅炉及空调用水也不尽相同,这 部分的用水量及供水系统应根据实验的要求确定。
给水系统的连接处应设有防止水质污染的倒流防止器或其他有效 的防止倒流污染的装置。为防止因生物安全实验室内可能受污染 的水倒流,造成给水系统的水质安全无法保障,应在给水管进入 半污染区、污染区之前设置有效防止倒流污染的装置;同时实验 室给水管的检修阀门均应设在实验室外的安全区内,一般设置在 设备管道层内
6.2.5 条文中洗眼设施为洗眼器或洗眼瓶。对于二级以上生物
6.2.6本条文明确了需采用非接触式开关的场所。卫生间来
人员较为复杂,为保证不因触摸卫生洁具而发生交叉感染,洗 盆、小便斗、大便器等应采用非接触式开关。对有无菌要求的 所,为防止因接触而使环境污染,破坏无菌环境,需对该场所 卫生器具设置非接触性或非手动开关。
6.3热水、饮水及实验用水
6.3.1热水供水温度以控制在55℃~60℃之间为宜,当温度高 于60℃时,设备及管道的结垢及腐蚀加快、系统热损失加大、 供水安全性降低;当温度低于55℃时,不易杀死滋生在水中的 细菌,特别是军团菌。 在寒冷地区,冬季水温低,而实验室及洗消间用水量大、使 用频繁,在这些地方的用水点设置热水供应,可以提高对工作人 员的劳动保护
国的基本国策,也符合环境友好型建筑的设计理念,因此设计 应对建设项目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周边市政条件进行调查并综 考虑各种因素,选择技术经济合理的能源供应形式。 当有条件时优先考虑采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热水系统设 时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 GB 50364的要求。
6.3.3考到疾控中心的实验用水使用时间较为集中,当仅 置1台热水制备设备,一且发生故障将无法保证热水供应,因 规定热水制备设备不应少于2台,当一台检修时,其余设备应 供应60%以上的设计用水量。
施。同时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应注意节水节能的设计,节水措施主 要有:保证用水点处冷、热水供水压力平衡的措施,冷、热水供 水压力差不宜大于0.02MPa;宜设带调节压差功能的混合器、 混合阀;为减少无效冷水量,合理设置热水循环系统,使任何用 水点在打开用水开关后10s内流出达到设计温度的热水。
6.3.5疾控中心饮用水的供应形式可根据建设项目的规模及项 自要求决定,饮用水的供应主要分为集中供应方式和分散供应方 式两种。当采用管道直饮水时,可在用水点处设置饮水器或水龙 头;当项目内有蒸汽源时,可采用蒸汽开水锅炉,蒸汽开水炉宜 集中设置;当采用电开水器时可在每层或每科室等需要位置设 置;当采用罐装水饮水机时,可在用水点就近设置饮水机。 觉为市敢给水其水质不能满品班
行行业标准《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的规定,因此应进行深度 处理,处理工艺可根据原水水质条件、工作压力及产品水的回收 率来确定。管道直饮水必须设置循环管网系统,并保证干管和立 管的有效循环,其目的是防止因直饮水在管网中停留时间过长而 产生水质污染和恶化,循环管网内水的停留时间不超过12h,是 (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CJJ110-2006的规定。为防止因各 种因素引起的水质恶化,直饮水系统应设置水质检测装置进行水 质分析。
洁整理,不应设置在卫生间或洗室内;设有饮用水设备的房间 应有给水管、排污排水地漏,并设有通风及照明装置, 6.3.8疾控中心制剂和实验用水可根据中心规模及用水量等情 况采取集中或分散供应的方式。中心内设置制剂和实验用水的深
洁整理,不应设置在卫生间或洗室内;设有饮用水设备的房间 应有给水管、排污排水地漏,并设有通风及照明装置
况采取集中或分散供应的方式。中心内设置制剂和实验用水的深 度处理站,通过管道系统供应至各用水点,或灌装后配送至用水 点;另外作为分散式供应的一种形式,也可在用水点设置小型的 水处理装置供应实验用水。当设置集中的供水系统时,应设有机 械循环系统,循环系统的设计应满足规范要求
6.4.2非实验区生活污水可经过化粪池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后 排入城市污水排水管道。实验区污水应单独排水至水处理构筑 物,根据污废水性质进行处理
4.3含有病原微生物的实验废水:宜设置专用排水管道,以
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实验废水:在小型实验用房,当废水量较 小,放射性物质浓度不大时,可合成一个排水系统。当排出的废 水量较小,但浓度高时,可采用特制的专用容器就地进行收集 后,送往集中废水储存槽,然后送往外协废水处理厂。在大型实 验用房,应根据排出的废水中放射性物质浓度和化学性质等,可 设置一个或几个排水系统分流排出,需要处理的废水排至废水集 中处理设施或外协的公共废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含有机溶剂的实验废水:由于有机溶剂往往不溶于水,不但 有毒有害,而且多有强烈的异味,会随排水支管道进人其他实验 用房的水封而散发至室内。因此,经常使用有机溶剂的实验用 房,应尽量集中布置,并单独安装专用的排水管道。 含有酸、碱、氰、铬等无机污染物的实验废水:宜考设置 独立的排水管道。 混合后更为有害的实验废水:当不同化学成分的废水混合后 的反应对管道有损害或可能造成事故时应分流排出。 为了能够顺畅地排除实验动物粪便,需要设置较一般下水更 大直径的排水管道,因此,宜单独安装专用排水系统。 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半污染和污染区的排水:按照《生物安 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04,设置独立的排水 系统。
6.4.5本条为强制性条文。疾控中心实验室排出的污水
被污染而含有致病微生物,如不经消毒灭菌处理,会污染水活 传染疾病,危害很大。为了保护公共健康安全,含致病微生物
污水应集中收集,进行有效的消毒火菌处理。经处理后的污水经 过检测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要求,方能排放至水处理构 筑物。
6.4.7排水管材根据排水水质可选用机制排水铸铁管和逆
1排放含有放射性污水的管道应采用含铅机制铸铁管道, 立管应安装在壁厚不小于150mm的混凝土管道井内; 2排放含酸碱的实验废水应采用耐腐蚀的塑料或不锈钢 管材; 3 锅炉、加热器、高温火菌器等设备排水宜采用金属排 水管。
7.1.1疾控中心由于各类实验室和实验设备的存在,运行能 通常较一般公共建筑高,所以选择合理、适宜的暖通空调冷热 形式显得更为主要。在满足工艺要求时,需要考虑冷热源的使 时间和可靠性,了解实验室及其设备对冷热源的常年需求,包 冷热源形式和冷热负荷的需要,而不能仅考虑冬夏季设计工况 情况。
通常较一般公共建筑高,所以选择合理、适宜的暖通空调冷热源 形式显得更为主要。在满足工艺要求时,需要考冷热源的使用 时间和可靠性,了解实验室及其设备对冷热源的常年需求,包括 冷热源形式和冷热负荷的需要,而不能仅考虑冬夏季设计工况的 情况。 7.1.2疾控中心建筑各功能房间对室内温度、湿度、洁净度、 相对压力等的使用要求各不相同,与一般民用建筑有很大差别。 房间的设备使用弓引起的发热、排风对室内冷热负荷和风量平衡都 有很大影响。实验过程可能产生的各种污染物也对通风系统有不 同的要求,实验及其设备使用的时间不同,对暖通空调系统的影 响也随之变化。只有通过认真、详细的调查研究,才能了解这些 资料和要求并作为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依据。 7.1.3采取被动和主动通风方式,在过渡季节可以充分利用室 外适宜的新风消除室内余热和污染物,提高室内空气品质,同时 节约空调能耗。在没有洁净等级和特殊实验工艺要求的房间,应 保证足够的可开启外窗面积和方便、灵活、可靠的开启方式;或 者可以根据房间正负压的要求利用机械排风、自然补风或机械进 风、自然排风的方式实现通风换气。 7.1.4散热器暗装容易积灰、不易清扫、影响散热效率,所以
7.1.2疾控中心建筑各功能房间对室内温度、湿度、洁
相对压力等的使用要求各不相同,与一般民用建筑有很大差另 房间的设备使用引起的发热、排风对室内冷热负荷和风量平衡 有很大影响。实验过程可能产生的各种污染物也对通风系统有 同的要求,实验及其设备使用的时间不同,对暖通空调系统的 响也随之变化。只有通过认真、详细的调查研究,才能了解这 资料和要求并作为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依据,
外适宜的新风消除室内余热和污染物,提高室内空气品质,同 节约空调能耗。在没有洁净等级和特殊实验工艺要求的房间, 保证足够的可开启外窗面积和方便、灵活、可靠的开启方式; 者可以根据房间正负压的要求利用机械排风、自然补风或机械 风、自然排风的方式实现通风换气
7.1.5实验室空调通风的目的:一要保护实验人员的安全,
免被实验对象污染;二要保证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客观、科 和准确;三要为实验室工作人员提供相对舒适的室内环境。实验
空调通风风口位置的确定也应满足上述三个原则,如图5所示, 亏染物的排除应优先采用局部排风的方式,全面通风的气流组织 应遵循使室内气流死角和涡流降至最小程度,并与局部通风的气 流组织呈因势利导的关系,避免横向十扰的原则
7.1.6对机电设备、管道采取抗震措施,可以减轻地震破坏、 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和地震后引起的次生灾害。针对不 司的设备管道负担房间的重要性、设备管道的安装位置及其在地 震时造成破坏可能产生的次生灾害或损失的影响,在设计时应根 据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的相关规范采取相应的抗震设防和 措施。
7.2.1舒适性空调系统设计的最小新风量是满足人们对卫生、 健康的基本要求,实验室空调通风系统的新风量还应满足实验工 艺对房间压力或与室的压差的要求,控制污染物流向,保证生 物安全。由于实验室排风设备使用时间的不确定性,新风量应满
足排风设备不运行、部分运行和全部运行各种情况下的适量补 充,为实现上述要求必须进行各种使用情况下严格的风量平衡。
实验、或产生不同的污染物气溶胶。当不同实验室空调系统带有 集中回风时,各实验室之间的空气交换,有可能造成污染物的扩 散,影响实验结果,所以在设计时应予避免
7.2.3全新风直流系统,加热或冷却后送入室内的新风很快
随排风系统排除室外,新风能耗高。当实验室回风中不含有生 安全危险或异味、刺激性、腐蚀性、爆炸危险性气体时,回风白 再循环处理利用,可以减少新风能耗。
7.2.4一般民用公共建筑中的空调排风不含有生物安全危险 异味、腐蚀性、刺激性等气体 自室内外空气差或温差较 一
7.2.4一般民用公共建筑中的空调排风不含有生物
异味、腐蚀性、刺激性等气体,当室内外空气焰差或温差较大 时,回收排风中的能量预热或预冷新风,可以减少新风能耗。但 当排风中含有上述气体时,会污染热回收装置和新风、腐蚀热回 收装置及排风设备,
7.3.1在一定的风压和热压作用下,自然通风能够排除某些实 验过程产生的异膜、有害气体、水汽等污染物和余热、余湿,但 受室外气候、风向、风力和室内环境的影响,无法保证通风效 果。为避免异嗅、有害气体、水汽和潮湿作业影响其他用房,不 仅要通过通风消除上述污染,还需设置机械排风系统使产生污染 的实验室与邻室或走廊保持一定的负压,避免污染物扩散
所以应采取过滤、吸附等措施,保证排风出口的污染物浓度满足 环境保护部门的要求。排风出口位置应避免受室外风压的影响, 使排出的污染空气又部分被作为新风进入室内,或在房间开窗时 直接进入室内。将排风机置于排风系统的末端出口处或安装在室 外,可以保证室内部分的排风管道始终处于负压状态,即使管道 不严密,污染气体也不会外溢到室内环境中
7.3.3本条为强制性条文。为不同的局部排风设备单独设置排 风系统,安全性强,控制简单,使用方便、灵活。当受条件制 约,分别单独设置排风系统有困难时,应对排风设备排出气体及 其混合后的危险性进行评估。只有当确认不同排风设备排风混合 后不会产生或加剧腐蚀性、毒性、燃烧爆炸危险性时,才可以合 并设置排风系统,或一个排风系统负担多个不同的排风设备。当 不能确认排风气体的性质时,无法保证不同排风的气体混合是否 安全,特别是理化类实验室的排风,为了保证安全需要分别设置 独立的排风系统
7.3.4当不同房间或局部排风设备采用同一排风系统时,存在
不同时间、不同设备部分使用运行的问题,排风系统应能够改变 排风能力与之适应。空调通风系统不仅应在设备容量上满足所有 设备同时使用的最大风量、最大冷热负荷要求,还应该满足各种 通风设备不同组合使用的各种情况。例如,房间有四台通风柜 时,空调通风系统需要满足四台同时使用、三台使用、两台使 用、一台使用、四台均不使用时的室内环境要求。设计文件应给 出详细的、不同情况空调系统设备的运行控制要求和说明。随着 排风量和补风量的变化,房间负荷也随之变化,空调设备系统的 供热和供冷能力也需要随时与之适应
7.3.6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有严格正负压控制要求,是指如
房间应有的正负压得不到保证或在实验过程中房间正负压被破坏 时,可能造成生物安全事故危险,或严重影响试验结果正确性或 准确性。为了避免空调设备在启动和停止过程中,由于短时的气 流和压力的改变而破坏房间的生物安全环境,必须认真设计设备 系统的启动和停止程序,以保证空调通风系统在启动和停止过程 中满足房间空气压差控制的要求。为每个实验室单独设置的空调 通风系统,其控制措施宜就地设置在实验人员方便使用的地方, 中央控制系统可对其进行监视
7.4.1疾控中心建筑中,除涉及生物安全、实验工艺环境的特 殊要求外,大部分房间或空间仅需要满足一般公共建筑的舒适性 和节能要求。即在满足安全和使用的前提下,节省建筑物运行使 用的能耗仍然是十分重要的。表中给出的房间在疾控中心建筑中 有一定的通用性,可以供设计人员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气候特征和 人们生活的一般习惯、当地技术经济发展水平等参照确定室内环 境设计参数。
7.4.2由于实验室及其设备在使用的时间上和数量上随机性大
实际使用的冷热负荷变化幅度大,暖通空调水系统的形式一方面 要适应、满足这种不确定性,另一方面还要满足节省运行能耗的 要求。其水系统流量应能够随着冷热负荷需要而变化,以节省力 系统的输送能耗
局部通风设备停止或部分停止使用时,实验室空调负荷发生变 化,对空调通风的需求或要求也发生了改变。空调通风系统应能 够人工或自动改变运行状态适应不同的需要和变化。例如实验室 不同数量通风柜的使用和停正,要求有不同的补风量,相应补风 的加热量或冷却量也需要随之变化。空调系统的设置不仅需要满 足全部通风柜使用时的最大负荷,也可选择性满足和适用不同数 量通风柜运行时的要求。
7.4.4当不同洁净度等级的实验室或不同生物安全等级的实
室使用同一套空调通风系统时,该空调系统需要按照洁净度等级 和生物安全等级最高的实验要求设计,这样就造成设备系统投资 和运行能耗的浪费,同时也不利于运行管理和维护
境温度。其中部分设备是全天工作,例如毒菌种库和标本室的低 温冰箱;还有一些设备仅在实验时使用。设计人员不仅应了解实 验设备的发热功率,还要了解实验室设备的使用时间情况。当实
验设备的发热量资料不全时,可参考其工作功率作为发热功率。 条件许可时,应优先考虑通风措施消除实验室余热;当通风系统 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空调系统排出其余热
8.1.1这是疾控中心的电气设计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应达到 的基本要求。 首先,安全是电气设计的首要原则。安全一般包括人身安全 和财产、设备安全两方面,而人身安全文包括生命安全和人身伤 害的安全,财产和设备安全也包括设备本身的运行安全和应具备 保护对象财产以及设备运行或故障影响的财产安全。人身安全应 通过采用对人身最安全的技术措施予以优先保证,财产安全可通 过经济技术比较,采用技术合理的措施得以保证。 其次,可靠性是电气系统实现功能的保证,而减少故障率是 电气系统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第三,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符种高新技术层出不穷,故技 术经济的合理有效也是设计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能是倡导低碳经济,也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大主 题,因此,在电气设计中应采用合理有效的节能技术和设备,使 节电技术合理有效。 8.1.2除一般实验室外,本规范中的实验室还包括本规范第11 章规定的各类特殊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 GB50346中的实验室、《实验动物设施建筑技术规范》GB50447 中的实验室等。一般情况下,疾控中心根据建筑规模、功能要求 等设有一种或几种实验室,这些实验室或特殊实验室均要求可独 立运行,故其配电和智能化系统也应相对独立,不应产生交叉 影响。
章规定的各类特殊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 GB50346中的实验室、《实验动物设施建筑技术规范》GB50447 中的实验室等。一般情况下,疾控中心根据建筑规模、功能要求 等设有一种或几种实验室,这些实验室或特殊实验室均要求可独 立运行,故其配电和智能化系统也应相对独立,不应产生交文 影响。
8.1.3为避免实验环境被污染,疾控中心内的部分实
8.2.1本条根据疾控中心的用电负荷特性进行分类。重要 指供实验室保存样品等重要物品的冷库
指供实验室保存样品等重要物品的冷库。 8.2.2本条依据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F 50052,提出了疾控中心各类负荷的供电要求。同时,考虑到疾 控中心的特殊性,依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建标127 2009)的相关要求,建议县级疾控中心采用双回路供电,地(市) 级、省级疾控中心采用双路供电。当市政不具备双路供电条件 时,县级以上的疾控中心内应设置自备电源。 自备电源可以是自备柴油发电机组、不间断电源装置(UPS) 等,其备用电源供电时间,应按负荷的工艺要求时间确定。若用 电负荷较大,100kw及以上,则应采取不间断电源及备用发电 机结合的方式,此时不间断电源的供电时间至少需满足备用发电 机的可靠投人为原则,并建议不少于15min。作为备用电源的备 用发电机,其供电时间应能保证用电负荷连续供电的时间要求。 若无特殊要求时,备用柴油发电机的储油量一级负荷可按24h, 二级负荷可按12h考虑。若没有备用发电机,不间断电源供电时 间应按用电负荷的工艺要求时间确定,建议不少于30min。 一一艺利此实
指供实验室保存样品等重要物品的冷库。
8.2.2本条依据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8.2.3考虑到有些实验室的实验数据对供电连续性要求车
8.2.4疾控中心一般设有实验室或实验楼,其用电负
在不确定性,一方面,实验室内设有各种仪器设备等特殊用电; 另一方面,维持实验室特定的室内环境指标需要足够的电力供 应;更为重要的是,疾控中心的供配电设计应充分考虑满足实验 室未来发展的需要,因此要求配电系统至少拥有20%的备用容 量,同时也应避免备用容量过度,一般不超过40%为宜。
8.2.5主要考虑电源的安全和人身的安全。
区用电不能共用配电回路。为避免实验室其他用电发生短路 障时影响照明支路,故要求实验室照明支路不得和实验室其 电共用配电支路。
第2款要求:“当维护测试和检修设备需要断开电源时,应设隔 离电器。隔离电器应具有将电气装置从供电电源绝对隔开的功 能,并应采用措施,防止任何设备无意地通电。”绝对隔离意味着 应将所有电源线,包括TN系统中的N线,进行有效隔离。由 于历史的原因,在当前许多电气设计中,隔离电源电器往往不切 断N线,故本规范强调重复提出断开所有电源线的要求。 不同类的配电装置,一般指电压等级不同、电压种类不同、 电源种类如不间断电源和间断电源不同等的配电装置。
8.2.8通用用电终端接口一般指插座、接线端子、接线盒
不同电源包括不同的电压、交流/直流、不间断电源、市电 池等。
次控制系统应采用安全低电压的要求,无其针对实验室
次控制系统应采用安全低电压的要求,尤其针对实验室人员进行 操作控制设备的二次线路。
8.3.8照明开关设在实验房外,一方面减少了该类实验室的 必要的设备,从而也减少了容易引起漏气的环节点;另一方 进入实验室前可对实验的照明状况作预先检查,减少可能引走 不必要开门,从而也减少泄气、泄毒等可能
3.4.1本条提出了通信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 8.4.2考虑到疾控中心的特殊业务,其实验数据、实验信息等 具有高度保密性,因此,本条要求用于内部业务需要的数据通信 网络能有效阻止外来侵入,以防止泄密。防止外来侵入的最可靠 方式是通过完全独立的内部网络等物理隔离方式,要求不高时也 可通过软件设置的形式
8.5.1本条文是环境条件保障设备的基本控制要求,其中,非 常状态的报警一般包括电源状况、环境条件保障设备、管道、环 境参数以及其他非常状态的报警。报警应包括自动报警和手动紧 急报警。
制该区域内的设备,并具备该区域内的楼宇控制管理的所有功 能。另外,该分控室或分控系统管理设备一般与该区域的其他监 控系统控制设备合用房间,从而实现综合集中管理。
8.6.2划分不同等级的风险部位,可便于设计时对症
取相关安全监控设施进行全程监控和记录。
8.8.2由于管线的相互连接是引起空气泄漏的重要环节,故设 计人员应通过合理设计线路连接点,避免相互隔离的正负压空间 之间的管线进行相互连接
9.0.2综合考虑,实验室建筑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才可基 满足实验用房的耐火要求。因此要求独立建设的实验室建筑而 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但当实验室与其他用房设置在同一建筑 时,该建筑的耐火等级应首先考虑要满足实验室的防火要求。
U.2综合考虑,实验室建筑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才可基本 满足实验用房的耐火要求。因此要求独立建设的实验室建筑耐火 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但当实验室与其他用房设置在同一建筑内 时,该建筑的耐火等级应首先考虑要满足实验室的防火要求。 9.0.5当消火栓必须设于洁净区域时,穿过洁净区域墙壁和楼 板的管道应设套管,套管内的管段不得有接头,管道与套管之间 必须用不燃和不产尘的密封材料封闭。洁净区域内暗装消火栓的 立管,安装位置必须与土建施工密切配合,不得外露。安装在洁 净区域的消火栓,其水龙带和消火栓箱内外必须擦洗干净;明装 的消火栓箱的箱背应紧贴墙面,并将缝隙用密封胶密封。 9.0.6《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04第 8.2.8条规定,为避免实验室内的危险物质随消防水溢出,三级 及以上生物安全实验室、放射性实验室、动物实验室屏障环境设 施不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但必须有其他的灭火措施,如设置灭 火器等。
9.0.5当消火栓必须设于洁净区域时,穿过洁净区域墙壁禾
安全危险性气体时,可能对风道及其阀门部件等产生腐蚀,在消 防排烟时影响阀门部件的动作灵活性,不能保证排烟系统的功能 实现。在平时由于消防系统风口等的不严密,异嗅、刺激性、腐 蚀性、爆炸危险性或生物安全危险性气体可能透过消防排烟系统 管道、风口而污染其他房间。
震、断电等)下,避免引起恐慌、忙乱和无序,保证实验人员在 方便地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后,能安全、顺利地撤离,保证人身安 全。规定中的走廊及其出口,应包括存在内区时的内走廊和出口
以及走廊中间的常闭门。 9.0.11本条提出了在有生物安全危险或有严格正负压要求的实 验区,消防控制中心在火灾发生时不应直接联动切断关闭实验室 正常电源和正常照明的要求,主要考虑到有些实验室由于消防状 态下被切断空调通风电源,可能造成生物安全风险或事故,其损 失和危害比火灾更大。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本规范要求实验 区不仅按第9.0.10条设置应急照明设施,而且不应直接切断正 常电源和正常照明。这里的正常电源包括实验室的通风用电和实 验室设备用电。这样便于实验人员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迅 速地结束或中止实验,并快速安全撤离,然后控制中心再有序关 停环境保障设备、正常照明及其他实验用电
10.1.1二英实验室可根据需要设置以下区域:样品保管室、 仪器分析室、操作与筛选室、采样仪器存放样室、废液保管室、 试剂保管与存放室、数据处理中心。样品保管室、预处理间、仪 器分析室、操作与筛选室、采样仪器存放室为洁净实验区;废液 保管室、试剂保管与存放室为非洁净实验区;数据处理中心可设 置在与实验室相邻的普通办公区。 实验室内人员应经过:控制办公室一→更衣间→实验室洁净 区。进入实验室人员必须穿洁净服。 实验室物料应经过:样品准备间一→样品预处理间一→样品间一 义器分析间。整个样品通道应设计为单向性,任何物料进入洁净 区不得原路返回。 10.1.2不同种类的昆虫对温湿度的要求不同,可分别设房间 养,如规模较小可在同一房间内使用培养箱进行区分。昆虫饲养 室应考虑采取防止昆虫飞出的措施,如应设置缓冲间,还可在缓 冲间通往饲养室的口部加设风幕、外窗设置纱窗等。 10.1.4环境测试仓基本设置为仓体、操作室与机房。有条件的 可设置样品库。仓体面积约为12m²,操作室面积为10m²~ 20m²,操作界线宜长不宜短。测试仓按容积大小可分为小型测 试仓和大型测试仓两种类型。小型测试仓体积范围为0.02m3~ 1m²,有定型品,可直接购买。大型测试仓体积范围为10m3~ 80m3,也称步入式测试仓,为提高仓内空气中被测物质的均匀 性,在工程设计时应根据现场条件,尽量使测试仓趋向正方体。 10.1.5模拟现场测试室/实验室约效测试一般由消毒实验室 操作室和机房组成。实验室宜成对设置,以便于进行对比实验
10.1.6PCR实验室应在入口处设缓冲间,以减少室内外空气 交换。试剂配制室宜呈微正压,核酸扩增室及产物分析室应呈微 负压。各实验室可不相邻布置,但应保证实验顺序不可逆,即下 游实验步骤不影响上游及外环境,
10.2.1实验室室内环境参数的确定应与满足实验工艺要求为原 则,同时兼顾实验人员的舒适要求,过于苛刻的室内环境会造成 暖通空调能耗的显著增加。当实验工艺没有特殊要求时,应参照 附录给出的室内环境参数范围,结合工程当地人们的舒适习惯分 别确定冬夏季的室内设计计算参数。 10.2.2昆虫饲养室的空调通风系统需要24h不间断运行,饲养 昆虫种类不同,需要的房间温湿度环境不同,所以应设置独立的 空调设备系统。通风和负压要求则是为了保证饲养过程的新风需 要和避免异味外逸。 10.2.3环境测试仓在实验室的温湿度要求通常不同于房间舒适 性环境参数,而且不同的测试内容可能要求不同的环境测试仓内 温湿度条件,所以要求环境测试仓设置单独的空调系统能够提供 区别于房间的仓内温湿度环境满足实验要求。有些实验要求在实 验过程中不能进行通风换气,通常采用仓壁通风空调的办法维持 实验过程仓内温湿度环境的稳定,实验结束后能够开启通风系统 排出仓内实验气体或清洗环境实验仓的气体。例如在进行挥发性 有机物的测定与评价实验时,要求有1次/h的通风换气;而在 进行空气净化器和空气杀毒剂等空气清洁产品的净化、杀毒效果 实验时,则要求0次/h的通风换气,即隔绝空气交换。 10.2.4当环境测试仓内的温湿度与房间温湿度存在较大差别 时,仓内外壁存在结露的可能,此时应对仓壁的热工性能及其内 外表面温度进行防结露验算。
10.2.1实验室室内环境参数的确定应与满足实验工艺要求为原 则,同时兼顾实验人员的舒适要求,过于苛刻的室内环境会造成 暖通空调能耗的显著增加。当实验工艺没有特殊要求时,应参照 附录给出的室内环境参数范围,结合工程当地人们的舒适习惯分 别确定冬夏季的室内设计计算参数。 10.2.2昆虫饲养室的空调通风系统需要24h不间断运行,饲养 昆虫种类不同,需要的房间温湿度环境不同,所以应设置独立的 空调设备系统。通风和负压要求则是为了保证饲养过程的新风需 要和避免异味外逸。 10.2.3环境测试仓在实验室的温湿度要求通常不同于房间舒适 生环接绘数而口
10.2.2昆虫饲养室的空调通风系统需要24h不间断运行,饲养 昆虫种类不同,需要的房间温湿度环境不同,所以应设置独立的 空调设备系统。通风和负压要求则是为了保证饲养过程的新风需 要和避免异味外逸
10.2.3环境测试仓在实验室的温湿度要求通常不同于房间
10.2.5设置单独的空调通风系统,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根据实
在实验过程中隔绝与外界的空气交换,所以要求其空调通风 应能够单独关闭隔绝与实验空间外的空气交换。在实验结束, 够开启以排出实验中的有毒气体
应能够单独关闭隔绝与实验空间外的空气交换。在实验结束后能 够开启以排出实验中的有毒气体。 10.2.6组合型PCR实验应保证试剂配制室、样品处理室、核 酸扩增室及产物分析室房间的空气不相互流通,这一要求通常通 过设置缓冲间实现。同时空调通风系统也不能造成不同房间空气 的相混或流通。 10.2.7不同卫生杀虫产品实验需要模拟的现场环境温度从 20℃~30℃不同,所以要求其空调设备系统能够独立调控,并在 全年任何时间达到20℃~30℃任意不同的室内温度,满足不同 卫生杀虫产品在不同的室内温度下的实验要求。
11.1.2施工方案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 11.1.3疾控中心的工程施工涉及建筑施工的各个专业,因此对 施工的每道工序都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和相应的施工工 艺,这是保证工期、质量的必要条件DB35T 1970-2021 村容村貌管理与维护规范.pdf,并要按照建筑工程资料管 理规程的要求编写必要的施工、检验、调试记录。
11.1.2施工方案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
11.2.1施工过程中应注重门窗安装以及各种管线、照明灯具、 争化空调设备、工艺设备等与建筑的结合部分缝隙的密封作业。 11.2.3如果有压差要求的实验室密封不严,房间所要求的压差 雅以满足,同时房间泄露的风量大,造成所需的新风量加大,不 利于空调系统的节能。
12.1.4本条规定了实验室工程环境指标检测的状态。
12.2.1工程环境指标检测是工程验收的前提。
12.2.1工程环境指标检测是工程验收的前提。 12.2.2建设与设计文件、施工文件和综合性能的评定文件等是 医控中心工程验收的基本文件,必须齐全。 12.2.3本条规定了疾控中心建筑工程验收报告中验收结论的评
疾控中心工程验收的基本文件GB/T 51357-2019 城市轨道交通通风空气调节与供暖设计标准(完整正版,清晰),必须齐全。 12.2.3本条规定了疾控中心建筑工程验收报告中验收结论的评 价方法。
12.2.3本条规定了疾控中心建筑工程验收报告中验收结论的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