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52-45-2018贵州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pdf

DBJ52-45-2018贵州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4.7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20047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J52-45-2018贵州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pdf

图H.0.1单一结构面石芽地基基础

L一滑动岩体的滑动面长(m),L=H/sinα:

一滑动岩体的滑动面长(m),L=H/sinα:

附录J砂卵石地基压缩模量与变形模量的换

J.0.1砂卵石地基可根据原位试验得出的变形模量EoDB11/T 1587-2018 公共场所雷电风险等级划分,按下式计 算压缩模量Es:

1砂卵石地基可根据原位试验得出的变形模量Eo 玉缩模量E:

式中Es、E一分别为砂卵石土的压缩模量和变形模量 μ一砂卵石土的泊松比,0.22~0.30。 J.0.2对于砂卵石地基上高层建筑下的箱形及筱形基础,可利用 变形模量按下式计算最终变形量s(mm):

式中Es、E一分别为砂卵石土的压缩模量和变形模量; μ一砂卵石土的泊松比,0.22~0.30。

分别为矩形基础的长度与宽度(米),2一为基础底面至该层

底面的距离(米),一圆形基础的半径(米)。

.0.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司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 2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反面词采用“不宜”。 K.0.2条文引用语如下: 1指明必须按有关标准和规范执行的写法为: “应按执行”或“应符合要求”。 2非必须按所指定的标准和规范执行的写法为: “可参照.”

总则 ....118 3基本规定 ·120 3.1设计原则…· ..120 4地基计算 121 4. 1 基础埋置深度 ...·121 4.2 地基承载力计算 121 4.3 地基变形验算 125 4. 4 地基稳定性验算 *127 土质地基 ..128 5.1 红粘土地基 128 5.2 填土地基 .130 5.3 砂卵石地基 131 岩石及岩溶地基 .134 6.1 岩石地基 134 6.2 岩溶地基 135 土岩组合地基 ·136

总则 基本规定 120 3.1设计原则… ·120 地基计算 121 4.1 基础埋置深度: ..·121 4.2 地基承载力计算 .121 4.3 地基变形验算 ·125 4. 4 地基稳定性验算 ·127 土质地基 .128 5. 1 红粘土地基 128 5. 2 填土地基 ..·130 5. 3 砂卵石地基 131 岩石及岩溶地基 *·134 6.1 岩石地基 134 6.2 岩溶地基 *·135 土岩组合地基 ·136

7.1 一般规定 ·136 7. 2 地基处理与构造措施 基础 ..139 8. 1 无筋扩展基础· .139 8.2 扩展基础· ***141 8. 4 ..·145 8.5 桩基础 **·146 边坡及基坑 .·150 9.3 坡地建筑工程 150 10 检验与监测 10.1 检验 ·154 10.2 监测. ...155

1.0.2本规范适用于我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

对于淤泥及淤泥质土以及其他特殊土质的地基基础设计,按 国家现行相关技术标准、规范执行。 1.0.3、1.0.4为节约资源,规定了地基基础设计要充分利用自 然地形和工程地质条件,综合考虑结构类型,合理采用基础形式, 精心设计,节约建设投资。 1.0.5地基基础设计中,除应遵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遵守国 家和地方技术法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建筑 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技 术规程》JGT3等技术标准的规定。

3.1.1地基基础设计等级,根据场地的地质情况、建筑物规模、 功能特征以及由于地基问题可能造成建筑物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 的程度,分为甲级、乙级、丙级。 3.1.2结合我省工程地质情况及工程实践经验,完整、较完整的 硬质岩石地基上的甲、乙级建筑物可以不作地基变形设计。我省 地处山区,地质条件复杂,对建筑地基的稳定性应有较高的要求, 本规范列出了8种情况需要进行稳定性验算。 3.1.5杂填土、工业废料填土、混合填土地基以及周围有废弃物 堆放等情况的建筑地基,都可能对建筑材料有腐蚀性。

4. 1 基础理置深度

1.6本条规定是为避免基岩受大气影响,加速基岩风化,降低 基岩承载力,如某工程裸露白云质基岩,一年后原较完整中风化 基岩表层,近10cm厚风化成蔬松破碎状态。

式(4.2.4)中,关于填方整平区基础埋置深度d,当基础完 工后立即回填土方(压实系数入。不小于0.94),再进行上部结 构施工,可自填土地面标高算起,但当计算地基变形时尚应考虑 填土自重在地基中产生的附加应力。 4.2.5式(4.2.5)是假设地基为均质、各向同性的半无限体, 按弹性理论公式推得,当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存在有下卧刚性 岩层时,应根据地基岩土分布实际情况分析后采用,对于地表为 斜坡面时不宣采用该公式计算

式(4.2.4)中,关于填方整平区基础理置深度d,当基础完 工后立即回填土方(压实系数入。不小于0.94),再进行上部结 构施工,可自填土地面标高算起,但当计算地基变形时尚应考虑 填土自重在地基中产生的附加应力。 4.2.5式(4.2.5)是假设地基为均质、各向同性的半无限体, 按弹性理论公式推得,当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存在有下卧刚性 岩层时,应根据地基岩土分布实际情况分析后采用,对于地表为 斜坡面时不宣采用该公式计算。 4.2.6软弱下卧层验算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确定分布在软弱层顶 面的压力,目前有三种方法:1)将双层地基假定为均质地基计算, 按照附加应力曲线,确定软弱土层顶面的压力,该方法适用于两 土层性质相差不大,如两土层性质相差很大时,其误差较大;2) 按双层地基理论,根据两土层不同变形性质,直接求出软弱层顶 面的压力,该方法计算较麻烦也缺乏试验资料,根据该理论解: 当上层较硬的土层厚度小于或等于受荷面积宽度的四分之一时 验算时可不考虑地基的不均匀性,即认为下述扩散角法中=α° 8)压力扩散角法,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根据 试验结合理论分析提出了地基压力扩散角表,应用方便可靠 本规范根据我省土层分布情况,在表中增补了Ea/E=1时地基压

力扩散角6值及tg6值。

4.2.8对于完整、较完整和较破碎的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当 按本规范附录D《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要点》确定时,由于其 试件尺寸较小包含的裂隙(结构面)很少,甚至不含裂隙,因而 其抗压强度较高,而地基岩体是含有一定量的裂隙结构面,因而 应乘折减系数,。 考虑本地区柱状石芽地基受力状态,与平坦无起伏的岩石地 基不同,可能与单轴受力状态相近,则在现场作简单模拟试验, 将中风化的白云质灰岩,人工凿成直径为250mm,高度为500mm 的石柱,垂直加载至破坏,极限抗压强度为7.10MPa,比上述具 有明显裂隙试件的单轴抗压强度值f。=7.944MPa还低,显然这是 由于该试件尺寸较大,含有裂隙(结构面)所致,因此对于石芽 地基如采用单轴抗压强度确定岩石地基承载力,应根据不同完整 程度按规范取相应折减系数,最小值。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由岩石的坚硬程度确定,岩石坚硬程度, 应主要考虑岩石的成分、结构及其成因,还应考虑岩石受风化作 用的程度,以及岩石受水作用后的软化、吸水反应情况。基础埋 置于易风化、易软化、裂隙发育的岩石上时,基础底面岩石不宣 裸课露在大气中,基坑开挖后应立即浇注混凝土垫层进行封闭,软

岩表面应进行封闭保护或预留保护层,本规范第4.1.6和第6.1.2 也做了规定。

基承载力特征值)相应的变形值且为该段稳定的最后永久变形值, 包含有弹性变形及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值。式中泊松比(侧膨胀 系数)可由室内试验或按经验取值,采用该公式计算岩石地基竖 向变形是假设变形模量E为沿深度不变。 4.3.11该条明确了内级建筑地基土主要受力层深度为3B。通过 计算,对宽度为B的条形基础,其地基分别为具有下卧刚性岩层 上覆土层厚度为3B,及不具有下卧刚性岩层的均质土层地基,当 两种土层的压缩性相同,按分层总和法原理计算两种地基基础中 心点下沉降量,两者相近。根据调查某学校多幢5~6层60~70 米长教学楼砌体结构,混凝土条形(局部柱下独立基础)基础, 地基为红粘土,深度不等,但等于或大于3B,分别建于上个世纪 50年代和50年代初,按一般地基基础设计未作任何处理至今完 好。根据以上所述,当最小土层厚度大于或等于3B时可按均质地 基考虑。 4.3.12建筑物的沉降观测能反映地基的实际变形以及地基变形 对建筑物的影响过程,系统的沉降观测资科是验证建筑物地基基 础设计方案是否止确,地基事故是否需及时处理,以及施工质量 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据,也是建筑物地基容许变形值的参考。通过 对沉降计算值与实测值的比较还可判断计算值的可靠性,为沉降

计算经验系数的确定提供资料,因此本条规定置于完整、较完整 的硬质岩石地基以外的甲级建筑物以及复合地基或软弱地基上的 乙级建筑物,除进行地基变形量计算外,尚应在施工期内及使用 期间进行沉隆变形观测

4.4.2对于均匀的土质地基边坡,及其性质近似土质的软岩,极 软岩,破碎、极破碎较均匀的岩石地基边坡,在一定条件下,可 看作平面问题,按圆弧法进行稳定分析,采用最不利滑动面相应 的最小安全系数判断其稳定性。 4.4.3对于其有结构面或软弱结构面岩石地基边坡,当稳定性受 外倾结构面(外倾结构面走向与岩坡面走向夹角小于30°)控制, 对可能产生平面滑动的岩石地基边坡宜采用平面滑动法进行计算 对可能产生折线滑动的边坡宣采用折线滑动面法进行计算。对于 具有两组或多组结构面的交线倾向于临空面的岩石边坡,可采用 棱形体(楔形四面体)分割法进行计算。

时所采用的压缩模量Es为基础底面下第i层土的压缩模量(MPa), 应取土的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之和的压力段计算,而不是固定取 用P=100~200kPa压力段的E值。为满足这一取值条件,应取得 各层土的压缩曲线,红粘土是按状态划分土质单元(分层)的, 因此本条第3款规定需验算地基变形的工程,应取得各土质单元 的平均压缩曲线,根据计算土层的实际埋深和附加应力的大小计 算该压力段的E值。 大量试验研究资料表明,红粘土的胀缩性能以收缩为主,在 50kPa荷载作用下的膨胀率S≤0。因此,一般情况下只需验算 地基的收缩变形量。根据现行《膨胀土地基建筑技术规范》GBJ12 数据,可计算得贵阳地区土的湿度系数=0.196,由表3.2.5中 查得大气影响深度d~3m。省内其余地区的大气影响深度,可参 照贵阳地区的气候差异相应确定。

5.1.2红粘土覆盖在碳酸盐岩上,由于常有岩溶现象,至使红粘

土层厚变化极大,厚度小于地基变形计算深度zn的地段,由于刚 性下卧层(非压缩性的基岩)的存在,附加应力相应增大,地基 变形量也相应增大。基底下红粘土层厚小于Z的现象广泛存在, 因此地基变形验算应考虑刚性下卧层影响。 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规范条文说明表10 列出了《带式基础下非压缩性地基上面土层中的最大压应力系数》 如下表所列,当矩形基础长短边之比大于2时可参考表列数值。

注:表中h为基岩上覆土层厚度:b为条形基础半宽:2为给

5.1.3本条第1款规定基础底面外边线至陡坎的水平距离小于

不统一,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规定采用园弧滑 动面法进行验算时,要求M/Ms≥1.2(Ms为滑动力矩,M为抗滑力 矩);《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边坡稳定安全系数中, 对安全等级为一级时取1.35,二级时取1.30。结合我省地质环境 条件的复杂性,为安全起见,本条参照《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安全等级为一级时取值。 5.1.5用于稳定性验算的抗剪强度指标,粘聚力标准值和内摩擦 角标准值取值,参照了铁道部、水利部行业标准折减

5.2.2填主地基的利用,可根据建筑体型、结构与荷载情况及填 料性能等,结合现场条件、工期要求及地区经验综合比选,提出 、二种地基处理方法,在加固试验区进行施工试验,根据试验 结果对加固效果、技术经济、环境影响等分析确定。 对压实填土,根据使用要求确定填料材质的质量指标,并对填料 进行技术经济比选,验算场地在堆填加载条件下地基与填筑体的 承载力、可能变形及稳定性。 填土质量检测方法应按多指标多方法的原则确保检测数据可靠、

正确。 5.2.7填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按载荷试验或原位试验、公式计 算,并结合工程经验综合确定。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应同时满足 下卧层顶面承载力特征值的要求。 5.2.8填土地基主要由变形控制。 5.2.10填土地基应充分考虑填土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的协同工 作,选择处理措施时,优先考虑对地基的处理与加固,并相应采 取适应地基不均沉降的建筑和结构措施。当地基承载力或变形不 能满足要求时,可选用机械、振动碾压、换填、复合地基或强夯 法处理。

5.3.1砂卵石地基上适用的原位测试方法主要是圆锥动力触探 (重型N635或超重型N12o)。亦可采用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及深层平 饭载荷试验。根据成都地区的研究成果,以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 (Ni20)最为适宜,并编制了根据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Ni2 进行砂卵石地基的密实度划分和确定砂卵石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 ,及变形模量E的对应关系表,见下二表

砂明石地基的密实度划分

石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f.及变

砂卵石地基的βB值Ni2o04100.88~0.800.80~0.740. 74132

6.1.2在岩石地基中,持力层范围内软、硬岩互层的现象是常见 的,有时软弱岩层深度较大,若要求全部去除而使施工难度加大, 因此本规范提出经过分析验算软弱岩层的承载力和变形来确定是 否可利用。 上部荷载道过基础传到不可压缩的岩石地基上,基底应力以 直接传递为主,应力呈柱形发布,当荷载不断增加使岩石裂缝被 压密产生微弱的沉降而卸荷,此时部分荷载转移到冲切锥范围以 外扩散,基底压力呈钟形分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需验算岩石 下卧层强度时,其基底压力扩散角为30°~40°。 当岩石起伏较大,当基础置于硬质岩石上时,因地基刚度大, 司一建筑结构单元中允许使用两种以上的不同基础型式,如挖孔 桩与独立柱基并用,条基与独立柱基并用等。 6.1.4体积较大的混凝土直接浇注在硬质岩石上,混凝土的收缩 受到基岩的约束将会使混凝主产生裂缝,因此,应结合建筑防水 防潮等做法设置隔离层。

6.2.1当前使用的勘查手段难以准确地界定岩溶的范围大小和 岩溶周边岩石的性状,不能满足设计需要,所以,当勘察发现有 溶洞、裂隙等不良地质条件时,应加密钻孔,要基本上能绘出其 规模及边界线,提供处理这些不良地质现象的依据。 6.2.2在岩溶发育地区宜增加初步勘查阶段,大体查明岩溶洞穴 的分布,使建筑总图布置时将主体建筑避开岩溶发育地带。 6.2.3当岩溶上部覆盖层较厚、岩石起伏不大且覆盖层的地基承 载力特征值和基础沉降值能满足要求时,宜采用刚度较大的箱、 筱基础。

7.1.2由于土岩组合地基的不均匀性,可能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 降,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或造成结构损坏,因而对沉降敏感性结 构的多层底部框架砌体房屋,当采用土岩组合地基时,应进行地 基评价。 7.1.3在土岩组合地基中,常存在溶洞、土洞、具有临空面的出 露岩体或单个石芽,也常存在有沿软弱结构面滑动和场地滑坡的 可能性。由于岩体或石芽与周围土体的抗剪强度和岩体内结构面 的抗剪强度一般不能同步发挥,故附录H计算式中未考虑岩体和 百芽与周围土体的作用,同时也偏于安全。另外出露基岩和右芽 的稳定验算未考虑滑动岩体受转动力矩的影响,即破坏只是考虑 动破坏,因此对于具有陡倾不连续面的陡坡基岩(石芽)还应 考虑可能产生的倾倒崩塌破坏。 按本规范附录H对出露基岩和单个石芽稳定验算,如不能满 足要求,应采用预应力锚杆等方法处理。

7.1.5土岩组合地基,其工程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岩面起伏变化

大、土层厚度及性质差别较大,地质勘察很难查明岩土分布详细 情况,地基反力及沉降变形也很难通过理论计算确定,根据我省 多年工作实践经验,总结及理论分析,对七层及七层以下砌体房 屋可不作地基变形验算,但应满足本条相应条件要求。 按式(7.1.5)验算地基承载力,实际上也是为了降低基底压 力以及减少地基沉降量或沉降差,同时考虑土岩组合地基的基底 压力不均匀性。 根据地基与基础共同作用计算分析,岩石地基压缩性小,抵 抗变形能力强,故岩石地基处的基底压力大于临近土质地基处的 基底压力,另外,土层厚度较薄处的基底压力常常大于土层厚度较 享处的基底压力,甚至可能大于平均基底压力,因此,考虑多种 不利情况,则将承载力特征值乘于折减系数(0.75~0.90)。

7.2地基处理与构造措施

7.2.17.2.6为了防止过大的不均匀沉降造成结构损坏,影响 建筑正常工作,除接式(7.1.5)控制减小基底压力外,还针对土 岩组合地基、土岩不同的分布情况提出了相应设计要求、构造及 地基处理措施,概括起来有如下两个方面: 1)加强上部结构整体性以抵抗变形的能力。除按抗震设防

要求设置抗震构造柱及圈梁外,还应在土岩交结处沿墙高度设置 拉结钢筋,避免在该段墙体开设门窗孔洞;在大面积出露基岩与 土质地基交接处设置沉降缝。 2)对地基进行处理。一种是全褥处理方案,即将出露基岩 凿槽设置褥垫,改善土岩交接处变形条件,避免地基反力在基岩 处集中墙身产生裂缝。另一种是全刚方案,即将面积较少且土层 较深的土质地基处采用人工挖孔桩与岩石地基间加设基础梁,如 果石芽之间土层较浅,则可采用碎石置换,因为碎石地基承载力 高,压缩变形小且在施工中完成,水稳定性好。

3.1.2山区地基通常遇到强风化岩或卵石地基,其地基承载力特 征值往往大于300kPa,为满足设计需要,增加了基底平均压力为 300~500kPa的台阶宽高比允许值。 无筋扩展式基础刚度大,当荷载作用于基础上时,轴向力在 一定范围内向下传递,在此角度范围内基础只承受压力,不致因 弯剪强度不足而破坏,此角度即为本规范表8.1.2中基础台阶觉 高比允许值,其值确定如下: 1)按混凝土受弯承载力确定无筋扩展基础的宽高比。 按现行《混凝土设计规范》GB50010规定 M≤Yfeto

=0.1375f,h

诺阶梯形基础阶高为h,阶宽为。

即 M [p]a*b=0.1375f,h 0.1375f =0.275 h2 0.5[p] [p] 或 Vp] 以基底平均压力500kPa代入则得: 即台阶宽高比为1:1.425,取1:1.5 2)按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条文说明,基础变 阶处受剪承载力为 V,≤0.366ftA 即[p]a=0.366f,A=0.366f,h h [p] 台阶高宽比取1:1.5 根据以上计算,C15混凝土基础当基底平均压力值为300~ 500kPa时,其台阶宽高比取1:1.5。 C15毛石混凝土基础的台阶宽高比,比C15混凝土时适当提 高,取值为1:1.75。

当基底平均压力>500kPa时,如仍按V≤0.366f,A计算基 础受剪承载力,基础宽高比设计过小,经济性差且不甚合理;因试 验数据少,建议设计改为配筋扩展基础或仍取基底平均压力 =500kPa

^为基础台阶宽高比,入≤2.5,当入≤1时,取>

附表:基础计算高度h(m)(取h+50)

8.4.14岩右地基属于不可压缩地基,可以认为是刚性地基,墙、 注下基础底板冲切锥以内部分竖尚刚度无穷大。接就近传递原则 墙、柱荷载将通过刚度无穷大的冲切锥,直接传给刚度同样无穷 大的地基,压力集中在冲切锥范围内呈柱状分布。只有随着荷载 的增加,岩石的裂隙被压密,产生微小沉降时才卸荷,将一小部 分压力扩散到冲切锥以外的基础板上,压力发生转移。转移值的 大小随变形情况(地基变形、底板弹塑性变形)而定。地基变形 愈大(地基愈软)、底板变形愈小(刚度愈大)则转移值愈大。 由于岩石地基变形很小,冲切锥以外的基础底板为有限刚度, 因此,转移的压力很小,扩散的范围也不大。实际工程中往往是 由于岩层较破碎、岩溶发育,不便采用独立柱基或桩基的情况下 才改而采用筱基。按此模型计算的平板式筱基,能较好地满足由 144

于岩体破碎、岩溶发育等地基不均匀产生的底板弯矩和不均匀沉 降的要求,配筋量较基底压力按直线分布计算时小。

8.5.3当持力层为硬质中、微风化岩石时,由于施工掘进困难, 型宜采用端承桩,而在软度岩石中(如泥岩、页岩)桩端提供 的承载力较小,而桩侧提供的侧阻承载力往往占有较大份额,而 施工挖进容易,所以在软质岩石中建议采用摩擦型端承桩。 当地下水水量较大,抽水造成地面塌陷对周围环境及对临近 建(构)筑物造成破坏是不可忽视的,不宣采用人工挖孔桩方案。 8.5.4在硬质岩右中,当上部荷载较大、桩数较多,桩的间距达 不到规定时,端承型挖孔桩扩大头之间的净距可以为零,但应跳 挖施工以保证施工安全。 对于硬质岩石地基上的桩基础,为保证桩的稳定性,当为甲、 乙级建筑时,桩全断面嵌入岩石的深度不宜小于500mm,当为丙 级建筑时,考虑到开凿硬质岩石施工困难,要求桩全断面嵌入岩 石的深度不宜小于200mm。 桂林市建筑设计院对柳州银都大厦工程核心简筱板下挖孔群 桩的承载力进行测试,当桩的刚度差异很大时,桩的承载力是不

相同的,短桩的刚度大,短桩的应力集中明显。鉴于此,所以在 筱基础中的布桩中建议桩的长短不宜相差过大。 本规范对桩端扩大头的细部尺寸作出了建议,为保证桩头混 疑土的浇注质量,增加了直线段,在硬质岩石中桩底难以掘成锅 底形,改为平底。

2)桩侧压力分布假定最大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x=1.27f

3)计算时假定弯矩全部 由孔壁承受,不考虑 岩石对桩底的抵抗 作用,并忽略桩项的 水平力; 4)岩石水平地基承载力 特征值为f。

对于矩形截面桩,嵌入岩石深度h基本与圆形截面桩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园形截面桩的桩侧压力分布假定为最大地基承载力 特征值fa=1.27f,因此,矩形截面桩嵌入岩石深度h的计算公

式为:h= Mk yo.166f.b

一垂直于弯矩作用方向的

9.3.1、9.3.2边坡工程应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查清岩石 结构面所在位置,对边坡稳定性作出准确的评价,对周围环境的

9.3.1、9.3.2边坡工程应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查清岩石 结构面所在位置,对边坡稳定性作出准确的评价,对周围环境的

危害性应作出预测;应提供边坡设计所需要的各项参数。建筑物 的布局应依山就势,避免大挖大填。平整场地时GB 12327-2022 海道测量规范,应采取合理的 施工顺序和方法,避免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发生,保证 周边建筑物的安全,环境挡墙等支护结构宣与建筑的基础分开设 置。在斜坡或坡顶上建造的高层和重要的建筑物宜采用桩基础、 适当降低坡高、减缓坡角等措施

数对基础外边缘与坡脚连线倾角大于或等于75°的边坡可取 0.33~0.50,对基础外边缘与坡脚连线倾角大于或等于50°的边 坡可取0.5~0.67,对基础外边缘与坡脚连线倾角大于或等于15 的边坡可取0.67~0.85,对基础外边缘与坡脚连线倾角小于15° 的边坡可取0.85~1.0 验算坡地、岸边桩基整体稳定性时采用综合安全系数法,边坡稳 定安全系数按照《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一级边坡中 边坡类型和工况取值;当需要作罕遇地震(大震)作用复核时, 边坡稳定安全系数1.15,边坡达到《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地震工况下稳定状态。大型复杂边坡上有超限的重要高 层或大跨建筑时,尚宣补充岩土动参数的测定和地震作用下动力 有限元分析或累积残积位移方法等边坡稳定分析。 地震稳定性计算多采用极限平衡法和静力数值计算法,《建 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对其上无重要建筑物的边坡,岩 体和土体的综合水平地震系数在7度时取0.025,《构筑物抗震设 计规范》GB50191对有构筑物的斜坡综合水平地震系数在7度时 取0.035,因建筑物一般比构筑物重要,并考虑到基础震后修复 的困难性,本规范对边坡基础稳定性的抗震设防目标设定为:当遭 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不能损坏,一般无

10.1.4 :人工挖孔桩应逐孔进行终孔验收,终孔验收的重点是持 力层的岩土特征。对单柱单桩的大直径嵌岩桩,承载能力主要取

决于嵌岩段岩性特征和下卧层的持力性状,终孔时,应用钻机或 风钻对孔底下3d或5m深度范围内持力层进行检验,直径大于 1.5m的桩在周边检验不应少于3点,查明是否存在溶洞、破碎带 和软弱夹层等,遇异常应提供岩芯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0.1.5桩基工程事故,有相当部分是因桩身存在严重的质量问 题而造成的。桩基施工完成后,合理地选取工程桩进行完整性检 则,评定工程桩质量十分重要。常用桩基完整性检测方法有钻孔 抽芯法、声波透射法、高应变动力检测法、低应变动力检测法等。 钻孔抽芯法通过钻取混凝土芯样和桩底持力层岩芯,既可直观地 判别桩身混凝土的连续性,持力层岩土特征及沉渣情况,又可通 过芯样试压,了解混凝土和岩样的强度,是大直径桩的重要检测 方法。声波透射法通过预理管逐个剖面检测桩身质量,既能可靠 地发现桩身缺陷,又能合理地评定缺陷的位置,大小和形态,不 足之处是需要预埋管,检测时缺乏随机性,且只能有效检测桩身 质量。实际工作中,如果预埋PVC管与钢筋笼固定不牢或固定点 距离大于2来,在振动器的作用下,预理管壁写桩身容易出现空 控,使声波不能透视(只有反射),一般透视率在30%~35% 为达到好的效果,子理管与钢筋笼固定点宣小于1m(或理管直径 6~8倍)并固定牢固。在工作中,将声波透射法与钻孔抽芯法有

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大直径桩质量检测是科学、合理的广州市市政工程主要项目概算指标及编制指引(2018年)(穗建造价[2019]64号 广州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2019年6月),且是切实 有效的检测手段。

10.2.6监测值的变化和周边建(构)筑物、管网允许的最大沉 降变形是确定监控报警标准的主要因素,其中周边建(构)筑物 原有的沉降与基坑开挖造成的附加沉降叠加后,不能超过允许的 最大沉降变形值。业主应会同监测单位应在基坑开挖前对附近民 房进行裂缝调查,设置标志,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