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CS 609-2019 医院建筑绿色改造技术规程.pdf

TCECS 609-2019 医院建筑绿色改造技术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9.3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20831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ECS 609-2019 医院建筑绿色改造技术规程.pdf

9.2.7医院建筑经常由于自身经营需要、社会医疗需

医疗披术发展的原因,对原有科室、设施进行改造和调整。根据 功能分区设置区域配电中心,可以满足弹性化改造的需求,有利 于减少改造的工程量,实现节材,减少本区域改造对其他区域的 影响,捷高全寿命期的适用性。 进行电气改造时,可能需要重新敷设电缆梯架、精盒和母 线,利用原有的通道和路由可以减少改造工作量。当原有路由不 合理或现场条件不充许时:应与结构和建筑专业配合,选择合理 的电气布线通道。 低压配电系统改造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限于 篇幅,本条文说明不能逐一列出相关标准,仅列出部分标准, 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 范》GB50052:(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低 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 范》GB/T5006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16:《医疗建筑 电气设计规范》JG312;《综合医院建筑技术规范》GB51039: 医隐活净主术部建技术规》(B50333

9.2.8医院内人员密集,人员类型可能包含有儿童、

.O元P 元生1 为能力人、精神疾病思者等,为防止其触动配电设备3D3S 基本操作手册,避免发生 电气安全事故,特制定本条文。 医院通常不建议在公共场所设置配电箱,如无法避免,公共

场所设置的配电箱可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不低于IP3X 防护等级、箱体设置锁具或必须用专用工具打开、放置在伸售 围之外等,

9.2.9我国的现行政策法规鼓励利用可再生能源。在医院进

绿色改造时,应在条件具备时优先利用光伏发电。但同时应注意 到,光伏发电的初始投资大、成本回收时间长、运维要求高、对 建筑外观有一定影响,因此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做好改造前 的可行性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光伏发电系统运行模式分为并网系统和离网系统。并网发电 系统不需要蓄电池储能,通过并网逆变器直接馈人电网,离网发 电系统中通常需要储能环节,然后在需要时直接或逆变给负载供 电。二者比较,并网系统的初期投入成本相对较低,理论上发出 来的电能可以被充分利用:对于医院建筑,推荐采用并网方式 运行。

9.3.2电气设计中可选用的节能光源主要是高光效的气体放电

其中气体放电灯包括:细管径直管形荧光灯、自镇流荧光 灯,无极灯、金属卤化物灯、高压钠灯等。相关能效标准包括: 双端荧光灯能效应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普通照明用双端荧 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043规定的1级,

自镇流荧光灯能效应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普通照明用自镇 流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044规定的1级: 单端荧光灯能效应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单端荧光灯能效限 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415规定的节能评价值: 高压钠灯能效应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高压钠灯能效限定值 及能效等级GB19573规定的1级: 金属卤化物灯能效应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金属卤化物灯能 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4规定的1级; LED灯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LED室内照明应用技术要求) GB/T31831的相关要求

.3.3灯具其附件的相关能效标

管形荧光灯镇流器的能效应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普形荧光 灯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7896规定的节能评价值: 高压钠灯用镇流器的能效应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高压钠灯 用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574规定的自标能效 限定值; 金属卤化物灯用镇流器的能效应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金属 卤化物灯用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3规定的 2级。

9. 3. 4 采用基于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分组、分区、分时、

等智能控制手段,可以提高医院公共区域的照明管理水平,实现 照明节能。

9.3.5医院病房属于低环境亮度区域、限制室外景观照明

窗上的垂直照度和光强可以防止不合理的夜间照明干扰住院 的休息。 表9.3.5中的时间段按照医院病房患者的作息时间而定

房窗上的垂直照度和光强可以防止不合理的夜间照明干扰住院病

医院的智能化系统可根据需要包含信息化应用系统、信

.4.1医院的智能化系统可根据需要包含信息化应用

息设施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智能化集成系 统和机房系统等。智能化系统利用自动化,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对 医院的设施、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可以提高运行效率,实现节能 诚排。现行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针对综合 医院的智能化系统配置给出了相关规定,同时现行行业标准《医 疗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312针对智能化集成系统、信息设施 系统、建筑设备及诊疗设备监控系统、公共安全系统、呼叫信号 系统等的设置作出了相关规定,医院建筑在绿色改造设置智能化 系统时应符合该两项标准的相应规定。 9.4.2信息化应用系统包含通用业务系统、医疗专用业务系统 和其他信息管理系统。其中医疗专用业务系统作为信息化应用系 统的一不子系统,包含医院信心系统(HIS)、临床信息系统 (CIS)、实验室信息理系统(LIS)、医学影像系统(PACS), 放射信息系统(RIS)和远程医疗系统等。 由于医疗业务信息化系统需传输大量数据,因此要求信息网 络系统真备较大的带宽和传输速率,并具备良好的可扩充性。 9.4.3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住建部、财政部启动全国医 疗卫生机构建筑能耗管理系统试点建设工作,国家卫生计生委属 (管)医院建筑能耗监管系统项目于2017年陆续建成井投入使 用,通过验收,提高了项目的示范效应。 能耗监测系统的功能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公共建筑能耗远 程监测系统技术规程》JGJ产T285的要求。 能耗监测管理系统通过分类和分项计量装置,采用远程传输 将采集的分类能耗数据上传至上级数据中心,实现对医院建筑的 能耗评估、节能潜力判断、节能改造方案评估,方便对建筑耗能 进行科学管理,可以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降低能耗成本。 其中分类能耗是根据建筑消耗的主要能源类别划分的能耗 包括电、水、燃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人I煤气)、集中供 热量、集中供冷量、煤、汽油、煤油、柴油、建筑直接使用可再

息设施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智能化集成系 统和机房系统等。智能化系统利用自动化,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对 医院的设施、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可以提高运行效率,实现节能 减排。现行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针对综合 医院的智能化系统配置给出了相关规定,同时现行行业标准《医 疗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312针对智能化集成系统、信息设施 系统、建筑设备及诊疗设备监控系统、公共安全系统、呼叫信号 系统等的设置作出了相关规定,医院建筑在绿色改造设置智能化 系统时应符合该两项标准的相应规定

9.4.2信息化应用系统包含通用业务系统、医疗专用业

生能源及其他能源消耗等。 分项能耗是指医院建筑中照明、插座,空调、动力、大型医 疗设备等不同系统的能耗及重点部位、区域的能耗, 监测参数应与医院建筑改造整体自标、投资相适应,提高分 类系统效率,充分发挥每个监测数据的用途,提高分项计量数据 的有效性和代表性。

.4分项计量可根据医院内消耗电能的主要用途划分进行来 和处理。通常可分为照明、插座用电、空调用电、动力用电 型医疗设备用电等

为有效评估医院中具体部门和区域的能耗情况,应对需 经济核算的部门和耗能较大的医技部门设置单独的电能计量装

9.4.5智能化集成系统是将不同功能的各类智能化系

统一的信息平台进行集成,实现信息汇集、资源共享和优化管理 等综合功能的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有利于医院对于信息化应用 系统、信息设施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系统 进行统一管理,提高管控效率、减少运维成本。 由于各子系统的终端用户各有不同,采用分散控制可以保证 相对的独立性,减少子系统对于集成主机的依赖,降低系统之间 相互的影响,降低系统风险

9.4.6改造后的电梯应能够在轿厢内无人时自动关闭空调和照

9.4.6改造后的电梯应能够在轿厢内无人时自动关闭空调和照

10. 1 二般规定

注:1单均风速指集中送风区地面以上1.2m截而的平均风速: 2眼科手术室截面平均风速应控制在0.15m/s~0.2m/sl

3温湿度范用下限为冬季的最低值,上限为夏季的最高值,

医院患者聚集,室内交受污染、感染问题突出,所需要的最 小新风量应根据室内空气的卫生要求、人员的活动和工作性质、 人员在室内停留时间、是否与相邻相通房间之间有静压差等因素 综合确定。国家标准《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51039-2014 中第7.1.13条规定“医疗用房的集中空调系统的新风量每人不应 低于40m/h,或换气次数不应小于2次/h。”对于洁净手术部的 各类洁净用房最小新风量的要求在现行国家标准医院洁净手术 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中有明确规定,如表12所示

表12洁净手术部用房量小新风量插标要求

手术室新风量的取值。应根据有无麻醇或电刀等在手术过程中散发有害气体 面增减。

10.2.2夏季强烈的阳光透过窗户玻璃照到室内会引起

10.2.2夏季强烈的阳光透过窗户玻璃照到室内会引起室内人员 的不舒适感,同时还会大幅增大空调负荷。窗户的内侧若设置窗 帘,其在遮挡直射阳光的同时常常遮挡了散射的光线,影响室内 自然采光,而且窗帘对减小由阳光直接进人室内而产生的空调负 荷作用不大。在窗户的外面设置可调节遮阳装置:可以根据需要 调周节遮阳装置的位置,防止夏季强烈的阳光透过窗户玻聘直接进 人室内,提高室内人员舒适感。外遮阳设施适用于公共区域(大 厅、走廊等),病房区域需要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并考虑其安全 生和可操作性。可调节遮阳措施包括活动外遮阳设施、永久设施 (中空玻璃夹层智能内遮阳)、固定外遮阳加内部高反射率可调节 遮阳(固定外遮阳的夏季平均遮阳系数不大子0.7,内遮阳的太 阳辐射反射率不小于0.8)等措施。 10.2.3室内热湿环境的可控性指的是室内人员可以通过方便, 灵活的空调器(或加湿器)开关、温度(或风速)调节开关,对 个人工作区域的热湿环境状况进行调节,这是主动措施范畴。也 可以通过被动措施进行调节,如利用窗帘、可开居外窗等方式, 医院建筑75%以上的功能房间(如病房、诊室以及会议和休 空间等)都可以采用被动措施进行控制,需要说明的是精神病院 患者房间以及其他因为特殊需要不能开窗的房间可以不做要求。

2.3室内热环境的可控性指的是室内人员可以通过方便、 的空调器(或加湿器)开关、温度(或风速)调节开关,对 工作区域的热湿环境状况进行调节,这是主动措施范畴。也 通过被动措施进行调节,如利用窗、可开居外窗等方式, 建筑75%以上的功能房间(如病房、诊室以及会议和休 可等)都可以采用被动措施进行控制,需要说明的是精神病院 房间以及其他因为特殊需要不能开窗的房间可以不做要求,

10. 3 室内声光环境

10.3.1室内充许噪声级是影响室内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尽管室内噪声与空气质量和热舒适度相比对人体的影响不那么显 ,但其危害是多方面的,包括引起耳部不适、降低工作效率, 损害心血管、引起神经系统素乱、基至影响视力等。影响室内噪 用的因素包括室内噪声源和室外环境影啊。室内噪声主要来自室 为设备,电器等,而室外环境对室内噪声的影响时间更长,程度 更大,主要是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商业噪声、工业噪声 等。医院中各部门的室内允许噪声级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

麦13医院主要房间室内允许噪声级

对特殊要求的病房,室内充许噪声级应小于或等于30dB: 2: 表中听力测听室充许噪声级的数值,适用于采用纯音气导和骨导听闻测听 法的听力测听室,采用声场测听法的听力测听室的允许噪声级另有规定,

对特殊要求的病房,室内充许噪声级应小于或等于30dB: 2: 表中听力测听室充许噪声级的数值,适用于采用纯音气导和骨导听闻测听 法的听力测听室,采用声场测听法的听力测听室的允许噪声级另有规定,

10.3.2为了从使用功能上提高医院建筑的建设质量,在医院建 筑中提供安静的室内环境,并避免不同房间之间的声音于扰以及 保护人们室内活动的隐私性,要求建筑围护结构的隔声性能满足 一定的要求是通常使用的办法。即病房、诊疗室等的围护结构的 空气声隔声性能和楼板撞击声隔声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 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的低限要求,相关指标见表14~ 表16。 可采用的隔声措施包括:(1)建筑的顶棚、楼面、墙面和门 窗宜采取吸声和隔声措施:(2)楼板隔声性能不满足时,宜采取 弹性面层、弹性垫层、隔声吊顶等措施,

表 14各类房间隔墙、楼板的空气声隔声标准

外墙、外窗和门的空气声隔声标准

表16各类房间与上层房间之间楼板的撞击声隔声标准

确有困难时,可允许上层为普通房间的病房、手术室顶部楼板的撞击声隔声 单值评价量小于或等于85dB,但在楼板结构上应顶留改善的可能条件

10.3.3室内照明质量是影响室内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良 好、舒适和健康的光环境不但有利于提升医护人员工作效率,更 有利于医护人员、病患的身心健康。照度、统·一眩光值和一股显 色指数是影响照明质量的三个重要因素,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的有关规定。若洁净手术部等有 特殊规定时,按要求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 术规范》GB50333等相关标准。 可采用的照明技术措施包括:(1)医疗用房应采用高显色照 明光源,显色指数应大于或等于80;(2)床头宜设置局部照明: (3)护理单元走廊、诊室、治疗、观察、病房等处灯具、宜采用

表17医疗建筑的来光标准值

10.3.5光污朵包括建筑表面对太阳光直射反射产生的光污染和 照明光污染。光污染产生的眩光不仅会让人产生不舒适感,还会 降低人对灯光信号等重要信息的辨识力,基至带来道路安全隐患 对于围护结构光朽架,应控制玻璃幕培及金属幕培的可见光反射 化不大于0.2,同时避免聚光的内凹弧面集合造型。必要时应进行 光污染的计算机模拟分析。对于夜景照明光污染的限制应符合现 行行业标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I/T163的相关规定。对 于室外亮度较高的广告屏应避免正对病房和周边住宅区等

10.4.1有关室内空气质量的现行国家标准主要有两部,分别为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 控制规范》GB50325。《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是 准存性国家标准,给出的污染物种类共有14种,在实际测试操 作中难度较大,实际工程验收时更多的是执行现行国家标准民 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CGB50325一2010,该标准 第6.0.4条以强制性条文指出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必须进行室 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其限量应符合表18的规定,医院建筑 属于I类民用建筑工程。

表18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滋度限值

1表中污染物浓度测量值, 向空气测量值(本底值)后的测量值。 2 表中污染物浓度测量值的极限值划定,采用全数值比较法

表19室内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控制标准

(3)建筑外墙通风口面积宜大于等于外墙面积的10%:(4)采 用拨风并,尽量利用热压通风,(5)采用单侧通风时,应充分利 用导风装置:(6)必要时可采取CFD模拟的方式优化平面布局, 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应设置机械通风。 10.4.6医院建筑内的手术室、层流病房、ICU、中心消毒供应 室、静脉配置中心、PCR实验室等洁净功能用房往往都有截面 风速、换气次数、静压差、温度、相对湿度、噪声、照度、新风 量、排风量等参数要求,这些特定功能用房的建设有相关国家 标准要求,在进行医院建筑绿色改造时,应按照相关标准的要求 进行建设,改造后室内环境参数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要求, 如《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综合医院建筑 设计规范》GB51039、(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 50346、(实验动物设施建筑技术规范GB50447等,这些标准 在《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51039中均已被引用。 医院活净功能用房可采用的技术措施包括:(1)根据房间 吉净度等级的不同,确定送风未端应设置的空气过滤器级别: (2)洁净用房应采用阻隔式空气净化装置作为房间的送风未 端:(3)洁净用房内不应采用普通的风机盘管机组或空调器 (4)活净用房内气流组织宜上送下回:(5)集中空调系统应在新 风口、回风口和空调机组正压出风面3处设置空气过注器。 根据房间活净度等级的不同,合理确定送风末端应设置的空 气过滤器级别:1级洁净用房的送风未端应设高效空气过滤器 Ⅱ级活净用房送风末端可设高效或亚高效过滤器,Ⅲ级洁净用房 的送风末端可设亚高效过滤器,V级洁净用房的送风未端可设高 中效过滤器。 10.4.7呼吸道传染病区根据微生物潜在污染的风险分析,可划 分为污架区、半污架区、清洁区,在这些区之间保持由清活到污 朵的定回气流,压力梯度是需要得到保证的,否则可能会导致污

10.4.7呼吸道传染病区根据微生物潜在污染的风险分

为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在这些区之间保持由清活到污 的定向气流、压力梯度是需要得到保证的,否则可能会导致污 的外泄,这是因为污染区的排风往往具有高效过滤等处理措

施,而半污染区、清洁区往往不设置。这是很危险的,尤其是对 于烈性传染病而言,2003年SARS爆发期间,多家医院内部发 生广交感染,这与气流流向、压力梯度是否有序有一定关系。 该区域的建设在现行国家标准《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 50849、(传染病医院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686均有明确 要求,在进行医院建筑绿色改造时,应按照该类标准的要求进行 建设,改造后气流流向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要求。

地,山干行采区、请信区在在不设直。这龙很险的,儿其是对 于烈性传病而言,2003年SARS爆发期间,多家医院内部发 生了交叉感染,这与气流流向、压力梯度是否有序有一定关系, 该区域的建设在现行国家标准(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 50849、《传染病医院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686均有明确 要求,在进行医院建筑绿色改造时,应按照该类标准的要求进行 建设,改造后气流流向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要求。 10.4.8医疗过程产生的废气主要有:手术室麻醉废气、ICU 的一氧化氮呼吸废气和病理室废气等。这些废气如不可靠排放, 将对医护人员的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因此对于麻醉或呼吸废气 此该设置可靠的排放系统,其他如病理室产生的危害性废气等也 应该可靠地排放至建筑物外的安全处,应使室内有害气体浓度符 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的规定,如 表20所示。

的一氧化氮呼吸废气和病理室废气等。这些废气如不可靠排放, 将对医护人员的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因此对于麻醉或呼吸废气 应该设置可靠的排放系统,其他如病理室产生的危害性废气等也 应该可靠地排放至建筑物外的安全处,应使室内有害气体浓度符 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的规定,如 表20所示。

10.4.9人流密度较高且随时间变化大的区域是指门诊楼、住院 部中设计人员密度超过0.25人/m,设计总人数超过8人,具 人员随时间变化大的区域。自前,二氧化碳检测技术比较成熟、 使用方便,但甲醛、氨、苯、TVOC等空气污染物的浓度监测 比较复杂,使用不方便,有些商便方法不成熟,受环境条件变化 影响大。故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的设置,可在线监测室内二氧 化碳浓度、通风系统送/排风设备的工作状态,通过联锁/关联控 制实现自动通风调节(如当二氧化碳传感器监测到室内二氧化碳 浓度超过1000ppm时报警,同时自动启动排风系统),而对于甲 醛、颗粒物等其他污染物,要求可以实现超标实时报警。

11施工管理门1.1一般规定11.1.1建筑施工过程不仅会改变场地的原始状态,而且对周边环境易造成影响,因此,医院建筑改造施工前应对其建筑本身、周围场地进行助察,对医院建筑绿色改造中不能拆的大型设备和贵重物品要制定防护措施,避免施工中损坏:对于尚在运行的医院建筑部分,做好防护措施,确保医院的正常运营。建筑周边的古树名木、通信光缆等重要设施的分布情况要详细掌握,并加以重点保护。11.1.2施工组织设计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50905等的规定进行编制及审批。应考愿施工现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特点:集约用地,应避免占用医院建筑正常运营的场地和通道:应有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措施:应明确绿色施工的组织管理体系、技术要求和措施:应选用先进的产品、技术、设备、施工工艺和方法,合理利用改造区域内设施;应包含改善作业条件、降低劳动强度、节约人力资源等内容,施工项目部应成立绿色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完善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项目经理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自标实现,并指定绿色施工各级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根据预先设定的绿色施工总目标,进行自标分解、实施和考核活动。比选优化施工方案,制定相应施工计划并产格执行,要求指施、进度和人员落实,实行过程和自标双控制。施工单位应进行合理的施工流线组织,制定保障结构安全的施工方案及监测措施,并制定各项应急预案。各级施工人员应熟.146

悉结构体系和传力路径,甄别危险构件和受荷较大构件,对构件 拆除、支护、加载和卸载等重要环节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方 案、监测措施和应急预案。施工过程中搭设的安全支护体系和工 作平台,应定时进行安全检查并确认其牢固性:施工前,应熟悉 周边情况,了解加固构件受力和传力路径的可能变化。对结构构 的变形、裂缝情况应设专人进行检测,并作好观测记录备查; 在施工过程中,若发现结构、构件突然发生变形增大,裂缝扩展 或条数增多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工、支顶并及时向尚安全管理单 应或安全负责人发出书面通知;对危险构件、受力大的构件进行 加固时,应有切实可行的安全监控措施,并应得到监理总工程师 的批准。 改造施工现场精况复杂且易燃物教多,应制定严密的防火方 案和应急预案,施工现场应明确划分用火作业、易燃材料堆场、 仓库、易燃废品集中站和生活区等区域。施工现场夜间应有照明 没备,保持消防车通道畅通无阻,加强值班巡逻。现场用电由专 业电工负责,产禁私拉乱接电线,注意用电安全。施工现场应配 备足够的消防器材,指定专人维护,管理、定期更新,保证完整 好用。配电房地面应安装绝缘地板,配置火火器材,禁止烟火。 在电气装置和线路周围不准堆放易燃易爆、腐蚀材料和物品, 绿色施工改造中应确保医院的正常用水、用电:保障医院的 主要出人口畅通,对可能影的医院正常运营的情况制定应急 预案。 11.1.3绿色施工应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施丁 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技 术管理和监督,同时应对各阶段的技术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 归档。

11.2.2建筑施工改造是对医院场地的一个改造过程,

环境造成影响,包括水土流失、土壤污染、扬尘污染、噪声污 朵、污水排放、光污染等。为了有效减少改造施工对一部分仍在 使用的医院建筑的影响,应采取有效的隔离、防护措施,确保安 全并降低对环境影响,特别是对于特殊护理病房,手术室等,需 做好隔声、密封等防护措施,避免噪声、空气污染等对特殊病人 产生影响

11.2.3信息化施工是以建筑业信息化为总体目标,利用信息化

技术在施工过程涉及的各部门、各环节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存 诸和共享的高效施工方式。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不断进步: 以及和施工过程的不断融合,信息化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 到改造施工中。建筑施工企业通过应用信息化技术,将施工技 术、进度、质量、安全、环保问题,资金应用、财务及成本状 况,法律和规章制度,材料设备供应情况和设计变更等内容有机 地联系起来,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的最优组合,促进 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保证工程质量、进度并提升经济

和社会效益。建筑信息模型(BIM)是建筑业信息化的重要支撑 支术。BIM是在CAD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维模型信息集成 支术。BIM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 使设计人员和工程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的应对,实现 数据共享并协同。BIM技术支持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的信息管 理和利用。在建筑工程建设的各阶段支持基于BIM的数据交换 和共享,可以极大地提升建筑工程信息化整体水平,工程建设各 价段、各专业之间的协作配合可以在更高层次上充分利用各自资 源,有效地避免由于数据不通畅带来的重复性劳动,大大提高整 个工程的质量和效率,井显著降低成本

11.3.1绿色改造施工过程中的用能是建筑全寿命期能耗的组成 部分。由于医院建筑结构、高度、所在地区等的不同,建成每平 方来建筑的用能量有显著差异。在绿色改造施工中应制定节能和 用能方案,提出建成每平方米建筑能耗目标值,预算各施工阶段 用电负荷,合理配置临时用电设备,尽量避免多台大型设备同时 使用,并避免施工用电对既有医院正常运行设备造成冲击。合理 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裁率,降低各种设备的单 立耗能。做好建筑施工能耗管理,包括现场耗能与运输耗能。为 比,应该做好能耗监测、记录,用于指导施工过程中的能源节 约。竣工时提供施工过程能耗记录和建成每平方来建筑实际能耗 值,为施工过程的能耗统计提供基础数据。 11.3.2绿色改造施工过程中的用水,是建筑全寿命期水耗的组 成部分。由于医院建筑结构、高度、所在地区等的不同,建成每 平方米建筑的用水量有显著差异。在绿色改造施工中应制定节水 和用水方案,提出建成每平方米建筑水耗目标值。为此,应该做 好水耗监测、记录,用于指导施工过程中的节水。鼓工时提供施 工过程水耗记录和建成每平方米建筑实际水耗值,为施工过程的

11.3.31建材本地化是减少运输过程资源和能源消耗、降低 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鼓励使用本地生产的建筑材料,提高 就地取材制成的建筑产品所占的比例。 2有的建筑材料需要通过改变物质形态才能实现循环利用, 如难以直接回用的钢筋、玻璃等,可以回炉再生产。有的建筑材 料科则既可以直接再利用又可以回炉后再循环利用,例如标准尺寸 的钢结构型材等。建筑中采用可再循环建筑材料和可再利用建筑 材料,可以减少生产加工新材料带来的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 柔,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在满足使用性能的前提 下,鼓励利用建筑废弃混凝土,生产再生骨料。制作成混凝土码 快、水泥制品或配制再生混凝土。 3专业化生产是指将钢筋用自动化机械设备按设计图纸要 求加工成钢筋半成品,并进行配送的生产方式。钢筋专业化生产 不仪可以通过统等套裁节约钢筋,还可减少现场作业、降低加工 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改善施工环境和保证工程质量。 4建筑模板是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的重要工具。我国的术 胶合板模板和竹胶合板模板发展迅速:自前与钢模板已成三足鼎 立之势。散装、散拆的木(竹)胶合板模板施工技术落后,模板 周转次数少,费工费料,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同时废模板形成 大量的废弃物,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工具式定型模板,来用模数制设计,可以通过定型单元,包 活平面模板、内角、外角模板以及连接件等,在施工现场拼装成

11.3.31建材本地化是减少运输过程资源和能源消耗、险

多种形式的混凝土模板。它既可以一次拼装,多次重复使用;文 可以活拼装,随时变化拼装模板的尺寸。定型模板的使用,提 高了周转次数,减少了废弃物的产出,是模板工程绿色技术的发 展方向。 5我国大力提倡和推产使用预拌混凝土,其应用技术已经 成熟。与现场搅拌材料相比,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的性能稳 定,易于保证工程质量,减少现场湿作业,降低噪声和粉尘污 染,节约能源和资源。预拌混凝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拌润 疑土GB/T14902的有关规定,预拌砂浆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预拌砂浆》GB/T25181和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JGJ/T 223的有关规定。 6使用便于拆装的装配式部件,能够缩短现场施工的工期 减少噪声、稳定生产质量,也便于今后的二次利用

11.4.1施工扬尘是最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之一:长期吸人大量粉 尘可使人体防御功能失去平衡,清除功能受损,而使粉尘在呼吸 直内过量沉积会损伤呼吸道的绪构,导致肺组织损伤,造成肺组 织纤维化。对于有肺部疾病的患者,吸入粉尘易加重患者疾病, 严重影响病人的康复。因此,绿色改造施工中应采取降尘措施, 降低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浓度,应避免对医院建筑在用主要功能空 间及病患造成影啊。 对旧医院建筑进行拆除、机械射凿作业、钻孔施工、喷射混 凝土及聚合砂浆配置等高粉尘环境或有毒有害气体作业场所时, 作业面应局部遮挡、掩盖或米取水淋等降尘指施。施工中的降尘 措施包括对易飞扬物质的酒水、覆盖、遮挡、密闭存放等,对出 入车辆的清洗,封闭、车速控制,对易产生扬尘施工工艺的降尘 措施等。在工地建筑结构脚手架外侧满挂密目防尘网或防尘布等 隔尘材料,具有很好的扬尘控制效果:施工现场不宜存放土方。

教发的有害气体采取有组织排放等措施。 11.4.2施工使用的粘贴用胶粘剂应通过毒性检验,严禁使用乙 二胺作改性环氧树脂固化剂,严禁加挥发性有害溶剂和非反应 生稀释剂。溶剂型胶粘剂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苯限量应满足现 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9 的相关规定。施工使用的乙炔、氧气、油漆、防腐剂等危险品 化学品的运输和储存应采取需离措施,应避免有害气体逸散, 医院建筑在用空间造成污染。聚萃乙烯泡沫塑料板余料应全部回 收。现场喷涂硬泡聚氨能时,应对作业面采取速挡、防风和防护 借施,对作业人员提供防护用品。钢结构现场途料应采用无污 染、耐候性好的材料。防火涂料喷途施工时,应采取防止涂料列 世的专项措施, E

11.4.2施工使用的粘贴用胶粘剂应通过毒性检验,严禁使

11.4.3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

12523对噪声的测量,限值作出了其体规定,是施工噪声排放智 理的依据。施工场界噜声排放限值见表21。为广减低施工噪声 排放,应采取降低噪声和噪声传播的有效措施,包括采用先进 的、低噪声、低振动设备和设施,来取吸声、消声、需声、隔振 等降噪措施,降低施工机械噪声,如静力拆除混凝土结构、路面 等:采用水钻静力切割方式进行混凝土开洞:混凝士输送泉房, 电锯房等设吸音降噪屏或其他降噪措施,选用低噪声振捣设备进 行混凝士瓷筑振揭等。同时现场应设噪声监测点,井进行定期监 则和记录,场界噪声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 排放标准》GB12523的相关要求,将施工噪声对在用医院建 筑内的病人和医护人员的影响降至最小化,

表2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声排放限值

11.4.4医院改造施工中,应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作业

11.4.4医院改造施工中,应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作业时间,尽 量避免夜间施工。对于确需夜间施工的,如连续浇注混凝土等, 应根据现场和周边环境采取遮光和全封闭等措施,以避免或减少 对周边在用医院建筑的光污染。夜间室外照明灯应加设灯罩,光 照方向应集中在施工范围内。在光线作用敏感区域施工时,电焊 作业和大型照明灯具应采取防光外泄措施,以避免影响在用医院 建筑内住院思者的夜间休息

等。污水去除悬浮物,经水质检测达到现行国家标准污水综合 非放标准》GB8978的标准后排放,可用于绿化降尘等循环利 用:对于胶粘剂、阻锈剂等化学有毒材料,应专门保管,库房应 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施工现场存放的 油料和化学浴剂等物品应设专门库房,地面应做防渗透处理。废 弃的油料和化学溶剂应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倾倒。易挥发、易污 染的液态材料,应使用密闭容器存放。施工机械设备在使用和检 修时,应控制油料污染:清洗机具的废水和废油不得直接排放 隔油池和化粪池应做防渗透处理,并应进行定期清运和消毒。使 用非传统水源和现场循环水时,宜根据实际情况对水质进行 监测

12. 1 一 般 规 定

12. 1 一 般规定

12.1.1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国家出台 了一系列关于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和技术规范,有的直接涉及医 院建筑,有的可供医院建筑借鉴。如现行国家标准《绿色医院建 筑评价标准》GB/T51153《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标准》GB/T 51141分别设有“运行管理”和“运营理,章节,现行行业标 准《绿色建筑运行维护技术规范》JGJ/T391针对绿色建筑的 合效能调适、交付,运行维护和运行维护管理等环节均有要求 上述标准的相关规定对于医院建筑的运行维护具有较强的指导意 义,应予以执行。此外,对于国家出台的其他有关建筑运行维护 的法律、法规,以及评价标准和技术规范也应加以执行。如现行 国家标准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GB19210对通风系统清洁 程度的检查、工程环境控制、清洗方法、清洗后的修复与更换 工程监控和清洗效果的检验等均进行了规定,医院应在日常运行 维护中执行。 为广保证医疗安全、控制医院感染、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减少对医务工作者和来访者以及周边社区的健康危害,各级政府 的医疗行政管理部门、医疗卫生行业组织和学术团体制定的许多 评价标准和技术规范都对医院建筑的运行维护捷出了具体要求 这些规定反映了医院医疗、科研、教学、防病工作的特殊性,应 在医院建筑运行维护的过程中产格进守。 12.1.2调适是个过程,其自的定保证医院建筑的各个机电系 统(供暖系统、通风系统、空调系统、给水系统、排水系统、热 统中动

乏、结构不合理、知识和技能驱待更新等问题。越来越多的医院 采用建筑运行维护社会化的方式来克服这一短板。医院管理者应 从管理制度、操作程序和考核标准人手,重视对物业管理机构和 运行维保机构的监管,提高保障能力和保障水平

12.1.4现行国家标准(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GBT5

绿色改造完成后,对原设计改动的部分应有详尽的文字议 并附有图纸等技术资料存档备查。应制定资料的管理制度 立分类收集、整理归档和检索查阅的工作流程、提供必要的保 条件,并注意采用信息化的手段

12.2综合效能调适

12.2.1一般来说,调适分为全面调适、后调适、再调适和持续 调适四类。 全面调适一般在规划阶段就开始进行,并且贯穿于建设项自 的各个阶段。其目标是保证建筑系统在全寿命周期的一开始就处 于理想状态,子系统之间具有良好的协调性。 后调适在项自已经完成或接近完成时进行,其自的是保证建 筑系统的绩效达到设计要求,对不能满足业主要求的建筑系统进 行优化, 再调适主要适用于曾经进行全面调适和后调适的建筑。主要 自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确保建筑系统的运行持续保持良好的绩 效,特别是在建筑经过改造或者使用功能发生变化之后。二是维 持原有的调适成果。再调适需要定期按照原有的调适内容、程序 对建筑系统进行再检查、再测试、再调整。 持续调适是全面调适或后调适的延续。与再调适类似的是, 它确保建筑系统的绩效连续保持业主当前的或者不断提高的需 求。与再调适不同的是,它不仅仅评价某一时段的绩效,而且关

注建筑系统整个生命周期的绩效,有些持绒调适儿乎是连续进 的,也有些持续调适按照固定的周期进行或者按照需要进行,

12.2.2医院对项目的总体要求应通过编制项目要求来

确。基本内容应包括:项目背景、预期目标、功能需求、生命周 期及其成本和质量、绩效考核标准、维护要求、培训自标和考核 标准等。 对设计的其体要求应通过编制设计基础文件来明确。基本内 容应包括:适用法规和标准,室外设计条件,室内设计条件,建 免使用功能,电力负荷的限额,照明的照度和控制需求,对其他 内部负荷的要求,对通风、压力梯度和空气质量的要求,预期的 维护管理计划,需调适系统的维护和服务要求,应急状态下的绩 效标准,暖通空调系统的噪声标准,消防安全标准,可持续设 计,节能措施等。 综合效能调适的范围因建设项目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决 定调适范围的影响因素包括项目规模、复杂程度、建设周期、法 律法规的规定等。 关于评价的指标,其主要依据应是医院的项目要求和设计, 施工文件。主要评价能否满足医院的建设需求,施工及设施、设 备安装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运行维护人员是否掌握了必要的知识 和技能,建筑系统的运行能否达到预期的绩效。在选择指标时, 应突出重点,不应简单套用、重复国家和行业标准。 12.2.3现场检查阶段的主要目的是核实现场安装设备是否与设 计相符和及时发现施工缺项并加以整改。主要机电设备应全数检 查,其余未端设备的抽检比例可以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节能 I.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411中规定执行或根据医院要求 进行抽检。空调风系统与水系统平衡验证时,应明确各风口设计 风量及末端设备设计值:平衡合格标准可参照有关标准执行。主

计相符和及时发现施工缺项并加以整改。主要机电设备应全数检 查,其余末端设备的抽检比例可以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节能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411中规定执行或根据医院要求 进行抽检。空调风系统与水系统平衡验证时,应明确各风口设计 风量及末端设备设计值:平衡合格标准可参照有关标准执行。主 要设备实际性能测试与名义性能相差较大时,应分析其原因或进 行整改。自控功能验证应包括点对点验证、控制逻辑验证及软件

功能验证。系统联合运转调适应对系统施工质量、设备性能、自 控功能及系统间相互配合进行调适:检验是否满足设计和实际使 用要求。

安装清单、功能测试:培训、运行和维护手册、不同李节工况测 试和保修的执行等。 问题日志作为综合效能调适工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份过程 文件,可以详细记录整个项自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及问题 的处理方式,对于未得到妥善解决的遗留问题将一自了然,有利 于后期运行管理工作的开展。 可题日志在系统综合效能调适过程中建立,并定期更新,其 主要内容应包括:被发现问题的性质、确定向题存在的具体时 间、问题的初步判断、建议采取的解决措施、有关各方的责任, 预计解决的时间、当前的状况等,项自完成后,问题日志可以综 合地反映出所有与调适相关的问题以及它们的解决方案。每次召 开调适会议时,都应讨论日志记录的向题,并将绪果写人会议纪 要,如果问题重大并需要及时处理,应召开专门的调适会议。 综合效能调适报告应包含施工质量检查报告、风系统及水系 统平衡验证报告、设备性能测试报告、自控验证报告、系统联合 运行报告、调适日志及解决方案等。 12.2.5常规意义上的调适以递交调适报告即置告结束,但真正

意义的系统综合效能调适工作应包含对医院建筑实际的运行维护 人员的培训。运行维护人员的培训应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进行, 由施工方、承包商负责实施,调适机构负责协调和监督。培训方 案应事先提交设计团队、医院、调适机构审核同意。 培训的内容应满足运行维护人员的需求,时间安排应合理, 更于相关人员参加。在培训开始前和结束后应进行知识、技能测 试GB/T 50353-2013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确定培训需求、评价培训结果。培训的要点一般包括设备和

系统的主要功能、运行和维护手册的使用、基本操作模式、系统 间联动、运行数据的监测、节能调适和优化、安全生产和健康防 护、其他特殊事项。同时应做好相应的培训记录。 培训记录由调适机构组织并进行培训,用以记录对于运维人 员的培训过程:包括每次培训课程的大致内容、学员的反馈情况 以及培训结束后对学员的考核情况等。 运行手册是培训实施时所采用的培训资料,其另一个主要用 途是帮助运行维护人员除故障,它的重点在于操作。运行手册 立至少包括如医院项国要求和设计基础文件、单线图、鼓工图 控制图、原始控制参数、系统联合运行说明、设备的操作说明 维护说明、故障处理等。

12.3.1运行维护应满足医院的功能特点和管理要求,按照现行 用家标准(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GB/T51153的规定执行。 运行管理应涵盖使用、维修、保养等各个环节。加强对日常 巡检、及时维护的管理,提高对故障的预管能力。在保证医疗工 作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周密的计划和严格的控制保持良好的运行 绩效。应对高能耗、高水耗、污染室内外环境的设施、设备进行 技术改造:在日常维护和设备更新时宜选用绿色产品。 此外,运行维护应确定医院建筑系统运行维护的边界,系统 边界是指医院根据自身行业特点所确定的用来划分子系统的 方法。 医院设施、设备的分类应根据其功能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所发 挥的作用划分,或根据环境、健康、安全、质量、法规等方面的 要求划分。 医院设施、设备的分级应考虑综合内素。通常可以妇归纳为坊 能分类,临床风险、维护等级三个方面,采用综合评分的方法。

12.3.2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模式强调系统性和综合

惠维护的缩果也考虑维护的成本,通过划定系统边界,对设施和 设备进行分类、分级来确定维护范围和重点,并在此基础上选择 相应的维护策略。其主要的维护策略包括被动维护、预防性维 护、状态维护和主动维护。此外,宜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环境服 务管理等方式来改者运行维护的绩效。 设施、设备的可维护性是指在特定的时间范用内保持或恢复 设施、设备功能的能力。其主要评价指标包括可及性、可视性 简易性、兼容性、是否易手监测和测试、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 要求。 1可及性:是指运行维护人负接触设备和故障部件的程度。 以及在接触、拆卸故障部件时是否需要移动其他功能部件。机械 设备单元的周边应留有适当的空间用于检查、维护和修理作业。 2可视性:是指反映设施、设备运行状态或运行绩效的仪 表、计量器、奢报器、测试端子和阀门都清晰可见而且可及。 3简易性:是指设施、设备的材科、组件简单、通用,质 量和性能可靠,不需过多维护。 4求容性:是指采用功能类似的设备或通用部件更换故障 设备或部件之后不需要进行复杂的调试和校准。 5易于监测和测试:设备组件应有易于接触的测试端子, 不需拆卸部件。应在必要的位置安装阀门、断路器、开关将设备 组件隔离,以便于测试、检查、维修、拆除或更换。 6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设施、设备的外部空间、条件及 其内部结构应便十运行维护人员完成操作、维护、修理作业:考 惠人体的生理局限,采取必要的手段加以辅助。如:大型设备的 移动、吊装、维修现场的照明和电源的特殊要求等, 12.3.3信息化管理是实现医院建筑绿色运维管理定量化、精细 化的重要手段,对保障医院建筑的安全、舒适、节能的运行效 果,提高运维管理水平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来用信息化技术

RBT 214-2017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 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不标控地索购 地州:北京力建设部 「设体准化函 加政:100835 话:(010)88375610 不得私广科仰

统一书号:15112·34418定价:66.00元1511234418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