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J41/T 235-2020 城市轨道交通信息模型应用标准.pdf5.3.1场地建模依据资料,宜包括地勘报告、工程水文资料、现有规划文件、建设地块信息、既有管网数 据、地下障碍物、地貌数据、原始地形点云数据、等高线地形图和GIS数据等资料。 5.3.2场地模型内容,应包括场地边界(控制线)、地形表面、建筑、道路和场地既有管网等场地现状信 息。 案的可行性和优劣性进行评估。
.4.3交通疏解及管线迁
5.5.1仿真分析模型,应与同阶段设计模型保持一致。 5.5.2仿真分析参数设定徐工70~500吨汽车吊参数表,应符合相关仿真分析所要求的内容。 5.5.3仿真分析内容,宜包括结构计算分析、噪声影响分析、能耗分析、景观效果分析、控制因素分析、 安防监控模拟及盲区分析、区间限界仿真分析、人员疏散分析等专项仿真分析。 5.5.4仿真分析应用交付成果,应包括分项仿真分析报告。 5.5.5仿真分析报告内容,应包括分项模型创建方式、分析输入数据、参数选择和设定、分析软件环境设 置、分析数据结果和设计方案性能对比说明。 5.5.6仿真分析结果数据,宜采用通用数据交换格式提交
5仿真分析结果数据,宜采用通用数据交换格
5.6三维管线综合5.6.1三维管线综合,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基于各专业整合模型,对专业内、专业间的冲突和碰撞进行检查分析;2应基于冲突和碰撞检查分析的成果,进行冲突调整、管线排布优化、空间协调、预留预理和安装定位;3应符合相关专业系统设计要求;4应综合考虑支吊架布置、施工阶段安装、运维阶段检修等空间预留要求5.6.2三维管线综合应用交付成果,应包括冲突检测报告、管线综合设计模型和管线综合图纸。5.6.3管线综合图纸应由三维管线综合模型生成,并与模型保持一致。5.7工程量统计5.7.1应根据各专业分部分项开项表,制作满足招标要求的土建、机电、统计模型,辅助招标工程量统计。5.7.2基于模型的工程量统计范围,宜包括土方、门窗、钢筋混凝土管片、钢结构、装修材料、机电设备、管道及配件和桥架等。5.7.3应根据工程量统计模型,生成BIM工程量清单。是高工程量的准确性。5.8大型设备运输路径检查5.8.1大型设备运输路径检查应基于各专1外观尺寸与实物一致的设备模开2设备运输路径平面图;3设备安装路径、检修路信2大型设备的、检修路径模拟视频文件。5.9模型出图5.9.1模型出图,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基于模型生成;2图纸内容应与相应版本模型一致。5.9.2图纸发布应同时发布对应的模型,并将图纸与对应版本模型关联。5.9.3图纸深度,应符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要求。12
6施工阶段应用6.1一般规定6.1.1施工阶段BIM应用,宜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包括施工准备、施工实施和竣工验收各个阶段,也可根据工程实际只应用于某个阶段或任务。6.1.2施工模型创建应符合以下要求:1应基于设计阶段模型创建,若无设计阶段模型,施工阶段模型创建应以设计图纸为基础;2应结合施工组织、施工方案、工序流程、施工工艺、安装采购等现场实际工况创建施工深化设计和施工过程模型;3模型应能指导施工,模型数据及时更新,并与现场保持一致。6.1.3施工阶段BIM应用应符合表6.1.3的规定:表6.1.3施工阶段BIM应用内容应用分类应用项施工准备工验收土建深化设计深化设计机电深化设计装修深化设计工程筹划模拟.施工模拟关键、复杂节点工序模技大型设备运输股售拟.混凝土瓶牛洲口口加工口预制加工单元加工口机电产品加工口口标准化管理口口进度管理口.质量管理.安全风险管理成本管理口河南省住房和城施工验收与峻工交付验收管理口口竣工模型交付注:①表中""表示基本应用,“口"表示可选应用。②施工阶段BIM应用不限于以上表中内容,可根据项目需要自行增加。13
6.2深化设计6.2.1基于模型的深化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模型的深化设计细度应符合附录B要求:2应包括土建深化设计、机电综合管线深化设计、装修深化设计,宜进行区间、轨道、限界、路基、供电、站台门、电扶梯等专业专项深化设计;3应基于施工设计图纸或模型,并结合施工组织、施工方案、工序流程、施工工艺、安装采购等现场实际工况创建深化设计模型;4应组织相关参与方对深化设计模型或专项深化设计方案进行可视化评审。6.2.2土建深化设计,应包括二次结构、预埋件、预留洞口和节点深化模型设计。6.2.3机电综合管线深化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在主建深化模型基础上进行:2应包括复杂区域及复杂节点的管线综合设计、机电设备深化和设备站房有3应复核现场土建条件与模型数据的一致性,及时纠偏模型数据;6深化后应复核系统设计参数,满足原施工图设计要求。6.2.4装修深化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在土建深化模型和机电深化模型基础上进行;3应对装修末端设备进行深化设计;4应对监控摄像机进行盲区分析;5宜对装修节点进行模型设计;6.2.5深化设计交付成果,宜6.3施工模拟6.3.1施工模拟工程筹划模拟、关键复杂节点工序模拟和大型设备运输路径检查模拟等。6.3.2工程筹,*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基于施工深化设计模型创建工程筹划模拟模型;2应根据工程进度计划的工作分解结构对模型进行分解和组织,并将模型单元与进度计划关联3宜关联与进度匹配的资源配置和工程量估算;4应基于工程量以及人工、材料机械等因素对工程筹划进行模拟验证和优化;5宜应用深化设计模型对施工场地布置、周边环境、构筑物及管线改迁、施工方案及施工资源配置进行动态模拟。6.3.3关键复杂节点工序模拟,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对施工工艺复杂、结构形式特殊、专业施工交叉密集及施工风险突出的工程关键点进行专项模型深化,并依据模型进行施工方案三维可视化评审及交底;14
2宜在专项深化模型中增加施工工序相关的施工机具、施工措施和施工环境等模型构件;3宜将施工工序相关的时间、人力、施工机械及其工作面要求等信息与模型关联:4宜对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模拟验证,并形成模拟分析报告。6.3.4大型设备运输路径检查模拟,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基于准确的土建模型、机电模型进行路径检查:2大型设备模型尺寸、外立面结构准确,附有设备相关图纸;3应确保设备的运输路径、检修路径方案合理。6.3.5施工模拟交付文件,应包括施工模拟模型、施工模拟视频和施工模拟分析及优化报告。6.4预制加工6.4.1预制加工应用,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包括混凝土预制构件、钢结构构件、幕墙单元、机电产品等预制加2宜结合物料跟踪技术,实现构件深化设计、加工、定位、安装一3应对预制加工构件进行计算分析、安装模拟等仿真验证。6.4.2预制加工模型,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包括单元构件以及系统拼接节点构造等预制加工所需段细化处理,预制加工模型构件深度应符合附录B的要求:3构件信息应包括编码信息、加工信息、特安装信息和主要材料信息。6.4.3预制加工方案,宜包括加工范围、予配件表、预制加工工艺及设备等。6.4.4预制加工交付物,宜包括预制预制加工图纸和材料统计表6.5施工管理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风险管理、成本管理等内容。2标准化管理模型宜包含临建、安全防护设施、施工机械设备、质量控制样板等内容;3宜应用标准化管理模型进行施工交底、实施、管理及考核。6.5.3进度管理模型创建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基于深化设计模型创建;2应根据工程进度计划的工作分解结构对模型进行分解和组织,并将模型单元与进度计划关联6.5.4基于模型的进度管理,应满足下列要求:1宜利用模型辅助进度计划编制、审核和优化,包括工作分解结构创建、计划编制、与进度相对应的工程量计算、资源配置、进度计划优化、进度计划审查、形象进度可视化等;2施工过程中,应利用数据集成与管理平台进行进度上报、分析和预警管理;15
3宜对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做对比分析,并及时纠偏,以满足项目工期要求:4宜使用模型对施工进度进行可视化、精细化、便捷化管理。6.5.5进度管理交付成果宜包括进度管理模型、进度预警报告和进度计划变更文档等。6.5.6施工质量管理模型创建,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基于深化设计模型或预制加工模型创建质量管理模型,并附加或关联质量管理信息;2宜与质量验评单元工程作为最小划分单元创建质量模型;3模型附加或关联的质量管理信息应符合国标《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GB/T51235的规定。6.5.7基于模型的施工质量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划和措施等内容,并将质量验收和质量控制关键控制点与模型关联;2宜建立虚拟的施工质量样板模型,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可视化施工交底;3现场质量检查,宜利用质量管理模型指导现场质量检查;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等,并宜将验收记录关联到模型的空间部位上;5主要材料和设备的供货方信息、设备参数信息、安装单位信息6.5.8现场质量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1采用移动设备调用模型,查看模型关联的设计要求查验收、现场材料设备等产品质量检查工作;2现场产生的质量检查记录、现场照片或视频等取还信息以及质量验收记录宜附加或关联到模型的空间部位上;3质量管理依据文件、质量检查记录、必理情况、现场取证等信息,宜能在模型中直接调用查看。6.5.9质量管理交付成果宜包括质量管现型利质量验收报告。6.5.10基于模型的安全风险管理,全技术措施制定、实施方案策划、实施过程监控及动态管理、安全隐患分析及事故处理。6.5.11安全风险管理模型\宜利用模型辅助相关人员进行风险源识别、虚拟安全体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6.5.13现场安全检查和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通过移动设备调用模型,查看模型关联的安全技术要求和危险源可视标记,进行危险源定位,指导现场安全检查:2现场产生的安全检查记录、安全问题处理信息、现场照片或视频等取证信息宜附加或关联到相关模型构件上:3宜采用物联网技术识别危险行为,进行安全监测,利用模型进行可视化预警和范围标识6.5.14在安全隐患和事故处理时,宜将安全交底记录、安全检查信息、安全隐患整改信息、事故调查报告及处理决定等资料附加或关联到模型中。6.5.15在利用安全管理模型进行安全问题分析时,宜按部位、时间等对安全信息和问题进行汇总和展示,形成安全分析数据。16
6.6.4竣工交付,应符合下列要求:1竣工交付成果应根据项目合同约定的范围、内容和深度进行交付,并形成签收记录;2交付成果内容宜包括竣工模型、模型版本及内容说明、过程应用成果、BIM应用总结和与模型关联的相关文档资料。6.6.5利用模型进行竣工后归档管理的项目,竣工交付内容宜包括竣工归档模型、管理文件、过程文件和模型应用成果文件。6.6.6竣工归档模型应符合下列要求:1模型信息应与项目实际竣工信息一致;2竣工模型细度应符合附录B要求;3宜与其他归档文件进行关联;4模型及关联文档的格式、命名及包含的信息,应符合所在地城建档案管理的18
7运维阶段应用7.1一般规定7.1.1运维阶段模型创建,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基于竣工模型创建;2应经过现场复核,保证模型符合现场实际;3应根据运行管理需要对模型进行拆分与组织;4应根据运行管理需要对模型进行补充和优化。7.1.2运维管理过程中,应对运维模型进行持续维护与更新,并对模型修改权限进行授7.1.3基于BIM的运维管理系统平台搭建,应符合下列要求:1根据设施设备特点和管理需要确定系统功能;2支持对相关单位进行用户管理和权限管理;3宜具备开放的数据集成接口和二次开发扩展能力;4宜与视频监控系统、综合监控系统、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系统等智能化系统集成;5支持多终端的展示及应用。7.1.4运维阶段BIM应用内容,应符合表7.1.4的规定:表7.1.4运维阶段B应用项维阶段模型及资料管理.空间管理.资产管理.设施设备注:①表中""表②运维阶段不限于以上表中内容,可根据项目需要自行增加。可南省住房和7.2模型及资料管理7.2.1运维阶段模型及资料管理应用,宜符合下列要求:1按设施设备编码体系、空间分区和专业系统组成,对设施设备模型进行分类管理;2按设施分类方式对建设资料进行分类管理:3将模型与设施设备的技术资料文件进行关联;4能够通过模型对设备信息及其关联资料进行查询。19
7.3空间管理7.3.1基于模型的空间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利用运维模型对城市轨道交通出入口、通道、站台、站厅层、设备用房、商业用房等各类空间,进行规划、分配和空间数据统计分析;2应对轨道交通各类空间进行分类和定义,包括空间功能定义、空间编码、命名和归属等;3宜将设施设备和空间位置区域进行关联,可借助设备条码或RFID技术实现双向信息查询。7.3.2模型空间信息,应包括空间编码、空间名称、空间类型、空间面积、空间分配信息等空间管理相关信息。空间面积、管理所属分区等空间信息,7.3.4空间分配应用,宜基于运维模型,对空间进行分配和信息查询。7.3.5空间数据统计分析应用,宜通过运维模型,对车站商业运维区域的利用分配、空间占用等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7.4资产管理7.4.1基于模型的资产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利用运维模型,建立实物和模型构件关联的资2应与传统资产管理系统(EAM)相结合;7.4.2用于资产管理的模型构件属性信息,信息、资产空间信息和使用部门等资产管设施设备运维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2宜利用设施设逐管理模型,并结合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系统,开展设施设备资料管理、设施设备可视化运行监维保管理、设施设备故障管理等应用;3宜为维保部V的维修、维保、更新、派单等日常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撑。7.5.2设施设备维管理模型构件属性信息,应包括设备编码、设备名称、设备类型、所属空间、设备主要技术参数、设备采购信息和维护信息等与设施设备管理相关的信息。7.5.3设施设备资料管理,宜能通过设施设备运维管理模型查询到与设备相关的空间信息、运行参数、图纸资料、设备手册等技术资料。7.5.4设施设备维保管理,宜利用模型结合设施设备实际运行状况、设备使用手册和智能系统集成数据,进行维保计划编制、维护计划执行登记、维修提醒、可视化巡检、报修管理和设施设备数据维护更新等应用。7.5.5设施设备故障管理,宜能对设施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可视化监控,能基于三维模型快速确定问题设施设备及其位置,并提供设施设备相关数据,辅助问题分析与处理。20
表A常用专业系统模型色彩填充表
系统名称系统代码色样RGB 值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255.127.127自动售检票系统AFC102.178.204综合监控系统ISCS153.076.114门禁系统ACS125.255.255屏蔽门系统PSD255.128.255注:本表中未列举的系统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根据需求自定义分类方案,并能提供分类说明。23
附录B常用模型细度要求
建筑模型单元各阶段模型细度,应不低于表B.1.
表B.1.1建筑模型单元各阶段模型细度
B.2.1建筑装饰与装修模型单元各阶段模型细度,应不低于表B.2.1的规定。
模型细度阶段序号模型单元总体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深化设计竣工验收29卫生洁具GL100,DL200GL200,DL300GL200,DL400GL200,DL40030卫生间隔断GL100,DL100GL100,DL200GL200,DL300GL200,DL400GL200,DL40031建筑装饰柱GL100,DL200GL200,DL300GL200,DL400GL200,DL40032装饰构件、踢脚线GL100,DL200GL200,DL300GL200,DL400GL200,DL40033室内家具GL100,DL200GL200,DL300GL200,DL400GL200,DL400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信息公开浏览专用26
B31结构模型单元各阶段模型细度应不低于表B3.1的规定,
表B.3.1结构模型单元各阶段模型细度
B.4.1通风空调模型单元各阶段模型细度应不低于表B.4.1的规定
表B.4.1通风空调模型单元各阶段模型细度
B.5给排水与消防 B.5.1给排水与消防模型单元各阶段模型细度应不低于表B.5.1的规定。
表B.5.1给排水与消防模型单元各阶段模型细度
B.6气体灭火 B.6.1气体灭火模型单元各阶段模型细度应不低于表B.6.1的规定。
表B.6.1气体灭火模型单元各阶段模型细度
B.7动力照明B.7.1动力照明模型单元各阶段模型细度应不低于表B.7.1的规定。表B.7.1动力照明模型单元各阶段模型细度模型细度阶段序号模型单元总体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深化设计竣工验收1环控电控柜GL200,DL200GL300,DL300GL400,DL400GL400,DL5002照明配电箱GL200,DL200GL300,DL300GL400,DL400GL400,DL5003双电源切换箱GL200,DL200GL300,DL300GL400,DL400GL400,DL5004双电源配电箱GL200,DL200GL300,DL300GL400,DL400GL400,DL5005动力配电箱GL200,DL200GL300,DL300GL400,DL400900,DL5006就地控制箱GL300,DL300GL400.DL4GL400,DL5007应急照明电源装置GL200,DL200GL300,DL300GL400,DL5008检修电源箱GL300,DL30001400GL400,DL5009防雷及接地装置GL400,DL400GL400,DL50010照明灯具GL400,DL400GL300,DL50011照明开关、插座GL300,DL400GL300,DL50012桥架/线槽GL200,DL200GL400,DL400GL300,DL50013管线/桥架支撑件,DL300GL300,DL400GL300,DL50031
B.8.1供电系统及变电所模型单元各阶段模型细度应不低于表B.8.1的规定。
B.8.1供电系统及变电所模型单元各阶段模型细度应不低于表B.8.1的规定。
B.8供电系统及变电所
表B.8.1供电系统及变电所模型单元各阶段模型细度
表B.8.1供电系统及变电所模型单元各阶段模型细度
B.9牵引网 B.9.1牵引网模型单元各阶段模型细度应不低于表B.9.1的规定。
3.9.1牵引网模型单元各阶段模型细度应不低于表B.9.1的规
B.9牵引网 立不低于表B.9.1的规定
表B.9.1牵引网模型单元各阶段模型细度
B.10杂散电流B.10.1杂散电流模型单元各阶段模型细度应不低于表B.10.1的规定。表B.10.1杂散电流模型单元各阶段模型细度模型细度阶段序号模型单元总体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深化设计竣工验收排流柜GL200,DL200GL300,DL300GL400,DL400GL400,DL5002杂散电流监测装置GL200,DL200GL300,DL300GL300,DL400GL300,DL500传感器GL300,DL300GL300,DL400GL300,DL500光电传感器GL300,DL300GL300,DL400GL300,DL500转接器GL300,DL300GL300,DL40090,DL500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信息公开浏览专角34
B.11.1通信模型单元各阶段模型细度应不低于表B.11.1的规定。
表B.11.1通信模型单元各阶段模型细度
B.12乘客信息B.12.1乘客信息模型单元各阶段模型细度应不低于表B.12.1的规定。表B.12.1乘客信息模型单元各阶段模型细度模型细度阶段序号模型单元总体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深化设计峻工验收1交换机GL300,DL300GL300,DL400GL300,DL5002服务器GL300,DL300GL400,DL400GL400,DL500m工作站GL300,DL300GL300,DL400GL300,DL5004车载图像监控终端GL300,DL300GL300,DL400GL300,DL500播放控制器GL300,DL300GL300,DL40000,DL5006音视频传输设备GL300,DL300GL300,DL500时序电源控制器GL300,DL300GL300,DL50000站台LCD显示屏GL300,DL300GL300,DL50036
B.13.1信号模型单元各阶段模型细度应不低于表B.13.1的规定
表B.13.1信号模型单元各阶段模型细度
B.14安防B.14.1安防模型单元各阶段模型细度应不低于表B.14.1的规定。表B.14.1安防模型单元各阶段模型细度模型细度阶段序号模型单元总体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深化设计竣工验收服务器GL300,DL300GL400,DL400GL400,DL5002交换机GL300,DL300GL300,DL400GL300,DL500打印机GL300,DL300GL300,DL400GL300,DL5004工作站GL300,DL300GL300,DL400GL300,DL500机柜GL300,DL300GL300,DL40000,DL500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信息公开浏览专甬38
B.15.1自动售检票模型单元各阶段模型细度应不低于表B.15.1的规定。
表B.15.1自动售检票模型单元各阶段模型细度
表B.16.1火灾自动报警模型单元各阶段模型细
监控模型单元各阶段模型细度应不低于表B.17.1的规定。 表B.17.1环境与设备监控模型单元各阶段模型细度
B.17.1环境与设备监控模型单元各阶段模型细度应不低于表B.17.1的规定
表B.17.1环境与设备监控模型单元各阶段模型细度
B.17环境与设备监控
B.17环境与设备监控
B.18.1门禁模型单元各阶段模型细度应不低于表B.18.1的规定。
表B.18.1门禁模型单元各阶段模型细度
B.19综合监控B.19.1综合监控模型单元各阶段模型细度应不低于表B.19.1的规定。表B.19.1综合监控模型单元各阶段模型细度模型细度阶段序号模型单元总体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深化设计竣工验收1实时服务器GL300,DL300GL400,DL400GL400,DL5002交换机GL300,DL300GL300,DL400GL300,DL5003网络设备柜GL300,DL300GL300,DL400GL300,DL500服务器柜GL300,DL300GL400,DL400AGL400,DL5005ISCS工作站(单机双屏)GL300,DL300GL300,DL40090,DL5006IBP 盘GL300,DL300GL400,DL400GL400,DL500临窗工作台GL300,DL300GL300,DL500双电源切换箱GL300,DL300.00GL400,DL5009UPS主机GL300,DL300GL400,DL50010蓄电池1GL400,DL400GL400,DL50011电池架GL300GL300,DL400GL300,DL50012电池巡检仪GL300,DL400GL300,DL50013配电柜300GL400,DL400GL400,DL50014复示工作站(单机双屏)GL300,DL400GL300,DL50015有源音箱GL300,DL300GL400,DL400GL400,DL50016光电转换器GL300,DL300GL400,DL400GL400,DL50017接口接线箱GL300,DL300GL400,DL400GL400,DL50018接地箱GL300,DL300GL400,DL400GL400,DL50019显示器GL300,DL300GL400,DL400GL400,DL50020打印机GL300,DL300GL400,DL400GL400,DL50021配电盘GL300,DL300GL400,DL400GL400,DL50022车站控制GL300,DL300GL300,DL400GL300,DL50023GL300,DL300GL400,DL400GL300,DL50043
B.20站台门B.20.1站台门模型单元各阶段模型细度应不低于表B.20.1的规定表B.20.1站台门模型单元各阶段模型细度模型细度阶段序号模型单元总体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深化设计竣工验收屏蔽门控制柜GL300,DL300GL400,DL400GL400,DL5002UPS电源柜GL300,DL300GL400,DL400GL400,DL500灯带照明配电箱GL300,DL300GL400,DL400GL400,DL5004就地控制盘一GL300,DL300GL300,DL400GL300,DL500承重结构GL300,DL300GL300,DL400300,DL5006门槛GL300,DL300GL300,DL460NGL300,DL5007顶箱GL300,DL300GL400,DL5006顶箱照明灯带GL300,DL300GL300,DL5009滑动门GL300,DL300GL400,DL50010周定门GL300,DL300GL400,DL400GL400,DL50011应急门GL300GL400,DL400GL400,DL50012 端门GL400,DL400GL400,DL50013桥架/线槽GL400,DL400GL300,DL50044
B.22.1安检模型单元各阶段模型细度应不低于表B.22.1的规定。
表B.22.1安检模型单元各阶段模型细度
B.23.1轨道模型单元各阶段模型细度应不低于表B.23.1的规定/么
表B.23.1轨道模型单元各阶段模型细度
37行车行车XC38轨道GD39 限界XJ轨道与限界40轨旁设备GP41 路基LJ42人防人防RF43 站场站场ZC 44 车辆段工艺车辆段工艺GY45系统工艺系统工艺XTGY46 信息系统信息系统47 经济经济48 交通衔接交通衔接 49 客流客流 50 交通规划交通规划JTGH 51全专业全专业Q注:本表中未列举的专业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根据需求自定义专业代码48
本标准用词说明1为了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标准中指定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信息公开浏览专用49
引用标准名录1《建筑信息模型统一应用标准》GB/T512122《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GB/T512693《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GB/T512354《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GB/T7027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JGJ/T185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信息公开浏览专用50
1总则.563基本规定3.1.一般规定3.2.实施策划573.3.协同工584模型要求4.1.般规定..594.2.模型分类594.3.模型创建604.4.模型信息及模型细度.614.5.模型交付与数据安615设计阶段应用625.1. 般规定,5.2.可视化应用.625.3.场地建模与分析625.4.交通疏解及管线迁改模拟5.5.仿真分析625.6.三维管线:635.7.工程量统计.. 635.9.模型出图6施工阶段应用,646.1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信息公开浏览专用6.2深化设6.3施工模扣646.4预制加工.646.5施工管理.646.6.施工验收与竣工交付667运维阶段应用,677.1般规定,6753
7.2.模型及资料管理。.677.3.空间管理.7.4.资产管理.687.5.设施设备运维管理.687.6.应急管理.. 687.7.能耗管理,..6854
3.1.1BIM技术应用基本价值是基于模型的信息共享和跨阶段信息传递应用。工程项目全生命期包括策划、 规划、设计、建造、运维、改造、拆除等阶段。BIM模型设计时,应考虑各阶段数据统计、造价分析、模拟 建造、组织管理等应用对信息的需求,以实现模型及数据在后续阶段或环节的应用,更好的发挥BIM价值 3.1.2BIM技术的核心价值是建筑工程模型及信息的全生命期应用和传递。BIM技术全生命期应用能够将 BIM技术应用价值最大化的发挥,是未来BIM发展的方向。 单个阶段或环节的BIM应用也能够发挥其价值,对于具体项目,BIM技术应用的阶段和应用内容选 择应结合项目特点、BIM技术应用目标和应用成本投入等综合考虑。 积完善模型及其 信息。其价值体现除了可视化的三维空间信息外,还包括丰富的建设过程信息。 错误、信息不全等都是 到模型中,以模型及其关联的数据作为各方协同工作的基础,保证各方看到模型数据的一致性,实现数据 为项目的决策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行深化。例如,施工图设计模型侧重于功能设计、 BIM应用价值的发挥,核心是模型及数据的准确性和唯一性。错误的信息不仅不能发挥BIM价 值,甚至会造成不良后果,而唯一性指模数据的来源唯一。项目BIM应用前期就需要建立模型数据管理 费及时更新,以保证模型数据的准确性。 项目文件夹的组织需要缘 BIM应用阶段、项目参与方情况、项目BIM管理方式、模型组织方 3.2实施策划 3.2.1项目BI实施应编制项目实施方案,规范BIM实施计划和流程,通过BIM实施方案更好地协同各 参与方,发挥BIM优势。完整的实施方案能够确立项目实施的框架,完善组织、对项目实施隐患进行规 进 3.2.3BIM技术应用成果除相应的建筑信息模型外,还应当包括模拟分析报告、工程量清单、碰撞检查报 告、图纸等各类基于模型的应用成果文件。这些文件提交后,应该经相关方验收确认后,方可成为阶段性 应用成果存档备案。
3.2.1项目BI实施应编制项目实施方案,规范BIM实施计划和流程,通过BIM实施方案更好地协同各 参与方,发挥BIM优势。完整的实施方案能够确立项目实施的框架,完善组织、对项目实施隐患进行规 避。 3.2.3BIM技术应用成果除相应的建筑信息模型外,还应当包括模拟分析报告、工程量清单、碰撞检查报 告、图纸等各类基于模型的应用成果文件。这些文件提交后,应该经相关方验收确认后,方可成为阶段性 应用成果存档备案。
3.3协同工作3.3.2信息模型是BIM应用的基础,有效的模型共享与交换能够实现BIM应用价值的最大化。模型数据格式应具有通用性,可实现转换,以保证模型数据能够在不同阶段、不同主体之间进行有效传递。在实施策划书中应对各参与方使用软件及软件转换关系进行描述,业主方应组织项目各参与方进行讨论,规避成果转换可能存在的问题。3.3.3~3.3.4BIM协同平台作为信息共享和交付统一载体,对项目的BIM设计标准、项目目标、项目任务书、模型等进行统一管理和使用。协同平台架构:BIM总协调方负责协同平台的搭建和管理,其他参建单位通过协同平台完成项目管理内容,其中包括:1)平台管理:维护管理协同平台,管理各参建方及参建人员权限;管理各施工参!全协同平台的数据。完整性。运维阶段的应用内容。公4)设计管理:提供设计BIM应用成果,接收BIM总协调更新设计BIM应用成果并交付使用。5)综合管理:是指在BIM总协调方辅助下,对上用的规划、咨询、决策、组织、指挥、协调、监督及内部管理工作的统筹管理。6)审核管理:配合BIM总协调方对各参建告,提交BIM总协调方或建设单位。河南省住房和城乡58
4.1.3前一阶段已经具有建筑信息模型基础的项目,需要根据项目BIM技术应用内容对现有模型的深度、 准确性和信息满足程度进行评估,若能满足继续深化和应用需要,应避免重复的模型创建。 4.1.4~4.1.6在传统的二维设计模式下,工程图是主要交付物,也是指导建造过程的唯一依据,但在引入信 息模型的设计模式后,作为交付物的三维模型,可以直接指导施工,但还不能完全取代二维图纸。在交付 时,可以二维工程图为核心交付,交付成品以二维工程图图纸文件为主,模型文件为辅,应包括满足工程 建设要求的所有文件的纸质和电子版本;也可以三维模型为核心交付,交付成品以模型文件电子版本为 专业设计模型文件中应包含所选用产品的产品选型明细表,同时提交产品谈型电 装格或兼容可扩展标记 语言(XML)的文档。 无论是由模型生成的图纸、文档等设计数据,还是根据设计文件创建的模型,其都将用于后期施工指 导及数据传递,若两者数据不一致,将导致数据的不唯一,影响 模型及关联文件的价值发挥。 要的信息都包含在信息模型中,但目前信息模型还不能完满施工的需要,所以需要从信息模型中导出 相对应的二维平面图纸、表格、文档等其它内容。月 其它成品以保证所有交付信息的一致性。
4.3.1~4.3.2建筑信息模型为了满足使用需求网要模型提供正确的空间位置信息,考虑到一些因素难以实 现真实坐标信息,可通过在模型视图史键控制点的坐标标注或关键控制点的坐标标注列表建立起模型 无论采用何种坐标体系和 同一项目的各子项直接的相对位置坐标应保持不变。不同的软件 平台模型整合,应提前考虑坐标定位问题,以保证整合后模型定位的准确性。 4.3.6一个项目的建筑信息 型在往不止一个模型,同一模型也会存在多个版本,一些项目还可能是多方参 与模型设计。为便食型 件的管理,需要在项目实施前就对模型文件命名和存储进行规定,便于模型文 件的调用查看。 型直接关联的文件也应根据项目管理需要,规定必要的命名要求。 4.3.12本标准规定的设计、施工、运维阶段的专业模型组织原则,是面向阶段应用的一般原则。针对专项 应用的模型组织,还应以应用的需求为出发点进行组织。例如,工程造价分析模型,可以根据不同的分部 分项组织:施工模拟模型,可以根据模拟应用的需要按照施工工艺、工序组织。 4.3.13不同功能特性的墙体,通过颜色区分能够使设计和使用人员快速识别,避免或减少混淆导致的错 误。本条文未规定建筑结构其它构件的颜色设置,建筑结构构件一般采用其设计要求的材质进行设定;若 用于效果展示或虚拟漫游,可根据要求细化或简化建筑结构构件材质设置。 本标准对机电专业构件的颜色设置要求旨在为基于模型的协同工作提供统一颜色设置参考,各项目可 根据项目实际需要加以修改和完善。机电设备归属一个专业系统内,宜与其归属系统颜色保持一致:归属 两个及两个以上系统,应采用设备本身材质或原色设置。
为保证模型信息的延续性,各阶段在无特殊应用要求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统一的配色 与方沟通协作。
4.4模型信息及模型细度
4.4.3建筑信息模型的模型设计信息可划分为项目级信息、专业系统级信息和构件级信息。构件级信息包括 构件的几何和属性信息:专业系统信息可通过专业系统模型及其关联的数据、文档体现;项目信息可通过 项目模型及其关联数据、文档体现。各级信息的内容要求均以满足现行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为基准。 4.4.5~4.4.8各阶段构件深度要求,是满足现行国家和行业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基本要求,是单阶段模 型设计(即不沿用前一阶段模型)的最低要求。 模型是为工程项目全生命期内的各项专业任务服务的,不同的专业任务对模型单元的内容和信息要求 可能不同,不一定能在附录B中找到对应的模型细度,此时模型应用的相关方可根据顶协商确定其 : 本标准只选取本专 业内常规模型单元作示意指导,对本标准未列项表达的模型单元, 模型应可根据项目实际需要协商补 充。 项或多项。 4.5.2交付文件版本管理信息主要是用于区分设模型发布交付文件版权、版本、有效性状态等的设计成品 及资料档案管理特征信息。模型文件版食 由设计方在交付发布时编制。 变更描述文件作为模型变更的说取能够方便模型使用方快速了解变更内容和位置,有利于模型版本 4.5.4不同类型或内容的模型创建置采用数据格式相同或兼容的软件。当采用数据格式不兼容的软件时,应 能通过数据转换标准或 现数据互用。 4.5.6信息系统集成 览、查询数据能能实现与其他异构软件平台关联调用的数据接口。 4.5.9信息模型以电子文件形式存在,富含大量的工程建设方面的数据,例如工程项目的精确坐标、构筑物 的几何尺寸、设备属性数据,极易在网络上复制、修改、传播。因此,采用信息模型作为设计的主要手段 时,在设计、施工、交付阶段要根据项目的安全特性,对设计成果和操作环境进行信息安全防护,配套管 理措施应符合相关信息安全制度的规定。 信息模型如果丢失或者损坏将对设计单位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建议尽量集中存放信息模型,通过设 置备份策略采用计算机自动完成的方式定时备份数据,以减少备份过程中的手工干预,防止操作人员的漏 操作或误操作带来的损失。在备份策略上可执行数据增量备份和完全备份结合的策略。备份时间尽量选择 在晚上等服务器比较空闲的时间段进行,备份数据要妥善保管,确保模型数据可恢复。
4.4.3建筑信息模型的模型设计信息可划分为项目级信息、专业系统级信息和构件级信息。构件级信息包括 构件的几何和属性信息;专业系统信息可通过专业系统模型及其关联的数据、文档体现;项目信息可通过 项目模型及其关联数据、文档体现。各级信息的内容要求均以满足现行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为基准。 4.4.5~4.4.8各阶段构件深度要求,是满足现行国家和行业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基本要求,是单阶段模 型设计(即不沿用前一阶段模型)的最低要求。 模型是为工程项目全生命期内的各项专业任务服务的,不同的专业任务对模型单元的内容和信息要求 可能不同,不一定能在附录B中找到对应的模型细度,此时模型应用的相关方可根据协商确定其 本标准只选取本专 业内常规模型单元作示意指导,对本标准未列项表达的模型单元,模型俭方可根据项目实际需要协商补 充。
5设计阶段应用5.1一般规定5.1.1设计阶段划分为总体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设计阶段的BIM应用依据此标准规定,划分为三个阶段5.1.2模型设计基于协同设计的工作模式才能最大的发挥其价值,通过协同设计的应用,可有效改善资源、行为流程、交付成果的割裂状态,加强各个专业模型之间的联系。5.1.4本标准规定了设计阶段BIM应用内容的基本要求,作为项目BIM技术应用内容策划参考。具体项目BIM应用内容策划应结合项目所处阶段、BIM技术应用目标和资金投入情况综合考虑选择5.2可视化应用5.2.1BIM可视化应用的主要目的是结合BIM软件和设计过程场景要求,通过计阶段进行方案预览和比选、换乘方案模拟,检查建筑结构布置的匹配性可行性、美观性以及换乘站布置的合理性。17析,解决设计阶段问题。5.2.6利用模型模拟客流、展示换乘方案等,直观、清地模拟分析车站换乘方案,形成换乘方案报告及模场地建模与分析5.3.1场地建模与分析应用的主要日设计的过程中,提供可视化的析数据,以作为评估设计方案选项的依据。因此项目用地的现状和周5.4交通疏解及管线迁改模拟5.4.1利用设子阶段模拟并优化管线迁改和道路疏解方案,利用模拟视频清晰表达交通疏解、管线迁改方案随进度计划变化的情况,反应各施工阶段存在的重点难点,检查并优化方案,辅助工程筹划。5.5仿真分析5.5.1在进行仿真分析过程中,仿真模型可使用非BIM应用软件的分析软件,但必须和该阶段设计的BIM模型数据保持一致,其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仿真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和可用性。5.5.5仿真分析报告需包括完整的输入条件和分析环境参数设定要求,以便性能仿真人员可以通过同样版本的模型和数据参数重复验证该BIM应用。62
5.6三维管线综合5.6.1设计阶段三维管线综合设计重点是解决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综合协调各专业的空间关系。设计的不合理会影响到后续的施工和运维,有些问题是可以通过后续的施工解决,但有些问题可能会造成后期无法挽回的遗憾。而三维管线综合设计价值的发挥,就需要从全局、全阶段应用的角度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提前考虑空间的预留。5.6.3经过各设计人员协同设计完成的三维管线综合模型,是真实反映设计的成果文件,通过模型直接生成图纸,能够避免数据转换导致的不一致,影响设计质量。5.7工程量统计5.7.3模型导出的工程量清单仅供参考复核,辅助业主进行招标及变更结算等。5.9模型出图5.9.1目前JTS/T 119-2018 远海区域水运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规定,图纸还是表达设计意图和设计结果的重要途径,并是施工安依据,为保证专业图纸统的数据源,图纸应直接由模型或模型视图生成。5.9.2为消除专业模型间不同图纸的冲突,保证图纸表达的一,要求图纸与模型之间需要建立对应关联关系。5.9.3项目所包含的项目信息、系统信息和其他专业设计些是无法通过模型直接体现的,需要通过的基本要求,模型生成的图纸深度应符合该标63
6.1.1施工阶段划分为施工准备、施工实施和竣工验收三个阶段,其中施工准备包括施工深化设计。 6.1.2模型是一个传递的过程,施工阶段的模型应在设计阶段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深化。 6.1.3本标准列举了施工阶段的BIM应用,对于不同的项目需求,可以在本标准内容的基础上自行增加。
6.2.1“深化设计”是指在业主或设计提供的图纸基础上,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利用专分 和相关规 范,对图纸进行细化、补充和完善,达到能直接指导现场施工要求的图纸或者方案。 现浇混凝土结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装修、轨道、限界、路基、 备安装、机电管 线等全专业深化设计和复杂节点深化。 6.3施工模拟 5.3.1施工模拟是施工之前对施工整体筹划的合理性、施工方案的 行的模拟演示。施工整体筹划需 行验证,确保场地布置最优化;还需 本进度部署合理最优;施工工艺方案模拟 理最优。
现浇混凝土结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装修、轨道、限界、路基、 供用 线等全专业深化设计和复杂节点深化。 6.3施工模拟 6.3.1施工模拟是施工之前对施工整体筹划的合理性、施工方案的 要在施工之前,对施工机具、材料堆场、场地道路等布置的 行验证,确保场地布置最优化;还需 理最优。 6.4.1在构件预制加工完成之后, 理的分类编码,使构件的加工信息、物流信息、安装信息可追 工技术宜衔接施工模型深化设计、物料跟踪技术,实现构件深化 结合预制加工厂提供的 参数信息进行分段细化处理,使模型构件化,形成预制加工深化模型,加工人 预制加工模型也应增加构件编号、加工、物流、安装等信息。 6.4.3预制加工方案必须在所选择的预制加工厂确定之后,依据加工厂实际情况,利用预制厂商提供的产品 参数规格,按照一定的规格对模型进行细分编号。并生成相应的预制加工图和配件表,然后利用相应的预 制加工设备进行生产。
道交通建设项目作为公共基础设施类型建筑,有很大一 一部分工作内容具有很高的重复性与一致 的标准化建设,对工程建设效率及质量提升具有很好的效果 度计划对模型进行进度模拟,按不同的时间间隔对施工进度进行正序或逆序模拟,检查是否存
在不合理安排的情况。 进度控制的应用,在出现实际进度落后于计划进度的情况时,除了考虑调整进度计划的方案,还应考 通过调整后续施工过程中的相关资源投入以确保项目交付验收日期不变的方案。 基于数据集成平台的进度管理,易于形成工程进度数据,对制约进度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 6.5.6施工现场的质量检查一般包括开工前检查、工序交接检查、隐蔽工程检查、分部/分项工程检查等。 模型中构件的划分规则是满足设计要求,与施工质量管理对象有差异,宜根据质量验收标准中关于分部、 子分部和分项的划分原则,将构件与相应的质量验收管理结构进行匹配和关联,满足质量管理要求。 6.5.7BIM技术可将质量信息加载在模型之上,通过模型的浏览,让质量问题可视可追溯,使质量问题的 协调工作更易展开。 首先,BIM技术在施工现场质量检查的应用。在施工过程中,当完成某个分部分项时质量管理人员 可以直观地发现问题 其次,BIM技术在现场材料设备等产品质量检查的应用。施工单位将工程求 型快速查找所需的材料 及构配件信息,规格、材质、尺寸要求等迅速调取,并根据模型中设计億,检查现场使用产品是否符合 设计要求,对现场施工作业材料进行追踪、记录、分析,监控施工产 产品质量 质量验收记录的详细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化差的验收记录信息应符合《建筑工程施 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要求。 6.5.13安全检查的内容包括安全生产责依 全教育、专项施工方案、危险性较大的专项方案论证情 编制成本计划、成本计划的实施(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 析及考核。 (1)成本控制 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 等进行指导、 基于BIM的成本管理模型,可以把目标成本、实际成本、合同预算拆分并关联到工程节点或模型构件 或工作包上。这样在构件或工作包上既有进度计划时间,又有施工预算和实际消耗成本,即可动态的查看 “三算对比”,随时了解工程的盈亏情况。 通过成本管理模型,随时调用物资需求计划从而做到审批有依据,超量有预警。目标成本也称施工预 算,是企业在工程项目实施以前对成本所进行的核算,是通过成本信息和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对未来的 成本水平及其可能发展趋势作出科学的估计。通过把成本计划层层分解,落实到施工过程的每个环节。 通过施工报量上报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及其消耗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并周期性梳理材料出入库 情况、管理费用情况、分包费、管理费用支出等成本信息,汇总实际成本。 (2)成本核算: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的各种费用和形成工程项目成本与目标成本,在保持统
计口径一致的前提下进行对比,找出差异。必须明确的是,成本核算只是一种手段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0-2009,运用它所提供的一些数据进行事中控制和事前预测,也是它的目的。(3)成本分析:是在工程成本跟踪核算的基础上,动态分析各成本项目的节超原因。它贯穿于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全过程。利用项目的成本核算资料、目标成本以及类似的工程项目的实际成本等进行比较,系统地研究成本变动的因素,检查成本计划的合理性,并通过成本分析,揭示成本变动的规律,降低施工项目成本的途径。基于BIM成本管理模型的“三算对比"是进行成本控制、核算与分析的基础,是动态控制项目实际成本的依据。6.5.18成本管理模型基于施工图预算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依据总包合同清单、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关联施工进度和成本信息,形成成本管理模型。6.5.20根据设计变更单的内容在成本管理模型上进行调整,利用相关软件,分析变更剪房模之程量(包括混凝土、钢筋、模板等工程量的变化),为变更计量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6.6施工验收与竣工交付科、设施设备相关资料以及模型说明文档资料。模型交付形式宜采用数字化模型与软件平台66
7.2.1模型及资料购分类和管理是后续基于模型的运维应用的基础。本条文对运维模型和建设资料的管理进 行了规定,旨在通过模型,为不同类型、不同格式、不同用途的资料管理建立了可视化的索引,形成结构 化的立体资料库,实现建设资料的快速检索和查询,提高数据的利用率。
7.3.1基于模型的建筑空间管理是为了利用模型空间数据优势,更有效的管理建筑空间。 7.3.5通过长期的空间数据统计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现有空间结构布局,提高空间利用率,减少不 必要的空间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