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 165-2010 地下建筑工程逆作法技术规程(完整正版扫描、清晰无水印).pdf

JGJ 165-2010 地下建筑工程逆作法技术规程(完整正版扫描、清晰无水印).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3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21660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GJ 165-2010 地下建筑工程逆作法技术规程(完整正版扫描、清晰无水印).pdf

6.1.1在地下建筑工程逆作法施工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 设计和安全措施。

6.1.2施工组织设计应满足逆作法设计要求。

6.1.3在地下建筑工程逆作法施工前应向施工班组进行施工方 案、安全措施交底。

6.2.1地下水控制的设计和施工应满足逆作法设计和施工要求, 应根据场地及周边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环境条件并结 合施工方案综合分析、确定。

GB/T 51350-2019 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6.2.3降水、截水、回灌措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基坑 支护技术规程》JGJ120相关规定

6.3.1地下连续墙单元槽段长度应根据槽壁稳定性及钢筋宠起 吊能力划分,宜控制在4m~8m。 6.3.2地下连续墙施工前宜进行成槽试验,确定施工工艺流程 和槽段长度、泥浆比重、混凝土配合比、导管内初存混凝土量 导管内混凝土控制高度等各项技术参数。

6.3.4排桩的钢筋笼在绑扎、吊装和安放时,应保证钢筋笼白

6.3.4排桩的钢筋笼在绑扎、吊装和安放时,应保证钢筋笼!

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的相关要求成桩,土方开挖后应按设计要求形成结构柱。国2型钢柱或钢管混凝土柱应与下部混凝土桩组合成中间支承柱,柱与孔壁之间的空隙应用砂密实充填。3支承柱与水平结构连接的节点应按设计进行施工,预埋件、后植筋或其他连接构件应保证定位精度。间孕6.4.3竖向结构混凝土墙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施工每一层水平结构时,相应的上、下层混凝土墙应预留竖向钢筋,预留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规定。2混凝土墙宜下返800mm~1200mm,有防水要求的边跨混凝土墙应上返300mm~500mm。3正作混凝土墙体与下返墙体混凝土连接宜按图6.4.3施工:后凿除(a)直接法(b)填充法(c)注浆法图6.4.3墙体上下混凝土连接1一浇筑混凝土:2—填充无浮浆混凝土:3一压人水泥浆注:填充的无浮浆混凝土应为高一强度等级的微膨胀混凝士。6.5土方开挖及运输6.5.1土方开挖前应详细了解地质情况,并根据土层特点与设计要求编制土方开挖的施工方案。6.5.2.逆作法出土口的数量应根据土方开挖量、挖土工期和出22

王机械的台班产量按下式计算确定 ne=KV/TCW (6.5.2) 式中:C 每天作业台班数; K 其他材料、机械设备的通过出土口运输的备用系 数,取1.2~1.4; 大州脚 n 出土口数量; 挖土工期(d): 京舒刻R团 V 土方开挖量(m); 价BRT W一 一出土机械台班产量(m/台班) 6.5.3材料、设备垂直运输竖井的数量应根据工程量计算确定 且不宜少于2个。 6.5.4土方开挖宜采用小型挖土机与人工挖土相结合,地下连 续墙与中间支承柱周边的土方应采用人工挖土:土方运输宜采用 传送带或小型提升设备。 6.5.5土方开挖时应根据柱网轴线和实际情况设置足够通风口 及地下通风、换气、照明和用电设备。 6.5.6梁,板下土方应在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开挖 挖出的土应及时运走,禁止堆放在楼板上及基坑周边。 6.5.7±方开控时地下水应降至开挖面0.5m以下

6.6.1水平结构施工前应按设计图纸确定出土口、各种施工预 留口和降水井口的具体位置、尺寸。 6.6.2水平结构施工时应优先利用土胎模,当土质不能满足要 求时,应采用其他支模方式浇筑梁板水平结构,并应复核围护结 构在此工况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6.6.3当水平结构作为周边围护结构的水平支承时,其

应按设计要求设置传力构件。

处应按设计要求设置传力构

6.7梁、板、底板与竖向结构的连接施工

6.7.1当型钢或钢管中间支承柱与梁之间的连接采用钻孔法时, 每穿过一根钢筋应立即将孔的双面满焊封严,然后再钻下一个 孔、穿筋。

6.7.5当地下连续墙与梁节点的连接采用预埋钢筋法,

6.7.6当地下连续墙与地下室底板连接处设止水条、中

6.7.6当地下连续墙与地下室底板连接处设止水条、中间支承 柱与底板连接时,柱的四周应设置止水环。

柱与底板连接时,柱的四周应设置止水环。

7.0.2地下建筑工程逆作法施工现场监测应进行现场踏勘, 悉工程设计、施工情况,调查了解当地地下建筑工程施工经 周围的建(构)筑物、重要地下设施及道路的布置情况和现 编制监测方案。

7.0.3现场应监测下列主要对象

1基坑(槽)底部、侧壁及周边岩土体; 2工程结构主体、中间支承结构及围护结构; 3地下水; 招品银批工牌 4周边建(构)筑物; 星州通定 5周边地下管线及设施 心心 6周边相邻的城市道路 7自然环境状况。我协加式尊实的购 7.0.4现场应监测下列主要内容: 工的代R装 1 围护结构及中间支承结构的变形,显传 2围护结构内外岩土体变形:升工动即量 3围护结构周边邻近地下管线的变形和渗漏显工 04围护结构周边邻近建(构)筑物的变形: 五5围护结构、中间支承结构开挖影响范围内的地下水水位 及孔隙水压力的变化; 6围护结构、中间支承结构、基坑底部岩土体卸荷回弹变 形及建筑沉降观测; 7施工现场环境条件(主要针对与人体有害气体的类型

含量、浓度及临近地表水体渗漏)

量、浓度及临近地表水体渗漏)

0.5现场监测的项目、监测点的布置应根据监测对象合理布 ,并应满足监测控制要求,现场监测项目可按表7.0.5执行。

7.0.5现场监测的项目、监测点的布置应根据监测对象

表7.0.5地下建筑逆作法施工工程现场监测项目表

7.0.6现场监测位移及变形监测的工作基点数量不宜少于2点, 安全等级为一级的不应少于3点,工作基点应设置于建筑影响范 围以外,便于施测并安全保护。 7.0.7位移及变形监测工作初始值的观测,应在地下建筑逆作 工程施工基坑开挖之前进行,观测次数不宜少于2次,安全等级 为一级的不应少于3次:现场监制工作预警值、报警值应根据监 测对象的相关标准及结构设计要求确定,监测项目的观测频度、 间隔宜结合项目进程情况适当确定,当观测结果出现异常时,应 调整观测频度加密观测次数,必要时应连续监测。

程测量规范》GB50026、《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建

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 程》CJJ61及《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等有关标准的 规定,并应满足逆作法工程设计、施工及监测控制安全、精度的 要求。

质量验收应提交下列文件和证

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文件: 2 经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3 桩位测量放线图及工程桩位线复核签证单; 4 桩身完整性检测报告及单桩承载力检测报告; 5 原材料出厂合格证和进场复试报告: 6 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 钢筋接头试验报告; 8子 预应力筋用锚具、连接器的合格证和进场复试报告; 9 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 10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分项工程验收记录; 12 预应力筋安装、张拉及灌浆记录; 13 工程重大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案和验收记录; 14其他必要的文件和记录。 8..0.2 竖向构件垂直度验收应提交下列记录: 1有效断面设计交底记录; 2垂直度验收记录。 8.0.3工程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 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有关规定,现浇结构外观质 缺陷判定不应有严重缺陷。 8.0.4质量验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 量验收规范》GB5020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范》GB5020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IGI138等的有关规定,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酬2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路山

引用标准名录《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地成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五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6《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机果面西玉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志音选8《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同国39《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1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1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1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1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1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16《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17《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18《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6130

1总则343基本规定354岩土工程勘察365设计15.1设计原则395.2围护结构设计4053竖向结构设计425.4水平结构设计435.5地基基础设计455.6节点设计及构造466施工486.4竖向结构施工486.5土方开挖及运输48.6.6水平结构施工,496.7梁、板、底板与竖向结构的连接施工497现场监测518工程质量验收5233

1.0.1随看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也在问高空和地下 发展,交通设施也向多层次立体化发展,建筑物基础也越建越 深,对基坑的开挖支护技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逆作法就是一项 随之兴起的新施工技术。地下建筑工程逆作法施工需要制订一本 统一的技术规程来规范地下建筑逆作法的设计与施工,保证设计 与施工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2本规程所依据的工程经验为一般地质条件,当为特殊地 质条件时,应按当地经验采用。

302作法施可分为半迎作法、全作法和部分迎作法。 逆作法设计与施工与本条所述的各种因素密切相关,这些因素决 定所采取的设计与施工方案,对这些影响因素应综合考虑。前 3.0.4采用逆作法的工程基坑侧壁必须有围护结构,这是本规 程的强制性规定,是保证工程及周边建筑安全的必要措施。围护 结构的设计应在工程设计时综合考虑,与工程施工图一并设计。 3.0.5逆作法施工中对本条提到的监测是对基坑安全、工程结 构安全及相邻建筑安全的保障措施,所提供的数据也是对逆作法 设计,施工方案进行必要调整的直接依据,此项工作必须按相关 规定认真落实。成元

4.01作法工程的岩士工程助察,应按照国家现行标准《岩 王工程勘繁规范》GB50021的有关规定,进行工程等级划分 分阶段进行 4.0.2逆作法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时,除应执行本条中所述国家 准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规范及规程的 规定,满足逆作法工程设计与施工的要求。包 逆作法工程经勘察后当建筑场地岩土工程条件特别复杂 时,宜由有相应的岩土工程咨询设计资质的单位完成逆作法工程 地基基础方案选型、地基计算和处理、围护结构及中支承结构 设计方案、地下水降水和截水设计、地下建筑抗浮设计以及有关 设计参数检测的试验设计等岩土工程问题,进行专门的逆作法工 程岩土工程咨询设计。 4.0.3逆作法工程岩土工程勘察主要应针对逆作法工程的特点 进行调香,分析、评价,勘察方案编制时应注重采用多种勘察及 测试手段查明建筑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不良地质 作用:宜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对场地和地基稳定性作出结论:应 对建筑场地不良地质作用和特殊岩土的治理、地基基础形式、理 深、基坑开挖、围护结构及中间支承结构程等方案的选型提出 建议:结合建筑场地岩土工程条件,针对建筑本身设计特点,对 地下建筑工程逆作法的可行性,合理性及适宜性作出评价:提出 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工程资料、参数及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问 题,工程必要时尚应提供建筑地基处理方案建议。 逆作法工程对建筑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具有特殊性要求,应重 点针对场地水文条件进行勘察,应采用调香写现场勘察相结合的 方法,查明建筑场地周围地表水的汇流、排泄状况,地下建筑影

围内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补给条件、水力联系、地下 位动态变化特征及水质对地下建筑腐蚀性的影响,提供水文 参数:针对逆作法工程地基基础设计形式、围护结构模式 方法,施工环境等情况分析评价地下水对地基基础设计、施 环境的影响,预估可能产生的不利因素,危害,提出预防和 方案建议:地下水对逆作法工程的作用与影响的评价,宜按 要求进行: 1)在最不利组合情况下,地下水对地下建筑结构的上浮 作用 2)地下水对地下建筑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3当工程采取降水或截水措施时,地下水水位变化影响 范围内,对地面、周边环境及工程产生的不利影响或 危害; 4)地下水可能产生流砂、流王、管涌、潜蚀等渗透性破 坏时,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勘察,分析评价其产生的可 能性及对工程的影响。当围护结构开挖过程中有渗流 作用宜通过渗流计算确定; 5)当围护结构底部存在有高水头的承压含水层时,应分 析评价坑底土层的隆起或产生突涌的可能性 6)地下建筑可能位于地下水水位以下时应对地下水水 质对混凝土结构或金属材料的腐蚀性进行评价。 4逆作法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求应按照国家现行标准 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 CB50330、《工试验方法标准》CB/T50123,《建筑基坑 技术规程》JGJ120的规定执行,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 规范和规程的规定,满足工程逆作设计、施工的要求。勘探 布设,应根据地下建筑平面形状、荷载的分布情况及建筑场 件进行,针对工程逆作的特殊要求,应符合以下岩土工程勘 测试基本要求:

岩王工程勘察测试手段、测试样本的采取、测试标准除应执 行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及《土工试验 方法标准》GB/T50123的有关规定,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 准、规范和规程的规定:室内试验项目除测试土的常规物理试验 指标外,尚应测试支护所需岩土的抗剪强度试验指标,土的抗剪 强度试验方法应与支护工程设计要求一致,符合设计采用的标 准,必要时宜进行残余抗剪强度试验及侧压力系数试验。特殊岩 土指标(膨胀土、湿陷性土、冻土)应进行专门性试验。

5.1.3基坑侧壁的安全等级应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来 确定,例如: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大小、产生社会影响 的严重性等,以及对临近建筑物、构筑物、地下市政设施、地铁 等影响的大小。 逆作法的支承结构在施工阶段与使用阶段的构件有可能不同 时,比如施工阶段采用梁柱支撑体系,水平支撑只有梁,再浇叠 合梁,板,作为使用阶段的结构,逆作施工阶段竖向支撑只有钢 管或芯柱,使用阶段是钢管混凝土结构或叠合柱,这时可按叠合 构件进行设计,构件叠合前后安全等级和重要性系数可分阶段取 值。构件在施工阶段与使用阶段相同时,应按施工与使用两个阶 段选用较高的结构安全等级和重要性系数来进行设计。 5.1.4地下结构逆作法施工结束后,考虑围护与支撑结构的形 式及其变化和上部结构继续施工和正常使用时的受力特点,对其 结构进行承载力计算和稳定性验算。比如部分围护墙是上部结构 的剪力墙、内支撑柱在未完全形成复合柱时承受上部的荷载等 情况。 逆作法结构设计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变形验算包括基坑外围 护结构应分阶段对施工期间和今后作为主体结构的地下室外墙或 外墙的一部分,按不同的安全等级要求和受力特点对其进行抗裂 (裂缝宽度)计算。 逆作法设计应考虑支护结构的水平变形、地下水的变化对周 边环境的水平与竖向变形的影响,还应该考虑内支撑结构及外围 护结构今后作为主体结构使用对水平和竖向变形的要求。对基坑 安全等级一级以及对周边环境变形有限定的二级建筑基坑侧壁

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往往与基坑围护结构的水平变形和 外侧土体的竖向变化有关,基坑外建筑物构筑物及市政设施本 的结构、构造、尺寸、高度、基础形式不同,抵抗土层变形能 也不同,对周边环境的安全要通过限制基坑变形来保证。

基玩同边环境的安 构的水千支形相基圳 外侧土体的竖向变化有关,基坑外建筑物构筑物及市政设施本身 的结构、构造、尺寸、高度、基础形式不同,抵抗土层变形能力 也不同,对周边环境的安全要通过限制基坑变形来保证。 5.1.5逆作法应确定结构各部分的施工顺序、步骤及施工进度 以确定结构设计的各个工况和对应的结构形式、荷载;施工进度 要特别规定防止机械挖土出现超挖,土压力超过围护支撑结构抗 力等危及结构安全的情况。另外,运土的重量也是结构设计必须 考虑的荷载。 支撑体系竖向荷载应包括逆作法施工阶段时构件自重及施工 荷载,水平荷载则是逆作法施工阶段外围护结构所传递的水压 力,主动士压力或静止土压力、坑外地面荷载的侧压力以及作为 永久结构使用阶段的所有荷载(包括结构自重、静止土压力、建 筑使用荷载以及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根据逆作法施工方案、采用的机械设备、取王及运输车辆 开考地下室顶板和基坑四周的施工荷载和堆载进行设计荷载组 合,尚应考虑在施工荷载超载时,结构容许采用临时支撑保证基 坑安全与稳定。

5.1.5逆作法应确定结构各部分的施工顺序、步骤及施

逆作法的围护结构施工设计应满足工艺及环境保护要求,并 根据基坑周边环境、开挖深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施工作业 设备,上部结构的情况、逆作法施工条件、挖土顺序、取土条件 和施工季节等选用逆作法及其围护结构,逆作法的围护结构一般 有密排桩、地下连续墙和土钉墙几种形式,其中密排桩根据桩的 功能可分为桩墙合一和桩作为临时围护结构两种形式,地下连续 墙分为带衬墙和不带衬墙两种,带衬墙地下连续墙又可分为内衬 墙与地下连续墙共同作用和内衬墙作为内围护仅起防水作用 两种。

5.2.3基坑外荷载实际还会存在有三角形分布及相邻基础的集

中荷载所引起的附加竖向王压力,

基坑外侧地面有放坡时,其围护墙的土压力计算,规程也未 给出计算公式。

5.2.8地下连续墙兼作主体结构的侧墙时可不设或仅设较薄的

内衬描:而排桩一版有牧厚的内内墙,它门各自在逆 各个阶段及使用阶段的计算可按如下要求分析: 地下连续墙作为逆作法施工期间的围护结构,并在使用阶段 作为地下室的外墙,在内侧后浇内衬墙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 况,内衬墙作为内围护仅起防水作用,地下连续墙在施工与使用 阶段均应作为独立构件进行验算。第二种情况,内衬墙与地下连 续墙之间结合紧密,有效传递剪力两墙共同作用,形成一个整 墙,逆作法施工阶段,地下连续墙单独进行计算,使用阶段内衬 墙与地下连续墙作为一个整体构件截面计算刚度、验算截面,计 算时可按叠合构件计算。第三种情况,在地下连续墙内侧浇筑较 厚的内衬墙,没有经过清理,凿毛和预留插筋等措施,无法有效 传递剪力,两墙不能形成共同作用的整墙,逆作法施工阶段,地

下连续墙单独进行计算,使用阶段内衬墙与地下连续墙作为两个 构件同时承担侧向水平力,截面计算按各自的抗弯刚度分配内 力、验算截面,计算时内力分配后按两个独立的构件计算。 地下连续墙作为逆作法施工期间围护结构并在使用阶段作为 地下室的外墙,不带内衬墙时,其施工与使用阶段均是地下连续 谱作为独立构件的验算。 排桩与内衬墙合一时,施工阶段密排作为围护结构进行计 算,使用阶段围护结构截面应按桩墙合一进行计算,主体结构地 下室的中板和底板可插入机体或与桩可靠连接。墙之间结合紧 密,有效传递剪力,桩墙作为一个构件计算刚度、验算截面。后 烧的内衬墙与密排桩之间没有经过特别处理无法有效传递剪力 桩墙作为联合构件按各自独立刚度分配所承受的力,在使用阶段 分别验算截面。 密排桩仅作为临时围护结构时,浇筑内衬墙作为地下室的外 围护墙,在地下室的中板和底板处衬墙与桩之间必须浇筑刚性板 带,板厚不小于衬墙内的楼板厚,在底板处可以取200mm厚 保证侧向水平力的有效传递。桩与墙作为各自独立的构件,在使 用阶段分别验算藏面。 5.2.11地下连续墙或排桩的竖向承载力计算可采用桩基规范法 和基床系数法

5.3.1、5.3.2采用逆作法技术施工的竖向结构是指支撑楼盖的 住、墙。由于不同的施工过程中柱的截面特性不同进而影响到结 构构件的受力。因此,在设计竖向结构时必须考虑其影响。内大 分析可用不同施工阶段的荷载增加值和截面特性按线性叠加的方 法进行内力分析,设计应注意逆作施工期间的部分受拉钢筋或钢 柱受拉部分由于先期压应力的存在可能达不到设计强度。 地下室柱子的混凝士当在截面方向采用二次成型的方法施工 时,由于混凝土芯柱与外叠合部分按照不同施工速度有着不同的

应力比,当芯柱的应力与外叠合部分的应力比过高时,由于芯柱 部分的混凝土提前进人塑性阶段,对外叠合层部分产生水平环向 拉应力,从而导致整体承载力的降低。另外,当进行多层地下室 的逆作法施工时,由于受施工进度的影响,后叠合部分截面的混 凝土尚未形成刚度或刚度形成较慢,将导致芯柱的应力进一步集 中及柱子的竖向压缩变形加大。因此,在逆作法施工设计中,应 尽量避免采用钢筋混凝土截面二次成型的做法,当不能避免时, 对于此部分混凝土构件的设计可参考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 加固设计规范》CB50367中的有关规定。

5.3.3由于逆作法施工阶段的柱子往往在土里施工,位置偏去

5.3.4由于地下一层墙、柱的构造要求与地上一层相同,

位于抗震设防高烈度区及高风荷载值地区的结构,应尽量避免竖 向构件采用钢筋混凝上叠合构件。当由于条件限制必须采用时 要防止芯柱截面过小,并通过提高配箍特征值提高构件的延性 当轴压比过大时,应限制钢筋混凝土柱叠合构件的使用。 工上立

位于抗震设防高烈度区及高风荷载值地区的结构,应尽量避免鉴 向构件采用钢筋混凝上叠合构件。当由于条件限制必须采用时, 要防止芯柱截面过小,并通过提高配箍特征值提高构件的延性, 当轴压比过大时,应限制钢筋混凝土柱叠合构件的使用。 5.3.5一般的逆作法施工过程,当下部柱的混凝土后于其上部 结构浇筑时,在新旧混凝土的交界面下部后浇混凝土存在着沉缩 及泌水现象,这将导致钢筋或钢构件的压应力增加,加强此处的 配箍有助于改善构件的延性,提高传递力的可靠度。 为可靠处理施工缝,除混凝土使用外加剂外,必要时还可增 加局部竖向钢筋的配筋量。 5.3.6本条主要是控制剪力墙下的支柱数量,减少剪力墙局部 的水平拉应力,设计应保证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剪力墙不开裂并宜 适当增加墙体的水平及竖向配筋,墙体的水平和竖向最小配筋率 宜不小于0.25%。

5.4.1逆作法施工的水平结构是指与围护结构相连的地下室楼

5.4.1逆作法施工的水平结构是指与围护结构相连的地下室楼

板。由于水平构件传递地下室侧边的王压力,因此要求其具有足 够的强度、刚度,并应满足建筑各阶段的功能要求。 5.4.2、5.4.3由于地下室的剪力墙(或挡土墙)布置较多,其 布置位置也与上部结构不尽相同。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 嵌固端时,通过楼板传递及分配的水平力远远大于一般楼层的楼 板,同时,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式楼盖具有较大的刚度,可有效 地对柱、墙提供约束。因此,地下室顶板一般不应采用整体装配 式,嵌固端的下一层通过楼板传递和分配的水平力较地下室顶板 有所减少,但也是比较天的,一般也不宜选择整体装配式楼盖。 当地下室楼盖有较大的错台时,应采取有效的构造措施保证 楼盖传递水平力。

5.4.4全逆作法或半逆作法施工时,由于建筑物两侧的士

主要靠楼板传递,结构缝的设置影响楼板传递水平力,当必须设 置时应设置水平传力构件,如间隔设置临时充许破环的混凝土薄 板等。

5.4.5本规范中要求整体装配式地下

昆凝土结构技术规程》3中的有关规定,且控制条件有所加 严。当采用整体装配式楼板做法时,一般情况下可作为围护结构 的水平不动支撑,设计应注意只有当整浇层达到设计强度起到水 平不动支撑的作用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设计时应同时注意板的 选型及板底粉刷层的设置应满足耐火极限和耐久性的要求,并应 注意具有人民防空要求的地下室板底不得做水泥砂浆粉刷层的 要求。 位于地震区和高风荷载值地区的建筑不宜采用整体装配式 楼板。

撑的完整性,楼盖水平结构要承受围护结构传来的水平力,还要 承受竖向的自重及施工荷载,处于双向受力状态,对结构分析要 求更高,计算可采用三维有限元建模,在水平和竖直双向荷载作 用下进行整体分析计算。

叠合构件设计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的要求设计,施工应注意叠合面的处理。

力性质表现为受弯构件,施工局部可能存在较高的拉应力,钢 通长设置可避免由于钢筋接头太多及受拉钢筋搭接段混凝土的 部拉应力过高。

5.5.1一般情况下,由于桩基础的承载力高,沉降变形小,边 柱、边墙的基础容易施工,同时易于控制整个建筑物的沉降和相 邻柱间或柱与墙间沉降差率,而作为采用逆作法施工时建筑物基 础形式的首选方案。 一柱一桩基础传力直接,通过基础传递到筏板上的力较小, 基础与底板的连接构造容易处理。因此,有条件时宜优先选用 柱一桩基础。

5.5.2当建筑物的基础理置较深时,

土的回弹变形较大,对较短的端承桩可能造成桩的上浮。另外, 桩侧土的回弹由于受到桩的约束,在桩身产生附加正摩阻力,加 大了桩侧土的剪切变形,相当于降低了土层有效的极限摩阻力, 日前,对这方面的试验研究较少,缺少可靠的资料,从以往正作 施工来看,由于一般空桩段较短,后开挖土体对桩的极限承载力 影响不大。 柱下桩在开挖前应进行高位静载荷试桩,桩的有效摩擦段应 扣除基坑开挖部分

5.5.3本条为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下的桩实际是一个桩。此时,后作的基础底板实际承担的力较小 (水浮力及基础沉降产生的反力)柱、桩与底板交接面比较容易 处理。当基础采用两次成型时,通过柱、桩与基础交接面传递的

力较大,构造处理对钢筋混凝土柱可采用凿毛、设置预埋拉结 筋、地下室加大柱截面等方法:对钢管混凝土及型钢混凝士柱可 采用外包混凝土(钢管或型钢段设置栓钉应满足有关规范的要 求)、焊接传力环板等方法处理,当传力环或传力环板的面积较 大时,应在适当的位置设置肋板、通气孔和浇筑孔。箍筋间距应 适当加密

5.5.5当上部结构的荷载较小且地基的持力层及下臣

地基的压缩变形小时,结构地基基础也采用天然地基役形或箱形 基础,此时应处理好边柱基础和边墙或围护结构间的关系,在计 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深度修正部分时,根据逆作进度,其起算高 度自开挖的最低面算起(底板刚度、强度形成以前)或施工期间 的室外地面算起(底板刚度、强度形成以后)。一般情况下,当 建筑物基础为役基或箱基而逆作期间采用一柱一桩时,在柱与基 础交接面满足传力要求的情况下,忽略柱下桩基础的作用按正常 施工状态下进行基础设计偏于安全,但设计应注意控制建筑物的 沉降差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的要求及桩、柱与后作基础交接面的构造。当确有依据时,可考 虑桩已承担的荷载以减少基础的基面和配筋。

5.5.6、5.5.7一般柱下独立承台满足施工要求的布桩形式为

字形三桩台、五桩台、七桩台,逆作期间柱下桩与承台形心重合 以减少偏心影响,有时受条件限制采用桩箱或桩筏基础。当柱的 荷载较大时,柱下桩的桩顶内力在考虑叠合效应后往往很难满足 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要求,在 计算桩顶内力设计桩长、承台时偏于安全可不考虑柱下桩的作 用,当有可靠依据时可考虑柱下桩的有利影响

5.6.1地下连续墙仅作为基坑围护结构时,柔性接头已可以满 足挡土墙及抗渗要求。但当地下连续墙作为主体结构的一部分 时,除满足挡土要求外,还应满足主体结构墙体设计的要求,此

时应采用刚性接头。 地下连续墙的柔性接头主要有圆形锁口管接头、波形管接 头、预制接头和橡胶止水带接头。地下连续墙的刚性接头主要有 穿孔钢板接头和钢筋搭接接头。 5.6.2逆作法的施工使得地下连续墙与梁板的连接、地下连续 墙与底板的连接、中间支承柱与梁的连接设计和施工复杂化,这 些连接节点是结构的关键部位,由于各地施工条件和施工技术的 发展不同,很难给出一个统一的节点大样。 当采用HPB235钢筋或钢筋直径较小时,地下结构的水平 构件与地下连续墙的连接一般可采用在地下连续墙内预埋钢筋的 连接方式,当采用HRB335、HRB400或钢筋直径较大时,常常 采用在连续墙内预埋钢筋连接器的方式。 为加强地下连续墙与地下结构的底板连接处的整体性保证 与设计假定的刚性节点一致,常采用钢筋机械连接的方式,底板 的钢筋通过钢筋连接器与预埋在连续墙内的钢筋连接,并在底板 与地下连续墙相交处,适当的增加底板的厚度。 当地下连续墙作为主体结构的一部分时,地下结构的内墙与 地下连续墙相交时的连接,如采用HPB235钢筋且直径小于 16mm时,一般可选预埋钢筋法。 型钢柱内型钢的截面形式和配筋,应便于梁纵向钢筋的贯 穿,不宜穿过型钢翼缘,也不宜与柱的型钢直接焊接。当必须在 翼缘预留贯穿孔洞时,应按柱的最不利组合的内力进行截面 验算

6.4.1逆作法施工中间支承柱按施工工艺可分为混凝王桩施工 工艺、钢管混凝土施工工艺和型钢柱施工工艺。当采用混凝士桩 施工工艺时,施工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的规定:当采用钢管混凝土施工 工艺和型钢柱施工工艺时,施工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 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规定。钢筋混凝土墙当 采用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时,施工偏差应符合《地下连续墙施工 工艺标准》J115的规定;当采用下返墙施工工艺时,施工偏差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的规定。 6.4.2型钢柱或钢管混凝土柱与桩孔之间用砂土密实填充是为 了保证砂士对其的水平约束。 6.4.3混凝土墙下返800mm~1200mm是为了保证下层混凝土 墙与其连接时必要的操作空间;有防水要求的混凝土墙上返 300mm~500mm是为了保证防水节点薄弱部位施工的质量;正 作混凝士墙体与下返混凝士墙体的连接处混凝士施工宜采用直接 法、填充法、注浆法三种连接方式,并应进行上、下墙体混凝土 连接面的凿毛处理,保证连接处混凝王的施工质量。

6.5.1在土方施工前必须详细察看地质勘察报告,了解地质情

6.5.1在土方施工前必须详细察看地质勘察报告,了解地质情 况,并应掌握地下各种管线的埋设情况及设计要求,编制出切实 可行的施工方案,用以指导施工。

6.5.2逆作法出土口的数量,主要取决于方开挖量、挖土工

6.5.2逆作法出土口的数量,主要取决于土方开挖量、

期和出土机械的台班产量。其计算公式ne=KV/TCW中C为 每天作业台班数,可根据每个工作日投人机械设备的数量或一台 机械每天工作几个台班来选取:K为其他材料、机械设备的通过 出土口运输的备用系数,取1.2~1.4:当材料及机械设备等通 过出土口运输的数量较多时K取1.4:当材料及机械设备等通过 出土口运输的数量较少时K取1.2。 6.5.3材料、设备垂直运输竖开的数量应根据工程量计算确定 可以利用出士口的竖开来进行运输,一般不少于2个。 6.5.4采用小型挖掘机与人工挖土相结合时应按方案确定的挖 土范围施工,以免挖掘机破环围护结构 6.5.5逆作法施工在土方开挖时应根据工程规模设置足够的地 下通风换气和用电设备,换气和用电设备应运转良好,施工现场 应随时检查通风换气和用电设备:并做好记录。 6.5.7土方开挖遇到有地下水时,地下水应降至开挖基底标高 .5m以下

6.6.1水平结构上的预留口关系到整个逆作设计、施工的安全 预留口的留设根据施工需要,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并采取必要 的加强措施。

6.6.1水平结构上的预留口关系到整个作设计、施工的安全,

6.6.2这是两种不同水平结构支模形式,可根据实际施工需

选用,当选用其他支模方式浇筑梁板水平结构时,必须与设计 位进行协商,确定挖土深度及对基坑侧壁围护体系的影响。

5.6.3当水平结构作为周边围护结构的水平支承时,其后浇带 处应按设计要求设置传力构件,保证水平结构的整体强度和 刚度。

6.6.3当水平结构作为周边围护结构的水平支承时,具其后浇带

梁、板、底板与竖向结构的连接

6.7.1中间支承柱为H形钢(或钢管)与梁连接节点采用钻子

GB/T 13747.10-2022 锆及锆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0部分:钨含量的测定 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pdf6.7.1中间支承柱为 H 形钢(或钢管)与梁连接节点

6.7.1中间支承柱为H形钢(或钢管)与梁连接节点采用钻孔 法时,所钻的孔不宜过天,能满足钢筋穿过即可,确保H形钢

法时,所钻的孔不宜过天,能满足钢筋穿过即可,确保H形钢

(或钢管)的截面承载力不受影响。其量气按合尚别成土出厚酬6.7.267.3中间支承柱为H形钢(或钢管)与梁的连接节点,宜采用钢板传力法,钢板与型钢焊接的施工质量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规定。6.7.6当有防水要求时,底板与地下连续墙及中间支承柱接触面应采取止水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止水方式及材料。山50

7.0.1现场监测将监测结果及时反馈有关各方,以及时指导设 计与施工,现场监测应根据委托方的要求、工程的性质、施工场 地条件和周边环境受影响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 7.0.2现场监测实施方案,主要包括监测的目的、内容、质量 标准、精度、频度及监测方法、监测的项目、监测点的布置、监 测控制报警值、监测结果处理要求和监测结果信息反馈制度等。 现场监测应采用仪器观测、目测、测试、调查及仪器观测和 目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式 7.0.7现场监控工作预警值、报警值应根据监测对象的相关标 准、规范及结构设计要求确定,监测时可参照国家现行标准《建 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 的相关条款及有关标准制定。 7.0.8监测工作应根据工程项目进程情况,结合设计要求分阶 段提交监测成果中间资料,工程结束时应提交完整的监测成果 报告。

8.0.1质量控制资料反映了检验批从原材料到最终验收的各施 工工序的操作依据、检查情况以及保证质量所必需的管理制度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正 50300的规定,列出了质量验收应提交的主要文件和记录DB14/T 714-2018 高速公路桥涵工程施工指南,反映 了从基本的检验批开始,贯彻于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结果 落实了过程控制的基本原则,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证据。 8.0.2因竖向构件在施工时按桩的施工工艺施工,其垂直度只 能按桩基验收标准来验收。当土方开挖后,其桩又完全成为框架 结构的竖向受力构件。而桩的垂直度允许偏差值远大于框架结构 竖向构件垂直度的允许偏差值。为了使框架结构竖向构件符合混 凝土验收规范的要求,要求设计者在结构设计时考虑桩的有效设 计断面,即根据其安装就位的垂直度允许偏差值考虑竖向荷载偏 心影响。基于逆作法施工的特殊性,将有效断面设计交底记录作 为竖向构件验收资料。同时要求施工单位提供竖向构件垂直度验 收记录。 8.0.3工程观感质量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 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条件进行判定 对已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根据缺陷的具体情况提出技 术处理方案,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并重新组织 验收。 8.0.4本规程是涉及多种结构形式的组合体,所以在工程验收 时既要满足本规程的规定,还要满足相应规范,规程,标准的规 定。只有严格执行相应规范、规程、标准的规定,才能保证结构 wA

对已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根据缺陷的具体情况提出技 术处理方案,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并重新组织 验收。 8.0.4本规程是涉及多种结构形式的组合体,所以在工程验收 时既要满足本规程的规定,还要满足相应规范,规程,标准的规 定。只有严格执行相应规范、规程、标准的规定,才能保证结构 整体安全,验收才能得以通过。

统书号:151122025211220252定价:10.00元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