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51381-2019 柔性直流输电换流站设计标准及条文说明.pdf装置室、户内配电装置楼等主要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其 余铺助及附属建(构)筑物的抗震设防类别为内类。当采用悬吊式 阀塔时,阀厅结构设计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地基基础的抗震播 施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8. +. 11 联接(换流)变压器、VSC 阀、电抗器本身有一定
,设备基础宜与主体建筑楼板、底板脱离,独立设置。
通用航空油料质量控制和航空器加油技术规范(民航适发[2020]2号)9.1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根据VSC阀的要求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室内温度夏季不应高于50℃,冬季不应低于10C;相对湿 范围宜为10%~60%,并应保证阀体表面不结露: 2通风应采用机械进风、机械排风方式; 3进入室内的空气过滤等级应满足工艺要求.应设置不少于 两级过滤; 4室内应保持微正压,正压值宜为5Pa~10Pa.全新风状态 下不应超过50Pa; 5通风和空调系统应按阀厅独立设置,通风和空调设备应 100%备用; 用新风。
9.1.5户内直流场降温可采用空调或通风方式,室内温度
室内空气环境应保证电气设备表面不结露; 2 通风和空调系统应按户内直流场独立设置,通风和空调设
备应100%备用; 3采用空调降温时.应考虑在合适的室外气象条件下大量使 用新风。
1主控制室、控制保护设备室、阀冷却控制设备室、通信机房 等的室内设计参数应根据工艺要求确: 2集中式空调制冷设备以及空气处理设备宜按照设计冷负 荷及风量的2×100%或3×50%配置; 3采用变制冷剂流量(VRV)空调系统时.主控制率、控制保 护设备室、阀冷却控制设备室、配电室、通信机房、蓄电池室、阀冷 设备间等重要房间的空调设备应100%备用; 运行人员办公区和设备区宜分别设置空调系统。 9.1.7水泵房应设置夏李排除余热和余湿措施.且宜设置然通 风。位于寒冷和严寒地区的水泵房冬李室内温度不应低于5℃。 9.1.8继电器小室、二次备品间等应根据工艺要求设置空调 装置。 9.1.9 综合楼可设置分散式空调或变制冷剂流量(VRV)空调 系统。
9.1.10高、低压配电室应设置机械通风系统.夏季室内环境
不用高35:开应改直事故通风:换次效不应 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宜设置空调装置降温: 1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不低于30℃: 2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在27C~30℃之间.且最热月月 平均相对湿度不小于70%。 9.1.11变压器室及电抗器室应设置机械通风,排风温度不宜高 于45℃,通风量应按排除室内设备散热量确定,并应设置事故通 风,换气次数不应少于12次/h。
9.1.12蓄电池室应设置机械通风和空调系统,并厂
1当室内末设置氢气浓度检测仪时,平时通风系统排风量应 按换气次数不少于3次/h计算,风机宜按2×100%配置;事故通 风系统排风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少于6次/h计算; 2当室内设置氢气浓度检测仪时,事故通风系统排风量应按 换气次数不少于6次/h计算.风机宜按2×50%配置,且应与氢气 浓度检测仪联锁; 3当通风系统不能满足降温要求时,可设置空调装置,室内 温度应满足蓄电池的需要; +通风空调设备均应采用防爆型; 5通风空调设备、风管及附件应采取防腐措施。 9.1.13(GIS室应设置机械通风.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室内空气不应再循环,室内空气中六氟化硫的含量不应超 过6000mg/m3; 2平时通风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少于4次/h计算,事故排风 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少于6次/h计算: 3地下电缆隧道(或电缆沟).应设机械排风系统; 4通风设备、风管及附件应采取防腐措施。 9.1.14阀冷却设备间夏季室内温度不宜高于35C,冬季室内温 度不宜低于10℃。应设置机械通风排除室内余热和余湿,换气次 数不宜少于5次/h,当通风方式不能满足要求时,可设置空调 装置。 9.1.15无外窗或仅有固定外窗的继电器小室、控制保护设备室 及通信机房等房间,应设置机械通风系统用于检修时通风。 9.1.16电缆隧道和电缆夹层宜设置自然通风,当自然通风不满 足通风要求时应设置机械通风,换气次数不应少于6次/h。 9.1.17通风和空调系统的风管及保温材料应满足建筑防火要 求,以下部位应设置防火阀: 1穿越防火分区处; 2穿过阀厅、户内直流场外墙、空调设备间的隔墙或地下风
道、楼板处; 3 通过重要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4 竖向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 5 穿越防火分隔出的变形缝两侧。 9. 1. 18 空调室内机和送风口不宜布置在电气设备上方。 9. 1. 19 风沙较大地区,外墙上的风口及百叶窗均应采取防风沙 措施。 9. 1. 20 寒冷及严寒地区,室外空调设备及水管应采取防冻措施。 9. 1. 21 阀厅、户内直流场及控制楼通风空调系统应设置集中监 控系统。
9.2.1VSC阀内冷却应符合下列规定: 1VSC阀内冷却应采用闭式单循环水冷却系统; 2VSC阀传导至内冷却水中的热量应取换流阀在连续过负 荷工况下的散热量; 3内冷却水的进阀温度、流量应满足VSC阀的要求,进阀水 温下限值不应低于露点温度: 4内冷却水循环回路应设置去离子旁路,旁路水流量宜按 2h将内冷却水处理一遍确定; 5内循环介质水通过共用集管进入VSC阀时,应采取措施 保证各阀体之间的流量分配均匀,不平衡率不应大于5%; 6与内循环介质水接触的材质不宜低于不锈钢(1Cr18Ni9Ti) 等级; 7冷却介质水回路的补水可采用自来水、纯净水及蒸馏水; 补水流量宜取内冷却水循环水量的1%~2%; 8内冷却水主循环回路及其去离子旁路均应设置过滤装置: 主循环过滤器滤网孔径不应大于200μm,去离子过滤器滤网孔径 不应大于10μm;
9除氧装置应根据VSC阀对水质含氧量的要求设置,必要 时应采用氮气置换除氧方式; 10最冷月月平均温度低于一5C的地区.宜配置电动三通阀 调节流人室外散热设备的内冷却水量,电动三通阀应穴余配置; 11内冷却水管路高点应设置自动排气装置,低点应设置泄 水装置; 12 主循环水泵、离子交换器、补充水泵、过滤器均应穴余 配置; 13水泵进、出水口与管道之间应柔性连接
9. 2.2VSC阀外冷却应符合下列规定
1VSC阀外冷却宜采用水冷却方式,在水资源缺乏及北方 地区可采用空冷方式或空冷加其他辅助冷却的方式; 2采用水冷方式时,计算蒸发式冷却塔传热量的大气湿球温 度应取当地最高湿球温度;采用空冷方式时,计算空冷器传热量的 大气十球温度应取当地极端最高十球温度井应考虑空冷器布置区 域热岛效应对空冷器进风温度的影响; 3室外散热设备应布置在通风良好,远离高温或有害气体的 地方,并避免飘逸水和水蒸气对周围环境和电气设备的影响; 4蒸发式冷却塔容量的余度不应小于50%,且每台冷却 塔均应穴余配置喷淋水泵; 5空冷器换热管束数量应按N(最不利情况所需)十1确定 且换热面积穴余不应小于20%; 6采用蒸发式冷却塔时,应为喷淋水设置缓冲水池,水池容 积应满足水冷却系统安全运行的需要; 7蒸发式冷却塔喷淋水的补充水量应按冷却塔蒸发损失、熟 逸损失及排污损失之和计算,安全系数应取1.10~1.15; 8采用水冷方式时,应采取合理的水处理方式以防止蒸发式 冷却塔换热器外表面结垢和喷淋水中微生物的生长: 9喷淋水池应设置旁路过滤装置,处理水量不应小于喷淋水
循坏水量的5%; 10喷淋水的设计浓缩倍数不宜小于5.0,不宜大于10.0; 11 喷淋水管路低点应设置泄水装置; 12与腐蚀性固体和液体接触的材质均应采用耐腐蚀材质, 与喷淋水接触的管道、阀门、容器及设备部件材质均不宜低于不锈 钢(1Cr18Ni9Ti)等级; 13喷淋水泵进、出水口与管道之间应柔性连接。 9.2.3VSC阀冷却系统应设置就地和集中监控系统对水温、电 导率、水压、流量等进行自动监测。 9.2.4排至站外的废水应满足国家相关的排放标准。 9.2.5寒冷及严寒地区应采取防止室外设备和管道结冰的措施 9.2.6室外设备的噪声以及传播至周围环境的噪声级和振动级 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如达不到要求,应采取隔声和减振 措施。
9.3.1换流站应有可靠的水源,水源宜采用自来水;也可采用地 表水或地下水,但水源水质、水量的变化不应影响换流站的安全 运行。
衣尔仪地 运行。 9.3.2当VSC阀外冷却采用水冷却方式时,换流站宜有两路可 靠水源。当采用一路水源时,换流站应设置容积不小于3d生产用 水量的储水池
9.3.2当VSC阀外冷却采用水冷却方式时,换流站宜有
9.4.1全站应设置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和《火力发 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的有关规定。
9.4.2灭火系统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
范》GB50016和《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 的有关规定。
9.4.3灭火器的配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
规范》GB50140的有关规定。
9.4.4消火栓火火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消防给水及
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的有关规定。
9.5.1阀厅、户内直流场宜设置红外测温系统,红外测温系统的 监测范围宜覆盖阀厅、户内直流场内一次设备。 9.5.2红外测温系统应满足在强电磁场十扰环境下使用的要求。 9.5.3红外测温系统后台应能满足测温分析、自动控制及超温报 警等功能要求。
10换流站噪声控制和节能
10.1换流站噪声控制
10.1.1换流站的噪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 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的有关 规定。 10.1.2产生高噪声的生产设施宜相对集中布置,其周围宜布置 对噪声较不敏感、高大、朝向有利于隔声的建(构)筑物。 10.1.3设备选型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用低噪声设备。 10.1.4当设备噪声水平不能满足控制标准时,可采用隔声、吸 声、消声和隔振等降低噪声传播的措施。 10.1.5当站内噪声水平超标时,应采取职业保护措施
10.2.1换流站设备应选择低损耗的设备。 10.2.2持续运行的阀冷、空调等站内辅助系统应采用高效率、低 能耗的设备。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35kV~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GB50059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GB/T50064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 《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 《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 《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19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0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 《1000kV变电站设计规范》GB50697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 《高压直流换流站设计规范》GB/T51200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 《绝缘配合第2部分:使用导则》GB/T 311.2
《绝缘配合第3部分:高压直流换流站绝缘配合程序》GB/T311.3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 《高压直流换流站可听噪声》GB/T22075 《污移条件下使用的高压绝缘子的选择和尺寸确定第1部分: 定义、信息和一般原则》GB/T26218.1 《污移条件下使用的高压绝缘子的选择和尺寸确定 第2部分: 交流系统用瓷和玻璃绝缘子》GB/T26218.2 《电力工程直流电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044 《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I/T5056 《220kV750kV变电站设计技术规程》DL/T5218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5222 《220kV1000kV变电站通信设计规则》DL/T5225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DL/T5352 《换流站建筑结构设计技术规程》DL/T5459 《换流站站用电设计技术规定》DL/T5460 《换流站二次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499
口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
柔性直流输电换流站设计标准
《柔性直流输电换流站设计标准》GB/T51381一2019,经任房 和城乡建设部2019年8月12日以第233号公告批准发布。 本标准编制遵循的主要原则是:贯彻国家法律、法规和电力建 设政策:坚持科学发展.落实“安全可靠、先进适用、经济合理、环境 友好”的原则:广泛深入调研,吸取电力建设工程实践经验,以国内 已建成投运的柔性直流输电换流站关键技术研究、设计研究成果 为基础:广泛征求相关单位意见。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 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案性直流输电换流站设计标 准》缩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 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 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 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参考
术语 (53 交流系统基本条件及直流输电系统的性能要求 (55 4.2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性能要求: (55 电气一次 (56 5.5电气设备布置 (56 5.6 站用电系统 (57 换流站控制保护系统 (59 6.1 一般要求 (59 6.2 计算机监控系统: (59 6.3 直流控制系统 (59 6.4 直流保护系统·. (60 6.5 站间通信 (61 6.7 阀冷却控制保护系统 (61 6.8 站用直流电源系统及交流不停电电源系统: ( 62 6.9 二次设备布置 (62 换流站通信 (63 7.4 通信电源、机房和接口要求 (63 换流站土建 (64 8.3 建筑 (6.1 换流站辅助设施 (65 9.3供水系统 (65 10 换流站噪声控制和节能 .. (66 10.1换流站噪声控制 (66
10换流站噪声控制和节能
2 术语2.0.2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SMISMISM1子模块拓扑T1 SM2SM2SM2T2 北2D2SMnSMnSMn直流电容器SM1SM1SM1SM2SM2SM2SMnSMnSMn图1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2.0.22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两电平换流器、三电平换流器中的直流电容器如图1图3所示。.53:
直流电容器BC直流电容器图2两电平换流器直流电容器直流电容器图3三电平换流器.54:
4. 2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性能
5. 5 电气设备布置
5.5.3本条对直流场布置做了规定。
5.5.3本条对直流场布置做
1在环境条件较恶劣地区,当采用户外直流场设备难以选择 或经济性较差时,可考虑采用户内直流场。户内直流场对温湿度 条件要求较高,一般需采用微正压防止灰尘进人·以保持直流场内 空气洁净。 3直流场的布置宜采用两极对称式布置,布置上应尽量保持 两极的相对独立性。 4当直流断路器(如有)采用户内布置时,为避免直流断路器 安装、检修、维护对邻近其他设备的影响,直流断路器推荐布置于 独立的房间内。
1当换流站装设多套换流器单元时,考虑到VSC阀对运行 环境要求较高,为避免其中一个换流器单元安装、检修、维护对邻 近单元的影响,每个换流器单元应设置独立的阀厅。 2VSC阀对运行环境的要求较高。为避免卢外大气环境影 响到VSC阀的正常运行和寿命,VSC阀应采用户内布置。布置 VSC阀的阀厅应密封防尘,采取必要的电磁屏蔽措施,保持一定 的温度和湿度,并保证微正压防止灰尘进入。与晶闸管阀相比较: 相同容量换流器VSC.阀塔数量史多、单个阀塔重量更重,因此 前国内VSC阀一股都采用支撑式布置。但如果站址地震烈度较 高,阀塔也可采用悬吊式布置。 阀厅内除VSC阀外,一般还有避雷器、接地开关等电气设备 以及阀冷管道等,因此需考虑预留设备搬运及检修通道。当VSC
阀塔采用支撑式时,宜考虑在各桥臂间预留检修通道,并满足 升降车的通行需求。
5.5.5本条对联接(换流)变压器、桥臂电抗器和直流电抗器
2联接(换流)变压器阀侧套管采用插入阀厅布置或是脱开 阀厅布置的方式与启动回路和桥臂电抗器的布置方式有关。当启 动回路布置于联接(换流)变压器网侧、桥臂电抗器布置于直流侧 时.联接(换流)变压器阀侧套管将有条件插入阀厅布置。两种布 置方式的选择应结合具体的工程特点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联 接(换流)变压器阀侧套管采用插入阀厅布置时,为避免带油设备 进入阀厅内,推荐阀侧套管采用干式套管。 3若将电抗器与VSC阀布置于同一房间.由于电抗器会对 VSC阀产生电磁扰,同时由于电抗器运行损耗和发热较大.为 满足阀厅内运行温、湿度的要求,其空调系统的投资将显著增加: 因此推荐单独设置电抗器室。
5.5.6本条对控制楼及继电器小室的布置做了规定。
2控制楼与阀厅相邻布置可节省从阀厅到控制楼的光(电) 缆。国内目前投产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中.换流站控制楼均紧靠 阀厅布置。
5.6.1考虑到柔性直流换流站的重要性及站用变压器轮换
的要求.高压站用电源宜按三回电源设置。 如果柔性直流换流站与交流变电站合建,从站内联络变压器 第三绕组引接电源的可靠性高且投资省,应优先考虑。当站内设 有两台及以上联络变压器时,宜从两台联络变压器第三绕组引接 两回,另外一回宜从站外引接;当站内设有一台联络变压器时,宜 从联络变压器第三绕组引接一回,另外两回可从站外引接.或从站 外引接一回、在站内装设一台专用降压变压器,两个方案须经技术
经济比较后确定。 如果柔性直流换流站与交流变电站分建,宜在站内装设一台 或两台专用降压变压器,另外两回或一回从站外引接,两个方案须 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对于向孤岛或弱交流电网区域供电的柔性直流换流站,当技 术经济合理时可从联接(换流)变压器第三绕组引接。 任何一回站用电源容量都应能满足全站最大计算负荷要求。
6.1.3对于新建换流站,其交、直流系统应合建一个统一平台的 计算机监控系统;对于与已建交流变电站合建的新建换流站.一股 将交流变电站监控系统接人新建换流站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平台。
6.2.2本条对计算机监控系统结构做了规定。站控层设备主要 包括运行人员工作站、工程师工作站等,控制层设备主要包括直流 极控、交流站控、直流站控(如有)和站用电控制等.就地层设备主 要包括就地继电器室内的交/直流测控设备或相应的1/)板卡。
6.3.1直流控制系统分层结构是按功能层次出高到低进行划分, 较高层次的控制设备异常或失效不宜对较低层次设备的运行产生 不利影响,较低层次控制设备异常或失效也不宜影响健全部分或 整个直流系统的正常运行。
6.3.2直流控制系统对于整个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口
门只有宝人单安的 内工程均为双重化配置。本条规定的允余范围是为了保证任一子 系统或单一元件故障不会同时影响两套控制系统。在双重化的控 制系统中.从主用系统到备用系统的切换可以通过手动或自动实 现·控制系统切换不应对直流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 6.3.5一般将交流电压控制功能配置在双极控制层。
6.3.6本条规定了换流器级控制层的控制功能。柔
采用可关断的IGBT元件,其换流器级控制层的功能比常规直流 输电更加灵活,可以根据控制量的性质分为有功类控制和无功类 控制。有功类控制可以直接控制注人交流系统的有功功率,或间 接调节与有功功率相关的物理量,如直流电压、直流电流和交流系 统频率;无功功率类控制可以直接控制注入交流系统的无功功率, 或间接调节与无功功率相关的物理量,如交流系统电压
6.4.1直流保护系统三重化设计时,采用三套独立保护十两套独 立的“三取二”逻辑出口装置.一套保护退出时采用“二取一”逻辑 出,两套保护退出时采用“一取一”逻辑出口。 6.4.2本节规定了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保护分区的一般原则.对于
6.4.2本节规定了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保护分区的一股原则.对于
联接(换流)变压器保护区可根据工程设计选择配置联接(换 流)变压器差动保护、联接(换流)变压器绕组差动保护、联接(换 流)变压器引线差动保护、联接(换流)变压器过流保护、联接(换 流)变压器过激磁保护、阻抗保护等保护功能.联接(换流)变压器 保护还应具备本体非电量保护功能。 交流连接线保护区可根据工程设计选择配置交流连接母线差 动保护、交流连接母线过流保护、属动回路热过载保护、后启动回路 差动保护、中性点电阻(如有)热过载保护、交流低电压保护、交流 过电压保护等保扩功能。 换流器保扩区可根据工程设计选择配置桥臂过流保护、桥臂 电抗器差动保护、桥臂电抗器谐波保护、换流器差动保护、换流器 直流过流保护等保护功能。 直流极保护区可根据工程设计选择配置直流低电压保护、 直流过电压保护、站接地过流保护、谐波保护、直流过流保护、 中性母线差动保护、直流极差动保护、中性母线开关保扩等保 护功能。
双极区保护区可根据工程设计选择配置双极中性母线差动保 护、金属中线接地保护、金属回线转换开关(如有)保护、大地回线 转换开关(如有)保护、接地极线路开关(如有)保护、金属中线开关 (如有)保护、中性母线接地开关保护、接地极线过流保护、接地极 线不平衡保护等保护功能。 直流线路保护区可根据工程设计选择配置直流线路行波保 护、直流线路电压突变量保护、金属回线横差保护、金属回线纵差 保护等保护功能。
相关保护包括直流线路纵差保护、直流线路行波保护、金 我纵差保护等。
.7 阀冷却控制保护系统
6.7.1由于阀冷却系统是换流站重要的辅助系统,且柔性直 流换流站的阀冷却容量比常规直流换流站(相同输送功率)更 大,阀冷却系统的运行状态将直接影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运 行状态,因此为阀冷却系统配置可靠、有效的控制保护系统非 常重要。
6.7.1由于阀冷却系统是换流站重要的辅助系统,且柔性直 流换流站的阀冷却容量比常规直流换流站(相同输送功率)更 大,阀冷却系统的运行状态将直接影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运 行状态,因此为阀冷却系统配置可靠、有效的控制保护系统非 常重要。 6.7.2穴余的阀冷却控制保护系统采用互为热备用方式:且在硬 件上是彼此独立的。穴余的阀冷却控制保护系统应具有对其硬 件、软件以及通信通道进行自检的功能。当有效系统发生故障时, 要自动切换到备用系统,且不应引起直流输电系统输送功率的 波动。
.7.2儿余的阀冷却控制保护系统 用互为热备用万式:且任硬 件上是彼此独立的。亢余的阀冷却控制保护系统应具有对其硬 件、软件以及通信通道进行自检的功能。当有效系统发生故障时, 要自动切换到备用系统,且不应引起直流输电系统输送功率的 波动。
警等信号传送至直流控制保护系统。当阀冷却系统不能止常运行 时,需要发出跳闸命令至直流控制保护系统以停运柔性直流输电 系统。
月直流电源系统及交流不停电电
6.8.2站用直流电源系统宜分散独立设置,按照换流站的分区特 点,一般按站公用设备、各极控制保护设备、各交流场控制保护设 备分别独立配置。 6.8.5一般站内需要交流不间断电源供电的设备,如运行人员工 作站、图像监视工作站、保护故障信息工作站、火灾报警工作站等 都布置在主控室,因此本条规定交流不间断电源宜集中设置。若 主控楼外其他区域.如较远的阀厅、控制楼内有交流不间断电源供 电需求,也可分散设置。
6.9.4阀控屏紧邻阀厅布置,可方便光缆进入阀厅,缩短控制屏 与子模块之间光缆的长度。站内按换流单元设置了阀冷却设备, 对应的阀冷却系统控制保护屏需要设置在各套阀冷却设备间就近 的二次设备间(一般在主控楼、辅控楼一层)。
7.1通信电源、机房和接口要求
7.1通信电源、机房和接口要
8.3.9根据对前国内已投运柔性直流换流站的阀厅建筑设计
GB50016和《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的相 关规定,本条对阀厅零来层出入口的设置、净空尺寸、门的开启方 句及性能参数等做出了明确要求。 8.3.10如果阀厅外墙设置了采光窗,太阳中的紫外线就会照射 到阀厅内部。此外,采光窗的玻璃一旦破碎,阀厅的气密性能就会 受到严重影响,发生上述情况将对阀厅内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造成极大危害,因此本条规定阀厅外墙不宜设置采光窗
9.3.1换流站的用水包括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及消防用水等,其 生产用水量远大于同规模的常规换流站,可靠的水源是其安全运 行的有力保障。在水源选择时,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一 股说来.市政自来水作为水源其运行、维护费用低,运行、维护工作 量小,一般宜优先选用。地表水或地下水满足换流站的用水要求 并取得取水许可时,也可采用。但当地表水或地下水水源的水质、 水量容易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时,需充分考虑可能造 成的水量不足、水质污染等情况对换流站安全运行的影响。 9.3.2当VSC阀外冷却方式为水冷(含空串水)时(渝)17J06 纤维增强改性发泡水泥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建筑构造,需要提供连
续不断的生产用水,因此换流站宜有两路可靠水源,以保证不间断 供水。对于难以设置两路可靠水源的工程,在仅有一路水源情况 下,需考虑一定的检修时间,这样当该水源发生故障时,有一定的 缓冲时间。本条规定在仅有一路水源时,至少考虑3大的维修时 间,具体时间可根据当地运行部门抢修时的技术力量确定。
10换流站噪声控制和节能
10.1.2柔性直流换流站主要噪声源有联接(换流)变压器、阀冷 却设备、空调设备等,产生高噪声的生产设施集中布置,有利于对 噪声进行集中治理。站内高大的建(构)筑物(如阀厅、防火墙等) 能作为隔声屏障,阻挡噪声对站外的辐射传播。 10.1.3控制噪声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是降低噪声源自身的噪声水 平:所以选用低噪声设备是换流站噪声控制的重要措施之一。但 受制于设备发声机理以及当前的制造水平,降低设备噪声可能导 致设备造价的大幅提高.所以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用合适的低 噪声设备。
所以选用低噪声设备是换流站噪声控制的重要措施之一 制于设备发声机理以及当前的制造水平,降低设备噪声可能 设备造价的大幅提高.所以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用合适的 声设备。
建设时同步采取隔声、吸声、消声和隔振等措施降低噪声传
10.1.5阀厅、联接(换流)变压器隔声罩内等场所,噪声水平偏 高,但受围护结构的隔声作用T/CECS 628-2019 石材粘贴工程技术规程,对外界影响较小,且运行人员在该 区域停留时间短,应采取职业保护措施(如配置隔声耳罩等),不必 高投入以降低这些工作场所的噪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