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 T 3832-2021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规程.pdf

DB34 T 3832-2021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0.5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47339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4 T 3832-2021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规程.pdf

5. 4 干化后污泥的处置

1十化后污泥含水率<60%,pH为5~10可考虑进行混合 真埋,混合比例应≤8%,且用于混合填理埋处理的干化污泥应符合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用泥质》CB/T23485标准 的要求; 2干化后污泥含水率≤40%,pH为5~10,烧失量≤50%可 考虑进行制砖。用于制砖处理的干化污泥应符合《城镇污水处理 污泥处置制砖用泥质》CB/T25031标准的要求; 3十化后污泥含水率≤60%,pH为5.5~8.5,有机物含量 ≥18%,卫生学指标和污染物指标均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 处置林地用泥质》CJ/T362标准的要求,可用于林地利用

6.1.3对于集中式污泥消化处理设施而言,可以通过稀释法对 消化池进泥含固率进行调整。如果进泥含固率较低GB/T 4797.4-2019 环境条件分类 自然环境条件 太阳辐射与温度.pdf,可以通过增 加污泥浓缩单元提高进入消化池的污泥含固率。采用传统消化工 艺的污泥消化池进泥含固率宜为3%~5%,采用高含固消化工艺 的污泥消化池的进泥含固率为8%~12%

技术和生物脱硫等技术。根据后续沼气利用要求和现场用地情况 等综合考虑选用脱硫方式。

1沼液排放管转弯部位是鸟粪石等沉积物积累的易发区, 为保持沼液排放管的通畅,应在沼液收集始端设置集渣设施,并 尽量减少管道中弯头的数量: 2沼液中的COD、氨氮、TN、TP等污染物浓度较高,直接 进水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容易对工艺造成冲击。须经预处理后, 在达到污水厂纳管标准,且污水厂工艺运行平稳的情况下输送至 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对于独立的污泥庆氧消化工程或者外来污 泥比重较大的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工程,鼓励通过增加沼液 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直接排放; 3沼液中含有高浓度的氮磷,每升消化滤液的含磷量通常 可达数十至数百毫克,每升消化滤液的含氮量通常可达数百至数 千毫克。宜通过回收鸟粪石等形式进行资源化利用和回收。 6.1.7应考虑防火、防爆、防雷、防可燃气体泄露措施,确保 防护措施有效运行。消化池及其附属设施必须设置避雷装置。厌 氧消化系统的电气控制室应布置在防爆区外。厌氧消化池溢流和 排渣管出口不得放在室内,并应设置水封装置。沼气贮罐、沼气 压缩机房、沼气阀门控制间、沼气管廊、锅炉房、沼气发电机房 沼气拖动鼓风机房等处应进行可燃气体实时监测,发生泄漏时可 发出警报并自动关闭相应阀门。电机、仪表和照明等电器设备均 应符合防爆要求。厌氧消化池、燃烧器进气管路及沼气贮罐的出 气管路上,必须设回火防止器。

实际工程运行经验对温度变化率进行了规定。 4产甲烷菌对pH的要求较高,pH超出适宜范围产甲烷菌 的生长代谢将受到影响。 6挥发性脂肪酸浓度高于300mg/L时消化不完全,可通过 延长消化时间等方法降低易降解有机物含量,提高消化产物稳定 性。

2反应温度变化过快将对微生物活性产生影响,因此根据 实际工程运行经验对温度变化率进行了规定。由于高温消化对温 度变化更加敏感,故高温厌氧消化的温度变化率较中温厌氧消化 温度变化率更加严格。 6本条款是为防止游离氨对厌氧消化过程产生抑制而作出 的规定,限制浓度是根据文献数据并结合已投运项目的运行管理 经验进行确定的。国外研究认为游离氨浓度在120mg/L~140mg/I 时即可对产甲烷菌产生抑制,国内文献指出游离氨对甲烷菌的抑 制浓度约为400mg/L~600mg/L。由于游离氨不便检测,因此根据 温度、pH值条件,以氨氮浓度进行表征。

7好氧发酵7.1一般规定7.1.2污泥好氧发酵工艺流程可参考图7.1.2,也可根据污泥性质、工艺运行特征、设备适用性能和发酵产物用途等要求,增减相应的工序。废气达标排放1除臭系统辅料好氧发酵污泥混料(一次发酵、发酵产物外运二次发酵)储存返混供氧系统图7.1.2污泥好氧发酵工艺流程污泥好氧发酵工艺过程主要由预处理、进料、一次发酵、二次发酵、发酵产物加工及存贮等工序组成,发酵反应系统是整个工艺的核心。预处理阶段应对物料进行混合和破碎,污泥与辅料、返混料应按比例输送至混料机并充分混合,混合物料应达到适宜的含水率、C/N和孔隙率要求;进料阶段应将混合物料经输送设备送好氧发酵系统;好氧发酵过程应进行通风,实现物料水分的快速去除,并实现物料的稳定化和无害化,可通过自动测和控制系统调节工艺参数,并进行翻堆,使物料进一步混匀;好氧发酵车间内应设置臭气监测与控制系统,在线监测车间内环境中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浓度;发酵过程完成后,产物宜进行资53

源化利用,部分可作为返混料。工艺流程选择时,可根据工艺类 型、物料运行方式、供氧方式的适用条件,进行合理的选择使用, 灵活搭配构成各种不同的工艺流程。

7.1.4污泥含水率过高将使堆体通气性变差,当含水率高时,

率也不宜过低,含水率低于40%时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 7.1.5污泥好氧发酵前需要添加调理剂和蓬松剂对污泥碳氮 比、含水率、空隙率等进行调整。调理剂和蓬松剂宜选择生物降 解性能好、较十燥的材料,并保存在专门的贮存间,贮存间应配 备消防设施。调理后,污泥和调理剂混合后含水率宜为55%~ 65%,碳氮比可为10:1~40:1,宜为20:1~30:1。碳氮比过 高将导致微生物生长受限,碳氮比过低将导致氨气产生量大。常 用的调理剂宜采用作物秸杆、蘑菇渣、木屑、草炭、稻壳、棉籽 饼、既肥、园林修茸物等。调理剂有机物含量宜大于50%,尺寸 宜小于2cm。添加蓬松剂增加料堆的空隙率,蓬松剂宜采用2cm~ 5cm的木屑、专用蓬松材料、花生壳、树枝等。 7.1.8环境温度对好氧发酵运行的影响很大,在低温期发酵堆 体升温慢、降解速度低,可在堆体表层覆盖发酵产物或调理剂, 并适当降低曝气量或翻抛频率,

7.2.2静堆式条垛好氧发酵通过污泥堆的气体阻力损失可按下 式计算:

D= k×(V")×(H)× 3.28"+J

式中: D 好氧发酵中气体阻力损失(m); k 好氧发酵中气体阻力系数,取值范围为1.2~8.0; 好氧发酵中气体的速度(m/s); 好氧发酵中气体速度阻力系数,取值范围为1.0~2.0 好氧发酵条垛高度(m); 好氧发酵高度阻力系数,取值范围为1.0~2.0

7.2.3静堆式条垛好氧发酵的有机物氧化需气量、除

7.2.3静堆式条垛好氧发酵的有机物氧化需气量、除湿需气量

除热需气量应按下列3种方法计算:

a× q+b× q2 21 = F

中:Q,一一标准状态下好氧发酵过程中有机物氧化需气量 (m/d) ; a一污泥中生物可降解有机物的需氧量,取值范围: (1.0~4.0)kg02/kg干污泥,典型值为2.0kg02/kg 干污泥; b一一调理剂中生物可降解有机物的需氧量,取值范围: (0.5~3.0)kg02/kg干污泥,典型值为1.2kg02/kg 干污泥; 每日处理污泥中的生物可降解量(kg干污泥/d); 42 一每日添加调理剂中的生物可降解量(kg干污泥 /d); F一一标准状态(0.1MPa,20℃)下的每立方米空气氧 含量(kg02/m²),取0.28。 除湿需气量应按下式计算:

标准状态下好氧发酵过程中除湿需气量(m/d): W。 出口空气饱和湿度(kgH20/kg干空气); 进口空气湿度(kgH20/kg干空气); 生污泥固体含量,取值范围:(0.15~0.30)kg干污 泥/kg生污泥; ST 调理剂固体含量,取值范围:(0.30~0.50)kg十污 泥/kg调理剂; 生污泥中挥发性固体含量,取值范围:(0.6~0.8

g挥发性固体/g干污泥; Sp 好氧发酵产物中固体含量,取值范围:(0.55~0.75) kg干污泥/kg好氧发酵污泥; V一 调理剂中挥发性固体含量,取值范围:(0.6~0.8 g挥发性固体/g调理剂干物质; (0.3~0.5)g挥发性固体/g干污泥; 常数,取1.18,标准状态下(0.1MPa,20℃)空气 密度(kg/m²)。 3除热需气量应按下式计算:

代中:Q3 标准状态下去除好氧发酵过程中产生热量的需气 量(m/d); 常数,取13.63,单位耗氧产热量(kJ/kg02): CH 常数,温度Ti时,水的汽化热(kJ/kg); 一常数,取1.84,101.33kPa、水蒸气的定压比热 (kJ/kg· ℃) ; C 常数,取1.84,101.33kPa、干空气的定压比热 (kJ/kg· ℃) ; T. 出口的温度(℃); T 进口的温度(℃)。

7.5.2好氧发酵后污泥产品富含有机质,是很好的肥料,应满

7.5.2好氧发酵后污泥产品富含有机质,是很好的肥料,应满 原相应的标准西以色污沈物迁移一进入含物链或污沈地下水

8.1.3空气量不足将导致燃烧不充分;空气量过多,加热

8.2.3 2该压强可使砂床流化,并维持稳定。 8.2.5 1由于脱水污泥含水率较高,将污泥全十化后再进行气化 能耗大、不经济,因此一般根据污泥热值、能量平衡的要求进行 适当的十化再进行热解气化; 2污泥十燥机可以使用其他装置排出的二次热源,这样可 以节约一次热媒的消耗,节约原生燃料; 3污泥气化炉负荷应满足服务期限内污泥泥质变化的要 求。止常情况下,污泥气化炉应连续稳定工作以维持高效率、低 能耗; 5维持二燃室内低氧燃烧氛围,有助于抑制氮氧化物和硫 氧化物的生成。

3含水率为70%~80%的污泥可直接进人窑尾烟室焚烧,含 水率不大于30%的污泥可采用分解炉处进料等方式,含水率为 30%~70%的污泥可采取先进入气化炉预处理或干化至30%以下 后再进人分解炉进行协同焚烧,不得将污泥作为原料在生料制备 过程中加入; 4所制备水泥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水泥 熟料中可浸出重金属含量测定可按照《水泥胶砂中可浸出重金属 的测定方法》GB/T30810规定的方法进行。

3.4.1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及《国 家危险废物名录》对炉渣和飞灰进行鉴别,属于危险废物的应严 洛按照危险废物进行处置。

可以增加相应的添加剂进行炭化产品的活化,提高炭化产品的碘 吸附值,作为活性炭使用。

9.2.1污泥炭化系统前端需要利用污泥干化设备将污泥从较高 含水率降低至低含水率,再进入污泥炭化炉进行高温炭化,整个 系统的供热和裂解气的回收焚烧通过加热炉完成,炭化产物具有 高温和易被氧化性,输送和仓储设备具有冷凝降温功能,在十化 和炭化过程中产生的烟气需要根据环评要求设置烟气处理设备 进行处理达标排放

9.2.2干化和炭化均为连续生产过程,在干化和炭化

可设置污泥过渡料仓,主要为了实现干化和炭化系统生产量的调 控及炭化进料口的料封避免空气进入炭化炉体。在过渡接收储存 仓内为了避免臭气外溢和物料温度过高自燃需要设置臭气收集 和超温报警及自动消防喷水装置。

9.2.3在干化和炭化过程中、温度、负压值、氧含量、烟

9.2.3 在干化和灰化过桂 温度、 贝压值、 百量、 烟气流 量等直接影响十化和炭化效果和产能,且各指标的参数相互关 联,需要通过工艺参数设置及检测数据进行实时调控实现系统的 自动化控制

9.2.4污泥炭化炉一般是在微负压状态下运行的,能够保障系

统的安全性,为了防止系统在故障情况下形成正压,造成安全风 险,应在污泥炭化设备设置卸压防爆装置,一般采用安全阀、爆 破片、呼吸阀、易熔塞、放空管、通气口等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 组合。

3污泥炭化过程中能量的平衡受含水率制约,脱水污泥含 水率越高需消耗的辅助热源越高,处理的成本越高。 4污泥进入炭化炉前需要利用污泥干化设备降低含水率, 从炭化炉的处理产能设计及经济性考虑,进入炭化炉的十化污泥 含水率应不高于40%。 5根据污泥含水率、污泥中的有机质含量等泥质特征及污 泥炭化产品的用途,炭化温度应选择在300℃~650℃范围,污泥 炭化温度在450℃左右时,炭化性能最高,经济性最好。 7炭化产品从炭化炉体内输出时,具有高温和还原性,如 果在高温状态下接触空气,炭化产品中的还原性固定炭易被氧 化,应在炭化产品输送和收储设施中设置水冷或空冷装置在缺氧 状态下降低炭化产品温度,降低污泥炭活性

9.3.2通过碳与活化性气体在生物炭表面发生的一系列氧化还 原反应,使孔隙得到进一步地加深、贯通,形成更多小孔、微孔 人而制备出孔隙结构发达、吸附性能强的污泥基活性炭。经过活 化后的污泥基活性炭较活化前的生物炭,碘吸附值有明显提高, 般活化前的生物炭碘吸附值为100mg/g以下,活化后的活性炭

碘吸附值为500mg/g以上。 9.3.4 2综合活化剂性能、活化效果、活化炉处理产能设计及活 化过程经济性考虑,进入活化炉的生物炭含水率应低于15%; 3根据生物炭含水率、有机质含量、活化剂性能及污泥基 活性炭的用途,活化温度应选择在600℃~850℃,污泥活性炭活 化温度在800℃左右时,活化性能最高,经济性最好。

9.4炭化后污泥的处置

1污泥炭用于园林绿化是指将污泥用作景观林、花卉和草 坪等的肥料、基质和营养土。污泥中矿化的有机质和营养物质提 供丰富的腐殖质和可利用度高的营养物质,可改善土壤结构和组 成,并使营养物质更易为植物吸收。用于园林绿化的炭化污泥须 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园林绿化用泥质》GB/T23486 标准的要求。同时须根据树木种类采用不同的炭化污泥施用量; 2污泥炭用于林地利用是指将炭化污泥施用于密集生产的 经济林,如新材林或人工杨树林等。将污泥施于幼林时,会出现 与其他植物种类进行竞争的情况,从而降低幼树对营养物质和微 量元素的摄入量,并增强杂草生长能力。用于林地的炭化污泥应 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林地用泥质》CJ/T362标准的 要求; 3土地改良是指将炭化污泥用作受到严重扰动土地的修复 和改良土,从而恢复废弃土地或保护土壤免受侵蚀。炭化污泥可 用在沙荒地、盐碱地和矿山废弃地等。该方法的具体操作方式和 环境影响取决于所施用场地的原有用途。当目标是改善土壤质量 时,可采用炭化污泥直接施用或与其它肥料混合施用的方式。用 于沙荒地、盐碱地和矿山废弃地土壤改良的炭化污泥应符合《城 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土地改良用泥质》GB/T24600标准的要 求;

4污泥炭具备发达的孔隙结构,可运用于吸附领域。其应 用主要为烟气的吸附和废水的净化。可对烟气中的VOCs、氮氧 化物、硫氧化物等进行吸附去除,也可对废水中的COD、悬浮物、 氮磷等物质进行吸附去除。污泥基活性炭水分≤5%,pH值为6~ 10,强度≥85%不得含有足以影响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

10.1.1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运行宜保障工艺运行的高效和低 耗,并保持工艺的安全运行。根据各岗位设备的运行特点、安全 要求,对操作人员在全部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守的事项、程序及动 作做出规定,形成安全操作规程;明确本岗位所承担的工作内容、 工作标准,规定本岗位应有的权力和应负的责任,形成岗位责任 制,并将安全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悬挂在作业场所,便于查看 和规范化管理。 10.1.2为了保证污泥处理处置设备安全、稳定、达标运行,运 营管理单位必须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操作手册,制定岗位责任 制、设施巡视制度、运行调度制度、设备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 设备操作规程、维护保养手册,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定期对规 章制度和操作手册进行更新修订。 10.1.3为便于管理和操作,各生产区域应有必要的图表,如厂 (场)区工艺流程图、厂(场)区管线综合图、自控系统图及供 电系统图等;污泥处理处置厂(场)常见的工艺管道有供水、供 电、污水、雨水、蒸汽、热水、污泥、药液、空气、沼气及通信 管线等,为便于对上述工艺管道运行、维护、维修的管理,及时 处理管道渗漏、破裂、堵塞等弓发的故障,应加强基础管理工作, 建立健全工艺管道的现状图,并随着工程的改造不断更新。 10.1.4根据部门工作内容和岗位任职要求,应配备适宜的符合 岗位任职标准的运行、管理和维护人员。国家相关部门有特别要 求的工种,须按要求取得资格证书后才能上岗工作。运行管理 操作和维护人员只有掌握本厂的工艺流程和设备设施的运行维

10.1.1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运行宜保障工艺运行的高效和低 耗,并保持工艺的安全运行。根据各岗位设备的运行特点、安全 要求,对操作人员在全部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守的事项、程序及动 作做出规定,形成安全操作规程;明确本岗位所承担的工作内容 工作标准,规定本岗位应有的权力和应负的责任,形成岗位责任 制,并将安全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悬挂在作业场所,便于查看 和规范化管理

10.1.2为了保证污泥处理处置设备安全、稳定、达标运行

营管理单位必须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操作手册,制定岗位责任 制、设施巡视制度、运行调度制度、设备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 没备操作规程、维护保养手册,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定期对规 章制度和操作手册进行更新修订,

(场)区工艺流程图、厂(场)区管线综合图、自控系统图及供 电系统图等;污泥处理处置厂(场)常见的工艺管道有供水、供 电、污水、雨水、蒸汽、热水、污泥、药液、空气、沼气及通信 管线等,为便于对上述工艺管道运行、维护、维修的管理,及时 处理管道渗漏、破裂、堵塞等弓发的故障,应加强基础管理工作, 建立健全工艺管道的现状图,并随着工程的改造不断更新。 10.1.4根据部门工作内容和岗位任职要求,应配备适宜的符合 岗位任职标准的运行、管理和维护人员。国家相关部门有特别要 求的工种,须按要求取得资格证书后才能上岗工作。运行管理 左

10.1.4根据部门工作内容和岗位任职要求,应配备适

岗位任职标准的运行、管理和维护人员。国家相关部门有特别要 求的工种,须按要求取得资格证书后才能上岗工作。运行管理 操作和维护人员只有掌握本厂的工艺流程和设备设施的运行维 护要求及有关技术参数,才能管理好污泥处理处置厂(场),保

证其正常、稳定、经济运行,才能维护好设备设施,杜绝各类事 故发生,为稳定高效的运行提供保障。 10.1.9污泥处理处置厂(场)处理的污泥量、产生的沼气量、 发电量等生产指标及供水量、油量、煤量、用电量等能源指标及 材料的耗用量,都应有准确的计量,作为考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的依据。同时,为运行管理及成本核算奠定基础,提高运行管 理效能。

证其正常、稳定、经济运行,才能维护好设备设施,杜绝各类事 故发生,为稳定高效的运行提供保障。 10.1.9污泥处理处置厂(场)处理的污泥量、产生的沼气量、

发电量等生产指标及供水量、油量、煤量、用电量等能源指 材料的耗用量,都应有准确的计量,作为考核经济效益和社 益的依据。同时,为运行管理及成本核算奠定基础,提高运 理效能。

良好的厂容厂貌应保持所有建筑物外观整洁、无明显的破损和渗 漏:厂内道路完好通畅无破损;所有车辆在固定场所停放有序: 各种管道色标明显;阀门井、计量井等处整齐完好,井内无积水 污物;)内照明设施完好;厂内绿地植被无死亡缺损现象;室内 卫生整洁,照明齐全有效:门窗洁净无破损,墙壁整洁:办公桌 椅及工器具摆放整齐;卫生间卫生干净无异味:操作人员着装整 洁、文明礼貌。 10.1.12污泥处理处置厂(场)潜在的落空、落水、室息、中 毒、触电的危险源对外来人员会造成安全威胁,因此有必要加强 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域的安全管理。厂区在接待外来人员时应先 进行登记并发放临时工作证,同时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在专人 并偏戴租丽的带动防拍用品

10.1.12污泥处理处置厂(场)潜在的落空、落水、室息、中 毒、触电的危险源对外来人员会造成安全威胁,因此有必要加强 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域的安全管理。厂区在接待外来人员时应先 进行登记并发放临时工作证,同时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在专人 陪同下按参观线路进入生产区域,并佩戴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

10.2安全措施与监测

10.2.1运输过程中应做好防护,不能出现遗洒、扬尘。产生的 固体废弃物属于危险废物的,应交由具备相应处置能力和资质的 相关方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置。 10.2.2转移联单应明确污泥产生单位、运输单位、处置单位 运输车辆、转运量、处理处置方式等信息。 10.2.3污泥运输车宜安装GPS定位系统,宜选用密闭车辆,防 正因暴露、洒落或滴漏造成环境污染,严禁随意倾倒、抛洒污泥, 10.2.4污泥处理处置厂(场)监测要求必须满足现行的环保要

求,还应根据处理处置方法方式的不同,满足其他相关规定的要 求。

工应充分考虑有限空间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对人员的伤害,遵照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要求实施。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危险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制订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形成作业方案、应 急预案,并报经企业负责人审批,未经审批不得作业。 根据作业方案、应急预案要求,配备符合要求的通风、监测 防护等设施设备,明确作业现场人员职责,向作业人员对作业可 能产生的危险等进行交底。 作业时,于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示,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作业 现场;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未经通风 和检测合格,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作业人员必须正 确佩戴和使用防护用品,监护人员不得离开作业现场,并实时与 作业人员保持联系。 作业过程中采取持续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同时进行连 续检测,发现有毒有害气体等高于标准规定限制时,必须立即停 正作业,清点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 作业中发生事故后,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企业负责人报 告,禁止盲自施救,防止事故后果扩天。企业有关负责人员接到 事故报告后,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按照预案响应程序,组织 应急救援人员开展救援。在自身救援技术、装备、队伍无法施救 的情况下,应及时联系消防救援队伍等专业救援单位开展救援。

10.3.2絮凝剂的选用应根据脱水机的类型、污泥泥质及经济成 本等综合比较来确定。如带式压滤机和离心脱水机,常选用有机 高分子聚丙烯酰胺作絮凝剂。聚丙烯酰胺是长链的高分子化合 物,利用它的高效吸附架桥作用,使污泥形成颗粒大、强度高的

絮凝体,降低污泥的比阻抗,有利于污泥的自重脱水及进一步加压脱水。絮凝剂投加量的大小,应通过试验确定,因为污泥的性质不同,絮凝剂的用量存在显著的差异。一般情况污泥的颗粒越小药剂的消耗量越大。污泥中有机物与悬浮物的数量和成分也影响絮凝剂的用量。所以在脱水机运行前,应做各种投加量试验,在运行中,根据试验情况和运行实际情况调整药剂的投加量,保持污泥与絮凝剂的混合均匀,絮体应结构密实,颗粒大,泥水分离界面明显,以取得最佳的脱水效果。不同的滤布其毛细吸水值不同,合适的滤布有助于污泥脱水和滤布清洗。10.3.3絮凝剂(助凝剂)宜当天配置当天使用。10.3.4在实际运行中,污泥的泥质和泥量会发生变化,为保证脱水效果,控制污泥含水率,应随时调整污泥脱水机的工作状态,进行进泥量、投药量等参数的控制。10.3.10脱水机房反冲洗水用量较大,自来水费用较高,考虑其经济性及资源节约,宜采用回用水进行反冲洗。因回用水中含有一些杂质,会影响反冲洗效果,需在管道上设置过滤器。10.3.11离心脱水机常见问题及对策见表10.3.11。表10.3.11离心脱水机常见问题及对策常见问题现象原因分析对策进泥量过大降低进泥泵频率,减少进泥量转速差过大调整差速器频率,降低转速差固体分离液调增转鼓电机频率,检修变频回收率低浑浊转鼓转速过低器或电机机械磨损严重,维修更换部件设备部件老化进泥量过大降低进泥泵频率,减少进泥量加药量少或多选择合适絮凝剂,调整加药量泥饼出泥含水率高成流态调增转鼓电机频率,检修变频转鼓转速过低器或电机转速差过大调整差速器频率,降低转速差66

续表 10. 3. 11

续表 10. 3. 11

2带式脱水设备带速对泥饼厚度、处理效果等有较大程度 影响,一般情况下,带速越低,泥饼越厚,越容易从滤带分离。 且同时会导致设备处理能力低,应根据污泥泥质、絮凝效果、处 理能力等确定适宜带速:如污泥有机物含量增高,污泥脱水难度 增加,宜适当降低带速,保证污泥脱水效果。 6带式(浓缩)脱水机常见问题及对策见表10.3.12

表10.3.12带式(浓缩)脱水机常见问题及对策

续表 10. 3.12

续表 10. 3.12

1污泥来源主要可分为污水处理厂未经脱水的剩余污泥 (99%左右)和预脱水污泥(80%左右),两种污泥含水率相差 大,体积和流动性均不相同。为了降低调理改性药剂混合效果 提高高干脱水运行效率,需对不同来源污泥进行稀释、浓缩、混 合预处理,宜将预处理后污泥含水率调整为90%~98%; 3应保持弹簧清洁,以免腐蚀造成弹簧损坏,如有损坏应 及时更换,以免对板框造成二次伤害; 5板框脱水机常见问题及对策见表10.3.13。

表10.3.13板框脱水机常见问题及对策

续表 10.3.13

10.4.1 1带式十化装置布料机置于自动模式状态下启动,可以自 动调整其摆动速度以及污泥分布的均匀性。 10.4.2 1自动操作模式是转鼓式十化机正常操作程序,这种操作 模式能确保整个系统安全和互锁: 2系统在自动模式下运行,要求不断的供应污泥,转鼓式 干化系统长时间负载运行效率最高: 3在系统设备安全关闭之前,导热油和转鼓式十化机金属 部件的温度均非常高,应经过冷却。 10.4.4 1投料初期应加快十化机的转速,使污泥快速进入十化机 尾部,并使整个干化机物料受热面积均匀提高。当干化机物料受 热面积基本符合要求即可降低干化机的转速,使干化机进人正常 状况; 4应注意污泥投入量的增减、污泥进料含水率的增减、污

尼出料含水率的增减、蒸汽压力和温度的变化、疏水排放系统的 转与排水管的排放状况、中空轴的转速以及干化机电机的电流 直和转矩值、设备有无异常音及异常震动、轴承部及轴封部的温 度有无异常、干化机主电机的冷却风扇是否正常等

1污泥无论采用中温还是高温方式消化,都应根据污泥中 有机物分解程度、污泥消化大数等分别决定投配率的大小。投配 率一经确定,就应按此值向消化池投泥,并保持相对稳定。投泥 的连续性和间断性及间断时间也应尽量稳定。另外,除要求进泥 含水率较低以外,还希望含水率的变化幅度不大。总之,消化池 的投料应定时、定量(主要是控制污泥的有机投配负荷)均匀投 配DB13(J)/T 8376-2020标准下载,以便有机物和微生物之间的比例保持相对恒定,避免对微生 物有规律的发育产生突然的变化。另外,还应根据污泥有机物的 分解程度及含水率的变化,定时排放消化的污泥,以维持整个消 化系统的平衡; 2污水处理工程的运行情况将直接影响污泥厌氧消化运行 效果,如污水预处理中的除渣、除砂效果将对污泥厌氧消化过程 产生直接影响。尤其初次沉淀池污泥更应采取措施,尽可能减少 污泥中的砂粒、纤维和油脂等物质,实现对管道、阀门、泵体和 厌氧消化池的保护,消除或减轻堵塞、缠绕、磨损、沉积等现象。 沉砂池一般按去除相对密度2.65、粒径0.2mm以上的砂粒设 计,在沉砂池运行良好的情况下,污泥中不含粒径大于0.2mm的 粗砂。细小杂物及纤维毛发对污泥消化并不构成潜在危害,有潜 在危害的是较长、较结实、不易断的纤维绳索之类的杂物,《大 中型沼气工程技术规范》GB/T51063规定,各种原料经预处理后, 不得含有直径或长度大于40mm的固体悬浮物,本规程也规定污 泥预处理后不宜含有长度大于40mm的纤维。据相关文献,厌氧 消化最大耐油脂浓度为15%~25%(以干泥计),过高的油脂浓

度会产生积累,使体系产气受到抑制,因此规定污泥中油脂含量 不宜大于15%(以干泥计); 3新鲜污泥投放到消化池后,良好的搅拌可提供一个均匀 的消化环境,使新加的污泥与池内的消化污泥充分接触,使新鲜 污泥与消化污泥的温度、浓度、pH等混合均匀,有利于加速生 化反应的进程;通过搅拌,使附着在固体颗粒上的气泡及时脱离, 防止浮渣的形成;良好的搅拌效果,能防止泥沙在池底沉积结块 此外,无论是池内加热还是池外预热,操作人员都必须随环境温 度的变化及热源的温度变化,调整加热时间,使泥温达到设计要 求。运行中控制泥温的恒定比控制泥温在最佳范围更重要,甲烷 菌对温度的变化敏感性极强,适应性很差,特别是高温甲烷菌, 温度增减1℃,就可能破坏整个消化过程,所以严格控制消化池 泥温恒定是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 采用池外加温且为循环搅拌的消化池,投泥和循环搅拌宜同 时进行。正在消化的污泥与生污泥接触,可提高传热效率,还可 扩大污泥与菌种接触,因而可以进行活跃的消化。 采用沼气搅拌的消化池,在产气量不足或消化池启动期间, 应采取辅助措施进行搅拌。单池的沼气搅拌可自成体系,使pH 温度、浓度等池内环境均匀、搅拌充分、完全,同时也便于操作 人员灵活调整,出现故障便于分析解决。采用辅助设备搅拌可以 是安装在池外的泵或是安装在池内的螺旋浆,都可临时代替沼气 搅拌。 采用机械搅拌的消化池,应监控搅拌器电机的电流变化。 4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消化池是完全生化反应的封闭反 应器。运行管理人员要弄清污泥消化过程是否正常,预知消化进 行的情况如何,可通过定期监测产气量、pH、脂肪酸、总碱度等 几项工艺运行参数,进行沼气成份的测定,并根据监测数据调整 消化池运行工况,以提供污泥最佳消化条件,获得最佳状态; 5对于特定的消化系统来说,其消化能力也是一定的。在 实际运行中,投泥量不能超过系统的消化能力,否则消化效果将

因此,在培养消化污泥之前,应进行氮气置换。氮气置换,就是 用氮气把消化池气相空间、气柜和沼气管路中的空气用氮气置换 出来。根据国内大、中型污水处理厂消化池的运行实践,沼气置 换后,要求系统中氧含量小于5%,也有污水处理厂要求置换至 2%以下; 11消化池产气量降低可能的原因及措施包括:进泥有机物 含量低;消化池温度低于设计值,应提高消化池池温;搅拌不充 分,通过示踪法判断消化池混合效果,如搅拌效果不理想可通过 增加搅拌强度或消化池循环量解决:停留时间短,应通过较少排 泥量,保持消化池合理停留时间:消化池酸化,可降低消化池负 荷,必要时向消化池补充碱度;污泥在储泥池中停留时间过长, 导致污泥发生厌氧反应,易降解有机物被利用,应降低储泥池停 留时间。消化池产生泡沫可能的原因及措施包括:有发泡菌进入 消化池,可通过预处理方法将发泡菌灭活,或避免发泡菌进入消 化系统;必要时投加消泡剂

10.6.2 3堆体高度超过设计值,容易造成堆体大片塌落,弓引起翻 堆机非正常倒车; 4供气管路一且被堵塞或被水淹没,可能会造成局部供气 不畅,形成厌氧区

10.7.3 2压力差最小指点火风量根据焚烧炉在冷态下进行流化试 验的最小微流化风量; 4烟气的酸露点温度与烧后的烟气成分有关,一般排烟 温度不宜低于120℃。 10.7.4 3根据对多个工程的跟踪分析发现,原料中氯元素含量较 多时,易在窑尾、风管和排风机等处生成低温共熔物而易结皮并 堵塞通道。 10.7.6 1十化的污泥易挥发出易燃易爆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 爆炸危险,应要求控制十燥系统内部氧含量,十燥设备应具备报 警及快速处置功能; 2炉内微负压状态可以防止烟气外泄。由于进料污泥量、 热值及含水率的不稳定,要求焚烧炉具备一定抗击能力; 3湿污泥和干污泥气化燃烧基础数据是系统物料、能量平 衡的基础,是气化炉、二燃室工况条件和辅助燃料增减的依据, 应定期分析化验

1根据污泥含水率、污泥中的有机质含量等泥质特征及污 泥炭化产品的用途,污泥在炭化炉内的停留时间宜选择在 20min~60min范围内,若干化污泥含水率在30%,炭化温度在 450℃时,一般股炭化时间在30min左右,炭化性能最高,经济性 最好; 2污泥炭化的必要条件是在缺氧或绝氧的状态下实现有机 物高温裂解。为了实现污泥在炭化炉内缺氧高温裂解,需要保证 炭化炉内氧浓度不大于0.5%。

1根据生物炭含水率、有机质含量、活化剂性能及污泥基 活性炭的用途,活化时间应选择在20min~40min; 2当水蒸气作为活化气体时,应使用高压蒸汽(压力大于 0.5MPa)。可通过控制活化气体的流量、流速、炉内温度、炉体 转速等参数控制活化反应的时间和速度YS/T 5230-2019 边坡工程勘察规范,保证活化反应的充分效 果; 3污泥活化的必要条件是在缺氧或绝氧的状态下实现碳与 活化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对炉内氧浓度的要求比炭化过程更 高,需要保证活化炉内氧浓度不大于0.3%。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